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偃月刀竟是虛構?

在經典四大名著《三國演義》青龍偃月刀為關羽所使用的兵器,書中描述青龍偃月刀重八十二斤,又名冷豔鋸,關羽用其斬殺了不少武將,所以後世也稱青龍偃月刀為關刀。在關羽被殺後,青龍偃月刀被東吳將領潘璋奪走。後來,關羽的兒子關興殺潘璋為父報仇,奪回青龍偃月刀。因此,關羽和青龍偃月刀被互相視為象徵。

青龍偃月刀竟是虛構?

小說中溫酒斬華雄這樣描寫,關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來。”出帳提刀,飛身上馬。眾諸侯聽得關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嶽撼山崩,眾皆失驚。正欲探聽,鸞鈴響處,馬到中軍,雲長提華雄之頭,擲於地上。其酒尚溫。

青龍偃月刀竟是虛構?

小說雖沒正面描寫關羽與華雄如何廝殺,但我們卻由此可以知道關羽出刀之快、準、狠,也深刻印證了其威力。這刀便是青龍偃月刀了。

青龍偃月刀竟是虛構?

刀名:青龍偃月,又名冷豔鋸。

重量:八十二斤,中國製式。

重量誤差:百分之零點零五。

形狀:刀的形狀,有杆,鐵製。

重要部件:

1,刀口鐵:經特殊工藝鍛造七七四十九天,鋒利無比,流線型。刀口模已銷燬,此刀為絕版刀。

2,刀柄裝飾:刀長九尺五寸,重八十二斤,刀身上鑲有蟠龍吞月的圖案,因而得名。龍口位於刀柄上方,正對刀鋒。浮雕龍鱗可以增大手握刀時的摩擦力,不易脫手。

3,刀背特殊處理:呈鋸齒狀,有倒鉤,刺入時最大程度增加對手肉體的傷害度。

4,刀尾尖柄:特殊鐵製。防腐處理。可自由拆卸。三稜流線型,防秦制兵器。可當槍尖使用。

5,吊飾孔:鍍金。缺銀子時,可取下換食品,起到錢袋的作用。

小說中關羽就是憑此刀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譜寫了一段又一段佳話。而關羽也成了後世無數人信奉的對象。

事實上,關羽是否用刀作戰一直是個疑問,《三國志》上說:“曹公使張遼及關羽為先鋒,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陳壽的一個“刺”讓人有了諸多的疑問,如果是刀,應是“劈”“砍”等說法。

漢末時,雖已有騎馬用刀作戰者,但他們用的均是一種短兵器——環首刀。戰場上廝殺,“環首刀”這種專門用於砍劈的單刃厚背的短兵器,極具構造上的優勢。三國時,各國軍隊大量生產過環首刀,並使用了兩漢以來如炒鋼、百鍊鋼、淬火等鋼鐵生產技術。《太平御覽蒲元傳》記載,三國時的諸葛亮曾命“蒲元”這個人造刀,蒲元在斜谷開工,為了造出好刀,還特地指定要使用蜀江江水來為刀刃淬火,所造的三千口刀非常精良,被稱為“神刀”。南朝梁陶弘景在《刀劍錄》中描述,孫權在黃武五年(226年)造劍十口、刀萬口,從這可看出,劍在這時已成為玩賞用兵器,而刀則為士卒實戰的兵器,所以一造就是以萬來計算。如果關羽有用刀,應是此種短兵器才對。

青龍偃月刀竟是虛構?

根據史料研究,小說和傳說中提到的三國名將關羽所使用的青龍偃月刀,在當時並無此物,真實的青龍偃月刀是在唐代才出現的兵器。而關羽的偃月刀之名,原稱“掩月刀”,最早見於《武經總要前集·器圖》。《武經總要》成書於北宋初期仁宗慶曆四年(公元1044年),是中國第一部由官方主持編修的軍事和兵器大百科全書。書中“刀八色”章節共繪製了當時軍隊中使用的八種刀形,除手刀為短柄武器外,其餘七色均為長桿刀,包括“掩月刀”。根據圖式,“掩月刀”之刀頭闊長,形似半弦月,背有歧刃,刀身穿孔垂旄,刀頭與柄連接處有龍形吐口,長杆末有鐏。“刀八色”中的“屈刀”、“鳳嘴刀”與“掩月刀”形式相仿,當時雖有細分,在後世則基本以“偃月刀”通稱這一類帶背刃的長柄大刀。作為重型兵器,偃月刀劈砍的威力巨大,但因太過笨重且製造成本昂貴,在格鬥戰場並不普及,更多用在演武、陣列和操練時顯示軍威,或成為宮殿侍衛和鹵簿的儀仗兵器,在清代早期甚至變成了武舉考核膂力的道具。

青龍偃月刀竟是虛構?

不僅如此,丈八蛇矛、雙股劍,方天畫戟其實也是小說虛構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