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


"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有人說沒來過長堤街,

就沒感受過真正的老漢口。

這條230歲的武漢傳奇老街,

特點全藏在它的名字裡,

長達4000米,在“街齡”相仿的街道里,

論長度它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它早先確實是一道堤,叫袁公堤,

“長堤街淹了,武漢要淹兩層樓”

長堤街包羅萬象,手藝匠人、刁角美食……

就連漢味名吃熱乾麵都是從這條街走出來的!

武漢最初的繁華是從堤上開始的

長堤街位於漢口,就像是一幅大畫的軸心,武漢的城市畫面從它這兒拉起,慢慢地舒展開來。


"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有人說沒來過長堤街,

就沒感受過真正的老漢口。

這條230歲的武漢傳奇老街,

特點全藏在它的名字裡,

長達4000米,在“街齡”相仿的街道里,

論長度它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它早先確實是一道堤,叫袁公堤,

“長堤街淹了,武漢要淹兩層樓”

長堤街包羅萬象,手藝匠人、刁角美食……

就連漢味名吃熱乾麵都是從這條街走出來的!

武漢最初的繁華是從堤上開始的

長堤街位於漢口,就像是一幅大畫的軸心,武漢的城市畫面從它這兒拉起,慢慢地舒展開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長堤街


後來,有了民主路、江漢路,有了民眾樂園、解放大道、建設大道,有了發展大道。

也有了一代代的武漢人在這裡生活,受水之惠澤、滋養,休養生息,也上演著愛恨情仇。


"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有人說沒來過長堤街,

就沒感受過真正的老漢口。

這條230歲的武漢傳奇老街,

特點全藏在它的名字裡,

長達4000米,在“街齡”相仿的街道里,

論長度它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它早先確實是一道堤,叫袁公堤,

“長堤街淹了,武漢要淹兩層樓”

長堤街包羅萬象,手藝匠人、刁角美食……

就連漢味名吃熱乾麵都是從這條街走出來的!

武漢最初的繁華是從堤上開始的

長堤街位於漢口,就像是一幅大畫的軸心,武漢的城市畫面從它這兒拉起,慢慢地舒展開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長堤街


後來,有了民主路、江漢路,有了民眾樂園、解放大道、建設大道,有了發展大道。

也有了一代代的武漢人在這裡生活,受水之惠澤、滋養,休養生息,也上演著愛恨情仇。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從中山大道去往長堤街的路上,經過寶善堂。位於交叉口的矮子牛雜,在寶善堂已有30多年的歷史了。店主的女兒張漢英,今年34歲,和矮子牛雜同歲。

在她的印象裡,以前長堤街很多賣首飾、水果的,大家搭個鐵棚子就算門面了,人多的時候,泥濘難行,常常堵得水洩不通

"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有人說沒來過長堤街,

就沒感受過真正的老漢口。

這條230歲的武漢傳奇老街,

特點全藏在它的名字裡,

長達4000米,在“街齡”相仿的街道里,

論長度它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它早先確實是一道堤,叫袁公堤,

“長堤街淹了,武漢要淹兩層樓”

長堤街包羅萬象,手藝匠人、刁角美食……

就連漢味名吃熱乾麵都是從這條街走出來的!

武漢最初的繁華是從堤上開始的

長堤街位於漢口,就像是一幅大畫的軸心,武漢的城市畫面從它這兒拉起,慢慢地舒展開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長堤街


後來,有了民主路、江漢路,有了民眾樂園、解放大道、建設大道,有了發展大道。

也有了一代代的武漢人在這裡生活,受水之惠澤、滋養,休養生息,也上演著愛恨情仇。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從中山大道去往長堤街的路上,經過寶善堂。位於交叉口的矮子牛雜,在寶善堂已有30多年的歷史了。店主的女兒張漢英,今年34歲,和矮子牛雜同歲。

在她的印象裡,以前長堤街很多賣首飾、水果的,大家搭個鐵棚子就算門面了,人多的時候,泥濘難行,常常堵得水洩不通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矮子牛雜老闆的女兒張漢英


