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寶劍 | 唐刀與大馬士革刀誰更厲害?最後一個原因說出關鍵'

"

龍泉旅遊

隨時隨地瞭解龍泉旅遊那些事兒

在我國的冷兵器史上曾出現過一個對後世影響巨大的武器,那就是唐刀!它不僅伴隨著唐朝的建立、昌盛和榮辱悲歡,甚至也成功地影響了整個亞洲冷兵器文化。後來便東流高麗及日本,進化成其本民族的冷兵器了。

"

龍泉旅遊

隨時隨地瞭解龍泉旅遊那些事兒

在我國的冷兵器史上曾出現過一個對後世影響巨大的武器,那就是唐刀!它不僅伴隨著唐朝的建立、昌盛和榮辱悲歡,甚至也成功地影響了整個亞洲冷兵器文化。後來便東流高麗及日本,進化成其本民族的冷兵器了。

龍泉寶劍 | 唐刀與大馬士革刀誰更厲害?最後一個原因說出關鍵

金銀細裝唐大刀

提到我們心目中無可匹敵的“唐刀”,就不得不說現在世界三大名刃之一的“大馬士革刀”。

關於大馬士革刀的鋒利,有這樣一個傳說。公元1191年,英格蘭國王理查的部隊與阿育布王朝的開國君王薩拉丁的大軍相遇而戰。薩拉丁的軍使馳向十字軍的陣前,喊話邀請理查出陣和薩拉丁一見。理查欣然策馬出陣會見薩拉丁,薩拉丁為了向理查示威,掏出一襲紗巾拋向了空中,然後拔出隨身的寶劍向紗巾一劍揮去,竟然將漂浮在空中的幾乎沒有重量的紗巾割成了兩半。這一奇觀令平生見過無數名刀寶劍的理查和隨行的騎士們大為吃驚,於是從那一天開始在歐洲就流傳著一個傳說:東方有一種不為人知的金屬材料存在,用它鍛造出來的刀劍鋒利至極,這便是大馬士革鋼刀劍。

關於“唐刀”的記載,有這樣一句“擋(李)嗣業刀者,人馬俱碎”。唐刀作為軍用戰刀,在重甲流行的時代,刃口堅硬可以劈砍破甲,同時刀身韌性不變形,耐用。

"

龍泉旅遊

隨時隨地瞭解龍泉旅遊那些事兒

在我國的冷兵器史上曾出現過一個對後世影響巨大的武器,那就是唐刀!它不僅伴隨著唐朝的建立、昌盛和榮辱悲歡,甚至也成功地影響了整個亞洲冷兵器文化。後來便東流高麗及日本,進化成其本民族的冷兵器了。

龍泉寶劍 | 唐刀與大馬士革刀誰更厲害?最後一個原因說出關鍵

金銀細裝唐大刀

提到我們心目中無可匹敵的“唐刀”,就不得不說現在世界三大名刃之一的“大馬士革刀”。

關於大馬士革刀的鋒利,有這樣一個傳說。公元1191年,英格蘭國王理查的部隊與阿育布王朝的開國君王薩拉丁的大軍相遇而戰。薩拉丁的軍使馳向十字軍的陣前,喊話邀請理查出陣和薩拉丁一見。理查欣然策馬出陣會見薩拉丁,薩拉丁為了向理查示威,掏出一襲紗巾拋向了空中,然後拔出隨身的寶劍向紗巾一劍揮去,竟然將漂浮在空中的幾乎沒有重量的紗巾割成了兩半。這一奇觀令平生見過無數名刀寶劍的理查和隨行的騎士們大為吃驚,於是從那一天開始在歐洲就流傳著一個傳說:東方有一種不為人知的金屬材料存在,用它鍛造出來的刀劍鋒利至極,這便是大馬士革鋼刀劍。

關於“唐刀”的記載,有這樣一句“擋(李)嗣業刀者,人馬俱碎”。唐刀作為軍用戰刀,在重甲流行的時代,刃口堅硬可以劈砍破甲,同時刀身韌性不變形,耐用。

龍泉寶劍 | 唐刀與大馬士革刀誰更厲害?最後一個原因說出關鍵

既然唐刀與大馬士革刀曾同稱為世界名刃,那麼誰更厲害呢?

這簡單,找一把唐刀和大馬士革刀互相劈砍不就行了?結果可能就相當於“切片刀”砍“斬骨刀”,但這只是單純的考慮兩把刀的硬度和任性而已。再說,兩把刀的用途不同,對砍也無太大意義。

我們不妨從材質、鍛造工藝及管理這較為重要的三方面做一對比,看看我國冷兵器史上的登峰造極之刃與這世界名刃排名第一的刀又有哪些異同之處?

一、材料上看,兩者追根求源是相同的

大馬士革刀原產於印度,是用烏茲鋼錠製造,表面擁有鑄造型花紋(也就是在鑄造中形成的花紋)。大馬士革鋼刀上的花紋基本上是兩種性質不同的材料,亮的地方是純的雪明碳鐵,硬度比玻璃還大,暗的地方的結構是屬於沃斯田鐵和波來鐵,整體含碳量大約是在1.5~2.0%之間,在韌性高的波來鐵裡均勻散佈著比玻璃還硬的雪明碳鐵,使得大馬士革鋼刀上可以具有非常鋒利的刀鋒和堅韌且不會折斷的刀身。

"

龍泉旅遊

隨時隨地瞭解龍泉旅遊那些事兒

在我國的冷兵器史上曾出現過一個對後世影響巨大的武器,那就是唐刀!它不僅伴隨著唐朝的建立、昌盛和榮辱悲歡,甚至也成功地影響了整個亞洲冷兵器文化。後來便東流高麗及日本,進化成其本民族的冷兵器了。

