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路燈將成為應用最廣的物聯網基礎建設之一

智能路燈將成為應用最廣的物聯網基礎建設之一

隨著物聯網(IOT)、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廣泛應用,及智慧城市節能與環境永續趨勢帶動,城市路燈開始加入傳感器,具備連網、收集、分析周圍環境、交通信息,轉變成智能路燈。根據調研機構Northeast Group資料,2016年全球路燈市場規模約3.15億盞,至2026年將成長達3.59億盞路燈,而LED路燈與智能路燈市場規模將會高達695億美元。另根據Philip市場調查,目前全球路燈安裝系統只有1%具備聯網功能,但平均每年複合成長率則達16%。

解決物聯網布點及供電問題

智慧城市充分運用感測、移動網絡與雲計算等技術,整合城市關鍵信息並進行分析,以解決交通環境、公共安全、工商業服務等需求,因此需要一個信息收集、處理的物聯網終端設備,而路燈具有位置優勢及供電系統兩大優勢,可解決物聯網設備的兩個最大問題:布點及供電。

然而,智能路燈應用於戶外照明,範圍廣、數量多,若採用ZigBee等短距離傳輸,受限覆蓋範圍小、需佈署大量網關及設備維護成本,而以傳統2G/3G/4G網絡來做物聯網M2M傳輸雖覆蓋距離廣,但也不滿足IOT設備低功耗、低成本的要求。因此低功耗廣域網(LPWA)技術應運而生,LPWA有遠距離通信、低速率數據傳輸和低功耗3大特點,適合遠距離傳輸、通信數據量很少、需電池供電的物聯網應用。

目前已有LPWA應用於智能路燈案例,Telensa在英國埃塞克斯郡建立涵蓋13萬盞智能路燈、使用戶外無線單燈控制系統的網絡(PLANet),由於PLANet以LPWA傳輸數據,並根據多種因素靈活調節光照,達到節能省電,此外Telensa在路燈上也布有傳感器可知車輛出入狀況,駕駛人能利用此服務得知附近是否還有停車位,讓路燈達到便利交通、節省能源,甚至協助警方辦案,預估LPWA將逐漸應用於智能路燈。

另一個例子是思科在2014年與美國密蘇里州堪薩斯市討論規劃10年、共1,500萬美元的智慧城市基礎建設計劃,並於2016年正式啟動第一階段。思科於市中心安裝125座智能路燈,可較傳統路燈節能達8成,未來堪薩斯市可利用智能路燈等智慧城市基礎建設增加營收,例如:在停車位地面安裝智慧傳感器,讓智能路燈引導駕駛到空位,傳感器會自動計時計費,駕駛亦可透過app在線付費。

對城市而言,建設智能路燈具有明顯優點,包括覆蓋廣、節能省電、遠程監控路況、偵測城市環境以及運用於交通、安全等應用,但許多城市將信息儲存於雲端,網絡安全成為須考慮的問題,另外,越來越多傳感器安裝於智能路燈之上,如錄像監控、聲音傳感器等,可能使民眾隱私疑慮成為另外一個問題,因此廠商在設計時間就必須注意可能涉及的隱私議題。

此外,智能路燈的建置還需考慮經費來源和擁有權的結構、基礎設施是否委外管理等因素,而不能一昧將各種傳感器或額外功能加裝於路燈之上,如讓路燈身兼電動車充電站、免費無線上網熱點、錄像監控等。智慧城市在不同國家、不同應用場景的需求不一樣,面臨的問題也不一樣,在建設智能路燈時,每座城市都必須個案評估,才能解決城市中的實際問題,也才能讓智能路燈的效益發揮最大功效。

軟硬整合發展產品轉向服務

物聯網裝置生命週期往往很長,一旦購買安裝之後,將長時間使用、不易汰舊換新,透過提供訂製化和創新的服務發揮物聯網價值,才能發揮更多的加值功能和應用,對於智能路燈業者而言,如何在保證分享到硬件銷售收益外,也能在軟件及服務方面有所收益,是必須思考的課題之一。

例如美商通用由硬件產品銷售轉向服務導向的商業模式發展,智能路燈不只是賺取設備費用,而是掌握透過路燈所收集的各種數據,而地方政府欲使用數據發展城市解決方案,還是要支付通用數據處理服務費用。此外,通用提供新創業者免費使用路燈相關數據60天,讓他們研發智慧城市應用,如後續欲持續使用數據再進行收費,藉此吸引各方參與、快速擴大用戶基礎與發展城市應用。

因此,智能路燈產業應思考藉助軟硬整合發展產品轉向服務的商業模式,可與政府、學研與新創公司組成生態體系,利用路燈收集、分析數據與信息回饋,創造各種智慧服務達到多贏局面。


關於我們:網站內容更精彩!

物聯之家(www.iothome.com)物聯網科技新媒體。我們關注物聯網領域的價值發現和趨勢,關注該領域的大小公司和大小人物,這裡有跟物聯網相關的深度觀點、測評和剖析。物聯網改變世界,我們將參與和忠實的記錄改變的過程,見證物聯網帶給人類的豐碩成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