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紀錄片,讓我對芬蘭與新加坡教育的“成功”陷入沉思


這部紀錄片,讓我對芬蘭與新加坡教育的“成功”陷入沉思


讓世界成為孩子的課堂

點擊標題下方“少年商學院”關注

文丨karen

少年商學院國際教育專欄作者


因為經常去新加坡,而新加坡教育領域的一條新聞,引發了大的震動與討論,那就是從2020年開始試點,一直到2024年開始全面取消學生的中學分流制度,告別“差生越差,優生越優”的現象,這被稱為新加坡50年來最大的教育變革。

我經常開玩笑地說,我們對新加坡的教育,就像我們對日本國的感情一樣,既熟悉又陌生。熟悉在於新加坡也有應試教育的部分,陌生在於,新加坡教育素質在全球竟然可以排名第一?

沒錯,這是有著不小影響力的國際學生能力評估項目(PISA)的排名。排名主要考察學生的閱讀素養、全球素養和科學素養。“新加坡模式數學”已經成為六十多個國家效仿的對象。

這部紀錄片,讓我對芬蘭與新加坡教育的“成功”陷入沉思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部我看過的一部關於國際教育的紀錄片,《未來學校》(school of tomorrow,拉至文末可獲取本紀錄片的觀看方式),它拍攝的非常有趣,因為它對比了新加坡,和芬蘭——這兩個在教育方面都正被全世界熱議的國家,它讓我陷入了深入的思考,那就是:關於培養孩子,我們到底應該選擇怎樣的路徑?

這部紀錄片,讓我對芬蘭與新加坡教育的“成功”陷入沉思

一分為二看新加坡教育

新加坡的教育模式是典型的亞洲教育模式,以學生的勤奮努力和紀律為基礎。新加坡的學生每天早上天剛亮,就已經出門上學。在這部紀錄片裡,你可能會看到了自己孩子的“影子”。

這部紀錄片,讓我對芬蘭與新加坡教育的“成功”陷入沉思


  • 社會對教育的重視

如果說新加坡教育是“成功”的,那麼主因則是新加坡政府的大力支持,教育體系的投入佔該國總預算的20%。

在新加坡,不僅僅是政府包括大眾也認為新加坡沒有太多的天然資源可以利用,且認為所有的人力資源包括教師都應該得到完整的訓練和利用。

這部紀錄片,讓我對芬蘭與新加坡教育的“成功”陷入沉思


  • 新加坡模式數學

另一個“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新加坡卓越的實用主義,教育部大量借鑑其他教育成功國家的先例和20世紀教育大師的教育主張,才研究出了高效的學習效率,名為”新加坡模式數學”。少年商學院也曾經分享過《一道新加坡中小學數學題為何引發全球熱議》

這部紀錄片,讓我對芬蘭與新加坡教育的“成功”陷入沉思


該方法的頂尖專家葉博士指出“新加坡模式數學”創新指出在於“少教多學”,在課堂上老師不會佈置多項任務,而是專注於一個任務讓學生進行深入的討論,由老師引導去思考和解決背後的學習困難。

他認為,學習數學從來都不應該是死記硬背,重點在於背後的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大量的課外補習

但是新加坡學生的優良表現,並不只歸功於創新的教學方法,更重要的是孩子們花費大量的時間在課後補習。在過去數十年,補習班的數量幾乎翻了兩倍,有超過八百傢俬人補習班在競爭這塊高利潤的大餅。

這部紀錄片,讓我對芬蘭與新加坡教育的“成功”陷入沉思

實際上在新加坡,學生的家長也並不滿意孩子要上大量的補習班。但環境所迫,你不送孩子去補習班,就意味著孩子可能會落後於他人,家長不願冒這樣的風險。

很多教育專家對補習班盛行的現象也表達了擔憂,他們認為這實際上是教育的一種惡性循環。

很多學校會默認學生有課外學習的經歷,因而學校教學上不會花大量的精力在教授基礎知識上,不斷把學習難度提高,避免有課外補習的學生會覺得學校課堂無趣,影響課堂表現。

但問題在於,並不是所有學生都有條件參加補習,那對於這類學生而言,他們又如何能跟得上課堂節奏呢?