龍泉寶劍 | 唐刀與大馬士革刀誰更厲害?最後一個原因說出關鍵

金銀細裝唐大刀

提到我們心目中無可匹敵的“唐刀”,就不得不說現在世界三大名刃之一的“大馬士革刀”。

關於大馬士革刀的鋒利,有這樣一個傳說。公元1191年,英格蘭國王理查的部隊與阿育布王朝的開國君王薩拉丁的大軍相遇而戰。薩拉丁的軍使馳向十字軍的陣前,喊話邀請理查出陣和薩拉丁一見。理查欣然策馬出陣會見薩拉丁,薩拉丁為了向理查示威,掏出一襲紗巾拋向了空中,然後拔出隨身的寶劍向紗巾一劍揮去,竟然將漂浮在空中的幾乎沒有重量的紗巾割成了兩半。這一奇觀令平生見過無數名刀寶劍的理查和隨行的騎士們大為吃驚,於是從那一天開始在歐洲就流傳著一個傳說:東方有一種不為人知的金屬材料存在,用它鍛造出來的刀劍鋒利至極,這便是大馬士革鋼刀劍。

關於“唐刀”的記載,有這樣一句“擋(李)嗣業刀者,人馬俱碎”。唐刀作為軍用戰刀,在重甲流行的時代,刃口堅硬可以劈砍破甲,同時刀身韌性不變形,耐用。

龍泉寶劍 | 唐刀與大馬士革刀誰更厲害?最後一個原因說出關鍵

既然唐刀與大馬士革刀曾同稱為世界名刃,那麼誰更厲害呢?

這簡單,找一把唐刀和大馬士革刀互相劈砍不就行了?結果可能就相當於“切片刀”砍“斬骨刀”,但這只是單純的考慮兩把刀的硬度和任性而已。再說,兩把刀的用途不同,對砍也無太大意義。

我們不妨從材質、鍛造工藝及管理這較為重要的三方面做一對比,看看我國冷兵器史上的登峰造極之刃與這世界名刃排名第一的刀又有哪些異同之處?

一、材料上看,兩者追根求源是相同的

大馬士革刀原產於印度,是用烏茲鋼錠製造,表面擁有鑄造型花紋(也就是在鑄造中形成的花紋)。大馬士革鋼刀上的花紋基本上是兩種性質不同的材料,亮的地方是純的雪明碳鐵,硬度比玻璃還大,暗的地方的結構是屬於沃斯田鐵和波來鐵,整體含碳量大約是在1.5~2.0%之間,在韌性高的波來鐵裡均勻散佈著比玻璃還硬的雪明碳鐵,使得大馬士革鋼刀上可以具有非常鋒利的刀鋒和堅韌且不會折斷的刀身。

龍泉寶劍 | 唐刀與大馬士革刀誰更厲害?最後一個原因說出關鍵

烏茲鋼金屬塊(圖片來源網絡)

無獨有偶,我國古代的唐刀採用的鋼材也是大馬士革鋼,即烏茲鋼。中國最早的烏茲鋼傳入時期是公元368年鮮卑人建立的北魏王朝時期,傳入國是當時的波斯薩珊王朝,當時的波斯語發音是“班奈”,傳入我國後音譯為“鑌鐵”。遼朝就以能夠出產鑌鐵自傲,“遼”的國號在契丹語中就是鑌鐵之意。遼人對外交往也時常以鑌鐵刀作為貴重禮物相贈。

1219年蒙古人發動了三次西征,一路上滅國無數。因為蒙古人在西征的過程中,在屠殺之餘擄掠了大量的工匠,所以元朝烏茲鋼刀劍的生產能力應該是最高的。據《元史》記載,元朝政府工部的諸色人匠總管府下設有“鑌鐵局”,專門冶煉鑌鐵,同時“提舉右八作司”也可生產鑌鐵。中國對烏茲鋼兵器的認識一直延續到明代,明人曹昭《格古要論》中記載:“鑌鐵出西番,面上有旋螺花者,有芝麻雪花者,凡刀劍打磨光淨,用金絲礬礬之,其花則見,價值過於銀……假造者是黑花,宜仔細辨認。”

"

龍泉旅遊

隨時隨地瞭解龍泉旅遊那些事兒

在我國的冷兵器史上曾出現過一個對後世影響巨大的武器,那就是唐刀!它不僅伴隨著唐朝的建立、昌盛和榮辱悲歡,甚至也成功地影響了整個亞洲冷兵器文化。後來便東流高麗及日本,進化成其本民族的冷兵器了。

龍泉寶劍 | 唐刀與大馬士革刀誰更厲害?最後一個原因說出關鍵

金銀細裝唐大刀

提到我們心目中無可匹敵的“唐刀”,就不得不說現在世界三大名刃之一的“大馬士革刀”。

關於大馬士革刀的鋒利,有這樣一個傳說。公元1191年,英格蘭國王理查的部隊與阿育布王朝的開國君王薩拉丁的大軍相遇而戰。薩拉丁的軍使馳向十字軍的陣前,喊話邀請理查出陣和薩拉丁一見。理查欣然策馬出陣會見薩拉丁,薩拉丁為了向理查示威,掏出一襲紗巾拋向了空中,然後拔出隨身的寶劍向紗巾一劍揮去,竟然將漂浮在空中的幾乎沒有重量的紗巾割成了兩半。這一奇觀令平生見過無數名刀寶劍的理查和隨行的騎士們大為吃驚,於是從那一天開始在歐洲就流傳著一個傳說:東方有一種不為人知的金屬材料存在,用它鍛造出來的刀劍鋒利至極,這便是大馬士革鋼刀劍。

關於“唐刀”的記載,有這樣一句“擋(李)嗣業刀者,人馬俱碎”。唐刀作為軍用戰刀,在重甲流行的時代,刃口堅硬可以劈砍破甲,同時刀身韌性不變形,耐用。

龍泉寶劍 | 唐刀與大馬士革刀誰更厲害?最後一個原因說出關鍵

既然唐刀與大馬士革刀曾同稱為世界名刃,那麼誰更厲害呢?

這簡單,找一把唐刀和大馬士革刀互相劈砍不就行了?結果可能就相當於“切片刀”砍“斬骨刀”,但這只是單純的考慮兩把刀的硬度和任性而已。再說,兩把刀的用途不同,對砍也無太大意義。

我們不妨從材質、鍛造工藝及管理這較為重要的三方面做一對比,看看我國冷兵器史上的登峰造極之刃與這世界名刃排名第一的刀又有哪些異同之處?

