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印度民族宗教——信仰與刀劍的錫克教'

"
"
小議印度民族宗教——信仰與刀劍的錫克教

錫克教是印度旁遮普地區的民族宗教,產生於16世紀初莫臥兒帝國統治時期。印度教種姓制度和繁瑣的宗教禮儀引起低姓民眾的強烈不滿,加之伊斯蘭教的侵入,印度社會宗教改革運動興起。錫克教就是在印度教虔誠派運動特別是迦比爾宗教思想體系繼續發展基礎上產生的。創始人是那納克(Nanak,1469 -1539)。該教反對印度教不平等的種姓制度、繁雜的宗教儀式、偶像崇拜及苦行主義,以真神的名義向人們傳播新的救贖啟示,提倡公平正義、人人平等、扶弱濟貧、宗教自由等。納那克作為創教人也因此獲得錫克教教祖稱謂。錫克是梵文的音譯,意為“門徒”。錫克教就是教祖門徒團契或神聖共同體的意思。

根據神話和歷史記述,那納克生於印度北部的旁遮普,屬剎帝利種姓。16歲結婚,生了兩個兒子。後來,他放棄職業,拋棄雙親和妻兒,醉心宗教,實踐瑜加託缽化緣的生活。30歲時他得了“蒙召往上帝的宮廷”的宗教經驗,表示“我所跟從的道路,既不是印度教,也不是回教,而是來自上帝的道路。”自從他獲得上帝的啟示後,就以師尊身份在印北旅行說教,以詩歌的說教形式呼籲民眾信奉真名。從1520年起,那納克開始組織教團,訓練門徒,差遣他們往各處傳教。那納克於1539年逝世。

錫克教教徒尊稱他們的首領為“古魯”(Guru),即“師尊或上師”。錫克教認為,“真名”真神是永恆的師尊,錫克教師尊是“真名”真神的使者,不受“生死輪迴”控制,是彰顯“真名”真神本性的神僕。師尊的教訓就是啟示“真名”真神的話語。

"
小議印度民族宗教——信仰與刀劍的錫克教

錫克教是印度旁遮普地區的民族宗教,產生於16世紀初莫臥兒帝國統治時期。印度教種姓制度和繁瑣的宗教禮儀引起低姓民眾的強烈不滿,加之伊斯蘭教的侵入,印度社會宗教改革運動興起。錫克教就是在印度教虔誠派運動特別是迦比爾宗教思想體系繼續發展基礎上產生的。創始人是那納克(Nanak,1469 -1539)。該教反對印度教不平等的種姓制度、繁雜的宗教儀式、偶像崇拜及苦行主義,以真神的名義向人們傳播新的救贖啟示,提倡公平正義、人人平等、扶弱濟貧、宗教自由等。納那克作為創教人也因此獲得錫克教教祖稱謂。錫克是梵文的音譯,意為“門徒”。錫克教就是教祖門徒團契或神聖共同體的意思。

根據神話和歷史記述,那納克生於印度北部的旁遮普,屬剎帝利種姓。16歲結婚,生了兩個兒子。後來,他放棄職業,拋棄雙親和妻兒,醉心宗教,實踐瑜加託缽化緣的生活。30歲時他得了“蒙召往上帝的宮廷”的宗教經驗,表示“我所跟從的道路,既不是印度教,也不是回教,而是來自上帝的道路。”自從他獲得上帝的啟示後,就以師尊身份在印北旅行說教,以詩歌的說教形式呼籲民眾信奉真名。從1520年起,那納克開始組織教團,訓練門徒,差遣他們往各處傳教。那納克於1539年逝世。

錫克教教徒尊稱他們的首領為“古魯”(Guru),即“師尊或上師”。錫克教認為,“真名”真神是永恆的師尊,錫克教師尊是“真名”真神的使者,不受“生死輪迴”控制,是彰顯“真名”真神本性的神僕。師尊的教訓就是啟示“真名”真神的話語。

