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最大的支流陝西渭河,全長818公里,是中華文明一支重要血脈。據地質學家研究,渭河本是黃河主幹道,現在成了黃河的支流。距今2000多萬年前的新第三紀時,黃河是一條真正的滾滾東流的大河。那時,黃河從蘭州向東,沿現在的渭河一直向東注入黃海。我們現在看到的渭河寬闊的河床和巨大的沖積平原,足可證明這是古黃河的“功勞”。從新生代起,新構造運動使西秦嶺榆中至鳥鼠山一帶發生近南北向長垣狀隆起,使古黃河水在這裡遇到了障礙從今曰蘭州處改道向北走了一個“幾”字形的大拐彎。

探尋咸陽歷史文化蹤跡之千年咸陽古渡


《山海經.海內東經》:“渭水出鳥鼠同穴山,東注河,入華陰北。”

《尚書.禹貢》:“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涇屬渭汭,漆沮既従,灃水攸同。”

《詩經.大雅.文王有聲》:豐水東注維禹之績四方攸同皇王維闢皇王烝哉

從以上的文字記載可以看出,大禹治水從鳥鼠同穴山開始疏導渭水,向東與灃水會合,又向東與涇水會合;又向東經過漆沮水,流入黃河。

咸陽周稱程伯國,後改名畢郢,再改岐周。《詩經·大雅·大明》“文定厥祥,親迎於渭。造舟為樑,丕顯其光。”,造舟為樑就是聯舟為橋。這是咸陽古渡的首次文字記載。三千多年來,雄渾壯美的自然風光咸陽古渡,以其韻味深長的人文內涵,屹立於中華民族文化之林。留下文王求賢、姜太公釣魚的故事流傳至今。

春秋時稱渭陽。《詩經·秦風·渭陽》就是描寫的春秋時期,發生在古都咸陽渡口的一代霸主晉文公與其外甥秦康公的一段離別贈言,“我送舅氏,曰至渭陽。何以贈之?路車乘黃。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贈之?瓊瑰玉佩。”其中秦康公對已故母親的思念真摯尤為感人。留下了千古絕唱。

《三輔黃圖》記:“秦始皇……築咸陽宮。因北陵營殿,端門四達,以則紫宮,象帝居。渭水貫都,以象天漢,橫橋南渡,以法牽牛。”。從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至秦末140多年間,咸陽曾為秦國都城。秦咸陽城遺址在漢長安城西北2,5公里渭河北岸。橫橋(秦時稱為渭橋。因為在漢長安城橫門外,西漢時稱為橫橋,也稱為中渭橋)則是秦昭王始建,到秦始皇時,只有站在橫橋上北望咸陽宮的壯觀,南觀阿房宮和上林苑的秀麗。到漢代重修,在今渭城區窯店鎮南的東龍村。

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更名新城。漢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改為渭城。為了修建和祭奠西漢皇家陵墓的需要,漢景帝劉啟五年在高陵縣耿鎮渭河上建了東渭橋;漢武帝建元三年又在現在渭河東岸馬家寨與曹家寨兩村之間的文王嘴附近建起了西渭橋。張騫開闢了絲綢之路後,這裡已成為絲綢之路的橋頭堡,將士西出邊關過古渡送行去西域這裡是必經之路。

晉時設置靈武縣。後趙時更名石安縣。唐復為咸陽縣,咸陽城遺址在今咸陽市東郊任家嘴(秦杜郵亭)東南二三裡的渭河灘中(秦咸陽城西邊5公里處)。 唐時,便橋就在唐咸陽城的東邊,便橋成為一座見證了離愁別緒的“離別之橋”,唐代很多詩人都寫詩描繪了當時的心境。唐杜甫兵車行詩:“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爺孃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雖然唐朝從軍或出使西域是令人仰慕的壯舉,但西域一帶當時還比較荒涼,送客至此,心中不免悲傷。唐代很多詩人都寫詩描繪了當時的心境。李商隱有詩云:“京華庸蜀三千里,送到咸陽見夕陽。”,王維那首《送元二使安西》就是在此為朋友餞行所作:“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玄奘行程五萬之遙,取回佛經六百餘部。

