哲學家兼心理學家阿德勒解析人的情感對人生的作用,早看早受益!

心理學 醫學技術 盤點 文化 哲學詩畫 2018-12-01

哲學家兼心理學家阿德勒解析人的情感對人生的作用,早看早受益!

人的情感是如何作用於我們的人生的呢?請看阿德勒為你分析的詳解。

哲學家兼心理學家阿德勒解析人的情感對人生的作用,早看早受益!

1,情感的作用

我們稱人隨生活環境所做的改變為文化。我們的文化是精神促使肉體去產生行為的結果。精神促使我們去工作,又指導著我們身體的發育。最終我們會發現人的每一種行為都是有目的性的。當然,精神也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無所不能,要想克服困難還得有健康的身體作為保障。所以,精神就是這樣對環境產生影響的:它要讓身體免受疾病、死亡、傷痛、意外事故、衰竭的侵襲。我們感受快樂與痛苦、產生各種幻想、對事物的辨知能力,都有助於我們完成這一目標。

幻想和識別是預測未來的一種方式,不僅如此,它們還可以激發人的感知,使身體受它的支配。這樣,個體的人生態度和奮鬥目標就為感知規定了限制。感知雖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對身體有著支配作用,但是對身體並沒有依賴作用,它主要由個體的目標和人生態度所決定。

顯然,一個人的行為不單單受人生態度的約束。如果沒有其他方面的幫助,態度是不會產生行動的,還需要強制的方法。新的個體心理學認為:感知和人生態度是不矛盾的,一旦有了明確的目標,感知總是以目標為中心進行調整。所以,這一點已經超出了生理學和生物學的範圍。感知的根源也不能用化學理論和化學實驗進行解釋和預測。在個體心理學中,我們雖然關注的是心理上的目標,但是必須以生理學為基礎。比如,我們不會過於關注焦慮對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影響,而是關注焦慮的目標。

據以上觀點可知,焦慮產生的原因並不是壓抑性慾和難產引起的後遺症。這樣的說法簡直荒唐。我們知道,那些習慣被母親呵護、陪伴的孩子會發現,他們無論何種原因的焦慮都會引起母親的注意,所以這就成為他們控制自己母親的方式。據經驗得知,發怒也可以有效地控制某人或某種局勢。當我們認為身體或精神的特徵都是來自遺傳時,必須關注遺傳在向目標前進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這好像是心理學研究的唯一對象。

2,無論何人,他的情感都有著一定的方向

從任何人身上我們都會發現,感知是朝著某一個方向發展的,並且他對人類實現目標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不管是快樂的憂傷的、勇敢的萎縮的,情感和人生態度總是相適應的,他們的表現方式和程度也和我們預料的幾無差別。總是在經歷了痛苦之後才有了優越感的人,不會因為這點成就而變得快樂。如果我們多加註意,就會發現感知也是可以被我們呼來喝去的。那些患有廣場焦慮症的人,獨自一人在家或者派遣別人去做事時,他的焦慮就會消失。神經官能症患者當感覺到自己不能指派任何人時,就會排斥生活中的任何方面。

哲學家兼心理學家阿德勒解析人的情感對人生的作用,早看早受益!

情緒也和人生態度一樣固定不變。比如,膽小的人總是膽小,雖然他們在有人保護的時候不會害怕,或者在弱勢的人面前會變得氣勢強大,但內心的恐懼感仍不會消失。在他的房間裡可能會有三層防盜鎖、幾隻看門狗和幾個報警器,卻依然吹噓自己如何勇敢。本來不會有人認為他是膽小怕事的,但是他過於謹慎的行動已經告訴了人們他的焦慮。

3,人的性慾中的感性作用

性慾和戀愛也與此相似。如果一個人的心中有了性的目標,就會產生性的感知力。在他的腦海中,除了認定的性目標,對其他人均無興趣,由此他的性器官也會產生相應的感覺。可是當這種感覺消失或者不再正常時,他就會出現陽痿、早洩、性冷淡甚至變態等症狀。這足以表明他不想放棄那些不利於身心健康的行為。這些往往是由於不正確的優越感和人生態度造就的。在這樣的事例中,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情形:他們不去體恤對方,卻一直在乞求著對方為自己著想。他們不但沒有社會情感,他們的勇氣也不足,人生態度同樣有誤。