看到這裡,是不是感覺“很中國”,但隨即會困惑:我們的孩子在國際學生評估項目中,為何並沒有名列前茅呢?

這部紀錄片,讓我對芬蘭與新加坡教育的“成功”陷入沉思


  • 嚴格的分流

新加坡的大多數學生每天至少要參加兩門課外輔導班,每天的時間都被學校和課外補習的作業填滿。你問學生們累不累,當然是累的,但他們別無選擇。

究其原因,在於新加坡的PSLE考試製度(Primary School Leaving Exam),也被稱為小六離校考試。

通過這項全國性的考試會評估新加坡小學六年級學生升讀中學課程的能力,將學生分流到不同的中學。

在新加坡,小學的基礎教育決定了學生的未來發展。PSLE考試製度表面上看將學生能力和學校進行了匹配,但也導致了新加坡教育競爭的激烈。

正如這個小女孩所說,PSLE是他們進入一流大學的唯一管道。一旦被分流到較差的學校,他們的未來就毫無希望可言。

這部紀錄片,讓我對芬蘭與新加坡教育的“成功”陷入沉思

對於新加坡的年輕人,這個競爭激烈的教育體制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睡眠不足,注意力無法集中,越來越多的負面想法。

在2015年的早晨,一名11歲的男孩從17樓一躍而下,僅僅是因為有幾門考試成績沒有及格。同年,27名10-19歲的青少年在新加坡的小島上集體自殺。

這也就是文初我提到的,為什麼最近新加坡要從2020年試點,並在2024年全面取消“分流”,引起的巨大社會關注度。分流教育曾把新加坡高達30%以上的輟學率降低到1%以下, 也高度發揮了因材施教的精神,少數資質特異的學生受到了充分的照顧,“名校畢業”成了日後學業和事業發展的敲門磚。但是,它的另一面也非常殘酷,小六會考也成了洩憤對象。

這部紀錄片,讓我對芬蘭與新加坡教育的“成功”陷入沉思


截然相反的芬蘭開放式教育

《未來學校》(school of tomorrow)在分析完新加坡這一極具代表性的亞洲樣本後,又將目光聚焦芬蘭,以及一所名叫桑那拉提學校的“未來學校”。為什麼呢,因為在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的排名中,芬蘭也多次排名第一。