一、材料上看,兩者追根求源是相同的

大馬士革刀原產於印度,是用烏茲鋼錠製造,表面擁有鑄造型花紋(也就是在鑄造中形成的花紋)。大馬士革鋼刀上的花紋基本上是兩種性質不同的材料,亮的地方是純的雪明碳鐵,硬度比玻璃還大,暗的地方的結構是屬於沃斯田鐵和波來鐵,整體含碳量大約是在1.5~2.0%之間,在韌性高的波來鐵裡均勻散佈著比玻璃還硬的雪明碳鐵,使得大馬士革鋼刀上可以具有非常鋒利的刀鋒和堅韌且不會折斷的刀身。

龍泉寶劍 | 唐刀與大馬士革刀誰更厲害?最後一個原因說出關鍵

烏茲鋼金屬塊(圖片來源網絡)

無獨有偶,我國古代的唐刀採用的鋼材也是大馬士革鋼,即烏茲鋼。中國最早的烏茲鋼傳入時期是公元368年鮮卑人建立的北魏王朝時期,傳入國是當時的波斯薩珊王朝,當時的波斯語發音是“班奈”,傳入我國後音譯為“鑌鐵”。遼朝就以能夠出產鑌鐵自傲,“遼”的國號在契丹語中就是鑌鐵之意。遼人對外交往也時常以鑌鐵刀作為貴重禮物相贈。

1219年蒙古人發動了三次西征,一路上滅國無數。因為蒙古人在西征的過程中,在屠殺之餘擄掠了大量的工匠,所以元朝烏茲鋼刀劍的生產能力應該是最高的。據《元史》記載,元朝政府工部的諸色人匠總管府下設有“鑌鐵局”,專門冶煉鑌鐵,同時“提舉右八作司”也可生產鑌鐵。中國對烏茲鋼兵器的認識一直延續到明代,明人曹昭《格古要論》中記載:“鑌鐵出西番,面上有旋螺花者,有芝麻雪花者,凡刀劍打磨光淨,用金絲礬礬之,其花則見,價值過於銀……假造者是黑花,宜仔細辨認。”

龍泉寶劍 | 唐刀與大馬士革刀誰更厲害?最後一個原因說出關鍵

中國鑌鐵和西方的大馬士革鋼極其相似(圖片來源網絡)

二、鍛造工藝上,大體一致,但又有落差

由於中東地區使用煤礦的歷史很晚,所以當地鍛造刀劍的主要燃料是木炭,據說這是最好的金屬鍛造燃料。在開始鍛造刀劍之前,刀匠師傅們會根據所要鍛造刀劍的大小決定使用幾塊烏茲鋼原餅。烏茲鋼原餅的大小重量各不相同,所以製造短刀劍時使用一塊或半塊原餅,鍛造長刀劍時則一般需要兩塊原餅。鍛造時將原餅放入長方形的木炭爐中加熱到合適的溫度,因為如果溫度過高則可能導致烏茲鋼本身的花紋消失。然後以原餅圓心為中央將原餅展開成弧形或直線形,用大鐵錘奮力鍛打原餅,使原餅中的雜質隨著碳分被擠出,同時鋼材的組織進一步緻密化。由於鋼鐵的散熱,鍛打過程需要數十次的反覆加熱,直到原餅變成所需刀劍的大致形狀為止,然後刀身整體還要經過鏘磨修形才能顯現出所需刀劍的精細形狀,再經過淬火研磨之後才能得以最終成形。

"

龍泉旅遊

隨時隨地瞭解龍泉旅遊那些事兒

在我國的冷兵器史上曾出現過一個對後世影響巨大的武器,那就是唐刀!它不僅伴隨著唐朝的建立、昌盛和榮辱悲歡,甚至也成功地影響了整個亞洲冷兵器文化。後來便東流高麗及日本,進化成其本民族的冷兵器了。

龍泉寶劍 | 唐刀與大馬士革刀誰更厲害?最後一個原因說出關鍵

金銀細裝唐大刀

提到我們心目中無可匹敵的“唐刀”,就不得不說現在世界三大名刃之一的“大馬士革刀”。

關於大馬士革刀的鋒利,有這樣一個傳說。公元1191年,英格蘭國王理查的部隊與阿育布王朝的開國君王薩拉丁的大軍相遇而戰。薩拉丁的軍使馳向十字軍的陣前,喊話邀請理查出陣和薩拉丁一見。理查欣然策馬出陣會見薩拉丁,薩拉丁為了向理查示威,掏出一襲紗巾拋向了空中,然後拔出隨身的寶劍向紗巾一劍揮去,竟然將漂浮在空中的幾乎沒有重量的紗巾割成了兩半。這一奇觀令平生見過無數名刀寶劍的理查和隨行的騎士們大為吃驚,於是從那一天開始在歐洲就流傳著一個傳說:東方有一種不為人知的金屬材料存在,用它鍛造出來的刀劍鋒利至極,這便是大馬士革鋼刀劍。

關於“唐刀”的記載,有這樣一句“擋(李)嗣業刀者,人馬俱碎”。唐刀作為軍用戰刀,在重甲流行的時代,刃口堅硬可以劈砍破甲,同時刀身韌性不變形,耐用。

龍泉寶劍 | 唐刀與大馬士革刀誰更厲害?最後一個原因說出關鍵

既然唐刀與大馬士革刀曾同稱為世界名刃,那麼誰更厲害呢?

這簡單,找一把唐刀和大馬士革刀互相劈砍不就行了?結果可能就相當於“切片刀”砍“斬骨刀”,但這只是單純的考慮兩把刀的硬度和任性而已。再說,兩把刀的用途不同,對砍也無太大意義。

我們不妨從材質、鍛造工藝及管理這較為重要的三方面做一對比,看看我國冷兵器史上的登峰造極之刃與這世界名刃排名第一的刀又有哪些異同之處?