4,情感性的精神對人的行為的重要影響

有這樣一個病人,他是家中的次子,他被自己內心的負罪感深深地折磨著。在他的父親和哥哥眼中,他對誠實極為注重。在七歲那年,有一次他讓哥哥代替他做作業,然而他卻向老師撒謊,說那是自己做的。這件事帶給他的負罪感一直纏繞了他三年。後來,他終於鼓足勇氣向老師說明了一切,而老師卻付之一笑。然後,他又哭泣著向父親訴說了這件事。父親沒有表現出毫不在意的表情,而是對他誇獎了一番,併為有這樣誠實的孩子而感到驕傲。但即使得到了父親的原諒,他的內心仍沒有平靜下來。從事例中我們可以看出:一個孩子因為犯了一個微不足道的錯誤卻如此自責,只不過是想證明自己是一個真正誠實的孩子。家庭中高尚的道德觀念使他在品質方面比他人優秀。因為他在學習和社會生活中的成績都比不上哥哥,所以就想通過其他方法獲得別人的贊同。

哲學家兼心理學家阿德勒解析人的情感對人生的作用,早看早受益!

後來,他又因為自己染上了其他壞習慣而陷入深深的自責中。他常常手淫,並且在考試中作弊的毛病也一直沒有改掉。每次考試過後,他的負罪感就會加深一層。隨著年齡越來越大,他的這些毛病就越來越難改。他的內心是脆弱的,所以壓力也比他的哥哥大很多。只要他在某一方面上的成就比不上哥哥,就會為自己找各種理由。在離開學校後,他想去工作,可是由於內心的負罪感一直折磨著他,他整天在乞求上天的寬恕。就這樣,他連工作的時間都佔用了。

如今,他的精神已經極度不正常,所以不得不來到精神病醫院。精神科醫生們都對他束手無策。但是,一段時間以後,他的身體卻開始轉好了。他將要出院的時候,醫院告訴他,如果有什麼不適可以再次來醫院複診。之後,他卻面對著所有的教徒跪下,哭喊道:“我的罪孽太過深重了!”他的內心再一次變得無比脆弱,所以,他又在醫院住了一段時間才回到家中。有一天,他竟然一絲不掛地出現在了餐廳裡。因為他的身材的確很好,這一點足以比得過他的哥哥和其他人。

他的負罪感可以讓他變得更加誠實,也可以讓他努力發揮自己的優點。可是,他的發展方向卻出現了錯誤。他不想考試、不想工作,都證明了他是一個膽小怕事又不自信的人。並且他的任何一種精神病症都表明他極為害怕失敗。他在教徒面前的行為和裸體進入餐廳的行為,都表示他可以不顧一切地獲取優勢。他的人生態度引導著他行為的發生,而他的感知又和他的目的是一致的。

5,精神對身體和行為的重要制約

還有一種我們較為熟悉的行為可以證明精神對身體的影響,它能夠引起身體短暫的表現而不是固定的特質。實際上,我們的情感在某種程度上來講是通過身體表達出來的。人的感情往往通過自身的動作表達出來,比如某種姿勢、態度、表情和四肢的擺動。人體內的器官同樣會發生這樣的變化。比如,人的臉是紅潤還是蒼白,這就是血液循環的變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肢體語言,而他們的肢體語言也都是可以通過憤怒、焦慮、疼痛或其他感情來表現出來的。

當人遇到恐懼的事情時,就會出現很多不同的反應:頭髮豎起、心跳加速、冒冷汗、呼吸緊促、聲音嘶啞、渾身顫抖、動作僵硬等。有時,它也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比如食慾不振或噁心嘔吐等。情緒的變化有時會影響到人的膀胱,有時則會影響到人的性器官。很多人在遇到考試的時候就會出現性亢奮,我們應該知道,有很多人在犯罪之後常常去找女人發洩一番。在醫學界,我們將性慾和焦慮看成同胞兄弟,但是有的人則認為兩者沒有任何關係。他們的觀點都是從主觀出發,由經驗得來的。對於有些人來說,他們之間有聯繫;對於其他人則沒有任何關係。這些反應因人而異。

哲學家兼心理學家阿德勒解析人的情感對人生的作用,早看早受益!

