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邑,自古就是華夏民族的發祥地,也是中華民族最早建都的地方。“舊為堯舜都,後為夏禹都”,華夏文明的曙光就是從這裡升起的。因此,“古都”二字牢牢地植入了景銳心中。

景銳,今年77歲,身材瘦小,寡言少語,卻神采奕奕,倔強執著,從離開“安邑業教祕書”後,他把50多年的美好時光都用在了研究安邑文化、發掘安邑文化、振興安邑文化上,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無怨無悔,痴心不改,直到接近耄耋之今日,還在為安邑文化奔走、尋找、探究、整錄……素有“安邑文化鄉賢”和“安邑文化活字典、活檔案、活化石”之譽。

"

安邑,自古就是華夏民族的發祥地,也是中華民族最早建都的地方。“舊為堯舜都,後為夏禹都”,華夏文明的曙光就是從這裡升起的。因此,“古都”二字牢牢地植入了景銳心中。

景銳,今年77歲,身材瘦小,寡言少語,卻神采奕奕,倔強執著,從離開“安邑業教祕書”後,他把50多年的美好時光都用在了研究安邑文化、發掘安邑文化、振興安邑文化上,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無怨無悔,痴心不改,直到接近耄耋之今日,還在為安邑文化奔走、尋找、探究、整錄……素有“安邑文化鄉賢”和“安邑文化活字典、活檔案、活化石”之譽。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工作照

創建《安邑文化學會》與《安邑文化》

2001年,鹽湖區開發舜帝陵時,景銳被邀召集文學愛好者為舜帝陵題詩撰聯,偶遇一位中科院退休幹部,二人交談甚密。談到安邑文化時,他建議景銳成立一個“安邑文化研究會”。

2002年10月,鹽湖區第一個民間文化組織——《安邑文化學會》正式成立。

剛成立時,困難重重:沒有人,景銳就以他在康中上高中時的同學為主;沒有會址,就找到小時候玩伴、現在運城市武術協會會長、安邑北街民營企業家王金安,他借給安邑文化學會一百多平米房子,且分文不取;沒有桌椅板凳,原王莊曲陝定就將學校退下來的舊桌凳修理後搬來使用;沒有資金,就發動大家自願捐款,涓涓溪水匯成了大河。時任地委宣傳部副部長曹吉安和企業家李軍寶捐得最多,一人一萬多元,安邑辦事處歷任領導也屢次給以支持,就這樣,他們靠著“民間幫一點,會員捐一點,各級領導和辦事處撥一點”的辦法,頑強地走過了18個春秋。

2004年,景銳創辦了《安邑文化》刊物,已出版18期,共刊載古蹟考證、歷史回顧、德孝文化、民俗鄉情、名賢達人、詩詞歌賦、書畫薈萃等文圖1000多篇,內容豐富,精彩紛呈。

"

安邑,自古就是華夏民族的發祥地,也是中華民族最早建都的地方。“舊為堯舜都,後為夏禹都”,華夏文明的曙光就是從這裡升起的。因此,“古都”二字牢牢地植入了景銳心中。

景銳,今年77歲,身材瘦小,寡言少語,卻神采奕奕,倔強執著,從離開“安邑業教祕書”後,他把50多年的美好時光都用在了研究安邑文化、發掘安邑文化、振興安邑文化上,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無怨無悔,痴心不改,直到接近耄耋之今日,還在為安邑文化奔走、尋找、探究、整錄……素有“安邑文化鄉賢”和“安邑文化活字典、活檔案、活化石”之譽。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工作照

創建《安邑文化學會》與《安邑文化》

2001年,鹽湖區開發舜帝陵時,景銳被邀召集文學愛好者為舜帝陵題詩撰聯,偶遇一位中科院退休幹部,二人交談甚密。談到安邑文化時,他建議景銳成立一個“安邑文化研究會”。

2002年10月,鹽湖區第一個民間文化組織——《安邑文化學會》正式成立。

剛成立時,困難重重:沒有人,景銳就以他在康中上高中時的同學為主;沒有會址,就找到小時候玩伴、現在運城市武術協會會長、安邑北街民營企業家王金安,他借給安邑文化學會一百多平米房子,且分文不取;沒有桌椅板凳,原王莊曲陝定就將學校退下來的舊桌凳修理後搬來使用;沒有資金,就發動大家自願捐款,涓涓溪水匯成了大河。時任地委宣傳部副部長曹吉安和企業家李軍寶捐得最多,一人一萬多元,安邑辦事處歷任領導也屢次給以支持,就這樣,他們靠著“民間幫一點,會員捐一點,各級領導和辦事處撥一點”的辦法,頑強地走過了18個春秋。

2004年,景銳創辦了《安邑文化》刊物,已出版18期,共刊載古蹟考證、歷史回顧、德孝文化、民俗鄉情、名賢達人、詩詞歌賦、書畫薈萃等文圖1000多篇,內容豐富,精彩紛呈。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部分《安邑文化》

現在,《安邑文化學會》已經發展到100多人,上至各界名流,下至退休幹部和草根農民,成了一支雄厚的文化大軍。

"

安邑,自古就是華夏民族的發祥地,也是中華民族最早建都的地方。“舊為堯舜都,後為夏禹都”,華夏文明的曙光就是從這裡升起的。因此,“古都”二字牢牢地植入了景銳心中。

景銳,今年77歲,身材瘦小,寡言少語,卻神采奕奕,倔強執著,從離開“安邑業教祕書”後,他把50多年的美好時光都用在了研究安邑文化、發掘安邑文化、振興安邑文化上,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無怨無悔,痴心不改,直到接近耄耋之今日,還在為安邑文化奔走、尋找、探究、整錄……素有“安邑文化鄉賢”和“安邑文化活字典、活檔案、活化石”之譽。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工作照

創建《安邑文化學會》與《安邑文化》

2001年,鹽湖區開發舜帝陵時,景銳被邀召集文學愛好者為舜帝陵題詩撰聯,偶遇一位中科院退休幹部,二人交談甚密。談到安邑文化時,他建議景銳成立一個“安邑文化研究會”。

2002年10月,鹽湖區第一個民間文化組織——《安邑文化學會》正式成立。

剛成立時,困難重重:沒有人,景銳就以他在康中上高中時的同學為主;沒有會址,就找到小時候玩伴、現在運城市武術協會會長、安邑北街民營企業家王金安,他借給安邑文化學會一百多平米房子,且分文不取;沒有桌椅板凳,原王莊曲陝定就將學校退下來的舊桌凳修理後搬來使用;沒有資金,就發動大家自願捐款,涓涓溪水匯成了大河。時任地委宣傳部副部長曹吉安和企業家李軍寶捐得最多,一人一萬多元,安邑辦事處歷任領導也屢次給以支持,就這樣,他們靠著“民間幫一點,會員捐一點,各級領導和辦事處撥一點”的辦法,頑強地走過了18個春秋。

2004年,景銳創辦了《安邑文化》刊物,已出版18期,共刊載古蹟考證、歷史回顧、德孝文化、民俗鄉情、名賢達人、詩詞歌賦、書畫薈萃等文圖1000多篇,內容豐富,精彩紛呈。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部分《安邑文化》

現在,《安邑文化學會》已經發展到100多人,上至各界名流,下至退休幹部和草根農民,成了一支雄厚的文化大軍。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和同事在查閱《運城市志》

期間,辦過幾期“詩詞楹聯研討會”。為了找到賢達俊才楊山虎,景銳曾六赴稷山,請楊山虎為會員講課;又把五言、七言平仄格律寫在牆上供會員複習。會員王新安還把所學詩詞知識和自己作品編印成《詩詞楹聯選》,供大家參考。

"

安邑,自古就是華夏民族的發祥地,也是中華民族最早建都的地方。“舊為堯舜都,後為夏禹都”,華夏文明的曙光就是從這裡升起的。因此,“古都”二字牢牢地植入了景銳心中。

景銳,今年77歲,身材瘦小,寡言少語,卻神采奕奕,倔強執著,從離開“安邑業教祕書”後,他把50多年的美好時光都用在了研究安邑文化、發掘安邑文化、振興安邑文化上,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無怨無悔,痴心不改,直到接近耄耋之今日,還在為安邑文化奔走、尋找、探究、整錄……素有“安邑文化鄉賢”和“安邑文化活字典、活檔案、活化石”之譽。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工作照

創建《安邑文化學會》與《安邑文化》

2001年,鹽湖區開發舜帝陵時,景銳被邀召集文學愛好者為舜帝陵題詩撰聯,偶遇一位中科院退休幹部,二人交談甚密。談到安邑文化時,他建議景銳成立一個“安邑文化研究會”。

2002年10月,鹽湖區第一個民間文化組織——《安邑文化學會》正式成立。

剛成立時,困難重重:沒有人,景銳就以他在康中上高中時的同學為主;沒有會址,就找到小時候玩伴、現在運城市武術協會會長、安邑北街民營企業家王金安,他借給安邑文化學會一百多平米房子,且分文不取;沒有桌椅板凳,原王莊曲陝定就將學校退下來的舊桌凳修理後搬來使用;沒有資金,就發動大家自願捐款,涓涓溪水匯成了大河。時任地委宣傳部副部長曹吉安和企業家李軍寶捐得最多,一人一萬多元,安邑辦事處歷任領導也屢次給以支持,就這樣,他們靠著“民間幫一點,會員捐一點,各級領導和辦事處撥一點”的辦法,頑強地走過了18個春秋。

2004年,景銳創辦了《安邑文化》刊物,已出版18期,共刊載古蹟考證、歷史回顧、德孝文化、民俗鄉情、名賢達人、詩詞歌賦、書畫薈萃等文圖1000多篇,內容豐富,精彩紛呈。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部分《安邑文化》

現在,《安邑文化學會》已經發展到100多人,上至各界名流,下至退休幹部和草根農民,成了一支雄厚的文化大軍。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和同事在查閱《運城市志》

期間,辦過幾期“詩詞楹聯研討會”。為了找到賢達俊才楊山虎,景銳曾六赴稷山,請楊山虎為會員講課;又把五言、七言平仄格律寫在牆上供會員複習。會員王新安還把所學詩詞知識和自己作品編印成《詩詞楹聯選》,供大家參考。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王新安印的詩詞楹聯選

會員王錦山編撰的“孝道經天鳴條帝雨蘇千象,仁賢緯地古柏薰風暖萬民”楹聯,被鐫刻在舜帝陵廟獻殿立柱上,遊人誤認為是古人留下來的中華傳統文化瑰寶;景銳撰寫的詩詞《涑水清流》:“潭溢涑溪波瀲灩,沙渠澄澈蕩漪漣。潺潺流淌匯深澗,漾漾瀠洄注淺灘。濤湧漫澆泓治浥,河清灌溉洛沱灣。沿溝激濺浪澎湃,滲浸渡濱溼潤添。”字字有水,句句和律,也被編入新版《運城市志》“詩詞卷”。

"

安邑,自古就是華夏民族的發祥地,也是中華民族最早建都的地方。“舊為堯舜都,後為夏禹都”,華夏文明的曙光就是從這裡升起的。因此,“古都”二字牢牢地植入了景銳心中。

景銳,今年77歲,身材瘦小,寡言少語,卻神采奕奕,倔強執著,從離開“安邑業教祕書”後,他把50多年的美好時光都用在了研究安邑文化、發掘安邑文化、振興安邑文化上,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無怨無悔,痴心不改,直到接近耄耋之今日,還在為安邑文化奔走、尋找、探究、整錄……素有“安邑文化鄉賢”和“安邑文化活字典、活檔案、活化石”之譽。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工作照

創建《安邑文化學會》與《安邑文化》

2001年,鹽湖區開發舜帝陵時,景銳被邀召集文學愛好者為舜帝陵題詩撰聯,偶遇一位中科院退休幹部,二人交談甚密。談到安邑文化時,他建議景銳成立一個“安邑文化研究會”。

2002年10月,鹽湖區第一個民間文化組織——《安邑文化學會》正式成立。

剛成立時,困難重重:沒有人,景銳就以他在康中上高中時的同學為主;沒有會址,就找到小時候玩伴、現在運城市武術協會會長、安邑北街民營企業家王金安,他借給安邑文化學會一百多平米房子,且分文不取;沒有桌椅板凳,原王莊曲陝定就將學校退下來的舊桌凳修理後搬來使用;沒有資金,就發動大家自願捐款,涓涓溪水匯成了大河。時任地委宣傳部副部長曹吉安和企業家李軍寶捐得最多,一人一萬多元,安邑辦事處歷任領導也屢次給以支持,就這樣,他們靠著“民間幫一點,會員捐一點,各級領導和辦事處撥一點”的辦法,頑強地走過了18個春秋。

2004年,景銳創辦了《安邑文化》刊物,已出版18期,共刊載古蹟考證、歷史回顧、德孝文化、民俗鄉情、名賢達人、詩詞歌賦、書畫薈萃等文圖1000多篇,內容豐富,精彩紛呈。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部分《安邑文化》

現在,《安邑文化學會》已經發展到100多人,上至各界名流,下至退休幹部和草根農民,成了一支雄厚的文化大軍。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和同事在查閱《運城市志》

期間,辦過幾期“詩詞楹聯研討會”。為了找到賢達俊才楊山虎,景銳曾六赴稷山,請楊山虎為會員講課;又把五言、七言平仄格律寫在牆上供會員複習。會員王新安還把所學詩詞知識和自己作品編印成《詩詞楹聯選》,供大家參考。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王新安印的詩詞楹聯選

會員王錦山編撰的“孝道經天鳴條帝雨蘇千象,仁賢緯地古柏薰風暖萬民”楹聯,被鐫刻在舜帝陵廟獻殿立柱上,遊人誤認為是古人留下來的中華傳統文化瑰寶;景銳撰寫的詩詞《涑水清流》:“潭溢涑溪波瀲灩,沙渠澄澈蕩漪漣。潺潺流淌匯深澗,漾漾瀠洄注淺灘。濤湧漫澆泓治浥,河清灌溉洛沱灣。沿溝激濺浪澎湃,滲浸渡濱溼潤添。”字字有水,句句和律,也被編入新版《運城市志》“詩詞卷”。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入選《運城市志》的詩

《安邑文化學會》和《安邑文化》為安邑一帶培養造就了一批人才。僅近年來著書立說的會員就有張效英、喬兆坤、劉俊傑、張吉有、李克隨、牛志彪、張克堅、張柏仁、稽明法等10多人;將改革開放40年徵文、共和國70年叢書編輯成書的就有會員喬呈祥、楊啟鰲、牛永錄等;喬呈祥、劉俊傑、牛永錄、景銳還編撰出版了30餘萬字鞭撻腐敗的《反腐罪案緝真》;會員稽明法還在輪椅上編撰了《商湯志傳》和《仝卜年在臺灣》等書,填補了商朝史上的空白……

"

安邑,自古就是華夏民族的發祥地,也是中華民族最早建都的地方。“舊為堯舜都,後為夏禹都”,華夏文明的曙光就是從這裡升起的。因此,“古都”二字牢牢地植入了景銳心中。

景銳,今年77歲,身材瘦小,寡言少語,卻神采奕奕,倔強執著,從離開“安邑業教祕書”後,他把50多年的美好時光都用在了研究安邑文化、發掘安邑文化、振興安邑文化上,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無怨無悔,痴心不改,直到接近耄耋之今日,還在為安邑文化奔走、尋找、探究、整錄……素有“安邑文化鄉賢”和“安邑文化活字典、活檔案、活化石”之譽。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工作照

創建《安邑文化學會》與《安邑文化》

2001年,鹽湖區開發舜帝陵時,景銳被邀召集文學愛好者為舜帝陵題詩撰聯,偶遇一位中科院退休幹部,二人交談甚密。談到安邑文化時,他建議景銳成立一個“安邑文化研究會”。

2002年10月,鹽湖區第一個民間文化組織——《安邑文化學會》正式成立。

剛成立時,困難重重:沒有人,景銳就以他在康中上高中時的同學為主;沒有會址,就找到小時候玩伴、現在運城市武術協會會長、安邑北街民營企業家王金安,他借給安邑文化學會一百多平米房子,且分文不取;沒有桌椅板凳,原王莊曲陝定就將學校退下來的舊桌凳修理後搬來使用;沒有資金,就發動大家自願捐款,涓涓溪水匯成了大河。時任地委宣傳部副部長曹吉安和企業家李軍寶捐得最多,一人一萬多元,安邑辦事處歷任領導也屢次給以支持,就這樣,他們靠著“民間幫一點,會員捐一點,各級領導和辦事處撥一點”的辦法,頑強地走過了18個春秋。

2004年,景銳創辦了《安邑文化》刊物,已出版18期,共刊載古蹟考證、歷史回顧、德孝文化、民俗鄉情、名賢達人、詩詞歌賦、書畫薈萃等文圖1000多篇,內容豐富,精彩紛呈。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部分《安邑文化》

現在,《安邑文化學會》已經發展到100多人,上至各界名流,下至退休幹部和草根農民,成了一支雄厚的文化大軍。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和同事在查閱《運城市志》

期間,辦過幾期“詩詞楹聯研討會”。為了找到賢達俊才楊山虎,景銳曾六赴稷山,請楊山虎為會員講課;又把五言、七言平仄格律寫在牆上供會員複習。會員王新安還把所學詩詞知識和自己作品編印成《詩詞楹聯選》,供大家參考。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王新安印的詩詞楹聯選

會員王錦山編撰的“孝道經天鳴條帝雨蘇千象,仁賢緯地古柏薰風暖萬民”楹聯,被鐫刻在舜帝陵廟獻殿立柱上,遊人誤認為是古人留下來的中華傳統文化瑰寶;景銳撰寫的詩詞《涑水清流》:“潭溢涑溪波瀲灩,沙渠澄澈蕩漪漣。潺潺流淌匯深澗,漾漾瀠洄注淺灘。濤湧漫澆泓治浥,河清灌溉洛沱灣。沿溝激濺浪澎湃,滲浸渡濱溼潤添。”字字有水,句句和律,也被編入新版《運城市志》“詩詞卷”。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入選《運城市志》的詩

《安邑文化學會》和《安邑文化》為安邑一帶培養造就了一批人才。僅近年來著書立說的會員就有張效英、喬兆坤、劉俊傑、張吉有、李克隨、牛志彪、張克堅、張柏仁、稽明法等10多人;將改革開放40年徵文、共和國70年叢書編輯成書的就有會員喬呈祥、楊啟鰲、牛永錄等;喬呈祥、劉俊傑、牛永錄、景銳還編撰出版了30餘萬字鞭撻腐敗的《反腐罪案緝真》;會員稽明法還在輪椅上編撰了《商湯志傳》和《仝卜年在臺灣》等書,填補了商朝史上的空白……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會員出版的部分書

據不完全統計,會員在《運城日報》《運城晚報》《鹽湖文學》《今日鹽湖》等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和通訊報道2000餘篇。

安邑文化學會還有一個“書畫組”,達人仝經書,多次獲得全國書法大賽金獎,還發展了二十多位小書童,並在電視臺舉辦的“小明星”書法大賽上獲得等級獎。

以張代亮為團長的安邑文化學會文藝演出隊,還經常活躍在田間地頭、工廠農村,與關公文化藝術節上,受到觀眾好評。

有根有據為關龍逄爭回了墓葬地

關龍逄,夏末忠臣,被譽為“千古諫臣第一人”。但對關龍逄的墓地究竟葬於何處,爭議頗多,主要有安邑、平定,長垣、靈寶和陝縣五地。

2011年4月21日至22日,全國關氏宗親總會把各地關氏宗親

會長和五方代表召集到鄭州,共同探討關龍逄的墓葬地。

先是平定、長垣、靈寶、陝縣各述己見,後是景銳代表安邑發言。他不慌不忙,不急不懆,站在討論桌前侃侃而談:“我們認為,關龍逄殉職後葬在山西安邑,有九大理由:

(一)、安邑火車站附近有關龍逄的墓地,墓前有兩通碑,一是1962年運城市人民政府立的,一是1983年鹽湖區人民政府立的,上書:‘運城市文物保護單位’、‘鹽湖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安邑,自古就是華夏民族的發祥地,也是中華民族最早建都的地方。“舊為堯舜都,後為夏禹都”,華夏文明的曙光就是從這裡升起的。因此,“古都”二字牢牢地植入了景銳心中。

景銳,今年77歲,身材瘦小,寡言少語,卻神采奕奕,倔強執著,從離開“安邑業教祕書”後,他把50多年的美好時光都用在了研究安邑文化、發掘安邑文化、振興安邑文化上,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無怨無悔,痴心不改,直到接近耄耋之今日,還在為安邑文化奔走、尋找、探究、整錄……素有“安邑文化鄉賢”和“安邑文化活字典、活檔案、活化石”之譽。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工作照

創建《安邑文化學會》與《安邑文化》

2001年,鹽湖區開發舜帝陵時,景銳被邀召集文學愛好者為舜帝陵題詩撰聯,偶遇一位中科院退休幹部,二人交談甚密。談到安邑文化時,他建議景銳成立一個“安邑文化研究會”。

2002年10月,鹽湖區第一個民間文化組織——《安邑文化學會》正式成立。

剛成立時,困難重重:沒有人,景銳就以他在康中上高中時的同學為主;沒有會址,就找到小時候玩伴、現在運城市武術協會會長、安邑北街民營企業家王金安,他借給安邑文化學會一百多平米房子,且分文不取;沒有桌椅板凳,原王莊曲陝定就將學校退下來的舊桌凳修理後搬來使用;沒有資金,就發動大家自願捐款,涓涓溪水匯成了大河。時任地委宣傳部副部長曹吉安和企業家李軍寶捐得最多,一人一萬多元,安邑辦事處歷任領導也屢次給以支持,就這樣,他們靠著“民間幫一點,會員捐一點,各級領導和辦事處撥一點”的辦法,頑強地走過了18個春秋。

2004年,景銳創辦了《安邑文化》刊物,已出版18期,共刊載古蹟考證、歷史回顧、德孝文化、民俗鄉情、名賢達人、詩詞歌賦、書畫薈萃等文圖1000多篇,內容豐富,精彩紛呈。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部分《安邑文化》

現在,《安邑文化學會》已經發展到100多人,上至各界名流,下至退休幹部和草根農民,成了一支雄厚的文化大軍。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和同事在查閱《運城市志》

期間,辦過幾期“詩詞楹聯研討會”。為了找到賢達俊才楊山虎,景銳曾六赴稷山,請楊山虎為會員講課;又把五言、七言平仄格律寫在牆上供會員複習。會員王新安還把所學詩詞知識和自己作品編印成《詩詞楹聯選》,供大家參考。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王新安印的詩詞楹聯選

會員王錦山編撰的“孝道經天鳴條帝雨蘇千象,仁賢緯地古柏薰風暖萬民”楹聯,被鐫刻在舜帝陵廟獻殿立柱上,遊人誤認為是古人留下來的中華傳統文化瑰寶;景銳撰寫的詩詞《涑水清流》:“潭溢涑溪波瀲灩,沙渠澄澈蕩漪漣。潺潺流淌匯深澗,漾漾瀠洄注淺灘。濤湧漫澆泓治浥,河清灌溉洛沱灣。沿溝激濺浪澎湃,滲浸渡濱溼潤添。”字字有水,句句和律,也被編入新版《運城市志》“詩詞卷”。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入選《運城市志》的詩

《安邑文化學會》和《安邑文化》為安邑一帶培養造就了一批人才。僅近年來著書立說的會員就有張效英、喬兆坤、劉俊傑、張吉有、李克隨、牛志彪、張克堅、張柏仁、稽明法等10多人;將改革開放40年徵文、共和國70年叢書編輯成書的就有會員喬呈祥、楊啟鰲、牛永錄等;喬呈祥、劉俊傑、牛永錄、景銳還編撰出版了30餘萬字鞭撻腐敗的《反腐罪案緝真》;會員稽明法還在輪椅上編撰了《商湯志傳》和《仝卜年在臺灣》等書,填補了商朝史上的空白……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會員出版的部分書

據不完全統計,會員在《運城日報》《運城晚報》《鹽湖文學》《今日鹽湖》等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和通訊報道2000餘篇。

安邑文化學會還有一個“書畫組”,達人仝經書,多次獲得全國書法大賽金獎,還發展了二十多位小書童,並在電視臺舉辦的“小明星”書法大賽上獲得等級獎。

以張代亮為團長的安邑文化學會文藝演出隊,還經常活躍在田間地頭、工廠農村,與關公文化藝術節上,受到觀眾好評。

有根有據為關龍逄爭回了墓葬地

關龍逄,夏末忠臣,被譽為“千古諫臣第一人”。但對關龍逄的墓地究竟葬於何處,爭議頗多,主要有安邑、平定,長垣、靈寶和陝縣五地。

2011年4月21日至22日,全國關氏宗親總會把各地關氏宗親

會長和五方代表召集到鄭州,共同探討關龍逄的墓葬地。

先是平定、長垣、靈寶、陝縣各述己見,後是景銳代表安邑發言。他不慌不忙,不急不懆,站在討論桌前侃侃而談:“我們認為,關龍逄殉職後葬在山西安邑,有九大理由:

(一)、安邑火車站附近有關龍逄的墓地,墓前有兩通碑,一是1962年運城市人民政府立的,一是1983年鹽湖區人民政府立的,上書:‘運城市文物保護單位’、‘鹽湖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關龍逄的文物保護碑

(二)、1994年出版的《運城市志》(小市)453頁記載:關龍逄墓地‘在安邑城東北1000米……墓冢佔地面積200平方米。墓前原有‘夏大夫關龍逄之墓’大型碑刻一通。據《解州全志·卷之十一安邑縣古蹟六》載:‘夏關龍逄墓在縣東北二里玉溝山,河南靈寶縣亦有關大夫墓,當以安邑為正。’;

"

安邑,自古就是華夏民族的發祥地,也是中華民族最早建都的地方。“舊為堯舜都,後為夏禹都”,華夏文明的曙光就是從這裡升起的。因此,“古都”二字牢牢地植入了景銳心中。

景銳,今年77歲,身材瘦小,寡言少語,卻神采奕奕,倔強執著,從離開“安邑業教祕書”後,他把50多年的美好時光都用在了研究安邑文化、發掘安邑文化、振興安邑文化上,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無怨無悔,痴心不改,直到接近耄耋之今日,還在為安邑文化奔走、尋找、探究、整錄……素有“安邑文化鄉賢”和“安邑文化活字典、活檔案、活化石”之譽。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工作照

創建《安邑文化學會》與《安邑文化》

2001年,鹽湖區開發舜帝陵時,景銳被邀召集文學愛好者為舜帝陵題詩撰聯,偶遇一位中科院退休幹部,二人交談甚密。談到安邑文化時,他建議景銳成立一個“安邑文化研究會”。

2002年10月,鹽湖區第一個民間文化組織——《安邑文化學會》正式成立。

剛成立時,困難重重:沒有人,景銳就以他在康中上高中時的同學為主;沒有會址,就找到小時候玩伴、現在運城市武術協會會長、安邑北街民營企業家王金安,他借給安邑文化學會一百多平米房子,且分文不取;沒有桌椅板凳,原王莊曲陝定就將學校退下來的舊桌凳修理後搬來使用;沒有資金,就發動大家自願捐款,涓涓溪水匯成了大河。時任地委宣傳部副部長曹吉安和企業家李軍寶捐得最多,一人一萬多元,安邑辦事處歷任領導也屢次給以支持,就這樣,他們靠著“民間幫一點,會員捐一點,各級領導和辦事處撥一點”的辦法,頑強地走過了18個春秋。

2004年,景銳創辦了《安邑文化》刊物,已出版18期,共刊載古蹟考證、歷史回顧、德孝文化、民俗鄉情、名賢達人、詩詞歌賦、書畫薈萃等文圖1000多篇,內容豐富,精彩紛呈。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部分《安邑文化》

現在,《安邑文化學會》已經發展到100多人,上至各界名流,下至退休幹部和草根農民,成了一支雄厚的文化大軍。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和同事在查閱《運城市志》

期間,辦過幾期“詩詞楹聯研討會”。為了找到賢達俊才楊山虎,景銳曾六赴稷山,請楊山虎為會員講課;又把五言、七言平仄格律寫在牆上供會員複習。會員王新安還把所學詩詞知識和自己作品編印成《詩詞楹聯選》,供大家參考。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王新安印的詩詞楹聯選

會員王錦山編撰的“孝道經天鳴條帝雨蘇千象,仁賢緯地古柏薰風暖萬民”楹聯,被鐫刻在舜帝陵廟獻殿立柱上,遊人誤認為是古人留下來的中華傳統文化瑰寶;景銳撰寫的詩詞《涑水清流》:“潭溢涑溪波瀲灩,沙渠澄澈蕩漪漣。潺潺流淌匯深澗,漾漾瀠洄注淺灘。濤湧漫澆泓治浥,河清灌溉洛沱灣。沿溝激濺浪澎湃,滲浸渡濱溼潤添。”字字有水,句句和律,也被編入新版《運城市志》“詩詞卷”。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入選《運城市志》的詩

《安邑文化學會》和《安邑文化》為安邑一帶培養造就了一批人才。僅近年來著書立說的會員就有張效英、喬兆坤、劉俊傑、張吉有、李克隨、牛志彪、張克堅、張柏仁、稽明法等10多人;將改革開放40年徵文、共和國70年叢書編輯成書的就有會員喬呈祥、楊啟鰲、牛永錄等;喬呈祥、劉俊傑、牛永錄、景銳還編撰出版了30餘萬字鞭撻腐敗的《反腐罪案緝真》;會員稽明法還在輪椅上編撰了《商湯志傳》和《仝卜年在臺灣》等書,填補了商朝史上的空白……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會員出版的部分書

