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疆新附——古代屯田制度對維持新疆治理的作用'

"

新疆,古名西域。這塊土地,教科書最常見的提法是我國自古以來的領土,具體在何時納入版圖,教科書上提到公元前60年,西漢在烏壘城建立西域都護府開始的。其中使得西域一直未能分裂最主要的原因便是軍屯制度,軍屯制也叫屯田制,士兵戰時打仗,平常耕田並訓練,實現了寓兵於農的成效。西域最早的屯田,是西漢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當時西漢在輪臺、渠犁一帶設置使者校尉,管理這些區域的屯田事務,專門負責向來往使者提供給養。

"

新疆,古名西域。這塊土地,教科書最常見的提法是我國自古以來的領土,具體在何時納入版圖,教科書上提到公元前60年,西漢在烏壘城建立西域都護府開始的。其中使得西域一直未能分裂最主要的原因便是軍屯制度,軍屯制也叫屯田制,士兵戰時打仗,平常耕田並訓練,實現了寓兵於農的成效。西域最早的屯田,是西漢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當時西漢在輪臺、渠犁一帶設置使者校尉,管理這些區域的屯田事務,專門負責向來往使者提供給養。

舊疆新附——古代屯田制度對維持新疆治理的作用

漢代西域都護府

1.漢代是西域隸屬中原王朝的開始

後來首任西域都護府鄭吉在車師進行屯田,又在車師設置戊己校尉。其後,不管在西域設立西域長史府、設立州郡、設立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別失八里等處行尚書省、哈密衛、伊犁將軍等,一直到清末設置行省,整個新疆都未能分裂出去。這其中發揮重要作用的便是屯田制度。今日我們仍能看到屯田制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便是一例,這一機構為保持新疆的和平穩定,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為什麼講屯田制度,對於保持新疆的穩定非常重要,為保持敘述一致,我將下文的新疆統稱為西域,今日就從幾個方面來分析屯田制度的作用。

2.屯田的作用及分佈

首先,一個個屯田就是分佈在西域的一個個據點,是朝廷控制西域的前哨。上文提到,屯田最大的特色是寓兵於民,一處屯田就是一個堡壘,分散在廣袤的西域土地上,共同組成了控制西域的一張軍事網。平時,士兵負責種地,農閒時進行軍事訓練;戰時負責作戰。這樣既解決了軍隊的糧草問題,還可以保持軍隊的戰鬥力,同時代行中央職權。當使者往來時,還可以提供給養,又充當了驛站的功能。而且國家會遷移一部分民眾充實邊地,久而久之,屯田的規模都會擴大,逐漸發展成一個小城鎮。

"

新疆,古名西域。這塊土地,教科書最常見的提法是我國自古以來的領土,具體在何時納入版圖,教科書上提到公元前60年,西漢在烏壘城建立西域都護府開始的。其中使得西域一直未能分裂最主要的原因便是軍屯制度,軍屯制也叫屯田制,士兵戰時打仗,平常耕田並訓練,實現了寓兵於農的成效。西域最早的屯田,是西漢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當時西漢在輪臺、渠犁一帶設置使者校尉,管理這些區域的屯田事務,專門負責向來往使者提供給養。

舊疆新附——古代屯田制度對維持新疆治理的作用

漢代西域都護府

1.漢代是西域隸屬中原王朝的開始

後來首任西域都護府鄭吉在車師進行屯田,又在車師設置戊己校尉。其後,不管在西域設立西域長史府、設立州郡、設立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別失八里等處行尚書省、哈密衛、伊犁將軍等,一直到清末設置行省,整個新疆都未能分裂出去。這其中發揮重要作用的便是屯田制度。今日我們仍能看到屯田制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便是一例,這一機構為保持新疆的和平穩定,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為什麼講屯田制度,對於保持新疆的穩定非常重要,為保持敘述一致,我將下文的新疆統稱為西域,今日就從幾個方面來分析屯田制度的作用。

2.屯田的作用及分佈

首先,一個個屯田就是分佈在西域的一個個據點,是朝廷控制西域的前哨。上文提到,屯田最大的特色是寓兵於民,一處屯田就是一個堡壘,分散在廣袤的西域土地上,共同組成了控制西域的一張軍事網。平時,士兵負責種地,農閒時進行軍事訓練;戰時負責作戰。這樣既解決了軍隊的糧草問題,還可以保持軍隊的戰鬥力,同時代行中央職權。當使者往來時,還可以提供給養,又充當了驛站的功能。而且國家會遷移一部分民眾充實邊地,久而久之,屯田的規模都會擴大,逐漸發展成一個小城鎮。