研究發現,這些反應和遺傳有著一定的聯繫。從中我們也可看出一個家族的弱點和特徵。在特定的情境下,同一家族的人常常表現出相似的表情或行為。但是,最有意思的還是,我們可以通過這些情緒來觀察大腦是如何對身體進行支配的。

6,人的情感與大腦的緊密關係和協同運作

情感以及他在身體上的表現,可以讓我們知道大腦是怎樣對環境的好壞作出判斷的。比如,一個人在生氣的時候,總是想極力克服這種情緒。這時他最好採用攻擊、指責、謾罵他人的方式進行發洩。生氣也會使我們的器官受到影響,它會將各個器官都調動起來並使之變得緊張。有些人生氣就會胃疼、臉漲得通紅、血流加快、頭腦混亂。一般情況下,人在壓制怒火或受到羞辱後易犯頭疼,而有些人則會引發三叉神經疼或癲癇。

對於精神影響身體的具體原理和方式,人們還從未作過全面探索,我們對這些同樣也不可能完全理解。精神緊張時自主神經系統和非自主神經系統都會受到影響。精神一緊張,自主神經就會主動上前“幫忙”,之後就會作出某些動作,比如敲桌子、咬嘴脣、撕紙等。當人受到威脅的時候也會出現像咬鉛筆、啃指甲等行為。在陌生人面前臉紅、顫抖或肌肉緊張都是一樣的道理,也是焦慮和緊張的原因。在非自主神經的作用下,這種緊張就會傳遍全身。所以,任何感情的出現,都會導致緊張的狀態。但是,這種緊張不會像我們所列舉得那麼明顯,因為在事例中提到的僅僅是由神經緊張引起的明顯的身體狀況。

在進一步的研究中,我們還會發現,人在表達任何一種情感的時候,都會調動身體的每一部分,並且這是精神和肉體相互作用的結果。精神和肉體的相互作用對於我們來說極為重要,因為它是我們關注的整體的一部分。

哲學家兼心理學家阿德勒解析人的情感對人生的作用,早看早受益!

從以上的證據中我們發現:一個人的人生態度和情感會對身體的發育造成持續性的影響。事實確實如此,孩子的性格和人生態度在早期就有了整體的模式,如果你經驗豐富,在此時你就可以預測到他們以後的發展狀況。人的態度會在他的體格中顯現出來。勇敢的人往往是體型較大,肌肉結實,站姿挺拔的。他的生活方式和情緒也會對他的身體造成影響,也許這也是肌肉健美的原因。勇敢的人連表情都與眾不同,他們的外表甚至骨骼都是與人大不相同的。

結語——

通過以上分析和如今發達的醫學技術,我們已經確信精神對大腦有著影響作用。病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如果大腦的左半球受到了損傷,從而喪失了閱讀和書寫能力,那麼大腦的其他部分會通過訓練來彌補這一缺陷,從而使其功能變得正常。在中風者的身上我們常常看到這種情形,他們要想使他們大腦受損的部分修補好幾乎不可能,可是大腦的其他部分會對它進行補充,使喪失的功能重新獲得。這一事實告訴我們個體心理學是可以應用於教育方面的。如果精神對大腦的影響如此大,如果大腦僅是一個工具(即使是極為重要的工具,也仍然是一個工具),我們就可以尋找開發和改進這個工具的方法。那些腦病患者都不想甘受疾病的折磨,他們會訓練大腦的其他部分,使大腦更加適應生活。

比如,當我們定位目標的方向出現錯誤的時候,精神就不會與大腦很好地合作,也不會幫助行事。所以,我們發現很多欠缺合作精神的孩子,在長大後,智力和理解力的開發程度不夠。從他們成年後的行為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們在四五歲時對生活的認知,還有他們對人生態度和世界觀的看法,從中我們就可以找到他們生活中的障礙並幫其克服。

個體心理學對於這方面的研究雖然起步晚了些,但一旦起步,就是最大的希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