小議印度民族宗教——信仰與刀劍的錫克教

錫克教從鼻祖那納克開始,先後有10位師尊。第5代師尊阿爾瓊修訂完成了錫克教聖典《阿底格蘭特》,並於1601年在阿姆利則修建完成了稱為“師尊之殿”的金廟。1675年第10代師尊戈賓德. 辛格(Gobind Singh)登位後,教徒中大多數已是農民和城市貧民,他們反對教內上層特權,戈賓德不得不進行宗教改革,主要有:成立錫克教社團,把宗教和世俗的最高權力轉交給社團;教徒成年時必須舉行劍禮(即用雙鋒劍攪勻的水灑身),經過劍禮後男教徒的名字加辛格(獅子)、女教徒名字加考兒(公主);終止以人為中心的師尊聖職,將聖典賦予神格和人格地位,宣佈《阿底格蘭特》為錫克教最後也是永恆的師尊,稱為“Guru Granth Sahib”,每座錫克廟都須供奉“格蘭特沙希伯師尊”,供教徒膜拜和研究;規定了錫克教徒的行為舉止規範。可以說今天錫克教的教禮、教義主要由第10代師尊所定。

戈賓德. 辛格師尊要求成年的錫克男子必須持守5種清淨的記號(簡稱“5K”):1、蓄長髮(keshdhai);2、加發梳(kangha) ;3、穿短褲(kachk) ;4、帶鋼鐲(Kara) ;5、佩短劍(khande)。這5件事在錫克教中具有特殊含義。蓄長髮、長鬚表示睿智、博學和大膽、勇猛,是錫克教成年男教徒最重要的標誌;加發梳是為了保持頭髮的整潔,也可以促進心靈脩煉;戴鋼鐲象徵錫克教兄弟永遠團結;佩短劍表示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堅強信念;穿短褲是為了區別於印度教教徒穿著的長衫。不過,今天的錫克教男子平時很少穿短衣褲、佩短劍,但蓄髮、加發梳、戴鋼手鐲仍然極為普遍,尤其是在梳好頭髮之後,再包上一條長長的頭巾,成為錫克教徒的典型形象。

錫克教既非伊斯蘭教、也非印度教,而是試圖把兩者教義融為一體的一種新教。錫克教至高無上的經典是《阿底格蘭特》聖典。錫克教以公平正義、人人平等、扶貧濟弱和宗教自由為基本教義,主要方面包括:1、信仰一神論,認為人生活的本分就是敬拜“真名”真神,“真名”真神是唯一的、是全知全能的,是宇宙萬物的締造者,是公正而仁慈的。2、師尊是神的使者,享有無上的權力,信徒要牢記師尊的教訓,培養高超的品格和內涵,每位師尊都需由前任師尊指定。3、相信業報輪迴,人要靠真神的惠顧和師尊的指導,達到個人靈魂與真神結合後,才能得以解脫。4、在真神面前人人平等,反對種姓制度與歧視婦女。5、履行錫克教禮儀,主要有出生禮、命名禮(男加辛格女加考爾)、婚禮、葬禮等,每天都要去聖廟作禮拜,重視現實,主張積極入世。反對繁複的祭祀制度和儀式,反對偶像崇拜、禁慾行為和在恆河沐浴,或往麥加朝聖。此外,錫克教教徒要持守5戒:不偷盜、不姦淫、不抽菸、不吸毒、不叛教。教徒須勤勞、勇敢;積極參與社會服務;永不叛教;相互是兄弟,要團結互助等

錫克教沒有神像,教徒們拜的是經典。《阿底格蘭特》是富有“神格”和“人格”的宗教經典,亦是教徒信仰和膜拜的永恆師尊。該經典共收3384首讚歌、15575詩節;主要用旁遮普語寫成,也有少數用梵語、印地語、波斯語寫的章節。主要闡述錫克教的基本信仰和哲學思想,宣揚歷代祖師的生平事蹟以及對他們的頌揚。其開頭部分的晨禱歌,包括38首讚歌和首尾兩首引頌,概括了錫克教的基本信仰,為教徒每天早晨所必讀。