舊疆新附——古代屯田制度對維持新疆治理的作用

漢代的玉門關,夯土結構,至今猶存。

屯田的分佈也很有特點,受限於西域廣闊的土地和大陸性氣候,屯田多分佈於水源地的綠洲旁邊,並且成點狀分佈。又由於水資源的分佈不均衡,屯田的規模大小和不同的屯田之間距離不同,一旦某個屯田受到圍攻,另外一個屯田處的士兵很難進行支援,容易被敵人攻陷,其他屯田也陷入孤立無援的地步。這在古代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而且從中原派兵支援,也非常不現實。

"

新疆,古名西域。這塊土地,教科書最常見的提法是我國自古以來的領土,具體在何時納入版圖,教科書上提到公元前60年,西漢在烏壘城建立西域都護府開始的。其中使得西域一直未能分裂最主要的原因便是軍屯制度,軍屯制也叫屯田制,士兵戰時打仗,平常耕田並訓練,實現了寓兵於農的成效。西域最早的屯田,是西漢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當時西漢在輪臺、渠犁一帶設置使者校尉,管理這些區域的屯田事務,專門負責向來往使者提供給養。

舊疆新附——古代屯田制度對維持新疆治理的作用

漢代西域都護府

1.漢代是西域隸屬中原王朝的開始

後來首任西域都護府鄭吉在車師進行屯田,又在車師設置戊己校尉。其後,不管在西域設立西域長史府、設立州郡、設立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別失八里等處行尚書省、哈密衛、伊犁將軍等,一直到清末設置行省,整個新疆都未能分裂出去。這其中發揮重要作用的便是屯田制度。今日我們仍能看到屯田制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便是一例,這一機構為保持新疆的和平穩定,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為什麼講屯田制度,對於保持新疆的穩定非常重要,為保持敘述一致,我將下文的新疆統稱為西域,今日就從幾個方面來分析屯田制度的作用。

2.屯田的作用及分佈

首先,一個個屯田就是分佈在西域的一個個據點,是朝廷控制西域的前哨。上文提到,屯田最大的特色是寓兵於民,一處屯田就是一個堡壘,分散在廣袤的西域土地上,共同組成了控制西域的一張軍事網。平時,士兵負責種地,農閒時進行軍事訓練;戰時負責作戰。這樣既解決了軍隊的糧草問題,還可以保持軍隊的戰鬥力,同時代行中央職權。當使者往來時,還可以提供給養,又充當了驛站的功能。而且國家會遷移一部分民眾充實邊地,久而久之,屯田的規模都會擴大,逐漸發展成一個小城鎮。

舊疆新附——古代屯田制度對維持新疆治理的作用

漢代的玉門關,夯土結構,至今猶存。

屯田的分佈也很有特點,受限於西域廣闊的土地和大陸性氣候,屯田多分佈於水源地的綠洲旁邊,並且成點狀分佈。又由於水資源的分佈不均衡,屯田的規模大小和不同的屯田之間距離不同,一旦某個屯田受到圍攻,另外一個屯田處的士兵很難進行支援,容易被敵人攻陷,其他屯田也陷入孤立無援的地步。這在古代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而且從中原派兵支援,也非常不現實。

舊疆新附——古代屯田制度對維持新疆治理的作用

清代屯田遺址

屯田的第二個作用可以有效解決軍事後勤問題。行兵打仗,有許多問題要解決,其中最主要就是士兵的糧草問題,這個問題解決的好壞,甚至關係到整場戰爭的勝負。曹操與袁紹在官渡決戰,兩軍對峙數月戰況沒有進展,曹操派軍焚燬袁紹在烏巢的糧倉後,袁軍立馬軍心大亂,曹操乘機一舉消滅袁紹主力,至此奠定了統一北方的基礎。

在古代,行軍打仗,後面一定會跟著長長的隊伍,專門負責運輸糧草。但要是派遣軍隊長期固守某個據點,帶來的糧草很快就會消耗殆盡,此時軍事物資由內地供應的話,人力的調動,運輸成本都將是一筆沉重的負擔,遠非朝廷能承擔。如果實施屯田,則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實現物資的長期供應,另一方面又可以保持軍隊的戰鬥力。可以說是一個兩全齊美經濟的手段。

"