三千年來物換星移,渭河多次改道,河床北移。因此,咸陽古渡也隨著城市的遷移和建築的需求而變化,從高陵的耿鎮(東渭橋的最東邊)到咸陽的呂村(西渭橋的最西邊)長達50多公里的範圍內就發現了12座咸陽古渡遺址。在2012年4月,西安市未央區所屬渭河南岸河灘陸續發現2組5座橋樑遺址,規模巨大、佈局完整、排列有序、內涵豐富,是迄今所發現的最大的秦漢木樑柱橋樑遺址,也是現知同時期世界最大的木構橋樑。據出土的木樁推測渭橋的長度在880米以上,橋樁寬度為15.4米,估計橋面寬度遠大於此而此橋據推測建於秦代最早可至秦昭王時,使用一直延續到唐代,使用時間超過2000年。據專家介紹,明代渭華大地震前的渭河古道就從這裡流過。大地震後,渭河向北改道到現在的位置。

明代的咸陽城在唐咸陽城的西邊大約3公里處,據咸陽地方誌記載,“咸陽古渡“建築於明嘉靖年間,渡品處建有一座木橋,通隴通蜀,過客眾多,為秦中第一渡。”嘉靖年間,人們在咸陽城東南重建渡口,石砌護堤,構築碼頭。清人朱集義在《渭陽古渡》詩中寫道:“長天一色渡中流,如雪蘆花載滿舟。江上太公何處去,煙波依舊漢時秋。”明弘治六年(1493年)咸陽知縣趙璉君與邑進士將咸陽名勝概括總結為咸陽八景,即渭陽古渡、細柳清風、畢原荒冢、灃水碧波、魚臺晚釣、馬跑泉磯、杜郵春草、龍巖翠柏。俟後於明萬曆十九年(1591年),咸陽知縣李採繁君亦各有讚詞。

萬傾波滔日向東,

中流盡鷁往來通。

道連四國關山遠,

域達諸邊氣勢雄。

客路風塵紅照裡,

漁家寒火碧煙中。

雖然未比橋樑渡,

自與乘輿濟不同。

[題解]渭陽:咸陽。古渡,從古至今的渡口,本為漢唐西渭橋(即便門橋)舊址。渭陽,即咸陽,故址在今咸陽市東南里許。橋廢后,至明嘉靖(一五二二----一五六五)年間,以舟為橋,後則冬春設橋,夏秋舟渡。通隴通蜀,欸乃之聲,徹夜不息,為秦中第一大渡。咸陽古渡幾千年,名聞遐爾。贊曰:“往來名利之客,絡繹不絕。沽舟泛泛,漁艇悠悠。黑鰻赤鯉,沉浮於綠水之中,白鷺青鳥,出沒於煙波之上。樵士羊腸而往,牧童牛背而歸。歌喧鬥草,曲唱採蓮。助詩家無限精神,是為一景。

咸陽古渡自成一景,泛指咸陽周圍的自然風光和古老的文物勝蹟。站在古渡遺址上,可以追溯到周文王聯舟架橋,文王求賢、太公釣魚,甥舅情深,秦國大統,楚漢爭霸,秦失其鹿,漢武稱雄。詩人墨客,文思泉湧,在這裡留下多少傳世佳作。難怪唐代詩人劉淪在《咸陽懷古》中感嘆:“經過此地無窮事,一望悽然感廢興。渭水故都秦二世,咸陽秋草漢諸陵。天空絕塞聞邊雁,葉盡孤村見夜燈。風景蒼蒼多少恨,寒山平半出黃雲。”