這幾年通了地鐵,飲食攤群換成了乾乾淨淨的門店,“打游擊戰”的菜販子搬到寬敞的菜市場,路也變寬了。


"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有人說沒來過長堤街,

就沒感受過真正的老漢口。

這條230歲的武漢傳奇老街,

特點全藏在它的名字裡,

長達4000米,在“街齡”相仿的街道里,

論長度它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它早先確實是一道堤,叫袁公堤,

“長堤街淹了,武漢要淹兩層樓”

長堤街包羅萬象,手藝匠人、刁角美食……

就連漢味名吃熱乾麵都是從這條街走出來的!

武漢最初的繁華是從堤上開始的

長堤街位於漢口,就像是一幅大畫的軸心,武漢的城市畫面從它這兒拉起,慢慢地舒展開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長堤街


後來,有了民主路、江漢路,有了民眾樂園、解放大道、建設大道,有了發展大道。

也有了一代代的武漢人在這裡生活,受水之惠澤、滋養,休養生息,也上演著愛恨情仇。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從中山大道去往長堤街的路上,經過寶善堂。位於交叉口的矮子牛雜,在寶善堂已有30多年的歷史了。店主的女兒張漢英,今年34歲,和矮子牛雜同歲。

在她的印象裡,以前長堤街很多賣首飾、水果的,大家搭個鐵棚子就算門面了,人多的時候,泥濘難行,常常堵得水洩不通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矮子牛雜老闆的女兒張漢英


這幾年通了地鐵,飲食攤群換成了乾乾淨淨的門店,“打游擊戰”的菜販子搬到寬敞的菜市場,路也變寬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當時文化娛樂活動,夜市大排檔很少,漢正街的經商人作息時間不規律,但凡吃宵夜,經常光顧矮子牛雜。從中午一直忙到天亮,即便收攤了還有顧客前來宵夜。

30多年過去,不少搬離長堤街、漢正街的老顧客,還會回來,尋覓這一口熟悉的牛雜香。


"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有人說沒來過長堤街,

就沒感受過真正的老漢口。

這條230歲的武漢傳奇老街,

特點全藏在它的名字裡,

長達4000米,在“街齡”相仿的街道里,

論長度它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它早先確實是一道堤,叫袁公堤,

“長堤街淹了,武漢要淹兩層樓”

長堤街包羅萬象,手藝匠人、刁角美食……

就連漢味名吃熱乾麵都是從這條街走出來的!

武漢最初的繁華是從堤上開始的

長堤街位於漢口,就像是一幅大畫的軸心,武漢的城市畫面從它這兒拉起,慢慢地舒展開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長堤街


後來,有了民主路、江漢路,有了民眾樂園、解放大道、建設大道,有了發展大道。

也有了一代代的武漢人在這裡生活,受水之惠澤、滋養,休養生息,也上演著愛恨情仇。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從中山大道去往長堤街的路上,經過寶善堂。位於交叉口的矮子牛雜,在寶善堂已有30多年的歷史了。店主的女兒張漢英,今年34歲,和矮子牛雜同歲。

在她的印象裡,以前長堤街很多賣首飾、水果的,大家搭個鐵棚子就算門面了,人多的時候,泥濘難行,常常堵得水洩不通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矮子牛雜老闆的女兒張漢英


這幾年通了地鐵,飲食攤群換成了乾乾淨淨的門店,“打游擊戰”的菜販子搬到寬敞的菜市場,路也變寬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當時文化娛樂活動,夜市大排檔很少,漢正街的經商人作息時間不規律,但凡吃宵夜,經常光顧矮子牛雜。從中午一直忙到天亮,即便收攤了還有顧客前來宵夜。

30多年過去,不少搬離長堤街、漢正街的老顧客,還會回來,尋覓這一口熟悉的牛雜香。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以為小時候的冷飲批發店都銷聲匿跡了,沒想到在長堤街挖掘到了一家!還發現了不少童年寶藏冰棒:五豐杯、美怡樂香芋筒、玉米棒、三色杯……

看到這些“消失已久”的老冰棒,彷彿發現新大陸。

"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有人說沒來過長堤街,

就沒感受過真正的老漢口。

這條230歲的武漢傳奇老街,

特點全藏在它的名字裡,

長達4000米,在“街齡”相仿的街道里,

論長度它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它早先確實是一道堤,叫袁公堤,

“長堤街淹了,武漢要淹兩層樓”

長堤街包羅萬象,手藝匠人、刁角美食……

就連漢味名吃熱乾麵都是從這條街走出來的!

