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譚」 武松殺人,該當何罪?'

"
"
「天使譚」 武松殺人,該當何罪?

今天我們來討論一個法律問題。

《水滸傳》中的武二郎殺了人,該當何罪?

武二郎的哥哥被西門慶和潘金蓮謀殺,武松不在家,證據鏈不完整,無法通過正常法律手段制裁西門慶和潘金蓮,再加上西門大官人乃是地方一霸,還捐有官職在身,想要通過官家扳倒他,沒那麼容易。

武松沒辦法,只能自己找證據,找證人,在街坊鄰里面前,私刑殺了潘金蓮和西門慶,然後提著仇人的腦袋去自首。手段殘忍,影響惡劣。講道理,應該被判死刑。

冤屈歸冤屈,孝義歸孝義,烈性歸烈性,但法律就是法律。殺人者死,無論放在大唐、大宋、大明,那都是一樣的。宋朝沒有判他死刑,說明大宋的法治不太健全。

宋朝法律規定,謀殺或者故意殺人,都是死罪;但有一條,如果是鬥毆致人死亡的,則可以判處流刑,流放三千里。宋朝在執行刑罰時又實行“折杖法”,流三千里可折成杖刑——脊杖二十,再配役一年,這就有了操作的空間。武松之所以沒有判處死刑,就是府尹同情他為兄長復仇,把案子改成了“鬥毆殺死西門慶”。

"
「天使譚」 武松殺人,該當何罪?

今天我們來討論一個法律問題。

《水滸傳》中的武二郎殺了人,該當何罪?

武二郎的哥哥被西門慶和潘金蓮謀殺,武松不在家,證據鏈不完整,無法通過正常法律手段制裁西門慶和潘金蓮,再加上西門大官人乃是地方一霸,還捐有官職在身,想要通過官家扳倒他,沒那麼容易。

武松沒辦法,只能自己找證據,找證人,在街坊鄰里面前,私刑殺了潘金蓮和西門慶,然後提著仇人的腦袋去自首。手段殘忍,影響惡劣。講道理,應該被判死刑。

冤屈歸冤屈,孝義歸孝義,烈性歸烈性,但法律就是法律。殺人者死,無論放在大唐、大宋、大明,那都是一樣的。宋朝沒有判他死刑,說明大宋的法治不太健全。

宋朝法律規定,謀殺或者故意殺人,都是死罪;但有一條,如果是鬥毆致人死亡的,則可以判處流刑,流放三千里。宋朝在執行刑罰時又實行“折杖法”,流三千里可折成杖刑——脊杖二十,再配役一年,這就有了操作的空間。武松之所以沒有判處死刑,就是府尹同情他為兄長復仇,把案子改成了“鬥毆殺死西門慶”。

「天使譚」 武松殺人,該當何罪?

“據武松雖系報兄之仇,鬥殺西門慶姦夫人命,亦則自首,難以釋免,脊仗四十,刺配二千里外。”

如你所知,大宋是封建王朝,不是個法治社會,所以量刑輕重,很大程度上,要看司法官員的主觀判斷,所以,這個判罰,已經很照顧武松了。

舊社會,由於不公平不公正,容易把人逼成鬼,武都頭好端端一條打虎的好漢,一位兢兢業業的基層公務員,兄長被人害死,有冤不能伸,有恨不能鳴,只能鋌而走險,用自己的辦法復仇。復仇成功之後,他也相信大宋的司法,相信朝廷的法度,投案自首,規規矩矩去服刑,路上遇到黑店劫殺,他還保護了兩個押送他的朝廷公差。

武二郎到了牢城營,又遇上蔣門神霸佔快活林,武松為施恩出氣,醉打了蔣門神。於是遭遇張都監、張團練、蔣門神勾結,設下陰謀,給武松扣上罪名,屈打成招,還要在押解路上謀他性命。誰知武二郎天縱神武,飛雲浦上,扯斷枷鎖,以一敵四,反殺敵人。然後殺回賊巢,血濺鴛鴦樓,砍下了張都監、張團練、蔣門神一干惡霸官僚的腦袋。

"
「天使譚」 武松殺人,該當何罪?

今天我們來討論一個法律問題。

《水滸傳》中的武二郎殺了人,該當何罪?