新疆,古名西域。這塊土地,教科書最常見的提法是我國自古以來的領土,具體在何時納入版圖,教科書上提到公元前60年,西漢在烏壘城建立西域都護府開始的。其中使得西域一直未能分裂最主要的原因便是軍屯制度,軍屯制也叫屯田制,士兵戰時打仗,平常耕田並訓練,實現了寓兵於農的成效。西域最早的屯田,是西漢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當時西漢在輪臺、渠犁一帶設置使者校尉,管理這些區域的屯田事務,專門負責向來往使者提供給養。

舊疆新附——古代屯田制度對維持新疆治理的作用

漢代西域都護府

1.漢代是西域隸屬中原王朝的開始

後來首任西域都護府鄭吉在車師進行屯田,又在車師設置戊己校尉。其後,不管在西域設立西域長史府、設立州郡、設立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別失八里等處行尚書省、哈密衛、伊犁將軍等,一直到清末設置行省,整個新疆都未能分裂出去。這其中發揮重要作用的便是屯田制度。今日我們仍能看到屯田制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便是一例,這一機構為保持新疆的和平穩定,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為什麼講屯田制度,對於保持新疆的穩定非常重要,為保持敘述一致,我將下文的新疆統稱為西域,今日就從幾個方面來分析屯田制度的作用。

2.屯田的作用及分佈

首先,一個個屯田就是分佈在西域的一個個據點,是朝廷控制西域的前哨。上文提到,屯田最大的特色是寓兵於民,一處屯田就是一個堡壘,分散在廣袤的西域土地上,共同組成了控制西域的一張軍事網。平時,士兵負責種地,農閒時進行軍事訓練;戰時負責作戰。這樣既解決了軍隊的糧草問題,還可以保持軍隊的戰鬥力,同時代行中央職權。當使者往來時,還可以提供給養,又充當了驛站的功能。而且國家會遷移一部分民眾充實邊地,久而久之,屯田的規模都會擴大,逐漸發展成一個小城鎮。

舊疆新附——古代屯田制度對維持新疆治理的作用

漢代的玉門關,夯土結構,至今猶存。

屯田的分佈也很有特點,受限於西域廣闊的土地和大陸性氣候,屯田多分佈於水源地的綠洲旁邊,並且成點狀分佈。又由於水資源的分佈不均衡,屯田的規模大小和不同的屯田之間距離不同,一旦某個屯田受到圍攻,另外一個屯田處的士兵很難進行支援,容易被敵人攻陷,其他屯田也陷入孤立無援的地步。這在古代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而且從中原派兵支援,也非常不現實。

舊疆新附——古代屯田制度對維持新疆治理的作用

清代屯田遺址

屯田的第二個作用可以有效解決軍事後勤問題。行兵打仗,有許多問題要解決,其中最主要就是士兵的糧草問題,這個問題解決的好壞,甚至關係到整場戰爭的勝負。曹操與袁紹在官渡決戰,兩軍對峙數月戰況沒有進展,曹操派軍焚燬袁紹在烏巢的糧倉後,袁軍立馬軍心大亂,曹操乘機一舉消滅袁紹主力,至此奠定了統一北方的基礎。

在古代,行軍打仗,後面一定會跟著長長的隊伍,專門負責運輸糧草。但要是派遣軍隊長期固守某個據點,帶來的糧草很快就會消耗殆盡,此時軍事物資由內地供應的話,人力的調動,運輸成本都將是一筆沉重的負擔,遠非朝廷能承擔。如果實施屯田,則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實現物資的長期供應,另一方面又可以保持軍隊的戰鬥力。可以說是一個兩全齊美經濟的手段。

舊疆新附——古代屯田制度對維持新疆治理的作用

行軍打仗必須保證物資的供應

因此,歷代以來,各個朝代一旦控制西域,均著力經營屯田,這是最為經濟的一種方式。通過屯田維持整個在西域設置機構、軍隊的運轉和使節的來往。但我們也應看到,歷代的中央王朝對西域的是一種統而不治的局面,具體來說就是因俗而治,各個族群、部落可以按照自身的制度來實施自我管理,但必須向中央效忠,承擔一定的義務,類似於邦聯制國家的特點。比如清朝,評定準噶爾之後,將新疆劃分為三部分,北部設立郡縣,直屬於甘肅行省,西北部設科布多參贊大臣,管理蒙古部落;南疆設立伊犁將軍,統轄天山以南,伊犁河以西的區域。所以,這種統治方式是不徹底的,甚至是不深入,但西域仍能保持長久的不分裂,正是由於屯田制的存在,駐軍保證了西域的穩定。