據不完全統計,會員在《運城日報》《運城晚報》《鹽湖文學》《今日鹽湖》等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和通訊報道2000餘篇。

安邑文化學會還有一個“書畫組”,達人仝經書,多次獲得全國書法大賽金獎,還發展了二十多位小書童,並在電視臺舉辦的“小明星”書法大賽上獲得等級獎。

以張代亮為團長的安邑文化學會文藝演出隊,還經常活躍在田間地頭、工廠農村,與關公文化藝術節上,受到觀眾好評。

有根有據為關龍逄爭回了墓葬地

關龍逄,夏末忠臣,被譽為“千古諫臣第一人”。但對關龍逄的墓地究竟葬於何處,爭議頗多,主要有安邑、平定,長垣、靈寶和陝縣五地。

2011年4月21日至22日,全國關氏宗親總會把各地關氏宗親

會長和五方代表召集到鄭州,共同探討關龍逄的墓葬地。

先是平定、長垣、靈寶、陝縣各述己見,後是景銳代表安邑發言。他不慌不忙,不急不懆,站在討論桌前侃侃而談:“我們認為,關龍逄殉職後葬在山西安邑,有九大理由:

(一)、安邑火車站附近有關龍逄的墓地,墓前有兩通碑,一是1962年運城市人民政府立的,一是1983年鹽湖區人民政府立的,上書:‘運城市文物保護單位’、‘鹽湖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關龍逄的文物保護碑

(二)、1994年出版的《運城市志》(小市)453頁記載:關龍逄墓地‘在安邑城東北1000米……墓冢佔地面積200平方米。墓前原有‘夏大夫關龍逄之墓’大型碑刻一通。據《解州全志·卷之十一安邑縣古蹟六》載:‘夏關龍逄墓在縣東北二里玉溝山,河南靈寶縣亦有關大夫墓,當以安邑為正。’;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運城市志》關於關龍逄墓地的一段

(三)、民國二十三年(1934)所編的《安邑縣誌》第211頁也載:‘夏關龍逄墓在縣東北二里玉溝山......’;

(四)、唐乾元年間立有碑,由張謂撰文,此碑已失。但《安邑縣誌》第220頁有這樣的記載:‘夏大夫關龍逄碑乾元中立,張謂撰,在城東北二里許關龍逄墓上。’可惜此碑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平田整地時失去。但縣誌所載不會是虛;

(五)、明嘉靖年間也立有一碑,是解州判官呂楠撰文,文曰:‘夏大夫關龍逄諫桀而死,其墓在安邑東北三裡……’此碑現埋在安邑南門外二道城壕裡,已斷為兩節,我曾同康中關回恩同志拿《安邑縣誌》金石記部分所載與此碑文對照,一字不差;

(六)、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言如泗、宋在詩所編的《安邑縣誌》圖八是關龍逄墓圖;

"

安邑,自古就是華夏民族的發祥地,也是中華民族最早建都的地方。“舊為堯舜都,後為夏禹都”,華夏文明的曙光就是從這裡升起的。因此,“古都”二字牢牢地植入了景銳心中。

景銳,今年77歲,身材瘦小,寡言少語,卻神采奕奕,倔強執著,從離開“安邑業教祕書”後,他把50多年的美好時光都用在了研究安邑文化、發掘安邑文化、振興安邑文化上,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無怨無悔,痴心不改,直到接近耄耋之今日,還在為安邑文化奔走、尋找、探究、整錄……素有“安邑文化鄉賢”和“安邑文化活字典、活檔案、活化石”之譽。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工作照

創建《安邑文化學會》與《安邑文化》

2001年,鹽湖區開發舜帝陵時,景銳被邀召集文學愛好者為舜帝陵題詩撰聯,偶遇一位中科院退休幹部,二人交談甚密。談到安邑文化時,他建議景銳成立一個“安邑文化研究會”。

2002年10月,鹽湖區第一個民間文化組織——《安邑文化學會》正式成立。

剛成立時,困難重重:沒有人,景銳就以他在康中上高中時的同學為主;沒有會址,就找到小時候玩伴、現在運城市武術協會會長、安邑北街民營企業家王金安,他借給安邑文化學會一百多平米房子,且分文不取;沒有桌椅板凳,原王莊曲陝定就將學校退下來的舊桌凳修理後搬來使用;沒有資金,就發動大家自願捐款,涓涓溪水匯成了大河。時任地委宣傳部副部長曹吉安和企業家李軍寶捐得最多,一人一萬多元,安邑辦事處歷任領導也屢次給以支持,就這樣,他們靠著“民間幫一點,會員捐一點,各級領導和辦事處撥一點”的辦法,頑強地走過了18個春秋。

2004年,景銳創辦了《安邑文化》刊物,已出版18期,共刊載古蹟考證、歷史回顧、德孝文化、民俗鄉情、名賢達人、詩詞歌賦、書畫薈萃等文圖1000多篇,內容豐富,精彩紛呈。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部分《安邑文化》

現在,《安邑文化學會》已經發展到100多人,上至各界名流,下至退休幹部和草根農民,成了一支雄厚的文化大軍。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和同事在查閱《運城市志》

期間,辦過幾期“詩詞楹聯研討會”。為了找到賢達俊才楊山虎,景銳曾六赴稷山,請楊山虎為會員講課;又把五言、七言平仄格律寫在牆上供會員複習。會員王新安還把所學詩詞知識和自己作品編印成《詩詞楹聯選》,供大家參考。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王新安印的詩詞楹聯選

會員王錦山編撰的“孝道經天鳴條帝雨蘇千象,仁賢緯地古柏薰風暖萬民”楹聯,被鐫刻在舜帝陵廟獻殿立柱上,遊人誤認為是古人留下來的中華傳統文化瑰寶;景銳撰寫的詩詞《涑水清流》:“潭溢涑溪波瀲灩,沙渠澄澈蕩漪漣。潺潺流淌匯深澗,漾漾瀠洄注淺灘。濤湧漫澆泓治浥,河清灌溉洛沱灣。沿溝激濺浪澎湃,滲浸渡濱溼潤添。”字字有水,句句和律,也被編入新版《運城市志》“詩詞卷”。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入選《運城市志》的詩

《安邑文化學會》和《安邑文化》為安邑一帶培養造就了一批人才。僅近年來著書立說的會員就有張效英、喬兆坤、劉俊傑、張吉有、李克隨、牛志彪、張克堅、張柏仁、稽明法等10多人;將改革開放40年徵文、共和國70年叢書編輯成書的就有會員喬呈祥、楊啟鰲、牛永錄等;喬呈祥、劉俊傑、牛永錄、景銳還編撰出版了30餘萬字鞭撻腐敗的《反腐罪案緝真》;會員稽明法還在輪椅上編撰了《商湯志傳》和《仝卜年在臺灣》等書,填補了商朝史上的空白……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會員出版的部分書

據不完全統計,會員在《運城日報》《運城晚報》《鹽湖文學》《今日鹽湖》等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和通訊報道2000餘篇。

安邑文化學會還有一個“書畫組”,達人仝經書,多次獲得全國書法大賽金獎,還發展了二十多位小書童,並在電視臺舉辦的“小明星”書法大賽上獲得等級獎。

以張代亮為團長的安邑文化學會文藝演出隊,還經常活躍在田間地頭、工廠農村,與關公文化藝術節上,受到觀眾好評。

有根有據為關龍逄爭回了墓葬地

關龍逄,夏末忠臣,被譽為“千古諫臣第一人”。但對關龍逄的墓地究竟葬於何處,爭議頗多,主要有安邑、平定,長垣、靈寶和陝縣五地。

2011年4月21日至22日,全國關氏宗親總會把各地關氏宗親

會長和五方代表召集到鄭州,共同探討關龍逄的墓葬地。

先是平定、長垣、靈寶、陝縣各述己見,後是景銳代表安邑發言。他不慌不忙,不急不懆,站在討論桌前侃侃而談:“我們認為,關龍逄殉職後葬在山西安邑,有九大理由:

(一)、安邑火車站附近有關龍逄的墓地,墓前有兩通碑,一是1962年運城市人民政府立的,一是1983年鹽湖區人民政府立的,上書:‘運城市文物保護單位’、‘鹽湖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關龍逄的文物保護碑

(二)、1994年出版的《運城市志》(小市)453頁記載:關龍逄墓地‘在安邑城東北1000米……墓冢佔地面積200平方米。墓前原有‘夏大夫關龍逄之墓’大型碑刻一通。據《解州全志·卷之十一安邑縣古蹟六》載:‘夏關龍逄墓在縣東北二里玉溝山,河南靈寶縣亦有關大夫墓,當以安邑為正。’;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運城市志》關於關龍逄墓地的一段

(三)、民國二十三年(1934)所編的《安邑縣誌》第211頁也載:‘夏關龍逄墓在縣東北二里玉溝山......’;

(四)、唐乾元年間立有碑,由張謂撰文,此碑已失。但《安邑縣誌》第220頁有這樣的記載:‘夏大夫關龍逄碑乾元中立,張謂撰,在城東北二里許關龍逄墓上。’可惜此碑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平田整地時失去。但縣誌所載不會是虛;

(五)、明嘉靖年間也立有一碑,是解州判官呂楠撰文,文曰:‘夏大夫關龍逄諫桀而死,其墓在安邑東北三裡……’此碑現埋在安邑南門外二道城壕裡,已斷為兩節,我曾同康中關回恩同志拿《安邑縣誌》金石記部分所載與此碑文對照,一字不差;

(六)、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言如泗、宋在詩所編的《安邑縣誌》圖八是關龍逄墓圖;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乾隆安邑縣誌上的安邑縣境圖

(七)、歷代文人呂楠、王道暉、楊愈節、康如璉、李甲黃、景昌會、柴晉芳等都到此祭奠過,並留有詩句。如柴晉芳的詩是:‘繞墓姚渠涴細塵,鶴鬆泣露幾千春。荒郊有幸埋忠骨,宗社無靈斬諫臣。夏運已亡難暝目,禹都憑弔欲沾巾,酒漿祭奠公知否,吾邑鄉賢第一人。’這些文人都承認關龍逄埋於在安邑;

(八)、關龍逄去世時,夏朝的國都就在安邑(現在的山西水利學院所在地),關龍逄當時作為‘囚犯’被殺,拉出都城便被埋掉,這是合乎情理的事;

(九)、解放前,河東地面的關氏宗族,年年清明節到此祭奠;改革開放後,不僅全國關氏宗親會的代表年年清明到此祭奠,而且海外的關氏宗親會的代表也不時來此祭奠,他們都承認關氏始祖關龍逄埋在安邑。”

經過大家討論,關氏全國宗親總會長關群生拍板定案:“根據各地發言,我們關氏宗親總會認為,我們的始祖關龍逄埋在山西安邑。因為安邑文化學會會長景銳講的有理有據,我建議有關人員回運城後同政府聯繫一下,把安邑的關龍逄墓地擴建為關龍逄公園。”

景銳不但為安邑爭回了關龍逄的葬身地,而且從2013年4月到12月在整個運城市範圍內發起了一場“紀念關龍逄為國殉職3780週年的詩詞大賽”,一共收到200餘人的648首詩詞。經安邑文化學會彙總,景銳讓人隠名打印成冊,邀請運城市詩詞學會會長楊山虎、河津市詩詞學會會長柴昌明、鹽湖區詩詞學會副會長景銳三位詩詞專家,對所有稿件進行公平公正評比,最後評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6名,優秀獎34名。除一、二、三等有現金獎勵外,全部發有獲獎證書。

"

安邑,自古就是華夏民族的發祥地,也是中華民族最早建都的地方。“舊為堯舜都,後為夏禹都”,華夏文明的曙光就是從這裡升起的。因此,“古都”二字牢牢地植入了景銳心中。

景銳,今年77歲,身材瘦小,寡言少語,卻神采奕奕,倔強執著,從離開“安邑業教祕書”後,他把50多年的美好時光都用在了研究安邑文化、發掘安邑文化、振興安邑文化上,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無怨無悔,痴心不改,直到接近耄耋之今日,還在為安邑文化奔走、尋找、探究、整錄……素有“安邑文化鄉賢”和“安邑文化活字典、活檔案、活化石”之譽。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工作照

創建《安邑文化學會》與《安邑文化》

2001年,鹽湖區開發舜帝陵時,景銳被邀召集文學愛好者為舜帝陵題詩撰聯,偶遇一位中科院退休幹部,二人交談甚密。談到安邑文化時,他建議景銳成立一個“安邑文化研究會”。

2002年10月,鹽湖區第一個民間文化組織——《安邑文化學會》正式成立。

剛成立時,困難重重:沒有人,景銳就以他在康中上高中時的同學為主;沒有會址,就找到小時候玩伴、現在運城市武術協會會長、安邑北街民營企業家王金安,他借給安邑文化學會一百多平米房子,且分文不取;沒有桌椅板凳,原王莊曲陝定就將學校退下來的舊桌凳修理後搬來使用;沒有資金,就發動大家自願捐款,涓涓溪水匯成了大河。時任地委宣傳部副部長曹吉安和企業家李軍寶捐得最多,一人一萬多元,安邑辦事處歷任領導也屢次給以支持,就這樣,他們靠著“民間幫一點,會員捐一點,各級領導和辦事處撥一點”的辦法,頑強地走過了18個春秋。

2004年,景銳創辦了《安邑文化》刊物,已出版18期,共刊載古蹟考證、歷史回顧、德孝文化、民俗鄉情、名賢達人、詩詞歌賦、書畫薈萃等文圖1000多篇,內容豐富,精彩紛呈。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部分《安邑文化》

現在,《安邑文化學會》已經發展到100多人,上至各界名流,下至退休幹部和草根農民,成了一支雄厚的文化大軍。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和同事在查閱《運城市志》

期間,辦過幾期“詩詞楹聯研討會”。為了找到賢達俊才楊山虎,景銳曾六赴稷山,請楊山虎為會員講課;又把五言、七言平仄格律寫在牆上供會員複習。會員王新安還把所學詩詞知識和自己作品編印成《詩詞楹聯選》,供大家參考。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王新安印的詩詞楹聯選

會員王錦山編撰的“孝道經天鳴條帝雨蘇千象,仁賢緯地古柏薰風暖萬民”楹聯,被鐫刻在舜帝陵廟獻殿立柱上,遊人誤認為是古人留下來的中華傳統文化瑰寶;景銳撰寫的詩詞《涑水清流》:“潭溢涑溪波瀲灩,沙渠澄澈蕩漪漣。潺潺流淌匯深澗,漾漾瀠洄注淺灘。濤湧漫澆泓治浥,河清灌溉洛沱灣。沿溝激濺浪澎湃,滲浸渡濱溼潤添。”字字有水,句句和律,也被編入新版《運城市志》“詩詞卷”。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入選《運城市志》的詩

《安邑文化學會》和《安邑文化》為安邑一帶培養造就了一批人才。僅近年來著書立說的會員就有張效英、喬兆坤、劉俊傑、張吉有、李克隨、牛志彪、張克堅、張柏仁、稽明法等10多人;將改革開放40年徵文、共和國70年叢書編輯成書的就有會員喬呈祥、楊啟鰲、牛永錄等;喬呈祥、劉俊傑、牛永錄、景銳還編撰出版了30餘萬字鞭撻腐敗的《反腐罪案緝真》;會員稽明法還在輪椅上編撰了《商湯志傳》和《仝卜年在臺灣》等書,填補了商朝史上的空白……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會員出版的部分書

據不完全統計,會員在《運城日報》《運城晚報》《鹽湖文學》《今日鹽湖》等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和通訊報道2000餘篇。

安邑文化學會還有一個“書畫組”,達人仝經書,多次獲得全國書法大賽金獎,還發展了二十多位小書童,並在電視臺舉辦的“小明星”書法大賽上獲得等級獎。

以張代亮為團長的安邑文化學會文藝演出隊,還經常活躍在田間地頭、工廠農村,與關公文化藝術節上,受到觀眾好評。

有根有據為關龍逄爭回了墓葬地

關龍逄,夏末忠臣,被譽為“千古諫臣第一人”。但對關龍逄的墓地究竟葬於何處,爭議頗多,主要有安邑、平定,長垣、靈寶和陝縣五地。

2011年4月21日至22日,全國關氏宗親總會把各地關氏宗親

會長和五方代表召集到鄭州,共同探討關龍逄的墓葬地。

先是平定、長垣、靈寶、陝縣各述己見,後是景銳代表安邑發言。他不慌不忙,不急不懆,站在討論桌前侃侃而談:“我們認為,關龍逄殉職後葬在山西安邑,有九大理由:

(一)、安邑火車站附近有關龍逄的墓地,墓前有兩通碑,一是1962年運城市人民政府立的,一是1983年鹽湖區人民政府立的,上書:‘運城市文物保護單位’、‘鹽湖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關龍逄的文物保護碑

(二)、1994年出版的《運城市志》(小市)453頁記載:關龍逄墓地‘在安邑城東北1000米……墓冢佔地面積200平方米。墓前原有‘夏大夫關龍逄之墓’大型碑刻一通。據《解州全志·卷之十一安邑縣古蹟六》載:‘夏關龍逄墓在縣東北二里玉溝山,河南靈寶縣亦有關大夫墓,當以安邑為正。’;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運城市志》關於關龍逄墓地的一段

(三)、民國二十三年(1934)所編的《安邑縣誌》第211頁也載:‘夏關龍逄墓在縣東北二里玉溝山......’;

(四)、唐乾元年間立有碑,由張謂撰文,此碑已失。但《安邑縣誌》第220頁有這樣的記載:‘夏大夫關龍逄碑乾元中立,張謂撰,在城東北二里許關龍逄墓上。’可惜此碑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平田整地時失去。但縣誌所載不會是虛;

(五)、明嘉靖年間也立有一碑,是解州判官呂楠撰文,文曰:‘夏大夫關龍逄諫桀而死,其墓在安邑東北三裡……’此碑現埋在安邑南門外二道城壕裡,已斷為兩節,我曾同康中關回恩同志拿《安邑縣誌》金石記部分所載與此碑文對照,一字不差;

(六)、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言如泗、宋在詩所編的《安邑縣誌》圖八是關龍逄墓圖;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乾隆安邑縣誌上的安邑縣境圖

(七)、歷代文人呂楠、王道暉、楊愈節、康如璉、李甲黃、景昌會、柴晉芳等都到此祭奠過,並留有詩句。如柴晉芳的詩是:‘繞墓姚渠涴細塵,鶴鬆泣露幾千春。荒郊有幸埋忠骨,宗社無靈斬諫臣。夏運已亡難暝目,禹都憑弔欲沾巾,酒漿祭奠公知否,吾邑鄉賢第一人。’這些文人都承認關龍逄埋於在安邑;

(八)、關龍逄去世時,夏朝的國都就在安邑(現在的山西水利學院所在地),關龍逄當時作為‘囚犯’被殺,拉出都城便被埋掉,這是合乎情理的事;

(九)、解放前,河東地面的關氏宗族,年年清明節到此祭奠;改革開放後,不僅全國關氏宗親會的代表年年清明到此祭奠,而且海外的關氏宗親會的代表也不時來此祭奠,他們都承認關氏始祖關龍逄埋在安邑。”

經過大家討論,關氏全國宗親總會長關群生拍板定案:“根據各地發言,我們關氏宗親總會認為,我們的始祖關龍逄埋在山西安邑。因為安邑文化學會會長景銳講的有理有據,我建議有關人員回運城後同政府聯繫一下,把安邑的關龍逄墓地擴建為關龍逄公園。”

景銳不但為安邑爭回了關龍逄的葬身地,而且從2013年4月到12月在整個運城市範圍內發起了一場“紀念關龍逄為國殉職3780週年的詩詞大賽”,一共收到200餘人的648首詩詞。經安邑文化學會彙總,景銳讓人隠名打印成冊,邀請運城市詩詞學會會長楊山虎、河津市詩詞學會會長柴昌明、鹽湖區詩詞學會副會長景銳三位詩詞專家,對所有稿件進行公平公正評比,最後評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6名,優秀獎34名。除一、二、三等有現金獎勵外,全部發有獲獎證書。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詩詞大賽揭曉之一頁

正如王錦山先生在《吊忠臣關龍逄》一詩中所歌頌的:“忠臣始祖民欽敬,近四千年名遠揚。”自此,關龍逄其人其事其精神,已經深入人心,為下一步開發關龍逄墓地奠定了基礎。

老驥伏櫪立志編篆《安邑志》

現在的安邑屬於鄉鎮級;景銳的心裡卻認為,安邑年代久遠,地位重要,蘊藏著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需要進一步挖掘釐清歷史文化脈絡,深刻認識古安邑的歷史地位,於是,他就像向時任安邑辦書記張大虎談了自己想法,在張大虎的授意下,景銳在安邑文化學會大門口掛起了《安邑志編篆委員會辦公室》牌子。

2014年,景銳在編寫《安邑志》過程中,無意間聽人說“山西大學圖書館藏有一本清朝乾隆二十八年編寫的《安邑縣誌》”,他將信將疑,卻如獲至寶,緊緊抓住這個線索,不顧年邁體衰,隻身一人乘坐綠皮火車直奔山西大學圖書館,前後跑了兩次,才將《安邑縣誌》複印回來,開篇就是八張安邑縣境圖。

"

安邑,自古就是華夏民族的發祥地,也是中華民族最早建都的地方。“舊為堯舜都,後為夏禹都”,華夏文明的曙光就是從這裡升起的。因此,“古都”二字牢牢地植入了景銳心中。

景銳,今年77歲,身材瘦小,寡言少語,卻神采奕奕,倔強執著,從離開“安邑業教祕書”後,他把50多年的美好時光都用在了研究安邑文化、發掘安邑文化、振興安邑文化上,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無怨無悔,痴心不改,直到接近耄耋之今日,還在為安邑文化奔走、尋找、探究、整錄……素有“安邑文化鄉賢”和“安邑文化活字典、活檔案、活化石”之譽。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工作照

創建《安邑文化學會》與《安邑文化》

2001年,鹽湖區開發舜帝陵時,景銳被邀召集文學愛好者為舜帝陵題詩撰聯,偶遇一位中科院退休幹部,二人交談甚密。談到安邑文化時,他建議景銳成立一個“安邑文化研究會”。

2002年10月,鹽湖區第一個民間文化組織——《安邑文化學會》正式成立。

剛成立時,困難重重:沒有人,景銳就以他在康中上高中時的同學為主;沒有會址,就找到小時候玩伴、現在運城市武術協會會長、安邑北街民營企業家王金安,他借給安邑文化學會一百多平米房子,且分文不取;沒有桌椅板凳,原王莊曲陝定就將學校退下來的舊桌凳修理後搬來使用;沒有資金,就發動大家自願捐款,涓涓溪水匯成了大河。時任地委宣傳部副部長曹吉安和企業家李軍寶捐得最多,一人一萬多元,安邑辦事處歷任領導也屢次給以支持,就這樣,他們靠著“民間幫一點,會員捐一點,各級領導和辦事處撥一點”的辦法,頑強地走過了18個春秋。

2004年,景銳創辦了《安邑文化》刊物,已出版18期,共刊載古蹟考證、歷史回顧、德孝文化、民俗鄉情、名賢達人、詩詞歌賦、書畫薈萃等文圖1000多篇,內容豐富,精彩紛呈。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部分《安邑文化》

現在,《安邑文化學會》已經發展到100多人,上至各界名流,下至退休幹部和草根農民,成了一支雄厚的文化大軍。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和同事在查閱《運城市志》

期間,辦過幾期“詩詞楹聯研討會”。為了找到賢達俊才楊山虎,景銳曾六赴稷山,請楊山虎為會員講課;又把五言、七言平仄格律寫在牆上供會員複習。會員王新安還把所學詩詞知識和自己作品編印成《詩詞楹聯選》,供大家參考。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王新安印的詩詞楹聯選

會員王錦山編撰的“孝道經天鳴條帝雨蘇千象,仁賢緯地古柏薰風暖萬民”楹聯,被鐫刻在舜帝陵廟獻殿立柱上,遊人誤認為是古人留下來的中華傳統文化瑰寶;景銳撰寫的詩詞《涑水清流》:“潭溢涑溪波瀲灩,沙渠澄澈蕩漪漣。潺潺流淌匯深澗,漾漾瀠洄注淺灘。濤湧漫澆泓治浥,河清灌溉洛沱灣。沿溝激濺浪澎湃,滲浸渡濱溼潤添。”字字有水,句句和律,也被編入新版《運城市志》“詩詞卷”。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入選《運城市志》的詩

《安邑文化學會》和《安邑文化》為安邑一帶培養造就了一批人才。僅近年來著書立說的會員就有張效英、喬兆坤、劉俊傑、張吉有、李克隨、牛志彪、張克堅、張柏仁、稽明法等10多人;將改革開放40年徵文、共和國70年叢書編輯成書的就有會員喬呈祥、楊啟鰲、牛永錄等;喬呈祥、劉俊傑、牛永錄、景銳還編撰出版了30餘萬字鞭撻腐敗的《反腐罪案緝真》;會員稽明法還在輪椅上編撰了《商湯志傳》和《仝卜年在臺灣》等書,填補了商朝史上的空白……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會員出版的部分書

據不完全統計,會員在《運城日報》《運城晚報》《鹽湖文學》《今日鹽湖》等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和通訊報道2000餘篇。

安邑文化學會還有一個“書畫組”,達人仝經書,多次獲得全國書法大賽金獎,還發展了二十多位小書童,並在電視臺舉辦的“小明星”書法大賽上獲得等級獎。

以張代亮為團長的安邑文化學會文藝演出隊,還經常活躍在田間地頭、工廠農村,與關公文化藝術節上,受到觀眾好評。

有根有據為關龍逄爭回了墓葬地

關龍逄,夏末忠臣,被譽為“千古諫臣第一人”。但對關龍逄的墓地究竟葬於何處,爭議頗多,主要有安邑、平定,長垣、靈寶和陝縣五地。

2011年4月21日至22日,全國關氏宗親總會把各地關氏宗親

會長和五方代表召集到鄭州,共同探討關龍逄的墓葬地。

先是平定、長垣、靈寶、陝縣各述己見,後是景銳代表安邑發言。他不慌不忙,不急不懆,站在討論桌前侃侃而談:“我們認為,關龍逄殉職後葬在山西安邑,有九大理由:

(一)、安邑火車站附近有關龍逄的墓地,墓前有兩通碑,一是1962年運城市人民政府立的,一是1983年鹽湖區人民政府立的,上書:‘運城市文物保護單位’、‘鹽湖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關龍逄的文物保護碑

(二)、1994年出版的《運城市志》(小市)453頁記載:關龍逄墓地‘在安邑城東北1000米……墓冢佔地面積200平方米。墓前原有‘夏大夫關龍逄之墓’大型碑刻一通。據《解州全志·卷之十一安邑縣古蹟六》載:‘夏關龍逄墓在縣東北二里玉溝山,河南靈寶縣亦有關大夫墓,當以安邑為正。’;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運城市志》關於關龍逄墓地的一段

(三)、民國二十三年(1934)所編的《安邑縣誌》第211頁也載:‘夏關龍逄墓在縣東北二里玉溝山......’;

(四)、唐乾元年間立有碑,由張謂撰文,此碑已失。但《安邑縣誌》第220頁有這樣的記載:‘夏大夫關龍逄碑乾元中立,張謂撰,在城東北二里許關龍逄墓上。’可惜此碑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平田整地時失去。但縣誌所載不會是虛;

(五)、明嘉靖年間也立有一碑,是解州判官呂楠撰文,文曰:‘夏大夫關龍逄諫桀而死,其墓在安邑東北三裡……’此碑現埋在安邑南門外二道城壕裡,已斷為兩節,我曾同康中關回恩同志拿《安邑縣誌》金石記部分所載與此碑文對照,一字不差;

(六)、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言如泗、宋在詩所編的《安邑縣誌》圖八是關龍逄墓圖;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乾隆安邑縣誌上的安邑縣境圖

(七)、歷代文人呂楠、王道暉、楊愈節、康如璉、李甲黃、景昌會、柴晉芳等都到此祭奠過,並留有詩句。如柴晉芳的詩是:‘繞墓姚渠涴細塵,鶴鬆泣露幾千春。荒郊有幸埋忠骨,宗社無靈斬諫臣。夏運已亡難暝目,禹都憑弔欲沾巾,酒漿祭奠公知否,吾邑鄉賢第一人。’這些文人都承認關龍逄埋於在安邑;

(八)、關龍逄去世時,夏朝的國都就在安邑(現在的山西水利學院所在地),關龍逄當時作為‘囚犯’被殺,拉出都城便被埋掉,這是合乎情理的事;

(九)、解放前,河東地面的關氏宗族,年年清明節到此祭奠;改革開放後,不僅全國關氏宗親會的代表年年清明到此祭奠,而且海外的關氏宗親會的代表也不時來此祭奠,他們都承認關氏始祖關龍逄埋在安邑。”

經過大家討論,關氏全國宗親總會長關群生拍板定案:“根據各地發言,我們關氏宗親總會認為,我們的始祖關龍逄埋在山西安邑。因為安邑文化學會會長景銳講的有理有據,我建議有關人員回運城後同政府聯繫一下,把安邑的關龍逄墓地擴建為關龍逄公園。”