"
小議印度民族宗教——信仰與刀劍的錫克教

錫克教是印度旁遮普地區的民族宗教,產生於16世紀初莫臥兒帝國統治時期。印度教種姓制度和繁瑣的宗教禮儀引起低姓民眾的強烈不滿,加之伊斯蘭教的侵入,印度社會宗教改革運動興起。錫克教就是在印度教虔誠派運動特別是迦比爾宗教思想體系繼續發展基礎上產生的。創始人是那納克(Nanak,1469 -1539)。該教反對印度教不平等的種姓制度、繁雜的宗教儀式、偶像崇拜及苦行主義,以真神的名義向人們傳播新的救贖啟示,提倡公平正義、人人平等、扶弱濟貧、宗教自由等。納那克作為創教人也因此獲得錫克教教祖稱謂。錫克是梵文的音譯,意為“門徒”。錫克教就是教祖門徒團契或神聖共同體的意思。

根據神話和歷史記述,那納克生於印度北部的旁遮普,屬剎帝利種姓。16歲結婚,生了兩個兒子。後來,他放棄職業,拋棄雙親和妻兒,醉心宗教,實踐瑜加託缽化緣的生活。30歲時他得了“蒙召往上帝的宮廷”的宗教經驗,表示“我所跟從的道路,既不是印度教,也不是回教,而是來自上帝的道路。”自從他獲得上帝的啟示後,就以師尊身份在印北旅行說教,以詩歌的說教形式呼籲民眾信奉真名。從1520年起,那納克開始組織教團,訓練門徒,差遣他們往各處傳教。那納克於1539年逝世。

錫克教教徒尊稱他們的首領為“古魯”(Guru),即“師尊或上師”。錫克教認為,“真名”真神是永恆的師尊,錫克教師尊是“真名”真神的使者,不受“生死輪迴”控制,是彰顯“真名”真神本性的神僕。師尊的教訓就是啟示“真名”真神的話語。

小議印度民族宗教——信仰與刀劍的錫克教

錫克教從鼻祖那納克開始,先後有10位師尊。第5代師尊阿爾瓊修訂完成了錫克教聖典《阿底格蘭特》,並於1601年在阿姆利則修建完成了稱為“師尊之殿”的金廟。1675年第10代師尊戈賓德. 辛格(Gobind Singh)登位後,教徒中大多數已是農民和城市貧民,他們反對教內上層特權,戈賓德不得不進行宗教改革,主要有:成立錫克教社團,把宗教和世俗的最高權力轉交給社團;教徒成年時必須舉行劍禮(即用雙鋒劍攪勻的水灑身),經過劍禮後男教徒的名字加辛格(獅子)、女教徒名字加考兒(公主);終止以人為中心的師尊聖職,將聖典賦予神格和人格地位,宣佈《阿底格蘭特》為錫克教最後也是永恆的師尊,稱為“Guru Granth Sahib”,每座錫克廟都須供奉“格蘭特沙希伯師尊”,供教徒膜拜和研究;規定了錫克教徒的行為舉止規範。可以說今天錫克教的教禮、教義主要由第10代師尊所定。

戈賓德. 辛格師尊要求成年的錫克男子必須持守5種清淨的記號(簡稱“5K”):1、蓄長髮(keshdhai);2、加發梳(kangha) ;3、穿短褲(kachk) ;4、帶鋼鐲(Kara) ;5、佩短劍(khande)。這5件事在錫克教中具有特殊含義。蓄長髮、長鬚表示睿智、博學和大膽、勇猛,是錫克教成年男教徒最重要的標誌;加發梳是為了保持頭髮的整潔,也可以促進心靈脩煉;戴鋼鐲象徵錫克教兄弟永遠團結;佩短劍表示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堅強信念;穿短褲是為了區別於印度教教徒穿著的長衫。不過,今天的錫克教男子平時很少穿短衣褲、佩短劍,但蓄髮、加發梳、戴鋼手鐲仍然極為普遍,尤其是在梳好頭髮之後,再包上一條長長的頭巾,成為錫克教徒的典型形象。

