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晉從未真正離開。

在這位電影大師的故鄉紹興上虞謝塘鎮,沿著宋景河,一條145米長的謝晉影視文化長廊讓電影愛好者流連忘返。一部部佳作的精彩瞬間依次呈現在眼前,彷彿帶領他們走入了光影世界。

逝世11年,謝晉令人們難忘也難捨。更為直接熱烈的表達,是在去年。改革開放40週年,謝晉被授予改革先鋒稱號,他是唯一獲此殊榮的中國導演。當那句“助推思想解放、撥亂反正的電影藝術家——謝晉”的評價在人民大會堂內響起,許多中國電影人熱淚盈眶。

"

謝晉從未真正離開。

在這位電影大師的故鄉紹興上虞謝塘鎮,沿著宋景河,一條145米長的謝晉影視文化長廊讓電影愛好者流連忘返。一部部佳作的精彩瞬間依次呈現在眼前,彷彿帶領他們走入了光影世界。

逝世11年,謝晉令人們難忘也難捨。更為直接熱烈的表達,是在去年。改革開放40週年,謝晉被授予改革先鋒稱號,他是唯一獲此殊榮的中國導演。當那句“助推思想解放、撥亂反正的電影藝術家——謝晉”的評價在人民大會堂內響起,許多中國電影人熱淚盈眶。

最美奮鬥者丨謝晉:為電影燃燒生命

謝晉 資料圖

跨越苦難,留下經典

1954年,戲曲影片《藍橋會》問世,謝晉邁出了導演生涯的第一步。

謝晉的才華鋒芒漸露。3年後,新中國第一部彩色體育故事片《女籃5號》成為全國熱議話題,參與編劇並導演的謝晉一炮而紅。隨後,《紅色娘子軍》《舞臺姐妹》等一系列由他執導的佳作不斷上映。

然而,謝晉的導演生涯並非一帆風順。1966年,國家進入了特殊十年,謝晉個人命運也隨之改變。他被剝奪了拍片權利,家人也遭受牽連,晚上連一條能蓋的毯子都沒有。

但苦難並未摧毀他。“我的作品要力圖在刻畫民族的悲劇中,給人以反思、警示的作用。”動盪結束,謝晉復出,一改早前樂觀明亮的作品風格,他將這段經歷和感悟注入創作,作品有了更為厚重的時代和現實主義烙印。著名的反思三部曲《天雲山傳奇》《牧馬人》和《芙蓉鎮》便是由此而生。影片直面歷史,包含人性、人情、人道和對社會歷史的反思,震撼了千萬觀眾,留下了永恆的經典。

目光始終關注國家和民族前進的腳步,鏡頭始終貼近中國人民的命運。當社會上掀起盲目崇外風潮時,謝晉拍攝了抒發炎黃子孫思鄉戀國之情的《最後的貴族》;1997年香港迴歸,他又推出史詩電影《鴉片戰爭》;汶川地震後,他拍攝為災區祈福的公益短片《中國,站立成樹》……

從影60多年,謝晉執導了36部電影。“如果全部連起來,就是一個完整的中國近代史。”紀錄片《大師謝晉》總編導石川這樣評價謝晉一生所拍電影。

“要拍能夠留得住的電影”,謝晉多次在公開場合這樣表示。在他的作品裡,對民族、國家、社會的責任貫穿始終。他所開創的中國電影“謝晉時代”,無疑給中國電影歷史留下了深刻的註腳。

"

謝晉從未真正離開。

在這位電影大師的故鄉紹興上虞謝塘鎮,沿著宋景河,一條145米長的謝晉影視文化長廊讓電影愛好者流連忘返。一部部佳作的精彩瞬間依次呈現在眼前,彷彿帶領他們走入了光影世界。

逝世11年,謝晉令人們難忘也難捨。更為直接熱烈的表達,是在去年。改革開放40週年,謝晉被授予改革先鋒稱號,他是唯一獲此殊榮的中國導演。當那句“助推思想解放、撥亂反正的電影藝術家——謝晉”的評價在人民大會堂內響起,許多中國電影人熱淚盈眶。

最美奮鬥者丨謝晉:為電影燃燒生命

謝晉 資料圖

跨越苦難,留下經典

1954年,戲曲影片《藍橋會》問世,謝晉邁出了導演生涯的第一步。

謝晉的才華鋒芒漸露。3年後,新中國第一部彩色體育故事片《女籃5號》成為全國熱議話題,參與編劇並導演的謝晉一炮而紅。隨後,《紅色娘子軍》《舞臺姐妹》等一系列由他執導的佳作不斷上映。

然而,謝晉的導演生涯並非一帆風順。1966年,國家進入了特殊十年,謝晉個人命運也隨之改變。他被剝奪了拍片權利,家人也遭受牽連,晚上連一條能蓋的毯子都沒有。

但苦難並未摧毀他。“我的作品要力圖在刻畫民族的悲劇中,給人以反思、警示的作用。”動盪結束,謝晉復出,一改早前樂觀明亮的作品風格,他將這段經歷和感悟注入創作,作品有了更為厚重的時代和現實主義烙印。著名的反思三部曲《天雲山傳奇》《牧馬人》和《芙蓉鎮》便是由此而生。影片直面歷史,包含人性、人情、人道和對社會歷史的反思,震撼了千萬觀眾,留下了永恆的經典。