武漢最初的繁華是從堤上開始的

長堤街位於漢口,就像是一幅大畫的軸心,武漢的城市畫面從它這兒拉起,慢慢地舒展開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長堤街


後來,有了民主路、江漢路,有了民眾樂園、解放大道、建設大道,有了發展大道。

也有了一代代的武漢人在這裡生活,受水之惠澤、滋養,休養生息,也上演著愛恨情仇。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從中山大道去往長堤街的路上,經過寶善堂。位於交叉口的矮子牛雜,在寶善堂已有30多年的歷史了。店主的女兒張漢英,今年34歲,和矮子牛雜同歲。

在她的印象裡,以前長堤街很多賣首飾、水果的,大家搭個鐵棚子就算門面了,人多的時候,泥濘難行,常常堵得水洩不通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矮子牛雜老闆的女兒張漢英


這幾年通了地鐵,飲食攤群換成了乾乾淨淨的門店,“打游擊戰”的菜販子搬到寬敞的菜市場,路也變寬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當時文化娛樂活動,夜市大排檔很少,漢正街的經商人作息時間不規律,但凡吃宵夜,經常光顧矮子牛雜。從中午一直忙到天亮,即便收攤了還有顧客前來宵夜。

30多年過去,不少搬離長堤街、漢正街的老顧客,還會回來,尋覓這一口熟悉的牛雜香。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以為小時候的冷飲批發店都銷聲匿跡了,沒想到在長堤街挖掘到了一家!還發現了不少童年寶藏冰棒:五豐杯、美怡樂香芋筒、玉米棒、三色杯……

看到這些“消失已久”的老冰棒,彷彿發現新大陸。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要知道以前每年夏天,最開心的就是在校門口買根冰棒啃,碰上父母批發十根冰棒拎回家,恨不得每天打開冰箱一萬次。

紅英冷批的老闆潘師傅,今年72歲,是地地道道的老漢口人,從小在長堤街長大。1995年,潘師傅一家做起了冰棒批發生意。

"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有人說沒來過長堤街,

就沒感受過真正的老漢口。

這條230歲的武漢傳奇老街,

特點全藏在它的名字裡,

長達4000米,在“街齡”相仿的街道里,

論長度它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它早先確實是一道堤,叫袁公堤,

“長堤街淹了,武漢要淹兩層樓”

長堤街包羅萬象,手藝匠人、刁角美食……

就連漢味名吃熱乾麵都是從這條街走出來的!

武漢最初的繁華是從堤上開始的

長堤街位於漢口,就像是一幅大畫的軸心,武漢的城市畫面從它這兒拉起,慢慢地舒展開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長堤街


後來,有了民主路、江漢路,有了民眾樂園、解放大道、建設大道,有了發展大道。

也有了一代代的武漢人在這裡生活,受水之惠澤、滋養,休養生息,也上演著愛恨情仇。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從中山大道去往長堤街的路上,經過寶善堂。位於交叉口的矮子牛雜,在寶善堂已有30多年的歷史了。店主的女兒張漢英,今年34歲,和矮子牛雜同歲。

在她的印象裡,以前長堤街很多賣首飾、水果的,大家搭個鐵棚子就算門面了,人多的時候,泥濘難行,常常堵得水洩不通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矮子牛雜老闆的女兒張漢英


這幾年通了地鐵,飲食攤群換成了乾乾淨淨的門店,“打游擊戰”的菜販子搬到寬敞的菜市場,路也變寬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當時文化娛樂活動,夜市大排檔很少,漢正街的經商人作息時間不規律,但凡吃宵夜,經常光顧矮子牛雜。從中午一直忙到天亮,即便收攤了還有顧客前來宵夜。

