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驚歎清鎮觀遊“神祕天書”:比甲骨文還早七千年的漢字'

"
"
專家驚歎清鎮觀遊“神祕天書”:比甲骨文還早七千年的漢字

王教授和當地幹部群眾在“天書”前合影

貴州都市報於2017年4月10日報道了清鎮市麥格鄉觀遊村一山洞內存在的神祕“天書”後,兩年多以來吸引了不少新聞媒體、探祕者、有關專家紛紛前來探訪考察。近日,貴州民族大學研究員、西南夜郎文化研究院前所長、貴州省社會科學一等獎獲得者、中國先秦史學會會員、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僚學研究中心研究員王德壎教授,受清鎮市有關部門的邀請,來到觀遊村“來子洞”實地考察調研洞內的“神祕天書”,王教授得出的結論十分驚人,觀遊“神祕天書”已經形成了上萬年,是國寶,它不是彝族文字,而是比甲骨文還早七千年的漢字。

北京神祕人物稱“來子洞”有“神祕天書”

“來子洞”位於清鎮市麥格鄉觀遊村長衝千畝田壩旁的一座山洞內,在此山一片白巖的山腳有個洞穴,洞口呈等腰三角形,洞高約20米,進深約10來米。

站在洞口往洞內一看,此洞平凡無奇,地上到處是亂石塵土。洞內石壁上密密麻麻地長滿了許多凸起的石疙瘩,像癩蛤蟆的表皮一樣。石壁上有煙熏火燎的痕跡,表面被薰得黑漆漆的。

在進洞口的右側地上,有一道長約2米、高約60釐米、厚約30釐米的斷牆,很明顯為人工砌築而成。顯然,洞裡有人類居住生活過的痕跡。據村民介紹,此洞多年來一直就是這個樣子,傳說因有人常在洞內燒香拜神求子,而被人們稱為“來子洞”。

據當地村幹部介紹,2012年,一位自稱是上級考古機構、沒有告訴具體單位姓名的人打電話到村裡來說,1958年,一位北京專家曾到“來子洞”考察過,發現洞內有待解的“彝族文字”。現在這位專家住北京,已經年邁體衰,不能再次親自前來考察,希望村裡一定要把“來子洞”內的“彝族文字”管理好、保護好。

“這是我們第一次聽說洞內有‘彝族文字’。”據觀遊村村委會主任呂和友介紹,他一聽說“來子洞”內有“彝族文字”,就趕緊邀約其他村民一起,扛著樓梯到洞裡四處尋找,最終發現洞內右側石壁上真的有一壁似字非字的圖案。此後,“觀遊天書”開始被世人知曉。

"
專家驚歎清鎮觀遊“神祕天書”:比甲骨文還早七千年的漢字

王教授和當地幹部群眾在“天書”前合影

貴州都市報於2017年4月10日報道了清鎮市麥格鄉觀遊村一山洞內存在的神祕“天書”後,兩年多以來吸引了不少新聞媒體、探祕者、有關專家紛紛前來探訪考察。近日,貴州民族大學研究員、西南夜郎文化研究院前所長、貴州省社會科學一等獎獲得者、中國先秦史學會會員、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僚學研究中心研究員王德壎教授,受清鎮市有關部門的邀請,來到觀遊村“來子洞”實地考察調研洞內的“神祕天書”,王教授得出的結論十分驚人,觀遊“神祕天書”已經形成了上萬年,是國寶,它不是彝族文字,而是比甲骨文還早七千年的漢字。

北京神祕人物稱“來子洞”有“神祕天書”

“來子洞”位於清鎮市麥格鄉觀遊村長衝千畝田壩旁的一座山洞內,在此山一片白巖的山腳有個洞穴,洞口呈等腰三角形,洞高約20米,進深約10來米。

站在洞口往洞內一看,此洞平凡無奇,地上到處是亂石塵土。洞內石壁上密密麻麻地長滿了許多凸起的石疙瘩,像癩蛤蟆的表皮一樣。石壁上有煙熏火燎的痕跡,表面被薰得黑漆漆的。

在進洞口的右側地上,有一道長約2米、高約60釐米、厚約30釐米的斷牆,很明顯為人工砌築而成。顯然,洞裡有人類居住生活過的痕跡。據村民介紹,此洞多年來一直就是這個樣子,傳說因有人常在洞內燒香拜神求子,而被人們稱為“來子洞”。