3.屯田制度的荒廢及缺陷

但是,屯田制度也並不是完美無缺的。上文我提到屯田點一旦遭受圍攻,很難相互支援,很容易被敵軍一個個攻陷。除此之外,長時間的屯田,會發生士兵逃亡的現象,長期遠離故土,一些人便伺機逃跑,有的僥倖跑到了中原,有的迷路變成了枯骨,正如《屯田詞》寫道“艱辛歷盡誰得知,望斷天南淚如雨”。士兵的逃亡會使得冊籍上的數字與實際數字對不上,在明代的衛所,後期就經常是實際人數與記錄人數不符,這極大地影響戰鬥力的發揮。

"

新疆,古名西域。這塊土地,教科書最常見的提法是我國自古以來的領土,具體在何時納入版圖,教科書上提到公元前60年,西漢在烏壘城建立西域都護府開始的。其中使得西域一直未能分裂最主要的原因便是軍屯制度,軍屯制也叫屯田制,士兵戰時打仗,平常耕田並訓練,實現了寓兵於農的成效。西域最早的屯田,是西漢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當時西漢在輪臺、渠犁一帶設置使者校尉,管理這些區域的屯田事務,專門負責向來往使者提供給養。

舊疆新附——古代屯田制度對維持新疆治理的作用

漢代西域都護府

1.漢代是西域隸屬中原王朝的開始

後來首任西域都護府鄭吉在車師進行屯田,又在車師設置戊己校尉。其後,不管在西域設立西域長史府、設立州郡、設立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別失八里等處行尚書省、哈密衛、伊犁將軍等,一直到清末設置行省,整個新疆都未能分裂出去。這其中發揮重要作用的便是屯田制度。今日我們仍能看到屯田制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便是一例,這一機構為保持新疆的和平穩定,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為什麼講屯田制度,對於保持新疆的穩定非常重要,為保持敘述一致,我將下文的新疆統稱為西域,今日就從幾個方面來分析屯田制度的作用。

2.屯田的作用及分佈

首先,一個個屯田就是分佈在西域的一個個據點,是朝廷控制西域的前哨。上文提到,屯田最大的特色是寓兵於民,一處屯田就是一個堡壘,分散在廣袤的西域土地上,共同組成了控制西域的一張軍事網。平時,士兵負責種地,農閒時進行軍事訓練;戰時負責作戰。這樣既解決了軍隊的糧草問題,還可以保持軍隊的戰鬥力,同時代行中央職權。當使者往來時,還可以提供給養,又充當了驛站的功能。而且國家會遷移一部分民眾充實邊地,久而久之,屯田的規模都會擴大,逐漸發展成一個小城鎮。

舊疆新附——古代屯田制度對維持新疆治理的作用

漢代的玉門關,夯土結構,至今猶存。

屯田的分佈也很有特點,受限於西域廣闊的土地和大陸性氣候,屯田多分佈於水源地的綠洲旁邊,並且成點狀分佈。又由於水資源的分佈不均衡,屯田的規模大小和不同的屯田之間距離不同,一旦某個屯田受到圍攻,另外一個屯田處的士兵很難進行支援,容易被敵人攻陷,其他屯田也陷入孤立無援的地步。這在古代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而且從中原派兵支援,也非常不現實。

舊疆新附——古代屯田制度對維持新疆治理的作用

清代屯田遺址

屯田的第二個作用可以有效解決軍事後勤問題。行兵打仗,有許多問題要解決,其中最主要就是士兵的糧草問題,這個問題解決的好壞,甚至關係到整場戰爭的勝負。曹操與袁紹在官渡決戰,兩軍對峙數月戰況沒有進展,曹操派軍焚燬袁紹在烏巢的糧倉後,袁軍立馬軍心大亂,曹操乘機一舉消滅袁紹主力,至此奠定了統一北方的基礎。

在古代,行軍打仗,後面一定會跟著長長的隊伍,專門負責運輸糧草。但要是派遣軍隊長期固守某個據點,帶來的糧草很快就會消耗殆盡,此時軍事物資由內地供應的話,人力的調動,運輸成本都將是一筆沉重的負擔,遠非朝廷能承擔。如果實施屯田,則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實現物資的長期供應,另一方面又可以保持軍隊的戰鬥力。可以說是一個兩全齊美經濟的手段。