30多年過去,不少搬離長堤街、漢正街的老顧客,還會回來,尋覓這一口熟悉的牛雜香。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以為小時候的冷飲批發店都銷聲匿跡了,沒想到在長堤街挖掘到了一家!還發現了不少童年寶藏冰棒:五豐杯、美怡樂香芋筒、玉米棒、三色杯……

看到這些“消失已久”的老冰棒,彷彿發現新大陸。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要知道以前每年夏天,最開心的就是在校門口買根冰棒啃,碰上父母批發十根冰棒拎回家,恨不得每天打開冰箱一萬次。

紅英冷批的老闆潘師傅,今年72歲,是地地道道的老漢口人,從小在長堤街長大。1995年,潘師傅一家做起了冰棒批發生意。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紅英冷批的老闆潘師傅


說起待了一輩子的長堤街,潘師傅打開了話匣子:“當時主要是防汛,這裡要是淹了,那整個武漢市都淹了……”

長堤街原本是一道防水提,明崇禎 8 年(1635 年)由漢口府通判袁焗督修,史稱袁公堤。老百姓卻從它防後湖水患的功用出發,叫它為“後湖堤”。

"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有人說沒來過長堤街,

就沒感受過真正的老漢口。

這條230歲的武漢傳奇老街,

特點全藏在它的名字裡,

長達4000米,在“街齡”相仿的街道里,

論長度它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它早先確實是一道堤,叫袁公堤,

“長堤街淹了,武漢要淹兩層樓”

長堤街包羅萬象,手藝匠人、刁角美食……

就連漢味名吃熱乾麵都是從這條街走出來的!

武漢最初的繁華是從堤上開始的

長堤街位於漢口,就像是一幅大畫的軸心,武漢的城市畫面從它這兒拉起,慢慢地舒展開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長堤街


後來,有了民主路、江漢路,有了民眾樂園、解放大道、建設大道,有了發展大道。

也有了一代代的武漢人在這裡生活,受水之惠澤、滋養,休養生息,也上演著愛恨情仇。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從中山大道去往長堤街的路上,經過寶善堂。位於交叉口的矮子牛雜,在寶善堂已有30多年的歷史了。店主的女兒張漢英,今年34歲,和矮子牛雜同歲。

在她的印象裡,以前長堤街很多賣首飾、水果的,大家搭個鐵棚子就算門面了,人多的時候,泥濘難行,常常堵得水洩不通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矮子牛雜老闆的女兒張漢英


這幾年通了地鐵,飲食攤群換成了乾乾淨淨的門店,“打游擊戰”的菜販子搬到寬敞的菜市場,路也變寬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當時文化娛樂活動,夜市大排檔很少,漢正街的經商人作息時間不規律,但凡吃宵夜,經常光顧矮子牛雜。從中午一直忙到天亮,即便收攤了還有顧客前來宵夜。

30多年過去,不少搬離長堤街、漢正街的老顧客,還會回來,尋覓這一口熟悉的牛雜香。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以為小時候的冷飲批發店都銷聲匿跡了,沒想到在長堤街挖掘到了一家!還發現了不少童年寶藏冰棒:五豐杯、美怡樂香芋筒、玉米棒、三色杯……

看到這些“消失已久”的老冰棒,彷彿發現新大陸。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要知道以前每年夏天,最開心的就是在校門口買根冰棒啃,碰上父母批發十根冰棒拎回家,恨不得每天打開冰箱一萬次。

紅英冷批的老闆潘師傅,今年72歲,是地地道道的老漢口人,從小在長堤街長大。1995年,潘師傅一家做起了冰棒批發生意。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紅英冷批的老闆潘師傅


說起待了一輩子的長堤街,潘師傅打開了話匣子:“當時主要是防汛,這裡要是淹了,那整個武漢市都淹了……”