一、材料上看,兩者追根求源是相同的

大馬士革刀原產於印度,是用烏茲鋼錠製造,表面擁有鑄造型花紋(也就是在鑄造中形成的花紋)。大馬士革鋼刀上的花紋基本上是兩種性質不同的材料,亮的地方是純的雪明碳鐵,硬度比玻璃還大,暗的地方的結構是屬於沃斯田鐵和波來鐵,整體含碳量大約是在1.5~2.0%之間,在韌性高的波來鐵裡均勻散佈著比玻璃還硬的雪明碳鐵,使得大馬士革鋼刀上可以具有非常鋒利的刀鋒和堅韌且不會折斷的刀身。

龍泉寶劍 | 唐刀與大馬士革刀誰更厲害?最後一個原因說出關鍵

烏茲鋼金屬塊(圖片來源網絡)

無獨有偶,我國古代的唐刀採用的鋼材也是大馬士革鋼,即烏茲鋼。中國最早的烏茲鋼傳入時期是公元368年鮮卑人建立的北魏王朝時期,傳入國是當時的波斯薩珊王朝,當時的波斯語發音是“班奈”,傳入我國後音譯為“鑌鐵”。遼朝就以能夠出產鑌鐵自傲,“遼”的國號在契丹語中就是鑌鐵之意。遼人對外交往也時常以鑌鐵刀作為貴重禮物相贈。

1219年蒙古人發動了三次西征,一路上滅國無數。因為蒙古人在西征的過程中,在屠殺之餘擄掠了大量的工匠,所以元朝烏茲鋼刀劍的生產能力應該是最高的。據《元史》記載,元朝政府工部的諸色人匠總管府下設有“鑌鐵局”,專門冶煉鑌鐵,同時“提舉右八作司”也可生產鑌鐵。中國對烏茲鋼兵器的認識一直延續到明代,明人曹昭《格古要論》中記載:“鑌鐵出西番,面上有旋螺花者,有芝麻雪花者,凡刀劍打磨光淨,用金絲礬礬之,其花則見,價值過於銀……假造者是黑花,宜仔細辨認。”

龍泉寶劍 | 唐刀與大馬士革刀誰更厲害?最後一個原因說出關鍵

中國鑌鐵和西方的大馬士革鋼極其相似(圖片來源網絡)

二、鍛造工藝上,大體一致,但又有落差

由於中東地區使用煤礦的歷史很晚,所以當地鍛造刀劍的主要燃料是木炭,據說這是最好的金屬鍛造燃料。在開始鍛造刀劍之前,刀匠師傅們會根據所要鍛造刀劍的大小決定使用幾塊烏茲鋼原餅。烏茲鋼原餅的大小重量各不相同,所以製造短刀劍時使用一塊或半塊原餅,鍛造長刀劍時則一般需要兩塊原餅。鍛造時將原餅放入長方形的木炭爐中加熱到合適的溫度,因為如果溫度過高則可能導致烏茲鋼本身的花紋消失。然後以原餅圓心為中央將原餅展開成弧形或直線形,用大鐵錘奮力鍛打原餅,使原餅中的雜質隨著碳分被擠出,同時鋼材的組織進一步緻密化。由於鋼鐵的散熱,鍛打過程需要數十次的反覆加熱,直到原餅變成所需刀劍的大致形狀為止,然後刀身整體還要經過鏘磨修形才能顯現出所需刀劍的精細形狀,再經過淬火研磨之後才能得以最終成形。

龍泉寶劍 | 唐刀與大馬士革刀誰更厲害?最後一個原因說出關鍵

唐刀的鍛造工藝在吸取了百鍊鋼局部淬火的技術之後,又融合了覆土燒刃包鋼夾鋼的技術於其中。覆土燒刃是一種局部淬火的技術,是以調配的泥土覆蓋刀身不需要高硬度的位置,然後將刀劍加熱至特定溫度。當紅熱的刀身進入水中後,赤裸的部位迅速冷卻,而有泥土覆蓋部位的溫度變化不會非常明顯,導致硬度與赤裸部位不同。這樣可以精確控制刀身不同部位淬火時的不同冷卻速度。在鍛造過程中,首先打造兩塊硬鋼,採用摺疊方法打造,打造時溫度控制在750-850度之間,摺疊次數多者至上萬層,然後和韌性好硬度較軟的鋼夾在一起,加熱鍛打,使三塊鋼焊合延長到刀的基本形狀,這時因為鋼刀經過高溫鍛打,表面脫炭,硬度減小,因而還要經過滲炭處理,使表面硬度加強。之後就是淬火、整形、打磨和拋光。

"

龍泉旅遊

隨時隨地瞭解龍泉旅遊那些事兒

在我國的冷兵器史上曾出現過一個對後世影響巨大的武器,那就是唐刀!它不僅伴隨著唐朝的建立、昌盛和榮辱悲歡,甚至也成功地影響了整個亞洲冷兵器文化。後來便東流高麗及日本,進化成其本民族的冷兵器了。

龍泉寶劍 | 唐刀與大馬士革刀誰更厲害?最後一個原因說出關鍵

金銀細裝唐大刀

提到我們心目中無可匹敵的“唐刀”,就不得不說現在世界三大名刃之一的“大馬士革刀”。

關於大馬士革刀的鋒利,有這樣一個傳說。公元1191年,英格蘭國王理查的部隊與阿育布王朝的開國君王薩拉丁的大軍相遇而戰。薩拉丁的軍使馳向十字軍的陣前,喊話邀請理查出陣和薩拉丁一見。理查欣然策馬出陣會見薩拉丁,薩拉丁為了向理查示威,掏出一襲紗巾拋向了空中,然後拔出隨身的寶劍向紗巾一劍揮去,竟然將漂浮在空中的幾乎沒有重量的紗巾割成了兩半。這一奇觀令平生見過無數名刀寶劍的理查和隨行的騎士們大為吃驚,於是從那一天開始在歐洲就流傳著一個傳說:東方有一種不為人知的金屬材料存在,用它鍛造出來的刀劍鋒利至極,這便是大馬士革鋼刀劍。

關於“唐刀”的記載,有這樣一句“擋(李)嗣業刀者,人馬俱碎”。唐刀作為軍用戰刀,在重甲流行的時代,刃口堅硬可以劈砍破甲,同時刀身韌性不變形,耐用。

龍泉寶劍 | 唐刀與大馬士革刀誰更厲害?最後一個原因說出關鍵

既然唐刀與大馬士革刀曾同稱為世界名刃,那麼誰更厲害呢?