據當地村幹部介紹,2012年,一位自稱是上級考古機構、沒有告訴具體單位姓名的人打電話到村裡來說,1958年,一位北京專家曾到“來子洞”考察過,發現洞內有待解的“彝族文字”。現在這位專家住北京,已經年邁體衰,不能再次親自前來考察,希望村裡一定要把“來子洞”內的“彝族文字”管理好、保護好。

“這是我們第一次聽說洞內有‘彝族文字’。”據觀遊村村委會主任呂和友介紹,他一聽說“來子洞”內有“彝族文字”,就趕緊邀約其他村民一起,扛著樓梯到洞裡四處尋找,最終發現洞內右側石壁上真的有一壁似字非字的圖案。此後,“觀遊天書”開始被世人知曉。

專家驚歎清鎮觀遊“神祕天書”:比甲骨文還早七千年的漢字

神祕圖案似旗杆旗幟

文博專家稱疑為宋代古羅甸國時期古彝文

8月初,文博專家劉君教授等人前來考察“觀遊天書”,在洞內右側爬上梯子仔細查看,發現距地面約兩三米高的一塊石壁上,有一片密密麻麻的文字。

這些文字是用墨寫上去的,有文字的石壁面積約4平方米,共有文字上千個,字體不大,密密麻麻的,似文字,似符號,似圖案。奇特的是,這些圖案兩兩之間根本沒有完全相同的,似字非字,似圖非圖,大小不一,雜亂無章,行文無規則,筆畫無固定順序,每一個字都好像是因地制宜地在石壁上“補白”上去的。在圖案中,有的像動物,有的像旗杆,有的像旗幟,有的像拉弓射箭,有的像跪地敬獻,根本無規律可循。

"
專家驚歎清鎮觀遊“神祕天書”:比甲骨文還早七千年的漢字

王教授和當地幹部群眾在“天書”前合影

貴州都市報於2017年4月10日報道了清鎮市麥格鄉觀遊村一山洞內存在的神祕“天書”後,兩年多以來吸引了不少新聞媒體、探祕者、有關專家紛紛前來探訪考察。近日,貴州民族大學研究員、西南夜郎文化研究院前所長、貴州省社會科學一等獎獲得者、中國先秦史學會會員、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僚學研究中心研究員王德壎教授,受清鎮市有關部門的邀請,來到觀遊村“來子洞”實地考察調研洞內的“神祕天書”,王教授得出的結論十分驚人,觀遊“神祕天書”已經形成了上萬年,是國寶,它不是彝族文字,而是比甲骨文還早七千年的漢字。

北京神祕人物稱“來子洞”有“神祕天書”

“來子洞”位於清鎮市麥格鄉觀遊村長衝千畝田壩旁的一座山洞內,在此山一片白巖的山腳有個洞穴,洞口呈等腰三角形,洞高約20米,進深約10來米。

站在洞口往洞內一看,此洞平凡無奇,地上到處是亂石塵土。洞內石壁上密密麻麻地長滿了許多凸起的石疙瘩,像癩蛤蟆的表皮一樣。石壁上有煙熏火燎的痕跡,表面被薰得黑漆漆的。

在進洞口的右側地上,有一道長約2米、高約60釐米、厚約30釐米的斷牆,很明顯為人工砌築而成。顯然,洞裡有人類居住生活過的痕跡。據村民介紹,此洞多年來一直就是這個樣子,傳說因有人常在洞內燒香拜神求子,而被人們稱為“來子洞”。

據當地村幹部介紹,2012年,一位自稱是上級考古機構、沒有告訴具體單位姓名的人打電話到村裡來說,1958年,一位北京專家曾到“來子洞”考察過,發現洞內有待解的“彝族文字”。現在這位專家住北京,已經年邁體衰,不能再次親自前來考察,希望村裡一定要把“來子洞”內的“彝族文字”管理好、保護好。

“這是我們第一次聽說洞內有‘彝族文字’。”據觀遊村村委會主任呂和友介紹,他一聽說“來子洞”內有“彝族文字”,就趕緊邀約其他村民一起,扛著樓梯到洞裡四處尋找,最終發現洞內右側石壁上真的有一壁似字非字的圖案。此後,“觀遊天書”開始被世人知曉。