舊疆新附——古代屯田制度對維持新疆治理的作用

行軍打仗必須保證物資的供應

因此,歷代以來,各個朝代一旦控制西域,均著力經營屯田,這是最為經濟的一種方式。通過屯田維持整個在西域設置機構、軍隊的運轉和使節的來往。但我們也應看到,歷代的中央王朝對西域的是一種統而不治的局面,具體來說就是因俗而治,各個族群、部落可以按照自身的制度來實施自我管理,但必須向中央效忠,承擔一定的義務,類似於邦聯制國家的特點。比如清朝,評定準噶爾之後,將新疆劃分為三部分,北部設立郡縣,直屬於甘肅行省,西北部設科布多參贊大臣,管理蒙古部落;南疆設立伊犁將軍,統轄天山以南,伊犁河以西的區域。所以,這種統治方式是不徹底的,甚至是不深入,但西域仍能保持長久的不分裂,正是由於屯田制的存在,駐軍保證了西域的穩定。

3.屯田制度的荒廢及缺陷

但是,屯田制度也並不是完美無缺的。上文我提到屯田點一旦遭受圍攻,很難相互支援,很容易被敵軍一個個攻陷。除此之外,長時間的屯田,會發生士兵逃亡的現象,長期遠離故土,一些人便伺機逃跑,有的僥倖跑到了中原,有的迷路變成了枯骨,正如《屯田詞》寫道“艱辛歷盡誰得知,望斷天南淚如雨”。士兵的逃亡會使得冊籍上的數字與實際數字對不上,在明代的衛所,後期就經常是實際人數與記錄人數不符,這極大地影響戰鬥力的發揮。

舊疆新附——古代屯田制度對維持新疆治理的作用

班超經營西域,再度確認了西域對中原王朝的效忠

另外,由於長期在邊疆,疏於訓練,軍隊的戰鬥力持續下降,難以承擔應有的軍事職能,一旦敵人來攻,只能處於被動挨打的地步。還有一點從生態環境角度來看,西域所在的地區生態環境脆弱,長期的屯田,因為是耕作制農業,破壞了地利,用盡了水源,長此以往,土地的沙漠化現象有所擴展,進而影響了當地的生態平衡

"

新疆,古名西域。這塊土地,教科書最常見的提法是我國自古以來的領土,具體在何時納入版圖,教科書上提到公元前60年,西漢在烏壘城建立西域都護府開始的。其中使得西域一直未能分裂最主要的原因便是軍屯制度,軍屯制也叫屯田制,士兵戰時打仗,平常耕田並訓練,實現了寓兵於農的成效。西域最早的屯田,是西漢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當時西漢在輪臺、渠犁一帶設置使者校尉,管理這些區域的屯田事務,專門負責向來往使者提供給養。

舊疆新附——古代屯田制度對維持新疆治理的作用

漢代西域都護府

1.漢代是西域隸屬中原王朝的開始

後來首任西域都護府鄭吉在車師進行屯田,又在車師設置戊己校尉。其後,不管在西域設立西域長史府、設立州郡、設立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別失八里等處行尚書省、哈密衛、伊犁將軍等,一直到清末設置行省,整個新疆都未能分裂出去。這其中發揮重要作用的便是屯田制度。今日我們仍能看到屯田制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便是一例,這一機構為保持新疆的和平穩定,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為什麼講屯田制度,對於保持新疆的穩定非常重要,為保持敘述一致,我將下文的新疆統稱為西域,今日就從幾個方面來分析屯田制度的作用。

2.屯田的作用及分佈

首先,一個個屯田就是分佈在西域的一個個據點,是朝廷控制西域的前哨。上文提到,屯田最大的特色是寓兵於民,一處屯田就是一個堡壘,分散在廣袤的西域土地上,共同組成了控制西域的一張軍事網。平時,士兵負責種地,農閒時進行軍事訓練;戰時負責作戰。這樣既解決了軍隊的糧草問題,還可以保持軍隊的戰鬥力,同時代行中央職權。當使者往來時,還可以提供給養,又充當了驛站的功能。而且國家會遷移一部分民眾充實邊地,久而久之,屯田的規模都會擴大,逐漸發展成一個小城鎮。