景銳不但為安邑爭回了關龍逄的葬身地,而且從2013年4月到12月在整個運城市範圍內發起了一場“紀念關龍逄為國殉職3780週年的詩詞大賽”,一共收到200餘人的648首詩詞。經安邑文化學會彙總,景銳讓人隠名打印成冊,邀請運城市詩詞學會會長楊山虎、河津市詩詞學會會長柴昌明、鹽湖區詩詞學會副會長景銳三位詩詞專家,對所有稿件進行公平公正評比,最後評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6名,優秀獎34名。除一、二、三等有現金獎勵外,全部發有獲獎證書。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詩詞大賽揭曉之一頁

正如王錦山先生在《吊忠臣關龍逄》一詩中所歌頌的:“忠臣始祖民欽敬,近四千年名遠揚。”自此,關龍逄其人其事其精神,已經深入人心,為下一步開發關龍逄墓地奠定了基礎。

老驥伏櫪立志編篆《安邑志》

現在的安邑屬於鄉鎮級;景銳的心裡卻認為,安邑年代久遠,地位重要,蘊藏著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需要進一步挖掘釐清歷史文化脈絡,深刻認識古安邑的歷史地位,於是,他就像向時任安邑辦書記張大虎談了自己想法,在張大虎的授意下,景銳在安邑文化學會大門口掛起了《安邑志編篆委員會辦公室》牌子。

2014年,景銳在編寫《安邑志》過程中,無意間聽人說“山西大學圖書館藏有一本清朝乾隆二十八年編寫的《安邑縣誌》”,他將信將疑,卻如獲至寶,緊緊抓住這個線索,不顧年邁體衰,隻身一人乘坐綠皮火車直奔山西大學圖書館,前後跑了兩次,才將《安邑縣誌》複印回來,開篇就是八張安邑縣境圖。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複印的乾隆解州安邑縣誌

為了能讓後人看到最原始的安邑古城圖,景銳發動學會裡的幾位老人,各自發揮行文、繪圖、收集資料等特長,用土法以步丈量,用繩子計長,得出一個個精準的數據,繪製出一幅完整清晰的古城全貌圖。

在編撰《安邑志》過程中,景銳還發現一個問題:原《安邑縣誌》載,衛夫人是安邑王範人氏;1994年版《運城市志》685頁也載:“衛鑠(272--345)字茂漪,東晉女書法家,汝南太守李矩妻,人稱‘衛夫人’,叔父衛恆,祖父衛瓘,曾祖父衛凱,都是當時的達官顯貴,尤其是書法,自成一家,素有‘書聖’、‘妙手’之稱譽。”684頁又載:“衛凱,東漢徵士衛皓的曾孫。衛皓,代人,湛於儒學。孝明皇帝聞其賢,遣使到代徵皓入洛陽。行至安邑王範(今運城市王範村)病卒,即葬王範村南五里鳴條岡上。從此皓的子孫家於王範。(祥見本志藝文志《漢徵士諱皓之墓碑》)”而且有衛家墓塚、衛家伺堂和衛家巷為證。王範人皆都說:“衛夫人是王範人鐵證如山”;但中學歷史課本、《辭海》卻說:“衛夫人,今夏縣人氏”;《夏縣誌》也說,“衛夫人是夏縣人氏”。究竟誰是誰非?硬骨頭碰上了“較真”的景銳。他聯同喬兆坤、曲陝定等幾次驅車奔赴王範、夏縣尉郭蘇莊一帶,深入基層一線,走訪高齡老人,反覆查資料,找文物,問百姓,尋祖墳,訪墓碑,通過尋蹤探幽,才得出結論:夏縣尉郭蘇莊的衛姓是從王範村(原安邑縣)遷徙而來的衛夫人後裔,屬於衛夫人宗族的一個分支,而衛夫人故里不在夏縣尉郭蘇莊,而在安邑王範村。

之後,景銳又和喬兆坤、樊培學、樊宇崗、郝運生,還有王範村村長等人,找到運城市市志編篆辦公室,向他們擺出各種鐵證與理由,經市志辦認真研究,2018年出版的《運城市志》就將衛夫人的故里改成了“衛鑠(272--349)字茂漪,別稱衛夫人,東晉河東安邑(今鹽湖區)人”。

"

安邑,自古就是華夏民族的發祥地,也是中華民族最早建都的地方。“舊為堯舜都,後為夏禹都”,華夏文明的曙光就是從這裡升起的。因此,“古都”二字牢牢地植入了景銳心中。

景銳,今年77歲,身材瘦小,寡言少語,卻神采奕奕,倔強執著,從離開“安邑業教祕書”後,他把50多年的美好時光都用在了研究安邑文化、發掘安邑文化、振興安邑文化上,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無怨無悔,痴心不改,直到接近耄耋之今日,還在為安邑文化奔走、尋找、探究、整錄……素有“安邑文化鄉賢”和“安邑文化活字典、活檔案、活化石”之譽。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工作照

創建《安邑文化學會》與《安邑文化》

2001年,鹽湖區開發舜帝陵時,景銳被邀召集文學愛好者為舜帝陵題詩撰聯,偶遇一位中科院退休幹部,二人交談甚密。談到安邑文化時,他建議景銳成立一個“安邑文化研究會”。

2002年10月,鹽湖區第一個民間文化組織——《安邑文化學會》正式成立。

剛成立時,困難重重:沒有人,景銳就以他在康中上高中時的同學為主;沒有會址,就找到小時候玩伴、現在運城市武術協會會長、安邑北街民營企業家王金安,他借給安邑文化學會一百多平米房子,且分文不取;沒有桌椅板凳,原王莊曲陝定就將學校退下來的舊桌凳修理後搬來使用;沒有資金,就發動大家自願捐款,涓涓溪水匯成了大河。時任地委宣傳部副部長曹吉安和企業家李軍寶捐得最多,一人一萬多元,安邑辦事處歷任領導也屢次給以支持,就這樣,他們靠著“民間幫一點,會員捐一點,各級領導和辦事處撥一點”的辦法,頑強地走過了18個春秋。

2004年,景銳創辦了《安邑文化》刊物,已出版18期,共刊載古蹟考證、歷史回顧、德孝文化、民俗鄉情、名賢達人、詩詞歌賦、書畫薈萃等文圖1000多篇,內容豐富,精彩紛呈。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部分《安邑文化》

現在,《安邑文化學會》已經發展到100多人,上至各界名流,下至退休幹部和草根農民,成了一支雄厚的文化大軍。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和同事在查閱《運城市志》

期間,辦過幾期“詩詞楹聯研討會”。為了找到賢達俊才楊山虎,景銳曾六赴稷山,請楊山虎為會員講課;又把五言、七言平仄格律寫在牆上供會員複習。會員王新安還把所學詩詞知識和自己作品編印成《詩詞楹聯選》,供大家參考。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王新安印的詩詞楹聯選

會員王錦山編撰的“孝道經天鳴條帝雨蘇千象,仁賢緯地古柏薰風暖萬民”楹聯,被鐫刻在舜帝陵廟獻殿立柱上,遊人誤認為是古人留下來的中華傳統文化瑰寶;景銳撰寫的詩詞《涑水清流》:“潭溢涑溪波瀲灩,沙渠澄澈蕩漪漣。潺潺流淌匯深澗,漾漾瀠洄注淺灘。濤湧漫澆泓治浥,河清灌溉洛沱灣。沿溝激濺浪澎湃,滲浸渡濱溼潤添。”字字有水,句句和律,也被編入新版《運城市志》“詩詞卷”。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入選《運城市志》的詩

《安邑文化學會》和《安邑文化》為安邑一帶培養造就了一批人才。僅近年來著書立說的會員就有張效英、喬兆坤、劉俊傑、張吉有、李克隨、牛志彪、張克堅、張柏仁、稽明法等10多人;將改革開放40年徵文、共和國70年叢書編輯成書的就有會員喬呈祥、楊啟鰲、牛永錄等;喬呈祥、劉俊傑、牛永錄、景銳還編撰出版了30餘萬字鞭撻腐敗的《反腐罪案緝真》;會員稽明法還在輪椅上編撰了《商湯志傳》和《仝卜年在臺灣》等書,填補了商朝史上的空白……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會員出版的部分書

據不完全統計,會員在《運城日報》《運城晚報》《鹽湖文學》《今日鹽湖》等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和通訊報道2000餘篇。

安邑文化學會還有一個“書畫組”,達人仝經書,多次獲得全國書法大賽金獎,還發展了二十多位小書童,並在電視臺舉辦的“小明星”書法大賽上獲得等級獎。

以張代亮為團長的安邑文化學會文藝演出隊,還經常活躍在田間地頭、工廠農村,與關公文化藝術節上,受到觀眾好評。

有根有據為關龍逄爭回了墓葬地

關龍逄,夏末忠臣,被譽為“千古諫臣第一人”。但對關龍逄的墓地究竟葬於何處,爭議頗多,主要有安邑、平定,長垣、靈寶和陝縣五地。

2011年4月21日至22日,全國關氏宗親總會把各地關氏宗親

會長和五方代表召集到鄭州,共同探討關龍逄的墓葬地。

先是平定、長垣、靈寶、陝縣各述己見,後是景銳代表安邑發言。他不慌不忙,不急不懆,站在討論桌前侃侃而談:“我們認為,關龍逄殉職後葬在山西安邑,有九大理由:

(一)、安邑火車站附近有關龍逄的墓地,墓前有兩通碑,一是1962年運城市人民政府立的,一是1983年鹽湖區人民政府立的,上書:‘運城市文物保護單位’、‘鹽湖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關龍逄的文物保護碑

(二)、1994年出版的《運城市志》(小市)453頁記載:關龍逄墓地‘在安邑城東北1000米……墓冢佔地面積200平方米。墓前原有‘夏大夫關龍逄之墓’大型碑刻一通。據《解州全志·卷之十一安邑縣古蹟六》載:‘夏關龍逄墓在縣東北二里玉溝山,河南靈寶縣亦有關大夫墓,當以安邑為正。’;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運城市志》關於關龍逄墓地的一段

(三)、民國二十三年(1934)所編的《安邑縣誌》第211頁也載:‘夏關龍逄墓在縣東北二里玉溝山......’;

(四)、唐乾元年間立有碑,由張謂撰文,此碑已失。但《安邑縣誌》第220頁有這樣的記載:‘夏大夫關龍逄碑乾元中立,張謂撰,在城東北二里許關龍逄墓上。’可惜此碑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平田整地時失去。但縣誌所載不會是虛;

(五)、明嘉靖年間也立有一碑,是解州判官呂楠撰文,文曰:‘夏大夫關龍逄諫桀而死,其墓在安邑東北三裡……’此碑現埋在安邑南門外二道城壕裡,已斷為兩節,我曾同康中關回恩同志拿《安邑縣誌》金石記部分所載與此碑文對照,一字不差;

(六)、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言如泗、宋在詩所編的《安邑縣誌》圖八是關龍逄墓圖;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乾隆安邑縣誌上的安邑縣境圖

(七)、歷代文人呂楠、王道暉、楊愈節、康如璉、李甲黃、景昌會、柴晉芳等都到此祭奠過,並留有詩句。如柴晉芳的詩是:‘繞墓姚渠涴細塵,鶴鬆泣露幾千春。荒郊有幸埋忠骨,宗社無靈斬諫臣。夏運已亡難暝目,禹都憑弔欲沾巾,酒漿祭奠公知否,吾邑鄉賢第一人。’這些文人都承認關龍逄埋於在安邑;

(八)、關龍逄去世時,夏朝的國都就在安邑(現在的山西水利學院所在地),關龍逄當時作為‘囚犯’被殺,拉出都城便被埋掉,這是合乎情理的事;

(九)、解放前,河東地面的關氏宗族,年年清明節到此祭奠;改革開放後,不僅全國關氏宗親會的代表年年清明到此祭奠,而且海外的關氏宗親會的代表也不時來此祭奠,他們都承認關氏始祖關龍逄埋在安邑。”

經過大家討論,關氏全國宗親總會長關群生拍板定案:“根據各地發言,我們關氏宗親總會認為,我們的始祖關龍逄埋在山西安邑。因為安邑文化學會會長景銳講的有理有據,我建議有關人員回運城後同政府聯繫一下,把安邑的關龍逄墓地擴建為關龍逄公園。”

景銳不但為安邑爭回了關龍逄的葬身地,而且從2013年4月到12月在整個運城市範圍內發起了一場“紀念關龍逄為國殉職3780週年的詩詞大賽”,一共收到200餘人的648首詩詞。經安邑文化學會彙總,景銳讓人隠名打印成冊,邀請運城市詩詞學會會長楊山虎、河津市詩詞學會會長柴昌明、鹽湖區詩詞學會副會長景銳三位詩詞專家,對所有稿件進行公平公正評比,最後評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6名,優秀獎34名。除一、二、三等有現金獎勵外,全部發有獲獎證書。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詩詞大賽揭曉之一頁

正如王錦山先生在《吊忠臣關龍逄》一詩中所歌頌的:“忠臣始祖民欽敬,近四千年名遠揚。”自此,關龍逄其人其事其精神,已經深入人心,為下一步開發關龍逄墓地奠定了基礎。

老驥伏櫪立志編篆《安邑志》

現在的安邑屬於鄉鎮級;景銳的心裡卻認為,安邑年代久遠,地位重要,蘊藏著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需要進一步挖掘釐清歷史文化脈絡,深刻認識古安邑的歷史地位,於是,他就像向時任安邑辦書記張大虎談了自己想法,在張大虎的授意下,景銳在安邑文化學會大門口掛起了《安邑志編篆委員會辦公室》牌子。

2014年,景銳在編寫《安邑志》過程中,無意間聽人說“山西大學圖書館藏有一本清朝乾隆二十八年編寫的《安邑縣誌》”,他將信將疑,卻如獲至寶,緊緊抓住這個線索,不顧年邁體衰,隻身一人乘坐綠皮火車直奔山西大學圖書館,前後跑了兩次,才將《安邑縣誌》複印回來,開篇就是八張安邑縣境圖。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複印的乾隆解州安邑縣誌

為了能讓後人看到最原始的安邑古城圖,景銳發動學會裡的幾位老人,各自發揮行文、繪圖、收集資料等特長,用土法以步丈量,用繩子計長,得出一個個精準的數據,繪製出一幅完整清晰的古城全貌圖。

在編撰《安邑志》過程中,景銳還發現一個問題:原《安邑縣誌》載,衛夫人是安邑王範人氏;1994年版《運城市志》685頁也載:“衛鑠(272--345)字茂漪,東晉女書法家,汝南太守李矩妻,人稱‘衛夫人’,叔父衛恆,祖父衛瓘,曾祖父衛凱,都是當時的達官顯貴,尤其是書法,自成一家,素有‘書聖’、‘妙手’之稱譽。”684頁又載:“衛凱,東漢徵士衛皓的曾孫。衛皓,代人,湛於儒學。孝明皇帝聞其賢,遣使到代徵皓入洛陽。行至安邑王範(今運城市王範村)病卒,即葬王範村南五里鳴條岡上。從此皓的子孫家於王範。(祥見本志藝文志《漢徵士諱皓之墓碑》)”而且有衛家墓塚、衛家伺堂和衛家巷為證。王範人皆都說:“衛夫人是王範人鐵證如山”;但中學歷史課本、《辭海》卻說:“衛夫人,今夏縣人氏”;《夏縣誌》也說,“衛夫人是夏縣人氏”。究竟誰是誰非?硬骨頭碰上了“較真”的景銳。他聯同喬兆坤、曲陝定等幾次驅車奔赴王範、夏縣尉郭蘇莊一帶,深入基層一線,走訪高齡老人,反覆查資料,找文物,問百姓,尋祖墳,訪墓碑,通過尋蹤探幽,才得出結論:夏縣尉郭蘇莊的衛姓是從王範村(原安邑縣)遷徙而來的衛夫人後裔,屬於衛夫人宗族的一個分支,而衛夫人故里不在夏縣尉郭蘇莊,而在安邑王範村。

之後,景銳又和喬兆坤、樊培學、樊宇崗、郝運生,還有王範村村長等人,找到運城市市志編篆辦公室,向他們擺出各種鐵證與理由,經市志辦認真研究,2018年出版的《運城市志》就將衛夫人的故里改成了“衛鑠(272--349)字茂漪,別稱衛夫人,東晉河東安邑(今鹽湖區)人”。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運城市志》修改後的衛夫人文字

這是景銳為安邑敢於挑戰權威的一個例證。

安邑東北有座“太平興國寺塔”,是中國古塔中最高的,塔的內部直徑也是全國寺塔中最大的,雖屢遭地震,但分了合,合了分,至今仍屹立挺拔,這是大家公認的。

"

安邑,自古就是華夏民族的發祥地,也是中華民族最早建都的地方。“舊為堯舜都,後為夏禹都”,華夏文明的曙光就是從這裡升起的。因此,“古都”二字牢牢地植入了景銳心中。

景銳,今年77歲,身材瘦小,寡言少語,卻神采奕奕,倔強執著,從離開“安邑業教祕書”後,他把50多年的美好時光都用在了研究安邑文化、發掘安邑文化、振興安邑文化上,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無怨無悔,痴心不改,直到接近耄耋之今日,還在為安邑文化奔走、尋找、探究、整錄……素有“安邑文化鄉賢”和“安邑文化活字典、活檔案、活化石”之譽。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工作照

創建《安邑文化學會》與《安邑文化》

2001年,鹽湖區開發舜帝陵時,景銳被邀召集文學愛好者為舜帝陵題詩撰聯,偶遇一位中科院退休幹部,二人交談甚密。談到安邑文化時,他建議景銳成立一個“安邑文化研究會”。

2002年10月,鹽湖區第一個民間文化組織——《安邑文化學會》正式成立。

剛成立時,困難重重:沒有人,景銳就以他在康中上高中時的同學為主;沒有會址,就找到小時候玩伴、現在運城市武術協會會長、安邑北街民營企業家王金安,他借給安邑文化學會一百多平米房子,且分文不取;沒有桌椅板凳,原王莊曲陝定就將學校退下來的舊桌凳修理後搬來使用;沒有資金,就發動大家自願捐款,涓涓溪水匯成了大河。時任地委宣傳部副部長曹吉安和企業家李軍寶捐得最多,一人一萬多元,安邑辦事處歷任領導也屢次給以支持,就這樣,他們靠著“民間幫一點,會員捐一點,各級領導和辦事處撥一點”的辦法,頑強地走過了18個春秋。

2004年,景銳創辦了《安邑文化》刊物,已出版18期,共刊載古蹟考證、歷史回顧、德孝文化、民俗鄉情、名賢達人、詩詞歌賦、書畫薈萃等文圖1000多篇,內容豐富,精彩紛呈。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部分《安邑文化》

現在,《安邑文化學會》已經發展到100多人,上至各界名流,下至退休幹部和草根農民,成了一支雄厚的文化大軍。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和同事在查閱《運城市志》

期間,辦過幾期“詩詞楹聯研討會”。為了找到賢達俊才楊山虎,景銳曾六赴稷山,請楊山虎為會員講課;又把五言、七言平仄格律寫在牆上供會員複習。會員王新安還把所學詩詞知識和自己作品編印成《詩詞楹聯選》,供大家參考。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王新安印的詩詞楹聯選

會員王錦山編撰的“孝道經天鳴條帝雨蘇千象,仁賢緯地古柏薰風暖萬民”楹聯,被鐫刻在舜帝陵廟獻殿立柱上,遊人誤認為是古人留下來的中華傳統文化瑰寶;景銳撰寫的詩詞《涑水清流》:“潭溢涑溪波瀲灩,沙渠澄澈蕩漪漣。潺潺流淌匯深澗,漾漾瀠洄注淺灘。濤湧漫澆泓治浥,河清灌溉洛沱灣。沿溝激濺浪澎湃,滲浸渡濱溼潤添。”字字有水,句句和律,也被編入新版《運城市志》“詩詞卷”。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入選《運城市志》的詩

《安邑文化學會》和《安邑文化》為安邑一帶培養造就了一批人才。僅近年來著書立說的會員就有張效英、喬兆坤、劉俊傑、張吉有、李克隨、牛志彪、張克堅、張柏仁、稽明法等10多人;將改革開放40年徵文、共和國70年叢書編輯成書的就有會員喬呈祥、楊啟鰲、牛永錄等;喬呈祥、劉俊傑、牛永錄、景銳還編撰出版了30餘萬字鞭撻腐敗的《反腐罪案緝真》;會員稽明法還在輪椅上編撰了《商湯志傳》和《仝卜年在臺灣》等書,填補了商朝史上的空白……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會員出版的部分書

據不完全統計,會員在《運城日報》《運城晚報》《鹽湖文學》《今日鹽湖》等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和通訊報道2000餘篇。

安邑文化學會還有一個“書畫組”,達人仝經書,多次獲得全國書法大賽金獎,還發展了二十多位小書童,並在電視臺舉辦的“小明星”書法大賽上獲得等級獎。

以張代亮為團長的安邑文化學會文藝演出隊,還經常活躍在田間地頭、工廠農村,與關公文化藝術節上,受到觀眾好評。

有根有據為關龍逄爭回了墓葬地

關龍逄,夏末忠臣,被譽為“千古諫臣第一人”。但對關龍逄的墓地究竟葬於何處,爭議頗多,主要有安邑、平定,長垣、靈寶和陝縣五地。

2011年4月21日至22日,全國關氏宗親總會把各地關氏宗親

會長和五方代表召集到鄭州,共同探討關龍逄的墓葬地。

先是平定、長垣、靈寶、陝縣各述己見,後是景銳代表安邑發言。他不慌不忙,不急不懆,站在討論桌前侃侃而談:“我們認為,關龍逄殉職後葬在山西安邑,有九大理由:

(一)、安邑火車站附近有關龍逄的墓地,墓前有兩通碑,一是1962年運城市人民政府立的,一是1983年鹽湖區人民政府立的,上書:‘運城市文物保護單位’、‘鹽湖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關龍逄的文物保護碑

(二)、1994年出版的《運城市志》(小市)453頁記載:關龍逄墓地‘在安邑城東北1000米……墓冢佔地面積200平方米。墓前原有‘夏大夫關龍逄之墓’大型碑刻一通。據《解州全志·卷之十一安邑縣古蹟六》載:‘夏關龍逄墓在縣東北二里玉溝山,河南靈寶縣亦有關大夫墓,當以安邑為正。’;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運城市志》關於關龍逄墓地的一段

(三)、民國二十三年(1934)所編的《安邑縣誌》第211頁也載:‘夏關龍逄墓在縣東北二里玉溝山......’;

(四)、唐乾元年間立有碑,由張謂撰文,此碑已失。但《安邑縣誌》第220頁有這樣的記載:‘夏大夫關龍逄碑乾元中立,張謂撰,在城東北二里許關龍逄墓上。’可惜此碑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平田整地時失去。但縣誌所載不會是虛;

(五)、明嘉靖年間也立有一碑,是解州判官呂楠撰文,文曰:‘夏大夫關龍逄諫桀而死,其墓在安邑東北三裡……’此碑現埋在安邑南門外二道城壕裡,已斷為兩節,我曾同康中關回恩同志拿《安邑縣誌》金石記部分所載與此碑文對照,一字不差;

(六)、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言如泗、宋在詩所編的《安邑縣誌》圖八是關龍逄墓圖;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乾隆安邑縣誌上的安邑縣境圖

(七)、歷代文人呂楠、王道暉、楊愈節、康如璉、李甲黃、景昌會、柴晉芳等都到此祭奠過,並留有詩句。如柴晉芳的詩是:‘繞墓姚渠涴細塵,鶴鬆泣露幾千春。荒郊有幸埋忠骨,宗社無靈斬諫臣。夏運已亡難暝目,禹都憑弔欲沾巾,酒漿祭奠公知否,吾邑鄉賢第一人。’這些文人都承認關龍逄埋於在安邑;

(八)、關龍逄去世時,夏朝的國都就在安邑(現在的山西水利學院所在地),關龍逄當時作為‘囚犯’被殺,拉出都城便被埋掉,這是合乎情理的事;

(九)、解放前,河東地面的關氏宗族,年年清明節到此祭奠;改革開放後,不僅全國關氏宗親會的代表年年清明到此祭奠,而且海外的關氏宗親會的代表也不時來此祭奠,他們都承認關氏始祖關龍逄埋在安邑。”

經過大家討論,關氏全國宗親總會長關群生拍板定案:“根據各地發言,我們關氏宗親總會認為,我們的始祖關龍逄埋在山西安邑。因為安邑文化學會會長景銳講的有理有據,我建議有關人員回運城後同政府聯繫一下,把安邑的關龍逄墓地擴建為關龍逄公園。”

景銳不但為安邑爭回了關龍逄的葬身地,而且從2013年4月到12月在整個運城市範圍內發起了一場“紀念關龍逄為國殉職3780週年的詩詞大賽”,一共收到200餘人的648首詩詞。經安邑文化學會彙總,景銳讓人隠名打印成冊,邀請運城市詩詞學會會長楊山虎、河津市詩詞學會會長柴昌明、鹽湖區詩詞學會副會長景銳三位詩詞專家,對所有稿件進行公平公正評比,最後評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6名,優秀獎34名。除一、二、三等有現金獎勵外,全部發有獲獎證書。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詩詞大賽揭曉之一頁

正如王錦山先生在《吊忠臣關龍逄》一詩中所歌頌的:“忠臣始祖民欽敬,近四千年名遠揚。”自此,關龍逄其人其事其精神,已經深入人心,為下一步開發關龍逄墓地奠定了基礎。

老驥伏櫪立志編篆《安邑志》

現在的安邑屬於鄉鎮級;景銳的心裡卻認為,安邑年代久遠,地位重要,蘊藏著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需要進一步挖掘釐清歷史文化脈絡,深刻認識古安邑的歷史地位,於是,他就像向時任安邑辦書記張大虎談了自己想法,在張大虎的授意下,景銳在安邑文化學會大門口掛起了《安邑志編篆委員會辦公室》牌子。

2014年,景銳在編寫《安邑志》過程中,無意間聽人說“山西大學圖書館藏有一本清朝乾隆二十八年編寫的《安邑縣誌》”,他將信將疑,卻如獲至寶,緊緊抓住這個線索,不顧年邁體衰,隻身一人乘坐綠皮火車直奔山西大學圖書館,前後跑了兩次,才將《安邑縣誌》複印回來,開篇就是八張安邑縣境圖。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複印的乾隆解州安邑縣誌

為了能讓後人看到最原始的安邑古城圖,景銳發動學會裡的幾位老人,各自發揮行文、繪圖、收集資料等特長,用土法以步丈量,用繩子計長,得出一個個精準的數據,繪製出一幅完整清晰的古城全貌圖。

在編撰《安邑志》過程中,景銳還發現一個問題:原《安邑縣誌》載,衛夫人是安邑王範人氏;1994年版《運城市志》685頁也載:“衛鑠(272--345)字茂漪,東晉女書法家,汝南太守李矩妻,人稱‘衛夫人’,叔父衛恆,祖父衛瓘,曾祖父衛凱,都是當時的達官顯貴,尤其是書法,自成一家,素有‘書聖’、‘妙手’之稱譽。”684頁又載:“衛凱,東漢徵士衛皓的曾孫。衛皓,代人,湛於儒學。孝明皇帝聞其賢,遣使到代徵皓入洛陽。行至安邑王範(今運城市王範村)病卒,即葬王範村南五里鳴條岡上。從此皓的子孫家於王範。(祥見本志藝文志《漢徵士諱皓之墓碑》)”而且有衛家墓塚、衛家伺堂和衛家巷為證。王範人皆都說:“衛夫人是王範人鐵證如山”;但中學歷史課本、《辭海》卻說:“衛夫人,今夏縣人氏”;《夏縣誌》也說,“衛夫人是夏縣人氏”。究竟誰是誰非?硬骨頭碰上了“較真”的景銳。他聯同喬兆坤、曲陝定等幾次驅車奔赴王範、夏縣尉郭蘇莊一帶,深入基層一線,走訪高齡老人,反覆查資料,找文物,問百姓,尋祖墳,訪墓碑,通過尋蹤探幽,才得出結論:夏縣尉郭蘇莊的衛姓是從王範村(原安邑縣)遷徙而來的衛夫人後裔,屬於衛夫人宗族的一個分支,而衛夫人故里不在夏縣尉郭蘇莊,而在安邑王範村。

之後,景銳又和喬兆坤、樊培學、樊宇崗、郝運生,還有王範村村長等人,找到運城市市志編篆辦公室,向他們擺出各種鐵證與理由,經市志辦認真研究,2018年出版的《運城市志》就將衛夫人的故里改成了“衛鑠(272--349)字茂漪,別稱衛夫人,東晉河東安邑(今鹽湖區)人”。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運城市志》修改後的衛夫人文字

這是景銳為安邑敢於挑戰權威的一個例證。

安邑東北有座“太平興國寺塔”,是中國古塔中最高的,塔的內部直徑也是全國寺塔中最大的,雖屢遭地震,但分了合,合了分,至今仍屹立挺拔,這是大家公認的。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修復後的安邑塔

但在塔的建造年代上就有了嚴重分歧,一說“始建於隋代”,二說“創建於唐貞觀年間”,三說“創建於宋代”,四是“唐建、宋修”。

持“始建於隋代”之說者,因為隋史記載,隋文帝曾詔各州廣築佛塔,以踐“我興由佛法”之言。但細查,無更多史料;