拿芬蘭和新加坡比,還真是蠻有趣的。

這部紀錄片,讓我對芬蘭與新加坡教育的“成功”陷入沉思


芬蘭的教育不限於傳統學科,更注重手作。讓學生主動學習,培養獨立學習的能力,也教會他們合作協同的理念。


  • 一視同仁的理念

芬蘭是以孩子為中心的教育體系,他們要求教師一視同仁而不是簡單地平等對待。

兩者之間的差別在於,平等是認為所有的學生都能接受好的教育,而一視同仁則是因材施教幫助學生成材,這才是正向的差別待遇。

這部紀錄片,讓我對芬蘭與新加坡教育的“成功”陷入沉思


  • 優勢教育

芬蘭教育善於利用學生的原本優勢,進行“優勢教育”,揚長避短。

比如有的學生擅長踢足球,老師就會引導學生如何將足球上的優勢延伸到數學學習上,並在優點教育的基礎上,強調人類的價值觀,比如善良、尊重他人與同理心。

這部紀錄片,讓我對芬蘭與新加坡教育的“成功”陷入沉思


芬蘭的教育專家認為,培養孩子的同理心讓孩子的自尊和能力都會有所提升。研究表明,願意幫助他人學習的學生在學業表現上比只顧自己學習的學生要優秀。

而在互相幫助的過程中,學生培養了和他人相處的能力,更懂得合作協同,變得更為堅韌。


  • 世界上最短的上課時間

芬蘭的學生一天上課時間只有4-6小時,一星期5天。學生們回家作業也非常少,一天耗時10-20分鐘,這是為了不影響學生的睡眠和認知表現。

這部紀錄片,讓我對芬蘭與新加坡教育的“成功”陷入沉思

芬蘭教育專家認為這有利於學生執行能力的發展,可以讓學生更好的享受人生自由生活,有充分時間去發掘自己的喜好和潛力。


  • 輕鬆的學習環境

在芬蘭12歲以後才有評分制度,在此之前老師只會給評語不會排名次讓他們互相比較,他們對學生也保有不言而喻的信任。

在芬蘭學生不需要尊稱老師,而是互相稱呼名字,所以不只是老師教學生聽,學生可以彼此學習,甚至還能教老師一些事情,學校氣氛非常輕鬆。

這部紀錄片,讓我對芬蘭與新加坡教育的“成功”陷入沉思

但芬蘭的教育模式是不可複製的,因為芬蘭人口少,人群的同質性也很高。但是依舊對舊精英體制有所啟發。

我們以往的精英教育困於知識的分門別類中,而不是根據學科背後的思維能力進行劃分,難以適應世界的快速發展。

舊精英體制是基於意識形態的服從而建立的,它將學術能力和治理混為一談,而實際上智力是因人而異的,更多樣化和豐富,和純粹的學術工作關聯並不大。

對於學術權威的過度沉迷和對在校表現的狹隘看法,對於學生是非常大的傷害。

而在未來的人工智能世界,韌性、創造力和自信才是學生髮展的基礎。

這部紀錄片,讓我對芬蘭與新加坡教育的“成功”陷入沉思


我們到底要培養怎樣的孩子?

在以前,無論有沒有看這樣的紀錄片,我都會不假思索地說:拿芬蘭教育和新加坡這兩個“教育成功”的樣本做對比,有沒有搞錯?一定是芬蘭教育更是我的菜嘍!(我想不少人肯定在看本文的時候也會這樣想)

但是,現在,隨著我的孩子慢慢長大,以及自己對教育的思考,我逐漸摒棄了非黑即白“二分法”的思維,因為存在即是合理嘛,孩子畢業在國內讀書,芬蘭遙不可及,新加坡引人沉思,作為家長,要做的其實是去偽存真,看到事物現象背後的一些深層的值得學習和借鑑的因素。

是的,上什麼學固然重要,為人父母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子,做著怎樣的引導,也同等重要。

其實乍一看新加坡和芬蘭的教育看起來迥乎不同,但卻也有相似之處。這相似之處,非常值得我們中國家長去思考。


  • 培養學生背後的思考能力

新加坡模式數學之所以能夠風靡60幾個國家,正是因為其摒棄了枯燥乏味的刷題,更注重培養孩子思考題目背後的邏輯。

而芬蘭在課堂上將動手能力與課堂知識結合,也是為了讓孩子能夠在實踐中不斷運用自己的知識,拓展思維。

這部紀錄片,讓我對芬蘭與新加坡教育的“成功”陷入沉思


  • 教師的全面培訓

無論是新加坡還是芬蘭,在教師培訓上都做了大量資金和精力的投入。首先是從教育理念上的統一,都是以學生為中心來展開一切教學活動。

其次則是對教學方式的重視,每位老師都要學習不同的教學方式,針對學生個人興趣、能力等特點因材施教

這部紀錄片,讓我對芬蘭與新加坡教育的“成功”陷入沉思


  • 互聯網課堂,混合式學習

在這個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時代,線上線下結合的學習,一定是未來學校的重要元素。無論是亞洲還是北歐教育成功的國家,我們可以看到科技大量運用在老師與教材間的互通,但在課堂上卻不常使用電腦或iPad。

這部紀錄片,讓我對芬蘭與新加坡教育的“成功”陷入沉思

在這一點上,我非常欣賞少年商學院提出的“Online Global School”的定位,線上視頻直播課與線下創新實踐相結合,培養孩子創造力、解決問題能力與領導力,世界才是孩子的課堂。

這部紀錄片,讓我對芬蘭與新加坡教育的“成功”陷入沉思

孩子到底送到公立學校還是國際學校比較好?未來的教育是怎樣的?如何讓孩子在人工智能時代有著不可取代的競爭優勢?這部《未來學校》的紀錄片並沒有回答這些問題。但是它所有的故事和案例告訴你一句話:

大人的格局越大包容性越強,面向未來的思考越多,孩子真正“因材施教”的可能性才越大。固步自封和臨淵羨魚是解決不了問題 的。

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成為他想成為的樣子,不管在哪個國家,哪所學校。Life is a journey,not a race。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