咸陽地處關中平原腹地,渭河穿城而過,人文積澱深厚,景物名勝眾多。咸陽古渡就是咸陽的渭河渡口,橫貫關中的渭河。自古以來,在咸陽和長安附近南來北往的人們,都要在咸陽渡口過渭河。由於渭河季節性水位落差較大,所以人們常常舟橋並用。冬春兩季多從便橋通行,夏秋兩季則靠船擺渡。從歷史上看,咸陽渡口從周文王聯舟建橋開始,經歷了從秦代的“橫橋”到西漢的“渭橋”,又從唐代的“便橋”到明、清兩朝的“古渡口”,已有3000多年的變遷。因此,便有了“咸陽古渡幾千年”之說,也譽為關中八景之一。

“咸陽古渡”為古長安通往西北西南的咽喉要道,處於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今天橫跨南北的十幾座現代化的大橋,取代了咸陽古渡古橋的作用,昔日風光只能從有關史書的記載中和歷代詩文筆墨中去探尋。在隱沒百年後,現位於河南街村主街道直下渭河發現古橋樁。明代的木橋橋樁2001年重現人間。


探尋咸陽歷史文化蹤跡之千年咸陽古渡

現在修建的咸陽古渡遺址,是明代咸陽古渡的遺址,我從小在渭河邊長大,在清渭樓與張飛廟之間,1967年之前有船渡,具體地點隨季節的不同而變化,一張票5分錢,我們少年時的節假時,從張飛廟前橫渡渭河,在南岸的溼地上盡情玩耍後,在走到灃河,在清淨的水中洗澡後,從鐵路大橋走回家。

五十年代一群娃,

渭河岸邊成長大。

蘆葦叢中捉迷藏,

退水河床玩泥巴。

修建堡壘沙子堆,

為找鳥蛋溼地爬。

光腚游泳在船旁,

逮個黃鼠拿回家。

探尋咸陽歷史文化蹤跡之千年咸陽古渡

那時一到秋季,成群的大雁向南飛,渭河灘就熱鬧了,有山東、河北來到雁翎隊住在清渭樓附近的小樹林中,每到晚上划船到曹家灘溼地打雁,總是滿載而歸,到了下午或週日,這裡的人非常多,小朋友觀看大雁的的形狀,好寫作文,大人也想買到便宜的大雁,嚐嚐鮮。1970年為了解決急劇增長的人口糧食問題,修建了河堤,將溼地變為良田,從此秋季大雁路過的數量逐年減少,現在幾乎見不到大雁的蹤影了。

今天,橫跨市區的渭河上已經駕起五座現代化的公路橋樑和四座鐵路橋樑,還有西寶高速公路橋樑、西安到機場高速公路橋樑成為關中交通要道上的重要樞紐。以渭河為中軸線,西起規劃中的西鹹環線,東至涇渭交匯口,東西橫貫50公里、南北擴展5-10公里的整體板塊。以渭河為軸線,西起澇渭交匯口,東至涇渭交匯口,南北兩岸延伸800-1000米,規劃面積108平方公里。該區是西鹹都市圈重要的生態景觀帶。將以河堤建設、河道治理、生態綠化、景觀打造為重點,積極開發渭河沿岸的歷史文化資源,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環境,構建橫貫東西的百里渭河生態長廊。

渭河兩岸態景觀工程主要包括綠化、亮化、美化兩岸的灘地及岸坡,主要以秦文化為主線,加上綠化、美化,形成咸陽特有的渭水歷史文化景觀。利用兩側高灘建設濱河生遊客來這裡探尋古渡遺址,在懷古的同時,更感慨時代的變遷。遊客來這裡探尋古渡遺址,在懷古的同時,更感慨時代的變遷。

咸陽古渡的消失是歷史變遷的必然,以渭河為中軸線長達100多裡渭河生態長廊,成為西鹹一體化成為躍為國際大都市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不正是那傳說的秦代阿房宮的歷史延伸。這正是:

文王訪賢太公姜,

商鞅變法秦盛強,

甥舅惜別惜別難。

六合歸一秦始皇。

古渡遺址今重遊,

壯麗勝似秦漢唐。

綠洲園林映碧流,

渭水東去萬年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