持“創建於唐貞觀年間”之說者,有清康熙版《平陽府志(卷三十一)·古蹟》載:“興國寺塔,唐貞觀年建,有碑記。塔高三十丈,基廣畝餘,盡以磚甃(zhòu,用磚砌壁)。” 還有《解州全志·安邑古蹟》為據:“在城內東北有塔十三層,高二百六十尺,基廣畝餘,盡以磚甃。唐貞觀間建,明嘉靖乙卯地震,從頂裂至七層寬尺許,至萬曆間地震複合。” 1994年出版的《運城市志》也載:“太平興國寺塔,位於市區東7公里的安邑城內東北方。唐建,宋修,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升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究竟建於那個朝代?景銳與喬兆坤等在編撰《安邑志》時,反覆認真考證,除了找到《平陽府志(卷三十一)· 古蹟》、《解州全志·安邑古蹟》、1994年版《運城市志》外,還找到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二)· 古蹟記》和《通志》。除此而外,他們還找到了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五)· 文選》,《文選》載:民國十二年(公元1923年)縣長鄭裕孚所撰《房公祠存碑記》雲:“安邑縣署東有興國寺,建自元魏延和二年(公元433年)。寺有塔聳然而特立,又有造像三五石委棄於頹垣野草之間,民國十年四月,餘由臨汾移守斯土,擬徙石而存之……又得殘石二十七種,悉置於房公祠……”;

"

安邑,自古就是華夏民族的發祥地,也是中華民族最早建都的地方。“舊為堯舜都,後為夏禹都”,華夏文明的曙光就是從這裡升起的。因此,“古都”二字牢牢地植入了景銳心中。

景銳,今年77歲,身材瘦小,寡言少語,卻神采奕奕,倔強執著,從離開“安邑業教祕書”後,他把50多年的美好時光都用在了研究安邑文化、發掘安邑文化、振興安邑文化上,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無怨無悔,痴心不改,直到接近耄耋之今日,還在為安邑文化奔走、尋找、探究、整錄……素有“安邑文化鄉賢”和“安邑文化活字典、活檔案、活化石”之譽。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工作照

創建《安邑文化學會》與《安邑文化》

2001年,鹽湖區開發舜帝陵時,景銳被邀召集文學愛好者為舜帝陵題詩撰聯,偶遇一位中科院退休幹部,二人交談甚密。談到安邑文化時,他建議景銳成立一個“安邑文化研究會”。

2002年10月,鹽湖區第一個民間文化組織——《安邑文化學會》正式成立。

剛成立時,困難重重:沒有人,景銳就以他在康中上高中時的同學為主;沒有會址,就找到小時候玩伴、現在運城市武術協會會長、安邑北街民營企業家王金安,他借給安邑文化學會一百多平米房子,且分文不取;沒有桌椅板凳,原王莊曲陝定就將學校退下來的舊桌凳修理後搬來使用;沒有資金,就發動大家自願捐款,涓涓溪水匯成了大河。時任地委宣傳部副部長曹吉安和企業家李軍寶捐得最多,一人一萬多元,安邑辦事處歷任領導也屢次給以支持,就這樣,他們靠著“民間幫一點,會員捐一點,各級領導和辦事處撥一點”的辦法,頑強地走過了18個春秋。

2004年,景銳創辦了《安邑文化》刊物,已出版18期,共刊載古蹟考證、歷史回顧、德孝文化、民俗鄉情、名賢達人、詩詞歌賦、書畫薈萃等文圖1000多篇,內容豐富,精彩紛呈。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部分《安邑文化》

現在,《安邑文化學會》已經發展到100多人,上至各界名流,下至退休幹部和草根農民,成了一支雄厚的文化大軍。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和同事在查閱《運城市志》

期間,辦過幾期“詩詞楹聯研討會”。為了找到賢達俊才楊山虎,景銳曾六赴稷山,請楊山虎為會員講課;又把五言、七言平仄格律寫在牆上供會員複習。會員王新安還把所學詩詞知識和自己作品編印成《詩詞楹聯選》,供大家參考。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王新安印的詩詞楹聯選

會員王錦山編撰的“孝道經天鳴條帝雨蘇千象,仁賢緯地古柏薰風暖萬民”楹聯,被鐫刻在舜帝陵廟獻殿立柱上,遊人誤認為是古人留下來的中華傳統文化瑰寶;景銳撰寫的詩詞《涑水清流》:“潭溢涑溪波瀲灩,沙渠澄澈蕩漪漣。潺潺流淌匯深澗,漾漾瀠洄注淺灘。濤湧漫澆泓治浥,河清灌溉洛沱灣。沿溝激濺浪澎湃,滲浸渡濱溼潤添。”字字有水,句句和律,也被編入新版《運城市志》“詩詞卷”。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入選《運城市志》的詩

《安邑文化學會》和《安邑文化》為安邑一帶培養造就了一批人才。僅近年來著書立說的會員就有張效英、喬兆坤、劉俊傑、張吉有、李克隨、牛志彪、張克堅、張柏仁、稽明法等10多人;將改革開放40年徵文、共和國70年叢書編輯成書的就有會員喬呈祥、楊啟鰲、牛永錄等;喬呈祥、劉俊傑、牛永錄、景銳還編撰出版了30餘萬字鞭撻腐敗的《反腐罪案緝真》;會員稽明法還在輪椅上編撰了《商湯志傳》和《仝卜年在臺灣》等書,填補了商朝史上的空白……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會員出版的部分書

據不完全統計,會員在《運城日報》《運城晚報》《鹽湖文學》《今日鹽湖》等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和通訊報道2000餘篇。

安邑文化學會還有一個“書畫組”,達人仝經書,多次獲得全國書法大賽金獎,還發展了二十多位小書童,並在電視臺舉辦的“小明星”書法大賽上獲得等級獎。

以張代亮為團長的安邑文化學會文藝演出隊,還經常活躍在田間地頭、工廠農村,與關公文化藝術節上,受到觀眾好評。

有根有據為關龍逄爭回了墓葬地

關龍逄,夏末忠臣,被譽為“千古諫臣第一人”。但對關龍逄的墓地究竟葬於何處,爭議頗多,主要有安邑、平定,長垣、靈寶和陝縣五地。

2011年4月21日至22日,全國關氏宗親總會把各地關氏宗親

會長和五方代表召集到鄭州,共同探討關龍逄的墓葬地。

先是平定、長垣、靈寶、陝縣各述己見,後是景銳代表安邑發言。他不慌不忙,不急不懆,站在討論桌前侃侃而談:“我們認為,關龍逄殉職後葬在山西安邑,有九大理由:

(一)、安邑火車站附近有關龍逄的墓地,墓前有兩通碑,一是1962年運城市人民政府立的,一是1983年鹽湖區人民政府立的,上書:‘運城市文物保護單位’、‘鹽湖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關龍逄的文物保護碑

(二)、1994年出版的《運城市志》(小市)453頁記載:關龍逄墓地‘在安邑城東北1000米……墓冢佔地面積200平方米。墓前原有‘夏大夫關龍逄之墓’大型碑刻一通。據《解州全志·卷之十一安邑縣古蹟六》載:‘夏關龍逄墓在縣東北二里玉溝山,河南靈寶縣亦有關大夫墓,當以安邑為正。’;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運城市志》關於關龍逄墓地的一段

(三)、民國二十三年(1934)所編的《安邑縣誌》第211頁也載:‘夏關龍逄墓在縣東北二里玉溝山......’;

(四)、唐乾元年間立有碑,由張謂撰文,此碑已失。但《安邑縣誌》第220頁有這樣的記載:‘夏大夫關龍逄碑乾元中立,張謂撰,在城東北二里許關龍逄墓上。’可惜此碑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平田整地時失去。但縣誌所載不會是虛;

(五)、明嘉靖年間也立有一碑,是解州判官呂楠撰文,文曰:‘夏大夫關龍逄諫桀而死,其墓在安邑東北三裡……’此碑現埋在安邑南門外二道城壕裡,已斷為兩節,我曾同康中關回恩同志拿《安邑縣誌》金石記部分所載與此碑文對照,一字不差;

(六)、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言如泗、宋在詩所編的《安邑縣誌》圖八是關龍逄墓圖;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乾隆安邑縣誌上的安邑縣境圖

(七)、歷代文人呂楠、王道暉、楊愈節、康如璉、李甲黃、景昌會、柴晉芳等都到此祭奠過,並留有詩句。如柴晉芳的詩是:‘繞墓姚渠涴細塵,鶴鬆泣露幾千春。荒郊有幸埋忠骨,宗社無靈斬諫臣。夏運已亡難暝目,禹都憑弔欲沾巾,酒漿祭奠公知否,吾邑鄉賢第一人。’這些文人都承認關龍逄埋於在安邑;

(八)、關龍逄去世時,夏朝的國都就在安邑(現在的山西水利學院所在地),關龍逄當時作為‘囚犯’被殺,拉出都城便被埋掉,這是合乎情理的事;

(九)、解放前,河東地面的關氏宗族,年年清明節到此祭奠;改革開放後,不僅全國關氏宗親會的代表年年清明到此祭奠,而且海外的關氏宗親會的代表也不時來此祭奠,他們都承認關氏始祖關龍逄埋在安邑。”

經過大家討論,關氏全國宗親總會長關群生拍板定案:“根據各地發言,我們關氏宗親總會認為,我們的始祖關龍逄埋在山西安邑。因為安邑文化學會會長景銳講的有理有據,我建議有關人員回運城後同政府聯繫一下,把安邑的關龍逄墓地擴建為關龍逄公園。”

景銳不但為安邑爭回了關龍逄的葬身地,而且從2013年4月到12月在整個運城市範圍內發起了一場“紀念關龍逄為國殉職3780週年的詩詞大賽”,一共收到200餘人的648首詩詞。經安邑文化學會彙總,景銳讓人隠名打印成冊,邀請運城市詩詞學會會長楊山虎、河津市詩詞學會會長柴昌明、鹽湖區詩詞學會副會長景銳三位詩詞專家,對所有稿件進行公平公正評比,最後評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6名,優秀獎34名。除一、二、三等有現金獎勵外,全部發有獲獎證書。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詩詞大賽揭曉之一頁

正如王錦山先生在《吊忠臣關龍逄》一詩中所歌頌的:“忠臣始祖民欽敬,近四千年名遠揚。”自此,關龍逄其人其事其精神,已經深入人心,為下一步開發關龍逄墓地奠定了基礎。

老驥伏櫪立志編篆《安邑志》

現在的安邑屬於鄉鎮級;景銳的心裡卻認為,安邑年代久遠,地位重要,蘊藏著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需要進一步挖掘釐清歷史文化脈絡,深刻認識古安邑的歷史地位,於是,他就像向時任安邑辦書記張大虎談了自己想法,在張大虎的授意下,景銳在安邑文化學會大門口掛起了《安邑志編篆委員會辦公室》牌子。

2014年,景銳在編寫《安邑志》過程中,無意間聽人說“山西大學圖書館藏有一本清朝乾隆二十八年編寫的《安邑縣誌》”,他將信將疑,卻如獲至寶,緊緊抓住這個線索,不顧年邁體衰,隻身一人乘坐綠皮火車直奔山西大學圖書館,前後跑了兩次,才將《安邑縣誌》複印回來,開篇就是八張安邑縣境圖。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複印的乾隆解州安邑縣誌

為了能讓後人看到最原始的安邑古城圖,景銳發動學會裡的幾位老人,各自發揮行文、繪圖、收集資料等特長,用土法以步丈量,用繩子計長,得出一個個精準的數據,繪製出一幅完整清晰的古城全貌圖。

在編撰《安邑志》過程中,景銳還發現一個問題:原《安邑縣誌》載,衛夫人是安邑王範人氏;1994年版《運城市志》685頁也載:“衛鑠(272--345)字茂漪,東晉女書法家,汝南太守李矩妻,人稱‘衛夫人’,叔父衛恆,祖父衛瓘,曾祖父衛凱,都是當時的達官顯貴,尤其是書法,自成一家,素有‘書聖’、‘妙手’之稱譽。”684頁又載:“衛凱,東漢徵士衛皓的曾孫。衛皓,代人,湛於儒學。孝明皇帝聞其賢,遣使到代徵皓入洛陽。行至安邑王範(今運城市王範村)病卒,即葬王範村南五里鳴條岡上。從此皓的子孫家於王範。(祥見本志藝文志《漢徵士諱皓之墓碑》)”而且有衛家墓塚、衛家伺堂和衛家巷為證。王範人皆都說:“衛夫人是王範人鐵證如山”;但中學歷史課本、《辭海》卻說:“衛夫人,今夏縣人氏”;《夏縣誌》也說,“衛夫人是夏縣人氏”。究竟誰是誰非?硬骨頭碰上了“較真”的景銳。他聯同喬兆坤、曲陝定等幾次驅車奔赴王範、夏縣尉郭蘇莊一帶,深入基層一線,走訪高齡老人,反覆查資料,找文物,問百姓,尋祖墳,訪墓碑,通過尋蹤探幽,才得出結論:夏縣尉郭蘇莊的衛姓是從王範村(原安邑縣)遷徙而來的衛夫人後裔,屬於衛夫人宗族的一個分支,而衛夫人故里不在夏縣尉郭蘇莊,而在安邑王範村。

之後,景銳又和喬兆坤、樊培學、樊宇崗、郝運生,還有王範村村長等人,找到運城市市志編篆辦公室,向他們擺出各種鐵證與理由,經市志辦認真研究,2018年出版的《運城市志》就將衛夫人的故里改成了“衛鑠(272--349)字茂漪,別稱衛夫人,東晉河東安邑(今鹽湖區)人”。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運城市志》修改後的衛夫人文字

這是景銳為安邑敢於挑戰權威的一個例證。

安邑東北有座“太平興國寺塔”,是中國古塔中最高的,塔的內部直徑也是全國寺塔中最大的,雖屢遭地震,但分了合,合了分,至今仍屹立挺拔,這是大家公認的。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修復後的安邑塔

但在塔的建造年代上就有了嚴重分歧,一說“始建於隋代”,二說“創建於唐貞觀年間”,三說“創建於宋代”,四是“唐建、宋修”。

持“始建於隋代”之說者,因為隋史記載,隋文帝曾詔各州廣築佛塔,以踐“我興由佛法”之言。但細查,無更多史料;

持“創建於唐貞觀年間”之說者,有清康熙版《平陽府志(卷三十一)·古蹟》載:“興國寺塔,唐貞觀年建,有碑記。塔高三十丈,基廣畝餘,盡以磚甃(zhòu,用磚砌壁)。” 還有《解州全志·安邑古蹟》為據:“在城內東北有塔十三層,高二百六十尺,基廣畝餘,盡以磚甃。唐貞觀間建,明嘉靖乙卯地震,從頂裂至七層寬尺許,至萬曆間地震複合。” 1994年出版的《運城市志》也載:“太平興國寺塔,位於市區東7公里的安邑城內東北方。唐建,宋修,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升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究竟建於那個朝代?景銳與喬兆坤等在編撰《安邑志》時,反覆認真考證,除了找到《平陽府志(卷三十一)· 古蹟》、《解州全志·安邑古蹟》、1994年版《運城市志》外,還找到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二)· 古蹟記》和《通志》。除此而外,他們還找到了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五)· 文選》,《文選》載:民國十二年(公元1923年)縣長鄭裕孚所撰《房公祠存碑記》雲:“安邑縣署東有興國寺,建自元魏延和二年(公元433年)。寺有塔聳然而特立,又有造像三五石委棄於頹垣野草之間,民國十年四月,餘由臨汾移守斯土,擬徙石而存之……又得殘石二十七種,悉置於房公祠……”;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鄭欲孚的《房公伺存碑記

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六)· 詩選》中,民國元老、縣誌主編、著名學者景定成(即景梅九)做詩“塔高興國寺,瑞靄海光樓。和尚庵常在,畦田鹽自收。”並自解雲:“邑中太平興國寺,建自元魏,有塔高二百六十尺。諺雲:‘安邑縣一座塔,一口氣念不下十八匝。’實則十三層,塔內有元魏造像。”;

"

安邑,自古就是華夏民族的發祥地,也是中華民族最早建都的地方。“舊為堯舜都,後為夏禹都”,華夏文明的曙光就是從這裡升起的。因此,“古都”二字牢牢地植入了景銳心中。

景銳,今年77歲,身材瘦小,寡言少語,卻神采奕奕,倔強執著,從離開“安邑業教祕書”後,他把50多年的美好時光都用在了研究安邑文化、發掘安邑文化、振興安邑文化上,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無怨無悔,痴心不改,直到接近耄耋之今日,還在為安邑文化奔走、尋找、探究、整錄……素有“安邑文化鄉賢”和“安邑文化活字典、活檔案、活化石”之譽。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工作照

創建《安邑文化學會》與《安邑文化》

2001年,鹽湖區開發舜帝陵時,景銳被邀召集文學愛好者為舜帝陵題詩撰聯,偶遇一位中科院退休幹部,二人交談甚密。談到安邑文化時,他建議景銳成立一個“安邑文化研究會”。

2002年10月,鹽湖區第一個民間文化組織——《安邑文化學會》正式成立。

剛成立時,困難重重:沒有人,景銳就以他在康中上高中時的同學為主;沒有會址,就找到小時候玩伴、現在運城市武術協會會長、安邑北街民營企業家王金安,他借給安邑文化學會一百多平米房子,且分文不取;沒有桌椅板凳,原王莊曲陝定就將學校退下來的舊桌凳修理後搬來使用;沒有資金,就發動大家自願捐款,涓涓溪水匯成了大河。時任地委宣傳部副部長曹吉安和企業家李軍寶捐得最多,一人一萬多元,安邑辦事處歷任領導也屢次給以支持,就這樣,他們靠著“民間幫一點,會員捐一點,各級領導和辦事處撥一點”的辦法,頑強地走過了18個春秋。

2004年,景銳創辦了《安邑文化》刊物,已出版18期,共刊載古蹟考證、歷史回顧、德孝文化、民俗鄉情、名賢達人、詩詞歌賦、書畫薈萃等文圖1000多篇,內容豐富,精彩紛呈。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部分《安邑文化》

現在,《安邑文化學會》已經發展到100多人,上至各界名流,下至退休幹部和草根農民,成了一支雄厚的文化大軍。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和同事在查閱《運城市志》

期間,辦過幾期“詩詞楹聯研討會”。為了找到賢達俊才楊山虎,景銳曾六赴稷山,請楊山虎為會員講課;又把五言、七言平仄格律寫在牆上供會員複習。會員王新安還把所學詩詞知識和自己作品編印成《詩詞楹聯選》,供大家參考。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王新安印的詩詞楹聯選

會員王錦山編撰的“孝道經天鳴條帝雨蘇千象,仁賢緯地古柏薰風暖萬民”楹聯,被鐫刻在舜帝陵廟獻殿立柱上,遊人誤認為是古人留下來的中華傳統文化瑰寶;景銳撰寫的詩詞《涑水清流》:“潭溢涑溪波瀲灩,沙渠澄澈蕩漪漣。潺潺流淌匯深澗,漾漾瀠洄注淺灘。濤湧漫澆泓治浥,河清灌溉洛沱灣。沿溝激濺浪澎湃,滲浸渡濱溼潤添。”字字有水,句句和律,也被編入新版《運城市志》“詩詞卷”。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入選《運城市志》的詩

《安邑文化學會》和《安邑文化》為安邑一帶培養造就了一批人才。僅近年來著書立說的會員就有張效英、喬兆坤、劉俊傑、張吉有、李克隨、牛志彪、張克堅、張柏仁、稽明法等10多人;將改革開放40年徵文、共和國70年叢書編輯成書的就有會員喬呈祥、楊啟鰲、牛永錄等;喬呈祥、劉俊傑、牛永錄、景銳還編撰出版了30餘萬字鞭撻腐敗的《反腐罪案緝真》;會員稽明法還在輪椅上編撰了《商湯志傳》和《仝卜年在臺灣》等書,填補了商朝史上的空白……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會員出版的部分書

據不完全統計,會員在《運城日報》《運城晚報》《鹽湖文學》《今日鹽湖》等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和通訊報道2000餘篇。

安邑文化學會還有一個“書畫組”,達人仝經書,多次獲得全國書法大賽金獎,還發展了二十多位小書童,並在電視臺舉辦的“小明星”書法大賽上獲得等級獎。

以張代亮為團長的安邑文化學會文藝演出隊,還經常活躍在田間地頭、工廠農村,與關公文化藝術節上,受到觀眾好評。

有根有據為關龍逄爭回了墓葬地

關龍逄,夏末忠臣,被譽為“千古諫臣第一人”。但對關龍逄的墓地究竟葬於何處,爭議頗多,主要有安邑、平定,長垣、靈寶和陝縣五地。

2011年4月21日至22日,全國關氏宗親總會把各地關氏宗親

會長和五方代表召集到鄭州,共同探討關龍逄的墓葬地。

先是平定、長垣、靈寶、陝縣各述己見,後是景銳代表安邑發言。他不慌不忙,不急不懆,站在討論桌前侃侃而談:“我們認為,關龍逄殉職後葬在山西安邑,有九大理由:

(一)、安邑火車站附近有關龍逄的墓地,墓前有兩通碑,一是1962年運城市人民政府立的,一是1983年鹽湖區人民政府立的,上書:‘運城市文物保護單位’、‘鹽湖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關龍逄的文物保護碑

(二)、1994年出版的《運城市志》(小市)453頁記載:關龍逄墓地‘在安邑城東北1000米……墓冢佔地面積200平方米。墓前原有‘夏大夫關龍逄之墓’大型碑刻一通。據《解州全志·卷之十一安邑縣古蹟六》載:‘夏關龍逄墓在縣東北二里玉溝山,河南靈寶縣亦有關大夫墓,當以安邑為正。’;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運城市志》關於關龍逄墓地的一段

(三)、民國二十三年(1934)所編的《安邑縣誌》第211頁也載:‘夏關龍逄墓在縣東北二里玉溝山......’;

(四)、唐乾元年間立有碑,由張謂撰文,此碑已失。但《安邑縣誌》第220頁有這樣的記載:‘夏大夫關龍逄碑乾元中立,張謂撰,在城東北二里許關龍逄墓上。’可惜此碑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平田整地時失去。但縣誌所載不會是虛;

(五)、明嘉靖年間也立有一碑,是解州判官呂楠撰文,文曰:‘夏大夫關龍逄諫桀而死,其墓在安邑東北三裡……’此碑現埋在安邑南門外二道城壕裡,已斷為兩節,我曾同康中關回恩同志拿《安邑縣誌》金石記部分所載與此碑文對照,一字不差;

(六)、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言如泗、宋在詩所編的《安邑縣誌》圖八是關龍逄墓圖;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乾隆安邑縣誌上的安邑縣境圖

(七)、歷代文人呂楠、王道暉、楊愈節、康如璉、李甲黃、景昌會、柴晉芳等都到此祭奠過,並留有詩句。如柴晉芳的詩是:‘繞墓姚渠涴細塵,鶴鬆泣露幾千春。荒郊有幸埋忠骨,宗社無靈斬諫臣。夏運已亡難暝目,禹都憑弔欲沾巾,酒漿祭奠公知否,吾邑鄉賢第一人。’這些文人都承認關龍逄埋於在安邑;

(八)、關龍逄去世時,夏朝的國都就在安邑(現在的山西水利學院所在地),關龍逄當時作為‘囚犯’被殺,拉出都城便被埋掉,這是合乎情理的事;

(九)、解放前,河東地面的關氏宗族,年年清明節到此祭奠;改革開放後,不僅全國關氏宗親會的代表年年清明到此祭奠,而且海外的關氏宗親會的代表也不時來此祭奠,他們都承認關氏始祖關龍逄埋在安邑。”

經過大家討論,關氏全國宗親總會長關群生拍板定案:“根據各地發言,我們關氏宗親總會認為,我們的始祖關龍逄埋在山西安邑。因為安邑文化學會會長景銳講的有理有據,我建議有關人員回運城後同政府聯繫一下,把安邑的關龍逄墓地擴建為關龍逄公園。”

景銳不但為安邑爭回了關龍逄的葬身地,而且從2013年4月到12月在整個運城市範圍內發起了一場“紀念關龍逄為國殉職3780週年的詩詞大賽”,一共收到200餘人的648首詩詞。經安邑文化學會彙總,景銳讓人隠名打印成冊,邀請運城市詩詞學會會長楊山虎、河津市詩詞學會會長柴昌明、鹽湖區詩詞學會副會長景銳三位詩詞專家,對所有稿件進行公平公正評比,最後評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6名,優秀獎34名。除一、二、三等有現金獎勵外,全部發有獲獎證書。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詩詞大賽揭曉之一頁

正如王錦山先生在《吊忠臣關龍逄》一詩中所歌頌的:“忠臣始祖民欽敬,近四千年名遠揚。”自此,關龍逄其人其事其精神,已經深入人心,為下一步開發關龍逄墓地奠定了基礎。

老驥伏櫪立志編篆《安邑志》

現在的安邑屬於鄉鎮級;景銳的心裡卻認為,安邑年代久遠,地位重要,蘊藏著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需要進一步挖掘釐清歷史文化脈絡,深刻認識古安邑的歷史地位,於是,他就像向時任安邑辦書記張大虎談了自己想法,在張大虎的授意下,景銳在安邑文化學會大門口掛起了《安邑志編篆委員會辦公室》牌子。

2014年,景銳在編寫《安邑志》過程中,無意間聽人說“山西大學圖書館藏有一本清朝乾隆二十八年編寫的《安邑縣誌》”,他將信將疑,卻如獲至寶,緊緊抓住這個線索,不顧年邁體衰,隻身一人乘坐綠皮火車直奔山西大學圖書館,前後跑了兩次,才將《安邑縣誌》複印回來,開篇就是八張安邑縣境圖。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複印的乾隆解州安邑縣誌

為了能讓後人看到最原始的安邑古城圖,景銳發動學會裡的幾位老人,各自發揮行文、繪圖、收集資料等特長,用土法以步丈量,用繩子計長,得出一個個精準的數據,繪製出一幅完整清晰的古城全貌圖。

在編撰《安邑志》過程中,景銳還發現一個問題:原《安邑縣誌》載,衛夫人是安邑王範人氏;1994年版《運城市志》685頁也載:“衛鑠(272--345)字茂漪,東晉女書法家,汝南太守李矩妻,人稱‘衛夫人’,叔父衛恆,祖父衛瓘,曾祖父衛凱,都是當時的達官顯貴,尤其是書法,自成一家,素有‘書聖’、‘妙手’之稱譽。”684頁又載:“衛凱,東漢徵士衛皓的曾孫。衛皓,代人,湛於儒學。孝明皇帝聞其賢,遣使到代徵皓入洛陽。行至安邑王範(今運城市王範村)病卒,即葬王範村南五里鳴條岡上。從此皓的子孫家於王範。(祥見本志藝文志《漢徵士諱皓之墓碑》)”而且有衛家墓塚、衛家伺堂和衛家巷為證。王範人皆都說:“衛夫人是王範人鐵證如山”;但中學歷史課本、《辭海》卻說:“衛夫人,今夏縣人氏”;《夏縣誌》也說,“衛夫人是夏縣人氏”。究竟誰是誰非?硬骨頭碰上了“較真”的景銳。他聯同喬兆坤、曲陝定等幾次驅車奔赴王範、夏縣尉郭蘇莊一帶,深入基層一線,走訪高齡老人,反覆查資料,找文物,問百姓,尋祖墳,訪墓碑,通過尋蹤探幽,才得出結論:夏縣尉郭蘇莊的衛姓是從王範村(原安邑縣)遷徙而來的衛夫人後裔,屬於衛夫人宗族的一個分支,而衛夫人故里不在夏縣尉郭蘇莊,而在安邑王範村。

之後,景銳又和喬兆坤、樊培學、樊宇崗、郝運生,還有王範村村長等人,找到運城市市志編篆辦公室,向他們擺出各種鐵證與理由,經市志辦認真研究,2018年出版的《運城市志》就將衛夫人的故里改成了“衛鑠(272--349)字茂漪,別稱衛夫人,東晉河東安邑(今鹽湖區)人”。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運城市志》修改後的衛夫人文字

這是景銳為安邑敢於挑戰權威的一個例證。

安邑東北有座“太平興國寺塔”,是中國古塔中最高的,塔的內部直徑也是全國寺塔中最大的,雖屢遭地震,但分了合,合了分,至今仍屹立挺拔,這是大家公認的。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修復後的安邑塔

但在塔的建造年代上就有了嚴重分歧,一說“始建於隋代”,二說“創建於唐貞觀年間”,三說“創建於宋代”,四是“唐建、宋修”。

持“始建於隋代”之說者,因為隋史記載,隋文帝曾詔各州廣築佛塔,以踐“我興由佛法”之言。但細查,無更多史料;

持“創建於唐貞觀年間”之說者,有清康熙版《平陽府志(卷三十一)·古蹟》載:“興國寺塔,唐貞觀年建,有碑記。塔高三十丈,基廣畝餘,盡以磚甃(zhòu,用磚砌壁)。” 還有《解州全志·安邑古蹟》為據:“在城內東北有塔十三層,高二百六十尺,基廣畝餘,盡以磚甃。唐貞觀間建,明嘉靖乙卯地震,從頂裂至七層寬尺許,至萬曆間地震複合。” 1994年出版的《運城市志》也載:“太平興國寺塔,位於市區東7公里的安邑城內東北方。唐建,宋修,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升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究竟建於那個朝代?景銳與喬兆坤等在編撰《安邑志》時,反覆認真考證,除了找到《平陽府志(卷三十一)· 古蹟》、《解州全志·安邑古蹟》、1994年版《運城市志》外,還找到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二)· 古蹟記》和《通志》。除此而外,他們還找到了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五)· 文選》,《文選》載:民國十二年(公元1923年)縣長鄭裕孚所撰《房公祠存碑記》雲:“安邑縣署東有興國寺,建自元魏延和二年(公元433年)。寺有塔聳然而特立,又有造像三五石委棄於頹垣野草之間,民國十年四月,餘由臨汾移守斯土,擬徙石而存之……又得殘石二十七種,悉置於房公祠……”;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鄭欲孚的《房公伺存碑記