專家驚歎清鎮觀遊“神祕天書”:比甲骨文還早七千年的漢字

神祕圖案似旗杆旗幟

文博專家稱疑為宋代古羅甸國時期古彝文

8月初,文博專家劉君教授等人前來考察“觀遊天書”,在洞內右側爬上梯子仔細查看,發現距地面約兩三米高的一塊石壁上,有一片密密麻麻的文字。

這些文字是用墨寫上去的,有文字的石壁面積約4平方米,共有文字上千個,字體不大,密密麻麻的,似文字,似符號,似圖案。奇特的是,這些圖案兩兩之間根本沒有完全相同的,似字非字,似圖非圖,大小不一,雜亂無章,行文無規則,筆畫無固定順序,每一個字都好像是因地制宜地在石壁上“補白”上去的。在圖案中,有的像動物,有的像旗杆,有的像旗幟,有的像拉弓射箭,有的像跪地敬獻,根本無規律可循。

專家驚歎清鎮觀遊“神祕天書”:比甲骨文還早七千年的漢字

雜亂無章的神祕“天書”

據瞭解,此前村裡曾請省內彝族文字專家來考察,結論是這根本就不是現行彝族文字!

劉君教授經過仔細考察後,初步認為這些“天書”為文字,是用墨寫上去的,由於這些筆跡長期以來藏在洞內未受到風吹雨淋,因此字跡保護完好,而且墨跡浸潤入石已經“石化”,即使現在遇水字跡也不會被侵蝕反而更明顯。

經劉君教授初步判斷,這些文字最早可能形成於宋代,疑為古羅甸國時期的古彝文。從這些文字的行文來看,應該是多次祭祀活動後留下來的記錄,可能是祭天、祭地、祭動物等,共有上千字,是貴州至今發現的各類待解“天書”中字數較多的一處。而且行文流暢,記錄者在記錄時不是邊想邊寫,而是一氣呵成,說明這些文字在記錄者心中是常用字,是“胸有成竹”的。

但劉教授也指出,至於這批文字的具體內容內涵是什麼,還需要請教民族學專家作進一步考證。

"
專家驚歎清鎮觀遊“神祕天書”:比甲骨文還早七千年的漢字

王教授和當地幹部群眾在“天書”前合影

貴州都市報於2017年4月10日報道了清鎮市麥格鄉觀遊村一山洞內存在的神祕“天書”後,兩年多以來吸引了不少新聞媒體、探祕者、有關專家紛紛前來探訪考察。近日,貴州民族大學研究員、西南夜郎文化研究院前所長、貴州省社會科學一等獎獲得者、中國先秦史學會會員、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僚學研究中心研究員王德壎教授,受清鎮市有關部門的邀請,來到觀遊村“來子洞”實地考察調研洞內的“神祕天書”,王教授得出的結論十分驚人,觀遊“神祕天書”已經形成了上萬年,是國寶,它不是彝族文字,而是比甲骨文還早七千年的漢字。

北京神祕人物稱“來子洞”有“神祕天書”

“來子洞”位於清鎮市麥格鄉觀遊村長衝千畝田壩旁的一座山洞內,在此山一片白巖的山腳有個洞穴,洞口呈等腰三角形,洞高約20米,進深約10來米。

站在洞口往洞內一看,此洞平凡無奇,地上到處是亂石塵土。洞內石壁上密密麻麻地長滿了許多凸起的石疙瘩,像癩蛤蟆的表皮一樣。石壁上有煙熏火燎的痕跡,表面被薰得黑漆漆的。

在進洞口的右側地上,有一道長約2米、高約60釐米、厚約30釐米的斷牆,很明顯為人工砌築而成。顯然,洞裡有人類居住生活過的痕跡。據村民介紹,此洞多年來一直就是這個樣子,傳說因有人常在洞內燒香拜神求子,而被人們稱為“來子洞”。

據當地村幹部介紹,2012年,一位自稱是上級考古機構、沒有告訴具體單位姓名的人打電話到村裡來說,1958年,一位北京專家曾到“來子洞”考察過,發現洞內有待解的“彝族文字”。現在這位專家住北京,已經年邁體衰,不能再次親自前來考察,希望村裡一定要把“來子洞”內的“彝族文字”管理好、保護好。