錫克教既非伊斯蘭教、也非印度教,而是試圖把兩者教義融為一體的一種新教。錫克教至高無上的經典是《阿底格蘭特》聖典。錫克教以公平正義、人人平等、扶貧濟弱和宗教自由為基本教義,主要方面包括:1、信仰一神論,認為人生活的本分就是敬拜“真名”真神,“真名”真神是唯一的、是全知全能的,是宇宙萬物的締造者,是公正而仁慈的。2、師尊是神的使者,享有無上的權力,信徒要牢記師尊的教訓,培養高超的品格和內涵,每位師尊都需由前任師尊指定。3、相信業報輪迴,人要靠真神的惠顧和師尊的指導,達到個人靈魂與真神結合後,才能得以解脫。4、在真神面前人人平等,反對種姓制度與歧視婦女。5、履行錫克教禮儀,主要有出生禮、命名禮(男加辛格女加考爾)、婚禮、葬禮等,每天都要去聖廟作禮拜,重視現實,主張積極入世。反對繁複的祭祀制度和儀式,反對偶像崇拜、禁慾行為和在恆河沐浴,或往麥加朝聖。此外,錫克教教徒要持守5戒:不偷盜、不姦淫、不抽菸、不吸毒、不叛教。教徒須勤勞、勇敢;積極參與社會服務;永不叛教;相互是兄弟,要團結互助等

錫克教沒有神像,教徒們拜的是經典。《阿底格蘭特》是富有“神格”和“人格”的宗教經典,亦是教徒信仰和膜拜的永恆師尊。該經典共收3384首讚歌、15575詩節;主要用旁遮普語寫成,也有少數用梵語、印地語、波斯語寫的章節。主要闡述錫克教的基本信仰和哲學思想,宣揚歷代祖師的生平事蹟以及對他們的頌揚。其開頭部分的晨禱歌,包括38首讚歌和首尾兩首引頌,概括了錫克教的基本信仰,為教徒每天早晨所必讀。

小議印度民族宗教——信仰與刀劍的錫克教

錫克教聖廟(亦叫“師尊之家”)是教徒作禮拜的地方。其中最著名的是位於印度北部邊境城市的阿姆利則金廟,它是錫克教總部所在地,也是錫克教宗教、政治、文化中心,由第5代師尊阿爾瓊於1589年主持建造,1601年完工。因該聖廟的門及19個圓形寺頂均貼滿金箔,在陽光照耀下,分外璀璨奪目,故得名。一直以來,錫克人尊稱金廟為“上帝之殿”。信徒進入聖廟要脫鞋,男人須戴“頭巾帽”(turban),女人頭上則披“紗巾”(chiffon)。作禮拜時,信徒走近祭壇上擺放的“經典師尊”,跪在它面前叩頭,額要觸地,以表虔誠順服,退下後在會眾中打坐,面向“經典師尊”,並跟隨司會的長老唱“經典師尊”內之經文或詩篇,會後有團契愛筵。

"
小議印度民族宗教——信仰與刀劍的錫克教

錫克教是印度旁遮普地區的民族宗教,產生於16世紀初莫臥兒帝國統治時期。印度教種姓制度和繁瑣的宗教禮儀引起低姓民眾的強烈不滿,加之伊斯蘭教的侵入,印度社會宗教改革運動興起。錫克教就是在印度教虔誠派運動特別是迦比爾宗教思想體系繼續發展基礎上產生的。創始人是那納克(Nanak,1469 -1539)。該教反對印度教不平等的種姓制度、繁雜的宗教儀式、偶像崇拜及苦行主義,以真神的名義向人們傳播新的救贖啟示,提倡公平正義、人人平等、扶弱濟貧、宗教自由等。納那克作為創教人也因此獲得錫克教教祖稱謂。錫克是梵文的音譯,意為“門徒”。錫克教就是教祖門徒團契或神聖共同體的意思。