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六)· 詩選》中,民國元老、縣誌主編、著名學者景定成(即景梅九)做詩“塔高興國寺,瑞靄海光樓。和尚庵常在,畦田鹽自收。”並自解雲:“邑中太平興國寺,建自元魏,有塔高二百六十尺。諺雲:‘安邑縣一座塔,一口氣念不下十八匝。’實則十三層,塔內有元魏造像。”;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梅久關於塔的自解

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三)· 金石記·譙郡太守曹恪碑》,碑文的大意是:曹恪原籍安徽,其祖父官宦河東郡,父親跟從太武帝征討蓋吳有功,致仕休養於安邑。父母皆卒於安邑……太守本人,年近九十,一心向佛,曾傾其家資造佛像、佛塔,手抄佛經,朝夕誦讀,公元544年因病逝世……

鄭裕孚見過,並存放過寺中造像、碑碣,所言理當有據;景梅九斷言,見過塔內造像絕非唐以後所建。《曹恪碑》所記,有力地證明了安邑古塔建於唐宋以前。因為曹恪以90歲高齡,當時每日堅持齋戒,早晚誦讀鑽研佛經,若無寺院近在咫尺,提供方便,而一人獨自痴迷如此,勢難想象;況當時雕版印刷尚未興起,手抄兩部佛經,也不可能跑到很遠的地方,更不要說造佛像、佛塔送給外地寺院了。由此看來,太平興國寺塔建於元魏延和二年可信程度很大。

根據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五)· 文選》中時任縣長鄭裕孚所撰《房公祠存碑記》、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六)· 詩選》中景梅九的詩詞與自解文以及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三)· 金石記·譙郡太守曹恪碑》碑文,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安邑太平興國寺塔建於元魏延和二年(公元433年),距今1586年,比西安大雁塔唐永徽三年(652)年,還早219年,是中國磚塔建築中年代最早的。

這又是景銳對安邑文化的一大貢獻。

“鄉賢”是中國各地本鄉本土有德行、有才能、有聲望而深被本地民眾所尊重的賢人。重構傳統鄉村文化,需要一批有奉獻精神的鄉賢,而景銳就是安邑文化鄉賢中最值得稱讚的一位老人

"

安邑,自古就是華夏民族的發祥地,也是中華民族最早建都的地方。“舊為堯舜都,後為夏禹都”,華夏文明的曙光就是從這裡升起的。因此,“古都”二字牢牢地植入了景銳心中。

景銳,今年77歲,身材瘦小,寡言少語,卻神采奕奕,倔強執著,從離開“安邑業教祕書”後,他把50多年的美好時光都用在了研究安邑文化、發掘安邑文化、振興安邑文化上,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無怨無悔,痴心不改,直到接近耄耋之今日,還在為安邑文化奔走、尋找、探究、整錄……素有“安邑文化鄉賢”和“安邑文化活字典、活檔案、活化石”之譽。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工作照

創建《安邑文化學會》與《安邑文化》

2001年,鹽湖區開發舜帝陵時,景銳被邀召集文學愛好者為舜帝陵題詩撰聯,偶遇一位中科院退休幹部,二人交談甚密。談到安邑文化時,他建議景銳成立一個“安邑文化研究會”。

2002年10月,鹽湖區第一個民間文化組織——《安邑文化學會》正式成立。

剛成立時,困難重重:沒有人,景銳就以他在康中上高中時的同學為主;沒有會址,就找到小時候玩伴、現在運城市武術協會會長、安邑北街民營企業家王金安,他借給安邑文化學會一百多平米房子,且分文不取;沒有桌椅板凳,原王莊曲陝定就將學校退下來的舊桌凳修理後搬來使用;沒有資金,就發動大家自願捐款,涓涓溪水匯成了大河。時任地委宣傳部副部長曹吉安和企業家李軍寶捐得最多,一人一萬多元,安邑辦事處歷任領導也屢次給以支持,就這樣,他們靠著“民間幫一點,會員捐一點,各級領導和辦事處撥一點”的辦法,頑強地走過了18個春秋。

2004年,景銳創辦了《安邑文化》刊物,已出版18期,共刊載古蹟考證、歷史回顧、德孝文化、民俗鄉情、名賢達人、詩詞歌賦、書畫薈萃等文圖1000多篇,內容豐富,精彩紛呈。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部分《安邑文化》

現在,《安邑文化學會》已經發展到100多人,上至各界名流,下至退休幹部和草根農民,成了一支雄厚的文化大軍。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和同事在查閱《運城市志》

期間,辦過幾期“詩詞楹聯研討會”。為了找到賢達俊才楊山虎,景銳曾六赴稷山,請楊山虎為會員講課;又把五言、七言平仄格律寫在牆上供會員複習。會員王新安還把所學詩詞知識和自己作品編印成《詩詞楹聯選》,供大家參考。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王新安印的詩詞楹聯選

會員王錦山編撰的“孝道經天鳴條帝雨蘇千象,仁賢緯地古柏薰風暖萬民”楹聯,被鐫刻在舜帝陵廟獻殿立柱上,遊人誤認為是古人留下來的中華傳統文化瑰寶;景銳撰寫的詩詞《涑水清流》:“潭溢涑溪波瀲灩,沙渠澄澈蕩漪漣。潺潺流淌匯深澗,漾漾瀠洄注淺灘。濤湧漫澆泓治浥,河清灌溉洛沱灣。沿溝激濺浪澎湃,滲浸渡濱溼潤添。”字字有水,句句和律,也被編入新版《運城市志》“詩詞卷”。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入選《運城市志》的詩

《安邑文化學會》和《安邑文化》為安邑一帶培養造就了一批人才。僅近年來著書立說的會員就有張效英、喬兆坤、劉俊傑、張吉有、李克隨、牛志彪、張克堅、張柏仁、稽明法等10多人;將改革開放40年徵文、共和國70年叢書編輯成書的就有會員喬呈祥、楊啟鰲、牛永錄等;喬呈祥、劉俊傑、牛永錄、景銳還編撰出版了30餘萬字鞭撻腐敗的《反腐罪案緝真》;會員稽明法還在輪椅上編撰了《商湯志傳》和《仝卜年在臺灣》等書,填補了商朝史上的空白……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會員出版的部分書

據不完全統計,會員在《運城日報》《運城晚報》《鹽湖文學》《今日鹽湖》等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和通訊報道2000餘篇。

安邑文化學會還有一個“書畫組”,達人仝經書,多次獲得全國書法大賽金獎,還發展了二十多位小書童,並在電視臺舉辦的“小明星”書法大賽上獲得等級獎。

以張代亮為團長的安邑文化學會文藝演出隊,還經常活躍在田間地頭、工廠農村,與關公文化藝術節上,受到觀眾好評。

有根有據為關龍逄爭回了墓葬地

關龍逄,夏末忠臣,被譽為“千古諫臣第一人”。但對關龍逄的墓地究竟葬於何處,爭議頗多,主要有安邑、平定,長垣、靈寶和陝縣五地。

2011年4月21日至22日,全國關氏宗親總會把各地關氏宗親

會長和五方代表召集到鄭州,共同探討關龍逄的墓葬地。

先是平定、長垣、靈寶、陝縣各述己見,後是景銳代表安邑發言。他不慌不忙,不急不懆,站在討論桌前侃侃而談:“我們認為,關龍逄殉職後葬在山西安邑,有九大理由:

(一)、安邑火車站附近有關龍逄的墓地,墓前有兩通碑,一是1962年運城市人民政府立的,一是1983年鹽湖區人民政府立的,上書:‘運城市文物保護單位’、‘鹽湖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關龍逄的文物保護碑

(二)、1994年出版的《運城市志》(小市)453頁記載:關龍逄墓地‘在安邑城東北1000米……墓冢佔地面積200平方米。墓前原有‘夏大夫關龍逄之墓’大型碑刻一通。據《解州全志·卷之十一安邑縣古蹟六》載:‘夏關龍逄墓在縣東北二里玉溝山,河南靈寶縣亦有關大夫墓,當以安邑為正。’;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運城市志》關於關龍逄墓地的一段

(三)、民國二十三年(1934)所編的《安邑縣誌》第211頁也載:‘夏關龍逄墓在縣東北二里玉溝山......’;

(四)、唐乾元年間立有碑,由張謂撰文,此碑已失。但《安邑縣誌》第220頁有這樣的記載:‘夏大夫關龍逄碑乾元中立,張謂撰,在城東北二里許關龍逄墓上。’可惜此碑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平田整地時失去。但縣誌所載不會是虛;

(五)、明嘉靖年間也立有一碑,是解州判官呂楠撰文,文曰:‘夏大夫關龍逄諫桀而死,其墓在安邑東北三裡……’此碑現埋在安邑南門外二道城壕裡,已斷為兩節,我曾同康中關回恩同志拿《安邑縣誌》金石記部分所載與此碑文對照,一字不差;

(六)、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言如泗、宋在詩所編的《安邑縣誌》圖八是關龍逄墓圖;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乾隆安邑縣誌上的安邑縣境圖

(七)、歷代文人呂楠、王道暉、楊愈節、康如璉、李甲黃、景昌會、柴晉芳等都到此祭奠過,並留有詩句。如柴晉芳的詩是:‘繞墓姚渠涴細塵,鶴鬆泣露幾千春。荒郊有幸埋忠骨,宗社無靈斬諫臣。夏運已亡難暝目,禹都憑弔欲沾巾,酒漿祭奠公知否,吾邑鄉賢第一人。’這些文人都承認關龍逄埋於在安邑;

(八)、關龍逄去世時,夏朝的國都就在安邑(現在的山西水利學院所在地),關龍逄當時作為‘囚犯’被殺,拉出都城便被埋掉,這是合乎情理的事;

(九)、解放前,河東地面的關氏宗族,年年清明節到此祭奠;改革開放後,不僅全國關氏宗親會的代表年年清明到此祭奠,而且海外的關氏宗親會的代表也不時來此祭奠,他們都承認關氏始祖關龍逄埋在安邑。”

經過大家討論,關氏全國宗親總會長關群生拍板定案:“根據各地發言,我們關氏宗親總會認為,我們的始祖關龍逄埋在山西安邑。因為安邑文化學會會長景銳講的有理有據,我建議有關人員回運城後同政府聯繫一下,把安邑的關龍逄墓地擴建為關龍逄公園。”

景銳不但為安邑爭回了關龍逄的葬身地,而且從2013年4月到12月在整個運城市範圍內發起了一場“紀念關龍逄為國殉職3780週年的詩詞大賽”,一共收到200餘人的648首詩詞。經安邑文化學會彙總,景銳讓人隠名打印成冊,邀請運城市詩詞學會會長楊山虎、河津市詩詞學會會長柴昌明、鹽湖區詩詞學會副會長景銳三位詩詞專家,對所有稿件進行公平公正評比,最後評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6名,優秀獎34名。除一、二、三等有現金獎勵外,全部發有獲獎證書。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詩詞大賽揭曉之一頁

正如王錦山先生在《吊忠臣關龍逄》一詩中所歌頌的:“忠臣始祖民欽敬,近四千年名遠揚。”自此,關龍逄其人其事其精神,已經深入人心,為下一步開發關龍逄墓地奠定了基礎。

老驥伏櫪立志編篆《安邑志》

現在的安邑屬於鄉鎮級;景銳的心裡卻認為,安邑年代久遠,地位重要,蘊藏著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需要進一步挖掘釐清歷史文化脈絡,深刻認識古安邑的歷史地位,於是,他就像向時任安邑辦書記張大虎談了自己想法,在張大虎的授意下,景銳在安邑文化學會大門口掛起了《安邑志編篆委員會辦公室》牌子。

2014年,景銳在編寫《安邑志》過程中,無意間聽人說“山西大學圖書館藏有一本清朝乾隆二十八年編寫的《安邑縣誌》”,他將信將疑,卻如獲至寶,緊緊抓住這個線索,不顧年邁體衰,隻身一人乘坐綠皮火車直奔山西大學圖書館,前後跑了兩次,才將《安邑縣誌》複印回來,開篇就是八張安邑縣境圖。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複印的乾隆解州安邑縣誌

為了能讓後人看到最原始的安邑古城圖,景銳發動學會裡的幾位老人,各自發揮行文、繪圖、收集資料等特長,用土法以步丈量,用繩子計長,得出一個個精準的數據,繪製出一幅完整清晰的古城全貌圖。

在編撰《安邑志》過程中,景銳還發現一個問題:原《安邑縣誌》載,衛夫人是安邑王範人氏;1994年版《運城市志》685頁也載:“衛鑠(272--345)字茂漪,東晉女書法家,汝南太守李矩妻,人稱‘衛夫人’,叔父衛恆,祖父衛瓘,曾祖父衛凱,都是當時的達官顯貴,尤其是書法,自成一家,素有‘書聖’、‘妙手’之稱譽。”684頁又載:“衛凱,東漢徵士衛皓的曾孫。衛皓,代人,湛於儒學。孝明皇帝聞其賢,遣使到代徵皓入洛陽。行至安邑王範(今運城市王範村)病卒,即葬王範村南五里鳴條岡上。從此皓的子孫家於王範。(祥見本志藝文志《漢徵士諱皓之墓碑》)”而且有衛家墓塚、衛家伺堂和衛家巷為證。王範人皆都說:“衛夫人是王範人鐵證如山”;但中學歷史課本、《辭海》卻說:“衛夫人,今夏縣人氏”;《夏縣誌》也說,“衛夫人是夏縣人氏”。究竟誰是誰非?硬骨頭碰上了“較真”的景銳。他聯同喬兆坤、曲陝定等幾次驅車奔赴王範、夏縣尉郭蘇莊一帶,深入基層一線,走訪高齡老人,反覆查資料,找文物,問百姓,尋祖墳,訪墓碑,通過尋蹤探幽,才得出結論:夏縣尉郭蘇莊的衛姓是從王範村(原安邑縣)遷徙而來的衛夫人後裔,屬於衛夫人宗族的一個分支,而衛夫人故里不在夏縣尉郭蘇莊,而在安邑王範村。

之後,景銳又和喬兆坤、樊培學、樊宇崗、郝運生,還有王範村村長等人,找到運城市市志編篆辦公室,向他們擺出各種鐵證與理由,經市志辦認真研究,2018年出版的《運城市志》就將衛夫人的故里改成了“衛鑠(272--349)字茂漪,別稱衛夫人,東晉河東安邑(今鹽湖區)人”。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運城市志》修改後的衛夫人文字

這是景銳為安邑敢於挑戰權威的一個例證。

安邑東北有座“太平興國寺塔”,是中國古塔中最高的,塔的內部直徑也是全國寺塔中最大的,雖屢遭地震,但分了合,合了分,至今仍屹立挺拔,這是大家公認的。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修復後的安邑塔

但在塔的建造年代上就有了嚴重分歧,一說“始建於隋代”,二說“創建於唐貞觀年間”,三說“創建於宋代”,四是“唐建、宋修”。

持“始建於隋代”之說者,因為隋史記載,隋文帝曾詔各州廣築佛塔,以踐“我興由佛法”之言。但細查,無更多史料;

持“創建於唐貞觀年間”之說者,有清康熙版《平陽府志(卷三十一)·古蹟》載:“興國寺塔,唐貞觀年建,有碑記。塔高三十丈,基廣畝餘,盡以磚甃(zhòu,用磚砌壁)。” 還有《解州全志·安邑古蹟》為據:“在城內東北有塔十三層,高二百六十尺,基廣畝餘,盡以磚甃。唐貞觀間建,明嘉靖乙卯地震,從頂裂至七層寬尺許,至萬曆間地震複合。” 1994年出版的《運城市志》也載:“太平興國寺塔,位於市區東7公里的安邑城內東北方。唐建,宋修,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升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究竟建於那個朝代?景銳與喬兆坤等在編撰《安邑志》時,反覆認真考證,除了找到《平陽府志(卷三十一)· 古蹟》、《解州全志·安邑古蹟》、1994年版《運城市志》外,還找到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二)· 古蹟記》和《通志》。除此而外,他們還找到了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五)· 文選》,《文選》載:民國十二年(公元1923年)縣長鄭裕孚所撰《房公祠存碑記》雲:“安邑縣署東有興國寺,建自元魏延和二年(公元433年)。寺有塔聳然而特立,又有造像三五石委棄於頹垣野草之間,民國十年四月,餘由臨汾移守斯土,擬徙石而存之……又得殘石二十七種,悉置於房公祠……”;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鄭欲孚的《房公伺存碑記

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六)· 詩選》中,民國元老、縣誌主編、著名學者景定成(即景梅九)做詩“塔高興國寺,瑞靄海光樓。和尚庵常在,畦田鹽自收。”並自解雲:“邑中太平興國寺,建自元魏,有塔高二百六十尺。諺雲:‘安邑縣一座塔,一口氣念不下十八匝。’實則十三層,塔內有元魏造像。”;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梅久關於塔的自解

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三)· 金石記·譙郡太守曹恪碑》,碑文的大意是:曹恪原籍安徽,其祖父官宦河東郡,父親跟從太武帝征討蓋吳有功,致仕休養於安邑。父母皆卒於安邑……太守本人,年近九十,一心向佛,曾傾其家資造佛像、佛塔,手抄佛經,朝夕誦讀,公元544年因病逝世……

鄭裕孚見過,並存放過寺中造像、碑碣,所言理當有據;景梅九斷言,見過塔內造像絕非唐以後所建。《曹恪碑》所記,有力地證明了安邑古塔建於唐宋以前。因為曹恪以90歲高齡,當時每日堅持齋戒,早晚誦讀鑽研佛經,若無寺院近在咫尺,提供方便,而一人獨自痴迷如此,勢難想象;況當時雕版印刷尚未興起,手抄兩部佛經,也不可能跑到很遠的地方,更不要說造佛像、佛塔送給外地寺院了。由此看來,太平興國寺塔建於元魏延和二年可信程度很大。

根據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五)· 文選》中時任縣長鄭裕孚所撰《房公祠存碑記》、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六)· 詩選》中景梅九的詩詞與自解文以及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三)· 金石記·譙郡太守曹恪碑》碑文,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安邑太平興國寺塔建於元魏延和二年(公元433年),距今1586年,比西安大雁塔唐永徽三年(652)年,還早219年,是中國磚塔建築中年代最早的。

這又是景銳對安邑文化的一大貢獻。

“鄉賢”是中國各地本鄉本土有德行、有才能、有聲望而深被本地民眾所尊重的賢人。重構傳統鄉村文化,需要一批有奉獻精神的鄉賢,而景銳就是安邑文化鄉賢中最值得稱讚的一位老人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保存的部分史志

"

安邑,自古就是華夏民族的發祥地,也是中華民族最早建都的地方。“舊為堯舜都,後為夏禹都”,華夏文明的曙光就是從這裡升起的。因此,“古都”二字牢牢地植入了景銳心中。

景銳,今年77歲,身材瘦小,寡言少語,卻神采奕奕,倔強執著,從離開“安邑業教祕書”後,他把50多年的美好時光都用在了研究安邑文化、發掘安邑文化、振興安邑文化上,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無怨無悔,痴心不改,直到接近耄耋之今日,還在為安邑文化奔走、尋找、探究、整錄……素有“安邑文化鄉賢”和“安邑文化活字典、活檔案、活化石”之譽。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工作照

創建《安邑文化學會》與《安邑文化》

2001年,鹽湖區開發舜帝陵時,景銳被邀召集文學愛好者為舜帝陵題詩撰聯,偶遇一位中科院退休幹部,二人交談甚密。談到安邑文化時,他建議景銳成立一個“安邑文化研究會”。

2002年10月,鹽湖區第一個民間文化組織——《安邑文化學會》正式成立。

剛成立時,困難重重:沒有人,景銳就以他在康中上高中時的同學為主;沒有會址,就找到小時候玩伴、現在運城市武術協會會長、安邑北街民營企業家王金安,他借給安邑文化學會一百多平米房子,且分文不取;沒有桌椅板凳,原王莊曲陝定就將學校退下來的舊桌凳修理後搬來使用;沒有資金,就發動大家自願捐款,涓涓溪水匯成了大河。時任地委宣傳部副部長曹吉安和企業家李軍寶捐得最多,一人一萬多元,安邑辦事處歷任領導也屢次給以支持,就這樣,他們靠著“民間幫一點,會員捐一點,各級領導和辦事處撥一點”的辦法,頑強地走過了18個春秋。

2004年,景銳創辦了《安邑文化》刊物,已出版18期,共刊載古蹟考證、歷史回顧、德孝文化、民俗鄉情、名賢達人、詩詞歌賦、書畫薈萃等文圖1000多篇,內容豐富,精彩紛呈。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部分《安邑文化》

現在,《安邑文化學會》已經發展到100多人,上至各界名流,下至退休幹部和草根農民,成了一支雄厚的文化大軍。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和同事在查閱《運城市志》

期間,辦過幾期“詩詞楹聯研討會”。為了找到賢達俊才楊山虎,景銳曾六赴稷山,請楊山虎為會員講課;又把五言、七言平仄格律寫在牆上供會員複習。會員王新安還把所學詩詞知識和自己作品編印成《詩詞楹聯選》,供大家參考。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王新安印的詩詞楹聯選

會員王錦山編撰的“孝道經天鳴條帝雨蘇千象,仁賢緯地古柏薰風暖萬民”楹聯,被鐫刻在舜帝陵廟獻殿立柱上,遊人誤認為是古人留下來的中華傳統文化瑰寶;景銳撰寫的詩詞《涑水清流》:“潭溢涑溪波瀲灩,沙渠澄澈蕩漪漣。潺潺流淌匯深澗,漾漾瀠洄注淺灘。濤湧漫澆泓治浥,河清灌溉洛沱灣。沿溝激濺浪澎湃,滲浸渡濱溼潤添。”字字有水,句句和律,也被編入新版《運城市志》“詩詞卷”。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入選《運城市志》的詩

《安邑文化學會》和《安邑文化》為安邑一帶培養造就了一批人才。僅近年來著書立說的會員就有張效英、喬兆坤、劉俊傑、張吉有、李克隨、牛志彪、張克堅、張柏仁、稽明法等10多人;將改革開放40年徵文、共和國70年叢書編輯成書的就有會員喬呈祥、楊啟鰲、牛永錄等;喬呈祥、劉俊傑、牛永錄、景銳還編撰出版了30餘萬字鞭撻腐敗的《反腐罪案緝真》;會員稽明法還在輪椅上編撰了《商湯志傳》和《仝卜年在臺灣》等書,填補了商朝史上的空白……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會員出版的部分書

據不完全統計,會員在《運城日報》《運城晚報》《鹽湖文學》《今日鹽湖》等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和通訊報道2000餘篇。

安邑文化學會還有一個“書畫組”,達人仝經書,多次獲得全國書法大賽金獎,還發展了二十多位小書童,並在電視臺舉辦的“小明星”書法大賽上獲得等級獎。

以張代亮為團長的安邑文化學會文藝演出隊,還經常活躍在田間地頭、工廠農村,與關公文化藝術節上,受到觀眾好評。

有根有據為關龍逄爭回了墓葬地

關龍逄,夏末忠臣,被譽為“千古諫臣第一人”。但對關龍逄的墓地究竟葬於何處,爭議頗多,主要有安邑、平定,長垣、靈寶和陝縣五地。

2011年4月21日至22日,全國關氏宗親總會把各地關氏宗親

會長和五方代表召集到鄭州,共同探討關龍逄的墓葬地。

先是平定、長垣、靈寶、陝縣各述己見,後是景銳代表安邑發言。他不慌不忙,不急不懆,站在討論桌前侃侃而談:“我們認為,關龍逄殉職後葬在山西安邑,有九大理由:

(一)、安邑火車站附近有關龍逄的墓地,墓前有兩通碑,一是1962年運城市人民政府立的,一是1983年鹽湖區人民政府立的,上書:‘運城市文物保護單位’、‘鹽湖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關龍逄的文物保護碑

(二)、1994年出版的《運城市志》(小市)453頁記載:關龍逄墓地‘在安邑城東北1000米……墓冢佔地面積200平方米。墓前原有‘夏大夫關龍逄之墓’大型碑刻一通。據《解州全志·卷之十一安邑縣古蹟六》載:‘夏關龍逄墓在縣東北二里玉溝山,河南靈寶縣亦有關大夫墓,當以安邑為正。’;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運城市志》關於關龍逄墓地的一段

(三)、民國二十三年(1934)所編的《安邑縣誌》第211頁也載:‘夏關龍逄墓在縣東北二里玉溝山......’;

(四)、唐乾元年間立有碑,由張謂撰文,此碑已失。但《安邑縣誌》第220頁有這樣的記載:‘夏大夫關龍逄碑乾元中立,張謂撰,在城東北二里許關龍逄墓上。’可惜此碑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平田整地時失去。但縣誌所載不會是虛;

(五)、明嘉靖年間也立有一碑,是解州判官呂楠撰文,文曰:‘夏大夫關龍逄諫桀而死,其墓在安邑東北三裡……’此碑現埋在安邑南門外二道城壕裡,已斷為兩節,我曾同康中關回恩同志拿《安邑縣誌》金石記部分所載與此碑文對照,一字不差;

(六)、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言如泗、宋在詩所編的《安邑縣誌》圖八是關龍逄墓圖;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乾隆安邑縣誌上的安邑縣境圖

(七)、歷代文人呂楠、王道暉、楊愈節、康如璉、李甲黃、景昌會、柴晉芳等都到此祭奠過,並留有詩句。如柴晉芳的詩是:‘繞墓姚渠涴細塵,鶴鬆泣露幾千春。荒郊有幸埋忠骨,宗社無靈斬諫臣。夏運已亡難暝目,禹都憑弔欲沾巾,酒漿祭奠公知否,吾邑鄉賢第一人。’這些文人都承認關龍逄埋於在安邑;

(八)、關龍逄去世時,夏朝的國都就在安邑(現在的山西水利學院所在地),關龍逄當時作為‘囚犯’被殺,拉出都城便被埋掉,這是合乎情理的事;

(九)、解放前,河東地面的關氏宗族,年年清明節到此祭奠;改革開放後,不僅全國關氏宗親會的代表年年清明到此祭奠,而且海外的關氏宗親會的代表也不時來此祭奠,他們都承認關氏始祖關龍逄埋在安邑。”

經過大家討論,關氏全國宗親總會長關群生拍板定案:“根據各地發言,我們關氏宗親總會認為,我們的始祖關龍逄埋在山西安邑。因為安邑文化學會會長景銳講的有理有據,我建議有關人員回運城後同政府聯繫一下,把安邑的關龍逄墓地擴建為關龍逄公園。”

景銳不但為安邑爭回了關龍逄的葬身地,而且從2013年4月到12月在整個運城市範圍內發起了一場“紀念關龍逄為國殉職3780週年的詩詞大賽”,一共收到200餘人的648首詩詞。經安邑文化學會彙總,景銳讓人隠名打印成冊,邀請運城市詩詞學會會長楊山虎、河津市詩詞學會會長柴昌明、鹽湖區詩詞學會副會長景銳三位詩詞專家,對所有稿件進行公平公正評比,最後評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6名,優秀獎34名。除一、二、三等有現金獎勵外,全部發有獲獎證書。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詩詞大賽揭曉之一頁

正如王錦山先生在《吊忠臣關龍逄》一詩中所歌頌的:“忠臣始祖民欽敬,近四千年名遠揚。”自此,關龍逄其人其事其精神,已經深入人心,為下一步開發關龍逄墓地奠定了基礎。

老驥伏櫪立志編篆《安邑志》

現在的安邑屬於鄉鎮級;景銳的心裡卻認為,安邑年代久遠,地位重要,蘊藏著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需要進一步挖掘釐清歷史文化脈絡,深刻認識古安邑的歷史地位,於是,他就像向時任安邑辦書記張大虎談了自己想法,在張大虎的授意下,景銳在安邑文化學會大門口掛起了《安邑志編篆委員會辦公室》牌子。

2014年,景銳在編寫《安邑志》過程中,無意間聽人說“山西大學圖書館藏有一本清朝乾隆二十八年編寫的《安邑縣誌》”,他將信將疑,卻如獲至寶,緊緊抓住這個線索,不顧年邁體衰,隻身一人乘坐綠皮火車直奔山西大學圖書館,前後跑了兩次,才將《安邑縣誌》複印回來,開篇就是八張安邑縣境圖。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複印的乾隆解州安邑縣誌

為了能讓後人看到最原始的安邑古城圖,景銳發動學會裡的幾位老人,各自發揮行文、繪圖、收集資料等特長,用土法以步丈量,用繩子計長,得出一個個精準的數據,繪製出一幅完整清晰的古城全貌圖。

