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上游南岸最大支流--烏江概況

烏江,長江上游南岸最大支流,貴州第一大河。烏江有南北兩源:南源三岔河,北源六沖河,習慣上以三岔河為烏江干流。烏江,古稱牂牁江,唐宋又稱黔江等,元代首次稱為烏江。發源於貴州省境內威寧縣香爐山花魚洞,流經黔北及渝東南,在重慶市酉陽縣、涪陵區注入長江,幹流全長1037公里,流域面積8.792萬平方公里。六沖河匯口以上為上游,匯口至思南為中游,思南以下為下游。烏江水系呈羽狀分佈,流域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流域內喀斯特發育。地形以高原、山原、中山及低山丘陵為主。由於地勢高差大,切割強,自然景觀垂直變化明顯。以流急、灘多、谷狹而聞名於世,號稱“天險”。

烏江,古稱內江水,涪陵水,延水等。其首次被稱為烏江始於元代。蒙古人南下,用蒙古語記下各地的名字,再音譯成漢字,導致了許多謬誤,如沿河北部河流“思邛”被記為“思渠”(因為當地巴蜀語有鼻音韻尾脫落的情況)。烏江也是此時得名。

沿河古稱“務川”(隋開皇十九年(599年),招慰蟄僚奉詔置務川縣,治地在今沿河縣城東岸,南宋後期才遷往都濡,務川縣治沿河歷519年)。唐《元和郡縣誌》載:“內江水,一名涪陵水(烏江),在縣(今沿河河東田壩)西四十步,因川為名,曰務川縣。”可見烏江在唐代就被稱為“務川”。

烏江,長江上游右岸最大支流河,發源於貴州省威寧縣香爐山花魚洞,流經黔北及渝東南酉陽縣和彭水縣,在重慶市涪陵區注入長江,

貴州烏江

貴州的烏江有兩個,一個大烏江,一個烏江。當初紅軍渡的便是大烏江,用當地鄉親的門板做的橋,渡過烏江的。大烏江雖然經歷瞭如此不平凡的歷史,但是卻沒有烏江富裕,原因是地理位置,交通,歷史原因。

地理狀況

烏江鎮,也就是烏江。分為江北和江南,大部分的人們都生活在江南,烏江鎮的地形屬於喀斯特地貌。烏江渡位於貴州省遵義縣烏江鎮,距離貴陽100公里,因其地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規劃概況

當地有地名,有:橋頭,黃金橋,烏江街,江北鐵廠,電廠,醫院,體育館,大壩,機關處。烏江小學,烏江中學,水電八局一中。

烏江的標誌

烏江渡水電站大壩.烏江渡水電站大壩為拱型重力壩,是我國在岩溶地區建造的第一座高壩,最大壩高165m。由於壩址區河浴狹窄、岸坡陡峭、地質條件複雜、岩溶發育、洪水流量大;因而在摳紐佈置、基礎處理、洩洪消能。

長江上游南岸最大支流--烏江概況

源頭概況

烏江有南北兩源,南源三岔河,北源六沖河,習慣上以南源三岔河為烏江干流。三岔河發源於貴州西部高原烏蒙山脈東麓,威寧縣鹽倉鎮營硐村石缸洞,海拔2260米。河源從石缸洞裡湧出一股清泉,形成一條溪流。石缸洞距威寧縣城約15公里,洞子呈不規則形狀,面積約三四平方米,潭深米許,泉水清冽透底。約小碗粗的一股泉水汩汩流出石缸洞後,湧流500米,沒於佈滿鵝卵石的河床,滴水不見。該洞有一口千萬年不斷的泉眼,湧出的泉水形成小溪,一路集合大小支流,匯成烏江。

流域概況

烏江跨中國貴州省北部和重慶市東南部。北源六沖河出赫章縣北,南源三岔河出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東,兩源匯合後稱鴨池河。東北流到息烽縣烏江渡以下始稱烏江口。經思南縣、沿河縣等,重慶市境內經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的萬木鄉、龔灘古鎮,折向彭水縣、武隆縣到涪陵區入長江,支流流經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全長1018千米(其中貴州境內874千米)。支流眾多,呈羽狀水系分佈,主要支流有六沖河、貓跳河、清水江、濯河、洪渡河、芙蓉江、鬱江、阿蓬江等;流域總面積為115747平方千米(其中貴州境內66807平方千米)。