武二郎的哥哥被西門慶和潘金蓮謀殺,武松不在家,證據鏈不完整,無法通過正常法律手段制裁西門慶和潘金蓮,再加上西門大官人乃是地方一霸,還捐有官職在身,想要通過官家扳倒他,沒那麼容易。

武松沒辦法,只能自己找證據,找證人,在街坊鄰里面前,私刑殺了潘金蓮和西門慶,然後提著仇人的腦袋去自首。手段殘忍,影響惡劣。講道理,應該被判死刑。

冤屈歸冤屈,孝義歸孝義,烈性歸烈性,但法律就是法律。殺人者死,無論放在大唐、大宋、大明,那都是一樣的。宋朝沒有判他死刑,說明大宋的法治不太健全。

宋朝法律規定,謀殺或者故意殺人,都是死罪;但有一條,如果是鬥毆致人死亡的,則可以判處流刑,流放三千里。宋朝在執行刑罰時又實行“折杖法”,流三千里可折成杖刑——脊杖二十,再配役一年,這就有了操作的空間。武松之所以沒有判處死刑,就是府尹同情他為兄長復仇,把案子改成了“鬥毆殺死西門慶”。

「天使譚」 武松殺人,該當何罪?

“據武松雖系報兄之仇,鬥殺西門慶姦夫人命,亦則自首,難以釋免,脊仗四十,刺配二千里外。”

如你所知,大宋是封建王朝,不是個法治社會,所以量刑輕重,很大程度上,要看司法官員的主觀判斷,所以,這個判罰,已經很照顧武松了。

舊社會,由於不公平不公正,容易把人逼成鬼,武都頭好端端一條打虎的好漢,一位兢兢業業的基層公務員,兄長被人害死,有冤不能伸,有恨不能鳴,只能鋌而走險,用自己的辦法復仇。復仇成功之後,他也相信大宋的司法,相信朝廷的法度,投案自首,規規矩矩去服刑,路上遇到黑店劫殺,他還保護了兩個押送他的朝廷公差。

武二郎到了牢城營,又遇上蔣門神霸佔快活林,武松為施恩出氣,醉打了蔣門神。於是遭遇張都監、張團練、蔣門神勾結,設下陰謀,給武松扣上罪名,屈打成招,還要在押解路上謀他性命。誰知武二郎天縱神武,飛雲浦上,扯斷枷鎖,以一敵四,反殺敵人。然後殺回賊巢,血濺鴛鴦樓,砍下了張都監、張團練、蔣門神一干惡霸官僚的腦袋。

「天使譚」 武松殺人,該當何罪?

殘忍嗎?殘忍!而且是嚴重的違法犯罪。但大家也要明白,是誰把好端端的武二郎,逼成一個冷血無情、濫殺無辜的屠夫的?講道理,從全書來看,武二郎這個人,並不是個傳統意義上的俠士,也不是個道德完人,鴛鴦樓上,他大開殺戒,血流成河,連丫鬟僕役都不放過。

水泊梁山的一百零八將,也都沒有幾個真正意義上的“好人”,和李逵、宋江、吳用等人相比,武二郎已經算得上“善良”了。但是你要知道,這一群粗魯、直率、剛烈的底層漢子,如果早一點遇到公平、公正的司法支持,如果正義能夠及時到來,他們也不至於都變成了“法外之徒”,去“以暴易暴”。

武松不是沒有去找過知縣,但知縣和縣吏都說:“自古道:‘捉姦見雙,捉賊見贓,殺人見傷。’你那哥哥的屍首又沒了,你又不曾捉得他奸;如今只憑這兩個言語便問他殺人公事,莫非忒偏向麼?都頭,但凡人命之事,須要屍、傷、病、物、蹤,——五件俱全,方可推問得。”一味推搪,不肯立案調查,更不肯拿了西門慶和潘金蓮審問。

如果當年陽谷縣的知縣,能夠不護著西門慶,能夠及時調查審理武大郎的案子,嚴懲謀殺者,給死者一個交代,給痛失親人的武松一個交代。那麼武都頭也不至於鋌而走險,親自報仇雪恨,更不至於把武松逼成一個反社會性格的屠夫。