“這是我們第一次聽說洞內有‘彝族文字’。”據觀遊村村委會主任呂和友介紹,他一聽說“來子洞”內有“彝族文字”,就趕緊邀約其他村民一起,扛著樓梯到洞裡四處尋找,最終發現洞內右側石壁上真的有一壁似字非字的圖案。此後,“觀遊天書”開始被世人知曉。

專家驚歎清鎮觀遊“神祕天書”:比甲骨文還早七千年的漢字

神祕圖案似旗杆旗幟

文博專家稱疑為宋代古羅甸國時期古彝文

8月初,文博專家劉君教授等人前來考察“觀遊天書”,在洞內右側爬上梯子仔細查看,發現距地面約兩三米高的一塊石壁上,有一片密密麻麻的文字。

這些文字是用墨寫上去的,有文字的石壁面積約4平方米,共有文字上千個,字體不大,密密麻麻的,似文字,似符號,似圖案。奇特的是,這些圖案兩兩之間根本沒有完全相同的,似字非字,似圖非圖,大小不一,雜亂無章,行文無規則,筆畫無固定順序,每一個字都好像是因地制宜地在石壁上“補白”上去的。在圖案中,有的像動物,有的像旗杆,有的像旗幟,有的像拉弓射箭,有的像跪地敬獻,根本無規律可循。

專家驚歎清鎮觀遊“神祕天書”:比甲骨文還早七千年的漢字

雜亂無章的神祕“天書”

據瞭解,此前村裡曾請省內彝族文字專家來考察,結論是這根本就不是現行彝族文字!

劉君教授經過仔細考察後,初步認為這些“天書”為文字,是用墨寫上去的,由於這些筆跡長期以來藏在洞內未受到風吹雨淋,因此字跡保護完好,而且墨跡浸潤入石已經“石化”,即使現在遇水字跡也不會被侵蝕反而更明顯。

經劉君教授初步判斷,這些文字最早可能形成於宋代,疑為古羅甸國時期的古彝文。從這些文字的行文來看,應該是多次祭祀活動後留下來的記錄,可能是祭天、祭地、祭動物等,共有上千字,是貴州至今發現的各類待解“天書”中字數較多的一處。而且行文流暢,記錄者在記錄時不是邊想邊寫,而是一氣呵成,說明這些文字在記錄者心中是常用字,是“胸有成竹”的。

但劉教授也指出,至於這批文字的具體內容內涵是什麼,還需要請教民族學專家作進一步考證。

專家驚歎清鎮觀遊“神祕天書”:比甲骨文還早七千年的漢字

王教授爬樓梯上懸崖考察

專家稱:是比甲骨文還早七千年的漢字

近日,王德壎教授也慕名前來考察,因王教授多年前腿部受過傷,當天在村民們的攙扶下來到觀遊村“來子洞”等地考察。

經過仔細考察後,王教授驚喜地說,“來子洞”天書的文字早於甲骨文,是中國文化的最早祖先,已經形成了上萬年,是比甲骨文還早七千年的漢字,當即對著“天書”作揖表示祭拜。

"
專家驚歎清鎮觀遊“神祕天書”:比甲骨文還早七千年的漢字

王教授和當地幹部群眾在“天書”前合影

貴州都市報於2017年4月10日報道了清鎮市麥格鄉觀遊村一山洞內存在的神祕“天書”後,兩年多以來吸引了不少新聞媒體、探祕者、有關專家紛紛前來探訪考察。近日,貴州民族大學研究員、西南夜郎文化研究院前所長、貴州省社會科學一等獎獲得者、中國先秦史學會會員、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僚學研究中心研究員王德壎教授,受清鎮市有關部門的邀請,來到觀遊村“來子洞”實地考察調研洞內的“神祕天書”,王教授得出的結論十分驚人,觀遊“神祕天書”已經形成了上萬年,是國寶,它不是彝族文字,而是比甲骨文還早七千年的漢字。

北京神祕人物稱“來子洞”有“神祕天書”

“來子洞”位於清鎮市麥格鄉觀遊村長衝千畝田壩旁的一座山洞內,在此山一片白巖的山腳有個洞穴,洞口呈等腰三角形,洞高約20米,進深約10來米。

站在洞口往洞內一看,此洞平凡無奇,地上到處是亂石塵土。洞內石壁上密密麻麻地長滿了許多凸起的石疙瘩,像癩蛤蟆的表皮一樣。石壁上有煙熏火燎的痕跡,表面被薰得黑漆漆的。