這簡單,找一把唐刀和大馬士革刀互相劈砍不就行了?結果可能就相當於“切片刀”砍“斬骨刀”,但這只是單純的考慮兩把刀的硬度和任性而已。再說,兩把刀的用途不同,對砍也無太大意義。

我們不妨從材質、鍛造工藝及管理這較為重要的三方面做一對比,看看我國冷兵器史上的登峰造極之刃與這世界名刃排名第一的刀又有哪些異同之處?

一、材料上看,兩者追根求源是相同的

大馬士革刀原產於印度,是用烏茲鋼錠製造,表面擁有鑄造型花紋(也就是在鑄造中形成的花紋)。大馬士革鋼刀上的花紋基本上是兩種性質不同的材料,亮的地方是純的雪明碳鐵,硬度比玻璃還大,暗的地方的結構是屬於沃斯田鐵和波來鐵,整體含碳量大約是在1.5~2.0%之間,在韌性高的波來鐵裡均勻散佈著比玻璃還硬的雪明碳鐵,使得大馬士革鋼刀上可以具有非常鋒利的刀鋒和堅韌且不會折斷的刀身。

龍泉寶劍 | 唐刀與大馬士革刀誰更厲害?最後一個原因說出關鍵

烏茲鋼金屬塊(圖片來源網絡)

無獨有偶,我國古代的唐刀採用的鋼材也是大馬士革鋼,即烏茲鋼。中國最早的烏茲鋼傳入時期是公元368年鮮卑人建立的北魏王朝時期,傳入國是當時的波斯薩珊王朝,當時的波斯語發音是“班奈”,傳入我國後音譯為“鑌鐵”。遼朝就以能夠出產鑌鐵自傲,“遼”的國號在契丹語中就是鑌鐵之意。遼人對外交往也時常以鑌鐵刀作為貴重禮物相贈。

1219年蒙古人發動了三次西征,一路上滅國無數。因為蒙古人在西征的過程中,在屠殺之餘擄掠了大量的工匠,所以元朝烏茲鋼刀劍的生產能力應該是最高的。據《元史》記載,元朝政府工部的諸色人匠總管府下設有“鑌鐵局”,專門冶煉鑌鐵,同時“提舉右八作司”也可生產鑌鐵。中國對烏茲鋼兵器的認識一直延續到明代,明人曹昭《格古要論》中記載:“鑌鐵出西番,面上有旋螺花者,有芝麻雪花者,凡刀劍打磨光淨,用金絲礬礬之,其花則見,價值過於銀……假造者是黑花,宜仔細辨認。”

龍泉寶劍 | 唐刀與大馬士革刀誰更厲害?最後一個原因說出關鍵

中國鑌鐵和西方的大馬士革鋼極其相似(圖片來源網絡)

二、鍛造工藝上,大體一致,但又有落差

由於中東地區使用煤礦的歷史很晚,所以當地鍛造刀劍的主要燃料是木炭,據說這是最好的金屬鍛造燃料。在開始鍛造刀劍之前,刀匠師傅們會根據所要鍛造刀劍的大小決定使用幾塊烏茲鋼原餅。烏茲鋼原餅的大小重量各不相同,所以製造短刀劍時使用一塊或半塊原餅,鍛造長刀劍時則一般需要兩塊原餅。鍛造時將原餅放入長方形的木炭爐中加熱到合適的溫度,因為如果溫度過高則可能導致烏茲鋼本身的花紋消失。然後以原餅圓心為中央將原餅展開成弧形或直線形,用大鐵錘奮力鍛打原餅,使原餅中的雜質隨著碳分被擠出,同時鋼材的組織進一步緻密化。由於鋼鐵的散熱,鍛打過程需要數十次的反覆加熱,直到原餅變成所需刀劍的大致形狀為止,然後刀身整體還要經過鏘磨修形才能顯現出所需刀劍的精細形狀,再經過淬火研磨之後才能得以最終成形。

龍泉寶劍 | 唐刀與大馬士革刀誰更厲害?最後一個原因說出關鍵

唐刀的鍛造工藝在吸取了百鍊鋼局部淬火的技術之後,又融合了覆土燒刃包鋼夾鋼的技術於其中。覆土燒刃是一種局部淬火的技術,是以調配的泥土覆蓋刀身不需要高硬度的位置,然後將刀劍加熱至特定溫度。當紅熱的刀身進入水中後,赤裸的部位迅速冷卻,而有泥土覆蓋部位的溫度變化不會非常明顯,導致硬度與赤裸部位不同。這樣可以精確控制刀身不同部位淬火時的不同冷卻速度。在鍛造過程中,首先打造兩塊硬鋼,採用摺疊方法打造,打造時溫度控制在750-850度之間,摺疊次數多者至上萬層,然後和韌性好硬度較軟的鋼夾在一起,加熱鍛打,使三塊鋼焊合延長到刀的基本形狀,這時因為鋼刀經過高溫鍛打,表面脫炭,硬度減小,因而還要經過滲炭處理,使表面硬度加強。之後就是淬火、整形、打磨和拋光。

龍泉寶劍 | 唐刀與大馬士革刀誰更厲害?最後一個原因說出關鍵

大馬士革刀和唐刀的鍛造工藝可能在具體的操作中有所不同,比如唐刀根據自身的特點而創造了“包鋼”的技術,使其外硬內軟,增強了韌性。但兩種刀的整體鍛造流程還是大體一致的,都經過了鍛打、淬火和研磨的工序。

三、管理方面上,也是關鍵所在

唐朝存在的七到十世紀,此時的歐洲正處於中世紀前半頁。我們今天所說的“大馬士革刀”,是歐洲中世紀時期開始,歐洲對於中東高檔刀劍的一種稱呼。

其實大馬士革刀是流入歷史上有名的世界商品集散地——“大馬士革城”的商品之一,這些刀劍的真正產地,其實應該是波斯、印度,這些在當時以金屬加工等各項手工藝聞名於世的地區。尤其是阿拉伯人征服薩珊波斯之後,來自波斯的精美刀劍,成為了倭馬亞阿拉伯以及阿巴斯阿拉伯人手中的利器。

"

