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角度分析:臉說翻就翻,為什麼很不體面?

心理學 不完美媽媽 玩具 黃衣心理 2019-05-23

翻臉,就是“翻臉不認人”的意思,指臉我以突然變壞、不認賬、發脾氣、對人的態度突然變壞。

而“臉說翻就翻”形容形為的反覆無常,時而說好話,時而不認賬的行為表現。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臉說翻就翻,是一種類型人的典型行為,那就是:嬰兒。

心理學家發現,在成年人中,有一部分人擁有著嬰兒的心智水平,這時他們就會表現出病態的言行。比如“臉說翻就翻”的人,這就是所謂“成人兒童態”的樣子。

說翻臉就翻臉,因為還沒建立起恆常性

知覺恆常性是指人在一定範圍內,不隨知覺的客觀條件改變而保持其知覺映象的過程。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臉說翻就翻,為什麼很不體面?

一般來說,嬰兒在8個月左右的時候才能獲得恆常性。

著名的“三山實驗”證明,嬰兒在看到同一場景的不同側面時,會認為是不同的物體,而不能夠認定某一物體一直都在,只是看它的位置發生了變化。所以嬰兒期缺少足夠的掌控感,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孩子容易哭鬧不休。

當媽媽要離開嬰兒去上班的時候,孩子就會認為媽媽不見了,永遠的失去了,他還沒有獲得恆常性,他不會知道媽媽是不會不見的,媽媽還會回來,所以孩子會哭的撕心裂肺。

在這個時期的孩子,需要撫養人及時的、無微不至地照顧,以及情緒上的安撫。

說翻臉就翻臉,因為安全感不足

1歲之前的小嬰兒,因為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有限,他們所掌握的溝通方法和自身的行為能力也有限,所以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恐懼。假如撫養人不能給到他們足夠溫暖的照顧,這種恐懼感就會浮現成安全感不足的表現。

安全感不足,也就是孩子的情緒時而好時而壞的原因之一了。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臉說翻就翻,為什麼很不體面?

因為安全感不足,孩子想要抓住眼下對自己最有利的事物,過一會兒,看到更好的東西,就會放棄又去抓住別的東西,假如他感覺那個不好,就又想回頭抓原來的物品。

這都是正常的現象,因為孩子在為自己的安全感做努力,只有努力抓到讓自己安心的事物,他們的內心才能夠感覺安定。

一些孩子的表現還有可能是這樣的:他想要有人陪伴,就伸出要你抱,當你抱起他去拿到一個他喜歡的玩具,他就推開你自己去玩,煩了,再伸手要你抱。

孩子的安全感,影響著他們對人、事、物的態度。

說翻臉就翻臉,因為缺少足夠的規則意識

幾個月大的小嬰兒,還談不上規則意識,但是對於3歲以上的孩子以及成年人來說,規則就是相當重要的東西了。

一些上了小學的孩子,還不能遵守學校的規定,和小朋友打鬧、動手,明明在一起好好的玩著,下一刻就翻臉打起來。就是因為缺少足夠的規則感,帶來不能自律的表現。

比如某些原本講好大家遵守某個條件的人,結果自己遵守不了,說退群就退群了。這些反覆無常的表現,其根本原因在於規則感。

遇到規則感不足的孩子,家長老師要做的就是溫和而堅定,有技巧地鼓勵、要求,帶著他們逐漸學會自律。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臉說翻就翻,為什麼很不體面?

說翻臉就翻臉,因為病理性自戀

病理性自戀也多見於成年人,由於對自己的認知比較片面,對外在的要求高,需要高度認同的待遇。

之所以敢翻臉,是因為他知道自己會被滿足,他能夠對環境提出過分的要求。

這樣的自我感覺良好,就是病理性自戀。

對於這樣的孩子,家長要減少對他的溺愛,讓他看到:沒有人需要無限度地滿足他。

在生活中,當我們遇到說翻臉就翻臉的人,一定要注意和他保持距離,因為這類人的心理年齡很小,他們對於是非、道德的認知能力很差。

家長朋友們也要注意自己的帶養方式,避免帶養出性格陰晴不定的孩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