根據神話和歷史記述,那納克生於印度北部的旁遮普,屬剎帝利種姓。16歲結婚,生了兩個兒子。後來,他放棄職業,拋棄雙親和妻兒,醉心宗教,實踐瑜加託缽化緣的生活。30歲時他得了“蒙召往上帝的宮廷”的宗教經驗,表示“我所跟從的道路,既不是印度教,也不是回教,而是來自上帝的道路。”自從他獲得上帝的啟示後,就以師尊身份在印北旅行說教,以詩歌的說教形式呼籲民眾信奉真名。從1520年起,那納克開始組織教團,訓練門徒,差遣他們往各處傳教。那納克於1539年逝世。

錫克教教徒尊稱他們的首領為“古魯”(Guru),即“師尊或上師”。錫克教認為,“真名”真神是永恆的師尊,錫克教師尊是“真名”真神的使者,不受“生死輪迴”控制,是彰顯“真名”真神本性的神僕。師尊的教訓就是啟示“真名”真神的話語。

小議印度民族宗教——信仰與刀劍的錫克教

錫克教從鼻祖那納克開始,先後有10位師尊。第5代師尊阿爾瓊修訂完成了錫克教聖典《阿底格蘭特》,並於1601年在阿姆利則修建完成了稱為“師尊之殿”的金廟。1675年第10代師尊戈賓德. 辛格(Gobind Singh)登位後,教徒中大多數已是農民和城市貧民,他們反對教內上層特權,戈賓德不得不進行宗教改革,主要有:成立錫克教社團,把宗教和世俗的最高權力轉交給社團;教徒成年時必須舉行劍禮(即用雙鋒劍攪勻的水灑身),經過劍禮後男教徒的名字加辛格(獅子)、女教徒名字加考兒(公主);終止以人為中心的師尊聖職,將聖典賦予神格和人格地位,宣佈《阿底格蘭特》為錫克教最後也是永恆的師尊,稱為“Guru Granth Sahib”,每座錫克廟都須供奉“格蘭特沙希伯師尊”,供教徒膜拜和研究;規定了錫克教徒的行為舉止規範。可以說今天錫克教的教禮、教義主要由第10代師尊所定。

戈賓德. 辛格師尊要求成年的錫克男子必須持守5種清淨的記號(簡稱“5K”):1、蓄長髮(keshdhai);2、加發梳(kangha) ;3、穿短褲(kachk) ;4、帶鋼鐲(Kara) ;5、佩短劍(khande)。這5件事在錫克教中具有特殊含義。蓄長髮、長鬚表示睿智、博學和大膽、勇猛,是錫克教成年男教徒最重要的標誌;加發梳是為了保持頭髮的整潔,也可以促進心靈脩煉;戴鋼鐲象徵錫克教兄弟永遠團結;佩短劍表示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堅強信念;穿短褲是為了區別於印度教教徒穿著的長衫。不過,今天的錫克教男子平時很少穿短衣褲、佩短劍,但蓄髮、加發梳、戴鋼手鐲仍然極為普遍,尤其是在梳好頭髮之後,再包上一條長長的頭巾,成為錫克教徒的典型形象。