長堤街原本是一道防水提,明崇禎 8 年(1635 年)由漢口府通判袁焗督修,史稱袁公堤。老百姓卻從它防後湖水患的功用出發,叫它為“後湖堤”。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如果說漢正街的繁華在於商鋪雲集,那麼長堤街的繁華在於小而密,密而雜

最開始,長堤街都是擺攤子、擺小百貨、挑擔子的人,賣米麵油鹽的不少,以做銅壺、銅暖鍋等手工作坊出名。

開埠之後,碼頭興起,漢正街逐漸發展起來,多了不少服裝店、中藥材店、副食店和小餐館。

"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有人說沒來過長堤街,

就沒感受過真正的老漢口。

這條230歲的武漢傳奇老街,

特點全藏在它的名字裡,

長達4000米,在“街齡”相仿的街道里,

論長度它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它早先確實是一道堤,叫袁公堤,

“長堤街淹了,武漢要淹兩層樓”

長堤街包羅萬象,手藝匠人、刁角美食……

就連漢味名吃熱乾麵都是從這條街走出來的!

武漢最初的繁華是從堤上開始的

長堤街位於漢口,就像是一幅大畫的軸心,武漢的城市畫面從它這兒拉起,慢慢地舒展開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長堤街


後來,有了民主路、江漢路,有了民眾樂園、解放大道、建設大道,有了發展大道。

也有了一代代的武漢人在這裡生活,受水之惠澤、滋養,休養生息,也上演著愛恨情仇。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從中山大道去往長堤街的路上,經過寶善堂。位於交叉口的矮子牛雜,在寶善堂已有30多年的歷史了。店主的女兒張漢英,今年34歲,和矮子牛雜同歲。

在她的印象裡,以前長堤街很多賣首飾、水果的,大家搭個鐵棚子就算門面了,人多的時候,泥濘難行,常常堵得水洩不通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矮子牛雜老闆的女兒張漢英


這幾年通了地鐵,飲食攤群換成了乾乾淨淨的門店,“打游擊戰”的菜販子搬到寬敞的菜市場,路也變寬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當時文化娛樂活動,夜市大排檔很少,漢正街的經商人作息時間不規律,但凡吃宵夜,經常光顧矮子牛雜。從中午一直忙到天亮,即便收攤了還有顧客前來宵夜。

30多年過去,不少搬離長堤街、漢正街的老顧客,還會回來,尋覓這一口熟悉的牛雜香。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以為小時候的冷飲批發店都銷聲匿跡了,沒想到在長堤街挖掘到了一家!還發現了不少童年寶藏冰棒:五豐杯、美怡樂香芋筒、玉米棒、三色杯……

看到這些“消失已久”的老冰棒,彷彿發現新大陸。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要知道以前每年夏天,最開心的就是在校門口買根冰棒啃,碰上父母批發十根冰棒拎回家,恨不得每天打開冰箱一萬次。

紅英冷批的老闆潘師傅,今年72歲,是地地道道的老漢口人,從小在長堤街長大。1995年,潘師傅一家做起了冰棒批發生意。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紅英冷批的老闆潘師傅


說起待了一輩子的長堤街,潘師傅打開了話匣子:“當時主要是防汛,這裡要是淹了,那整個武漢市都淹了……”

長堤街原本是一道防水提,明崇禎 8 年(1635 年)由漢口府通判袁焗督修,史稱袁公堤。老百姓卻從它防後湖水患的功用出發,叫它為“後湖堤”。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如果說漢正街的繁華在於商鋪雲集,那麼長堤街的繁華在於小而密,密而雜

最開始,長堤街都是擺攤子、擺小百貨、挑擔子的人,賣米麵油鹽的不少,以做銅壺、銅暖鍋等手工作坊出名。

開埠之後,碼頭興起,漢正街逐漸發展起來,多了不少服裝店、中藥材店、副食店和小餐館。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有人說沒來過長堤街,

就沒感受過真正的老漢口。

這條230歲的武漢傳奇老街,

特點全藏在它的名字裡,

長達4000米,在“街齡”相仿的街道里,

論長度它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它早先確實是一道堤,叫袁公堤,

“長堤街淹了,武漢要淹兩層樓”

長堤街包羅萬象,手藝匠人、刁角美食……

就連漢味名吃熱乾麵都是從這條街走出來的!