在進洞口的右側地上,有一道長約2米、高約60釐米、厚約30釐米的斷牆,很明顯為人工砌築而成。顯然,洞裡有人類居住生活過的痕跡。據村民介紹,此洞多年來一直就是這個樣子,傳說因有人常在洞內燒香拜神求子,而被人們稱為“來子洞”。

據當地村幹部介紹,2012年,一位自稱是上級考古機構、沒有告訴具體單位姓名的人打電話到村裡來說,1958年,一位北京專家曾到“來子洞”考察過,發現洞內有待解的“彝族文字”。現在這位專家住北京,已經年邁體衰,不能再次親自前來考察,希望村裡一定要把“來子洞”內的“彝族文字”管理好、保護好。

“這是我們第一次聽說洞內有‘彝族文字’。”據觀遊村村委會主任呂和友介紹,他一聽說“來子洞”內有“彝族文字”,就趕緊邀約其他村民一起,扛著樓梯到洞裡四處尋找,最終發現洞內右側石壁上真的有一壁似字非字的圖案。此後,“觀遊天書”開始被世人知曉。

專家驚歎清鎮觀遊“神祕天書”:比甲骨文還早七千年的漢字

神祕圖案似旗杆旗幟

文博專家稱疑為宋代古羅甸國時期古彝文

8月初,文博專家劉君教授等人前來考察“觀遊天書”,在洞內右側爬上梯子仔細查看,發現距地面約兩三米高的一塊石壁上,有一片密密麻麻的文字。

這些文字是用墨寫上去的,有文字的石壁面積約4平方米,共有文字上千個,字體不大,密密麻麻的,似文字,似符號,似圖案。奇特的是,這些圖案兩兩之間根本沒有完全相同的,似字非字,似圖非圖,大小不一,雜亂無章,行文無規則,筆畫無固定順序,每一個字都好像是因地制宜地在石壁上“補白”上去的。在圖案中,有的像動物,有的像旗杆,有的像旗幟,有的像拉弓射箭,有的像跪地敬獻,根本無規律可循。

專家驚歎清鎮觀遊“神祕天書”:比甲骨文還早七千年的漢字

雜亂無章的神祕“天書”

據瞭解,此前村裡曾請省內彝族文字專家來考察,結論是這根本就不是現行彝族文字!

劉君教授經過仔細考察後,初步認為這些“天書”為文字,是用墨寫上去的,由於這些筆跡長期以來藏在洞內未受到風吹雨淋,因此字跡保護完好,而且墨跡浸潤入石已經“石化”,即使現在遇水字跡也不會被侵蝕反而更明顯。

經劉君教授初步判斷,這些文字最早可能形成於宋代,疑為古羅甸國時期的古彝文。從這些文字的行文來看,應該是多次祭祀活動後留下來的記錄,可能是祭天、祭地、祭動物等,共有上千字,是貴州至今發現的各類待解“天書”中字數較多的一處。而且行文流暢,記錄者在記錄時不是邊想邊寫,而是一氣呵成,說明這些文字在記錄者心中是常用字,是“胸有成竹”的。

但劉教授也指出,至於這批文字的具體內容內涵是什麼,還需要請教民族學專家作進一步考證。

專家驚歎清鎮觀遊“神祕天書”:比甲骨文還早七千年的漢字

王教授爬樓梯上懸崖考察

專家稱:是比甲骨文還早七千年的漢字

近日,王德壎教授也慕名前來考察,因王教授多年前腿部受過傷,當天在村民們的攙扶下來到觀遊村“來子洞”等地考察。

經過仔細考察後,王教授驚喜地說,“來子洞”天書的文字早於甲骨文,是中國文化的最早祖先,已經形成了上萬年,是比甲骨文還早七千年的漢字,當即對著“天書”作揖表示祭拜。

專家驚歎清鎮觀遊“神祕天書”:比甲骨文還早七千年的漢字

王教授當場祭拜“天書”

王教授說,“觀遊天書”字跡已經浸潤入石“石化”,浸入石內約4毫米,見水發亮,不會因遇水而退色。而且字跡上已經有鐘乳石生成,應是書寫上萬年以後才能達到“石化”的程度。