在編撰《安邑志》過程中,景銳還發現一個問題:原《安邑縣誌》載,衛夫人是安邑王範人氏;1994年版《運城市志》685頁也載:“衛鑠(272--345)字茂漪,東晉女書法家,汝南太守李矩妻,人稱‘衛夫人’,叔父衛恆,祖父衛瓘,曾祖父衛凱,都是當時的達官顯貴,尤其是書法,自成一家,素有‘書聖’、‘妙手’之稱譽。”684頁又載:“衛凱,東漢徵士衛皓的曾孫。衛皓,代人,湛於儒學。孝明皇帝聞其賢,遣使到代徵皓入洛陽。行至安邑王範(今運城市王範村)病卒,即葬王範村南五里鳴條岡上。從此皓的子孫家於王範。(祥見本志藝文志《漢徵士諱皓之墓碑》)”而且有衛家墓塚、衛家伺堂和衛家巷為證。王範人皆都說:“衛夫人是王範人鐵證如山”;但中學歷史課本、《辭海》卻說:“衛夫人,今夏縣人氏”;《夏縣誌》也說,“衛夫人是夏縣人氏”。究竟誰是誰非?硬骨頭碰上了“較真”的景銳。他聯同喬兆坤、曲陝定等幾次驅車奔赴王範、夏縣尉郭蘇莊一帶,深入基層一線,走訪高齡老人,反覆查資料,找文物,問百姓,尋祖墳,訪墓碑,通過尋蹤探幽,才得出結論:夏縣尉郭蘇莊的衛姓是從王範村(原安邑縣)遷徙而來的衛夫人後裔,屬於衛夫人宗族的一個分支,而衛夫人故里不在夏縣尉郭蘇莊,而在安邑王範村。

之後,景銳又和喬兆坤、樊培學、樊宇崗、郝運生,還有王範村村長等人,找到運城市市志編篆辦公室,向他們擺出各種鐵證與理由,經市志辦認真研究,2018年出版的《運城市志》就將衛夫人的故里改成了“衛鑠(272--349)字茂漪,別稱衛夫人,東晉河東安邑(今鹽湖區)人”。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運城市志》修改後的衛夫人文字

這是景銳為安邑敢於挑戰權威的一個例證。

安邑東北有座“太平興國寺塔”,是中國古塔中最高的,塔的內部直徑也是全國寺塔中最大的,雖屢遭地震,但分了合,合了分,至今仍屹立挺拔,這是大家公認的。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修復後的安邑塔

但在塔的建造年代上就有了嚴重分歧,一說“始建於隋代”,二說“創建於唐貞觀年間”,三說“創建於宋代”,四是“唐建、宋修”。

持“始建於隋代”之說者,因為隋史記載,隋文帝曾詔各州廣築佛塔,以踐“我興由佛法”之言。但細查,無更多史料;

持“創建於唐貞觀年間”之說者,有清康熙版《平陽府志(卷三十一)·古蹟》載:“興國寺塔,唐貞觀年建,有碑記。塔高三十丈,基廣畝餘,盡以磚甃(zhòu,用磚砌壁)。” 還有《解州全志·安邑古蹟》為據:“在城內東北有塔十三層,高二百六十尺,基廣畝餘,盡以磚甃。唐貞觀間建,明嘉靖乙卯地震,從頂裂至七層寬尺許,至萬曆間地震複合。” 1994年出版的《運城市志》也載:“太平興國寺塔,位於市區東7公里的安邑城內東北方。唐建,宋修,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升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究竟建於那個朝代?景銳與喬兆坤等在編撰《安邑志》時,反覆認真考證,除了找到《平陽府志(卷三十一)· 古蹟》、《解州全志·安邑古蹟》、1994年版《運城市志》外,還找到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二)· 古蹟記》和《通志》。除此而外,他們還找到了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五)· 文選》,《文選》載:民國十二年(公元1923年)縣長鄭裕孚所撰《房公祠存碑記》雲:“安邑縣署東有興國寺,建自元魏延和二年(公元433年)。寺有塔聳然而特立,又有造像三五石委棄於頹垣野草之間,民國十年四月,餘由臨汾移守斯土,擬徙石而存之……又得殘石二十七種,悉置於房公祠……”;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鄭欲孚的《房公伺存碑記

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六)· 詩選》中,民國元老、縣誌主編、著名學者景定成(即景梅九)做詩“塔高興國寺,瑞靄海光樓。和尚庵常在,畦田鹽自收。”並自解雲:“邑中太平興國寺,建自元魏,有塔高二百六十尺。諺雲:‘安邑縣一座塔,一口氣念不下十八匝。’實則十三層,塔內有元魏造像。”;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梅久關於塔的自解

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三)· 金石記·譙郡太守曹恪碑》,碑文的大意是:曹恪原籍安徽,其祖父官宦河東郡,父親跟從太武帝征討蓋吳有功,致仕休養於安邑。父母皆卒於安邑……太守本人,年近九十,一心向佛,曾傾其家資造佛像、佛塔,手抄佛經,朝夕誦讀,公元544年因病逝世……

鄭裕孚見過,並存放過寺中造像、碑碣,所言理當有據;景梅九斷言,見過塔內造像絕非唐以後所建。《曹恪碑》所記,有力地證明了安邑古塔建於唐宋以前。因為曹恪以90歲高齡,當時每日堅持齋戒,早晚誦讀鑽研佛經,若無寺院近在咫尺,提供方便,而一人獨自痴迷如此,勢難想象;況當時雕版印刷尚未興起,手抄兩部佛經,也不可能跑到很遠的地方,更不要說造佛像、佛塔送給外地寺院了。由此看來,太平興國寺塔建於元魏延和二年可信程度很大。

根據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五)· 文選》中時任縣長鄭裕孚所撰《房公祠存碑記》、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六)· 詩選》中景梅九的詩詞與自解文以及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三)· 金石記·譙郡太守曹恪碑》碑文,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安邑太平興國寺塔建於元魏延和二年(公元433年),距今1586年,比西安大雁塔唐永徽三年(652)年,還早219年,是中國磚塔建築中年代最早的。

這又是景銳對安邑文化的一大貢獻。

“鄉賢”是中國各地本鄉本土有德行、有才能、有聲望而深被本地民眾所尊重的賢人。重構傳統鄉村文化,需要一批有奉獻精神的鄉賢,而景銳就是安邑文化鄉賢中最值得稱讚的一位老人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保存的部分史志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部分榮譽證書


"

安邑,自古就是華夏民族的發祥地,也是中華民族最早建都的地方。“舊為堯舜都,後為夏禹都”,華夏文明的曙光就是從這裡升起的。因此,“古都”二字牢牢地植入了景銳心中。

景銳,今年77歲,身材瘦小,寡言少語,卻神采奕奕,倔強執著,從離開“安邑業教祕書”後,他把50多年的美好時光都用在了研究安邑文化、發掘安邑文化、振興安邑文化上,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無怨無悔,痴心不改,直到接近耄耋之今日,還在為安邑文化奔走、尋找、探究、整錄……素有“安邑文化鄉賢”和“安邑文化活字典、活檔案、活化石”之譽。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工作照

創建《安邑文化學會》與《安邑文化》

2001年,鹽湖區開發舜帝陵時,景銳被邀召集文學愛好者為舜帝陵題詩撰聯,偶遇一位中科院退休幹部,二人交談甚密。談到安邑文化時,他建議景銳成立一個“安邑文化研究會”。

2002年10月,鹽湖區第一個民間文化組織——《安邑文化學會》正式成立。

剛成立時,困難重重:沒有人,景銳就以他在康中上高中時的同學為主;沒有會址,就找到小時候玩伴、現在運城市武術協會會長、安邑北街民營企業家王金安,他借給安邑文化學會一百多平米房子,且分文不取;沒有桌椅板凳,原王莊曲陝定就將學校退下來的舊桌凳修理後搬來使用;沒有資金,就發動大家自願捐款,涓涓溪水匯成了大河。時任地委宣傳部副部長曹吉安和企業家李軍寶捐得最多,一人一萬多元,安邑辦事處歷任領導也屢次給以支持,就這樣,他們靠著“民間幫一點,會員捐一點,各級領導和辦事處撥一點”的辦法,頑強地走過了18個春秋。

2004年,景銳創辦了《安邑文化》刊物,已出版18期,共刊載古蹟考證、歷史回顧、德孝文化、民俗鄉情、名賢達人、詩詞歌賦、書畫薈萃等文圖1000多篇,內容豐富,精彩紛呈。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部分《安邑文化》

現在,《安邑文化學會》已經發展到100多人,上至各界名流,下至退休幹部和草根農民,成了一支雄厚的文化大軍。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和同事在查閱《運城市志》

期間,辦過幾期“詩詞楹聯研討會”。為了找到賢達俊才楊山虎,景銳曾六赴稷山,請楊山虎為會員講課;又把五言、七言平仄格律寫在牆上供會員複習。會員王新安還把所學詩詞知識和自己作品編印成《詩詞楹聯選》,供大家參考。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王新安印的詩詞楹聯選

會員王錦山編撰的“孝道經天鳴條帝雨蘇千象,仁賢緯地古柏薰風暖萬民”楹聯,被鐫刻在舜帝陵廟獻殿立柱上,遊人誤認為是古人留下來的中華傳統文化瑰寶;景銳撰寫的詩詞《涑水清流》:“潭溢涑溪波瀲灩,沙渠澄澈蕩漪漣。潺潺流淌匯深澗,漾漾瀠洄注淺灘。濤湧漫澆泓治浥,河清灌溉洛沱灣。沿溝激濺浪澎湃,滲浸渡濱溼潤添。”字字有水,句句和律,也被編入新版《運城市志》“詩詞卷”。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入選《運城市志》的詩

《安邑文化學會》和《安邑文化》為安邑一帶培養造就了一批人才。僅近年來著書立說的會員就有張效英、喬兆坤、劉俊傑、張吉有、李克隨、牛志彪、張克堅、張柏仁、稽明法等10多人;將改革開放40年徵文、共和國70年叢書編輯成書的就有會員喬呈祥、楊啟鰲、牛永錄等;喬呈祥、劉俊傑、牛永錄、景銳還編撰出版了30餘萬字鞭撻腐敗的《反腐罪案緝真》;會員稽明法還在輪椅上編撰了《商湯志傳》和《仝卜年在臺灣》等書,填補了商朝史上的空白……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會員出版的部分書

據不完全統計,會員在《運城日報》《運城晚報》《鹽湖文學》《今日鹽湖》等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和通訊報道2000餘篇。

安邑文化學會還有一個“書畫組”,達人仝經書,多次獲得全國書法大賽金獎,還發展了二十多位小書童,並在電視臺舉辦的“小明星”書法大賽上獲得等級獎。

以張代亮為團長的安邑文化學會文藝演出隊,還經常活躍在田間地頭、工廠農村,與關公文化藝術節上,受到觀眾好評。

有根有據為關龍逄爭回了墓葬地

關龍逄,夏末忠臣,被譽為“千古諫臣第一人”。但對關龍逄的墓地究竟葬於何處,爭議頗多,主要有安邑、平定,長垣、靈寶和陝縣五地。

2011年4月21日至22日,全國關氏宗親總會把各地關氏宗親

會長和五方代表召集到鄭州,共同探討關龍逄的墓葬地。

先是平定、長垣、靈寶、陝縣各述己見,後是景銳代表安邑發言。他不慌不忙,不急不懆,站在討論桌前侃侃而談:“我們認為,關龍逄殉職後葬在山西安邑,有九大理由:

(一)、安邑火車站附近有關龍逄的墓地,墓前有兩通碑,一是1962年運城市人民政府立的,一是1983年鹽湖區人民政府立的,上書:‘運城市文物保護單位’、‘鹽湖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關龍逄的文物保護碑

(二)、1994年出版的《運城市志》(小市)453頁記載:關龍逄墓地‘在安邑城東北1000米……墓冢佔地面積200平方米。墓前原有‘夏大夫關龍逄之墓’大型碑刻一通。據《解州全志·卷之十一安邑縣古蹟六》載:‘夏關龍逄墓在縣東北二里玉溝山,河南靈寶縣亦有關大夫墓,當以安邑為正。’;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運城市志》關於關龍逄墓地的一段

(三)、民國二十三年(1934)所編的《安邑縣誌》第211頁也載:‘夏關龍逄墓在縣東北二里玉溝山......’;

(四)、唐乾元年間立有碑,由張謂撰文,此碑已失。但《安邑縣誌》第220頁有這樣的記載:‘夏大夫關龍逄碑乾元中立,張謂撰,在城東北二里許關龍逄墓上。’可惜此碑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平田整地時失去。但縣誌所載不會是虛;

(五)、明嘉靖年間也立有一碑,是解州判官呂楠撰文,文曰:‘夏大夫關龍逄諫桀而死,其墓在安邑東北三裡……’此碑現埋在安邑南門外二道城壕裡,已斷為兩節,我曾同康中關回恩同志拿《安邑縣誌》金石記部分所載與此碑文對照,一字不差;

(六)、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言如泗、宋在詩所編的《安邑縣誌》圖八是關龍逄墓圖;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乾隆安邑縣誌上的安邑縣境圖

(七)、歷代文人呂楠、王道暉、楊愈節、康如璉、李甲黃、景昌會、柴晉芳等都到此祭奠過,並留有詩句。如柴晉芳的詩是:‘繞墓姚渠涴細塵,鶴鬆泣露幾千春。荒郊有幸埋忠骨,宗社無靈斬諫臣。夏運已亡難暝目,禹都憑弔欲沾巾,酒漿祭奠公知否,吾邑鄉賢第一人。’這些文人都承認關龍逄埋於在安邑;

(八)、關龍逄去世時,夏朝的國都就在安邑(現在的山西水利學院所在地),關龍逄當時作為‘囚犯’被殺,拉出都城便被埋掉,這是合乎情理的事;

(九)、解放前,河東地面的關氏宗族,年年清明節到此祭奠;改革開放後,不僅全國關氏宗親會的代表年年清明到此祭奠,而且海外的關氏宗親會的代表也不時來此祭奠,他們都承認關氏始祖關龍逄埋在安邑。”

經過大家討論,關氏全國宗親總會長關群生拍板定案:“根據各地發言,我們關氏宗親總會認為,我們的始祖關龍逄埋在山西安邑。因為安邑文化學會會長景銳講的有理有據,我建議有關人員回運城後同政府聯繫一下,把安邑的關龍逄墓地擴建為關龍逄公園。”

景銳不但為安邑爭回了關龍逄的葬身地,而且從2013年4月到12月在整個運城市範圍內發起了一場“紀念關龍逄為國殉職3780週年的詩詞大賽”,一共收到200餘人的648首詩詞。經安邑文化學會彙總,景銳讓人隠名打印成冊,邀請運城市詩詞學會會長楊山虎、河津市詩詞學會會長柴昌明、鹽湖區詩詞學會副會長景銳三位詩詞專家,對所有稿件進行公平公正評比,最後評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6名,優秀獎34名。除一、二、三等有現金獎勵外,全部發有獲獎證書。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詩詞大賽揭曉之一頁

正如王錦山先生在《吊忠臣關龍逄》一詩中所歌頌的:“忠臣始祖民欽敬,近四千年名遠揚。”自此,關龍逄其人其事其精神,已經深入人心,為下一步開發關龍逄墓地奠定了基礎。

老驥伏櫪立志編篆《安邑志》

現在的安邑屬於鄉鎮級;景銳的心裡卻認為,安邑年代久遠,地位重要,蘊藏著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需要進一步挖掘釐清歷史文化脈絡,深刻認識古安邑的歷史地位,於是,他就像向時任安邑辦書記張大虎談了自己想法,在張大虎的授意下,景銳在安邑文化學會大門口掛起了《安邑志編篆委員會辦公室》牌子。

2014年,景銳在編寫《安邑志》過程中,無意間聽人說“山西大學圖書館藏有一本清朝乾隆二十八年編寫的《安邑縣誌》”,他將信將疑,卻如獲至寶,緊緊抓住這個線索,不顧年邁體衰,隻身一人乘坐綠皮火車直奔山西大學圖書館,前後跑了兩次,才將《安邑縣誌》複印回來,開篇就是八張安邑縣境圖。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複印的乾隆解州安邑縣誌

為了能讓後人看到最原始的安邑古城圖,景銳發動學會裡的幾位老人,各自發揮行文、繪圖、收集資料等特長,用土法以步丈量,用繩子計長,得出一個個精準的數據,繪製出一幅完整清晰的古城全貌圖。

在編撰《安邑志》過程中,景銳還發現一個問題:原《安邑縣誌》載,衛夫人是安邑王範人氏;1994年版《運城市志》685頁也載:“衛鑠(272--345)字茂漪,東晉女書法家,汝南太守李矩妻,人稱‘衛夫人’,叔父衛恆,祖父衛瓘,曾祖父衛凱,都是當時的達官顯貴,尤其是書法,自成一家,素有‘書聖’、‘妙手’之稱譽。”684頁又載:“衛凱,東漢徵士衛皓的曾孫。衛皓,代人,湛於儒學。孝明皇帝聞其賢,遣使到代徵皓入洛陽。行至安邑王範(今運城市王範村)病卒,即葬王範村南五里鳴條岡上。從此皓的子孫家於王範。(祥見本志藝文志《漢徵士諱皓之墓碑》)”而且有衛家墓塚、衛家伺堂和衛家巷為證。王範人皆都說:“衛夫人是王範人鐵證如山”;但中學歷史課本、《辭海》卻說:“衛夫人,今夏縣人氏”;《夏縣誌》也說,“衛夫人是夏縣人氏”。究竟誰是誰非?硬骨頭碰上了“較真”的景銳。他聯同喬兆坤、曲陝定等幾次驅車奔赴王範、夏縣尉郭蘇莊一帶,深入基層一線,走訪高齡老人,反覆查資料,找文物,問百姓,尋祖墳,訪墓碑,通過尋蹤探幽,才得出結論:夏縣尉郭蘇莊的衛姓是從王範村(原安邑縣)遷徙而來的衛夫人後裔,屬於衛夫人宗族的一個分支,而衛夫人故里不在夏縣尉郭蘇莊,而在安邑王範村。

之後,景銳又和喬兆坤、樊培學、樊宇崗、郝運生,還有王範村村長等人,找到運城市市志編篆辦公室,向他們擺出各種鐵證與理由,經市志辦認真研究,2018年出版的《運城市志》就將衛夫人的故里改成了“衛鑠(272--349)字茂漪,別稱衛夫人,東晉河東安邑(今鹽湖區)人”。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運城市志》修改後的衛夫人文字

這是景銳為安邑敢於挑戰權威的一個例證。

安邑東北有座“太平興國寺塔”,是中國古塔中最高的,塔的內部直徑也是全國寺塔中最大的,雖屢遭地震,但分了合,合了分,至今仍屹立挺拔,這是大家公認的。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修復後的安邑塔

但在塔的建造年代上就有了嚴重分歧,一說“始建於隋代”,二說“創建於唐貞觀年間”,三說“創建於宋代”,四是“唐建、宋修”。

持“始建於隋代”之說者,因為隋史記載,隋文帝曾詔各州廣築佛塔,以踐“我興由佛法”之言。但細查,無更多史料;

持“創建於唐貞觀年間”之說者,有清康熙版《平陽府志(卷三十一)·古蹟》載:“興國寺塔,唐貞觀年建,有碑記。塔高三十丈,基廣畝餘,盡以磚甃(zhòu,用磚砌壁)。” 還有《解州全志·安邑古蹟》為據:“在城內東北有塔十三層,高二百六十尺,基廣畝餘,盡以磚甃。唐貞觀間建,明嘉靖乙卯地震,從頂裂至七層寬尺許,至萬曆間地震複合。” 1994年出版的《運城市志》也載:“太平興國寺塔,位於市區東7公里的安邑城內東北方。唐建,宋修,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升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究竟建於那個朝代?景銳與喬兆坤等在編撰《安邑志》時,反覆認真考證,除了找到《平陽府志(卷三十一)· 古蹟》、《解州全志·安邑古蹟》、1994年版《運城市志》外,還找到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二)· 古蹟記》和《通志》。除此而外,他們還找到了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五)· 文選》,《文選》載:民國十二年(公元1923年)縣長鄭裕孚所撰《房公祠存碑記》雲:“安邑縣署東有興國寺,建自元魏延和二年(公元433年)。寺有塔聳然而特立,又有造像三五石委棄於頹垣野草之間,民國十年四月,餘由臨汾移守斯土,擬徙石而存之……又得殘石二十七種,悉置於房公祠……”;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鄭欲孚的《房公伺存碑記

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六)· 詩選》中,民國元老、縣誌主編、著名學者景定成(即景梅九)做詩“塔高興國寺,瑞靄海光樓。和尚庵常在,畦田鹽自收。”並自解雲:“邑中太平興國寺,建自元魏,有塔高二百六十尺。諺雲:‘安邑縣一座塔,一口氣念不下十八匝。’實則十三層,塔內有元魏造像。”;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梅久關於塔的自解

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三)· 金石記·譙郡太守曹恪碑》,碑文的大意是:曹恪原籍安徽,其祖父官宦河東郡,父親跟從太武帝征討蓋吳有功,致仕休養於安邑。父母皆卒於安邑……太守本人,年近九十,一心向佛,曾傾其家資造佛像、佛塔,手抄佛經,朝夕誦讀,公元544年因病逝世……

鄭裕孚見過,並存放過寺中造像、碑碣,所言理當有據;景梅九斷言,見過塔內造像絕非唐以後所建。《曹恪碑》所記,有力地證明了安邑古塔建於唐宋以前。因為曹恪以90歲高齡,當時每日堅持齋戒,早晚誦讀鑽研佛經,若無寺院近在咫尺,提供方便,而一人獨自痴迷如此,勢難想象;況當時雕版印刷尚未興起,手抄兩部佛經,也不可能跑到很遠的地方,更不要說造佛像、佛塔送給外地寺院了。由此看來,太平興國寺塔建於元魏延和二年可信程度很大。

根據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五)· 文選》中時任縣長鄭裕孚所撰《房公祠存碑記》、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六)· 詩選》中景梅九的詩詞與自解文以及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三)· 金石記·譙郡太守曹恪碑》碑文,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安邑太平興國寺塔建於元魏延和二年(公元433年),距今1586年,比西安大雁塔唐永徽三年(652)年,還早219年,是中國磚塔建築中年代最早的。

這又是景銳對安邑文化的一大貢獻。

“鄉賢”是中國各地本鄉本土有德行、有才能、有聲望而深被本地民眾所尊重的賢人。重構傳統鄉村文化,需要一批有奉獻精神的鄉賢,而景銳就是安邑文化鄉賢中最值得稱讚的一位老人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保存的部分史志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部分榮譽證書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安邑縣八景(1)


"

安邑,自古就是華夏民族的發祥地,也是中華民族最早建都的地方。“舊為堯舜都,後為夏禹都”,華夏文明的曙光就是從這裡升起的。因此,“古都”二字牢牢地植入了景銳心中。

景銳,今年77歲,身材瘦小,寡言少語,卻神采奕奕,倔強執著,從離開“安邑業教祕書”後,他把50多年的美好時光都用在了研究安邑文化、發掘安邑文化、振興安邑文化上,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無怨無悔,痴心不改,直到接近耄耋之今日,還在為安邑文化奔走、尋找、探究、整錄……素有“安邑文化鄉賢”和“安邑文化活字典、活檔案、活化石”之譽。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工作照

創建《安邑文化學會》與《安邑文化》

2001年,鹽湖區開發舜帝陵時,景銳被邀召集文學愛好者為舜帝陵題詩撰聯,偶遇一位中科院退休幹部,二人交談甚密。談到安邑文化時,他建議景銳成立一個“安邑文化研究會”。

2002年10月,鹽湖區第一個民間文化組織——《安邑文化學會》正式成立。

剛成立時,困難重重:沒有人,景銳就以他在康中上高中時的同學為主;沒有會址,就找到小時候玩伴、現在運城市武術協會會長、安邑北街民營企業家王金安,他借給安邑文化學會一百多平米房子,且分文不取;沒有桌椅板凳,原王莊曲陝定就將學校退下來的舊桌凳修理後搬來使用;沒有資金,就發動大家自願捐款,涓涓溪水匯成了大河。時任地委宣傳部副部長曹吉安和企業家李軍寶捐得最多,一人一萬多元,安邑辦事處歷任領導也屢次給以支持,就這樣,他們靠著“民間幫一點,會員捐一點,各級領導和辦事處撥一點”的辦法,頑強地走過了18個春秋。

2004年,景銳創辦了《安邑文化》刊物,已出版18期,共刊載古蹟考證、歷史回顧、德孝文化、民俗鄉情、名賢達人、詩詞歌賦、書畫薈萃等文圖1000多篇,內容豐富,精彩紛呈。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部分《安邑文化》

現在,《安邑文化學會》已經發展到100多人,上至各界名流,下至退休幹部和草根農民,成了一支雄厚的文化大軍。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和同事在查閱《運城市志》

期間,辦過幾期“詩詞楹聯研討會”。為了找到賢達俊才楊山虎,景銳曾六赴稷山,請楊山虎為會員講課;又把五言、七言平仄格律寫在牆上供會員複習。會員王新安還把所學詩詞知識和自己作品編印成《詩詞楹聯選》,供大家參考。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王新安印的詩詞楹聯選

會員王錦山編撰的“孝道經天鳴條帝雨蘇千象,仁賢緯地古柏薰風暖萬民”楹聯,被鐫刻在舜帝陵廟獻殿立柱上,遊人誤認為是古人留下來的中華傳統文化瑰寶;景銳撰寫的詩詞《涑水清流》:“潭溢涑溪波瀲灩,沙渠澄澈蕩漪漣。潺潺流淌匯深澗,漾漾瀠洄注淺灘。濤湧漫澆泓治浥,河清灌溉洛沱灣。沿溝激濺浪澎湃,滲浸渡濱溼潤添。”字字有水,句句和律,也被編入新版《運城市志》“詩詞卷”。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入選《運城市志》的詩

《安邑文化學會》和《安邑文化》為安邑一帶培養造就了一批人才。僅近年來著書立說的會員就有張效英、喬兆坤、劉俊傑、張吉有、李克隨、牛志彪、張克堅、張柏仁、稽明法等10多人;將改革開放40年徵文、共和國70年叢書編輯成書的就有會員喬呈祥、楊啟鰲、牛永錄等;喬呈祥、劉俊傑、牛永錄、景銳還編撰出版了30餘萬字鞭撻腐敗的《反腐罪案緝真》;會員稽明法還在輪椅上編撰了《商湯志傳》和《仝卜年在臺灣》等書,填補了商朝史上的空白……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會員出版的部分書

據不完全統計,會員在《運城日報》《運城晚報》《鹽湖文學》《今日鹽湖》等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和通訊報道2000餘篇。

安邑文化學會還有一個“書畫組”,達人仝經書,多次獲得全國書法大賽金獎,還發展了二十多位小書童,並在電視臺舉辦的“小明星”書法大賽上獲得等級獎。

以張代亮為團長的安邑文化學會文藝演出隊,還經常活躍在田間地頭、工廠農村,與關公文化藝術節上,受到觀眾好評。

有根有據為關龍逄爭回了墓葬地

關龍逄,夏末忠臣,被譽為“千古諫臣第一人”。但對關龍逄的墓地究竟葬於何處,爭議頗多,主要有安邑、平定,長垣、靈寶和陝縣五地。

2011年4月21日至22日,全國關氏宗親總會把各地關氏宗親

會長和五方代表召集到鄭州,共同探討關龍逄的墓葬地。

先是平定、長垣、靈寶、陝縣各述己見,後是景銳代表安邑發言。他不慌不忙,不急不懆,站在討論桌前侃侃而談:“我們認為,關龍逄殉職後葬在山西安邑,有九大理由:

(一)、安邑火車站附近有關龍逄的墓地,墓前有兩通碑,一是1962年運城市人民政府立的,一是1983年鹽湖區人民政府立的,上書:‘運城市文物保護單位’、‘鹽湖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關龍逄的文物保護碑

(二)、1994年出版的《運城市志》(小市)453頁記載:關龍逄墓地‘在安邑城東北1000米……墓冢佔地面積200平方米。墓前原有‘夏大夫關龍逄之墓’大型碑刻一通。據《解州全志·卷之十一安邑縣古蹟六》載:‘夏關龍逄墓在縣東北二里玉溝山,河南靈寶縣亦有關大夫墓,當以安邑為正。’;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運城市志》關於關龍逄墓地的一段

(三)、民國二十三年(1934)所編的《安邑縣誌》第211頁也載:‘夏關龍逄墓在縣東北二里玉溝山......’;

(四)、唐乾元年間立有碑,由張謂撰文,此碑已失。但《安邑縣誌》第220頁有這樣的記載:‘夏大夫關龍逄碑乾元中立,張謂撰,在城東北二里許關龍逄墓上。’可惜此碑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平田整地時失去。但縣誌所載不會是虛;

(五)、明嘉靖年間也立有一碑,是解州判官呂楠撰文,文曰:‘夏大夫關龍逄諫桀而死,其墓在安邑東北三裡……’此碑現埋在安邑南門外二道城壕裡,已斷為兩節,我曾同康中關回恩同志拿《安邑縣誌》金石記部分所載與此碑文對照,一字不差;

(六)、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言如泗、宋在詩所編的《安邑縣誌》圖八是關龍逄墓圖;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乾隆安邑縣誌上的安邑縣境圖

(七)、歷代文人呂楠、王道暉、楊愈節、康如璉、李甲黃、景昌會、柴晉芳等都到此祭奠過,並留有詩句。如柴晉芳的詩是:‘繞墓姚渠涴細塵,鶴鬆泣露幾千春。荒郊有幸埋忠骨,宗社無靈斬諫臣。夏運已亡難暝目,禹都憑弔欲沾巾,酒漿祭奠公知否,吾邑鄉賢第一人。’這些文人都承認關龍逄埋於在安邑;

