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話:西寧畫院魅力西寧系列之六南朔山

圖話:西寧畫院魅力西寧系列之六南朔山

南朔山是青海省境內的名山和道教聖地,俗稱南朔山,又叫西元山,被稱為“道藏第四太元極真洞天”。地處湟中縣境內,位於魯沙爾鎮和塔爾寺西南15公里處,海拔3265米,其山勢層巒疊嶂、雄偉壯觀,是積石山西段一座奇特的山林。此山山勢高峻,山頂平坦。因此山佛道合一,為道家、佛家共同尊崇的修行“靈山”,故而又被稱為南朔山。遠眺該山,如彩繪的屏風,故民國年間文人墨客又稱它為朔屏山。

道觀始建於明萬曆十七年(1589)。清初由塔爾寺活佛率眾僧進香,添造佛像,成為佛道合一的勝地,每年四月初八,塔爾寺都派僧人進山誦經,已成慣例。信徒香客不辭辛勞,舉香前來拜佛敬道,虔誠之致,山觀道士晨鐘暮鼓,青燈黃卷為信仰修持。

南朔山上的道觀,距今已有五百年的歷史,但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遭受劫難,幾乎被破壞殆盡。如今道觀重新建成,基本恢復原貌。山中栽滿松樹,加之自生的花草雜木,已具花草叢生、樹木成陰的景觀,是一處勝似世外桃源的旅遊區和避暑勝地。每逢盛夏遊客接踵而至,香火鼎盛,洞天福地復顯昔日之異彩。

此外,還有綠楊洞、太乙極真洞、黑虎洞、無墨沿、黑仙洞、求壽臺、捨身崖、滴水崖等富有神祕色彩的名勝古蹟,在《湟中縣誌》中有記載,《西寧續志》中亦有讚美西元山的詩文,有“終南之尾,西元之巔”之說,是名副其實的“洞天福地”。

從南朔山下仰望,懸崖峭壁,怪石林立,而山頂卻是能跑開駿馬的平灘,故名“朔屏臺”。山中飛泉流瀑,清逸絕塵,煙霧齊繞,草木繁茂,美如仙境。自萬曆十七年蘇、張二真人云遊至此,修煉成仙,數百年來流傳著不少仙話傳說,使這座名山更加蒙上了神祕的色彩。

在道教的洞天福地中,南朔山位列七十二福地的第六十六位。據載,明萬曆十七年,蘇、張二真人自五臺山雲遊至此,長住於綠楊洞,苦修苦練,轉眼間數十年過去。忽一日早晨,弟子張真人去滴水崖下提水,見水中金光四射,有條鯉魚活蹦亂跳,他觀賞一時,動手舀水,魚突然躍入瓢中,出家人有戒殺放生之規,遂口稱“善哉”,將魚倒進泉中,復下瓢舀水,魚依然躍入瓢中。如此數次,張真人無奈,回稟師父。蘇師一聽,對弟子說:“既然如此,你就將它舀上來開齋。弟子依言將魚烹熟,時蘇師盤山誦經未回,張道嗅其味而難禁口水,自思:“不妨掐點魚尾壓壓口水”,遂食一點魚尾。坐師練功之蓮臺上,習學打坐。忽師至,張道驚而欲起,奈身如千斤,不動分毫。蘇師見情戒之曰:“休動,你先得道”。自嘆道:“我苦修半世未遇仙緣,今弟子先成,豈不恥乎。”遂將釜中之魚盡食,沐浴冠帶,到後山一處懸崖上飛身跳下,突然,半崖中現出一塊形似手的懸巖,撐住蘇師仙屍,陡峭處豁開洞。故此崖得名“捨身崖”,洞謂之“飛昇洞”。

這就是一魚點化二道成仙之故書,記載於《西元紀》中。西元山西元觀之歷史也就此開始,距今有四百餘年。蘇、張二道成仙后,十方善男信女絡繹不絕,朝山敬香,以人力物資相助,陸續建成八座殿堂,五六座亭閣等。這些建築物大都依崖而建,十分巧妙別緻,真可謂“另有天地”。

自蘇、張後,著名高道有張、羅、袁、胡,其中袁是袁守道,法名明發,號三峰,是龍門派第二十代傳人,系青海省西寧市付家寨人,生於1850年,羽化於1953年,仙壽103歲。當地民間傳說他騎梅花鹿雲遊天下,有縮地法,未卜先知,練就三昧真火等神通。在武術、書畫等方面亦有高深造詣,至今民間尚流傳著許多關於他滑稽而又充滿神祕色彩的傳說。

在民間,人們對南朔山主要自然景觀做了如下概括:“駱駝吃草牧民看,八大金剛在眼前。兩眼碧泉似龍眼,青瀑流水鳴濺濺。青獅白象兩邊站,金猴守門道口前。鸚鵡巡視真奇觀,老虎下山把水餐。青蛙朝拜照壁山,合和二仙把棋玩。古鬆茂密封青崖,後梯高懸掛雲天”。足見此處風物之優美,歷史之悠久。

其實,大自然的每一處風景都是巧奪天工,美妙絕倫的。當我們走進自然,盡賞百花爭豔,聆聽萬鳥歡歌,嬉戲幽潭流泉,拋卻塵世喧囂,感知大自然的美妙與神奇,感悟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時候,我們感受到了山水所賦予我們的靈性與神韻,感受到了故鄉的古樸、自然和美好。

在北方,我喜歡登山,更喜歡觀山。山宜遠觀,遠觀方可見其形,見其連綿悠遠之美。山如眉黛,隱而綿長。近如排闥送青之客,遠若美人描畫之眉。山也可近觀,近觀則見其雄偉之勢,感嘆造化之功。高聳入雲,譬如擎天之柱;渾厚難知,更是凡塵精靈。山之美如斯,山之壯如斯。

山是故鄉的守望,山是旅人的依戀。讀山如品人,山如人,人似山。山無高低,人無尊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夕陽西下,暮色沉沉,於炊煙縹緲的美麗晚霞下,看南朔山,心曠神怡,思緒萬千,看山是一種心情,看山是一種體會。此時,不遠處傳來一聲聲高亢悠揚、粗獷深沉的花兒,悠揚的歌聲,伴著青稞酒散發出的清香,使人的抒懷、暢想油然而生。

山水是天地之間最美的兩種事物:山有情,水有靈。閉目凝神,感山之靜覺水之清。山清水秀,冥然兀坐,凡塵俗世盡隨山風而去,故古人云:念與山野同寂,悲喜何由上眉梢。山間之機趣何其多也,閒來坐忘磐石上,天地盡屬蜉蝣。塵心頓時昇華,心與自然同在,身與天地共存。

來源:青海日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