王教授還說,這是個國寶級的東西,應在洞口用磚修成圍牆,門上大鎖,如遭破壞,損失巨大。建議加強保護,具有很高的考古價值。“這是貴州的幾個之最:一是年代最久遠,二是字數最多,三是保存最完好。”王教授說。

王教授提議,每年正月應在洞內舉行祭祀,因為文字是中國古文明,這些文字是中國文字最早的祖先,因此舉行祭祀是應該的。經王德壎認真考察和辨認,“來子洞”內有八百個漢字和圖案,有“鳥”、“大王”等象形文字,還有旗杆、旗幟等圖案,說明這裡當時已經有了類似國家的存在,疑為當地古老的仡佬族部族。

"
專家驚歎清鎮觀遊“神祕天書”:比甲骨文還早七千年的漢字

王教授和當地幹部群眾在“天書”前合影

貴州都市報於2017年4月10日報道了清鎮市麥格鄉觀遊村一山洞內存在的神祕“天書”後,兩年多以來吸引了不少新聞媒體、探祕者、有關專家紛紛前來探訪考察。近日,貴州民族大學研究員、西南夜郎文化研究院前所長、貴州省社會科學一等獎獲得者、中國先秦史學會會員、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僚學研究中心研究員王德壎教授,受清鎮市有關部門的邀請,來到觀遊村“來子洞”實地考察調研洞內的“神祕天書”,王教授得出的結論十分驚人,觀遊“神祕天書”已經形成了上萬年,是國寶,它不是彝族文字,而是比甲骨文還早七千年的漢字。

北京神祕人物稱“來子洞”有“神祕天書”

“來子洞”位於清鎮市麥格鄉觀遊村長衝千畝田壩旁的一座山洞內,在此山一片白巖的山腳有個洞穴,洞口呈等腰三角形,洞高約20米,進深約10來米。

站在洞口往洞內一看,此洞平凡無奇,地上到處是亂石塵土。洞內石壁上密密麻麻地長滿了許多凸起的石疙瘩,像癩蛤蟆的表皮一樣。石壁上有煙熏火燎的痕跡,表面被薰得黑漆漆的。

在進洞口的右側地上,有一道長約2米、高約60釐米、厚約30釐米的斷牆,很明顯為人工砌築而成。顯然,洞裡有人類居住生活過的痕跡。據村民介紹,此洞多年來一直就是這個樣子,傳說因有人常在洞內燒香拜神求子,而被人們稱為“來子洞”。

據當地村幹部介紹,2012年,一位自稱是上級考古機構、沒有告訴具體單位姓名的人打電話到村裡來說,1958年,一位北京專家曾到“來子洞”考察過,發現洞內有待解的“彝族文字”。現在這位專家住北京,已經年邁體衰,不能再次親自前來考察,希望村裡一定要把“來子洞”內的“彝族文字”管理好、保護好。

“這是我們第一次聽說洞內有‘彝族文字’。”據觀遊村村委會主任呂和友介紹,他一聽說“來子洞”內有“彝族文字”,就趕緊邀約其他村民一起,扛著樓梯到洞裡四處尋找,最終發現洞內右側石壁上真的有一壁似字非字的圖案。此後,“觀遊天書”開始被世人知曉。

專家驚歎清鎮觀遊“神祕天書”:比甲骨文還早七千年的漢字

神祕圖案似旗杆旗幟

文博專家稱疑為宋代古羅甸國時期古彝文

8月初,文博專家劉君教授等人前來考察“觀遊天書”,在洞內右側爬上梯子仔細查看,發現距地面約兩三米高的一塊石壁上,有一片密密麻麻的文字。

這些文字是用墨寫上去的,有文字的石壁面積約4平方米,共有文字上千個,字體不大,密密麻麻的,似文字,似符號,似圖案。奇特的是,這些圖案兩兩之間根本沒有完全相同的,似字非字,似圖非圖,大小不一,雜亂無章,行文無規則,筆畫無固定順序,每一個字都好像是因地制宜地在石壁上“補白”上去的。在圖案中,有的像動物,有的像旗杆,有的像旗幟,有的像拉弓射箭,有的像跪地敬獻,根本無規律可循。

專家驚歎清鎮觀遊“神祕天書”:比甲骨文還早七千年的漢字

雜亂無章的神祕“天書”

據瞭解,此前村裡曾請省內彝族文字專家來考察,結論是這根本就不是現行彝族文字!