(八)、關龍逄去世時,夏朝的國都就在安邑(現在的山西水利學院所在地),關龍逄當時作為‘囚犯’被殺,拉出都城便被埋掉,這是合乎情理的事;

(九)、解放前,河東地面的關氏宗族,年年清明節到此祭奠;改革開放後,不僅全國關氏宗親會的代表年年清明到此祭奠,而且海外的關氏宗親會的代表也不時來此祭奠,他們都承認關氏始祖關龍逄埋在安邑。”

經過大家討論,關氏全國宗親總會長關群生拍板定案:“根據各地發言,我們關氏宗親總會認為,我們的始祖關龍逄埋在山西安邑。因為安邑文化學會會長景銳講的有理有據,我建議有關人員回運城後同政府聯繫一下,把安邑的關龍逄墓地擴建為關龍逄公園。”

景銳不但為安邑爭回了關龍逄的葬身地,而且從2013年4月到12月在整個運城市範圍內發起了一場“紀念關龍逄為國殉職3780週年的詩詞大賽”,一共收到200餘人的648首詩詞。經安邑文化學會彙總,景銳讓人隠名打印成冊,邀請運城市詩詞學會會長楊山虎、河津市詩詞學會會長柴昌明、鹽湖區詩詞學會副會長景銳三位詩詞專家,對所有稿件進行公平公正評比,最後評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6名,優秀獎34名。除一、二、三等有現金獎勵外,全部發有獲獎證書。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詩詞大賽揭曉之一頁

正如王錦山先生在《吊忠臣關龍逄》一詩中所歌頌的:“忠臣始祖民欽敬,近四千年名遠揚。”自此,關龍逄其人其事其精神,已經深入人心,為下一步開發關龍逄墓地奠定了基礎。

老驥伏櫪立志編篆《安邑志》

現在的安邑屬於鄉鎮級;景銳的心裡卻認為,安邑年代久遠,地位重要,蘊藏著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需要進一步挖掘釐清歷史文化脈絡,深刻認識古安邑的歷史地位,於是,他就像向時任安邑辦書記張大虎談了自己想法,在張大虎的授意下,景銳在安邑文化學會大門口掛起了《安邑志編篆委員會辦公室》牌子。

2014年,景銳在編寫《安邑志》過程中,無意間聽人說“山西大學圖書館藏有一本清朝乾隆二十八年編寫的《安邑縣誌》”,他將信將疑,卻如獲至寶,緊緊抓住這個線索,不顧年邁體衰,隻身一人乘坐綠皮火車直奔山西大學圖書館,前後跑了兩次,才將《安邑縣誌》複印回來,開篇就是八張安邑縣境圖。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複印的乾隆解州安邑縣誌

為了能讓後人看到最原始的安邑古城圖,景銳發動學會裡的幾位老人,各自發揮行文、繪圖、收集資料等特長,用土法以步丈量,用繩子計長,得出一個個精準的數據,繪製出一幅完整清晰的古城全貌圖。

在編撰《安邑志》過程中,景銳還發現一個問題:原《安邑縣誌》載,衛夫人是安邑王範人氏;1994年版《運城市志》685頁也載:“衛鑠(272--345)字茂漪,東晉女書法家,汝南太守李矩妻,人稱‘衛夫人’,叔父衛恆,祖父衛瓘,曾祖父衛凱,都是當時的達官顯貴,尤其是書法,自成一家,素有‘書聖’、‘妙手’之稱譽。”684頁又載:“衛凱,東漢徵士衛皓的曾孫。衛皓,代人,湛於儒學。孝明皇帝聞其賢,遣使到代徵皓入洛陽。行至安邑王範(今運城市王範村)病卒,即葬王範村南五里鳴條岡上。從此皓的子孫家於王範。(祥見本志藝文志《漢徵士諱皓之墓碑》)”而且有衛家墓塚、衛家伺堂和衛家巷為證。王範人皆都說:“衛夫人是王範人鐵證如山”;但中學歷史課本、《辭海》卻說:“衛夫人,今夏縣人氏”;《夏縣誌》也說,“衛夫人是夏縣人氏”。究竟誰是誰非?硬骨頭碰上了“較真”的景銳。他聯同喬兆坤、曲陝定等幾次驅車奔赴王範、夏縣尉郭蘇莊一帶,深入基層一線,走訪高齡老人,反覆查資料,找文物,問百姓,尋祖墳,訪墓碑,通過尋蹤探幽,才得出結論:夏縣尉郭蘇莊的衛姓是從王範村(原安邑縣)遷徙而來的衛夫人後裔,屬於衛夫人宗族的一個分支,而衛夫人故里不在夏縣尉郭蘇莊,而在安邑王範村。

之後,景銳又和喬兆坤、樊培學、樊宇崗、郝運生,還有王範村村長等人,找到運城市市志編篆辦公室,向他們擺出各種鐵證與理由,經市志辦認真研究,2018年出版的《運城市志》就將衛夫人的故里改成了“衛鑠(272--349)字茂漪,別稱衛夫人,東晉河東安邑(今鹽湖區)人”。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運城市志》修改後的衛夫人文字

這是景銳為安邑敢於挑戰權威的一個例證。

安邑東北有座“太平興國寺塔”,是中國古塔中最高的,塔的內部直徑也是全國寺塔中最大的,雖屢遭地震,但分了合,合了分,至今仍屹立挺拔,這是大家公認的。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修復後的安邑塔

但在塔的建造年代上就有了嚴重分歧,一說“始建於隋代”,二說“創建於唐貞觀年間”,三說“創建於宋代”,四是“唐建、宋修”。

持“始建於隋代”之說者,因為隋史記載,隋文帝曾詔各州廣築佛塔,以踐“我興由佛法”之言。但細查,無更多史料;

持“創建於唐貞觀年間”之說者,有清康熙版《平陽府志(卷三十一)·古蹟》載:“興國寺塔,唐貞觀年建,有碑記。塔高三十丈,基廣畝餘,盡以磚甃(zhòu,用磚砌壁)。” 還有《解州全志·安邑古蹟》為據:“在城內東北有塔十三層,高二百六十尺,基廣畝餘,盡以磚甃。唐貞觀間建,明嘉靖乙卯地震,從頂裂至七層寬尺許,至萬曆間地震複合。” 1994年出版的《運城市志》也載:“太平興國寺塔,位於市區東7公里的安邑城內東北方。唐建,宋修,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升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究竟建於那個朝代?景銳與喬兆坤等在編撰《安邑志》時,反覆認真考證,除了找到《平陽府志(卷三十一)· 古蹟》、《解州全志·安邑古蹟》、1994年版《運城市志》外,還找到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二)· 古蹟記》和《通志》。除此而外,他們還找到了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五)· 文選》,《文選》載:民國十二年(公元1923年)縣長鄭裕孚所撰《房公祠存碑記》雲:“安邑縣署東有興國寺,建自元魏延和二年(公元433年)。寺有塔聳然而特立,又有造像三五石委棄於頹垣野草之間,民國十年四月,餘由臨汾移守斯土,擬徙石而存之……又得殘石二十七種,悉置於房公祠……”;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鄭欲孚的《房公伺存碑記

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六)· 詩選》中,民國元老、縣誌主編、著名學者景定成(即景梅九)做詩“塔高興國寺,瑞靄海光樓。和尚庵常在,畦田鹽自收。”並自解雲:“邑中太平興國寺,建自元魏,有塔高二百六十尺。諺雲:‘安邑縣一座塔,一口氣念不下十八匝。’實則十三層,塔內有元魏造像。”;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梅久關於塔的自解

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三)· 金石記·譙郡太守曹恪碑》,碑文的大意是:曹恪原籍安徽,其祖父官宦河東郡,父親跟從太武帝征討蓋吳有功,致仕休養於安邑。父母皆卒於安邑……太守本人,年近九十,一心向佛,曾傾其家資造佛像、佛塔,手抄佛經,朝夕誦讀,公元544年因病逝世……

鄭裕孚見過,並存放過寺中造像、碑碣,所言理當有據;景梅九斷言,見過塔內造像絕非唐以後所建。《曹恪碑》所記,有力地證明了安邑古塔建於唐宋以前。因為曹恪以90歲高齡,當時每日堅持齋戒,早晚誦讀鑽研佛經,若無寺院近在咫尺,提供方便,而一人獨自痴迷如此,勢難想象;況當時雕版印刷尚未興起,手抄兩部佛經,也不可能跑到很遠的地方,更不要說造佛像、佛塔送給外地寺院了。由此看來,太平興國寺塔建於元魏延和二年可信程度很大。

根據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五)· 文選》中時任縣長鄭裕孚所撰《房公祠存碑記》、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六)· 詩選》中景梅九的詩詞與自解文以及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三)· 金石記·譙郡太守曹恪碑》碑文,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安邑太平興國寺塔建於元魏延和二年(公元433年),距今1586年,比西安大雁塔唐永徽三年(652)年,還早219年,是中國磚塔建築中年代最早的。

這又是景銳對安邑文化的一大貢獻。

“鄉賢”是中國各地本鄉本土有德行、有才能、有聲望而深被本地民眾所尊重的賢人。重構傳統鄉村文化,需要一批有奉獻精神的鄉賢,而景銳就是安邑文化鄉賢中最值得稱讚的一位老人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保存的部分史志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部分榮譽證書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安邑縣八景(1)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安邑縣八景(2)


"

安邑,自古就是華夏民族的發祥地,也是中華民族最早建都的地方。“舊為堯舜都,後為夏禹都”,華夏文明的曙光就是從這裡升起的。因此,“古都”二字牢牢地植入了景銳心中。

景銳,今年77歲,身材瘦小,寡言少語,卻神采奕奕,倔強執著,從離開“安邑業教祕書”後,他把50多年的美好時光都用在了研究安邑文化、發掘安邑文化、振興安邑文化上,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無怨無悔,痴心不改,直到接近耄耋之今日,還在為安邑文化奔走、尋找、探究、整錄……素有“安邑文化鄉賢”和“安邑文化活字典、活檔案、活化石”之譽。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工作照

創建《安邑文化學會》與《安邑文化》

2001年,鹽湖區開發舜帝陵時,景銳被邀召集文學愛好者為舜帝陵題詩撰聯,偶遇一位中科院退休幹部,二人交談甚密。談到安邑文化時,他建議景銳成立一個“安邑文化研究會”。

2002年10月,鹽湖區第一個民間文化組織——《安邑文化學會》正式成立。

剛成立時,困難重重:沒有人,景銳就以他在康中上高中時的同學為主;沒有會址,就找到小時候玩伴、現在運城市武術協會會長、安邑北街民營企業家王金安,他借給安邑文化學會一百多平米房子,且分文不取;沒有桌椅板凳,原王莊曲陝定就將學校退下來的舊桌凳修理後搬來使用;沒有資金,就發動大家自願捐款,涓涓溪水匯成了大河。時任地委宣傳部副部長曹吉安和企業家李軍寶捐得最多,一人一萬多元,安邑辦事處歷任領導也屢次給以支持,就這樣,他們靠著“民間幫一點,會員捐一點,各級領導和辦事處撥一點”的辦法,頑強地走過了18個春秋。

2004年,景銳創辦了《安邑文化》刊物,已出版18期,共刊載古蹟考證、歷史回顧、德孝文化、民俗鄉情、名賢達人、詩詞歌賦、書畫薈萃等文圖1000多篇,內容豐富,精彩紛呈。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部分《安邑文化》

現在,《安邑文化學會》已經發展到100多人,上至各界名流,下至退休幹部和草根農民,成了一支雄厚的文化大軍。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和同事在查閱《運城市志》

期間,辦過幾期“詩詞楹聯研討會”。為了找到賢達俊才楊山虎,景銳曾六赴稷山,請楊山虎為會員講課;又把五言、七言平仄格律寫在牆上供會員複習。會員王新安還把所學詩詞知識和自己作品編印成《詩詞楹聯選》,供大家參考。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王新安印的詩詞楹聯選

會員王錦山編撰的“孝道經天鳴條帝雨蘇千象,仁賢緯地古柏薰風暖萬民”楹聯,被鐫刻在舜帝陵廟獻殿立柱上,遊人誤認為是古人留下來的中華傳統文化瑰寶;景銳撰寫的詩詞《涑水清流》:“潭溢涑溪波瀲灩,沙渠澄澈蕩漪漣。潺潺流淌匯深澗,漾漾瀠洄注淺灘。濤湧漫澆泓治浥,河清灌溉洛沱灣。沿溝激濺浪澎湃,滲浸渡濱溼潤添。”字字有水,句句和律,也被編入新版《運城市志》“詩詞卷”。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入選《運城市志》的詩

《安邑文化學會》和《安邑文化》為安邑一帶培養造就了一批人才。僅近年來著書立說的會員就有張效英、喬兆坤、劉俊傑、張吉有、李克隨、牛志彪、張克堅、張柏仁、稽明法等10多人;將改革開放40年徵文、共和國70年叢書編輯成書的就有會員喬呈祥、楊啟鰲、牛永錄等;喬呈祥、劉俊傑、牛永錄、景銳還編撰出版了30餘萬字鞭撻腐敗的《反腐罪案緝真》;會員稽明法還在輪椅上編撰了《商湯志傳》和《仝卜年在臺灣》等書,填補了商朝史上的空白……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會員出版的部分書

據不完全統計,會員在《運城日報》《運城晚報》《鹽湖文學》《今日鹽湖》等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和通訊報道2000餘篇。

安邑文化學會還有一個“書畫組”,達人仝經書,多次獲得全國書法大賽金獎,還發展了二十多位小書童,並在電視臺舉辦的“小明星”書法大賽上獲得等級獎。

以張代亮為團長的安邑文化學會文藝演出隊,還經常活躍在田間地頭、工廠農村,與關公文化藝術節上,受到觀眾好評。

有根有據為關龍逄爭回了墓葬地

關龍逄,夏末忠臣,被譽為“千古諫臣第一人”。但對關龍逄的墓地究竟葬於何處,爭議頗多,主要有安邑、平定,長垣、靈寶和陝縣五地。

2011年4月21日至22日,全國關氏宗親總會把各地關氏宗親

會長和五方代表召集到鄭州,共同探討關龍逄的墓葬地。

先是平定、長垣、靈寶、陝縣各述己見,後是景銳代表安邑發言。他不慌不忙,不急不懆,站在討論桌前侃侃而談:“我們認為,關龍逄殉職後葬在山西安邑,有九大理由:

(一)、安邑火車站附近有關龍逄的墓地,墓前有兩通碑,一是1962年運城市人民政府立的,一是1983年鹽湖區人民政府立的,上書:‘運城市文物保護單位’、‘鹽湖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關龍逄的文物保護碑

(二)、1994年出版的《運城市志》(小市)453頁記載:關龍逄墓地‘在安邑城東北1000米……墓冢佔地面積200平方米。墓前原有‘夏大夫關龍逄之墓’大型碑刻一通。據《解州全志·卷之十一安邑縣古蹟六》載:‘夏關龍逄墓在縣東北二里玉溝山,河南靈寶縣亦有關大夫墓,當以安邑為正。’;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運城市志》關於關龍逄墓地的一段

(三)、民國二十三年(1934)所編的《安邑縣誌》第211頁也載:‘夏關龍逄墓在縣東北二里玉溝山......’;

(四)、唐乾元年間立有碑,由張謂撰文,此碑已失。但《安邑縣誌》第220頁有這樣的記載:‘夏大夫關龍逄碑乾元中立,張謂撰,在城東北二里許關龍逄墓上。’可惜此碑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平田整地時失去。但縣誌所載不會是虛;

(五)、明嘉靖年間也立有一碑,是解州判官呂楠撰文,文曰:‘夏大夫關龍逄諫桀而死,其墓在安邑東北三裡……’此碑現埋在安邑南門外二道城壕裡,已斷為兩節,我曾同康中關回恩同志拿《安邑縣誌》金石記部分所載與此碑文對照,一字不差;

(六)、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言如泗、宋在詩所編的《安邑縣誌》圖八是關龍逄墓圖;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乾隆安邑縣誌上的安邑縣境圖

(七)、歷代文人呂楠、王道暉、楊愈節、康如璉、李甲黃、景昌會、柴晉芳等都到此祭奠過,並留有詩句。如柴晉芳的詩是:‘繞墓姚渠涴細塵,鶴鬆泣露幾千春。荒郊有幸埋忠骨,宗社無靈斬諫臣。夏運已亡難暝目,禹都憑弔欲沾巾,酒漿祭奠公知否,吾邑鄉賢第一人。’這些文人都承認關龍逄埋於在安邑;

(八)、關龍逄去世時,夏朝的國都就在安邑(現在的山西水利學院所在地),關龍逄當時作為‘囚犯’被殺,拉出都城便被埋掉,這是合乎情理的事;

(九)、解放前,河東地面的關氏宗族,年年清明節到此祭奠;改革開放後,不僅全國關氏宗親會的代表年年清明到此祭奠,而且海外的關氏宗親會的代表也不時來此祭奠,他們都承認關氏始祖關龍逄埋在安邑。”

經過大家討論,關氏全國宗親總會長關群生拍板定案:“根據各地發言,我們關氏宗親總會認為,我們的始祖關龍逄埋在山西安邑。因為安邑文化學會會長景銳講的有理有據,我建議有關人員回運城後同政府聯繫一下,把安邑的關龍逄墓地擴建為關龍逄公園。”

景銳不但為安邑爭回了關龍逄的葬身地,而且從2013年4月到12月在整個運城市範圍內發起了一場“紀念關龍逄為國殉職3780週年的詩詞大賽”,一共收到200餘人的648首詩詞。經安邑文化學會彙總,景銳讓人隠名打印成冊,邀請運城市詩詞學會會長楊山虎、河津市詩詞學會會長柴昌明、鹽湖區詩詞學會副會長景銳三位詩詞專家,對所有稿件進行公平公正評比,最後評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6名,優秀獎34名。除一、二、三等有現金獎勵外,全部發有獲獎證書。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詩詞大賽揭曉之一頁

正如王錦山先生在《吊忠臣關龍逄》一詩中所歌頌的:“忠臣始祖民欽敬,近四千年名遠揚。”自此,關龍逄其人其事其精神,已經深入人心,為下一步開發關龍逄墓地奠定了基礎。

老驥伏櫪立志編篆《安邑志》

現在的安邑屬於鄉鎮級;景銳的心裡卻認為,安邑年代久遠,地位重要,蘊藏著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需要進一步挖掘釐清歷史文化脈絡,深刻認識古安邑的歷史地位,於是,他就像向時任安邑辦書記張大虎談了自己想法,在張大虎的授意下,景銳在安邑文化學會大門口掛起了《安邑志編篆委員會辦公室》牌子。

2014年,景銳在編寫《安邑志》過程中,無意間聽人說“山西大學圖書館藏有一本清朝乾隆二十八年編寫的《安邑縣誌》”,他將信將疑,卻如獲至寶,緊緊抓住這個線索,不顧年邁體衰,隻身一人乘坐綠皮火車直奔山西大學圖書館,前後跑了兩次,才將《安邑縣誌》複印回來,開篇就是八張安邑縣境圖。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複印的乾隆解州安邑縣誌

為了能讓後人看到最原始的安邑古城圖,景銳發動學會裡的幾位老人,各自發揮行文、繪圖、收集資料等特長,用土法以步丈量,用繩子計長,得出一個個精準的數據,繪製出一幅完整清晰的古城全貌圖。

在編撰《安邑志》過程中,景銳還發現一個問題:原《安邑縣誌》載,衛夫人是安邑王範人氏;1994年版《運城市志》685頁也載:“衛鑠(272--345)字茂漪,東晉女書法家,汝南太守李矩妻,人稱‘衛夫人’,叔父衛恆,祖父衛瓘,曾祖父衛凱,都是當時的達官顯貴,尤其是書法,自成一家,素有‘書聖’、‘妙手’之稱譽。”684頁又載:“衛凱,東漢徵士衛皓的曾孫。衛皓,代人,湛於儒學。孝明皇帝聞其賢,遣使到代徵皓入洛陽。行至安邑王範(今運城市王範村)病卒,即葬王範村南五里鳴條岡上。從此皓的子孫家於王範。(祥見本志藝文志《漢徵士諱皓之墓碑》)”而且有衛家墓塚、衛家伺堂和衛家巷為證。王範人皆都說:“衛夫人是王範人鐵證如山”;但中學歷史課本、《辭海》卻說:“衛夫人,今夏縣人氏”;《夏縣誌》也說,“衛夫人是夏縣人氏”。究竟誰是誰非?硬骨頭碰上了“較真”的景銳。他聯同喬兆坤、曲陝定等幾次驅車奔赴王範、夏縣尉郭蘇莊一帶,深入基層一線,走訪高齡老人,反覆查資料,找文物,問百姓,尋祖墳,訪墓碑,通過尋蹤探幽,才得出結論:夏縣尉郭蘇莊的衛姓是從王範村(原安邑縣)遷徙而來的衛夫人後裔,屬於衛夫人宗族的一個分支,而衛夫人故里不在夏縣尉郭蘇莊,而在安邑王範村。

之後,景銳又和喬兆坤、樊培學、樊宇崗、郝運生,還有王範村村長等人,找到運城市市志編篆辦公室,向他們擺出各種鐵證與理由,經市志辦認真研究,2018年出版的《運城市志》就將衛夫人的故里改成了“衛鑠(272--349)字茂漪,別稱衛夫人,東晉河東安邑(今鹽湖區)人”。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運城市志》修改後的衛夫人文字

這是景銳為安邑敢於挑戰權威的一個例證。

安邑東北有座“太平興國寺塔”,是中國古塔中最高的,塔的內部直徑也是全國寺塔中最大的,雖屢遭地震,但分了合,合了分,至今仍屹立挺拔,這是大家公認的。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修復後的安邑塔

但在塔的建造年代上就有了嚴重分歧,一說“始建於隋代”,二說“創建於唐貞觀年間”,三說“創建於宋代”,四是“唐建、宋修”。

持“始建於隋代”之說者,因為隋史記載,隋文帝曾詔各州廣築佛塔,以踐“我興由佛法”之言。但細查,無更多史料;

持“創建於唐貞觀年間”之說者,有清康熙版《平陽府志(卷三十一)·古蹟》載:“興國寺塔,唐貞觀年建,有碑記。塔高三十丈,基廣畝餘,盡以磚甃(zhòu,用磚砌壁)。” 還有《解州全志·安邑古蹟》為據:“在城內東北有塔十三層,高二百六十尺,基廣畝餘,盡以磚甃。唐貞觀間建,明嘉靖乙卯地震,從頂裂至七層寬尺許,至萬曆間地震複合。” 1994年出版的《運城市志》也載:“太平興國寺塔,位於市區東7公里的安邑城內東北方。唐建,宋修,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升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究竟建於那個朝代?景銳與喬兆坤等在編撰《安邑志》時,反覆認真考證,除了找到《平陽府志(卷三十一)· 古蹟》、《解州全志·安邑古蹟》、1994年版《運城市志》外,還找到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二)· 古蹟記》和《通志》。除此而外,他們還找到了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五)· 文選》,《文選》載:民國十二年(公元1923年)縣長鄭裕孚所撰《房公祠存碑記》雲:“安邑縣署東有興國寺,建自元魏延和二年(公元433年)。寺有塔聳然而特立,又有造像三五石委棄於頹垣野草之間,民國十年四月,餘由臨汾移守斯土,擬徙石而存之……又得殘石二十七種,悉置於房公祠……”;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鄭欲孚的《房公伺存碑記

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六)· 詩選》中,民國元老、縣誌主編、著名學者景定成(即景梅九)做詩“塔高興國寺,瑞靄海光樓。和尚庵常在,畦田鹽自收。”並自解雲:“邑中太平興國寺,建自元魏,有塔高二百六十尺。諺雲:‘安邑縣一座塔,一口氣念不下十八匝。’實則十三層,塔內有元魏造像。”;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梅久關於塔的自解

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三)· 金石記·譙郡太守曹恪碑》,碑文的大意是:曹恪原籍安徽,其祖父官宦河東郡,父親跟從太武帝征討蓋吳有功,致仕休養於安邑。父母皆卒於安邑……太守本人,年近九十,一心向佛,曾傾其家資造佛像、佛塔,手抄佛經,朝夕誦讀,公元544年因病逝世……

鄭裕孚見過,並存放過寺中造像、碑碣,所言理當有據;景梅九斷言,見過塔內造像絕非唐以後所建。《曹恪碑》所記,有力地證明了安邑古塔建於唐宋以前。因為曹恪以90歲高齡,當時每日堅持齋戒,早晚誦讀鑽研佛經,若無寺院近在咫尺,提供方便,而一人獨自痴迷如此,勢難想象;況當時雕版印刷尚未興起,手抄兩部佛經,也不可能跑到很遠的地方,更不要說造佛像、佛塔送給外地寺院了。由此看來,太平興國寺塔建於元魏延和二年可信程度很大。

根據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五)· 文選》中時任縣長鄭裕孚所撰《房公祠存碑記》、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六)· 詩選》中景梅九的詩詞與自解文以及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三)· 金石記·譙郡太守曹恪碑》碑文,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安邑太平興國寺塔建於元魏延和二年(公元433年),距今1586年,比西安大雁塔唐永徽三年(652)年,還早219年,是中國磚塔建築中年代最早的。

這又是景銳對安邑文化的一大貢獻。

“鄉賢”是中國各地本鄉本土有德行、有才能、有聲望而深被本地民眾所尊重的賢人。重構傳統鄉村文化,需要一批有奉獻精神的鄉賢,而景銳就是安邑文化鄉賢中最值得稱讚的一位老人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保存的部分史志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部分榮譽證書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安邑縣八景(1)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安邑縣八景(2)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安邑縣八景(3)


"

安邑,自古就是華夏民族的發祥地,也是中華民族最早建都的地方。“舊為堯舜都,後為夏禹都”,華夏文明的曙光就是從這裡升起的。因此,“古都”二字牢牢地植入了景銳心中。

景銳,今年77歲,身材瘦小,寡言少語,卻神采奕奕,倔強執著,從離開“安邑業教祕書”後,他把50多年的美好時光都用在了研究安邑文化、發掘安邑文化、振興安邑文化上,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無怨無悔,痴心不改,直到接近耄耋之今日,還在為安邑文化奔走、尋找、探究、整錄……素有“安邑文化鄉賢”和“安邑文化活字典、活檔案、活化石”之譽。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工作照

創建《安邑文化學會》與《安邑文化》

2001年,鹽湖區開發舜帝陵時,景銳被邀召集文學愛好者為舜帝陵題詩撰聯,偶遇一位中科院退休幹部,二人交談甚密。談到安邑文化時,他建議景銳成立一個“安邑文化研究會”。

2002年10月,鹽湖區第一個民間文化組織——《安邑文化學會》正式成立。

剛成立時,困難重重:沒有人,景銳就以他在康中上高中時的同學為主;沒有會址,就找到小時候玩伴、現在運城市武術協會會長、安邑北街民營企業家王金安,他借給安邑文化學會一百多平米房子,且分文不取;沒有桌椅板凳,原王莊曲陝定就將學校退下來的舊桌凳修理後搬來使用;沒有資金,就發動大家自願捐款,涓涓溪水匯成了大河。時任地委宣傳部副部長曹吉安和企業家李軍寶捐得最多,一人一萬多元,安邑辦事處歷任領導也屢次給以支持,就這樣,他們靠著“民間幫一點,會員捐一點,各級領導和辦事處撥一點”的辦法,頑強地走過了18個春秋。

2004年,景銳創辦了《安邑文化》刊物,已出版18期,共刊載古蹟考證、歷史回顧、德孝文化、民俗鄉情、名賢達人、詩詞歌賦、書畫薈萃等文圖1000多篇,內容豐富,精彩紛呈。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部分《安邑文化》

現在,《安邑文化學會》已經發展到100多人,上至各界名流,下至退休幹部和草根農民,成了一支雄厚的文化大軍。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和同事在查閱《運城市志》

期間,辦過幾期“詩詞楹聯研討會”。為了找到賢達俊才楊山虎,景銳曾六赴稷山,請楊山虎為會員講課;又把五言、七言平仄格律寫在牆上供會員複習。會員王新安還把所學詩詞知識和自己作品編印成《詩詞楹聯選》,供大家參考。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王新安印的詩詞楹聯選

會員王錦山編撰的“孝道經天鳴條帝雨蘇千象,仁賢緯地古柏薰風暖萬民”楹聯,被鐫刻在舜帝陵廟獻殿立柱上,遊人誤認為是古人留下來的中華傳統文化瑰寶;景銳撰寫的詩詞《涑水清流》:“潭溢涑溪波瀲灩,沙渠澄澈蕩漪漣。潺潺流淌匯深澗,漾漾瀠洄注淺灘。濤湧漫澆泓治浥,河清灌溉洛沱灣。沿溝激濺浪澎湃,滲浸渡濱溼潤添。”字字有水,句句和律,也被編入新版《運城市志》“詩詞卷”。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入選《運城市志》的詩

《安邑文化學會》和《安邑文化》為安邑一帶培養造就了一批人才。僅近年來著書立說的會員就有張效英、喬兆坤、劉俊傑、張吉有、李克隨、牛志彪、張克堅、張柏仁、稽明法等10多人;將改革開放40年徵文、共和國70年叢書編輯成書的就有會員喬呈祥、楊啟鰲、牛永錄等;喬呈祥、劉俊傑、牛永錄、景銳還編撰出版了30餘萬字鞭撻腐敗的《反腐罪案緝真》;會員稽明法還在輪椅上編撰了《商湯志傳》和《仝卜年在臺灣》等書,填補了商朝史上的空白……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會員出版的部分書