武松不是無辜的,他殺了人,犯了罪,本該受到法律的制裁。他為兄復仇,其情可憫,他私刑殺人,處決姦夫淫婦,其罪該死。如果大宋真的是個法治社會,當時就該處罰不作為的陽谷縣縣令,對殺人者武松處以死刑,同時公示天下,嘉其孝義。這才算對社會有個交代,才能證明大宋是個公平公正的社會。

如果公權力不能公正、及時、有效地解決社會成員內部的糾紛和衝突,或者說,遭受冤屈和不公正待遇的人們無法及時獲得公道和正義,那麼他們必然會陷入憤怒、屈辱的情緒中,最終訴諸於“復仇”。這在古代社會,是一個常見的現象。而“復仇”,是個無法控制的事情,最終會導致社會的混亂和崩潰,所以,人們才會需要“法治社會”,需要一個真正公正的第三方來裁決恩怨是非。

“法者,所以興功懼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爭也。”

法律存在的意義,表面上看是平息紛爭,本質上是“保護弱者”,死刑存在的意義,更是為了“守護最後的公平”。如果法律不能保護弱者,那麼地方的鄉賢、豪強就能肆無忌憚欺壓良善、草菅人命;如果沒有死刑,容許民間私下復仇,那麼各種“鬥毆殺人”就會成為家常便飯,那麼法治就蕩然無存。

在文明社會中,任何人都沒有權力隨意剝奪他人的生命,無論什麼原因,私刑復仇都是不對的。為什麼會有法律,為什麼會有“死刑”,因為個人的選擇往往都是不理智不客觀的,裁定一個人的生死,是天大的事情,所以社會需要公正的司法機構,需要強大的執法機關,需要有國家機器來“以暴制暴”,這就是“最後的公平”。

但是,我們都是人,武二郎也是人,是人就有情感,就有那些要誓死守護的東西。人有選擇原諒的自由,也有選擇不原諒的自由,人要對社會有個交代,也要對自己有個交代。

武二郎的故事,雖然傳奇,雖然動人,但不能再重複下去了。

"
「天使譚」 武松殺人,該當何罪?

今天我們來討論一個法律問題。

《水滸傳》中的武二郎殺了人,該當何罪?

武二郎的哥哥被西門慶和潘金蓮謀殺,武松不在家,證據鏈不完整,無法通過正常法律手段制裁西門慶和潘金蓮,再加上西門大官人乃是地方一霸,還捐有官職在身,想要通過官家扳倒他,沒那麼容易。

武松沒辦法,只能自己找證據,找證人,在街坊鄰里面前,私刑殺了潘金蓮和西門慶,然後提著仇人的腦袋去自首。手段殘忍,影響惡劣。講道理,應該被判死刑。

冤屈歸冤屈,孝義歸孝義,烈性歸烈性,但法律就是法律。殺人者死,無論放在大唐、大宋、大明,那都是一樣的。宋朝沒有判他死刑,說明大宋的法治不太健全。

宋朝法律規定,謀殺或者故意殺人,都是死罪;但有一條,如果是鬥毆致人死亡的,則可以判處流刑,流放三千里。宋朝在執行刑罰時又實行“折杖法”,流三千里可折成杖刑——脊杖二十,再配役一年,這就有了操作的空間。武松之所以沒有判處死刑,就是府尹同情他為兄長復仇,把案子改成了“鬥毆殺死西門慶”。

「天使譚」 武松殺人,該當何罪?

“據武松雖系報兄之仇,鬥殺西門慶姦夫人命,亦則自首,難以釋免,脊仗四十,刺配二千里外。”

如你所知,大宋是封建王朝,不是個法治社會,所以量刑輕重,很大程度上,要看司法官員的主觀判斷,所以,這個判罰,已經很照顧武松了。

舊社會,由於不公平不公正,容易把人逼成鬼,武都頭好端端一條打虎的好漢,一位兢兢業業的基層公務員,兄長被人害死,有冤不能伸,有恨不能鳴,只能鋌而走險,用自己的辦法復仇。復仇成功之後,他也相信大宋的司法,相信朝廷的法度,投案自首,規規矩矩去服刑,路上遇到黑店劫殺,他還保護了兩個押送他的朝廷公差。

武二郎到了牢城營,又遇上蔣門神霸佔快活林,武松為施恩出氣,醉打了蔣門神。於是遭遇張都監、張團練、蔣門神勾結,設下陰謀,給武松扣上罪名,屈打成招,還要在押解路上謀他性命。誰知武二郎天縱神武,飛雲浦上,扯斷枷鎖,以一敵四,反殺敵人。然後殺回賊巢,血濺鴛鴦樓,砍下了張都監、張團練、蔣門神一干惡霸官僚的腦袋。

「天使譚」 武松殺人,該當何罪?

