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淋了小暑頭,四十五天不放牛”啥意思?今年何時小暑?

小暑 農村 溫暖冬至 你好夏至 養牛 科技農場 2019-07-07

今年的小暑在7月7日,也就是這個週日。

說到小暑和農諺,不得不佩服咱們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24節氣及時到了今天還是如此的精準。那個時候還沒有現在我們所用的陽曆,我國古人就利用太陽的軌跡自制了“干支歷”,也有人稱作‘’太陽曆”,利用干支歷制定了二十四節氣並一直沿用至今。對天氣已經農事的指導意義重大。農諺則是古人的經驗結晶,並且大部分都和節氣相關,現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進行農事耕作依然遵循這農諺,準沒錯!

農村俗語“淋了小暑頭,四十五天不放牛”啥意思?今年何時小暑?

小暑

小暑是夏季的第五個節氣,一般在每年的七月7日或8日。按照干支歷的算法就是太陽到達黃經105°時為小暑。

小暑,顧名思義,“暑”是熱的意思,小暑的意思則為小熱,還不是十分熱的意思。雖然這麼說,但是一般小暑前後就開始入伏了,這幾天的溫度大家也都感受的到,已經正式感受到夏天的炎熱了,所以我覺得這小熱並不恰當,“初”熱更合適些,標誌著已經正式邁入夏天的炎熱階段了。

農村俗語“淋了小暑頭,四十五天不放牛”啥意思?今年何時小暑?

淋了小暑頭,四十五天不放牛

那麼這句農諺是什麼意思呢?“淋”了小暑頭,這淋自然指的是雨淋,“頭”則指的是開頭,前半句的意思就是剛剛進入小暑的時候就下雨;四十五天不放牛,以前農村養牛的比較多,想要出去放牛的話下雨天自然是不行了,要晴天才能放牛,雨天只能把牛關在家裡了,後半句指的則是雨水多。整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小暑前後下雨的話,則以後的一個半月就會雨水不斷。

農村俗語“淋了小暑頭,四十五天不放牛”啥意思?今年何時小暑?

這句話總的來說有些誇張的成分,但是不得不說如果小暑前後雨多的話,以後的雨水也不會少。每年的“三伏天”持續30天或者40天,一般都是在小暑過後,這小暑後的四十五天基本就包含著每年的“三伏天”,大家都知道每年這個時間是最熱的時候,這個時候作物生長也同樣需要大量的水分,所以這個時候的雨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說,這“四十五天不放牛”其實也是大家的一種美好向往,因為這個時候如果雨水多,莊稼會長得好,會豐收,同時人們也不再用受悶熱之苦了。

怎麼樣,今年你那小暑會下雨嗎?

更多熱點資訊,歡迎關注我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