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 |“鋼鐵駝隊”助力發展:新疆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

曾經駝鈴聲聲的古絲路,如今汽笛長鳴。縱橫通達的鐵路,以及馳騁在跨境鐵軌上的“鋼鐵駝隊”——中歐班列,不僅成為我國與中亞、歐洲各國貿易往來的新興載體,也成為助力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新疆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

“鋼鐵駝隊”:拓寬貿易半徑

地處亞歐腹地的新疆與八國相鄰,先天區位優勢造就天然商道和口岸,長期以來與周邊國家貿易往來密切。如今,依託中歐班列,“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新疆正在重塑經濟版圖,貿易伙伴不斷擴大。

從業6年的火車司機謝恆對此有直觀的體會,“我駕駛的中歐班列最初目的地是哈薩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周邊國家,現在最遠到達意大利和德國。”他說,這幾年明顯感覺中歐班列數量在直線上升。

截至目前,從國內各地始發的中歐班列已開行逾萬列,其中有7成經由新疆出入境。2016年,為進一步發揮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作用,中歐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投入運營。3年來,以烏魯木齊為始發站的西行班列累計開行逾2400列。中歐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由最初的每週開行1列發展為目前每天開行3列,其中本地產品已佔5成。

新疆是我國最大的番茄醬生產和出口基地。此前,其番茄醬需先通過火車或汽車運輸到東部沿海港口,再通過輪船運抵歐洲腹地,物流週期50天左右,現在搭乘中歐班列只需15天左右便可運達哈薩克斯坦、俄羅斯、意大利等國。

新疆新鐵國際物流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南軍說,中歐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目前可通達中亞和歐洲18個國家的25個城市和地區,跨境線路越來越豐富,中歐班列機車也由內燃機升級為電力機車,時速和效率不斷提升,集結中心立足新疆、服務全國的作用日益凸顯。

創新模式:解決“痛點”

新興運輸方式和跨境鐵路佈局需要培育週期。南軍回憶,烏魯木齊集結中心投運之初,企業普遍觀望,貨源組織壓力大,集貨週期長,運輸效率難以體現。按照國際慣例,一列中歐班列需集結41組以上集裝箱才能開行,由於初期貨源不足,集成一趟中歐班列需較長時間,國際班列集裝箱艙位中途無法更換、空箱浪費也削弱了鐵路運輸市場競爭力。

在海關總署、中國鐵路總公司支持下,烏魯木齊集結中心創新開展“集拼集運”運輸監管模式,將中歐班列監管單元由“列”變為“節”,允許班列由始發地加掛“內貿箱”,在烏魯木齊開展“內貿箱”換“外貿箱”等補貨作業操作後再發運至中亞、歐洲,從而縮短集貨週期,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中歐班列吸引力。

2017年12月,首趟蓉新歐集拼集運測試班列開行,突破了此前中歐班列全程直達的限制;次年2月,首班中歐班列集拼集運返程班列從荷蘭蒂爾堡起運,列車到達烏魯木齊後,卸下目的地為新疆的外貿商品,重新裝載新疆至四川內貿貨物繼續發往成都。

“‘集拼集運’改變了之前‘一站到底’運輸模式,釋放了中歐班列運能。”南軍認為,和內地省市資源共享、深度合作不僅破解了中歐班列發展瓶頸,也使烏魯木齊集結中心吸引貨源、集零為整,輻射帶動當地產業聚集的能力更加突出。

供職於新疆中泰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的周英最明顯的感受是,公司來自獨聯體國家的出口訂單大幅增長。“中歐班列暢行讓新疆本土企業搭上順風車,降低了走出去成本,提升了產品國際競爭力。”她說,未來企業還將擴大進口貿易,實現中歐班列物流效益更大化。

腹地變前沿:智慧陸港雛形初現

越來越多國內和世界各地貨物在烏魯木齊集結,讓新疆從過去的內陸“口袋底”一躍成為我國向西開放前沿,並依託商貿和物流形成了產業集聚聯動發展的新格局。

新疆克明面業有限公司去年底投產,主營業務是將由中歐返程班列進口的哈薩克斯坦小麥加工成優質掛麵,再銷往東中部。該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魏玉君說,在新疆建廠,就是看中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優勢。

近年來,按照“集貨、建園、聚產業”的發展思路,新疆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將陸港區打造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標誌性工程。烏魯木齊集結中心以火車西站為基礎、以辦理跨境業務為主體、以服務中歐班列集結為目標的國際陸港站初具規模。

今年3月,全球首創的中歐班列集拼集運智能場站平臺系統在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上線測試。這是獲得中國國家鐵路集團公司數據授權的國際聯運平臺系統,新疆被確定為試點省份。大屏幕上,全國不同地始發的中歐班列運行數據一目瞭然,用戶可在線訂艙、申報、追蹤貨物。中歐班列數字化運營、智慧陸港的雛形躍然眼前。

南軍說,集結中心擴建工程正在加緊建設中,完工後,中歐班列作業線將從目前的2條擴充到15條,編組效率是現在的3倍,屆時將進一步提高烏魯木齊樞紐集結國際班列、整合疆內外貨源的能力。


來源:新華網

投稿/建議:[email protecte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