龍泉旅遊

隨時隨地瞭解龍泉旅遊那些事兒

在我國的冷兵器史上曾出現過一個對後世影響巨大的武器,那就是唐刀!它不僅伴隨著唐朝的建立、昌盛和榮辱悲歡,甚至也成功地影響了整個亞洲冷兵器文化。後來便東流高麗及日本,進化成其本民族的冷兵器了。

龍泉寶劍 | 唐刀與大馬士革刀誰更厲害?最後一個原因說出關鍵

金銀細裝唐大刀

提到我們心目中無可匹敵的“唐刀”,就不得不說現在世界三大名刃之一的“大馬士革刀”。

關於大馬士革刀的鋒利,有這樣一個傳說。公元1191年,英格蘭國王理查的部隊與阿育布王朝的開國君王薩拉丁的大軍相遇而戰。薩拉丁的軍使馳向十字軍的陣前,喊話邀請理查出陣和薩拉丁一見。理查欣然策馬出陣會見薩拉丁,薩拉丁為了向理查示威,掏出一襲紗巾拋向了空中,然後拔出隨身的寶劍向紗巾一劍揮去,竟然將漂浮在空中的幾乎沒有重量的紗巾割成了兩半。這一奇觀令平生見過無數名刀寶劍的理查和隨行的騎士們大為吃驚,於是從那一天開始在歐洲就流傳著一個傳說:東方有一種不為人知的金屬材料存在,用它鍛造出來的刀劍鋒利至極,這便是大馬士革鋼刀劍。

關於“唐刀”的記載,有這樣一句“擋(李)嗣業刀者,人馬俱碎”。唐刀作為軍用戰刀,在重甲流行的時代,刃口堅硬可以劈砍破甲,同時刀身韌性不變形,耐用。

龍泉寶劍 | 唐刀與大馬士革刀誰更厲害?最後一個原因說出關鍵

既然唐刀與大馬士革刀曾同稱為世界名刃,那麼誰更厲害呢?

這簡單,找一把唐刀和大馬士革刀互相劈砍不就行了?結果可能就相當於“切片刀”砍“斬骨刀”,但這只是單純的考慮兩把刀的硬度和任性而已。再說,兩把刀的用途不同,對砍也無太大意義。

我們不妨從材質、鍛造工藝及管理這較為重要的三方面做一對比,看看我國冷兵器史上的登峰造極之刃與這世界名刃排名第一的刀又有哪些異同之處?

一、材料上看,兩者追根求源是相同的

大馬士革刀原產於印度,是用烏茲鋼錠製造,表面擁有鑄造型花紋(也就是在鑄造中形成的花紋)。大馬士革鋼刀上的花紋基本上是兩種性質不同的材料,亮的地方是純的雪明碳鐵,硬度比玻璃還大,暗的地方的結構是屬於沃斯田鐵和波來鐵,整體含碳量大約是在1.5~2.0%之間,在韌性高的波來鐵裡均勻散佈著比玻璃還硬的雪明碳鐵,使得大馬士革鋼刀上可以具有非常鋒利的刀鋒和堅韌且不會折斷的刀身。

龍泉寶劍 | 唐刀與大馬士革刀誰更厲害?最後一個原因說出關鍵

烏茲鋼金屬塊(圖片來源網絡)

無獨有偶,我國古代的唐刀採用的鋼材也是大馬士革鋼,即烏茲鋼。中國最早的烏茲鋼傳入時期是公元368年鮮卑人建立的北魏王朝時期,傳入國是當時的波斯薩珊王朝,當時的波斯語發音是“班奈”,傳入我國後音譯為“鑌鐵”。遼朝就以能夠出產鑌鐵自傲,“遼”的國號在契丹語中就是鑌鐵之意。遼人對外交往也時常以鑌鐵刀作為貴重禮物相贈。

1219年蒙古人發動了三次西征,一路上滅國無數。因為蒙古人在西征的過程中,在屠殺之餘擄掠了大量的工匠,所以元朝烏茲鋼刀劍的生產能力應該是最高的。據《元史》記載,元朝政府工部的諸色人匠總管府下設有“鑌鐵局”,專門冶煉鑌鐵,同時“提舉右八作司”也可生產鑌鐵。中國對烏茲鋼兵器的認識一直延續到明代,明人曹昭《格古要論》中記載:“鑌鐵出西番,面上有旋螺花者,有芝麻雪花者,凡刀劍打磨光淨,用金絲礬礬之,其花則見,價值過於銀……假造者是黑花,宜仔細辨認。”

龍泉寶劍 | 唐刀與大馬士革刀誰更厲害?最後一個原因說出關鍵

中國鑌鐵和西方的大馬士革鋼極其相似(圖片來源網絡)

二、鍛造工藝上,大體一致,但又有落差

由於中東地區使用煤礦的歷史很晚,所以當地鍛造刀劍的主要燃料是木炭,據說這是最好的金屬鍛造燃料。在開始鍛造刀劍之前,刀匠師傅們會根據所要鍛造刀劍的大小決定使用幾塊烏茲鋼原餅。烏茲鋼原餅的大小重量各不相同,所以製造短刀劍時使用一塊或半塊原餅,鍛造長刀劍時則一般需要兩塊原餅。鍛造時將原餅放入長方形的木炭爐中加熱到合適的溫度,因為如果溫度過高則可能導致烏茲鋼本身的花紋消失。然後以原餅圓心為中央將原餅展開成弧形或直線形,用大鐵錘奮力鍛打原餅,使原餅中的雜質隨著碳分被擠出,同時鋼材的組織進一步緻密化。由於鋼鐵的散熱,鍛打過程需要數十次的反覆加熱,直到原餅變成所需刀劍的大致形狀為止,然後刀身整體還要經過鏘磨修形才能顯現出所需刀劍的精細形狀,再經過淬火研磨之後才能得以最終成形。