從河源到烏江渡為上游,長448千米,落差1636米,平均比降3.65‰,河谷切割深,坡陡流急。從烏江渡到貴州沿河縣城為中游,長346千米,落差336米,平均比降0.97‰。從沿河縣城到涪陵河口為下游,長243千米,落差152米,平均比降0.62‰。自中游餘慶縣構皮灘出峽谷後,江面展寬到200多米,水勢平緩,但礁石、險灘多。流域內山巒起伏,石灰岩地層分佈廣泛,多溶洞、伏流。流域內年均徑流總量503億立方米。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1042.59萬千瓦,可開發的水力資源有266處,裝機容量846.01萬千瓦,是水電寶地。餘慶縣以下可通航。

烏江,古時名為“延江”或“黔江”,發源於貴州省威寧縣香爐山,自西向東北橫貫貴州的中部,過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後,即進入重慶市所轄地區,方向折北,經重慶市酉陽縣、彭水、武隆等縣,在涪陵區注入長江,成為長江南岸的一大支流。

烏江是典型的山區河流,全長1037公里(其中貴州境內為874公里),幹流天然落差2124米,平均比降2.05‰。烏江流域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東西向高差大,流域面積87900平方公里,在貴州境內有67500平方公里。自河源到烏江渡,定為烏江上游,長448公里,這段河道河谷深切,縱坡陡峻,伏流眾多,洪枯水位變幅特大。從烏江渡到沿河縣城為烏江中游,長346公里,河道穿行於深山谷之中,礁石林立,灘險密佈,有名的璇塘天生橋鎮天洞、一子三灘號稱“四大天險”,均在此段。從沿河縣城到重慶市的涪陵河口為烏江的下游,長243公里,此段河道河谷寬窄相間,兩岸多有田地分佈,農田和居民點較為集中。

烏江流域橫跨貴州、雲南、重慶、湖北四省市,共56個縣市,總人口1666萬人,農業人口占90%以上,居住著漢、苗、布依、土家、壯、侗、彝、瑤、仡佬等10個民族。

烏江,水力資源得天獨厚,為全國十大水電基地之一。全流域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達1042萬千瓦,有可供建設水電站的位置266處,裝機容量達846萬千瓦,其中幹流為756萬千瓦,在長江各大支流中居第三位。

烏江水電開發條件,優於全國其他許多江河,規劃興建的大中型水電站,特點是地理位置適中,距離城市近,接近負荷區,淹沒佔地損失小,移民搬遷少,同時可以多目標開發。按照《烏江干流開發規劃》可興建洪家渡、東風、索風營、烏江渡、構皮灘、思林、沙沱、彭水、大溪口等9個梯級水電站,總裝機容量達800多萬千瓦,年發電量約400億千瓦時。

水利開發

新中國成立50年來,國家和地方逐年安排資金進行了大量的航道整治工程,使烏江中下游全線通航。50年來,烏江流域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為戰勝乾旱興修水利,舉辦引、蓄、提各類水利工程,建成大小水庫達1000多座,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的葡萄水庫、打水溪水庫,武隆縣的山虎頭水庫,涪陵區的衛東水庫、水磨灘水庫等,發揮了以灌溉為主,結合發電、養魚的效益。烏江流域總耕地面積1860萬畝,其中水田684萬畝,旱地1176萬畝,如今興建的水利工程,使河谷地帶和山間小塊平壩大部分農田有了灌溉保證,灌區的水稻、玉米、小麥、紅苕等作物得以增產。

地方特產

“烏江魚”是遵義烏江鎮的一個歷史悠久、獨具特色的飲食品種,四季皆宜,聞名遐邇。“烏江魚”是用真正的野生魚(即江中之鰱魚)精心配料,加以遵義“朝天辣椒”,以火鍋方式烹製而成,鮮辣味美,吸引了無數的遊客。烏江鎮大街上那整片的火鍋店、站在路邊向過往車輛招徠的女服務員和她們軟糯的口音,也成了進入遵義城區必經的一道景觀。