據不完全統計,會員在《運城日報》《運城晚報》《鹽湖文學》《今日鹽湖》等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和通訊報道2000餘篇。

安邑文化學會還有一個“書畫組”,達人仝經書,多次獲得全國書法大賽金獎,還發展了二十多位小書童,並在電視臺舉辦的“小明星”書法大賽上獲得等級獎。

以張代亮為團長的安邑文化學會文藝演出隊,還經常活躍在田間地頭、工廠農村,與關公文化藝術節上,受到觀眾好評。

有根有據為關龍逄爭回了墓葬地

關龍逄,夏末忠臣,被譽為“千古諫臣第一人”。但對關龍逄的墓地究竟葬於何處,爭議頗多,主要有安邑、平定,長垣、靈寶和陝縣五地。

2011年4月21日至22日,全國關氏宗親總會把各地關氏宗親

會長和五方代表召集到鄭州,共同探討關龍逄的墓葬地。

先是平定、長垣、靈寶、陝縣各述己見,後是景銳代表安邑發言。他不慌不忙,不急不懆,站在討論桌前侃侃而談:“我們認為,關龍逄殉職後葬在山西安邑,有九大理由:

(一)、安邑火車站附近有關龍逄的墓地,墓前有兩通碑,一是1962年運城市人民政府立的,一是1983年鹽湖區人民政府立的,上書:‘運城市文物保護單位’、‘鹽湖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關龍逄的文物保護碑

(二)、1994年出版的《運城市志》(小市)453頁記載:關龍逄墓地‘在安邑城東北1000米……墓冢佔地面積200平方米。墓前原有‘夏大夫關龍逄之墓’大型碑刻一通。據《解州全志·卷之十一安邑縣古蹟六》載:‘夏關龍逄墓在縣東北二里玉溝山,河南靈寶縣亦有關大夫墓,當以安邑為正。’;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運城市志》關於關龍逄墓地的一段

(三)、民國二十三年(1934)所編的《安邑縣誌》第211頁也載:‘夏關龍逄墓在縣東北二里玉溝山......’;

(四)、唐乾元年間立有碑,由張謂撰文,此碑已失。但《安邑縣誌》第220頁有這樣的記載:‘夏大夫關龍逄碑乾元中立,張謂撰,在城東北二里許關龍逄墓上。’可惜此碑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平田整地時失去。但縣誌所載不會是虛;

(五)、明嘉靖年間也立有一碑,是解州判官呂楠撰文,文曰:‘夏大夫關龍逄諫桀而死,其墓在安邑東北三裡……’此碑現埋在安邑南門外二道城壕裡,已斷為兩節,我曾同康中關回恩同志拿《安邑縣誌》金石記部分所載與此碑文對照,一字不差;

(六)、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言如泗、宋在詩所編的《安邑縣誌》圖八是關龍逄墓圖;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乾隆安邑縣誌上的安邑縣境圖

(七)、歷代文人呂楠、王道暉、楊愈節、康如璉、李甲黃、景昌會、柴晉芳等都到此祭奠過,並留有詩句。如柴晉芳的詩是:‘繞墓姚渠涴細塵,鶴鬆泣露幾千春。荒郊有幸埋忠骨,宗社無靈斬諫臣。夏運已亡難暝目,禹都憑弔欲沾巾,酒漿祭奠公知否,吾邑鄉賢第一人。’這些文人都承認關龍逄埋於在安邑;

(八)、關龍逄去世時,夏朝的國都就在安邑(現在的山西水利學院所在地),關龍逄當時作為‘囚犯’被殺,拉出都城便被埋掉,這是合乎情理的事;

(九)、解放前,河東地面的關氏宗族,年年清明節到此祭奠;改革開放後,不僅全國關氏宗親會的代表年年清明到此祭奠,而且海外的關氏宗親會的代表也不時來此祭奠,他們都承認關氏始祖關龍逄埋在安邑。”

經過大家討論,關氏全國宗親總會長關群生拍板定案:“根據各地發言,我們關氏宗親總會認為,我們的始祖關龍逄埋在山西安邑。因為安邑文化學會會長景銳講的有理有據,我建議有關人員回運城後同政府聯繫一下,把安邑的關龍逄墓地擴建為關龍逄公園。”

景銳不但為安邑爭回了關龍逄的葬身地,而且從2013年4月到12月在整個運城市範圍內發起了一場“紀念關龍逄為國殉職3780週年的詩詞大賽”,一共收到200餘人的648首詩詞。經安邑文化學會彙總,景銳讓人隠名打印成冊,邀請運城市詩詞學會會長楊山虎、河津市詩詞學會會長柴昌明、鹽湖區詩詞學會副會長景銳三位詩詞專家,對所有稿件進行公平公正評比,最後評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6名,優秀獎34名。除一、二、三等有現金獎勵外,全部發有獲獎證書。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詩詞大賽揭曉之一頁

正如王錦山先生在《吊忠臣關龍逄》一詩中所歌頌的:“忠臣始祖民欽敬,近四千年名遠揚。”自此,關龍逄其人其事其精神,已經深入人心,為下一步開發關龍逄墓地奠定了基礎。

老驥伏櫪立志編篆《安邑志》

現在的安邑屬於鄉鎮級;景銳的心裡卻認為,安邑年代久遠,地位重要,蘊藏著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需要進一步挖掘釐清歷史文化脈絡,深刻認識古安邑的歷史地位,於是,他就像向時任安邑辦書記張大虎談了自己想法,在張大虎的授意下,景銳在安邑文化學會大門口掛起了《安邑志編篆委員會辦公室》牌子。

2014年,景銳在編寫《安邑志》過程中,無意間聽人說“山西大學圖書館藏有一本清朝乾隆二十八年編寫的《安邑縣誌》”,他將信將疑,卻如獲至寶,緊緊抓住這個線索,不顧年邁體衰,隻身一人乘坐綠皮火車直奔山西大學圖書館,前後跑了兩次,才將《安邑縣誌》複印回來,開篇就是八張安邑縣境圖。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複印的乾隆解州安邑縣誌

為了能讓後人看到最原始的安邑古城圖,景銳發動學會裡的幾位老人,各自發揮行文、繪圖、收集資料等特長,用土法以步丈量,用繩子計長,得出一個個精準的數據,繪製出一幅完整清晰的古城全貌圖。

在編撰《安邑志》過程中,景銳還發現一個問題:原《安邑縣誌》載,衛夫人是安邑王範人氏;1994年版《運城市志》685頁也載:“衛鑠(272--345)字茂漪,東晉女書法家,汝南太守李矩妻,人稱‘衛夫人’,叔父衛恆,祖父衛瓘,曾祖父衛凱,都是當時的達官顯貴,尤其是書法,自成一家,素有‘書聖’、‘妙手’之稱譽。”684頁又載:“衛凱,東漢徵士衛皓的曾孫。衛皓,代人,湛於儒學。孝明皇帝聞其賢,遣使到代徵皓入洛陽。行至安邑王範(今運城市王範村)病卒,即葬王範村南五里鳴條岡上。從此皓的子孫家於王範。(祥見本志藝文志《漢徵士諱皓之墓碑》)”而且有衛家墓塚、衛家伺堂和衛家巷為證。王範人皆都說:“衛夫人是王範人鐵證如山”;但中學歷史課本、《辭海》卻說:“衛夫人,今夏縣人氏”;《夏縣誌》也說,“衛夫人是夏縣人氏”。究竟誰是誰非?硬骨頭碰上了“較真”的景銳。他聯同喬兆坤、曲陝定等幾次驅車奔赴王範、夏縣尉郭蘇莊一帶,深入基層一線,走訪高齡老人,反覆查資料,找文物,問百姓,尋祖墳,訪墓碑,通過尋蹤探幽,才得出結論:夏縣尉郭蘇莊的衛姓是從王範村(原安邑縣)遷徙而來的衛夫人後裔,屬於衛夫人宗族的一個分支,而衛夫人故里不在夏縣尉郭蘇莊,而在安邑王範村。

之後,景銳又和喬兆坤、樊培學、樊宇崗、郝運生,還有王範村村長等人,找到運城市市志編篆辦公室,向他們擺出各種鐵證與理由,經市志辦認真研究,2018年出版的《運城市志》就將衛夫人的故里改成了“衛鑠(272--349)字茂漪,別稱衛夫人,東晉河東安邑(今鹽湖區)人”。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運城市志》修改後的衛夫人文字

這是景銳為安邑敢於挑戰權威的一個例證。

安邑東北有座“太平興國寺塔”,是中國古塔中最高的,塔的內部直徑也是全國寺塔中最大的,雖屢遭地震,但分了合,合了分,至今仍屹立挺拔,這是大家公認的。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修復後的安邑塔

但在塔的建造年代上就有了嚴重分歧,一說“始建於隋代”,二說“創建於唐貞觀年間”,三說“創建於宋代”,四是“唐建、宋修”。

持“始建於隋代”之說者,因為隋史記載,隋文帝曾詔各州廣築佛塔,以踐“我興由佛法”之言。但細查,無更多史料;

持“創建於唐貞觀年間”之說者,有清康熙版《平陽府志(卷三十一)·古蹟》載:“興國寺塔,唐貞觀年建,有碑記。塔高三十丈,基廣畝餘,盡以磚甃(zhòu,用磚砌壁)。” 還有《解州全志·安邑古蹟》為據:“在城內東北有塔十三層,高二百六十尺,基廣畝餘,盡以磚甃。唐貞觀間建,明嘉靖乙卯地震,從頂裂至七層寬尺許,至萬曆間地震複合。” 1994年出版的《運城市志》也載:“太平興國寺塔,位於市區東7公里的安邑城內東北方。唐建,宋修,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升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究竟建於那個朝代?景銳與喬兆坤等在編撰《安邑志》時,反覆認真考證,除了找到《平陽府志(卷三十一)· 古蹟》、《解州全志·安邑古蹟》、1994年版《運城市志》外,還找到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二)· 古蹟記》和《通志》。除此而外,他們還找到了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五)· 文選》,《文選》載:民國十二年(公元1923年)縣長鄭裕孚所撰《房公祠存碑記》雲:“安邑縣署東有興國寺,建自元魏延和二年(公元433年)。寺有塔聳然而特立,又有造像三五石委棄於頹垣野草之間,民國十年四月,餘由臨汾移守斯土,擬徙石而存之……又得殘石二十七種,悉置於房公祠……”;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鄭欲孚的《房公伺存碑記

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六)· 詩選》中,民國元老、縣誌主編、著名學者景定成(即景梅九)做詩“塔高興國寺,瑞靄海光樓。和尚庵常在,畦田鹽自收。”並自解雲:“邑中太平興國寺,建自元魏,有塔高二百六十尺。諺雲:‘安邑縣一座塔,一口氣念不下十八匝。’實則十三層,塔內有元魏造像。”;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梅久關於塔的自解

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三)· 金石記·譙郡太守曹恪碑》,碑文的大意是:曹恪原籍安徽,其祖父官宦河東郡,父親跟從太武帝征討蓋吳有功,致仕休養於安邑。父母皆卒於安邑……太守本人,年近九十,一心向佛,曾傾其家資造佛像、佛塔,手抄佛經,朝夕誦讀,公元544年因病逝世……

鄭裕孚見過,並存放過寺中造像、碑碣,所言理當有據;景梅九斷言,見過塔內造像絕非唐以後所建。《曹恪碑》所記,有力地證明了安邑古塔建於唐宋以前。因為曹恪以90歲高齡,當時每日堅持齋戒,早晚誦讀鑽研佛經,若無寺院近在咫尺,提供方便,而一人獨自痴迷如此,勢難想象;況當時雕版印刷尚未興起,手抄兩部佛經,也不可能跑到很遠的地方,更不要說造佛像、佛塔送給外地寺院了。由此看來,太平興國寺塔建於元魏延和二年可信程度很大。

根據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五)· 文選》中時任縣長鄭裕孚所撰《房公祠存碑記》、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六)· 詩選》中景梅九的詩詞與自解文以及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三)· 金石記·譙郡太守曹恪碑》碑文,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安邑太平興國寺塔建於元魏延和二年(公元433年),距今1586年,比西安大雁塔唐永徽三年(652)年,還早219年,是中國磚塔建築中年代最早的。

這又是景銳對安邑文化的一大貢獻。

“鄉賢”是中國各地本鄉本土有德行、有才能、有聲望而深被本地民眾所尊重的賢人。重構傳統鄉村文化,需要一批有奉獻精神的鄉賢,而景銳就是安邑文化鄉賢中最值得稱讚的一位老人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保存的部分史志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部分榮譽證書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安邑縣八景(1)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安邑縣八景(2)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安邑縣八景(3)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安邑縣八景(4)

(王志英 武安亭/文圖並授權)

"

安邑,自古就是華夏民族的發祥地,也是中華民族最早建都的地方。“舊為堯舜都,後為夏禹都”,華夏文明的曙光就是從這裡升起的。因此,“古都”二字牢牢地植入了景銳心中。

景銳,今年77歲,身材瘦小,寡言少語,卻神采奕奕,倔強執著,從離開“安邑業教祕書”後,他把50多年的美好時光都用在了研究安邑文化、發掘安邑文化、振興安邑文化上,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無怨無悔,痴心不改,直到接近耄耋之今日,還在為安邑文化奔走、尋找、探究、整錄……素有“安邑文化鄉賢”和“安邑文化活字典、活檔案、活化石”之譽。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工作照

創建《安邑文化學會》與《安邑文化》

2001年,鹽湖區開發舜帝陵時,景銳被邀召集文學愛好者為舜帝陵題詩撰聯,偶遇一位中科院退休幹部,二人交談甚密。談到安邑文化時,他建議景銳成立一個“安邑文化研究會”。

2002年10月,鹽湖區第一個民間文化組織——《安邑文化學會》正式成立。

剛成立時,困難重重:沒有人,景銳就以他在康中上高中時的同學為主;沒有會址,就找到小時候玩伴、現在運城市武術協會會長、安邑北街民營企業家王金安,他借給安邑文化學會一百多平米房子,且分文不取;沒有桌椅板凳,原王莊曲陝定就將學校退下來的舊桌凳修理後搬來使用;沒有資金,就發動大家自願捐款,涓涓溪水匯成了大河。時任地委宣傳部副部長曹吉安和企業家李軍寶捐得最多,一人一萬多元,安邑辦事處歷任領導也屢次給以支持,就這樣,他們靠著“民間幫一點,會員捐一點,各級領導和辦事處撥一點”的辦法,頑強地走過了18個春秋。

2004年,景銳創辦了《安邑文化》刊物,已出版18期,共刊載古蹟考證、歷史回顧、德孝文化、民俗鄉情、名賢達人、詩詞歌賦、書畫薈萃等文圖1000多篇,內容豐富,精彩紛呈。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部分《安邑文化》

現在,《安邑文化學會》已經發展到100多人,上至各界名流,下至退休幹部和草根農民,成了一支雄厚的文化大軍。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和同事在查閱《運城市志》

期間,辦過幾期“詩詞楹聯研討會”。為了找到賢達俊才楊山虎,景銳曾六赴稷山,請楊山虎為會員講課;又把五言、七言平仄格律寫在牆上供會員複習。會員王新安還把所學詩詞知識和自己作品編印成《詩詞楹聯選》,供大家參考。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王新安印的詩詞楹聯選

會員王錦山編撰的“孝道經天鳴條帝雨蘇千象,仁賢緯地古柏薰風暖萬民”楹聯,被鐫刻在舜帝陵廟獻殿立柱上,遊人誤認為是古人留下來的中華傳統文化瑰寶;景銳撰寫的詩詞《涑水清流》:“潭溢涑溪波瀲灩,沙渠澄澈蕩漪漣。潺潺流淌匯深澗,漾漾瀠洄注淺灘。濤湧漫澆泓治浥,河清灌溉洛沱灣。沿溝激濺浪澎湃,滲浸渡濱溼潤添。”字字有水,句句和律,也被編入新版《運城市志》“詩詞卷”。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入選《運城市志》的詩

《安邑文化學會》和《安邑文化》為安邑一帶培養造就了一批人才。僅近年來著書立說的會員就有張效英、喬兆坤、劉俊傑、張吉有、李克隨、牛志彪、張克堅、張柏仁、稽明法等10多人;將改革開放40年徵文、共和國70年叢書編輯成書的就有會員喬呈祥、楊啟鰲、牛永錄等;喬呈祥、劉俊傑、牛永錄、景銳還編撰出版了30餘萬字鞭撻腐敗的《反腐罪案緝真》;會員稽明法還在輪椅上編撰了《商湯志傳》和《仝卜年在臺灣》等書,填補了商朝史上的空白……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會員出版的部分書

據不完全統計,會員在《運城日報》《運城晚報》《鹽湖文學》《今日鹽湖》等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和通訊報道2000餘篇。

安邑文化學會還有一個“書畫組”,達人仝經書,多次獲得全國書法大賽金獎,還發展了二十多位小書童,並在電視臺舉辦的“小明星”書法大賽上獲得等級獎。

以張代亮為團長的安邑文化學會文藝演出隊,還經常活躍在田間地頭、工廠農村,與關公文化藝術節上,受到觀眾好評。

有根有據為關龍逄爭回了墓葬地

關龍逄,夏末忠臣,被譽為“千古諫臣第一人”。但對關龍逄的墓地究竟葬於何處,爭議頗多,主要有安邑、平定,長垣、靈寶和陝縣五地。

2011年4月21日至22日,全國關氏宗親總會把各地關氏宗親

會長和五方代表召集到鄭州,共同探討關龍逄的墓葬地。

先是平定、長垣、靈寶、陝縣各述己見,後是景銳代表安邑發言。他不慌不忙,不急不懆,站在討論桌前侃侃而談:“我們認為,關龍逄殉職後葬在山西安邑,有九大理由:

(一)、安邑火車站附近有關龍逄的墓地,墓前有兩通碑,一是1962年運城市人民政府立的,一是1983年鹽湖區人民政府立的,上書:‘運城市文物保護單位’、‘鹽湖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關龍逄的文物保護碑

(二)、1994年出版的《運城市志》(小市)453頁記載:關龍逄墓地‘在安邑城東北1000米……墓冢佔地面積200平方米。墓前原有‘夏大夫關龍逄之墓’大型碑刻一通。據《解州全志·卷之十一安邑縣古蹟六》載:‘夏關龍逄墓在縣東北二里玉溝山,河南靈寶縣亦有關大夫墓,當以安邑為正。’;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運城市志》關於關龍逄墓地的一段

(三)、民國二十三年(1934)所編的《安邑縣誌》第211頁也載:‘夏關龍逄墓在縣東北二里玉溝山......’;

(四)、唐乾元年間立有碑,由張謂撰文,此碑已失。但《安邑縣誌》第220頁有這樣的記載:‘夏大夫關龍逄碑乾元中立,張謂撰,在城東北二里許關龍逄墓上。’可惜此碑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平田整地時失去。但縣誌所載不會是虛;

(五)、明嘉靖年間也立有一碑,是解州判官呂楠撰文,文曰:‘夏大夫關龍逄諫桀而死,其墓在安邑東北三裡……’此碑現埋在安邑南門外二道城壕裡,已斷為兩節,我曾同康中關回恩同志拿《安邑縣誌》金石記部分所載與此碑文對照,一字不差;

(六)、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言如泗、宋在詩所編的《安邑縣誌》圖八是關龍逄墓圖;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乾隆安邑縣誌上的安邑縣境圖

(七)、歷代文人呂楠、王道暉、楊愈節、康如璉、李甲黃、景昌會、柴晉芳等都到此祭奠過,並留有詩句。如柴晉芳的詩是:‘繞墓姚渠涴細塵,鶴鬆泣露幾千春。荒郊有幸埋忠骨,宗社無靈斬諫臣。夏運已亡難暝目,禹都憑弔欲沾巾,酒漿祭奠公知否,吾邑鄉賢第一人。’這些文人都承認關龍逄埋於在安邑;

(八)、關龍逄去世時,夏朝的國都就在安邑(現在的山西水利學院所在地),關龍逄當時作為‘囚犯’被殺,拉出都城便被埋掉,這是合乎情理的事;

(九)、解放前,河東地面的關氏宗族,年年清明節到此祭奠;改革開放後,不僅全國關氏宗親會的代表年年清明到此祭奠,而且海外的關氏宗親會的代表也不時來此祭奠,他們都承認關氏始祖關龍逄埋在安邑。”

經過大家討論,關氏全國宗親總會長關群生拍板定案:“根據各地發言,我們關氏宗親總會認為,我們的始祖關龍逄埋在山西安邑。因為安邑文化學會會長景銳講的有理有據,我建議有關人員回運城後同政府聯繫一下,把安邑的關龍逄墓地擴建為關龍逄公園。”

景銳不但為安邑爭回了關龍逄的葬身地,而且從2013年4月到12月在整個運城市範圍內發起了一場“紀念關龍逄為國殉職3780週年的詩詞大賽”,一共收到200餘人的648首詩詞。經安邑文化學會彙總,景銳讓人隠名打印成冊,邀請運城市詩詞學會會長楊山虎、河津市詩詞學會會長柴昌明、鹽湖區詩詞學會副會長景銳三位詩詞專家,對所有稿件進行公平公正評比,最後評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6名,優秀獎34名。除一、二、三等有現金獎勵外,全部發有獲獎證書。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詩詞大賽揭曉之一頁

正如王錦山先生在《吊忠臣關龍逄》一詩中所歌頌的:“忠臣始祖民欽敬,近四千年名遠揚。”自此,關龍逄其人其事其精神,已經深入人心,為下一步開發關龍逄墓地奠定了基礎。

老驥伏櫪立志編篆《安邑志》

現在的安邑屬於鄉鎮級;景銳的心裡卻認為,安邑年代久遠,地位重要,蘊藏著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需要進一步挖掘釐清歷史文化脈絡,深刻認識古安邑的歷史地位,於是,他就像向時任安邑辦書記張大虎談了自己想法,在張大虎的授意下,景銳在安邑文化學會大門口掛起了《安邑志編篆委員會辦公室》牌子。

2014年,景銳在編寫《安邑志》過程中,無意間聽人說“山西大學圖書館藏有一本清朝乾隆二十八年編寫的《安邑縣誌》”,他將信將疑,卻如獲至寶,緊緊抓住這個線索,不顧年邁體衰,隻身一人乘坐綠皮火車直奔山西大學圖書館,前後跑了兩次,才將《安邑縣誌》複印回來,開篇就是八張安邑縣境圖。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複印的乾隆解州安邑縣誌

為了能讓後人看到最原始的安邑古城圖,景銳發動學會裡的幾位老人,各自發揮行文、繪圖、收集資料等特長,用土法以步丈量,用繩子計長,得出一個個精準的數據,繪製出一幅完整清晰的古城全貌圖。

在編撰《安邑志》過程中,景銳還發現一個問題:原《安邑縣誌》載,衛夫人是安邑王範人氏;1994年版《運城市志》685頁也載:“衛鑠(272--345)字茂漪,東晉女書法家,汝南太守李矩妻,人稱‘衛夫人’,叔父衛恆,祖父衛瓘,曾祖父衛凱,都是當時的達官顯貴,尤其是書法,自成一家,素有‘書聖’、‘妙手’之稱譽。”684頁又載:“衛凱,東漢徵士衛皓的曾孫。衛皓,代人,湛於儒學。孝明皇帝聞其賢,遣使到代徵皓入洛陽。行至安邑王範(今運城市王範村)病卒,即葬王範村南五里鳴條岡上。從此皓的子孫家於王範。(祥見本志藝文志《漢徵士諱皓之墓碑》)”而且有衛家墓塚、衛家伺堂和衛家巷為證。王範人皆都說:“衛夫人是王範人鐵證如山”;但中學歷史課本、《辭海》卻說:“衛夫人,今夏縣人氏”;《夏縣誌》也說,“衛夫人是夏縣人氏”。究竟誰是誰非?硬骨頭碰上了“較真”的景銳。他聯同喬兆坤、曲陝定等幾次驅車奔赴王範、夏縣尉郭蘇莊一帶,深入基層一線,走訪高齡老人,反覆查資料,找文物,問百姓,尋祖墳,訪墓碑,通過尋蹤探幽,才得出結論:夏縣尉郭蘇莊的衛姓是從王範村(原安邑縣)遷徙而來的衛夫人後裔,屬於衛夫人宗族的一個分支,而衛夫人故里不在夏縣尉郭蘇莊,而在安邑王範村。

之後,景銳又和喬兆坤、樊培學、樊宇崗、郝運生,還有王範村村長等人,找到運城市市志編篆辦公室,向他們擺出各種鐵證與理由,經市志辦認真研究,2018年出版的《運城市志》就將衛夫人的故里改成了“衛鑠(272--349)字茂漪,別稱衛夫人,東晉河東安邑(今鹽湖區)人”。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運城市志》修改後的衛夫人文字

這是景銳為安邑敢於挑戰權威的一個例證。

安邑東北有座“太平興國寺塔”,是中國古塔中最高的,塔的內部直徑也是全國寺塔中最大的,雖屢遭地震,但分了合,合了分,至今仍屹立挺拔,這是大家公認的。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修復後的安邑塔

但在塔的建造年代上就有了嚴重分歧,一說“始建於隋代”,二說“創建於唐貞觀年間”,三說“創建於宋代”,四是“唐建、宋修”。

持“始建於隋代”之說者,因為隋史記載,隋文帝曾詔各州廣築佛塔,以踐“我興由佛法”之言。但細查,無更多史料;

持“創建於唐貞觀年間”之說者,有清康熙版《平陽府志(卷三十一)·古蹟》載:“興國寺塔,唐貞觀年建,有碑記。塔高三十丈,基廣畝餘,盡以磚甃(zhòu,用磚砌壁)。” 還有《解州全志·安邑古蹟》為據:“在城內東北有塔十三層,高二百六十尺,基廣畝餘,盡以磚甃。唐貞觀間建,明嘉靖乙卯地震,從頂裂至七層寬尺許,至萬曆間地震複合。” 1994年出版的《運城市志》也載:“太平興國寺塔,位於市區東7公里的安邑城內東北方。唐建,宋修,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升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究竟建於那個朝代?景銳與喬兆坤等在編撰《安邑志》時,反覆認真考證,除了找到《平陽府志(卷三十一)· 古蹟》、《解州全志·安邑古蹟》、1994年版《運城市志》外,還找到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二)· 古蹟記》和《通志》。除此而外,他們還找到了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五)· 文選》,《文選》載:民國十二年(公元1923年)縣長鄭裕孚所撰《房公祠存碑記》雲:“安邑縣署東有興國寺,建自元魏延和二年(公元433年)。寺有塔聳然而特立,又有造像三五石委棄於頹垣野草之間,民國十年四月,餘由臨汾移守斯土,擬徙石而存之……又得殘石二十七種,悉置於房公祠……”;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鄭欲孚的《房公伺存碑記

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六)· 詩選》中,民國元老、縣誌主編、著名學者景定成(即景梅九)做詩“塔高興國寺,瑞靄海光樓。和尚庵常在,畦田鹽自收。”並自解雲:“邑中太平興國寺,建自元魏,有塔高二百六十尺。諺雲:‘安邑縣一座塔,一口氣念不下十八匝。’實則十三層,塔內有元魏造像。”;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梅久關於塔的自解

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三)· 金石記·譙郡太守曹恪碑》,碑文的大意是:曹恪原籍安徽,其祖父官宦河東郡,父親跟從太武帝征討蓋吳有功,致仕休養於安邑。父母皆卒於安邑……太守本人,年近九十,一心向佛,曾傾其家資造佛像、佛塔,手抄佛經,朝夕誦讀,公元544年因病逝世……

鄭裕孚見過,並存放過寺中造像、碑碣,所言理當有據;景梅九斷言,見過塔內造像絕非唐以後所建。《曹恪碑》所記,有力地證明了安邑古塔建於唐宋以前。因為曹恪以90歲高齡,當時每日堅持齋戒,早晚誦讀鑽研佛經,若無寺院近在咫尺,提供方便,而一人獨自痴迷如此,勢難想象;況當時雕版印刷尚未興起,手抄兩部佛經,也不可能跑到很遠的地方,更不要說造佛像、佛塔送給外地寺院了。由此看來,太平興國寺塔建於元魏延和二年可信程度很大。

根據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五)· 文選》中時任縣長鄭裕孚所撰《房公祠存碑記》、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六)· 詩選》中景梅九的詩詞與自解文以及民國版《安邑縣誌(卷十三)· 金石記·譙郡太守曹恪碑》碑文,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安邑太平興國寺塔建於元魏延和二年(公元433年),距今1586年,比西安大雁塔唐永徽三年(652)年,還早219年,是中國磚塔建築中年代最早的。

這又是景銳對安邑文化的一大貢獻。

“鄉賢”是中國各地本鄉本土有德行、有才能、有聲望而深被本地民眾所尊重的賢人。重構傳統鄉村文化,需要一批有奉獻精神的鄉賢,而景銳就是安邑文化鄉賢中最值得稱讚的一位老人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保存的部分史志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景銳部分榮譽證書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安邑縣八景(1)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安邑縣八景(2)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安邑縣八景(3)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安邑縣八景(4)

(王志英 武安亭/文圖並授權)

安邑文化名人景銳

欣賞更多原創運城生活圖文,敬請關注本頭條號。

責任編輯:馬國青

備案編號:運城網信A00236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