龍泉寶劍 | 唐刀與大馬士革刀誰更厲害?最後一個原因說出關鍵

唐刀的鍛造工藝在吸取了百鍊鋼局部淬火的技術之後,又融合了覆土燒刃包鋼夾鋼的技術於其中。覆土燒刃是一種局部淬火的技術,是以調配的泥土覆蓋刀身不需要高硬度的位置,然後將刀劍加熱至特定溫度。當紅熱的刀身進入水中後,赤裸的部位迅速冷卻,而有泥土覆蓋部位的溫度變化不會非常明顯,導致硬度與赤裸部位不同。這樣可以精確控制刀身不同部位淬火時的不同冷卻速度。在鍛造過程中,首先打造兩塊硬鋼,採用摺疊方法打造,打造時溫度控制在750-850度之間,摺疊次數多者至上萬層,然後和韌性好硬度較軟的鋼夾在一起,加熱鍛打,使三塊鋼焊合延長到刀的基本形狀,這時因為鋼刀經過高溫鍛打,表面脫炭,硬度減小,因而還要經過滲炭處理,使表面硬度加強。之後就是淬火、整形、打磨和拋光。

龍泉寶劍 | 唐刀與大馬士革刀誰更厲害?最後一個原因說出關鍵

大馬士革刀和唐刀的鍛造工藝可能在具體的操作中有所不同,比如唐刀根據自身的特點而創造了“包鋼”的技術,使其外硬內軟,增強了韌性。但兩種刀的整體鍛造流程還是大體一致的,都經過了鍛打、淬火和研磨的工序。

三、管理方面上,也是關鍵所在

唐朝存在的七到十世紀,此時的歐洲正處於中世紀前半頁。我們今天所說的“大馬士革刀”,是歐洲中世紀時期開始,歐洲對於中東高檔刀劍的一種稱呼。

其實大馬士革刀是流入歷史上有名的世界商品集散地——“大馬士革城”的商品之一,這些刀劍的真正產地,其實應該是波斯、印度,這些在當時以金屬加工等各項手工藝聞名於世的地區。尤其是阿拉伯人征服薩珊波斯之後,來自波斯的精美刀劍,成為了倭馬亞阿拉伯以及阿巴斯阿拉伯人手中的利器。

龍泉寶劍 | 唐刀與大馬士革刀誰更厲害?最後一個原因說出關鍵

(圖片來源網絡)

唐代精良的唐刀,是由官營手工業機構“軍器監”裡的“弩坊署”管理製造的;其他多數刀劍,是由地方官營手工作坊鍛造(河南,河北,山東等手工業比較發達的地區)。

與之相對的,大馬士革刀雖然是重要的軍械產品,但是在中東地區,整個刀劍的生產和流通,幾乎全部都是通過簡單的市場流通和調節。雖然大馬士革刀不乏精品,但古代的阿拉伯或者突厥武士,並不一定能夠得到一把靠譜的大馬士革刀。因為在市場上流通的大馬士革刀,也很多質量不行,就連當地刀劍作坊都生產贗品。

"

龍泉旅遊

隨時隨地瞭解龍泉旅遊那些事兒

在我國的冷兵器史上曾出現過一個對後世影響巨大的武器,那就是唐刀!它不僅伴隨著唐朝的建立、昌盛和榮辱悲歡,甚至也成功地影響了整個亞洲冷兵器文化。後來便東流高麗及日本,進化成其本民族的冷兵器了。

龍泉寶劍 | 唐刀與大馬士革刀誰更厲害?最後一個原因說出關鍵

金銀細裝唐大刀

提到我們心目中無可匹敵的“唐刀”,就不得不說現在世界三大名刃之一的“大馬士革刀”。

關於大馬士革刀的鋒利,有這樣一個傳說。公元1191年,英格蘭國王理查的部隊與阿育布王朝的開國君王薩拉丁的大軍相遇而戰。薩拉丁的軍使馳向十字軍的陣前,喊話邀請理查出陣和薩拉丁一見。理查欣然策馬出陣會見薩拉丁,薩拉丁為了向理查示威,掏出一襲紗巾拋向了空中,然後拔出隨身的寶劍向紗巾一劍揮去,竟然將漂浮在空中的幾乎沒有重量的紗巾割成了兩半。這一奇觀令平生見過無數名刀寶劍的理查和隨行的騎士們大為吃驚,於是從那一天開始在歐洲就流傳著一個傳說:東方有一種不為人知的金屬材料存在,用它鍛造出來的刀劍鋒利至極,這便是大馬士革鋼刀劍。

關於“唐刀”的記載,有這樣一句“擋(李)嗣業刀者,人馬俱碎”。唐刀作為軍用戰刀,在重甲流行的時代,刃口堅硬可以劈砍破甲,同時刀身韌性不變形,耐用。

龍泉寶劍 | 唐刀與大馬士革刀誰更厲害?最後一個原因說出關鍵

既然唐刀與大馬士革刀曾同稱為世界名刃,那麼誰更厲害呢?

這簡單,找一把唐刀和大馬士革刀互相劈砍不就行了?結果可能就相當於“切片刀”砍“斬骨刀”,但這只是單純的考慮兩把刀的硬度和任性而已。再說,兩把刀的用途不同,對砍也無太大意義。

我們不妨從材質、鍛造工藝及管理這較為重要的三方面做一對比,看看我國冷兵器史上的登峰造極之刃與這世界名刃排名第一的刀又有哪些異同之處?

一、材料上看,兩者追根求源是相同的

大馬士革刀原產於印度,是用烏茲鋼錠製造,表面擁有鑄造型花紋(也就是在鑄造中形成的花紋)。大馬士革鋼刀上的花紋基本上是兩種性質不同的材料,亮的地方是純的雪明碳鐵,硬度比玻璃還大,暗的地方的結構是屬於沃斯田鐵和波來鐵,整體含碳量大約是在1.5~2.0%之間,在韌性高的波來鐵裡均勻散佈著比玻璃還硬的雪明碳鐵,使得大馬士革鋼刀上可以具有非常鋒利的刀鋒和堅韌且不會折斷的刀身。

龍泉寶劍 | 唐刀與大馬士革刀誰更厲害?最後一個原因說出關鍵

烏茲鋼金屬塊(圖片來源網絡)

無獨有偶,我國古代的唐刀採用的鋼材也是大馬士革鋼,即烏茲鋼。中國最早的烏茲鋼傳入時期是公元368年鮮卑人建立的北魏王朝時期,傳入國是當時的波斯薩珊王朝,當時的波斯語發音是“班奈”,傳入我國後音譯為“鑌鐵”。遼朝就以能夠出產鑌鐵自傲,“遼”的國號在契丹語中就是鑌鐵之意。遼人對外交往也時常以鑌鐵刀作為貴重禮物相贈。