董酒產於貴州遵義烏江附近的董公寺鎮,是董香型白酒的代表,以獨特的工藝、典型的風格、優良的品質馳名中外,在中國名酒中獨樹一幟。董酒在第二、三、四、五次全國評酒會上四次蟬聯國家名酒稱號及金質獎。[1]董酒的工藝和配方曾三次被國家權威部門列為“國家機密”,國密董酒由此得名。董酒是串香工藝的鼻祖,其獨特工藝簡稱為“兩小、兩大、雙醅串蒸”——採用小曲小窖製取酒醅、大麴大窖製取香醅,雙醅串蒸而成。由於採用了特殊的工藝和配方,董酒既有大麴酒的濃郁芳香,又有小曲酒的柔綿醇和與回甜,被行家們評價為“酒液清澈透明,香氣幽雅舒適,入口醇和濃郁,飲後甘爽味長”。

百里畫廊

長江上游南岸最大支流--烏江概況

酉陽有烏江流域和沅江流域兩大水系,其中烏江位於酉陽縣城西南邊境,發源於貴州省威寧縣,自沿河進入酉陽萬木、龔灘,至涪陵匯入重慶長江,全長1070公里,烏江酉陽段約60公里,是千里烏江最精華的“烏江百里畫廊”。[2]

烏江百里畫廊包括烏江干流酉陽縣龔灘古鎮至萬木鄉之間河段,以及自東向西倒流的烏江支流阿蓬江酉陽段,佔地面積240平方公里,含龔灘古鎮景區、阿蓬江漂流景區、清泉廊橋景區、馬鞍城景區、萬木永和寺、石林景區、三家阡石林、懸葬景區、長溪溝生態旅遊景區。烏江百里畫廊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龔灘古鎮有1700餘年的歷史;古代巴國蠻王洞建於戰國時代;馬鞍城是南宋金頭和尚起義遺址;僰人懸葬是東漢南方少數民族僰人的風俗,巴人纖道歷史久遠,“驚濤拍岸”、“竹零詩龕”等文化遺蹟積澱厚重,頗具研究價值。

烏江百里畫廊民族風情異彩紛呈,是土家擺手舞之鄉的西大門景區,是西蘭卡普、蠟染的搖籃。古老的土家族背嫁哭嫁,獨特的苞谷燈戲、面具陽戲、馬馬燈、民間青年男女表達愛情的木葉情歌,眾多的民間的手工藝品,組成了當地獨具魅力的民族風情。

資源概況

烏江,長江上游支流,長江上游右岸支流。又稱黔江。發源於貴州省境威寧縣香爐山花魚洞,流經黔北及渝東南,在重慶市涪陵區注入長江,幹流全長1037公里,流域面積8.792萬平方公里。六沖河匯口以上為上游,匯口至思南為中游,思南以下為下游。

烏江水系呈羽狀分佈,流域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流域內喀斯特發育。地形以高原、山原、中山及低山丘陵為主。由於地勢高差大,切割強,自然景觀垂直變化明顯。以流急、灘多、谷狹而聞名於世,號稱“天險”。

烏江水能蘊藏豐富,全流域水能蘊藏量1042.59萬千瓦,烏江渡電站壩是中國喀斯特地區已建成的最大高壩。烏江流域為貴州主要工農業分佈區,居住有漢、彝、苗、布依、回等民族。盛產糧、油、烤煙、茶、生漆、油桐、烏柏及天麻、杜仲、黨蔘等藥材,煤、硅石、鐵、磷、鋁、錳、鉛、鋅、銻等礦產豐富。烏江自古以來為川黔航運要道,1989年在烏江天險江界河渡口興建的特大跨度橋樑,是貴州省橋樑中最壯觀的一座。

水能資源

1、烏江年徑流比較穩定,上游有興建洪家渡水電站龍頭水庫的條件,可進行多年調節,中游有烏江渡水電站可進行年調節,構皮灘水電站可進行多年調節,各梯級聯運後保證出力還可提高,因此,電能質量高,全年能均衡發電;

2、烏江流域地形、地質條件較好,屬峽谷型水庫、電站,淹地、移民少,工程量相對較少,工期較短,投資較省;

3、地理位置適中,距用電負荷中心較近,是“西電東送”的良好電源點,構皮灘水電站還能在全國聯網中起到支撐性電源的作用,加上思林、沙沱水電站的建設,將形成貴州東部“西電東送”的水電群;

4、烏江流域礦產資源豐富,品種多,品位高,儲量大,其中鋁、磷、錳礦保有儲量分別佔全國的18%、19%、11%,廉價的電能對礦產資源的開發可起到促進作用;

5、發展烏江的航運事業、擴大農灌面積,修建電站形成水庫還可帶動旅遊業的發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