錫克教既非伊斯蘭教、也非印度教,而是試圖把兩者教義融為一體的一種新教。錫克教至高無上的經典是《阿底格蘭特》聖典。錫克教以公平正義、人人平等、扶貧濟弱和宗教自由為基本教義,主要方面包括:1、信仰一神論,認為人生活的本分就是敬拜“真名”真神,“真名”真神是唯一的、是全知全能的,是宇宙萬物的締造者,是公正而仁慈的。2、師尊是神的使者,享有無上的權力,信徒要牢記師尊的教訓,培養高超的品格和內涵,每位師尊都需由前任師尊指定。3、相信業報輪迴,人要靠真神的惠顧和師尊的指導,達到個人靈魂與真神結合後,才能得以解脫。4、在真神面前人人平等,反對種姓制度與歧視婦女。5、履行錫克教禮儀,主要有出生禮、命名禮(男加辛格女加考爾)、婚禮、葬禮等,每天都要去聖廟作禮拜,重視現實,主張積極入世。反對繁複的祭祀制度和儀式,反對偶像崇拜、禁慾行為和在恆河沐浴,或往麥加朝聖。此外,錫克教教徒要持守5戒:不偷盜、不姦淫、不抽菸、不吸毒、不叛教。教徒須勤勞、勇敢;積極參與社會服務;永不叛教;相互是兄弟,要團結互助等

錫克教沒有神像,教徒們拜的是經典。《阿底格蘭特》是富有“神格”和“人格”的宗教經典,亦是教徒信仰和膜拜的永恆師尊。該經典共收3384首讚歌、15575詩節;主要用旁遮普語寫成,也有少數用梵語、印地語、波斯語寫的章節。主要闡述錫克教的基本信仰和哲學思想,宣揚歷代祖師的生平事蹟以及對他們的頌揚。其開頭部分的晨禱歌,包括38首讚歌和首尾兩首引頌,概括了錫克教的基本信仰,為教徒每天早晨所必讀。

小議印度民族宗教——信仰與刀劍的錫克教

錫克教聖廟(亦叫“師尊之家”)是教徒作禮拜的地方。其中最著名的是位於印度北部邊境城市的阿姆利則金廟,它是錫克教總部所在地,也是錫克教宗教、政治、文化中心,由第5代師尊阿爾瓊於1589年主持建造,1601年完工。因該聖廟的門及19個圓形寺頂均貼滿金箔,在陽光照耀下,分外璀璨奪目,故得名。一直以來,錫克人尊稱金廟為“上帝之殿”。信徒進入聖廟要脫鞋,男人須戴“頭巾帽”(turban),女人頭上則披“紗巾”(chiffon)。作禮拜時,信徒走近祭壇上擺放的“經典師尊”,跪在它面前叩頭,額要觸地,以表虔誠順服,退下後在會眾中打坐,面向“經典師尊”,並跟隨司會的長老唱“經典師尊”內之經文或詩篇,會後有團契愛筵。

小議印度民族宗教——信仰與刀劍的錫克教

錫克教教徒約有2800萬人,85%以上居住在印度,主要集中在北部的旁遮普邦,禮拜時以旁遮普方言為主,具有典型的民族宗教特點。在原英屬殖民地國家澳大利亞、新西蘭、馬來西亞、南非、英國等地,也有部分教徒和錫克廟。錫克人沒有乞丐,並從心底裡鄙視乞丐,認為那不符合本教教義。生活貧困的錫克人可到聖廟裡享受免費提供的素食。錫克教允許吃肉,但禁止吃按伊斯蘭教律法屠宰的牲畜。

錫克教一直是印度非主流教派,與印度教徒間的摩擦時有發生。從第6代師尊開始到第10代師尊,錫克教為了對抗莫臥爾王朝的壓迫,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帶有軍事化色彩的組織。此後在英國統治印度時期,錫克教徒就佔軍隊人數的四分之一。現在,印度軍隊中有15%士兵為錫克教徒。1984年,錫克人因同印度政府搞不合作運動,與印度軍隊發生交戰。印度軍隊約10萬人奉命攻佔了所有重要的錫克教聖廟,有42座聖廟(含阿姆利則金廟)遭到攻擊,上百名錫克教徒被打死,極大地傷害了錫克教徒的感情,導致同年10月31日兩名錫克教衛兵刺殺英迪拉·甘地總理的事件。進入上世紀90年代後,錫克教與印度教之間的矛盾有趨緩的態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