1219年蒙古人發動了三次西征,一路上滅國無數。因為蒙古人在西征的過程中,在屠殺之餘擄掠了大量的工匠,所以元朝烏茲鋼刀劍的生產能力應該是最高的。據《元史》記載,元朝政府工部的諸色人匠總管府下設有“鑌鐵局”,專門冶煉鑌鐵,同時“提舉右八作司”也可生產鑌鐵。中國對烏茲鋼兵器的認識一直延續到明代,明人曹昭《格古要論》中記載:“鑌鐵出西番,面上有旋螺花者,有芝麻雪花者,凡刀劍打磨光淨,用金絲礬礬之,其花則見,價值過於銀……假造者是黑花,宜仔細辨認。”

龍泉寶劍 | 唐刀與大馬士革刀誰更厲害?最後一個原因說出關鍵

中國鑌鐵和西方的大馬士革鋼極其相似(圖片來源網絡)

二、鍛造工藝上,大體一致,但又有落差

由於中東地區使用煤礦的歷史很晚,所以當地鍛造刀劍的主要燃料是木炭,據說這是最好的金屬鍛造燃料。在開始鍛造刀劍之前,刀匠師傅們會根據所要鍛造刀劍的大小決定使用幾塊烏茲鋼原餅。烏茲鋼原餅的大小重量各不相同,所以製造短刀劍時使用一塊或半塊原餅,鍛造長刀劍時則一般需要兩塊原餅。鍛造時將原餅放入長方形的木炭爐中加熱到合適的溫度,因為如果溫度過高則可能導致烏茲鋼本身的花紋消失。然後以原餅圓心為中央將原餅展開成弧形或直線形,用大鐵錘奮力鍛打原餅,使原餅中的雜質隨著碳分被擠出,同時鋼材的組織進一步緻密化。由於鋼鐵的散熱,鍛打過程需要數十次的反覆加熱,直到原餅變成所需刀劍的大致形狀為止,然後刀身整體還要經過鏘磨修形才能顯現出所需刀劍的精細形狀,再經過淬火研磨之後才能得以最終成形。

龍泉寶劍 | 唐刀與大馬士革刀誰更厲害?最後一個原因說出關鍵

唐刀的鍛造工藝在吸取了百鍊鋼局部淬火的技術之後,又融合了覆土燒刃包鋼夾鋼的技術於其中。覆土燒刃是一種局部淬火的技術,是以調配的泥土覆蓋刀身不需要高硬度的位置,然後將刀劍加熱至特定溫度。當紅熱的刀身進入水中後,赤裸的部位迅速冷卻,而有泥土覆蓋部位的溫度變化不會非常明顯,導致硬度與赤裸部位不同。這樣可以精確控制刀身不同部位淬火時的不同冷卻速度。在鍛造過程中,首先打造兩塊硬鋼,採用摺疊方法打造,打造時溫度控制在750-850度之間,摺疊次數多者至上萬層,然後和韌性好硬度較軟的鋼夾在一起,加熱鍛打,使三塊鋼焊合延長到刀的基本形狀,這時因為鋼刀經過高溫鍛打,表面脫炭,硬度減小,因而還要經過滲炭處理,使表面硬度加強。之後就是淬火、整形、打磨和拋光。

龍泉寶劍 | 唐刀與大馬士革刀誰更厲害?最後一個原因說出關鍵

大馬士革刀和唐刀的鍛造工藝可能在具體的操作中有所不同,比如唐刀根據自身的特點而創造了“包鋼”的技術,使其外硬內軟,增強了韌性。但兩種刀的整體鍛造流程還是大體一致的,都經過了鍛打、淬火和研磨的工序。

三、管理方面上,也是關鍵所在

唐朝存在的七到十世紀,此時的歐洲正處於中世紀前半頁。我們今天所說的“大馬士革刀”,是歐洲中世紀時期開始,歐洲對於中東高檔刀劍的一種稱呼。

其實大馬士革刀是流入歷史上有名的世界商品集散地——“大馬士革城”的商品之一,這些刀劍的真正產地,其實應該是波斯、印度,這些在當時以金屬加工等各項手工藝聞名於世的地區。尤其是阿拉伯人征服薩珊波斯之後,來自波斯的精美刀劍,成為了倭馬亞阿拉伯以及阿巴斯阿拉伯人手中的利器。

龍泉寶劍 | 唐刀與大馬士革刀誰更厲害?最後一個原因說出關鍵

(圖片來源網絡)

唐代精良的唐刀,是由官營手工業機構“軍器監”裡的“弩坊署”管理製造的;其他多數刀劍,是由地方官營手工作坊鍛造(河南,河北,山東等手工業比較發達的地區)。

與之相對的,大馬士革刀雖然是重要的軍械產品,但是在中東地區,整個刀劍的生產和流通,幾乎全部都是通過簡單的市場流通和調節。雖然大馬士革刀不乏精品,但古代的阿拉伯或者突厥武士,並不一定能夠得到一把靠譜的大馬士革刀。因為在市場上流通的大馬士革刀,也很多質量不行,就連當地刀劍作坊都生產贗品。

龍泉寶劍 | 唐刀與大馬士革刀誰更厲害?最後一個原因說出關鍵

(圖片來源網絡)

無論是唐刀還是大馬士革刀,都是那個時代創造輝煌、見證一個帝國強盛並且聞名世界的冷兵器。

然而,令人不無遺憾的是,在世界三大名刃的名單中,我們看不到中國刀的名字。春秋以後的統治者抑武揚文,秦銷天下之兵鑄銅人十二,再經過宋以後的義理天下,滿清時期對明朝以前的武備文字,如《武經總要》、《武備志》、《紀效新書》等皆列為禁書,所以每當大的戰爭和動亂結束後,那些承載武士英勇的冷兵器也便隨著主人的逝去而消亡,因而中國那些精美的冷兵器也就失去了走入世界舞臺的機會。

來源:龍泉寶劍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