殘忍嗎?殘忍!而且是嚴重的違法犯罪。但大家也要明白,是誰把好端端的武二郎,逼成一個冷血無情、濫殺無辜的屠夫的?講道理,從全書來看,武二郎這個人,並不是個傳統意義上的俠士,也不是個道德完人,鴛鴦樓上,他大開殺戒,血流成河,連丫鬟僕役都不放過。

水泊梁山的一百零八將,也都沒有幾個真正意義上的“好人”,和李逵、宋江、吳用等人相比,武二郎已經算得上“善良”了。但是你要知道,這一群粗魯、直率、剛烈的底層漢子,如果早一點遇到公平、公正的司法支持,如果正義能夠及時到來,他們也不至於都變成了“法外之徒”,去“以暴易暴”。

武松不是沒有去找過知縣,但知縣和縣吏都說:“自古道:‘捉姦見雙,捉賊見贓,殺人見傷。’你那哥哥的屍首又沒了,你又不曾捉得他奸;如今只憑這兩個言語便問他殺人公事,莫非忒偏向麼?都頭,但凡人命之事,須要屍、傷、病、物、蹤,——五件俱全,方可推問得。”一味推搪,不肯立案調查,更不肯拿了西門慶和潘金蓮審問。

如果當年陽谷縣的知縣,能夠不護著西門慶,能夠及時調查審理武大郎的案子,嚴懲謀殺者,給死者一個交代,給痛失親人的武松一個交代。那麼武都頭也不至於鋌而走險,親自報仇雪恨,更不至於把武松逼成一個反社會性格的屠夫。

武松不是無辜的,他殺了人,犯了罪,本該受到法律的制裁。他為兄復仇,其情可憫,他私刑殺人,處決姦夫淫婦,其罪該死。如果大宋真的是個法治社會,當時就該處罰不作為的陽谷縣縣令,對殺人者武松處以死刑,同時公示天下,嘉其孝義。這才算對社會有個交代,才能證明大宋是個公平公正的社會。

如果公權力不能公正、及時、有效地解決社會成員內部的糾紛和衝突,或者說,遭受冤屈和不公正待遇的人們無法及時獲得公道和正義,那麼他們必然會陷入憤怒、屈辱的情緒中,最終訴諸於“復仇”。這在古代社會,是一個常見的現象。而“復仇”,是個無法控制的事情,最終會導致社會的混亂和崩潰,所以,人們才會需要“法治社會”,需要一個真正公正的第三方來裁決恩怨是非。

“法者,所以興功懼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爭也。”

法律存在的意義,表面上看是平息紛爭,本質上是“保護弱者”,死刑存在的意義,更是為了“守護最後的公平”。如果法律不能保護弱者,那麼地方的鄉賢、豪強就能肆無忌憚欺壓良善、草菅人命;如果沒有死刑,容許民間私下復仇,那麼各種“鬥毆殺人”就會成為家常便飯,那麼法治就蕩然無存。

在文明社會中,任何人都沒有權力隨意剝奪他人的生命,無論什麼原因,私刑復仇都是不對的。為什麼會有法律,為什麼會有“死刑”,因為個人的選擇往往都是不理智不客觀的,裁定一個人的生死,是天大的事情,所以社會需要公正的司法機構,需要強大的執法機關,需要有國家機器來“以暴制暴”,這就是“最後的公平”。

但是,我們都是人,武二郎也是人,是人就有情感,就有那些要誓死守護的東西。人有選擇原諒的自由,也有選擇不原諒的自由,人要對社會有個交代,也要對自己有個交代。

武二郎的故事,雖然傳奇,雖然動人,但不能再重複下去了。

「天使譚」 武松殺人,該當何罪?

來自:公眾號“平原公子”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