武漢最初的繁華是從堤上開始的

長堤街位於漢口,就像是一幅大畫的軸心,武漢的城市畫面從它這兒拉起,慢慢地舒展開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長堤街


後來,有了民主路、江漢路,有了民眾樂園、解放大道、建設大道,有了發展大道。

也有了一代代的武漢人在這裡生活,受水之惠澤、滋養,休養生息,也上演著愛恨情仇。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從中山大道去往長堤街的路上,經過寶善堂。位於交叉口的矮子牛雜,在寶善堂已有30多年的歷史了。店主的女兒張漢英,今年34歲,和矮子牛雜同歲。

在她的印象裡,以前長堤街很多賣首飾、水果的,大家搭個鐵棚子就算門面了,人多的時候,泥濘難行,常常堵得水洩不通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矮子牛雜老闆的女兒張漢英


這幾年通了地鐵,飲食攤群換成了乾乾淨淨的門店,“打游擊戰”的菜販子搬到寬敞的菜市場,路也變寬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當時文化娛樂活動,夜市大排檔很少,漢正街的經商人作息時間不規律,但凡吃宵夜,經常光顧矮子牛雜。從中午一直忙到天亮,即便收攤了還有顧客前來宵夜。

30多年過去,不少搬離長堤街、漢正街的老顧客,還會回來,尋覓這一口熟悉的牛雜香。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以為小時候的冷飲批發店都銷聲匿跡了,沒想到在長堤街挖掘到了一家!還發現了不少童年寶藏冰棒:五豐杯、美怡樂香芋筒、玉米棒、三色杯……

看到這些“消失已久”的老冰棒,彷彿發現新大陸。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要知道以前每年夏天,最開心的就是在校門口買根冰棒啃,碰上父母批發十根冰棒拎回家,恨不得每天打開冰箱一萬次。

紅英冷批的老闆潘師傅,今年72歲,是地地道道的老漢口人,從小在長堤街長大。1995年,潘師傅一家做起了冰棒批發生意。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紅英冷批的老闆潘師傅


說起待了一輩子的長堤街,潘師傅打開了話匣子:“當時主要是防汛,這裡要是淹了,那整個武漢市都淹了……”

長堤街原本是一道防水提,明崇禎 8 年(1635 年)由漢口府通判袁焗督修,史稱袁公堤。老百姓卻從它防後湖水患的功用出發,叫它為“後湖堤”。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如果說漢正街的繁華在於商鋪雲集,那麼長堤街的繁華在於小而密,密而雜

最開始,長堤街都是擺攤子、擺小百貨、挑擔子的人,賣米麵油鹽的不少,以做銅壺、銅暖鍋等手工作坊出名。

開埠之後,碼頭興起,漢正街逐漸發展起來,多了不少服裝店、中藥材店、副食店和小餐館。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長堤街也是老漢口保存最完善的老街之一,代表了武漢的城市特色,潘師傅希望長堤街好好保留:

“其他地方都變了,就這條街沒多大改變……讓那些從這裡走出去的上海人、臺灣人、黃陂人,回老家走親訪友的時候,有地兒可尋,留份念想。”


"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有人說沒來過長堤街,

就沒感受過真正的老漢口。

這條230歲的武漢傳奇老街,

特點全藏在它的名字裡,

長達4000米,在“街齡”相仿的街道里,

論長度它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它早先確實是一道堤,叫袁公堤,

“長堤街淹了,武漢要淹兩層樓”

長堤街包羅萬象,手藝匠人、刁角美食……

就連漢味名吃熱乾麵都是從這條街走出來的!