舊疆新附——古代屯田制度對維持新疆治理的作用

漢代的玉門關,夯土結構,至今猶存。

屯田的分佈也很有特點,受限於西域廣闊的土地和大陸性氣候,屯田多分佈於水源地的綠洲旁邊,並且成點狀分佈。又由於水資源的分佈不均衡,屯田的規模大小和不同的屯田之間距離不同,一旦某個屯田受到圍攻,另外一個屯田處的士兵很難進行支援,容易被敵人攻陷,其他屯田也陷入孤立無援的地步。這在古代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而且從中原派兵支援,也非常不現實。

舊疆新附——古代屯田制度對維持新疆治理的作用

清代屯田遺址

屯田的第二個作用可以有效解決軍事後勤問題。行兵打仗,有許多問題要解決,其中最主要就是士兵的糧草問題,這個問題解決的好壞,甚至關係到整場戰爭的勝負。曹操與袁紹在官渡決戰,兩軍對峙數月戰況沒有進展,曹操派軍焚燬袁紹在烏巢的糧倉後,袁軍立馬軍心大亂,曹操乘機一舉消滅袁紹主力,至此奠定了統一北方的基礎。

在古代,行軍打仗,後面一定會跟著長長的隊伍,專門負責運輸糧草。但要是派遣軍隊長期固守某個據點,帶來的糧草很快就會消耗殆盡,此時軍事物資由內地供應的話,人力的調動,運輸成本都將是一筆沉重的負擔,遠非朝廷能承擔。如果實施屯田,則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實現物資的長期供應,另一方面又可以保持軍隊的戰鬥力。可以說是一個兩全齊美經濟的手段。

舊疆新附——古代屯田制度對維持新疆治理的作用

行軍打仗必須保證物資的供應

因此,歷代以來,各個朝代一旦控制西域,均著力經營屯田,這是最為經濟的一種方式。通過屯田維持整個在西域設置機構、軍隊的運轉和使節的來往。但我們也應看到,歷代的中央王朝對西域的是一種統而不治的局面,具體來說就是因俗而治,各個族群、部落可以按照自身的制度來實施自我管理,但必須向中央效忠,承擔一定的義務,類似於邦聯制國家的特點。比如清朝,評定準噶爾之後,將新疆劃分為三部分,北部設立郡縣,直屬於甘肅行省,西北部設科布多參贊大臣,管理蒙古部落;南疆設立伊犁將軍,統轄天山以南,伊犁河以西的區域。所以,這種統治方式是不徹底的,甚至是不深入,但西域仍能保持長久的不分裂,正是由於屯田制的存在,駐軍保證了西域的穩定。

3.屯田制度的荒廢及缺陷

但是,屯田制度也並不是完美無缺的。上文我提到屯田點一旦遭受圍攻,很難相互支援,很容易被敵軍一個個攻陷。除此之外,長時間的屯田,會發生士兵逃亡的現象,長期遠離故土,一些人便伺機逃跑,有的僥倖跑到了中原,有的迷路變成了枯骨,正如《屯田詞》寫道“艱辛歷盡誰得知,望斷天南淚如雨”。士兵的逃亡會使得冊籍上的數字與實際數字對不上,在明代的衛所,後期就經常是實際人數與記錄人數不符,這極大地影響戰鬥力的發揮。

舊疆新附——古代屯田制度對維持新疆治理的作用

班超經營西域,再度確認了西域對中原王朝的效忠

另外,由於長期在邊疆,疏於訓練,軍隊的戰鬥力持續下降,難以承擔應有的軍事職能,一旦敵人來攻,只能處於被動挨打的地步。還有一點從生態環境角度來看,西域所在的地區生態環境脆弱,長期的屯田,因為是耕作制農業,破壞了地利,用盡了水源,長此以往,土地的沙漠化現象有所擴展,進而影響了當地的生態平衡

舊疆新附——古代屯田制度對維持新疆治理的作用

坎兒井是新疆當地適應環境一種特殊發明,也是由屯田將士帶去的技術開鑿的。

4.總結

我們當然不能因為屯田制度的這些缺點,就否認屯田在西域歷史上維持邊疆穩定的作用,這是不符合事實的,也是不中肯的。從長期來看,屯田制度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特別是在維護邊疆穩定,開發西域方面的作用功不可沒,今日新疆境內的坎兒井,都是那時屯田傳過去的。當然,這些將士遠離家鄉,為國家守衛邊疆,甚至喋血異域,尤其值得我們尊重。我們不光要為屯田制度本身作用感到欽佩,還要為將士的付出表示由衷的敬意。甚至可以毫不客氣地說,沒有這些將士在西域屯田堅守,就沒有今日版圖內的新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