劉君教授經過仔細考察後,初步認為這些“天書”為文字,是用墨寫上去的,由於這些筆跡長期以來藏在洞內未受到風吹雨淋,因此字跡保護完好,而且墨跡浸潤入石已經“石化”,即使現在遇水字跡也不會被侵蝕反而更明顯。

經劉君教授初步判斷,這些文字最早可能形成於宋代,疑為古羅甸國時期的古彝文。從這些文字的行文來看,應該是多次祭祀活動後留下來的記錄,可能是祭天、祭地、祭動物等,共有上千字,是貴州至今發現的各類待解“天書”中字數較多的一處。而且行文流暢,記錄者在記錄時不是邊想邊寫,而是一氣呵成,說明這些文字在記錄者心中是常用字,是“胸有成竹”的。

但劉教授也指出,至於這批文字的具體內容內涵是什麼,還需要請教民族學專家作進一步考證。

專家驚歎清鎮觀遊“神祕天書”:比甲骨文還早七千年的漢字

王教授爬樓梯上懸崖考察

專家稱:是比甲骨文還早七千年的漢字

近日,王德壎教授也慕名前來考察,因王教授多年前腿部受過傷,當天在村民們的攙扶下來到觀遊村“來子洞”等地考察。

經過仔細考察後,王教授驚喜地說,“來子洞”天書的文字早於甲骨文,是中國文化的最早祖先,已經形成了上萬年,是比甲骨文還早七千年的漢字,當即對著“天書”作揖表示祭拜。

專家驚歎清鎮觀遊“神祕天書”:比甲骨文還早七千年的漢字

王教授當場祭拜“天書”

王教授說,“觀遊天書”字跡已經浸潤入石“石化”,浸入石內約4毫米,見水發亮,不會因遇水而退色。而且字跡上已經有鐘乳石生成,應是書寫上萬年以後才能達到“石化”的程度。

王教授還說,這是個國寶級的東西,應在洞口用磚修成圍牆,門上大鎖,如遭破壞,損失巨大。建議加強保護,具有很高的考古價值。“這是貴州的幾個之最:一是年代最久遠,二是字數最多,三是保存最完好。”王教授說。

王教授提議,每年正月應在洞內舉行祭祀,因為文字是中國古文明,這些文字是中國文字最早的祖先,因此舉行祭祀是應該的。經王德壎認真考察和辨認,“來子洞”內有八百個漢字和圖案,有“鳥”、“大王”等象形文字,還有旗杆、旗幟等圖案,說明這裡當時已經有了類似國家的存在,疑為當地古老的仡佬族部族。

專家驚歎清鎮觀遊“神祕天書”:比甲骨文還早七千年的漢字

“中國方塊字起源於此!比甲骨文還早七千年,國寶!”王教授說,他是用“二重證據法”得出的結論,即古典文獻與考古發現的扣合。

王教授說,“來子洞”萬年前常有一個情景,即每年春天的第一個月,當地部族都要到洞內祭祖,在崖上寫祭文祭祀祖宗。

關於字跡的形成年代問題,其年代以漢朝為下限,以一萬年為上限。如果有經費支持,還可以採用量子文物檢測儀檢測出其具體的形成年和月。

“中國的方塊字起源於此,比甲骨文還早七千年,國寶!”王教授說,

第一,它沒被修改破壞。第二,字數最多,八百個字。第三,字上面覆蓋鐘乳石最古老,達4毫米厚。第四,圖文並茂,可以看圖說話,一萬年前當地就有國家存在。第五,不是不可解讀的“天書”,已經有“女”、“大王”、“田”等許多可識的中國字。因此,這是貴州第一,也是大西南第一的古漢字國寶。

據當地村民介紹,當地至今還有“仡佬寨”、“王過河”等地名。

相關鏈接

甲骨文是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公元前11世紀)的文化產物,距今約3600多年的歷史。

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老文字,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最早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

甲骨文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時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稱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時代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19世紀末年在殷代都城遺址被今河南安陽小屯發現,繼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國商代後期(前14~前11世紀)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刻(或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殷商滅亡周朝興起之後,甲骨文還延綿使用了一段時期。

都市新聞

記者 賈華

編輯 肖陽

校對 羅鎮武

編審 鍾俊怡 周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