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股價還有救嗎?不足一年市值蒸發3000億港元,硬件不賺錢出路何在

硬件淨利潤率低於1%。


小米股價還有救嗎?不足一年市值蒸發3000億港元,硬件不賺錢出路何在


今年以來,小米集團的新聞,常與“回購”一詞相伴而出。

6月4日凌晨,據港交所文件顯示,小米集團回購1110萬股B類股份,價值約9999.75萬港元。這是該公司連續第二天回購股票。此前一天的6月3日,小米集團按均價9.0492港元/股,回購1102.94萬股B類股份,涉資9980.7萬港元。

事實上,小米集團分別在2019年1月17日、18日,以9.7625港元和10.15港元,回購了614萬股B類股份和985萬股B類股份,各耗資約6000萬港元和約1億港元。

今年年初,港股尚處在普漲的階段,特別是1月9日,港股恆指大漲2.27%,藍籌股幾乎全線上漲。但此時上市滿半年的小米集團限售股到了解禁期,解禁股份數量大約30億股,約佔小米集團流通股比例大約19%。此時的小米集團司股票處於全流通狀態,市值約2500億港元。

如果說年初小米集團解禁期滿,選擇回購,在短期內穩定股價,實際效果也確實達成。在1月18日收盤,小米集團上漲4.31%,至10.16港元/股,但這樣的效用並未維持多久。

因為半年過去,小米集團股價仍跌跌不停。6月3日,小米盤中股價跌幅達到了6.3%,為歷史新低的8.92港元。小米集團隨即公佈了再次回購的計劃。

只是,這一次會產生怎樣的效果呢?

硬件不賺錢

“小米股價下滑5月上旬已經有苗頭,5月17日之後便有明顯的快速下滑。”第一手機研究院院長孫燕飈對時間財經表示,“此前,小米的股價一直維持在11港元左右,但現在跑到了9港元左右。”


小米股價還有救嗎?不足一年市值蒸發3000億港元,硬件不賺錢出路何在


對於原因,孫認為是國際環境的影響,“國際上貿易摩擦,對香港這樣的金融中心有不小影響。特別是對華為的制裁,已經非常明顯地對在香港上市的手機相關廠商有所影響。”

可以舉例的包括,在香港上市的手機供應鏈廠商,舜宇光學、丘鈦科技,在進入5月以來,股價也在不斷探底。

2019年3月,小米集團發佈2018年年報顯示,包括手機、IoT和生活消費品等智能硬件在內,2018年小米硬件綜合稅後淨利潤率小於1%。

如此的利潤率已經遠遠低於小米董事長兼CEO雷軍自己對外的承諾。2018年4月25日,雷軍來到母校武漢大學,發佈了中端機型6X。發佈會上他宣佈,“小米硬件綜合利潤率永遠不會超過5%,如有超出部分,將超出部分全部返還給用戶”。

據小米披露的信息,2016 年,小米硬件綜合淨利潤率不過 2.8%,而 2017 年,小米的總體利潤預計為 75.82 億元,利潤率預計也只有 6%。這樣的策略和定位,將小米帶上了全球第四大手機廠商的地位。

有業內人士對時間財經表示,硬件收入不超過5%,這樣讓小米很難通過硬件賺到錢。亦憂亦喜的是,低價、高性價比的手機令小米能夠迅速獲得用戶支持,小米集團則必須從其他業務處賺錢。

“小米本質上是一家以手機、智能硬件和 IOT 平臺為核心的互聯網公司。”雷軍曾在給員工的郵件中這樣定義。

在小米的財報中,互聯網收入包括遊戲、金融,廣告以及其他增值業務。據財報顯示,小米於2019年第一季度總收入人民幣438億元,同比增長27.2%。2019年第一季度經調整淨利潤同比增長22.4%至人民幣21億元。

小米互聯網服務分部收入於2019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長31.8%至人民幣43億元。其中,廣告業務收入達人民幣23億元。遊戲收入同比達人民幣8.231億元。其他互聯網增值服務收入達人民幣12億元,主要是由於互聯網金融業務和有品電商平臺收入的快速增長。

對比可以看到,主打互聯網概念的小米,來自互聯網服務部分的收入僅佔到小米整體營收的10%左右。

這意味著,硬件不賺錢,互聯網收入尚不足以成為收入引擎的小米,需要更多開源渠道。與此同時,“Google不支持華為Android的事件,也在變相地影響小米。這樣的潛在風險,導致主打互聯網概念小米在港股的表現也不振。”孫燕飈補充道。

業務重心轉移

小米集團的業務重心轉移非常明顯。一家互聯網公司,最為成熟的盈利方式便是廣告,而小米展示廣告的渠道只有它的硬件。所以可以說,在系統中投放廣告是小米再壓縮硬件價格之後的必然選擇。小米亦從中取得了成功。


小米股價還有救嗎?不足一年市值蒸發3000億港元,硬件不賺錢出路何在


然而這樣的從手機用戶獲取廣告收入,也曾引起不小的麻煩。2018年就有社交資訊網站Reddit的一名用戶發帖表達了他對小米的失望。該用戶抱怨,“小米現在甚至在設置應用上顯示廣告”。幾乎每次打開手機,MIUI自帶的音樂播放器和其他應用都會展示廣告。

對於此類事件,小米的迴應是,“廣告是小米互聯網服務的一部分,也是公司商業模式的重要一環,並且還將已這種模式進行,但同時我們也將提供關閉廣告的選項以及改進廣告展示時間和位置的方式來優化用戶體驗。我們認為,廣告應是不顯眼的,用戶也選擇更少推薦的選擇。”

小米商業擴張需要利潤,便一定要有渠道,因此搭載廣告類似的事,小米一定做一些堅持和嘗試。“僅遭到用戶的吐槽,它不會在乎,但是如果用戶為此不買它的手機,它就會很在乎。這是一個嘗試,也是個開始,”熟悉小米的行業人士對時間財經說。

除了廣告,小米加大了對互聯網金融業務的重視。北京億達(上海)律師事務所董毅智律師對時間財經表示,小米金融在人才和管理上面臨很大的挑戰,這個過程中能否給用戶更好的體驗,能否更好地符合監管的要求,需要較長時間去考察。

事實上,從2018年所推薦多家P2P平臺爆雷,今年5月時與民生銀行對接系統因故出現異常,導致少量用戶的還款信息未及時更新。小米金融在多種爭議聲中持續擴張。

截至發稿,小米最新市值為2214.63億港元,距離半年前又減少了近300億港元。距離從2018年7月香港上市後,市值最高點的5525億港元,更是跌去逾3000億港元,近乎腰斬。對於小米股價何時能有利好的問題,“一貿易摩擦的緩和;二是即將出的業績預告,若業績表現不錯,則股價會上漲。“孫燕飈對時間財經表示。(北京時間財經 樑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