目光始終關注國家和民族前進的腳步,鏡頭始終貼近中國人民的命運。當社會上掀起盲目崇外風潮時,謝晉拍攝了抒發炎黃子孫思鄉戀國之情的《最後的貴族》;1997年香港迴歸,他又推出史詩電影《鴉片戰爭》;汶川地震後,他拍攝為災區祈福的公益短片《中國,站立成樹》……

從影60多年,謝晉執導了36部電影。“如果全部連起來,就是一個完整的中國近代史。”紀錄片《大師謝晉》總編導石川這樣評價謝晉一生所拍電影。

“要拍能夠留得住的電影”,謝晉多次在公開場合這樣表示。在他的作品裡,對民族、國家、社會的責任貫穿始終。他所開創的中國電影“謝晉時代”,無疑給中國電影歷史留下了深刻的註腳。

最美奮鬥者丨謝晉:為電影燃燒生命

謝晉在拍攝影片《鴉片戰爭》(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力求完美,打動團隊

謝晉的影像中,有一張工作照許多人一定不會陌生。

乍一看,黑色的攝影機鏡頭似乎要“衝出”畫面,再細瞧,大家便不由自主聚焦於攝像機後的男人,他臉戴方框眼鏡、身著黑綠色條紋T恤,頭微偏、眉輕蹙,一隻有力的大手牢牢把控鏡頭。

這是謝晉生前拍攝影片《鴉片戰爭》的工作照。精益求精,這是所有和謝晉合作過的人都難以忘懷的。

著名兒童片導演石曉華曾任謝晉的副導演。一次,她隨謝晉去機場拍戲,謝晉讓所有人體驗坐直升機,可始終不見起飛。隨後有消息傳來,前面一架飛機掉下來了。大夥兒慌了,都說不要飛了。“飛。”但謝晉堅持。起飛後,所有人都緊張得不得了,只有謝晉一人鎮定自若,還為大家講了很多故事。飛機最後平安落地,石曉華等人仍失魂落魄,這時,謝晉嚴肅地說:“今天為什麼讓你們坐一回直升機?因為我們有一場戲要拍到直升機。你們連坐都沒坐過,怎麼會有感受,怎麼去分鏡頭,怎麼去導好戲?”大家這才恍然大悟,深為感動。

在拍戲時,謝晉對演員要求嚴格也是“出了名”的。每次拍電影,謝晉都會要求演員一進攝製組,必須過角色生活。

百花影后張瑜在和陳沖主演《青春》時,就曾按謝晉要求去當了一個月的通信兵。“就像新兵一樣去部隊訓練。通信兵要爬電線杆、接駁電話,我和陳沖全都學會了。”張瑜說,體驗生活雖然辛苦,卻也讓自己在演戲時輕鬆自如。

“在創作中,我就是憑感情,每一次都把自己燒進去。”正是謝晉對電影事業火一般的熱情和無數細節的精益求精,才成就了諸多精品力作。

金盃銀盃,不如口碑

不久前,上海舉辦了為期一個月的“戲曲電影展”,大光明影院專門重映謝晉導演的滬語版《大李小李和老李》,消息一出,電影票“秒光”,樓上樓下座無虛席。

《大李小李和老李》是謝晉執導的唯一一部喜劇,從1962年首映起,就是“爆款”。實際上,過去到現在,謝晉導演的電影作品從不缺觀眾。

謝晉為什麼能一再產出“大片”?影評人週良認為,他的電影總能捕捉住最關乎當下人痛癢的題材,並用電影語言提出自己的見解,因此獲得廣大觀眾的喜愛。

當年中國女排看完《高山下的花環》後全體起立,滿含熱淚地鼓掌,郎平說:“我們拿三連冠,也沒有像今天這樣哭過。”

謝晉的作品和個人屢屢在國際上獲獎,他6次獲得政府獎,5次獲得百花獎,3次獲得金雞獎,還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紀念中國電影百年誕辰“國家有突出貢獻電影藝術家”稱號、中國電影金雞獎終生成就獎和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終生成就獎等眾多榮譽。但在謝晉看來,“金盃銀盃,不如觀眾的口碑”。

謝晉是為電影而生的。“你要只爭朝夕,把握每一天,每一小時,兢兢業業,踏踏實實,拍好電影。”1998年,謝晉從影50週年研討活動上,76歲的謝晉給自己寫了一封信,他祝願自己繼續拍出滿意的作品。

“80歲的導演並不算老,只要有好的本子,我就打算活到老,拍到老。”當時,謝晉仍堅持一週3次去電影院看電影,思考、比較和學習不同導演的技巧、思想和風格。

奮戰在電影拍攝藝術的第一線的謝晉,一直懷有桑梓深情。他數次將首映儀式安排在上虞,捐書、捐電腦給學校、圖書館。他還打算為家鄉拍電影,通過鏡頭展現浙江的優美風光和歷史人文,可惜的是,這一夙願終究成了遺憾。

有人曾問謝晉,最喜歡自己的哪一部電影?“下一部。”謝晉毫不猶豫。

(據公開資料整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