武漢最初的繁華是從堤上開始的

長堤街位於漢口,就像是一幅大畫的軸心,武漢的城市畫面從它這兒拉起,慢慢地舒展開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長堤街


後來,有了民主路、江漢路,有了民眾樂園、解放大道、建設大道,有了發展大道。

也有了一代代的武漢人在這裡生活,受水之惠澤、滋養,休養生息,也上演著愛恨情仇。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從中山大道去往長堤街的路上,經過寶善堂。位於交叉口的矮子牛雜,在寶善堂已有30多年的歷史了。店主的女兒張漢英,今年34歲,和矮子牛雜同歲。

在她的印象裡,以前長堤街很多賣首飾、水果的,大家搭個鐵棚子就算門面了,人多的時候,泥濘難行,常常堵得水洩不通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矮子牛雜老闆的女兒張漢英


這幾年通了地鐵,飲食攤群換成了乾乾淨淨的門店,“打游擊戰”的菜販子搬到寬敞的菜市場,路也變寬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當時文化娛樂活動,夜市大排檔很少,漢正街的經商人作息時間不規律,但凡吃宵夜,經常光顧矮子牛雜。從中午一直忙到天亮,即便收攤了還有顧客前來宵夜。

30多年過去,不少搬離長堤街、漢正街的老顧客,還會回來,尋覓這一口熟悉的牛雜香。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以為小時候的冷飲批發店都銷聲匿跡了,沒想到在長堤街挖掘到了一家!還發現了不少童年寶藏冰棒:五豐杯、美怡樂香芋筒、玉米棒、三色杯……

看到這些“消失已久”的老冰棒,彷彿發現新大陸。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要知道以前每年夏天,最開心的就是在校門口買根冰棒啃,碰上父母批發十根冰棒拎回家,恨不得每天打開冰箱一萬次。

紅英冷批的老闆潘師傅,今年72歲,是地地道道的老漢口人,從小在長堤街長大。1995年,潘師傅一家做起了冰棒批發生意。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紅英冷批的老闆潘師傅


說起待了一輩子的長堤街,潘師傅打開了話匣子:“當時主要是防汛,這裡要是淹了,那整個武漢市都淹了……”

長堤街原本是一道防水提,明崇禎 8 年(1635 年)由漢口府通判袁焗督修,史稱袁公堤。老百姓卻從它防後湖水患的功用出發,叫它為“後湖堤”。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如果說漢正街的繁華在於商鋪雲集,那麼長堤街的繁華在於小而密,密而雜

最開始,長堤街都是擺攤子、擺小百貨、挑擔子的人,賣米麵油鹽的不少,以做銅壺、銅暖鍋等手工作坊出名。

開埠之後,碼頭興起,漢正街逐漸發展起來,多了不少服裝店、中藥材店、副食店和小餐館。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長堤街也是老漢口保存最完善的老街之一,代表了武漢的城市特色,潘師傅希望長堤街好好保留:

“其他地方都變了,就這條街沒多大改變……讓那些從這裡走出去的上海人、臺灣人、黃陂人,回老家走親訪友的時候,有地兒可尋,留份念想。”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夜宵,是長堤街礄口段的重頭戲。夜幕降臨,華燈初上,街頭巷尾的小店開始出沒,來一紮小酒,再點幾種小吃,開啟夏天的夜宵模式。

這塊承載了無數老漢口伢的長堤街,裡頭幾乎每一家都是地道口味的老店

"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有人說沒來過長堤街,

就沒感受過真正的老漢口。

這條230歲的武漢傳奇老街,

特點全藏在它的名字裡,

長達4000米,在“街齡”相仿的街道里,

論長度它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它早先確實是一道堤,叫袁公堤,

“長堤街淹了,武漢要淹兩層樓”

長堤街包羅萬象,手藝匠人、刁角美食……

就連漢味名吃熱乾麵都是從這條街走出來的!

武漢最初的繁華是從堤上開始的

長堤街位於漢口,就像是一幅大畫的軸心,武漢的城市畫面從它這兒拉起,慢慢地舒展開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長堤街


後來,有了民主路、江漢路,有了民眾樂園、解放大道、建設大道,有了發展大道。

也有了一代代的武漢人在這裡生活,受水之惠澤、滋養,休養生息,也上演著愛恨情仇。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從中山大道去往長堤街的路上,經過寶善堂。位於交叉口的矮子牛雜,在寶善堂已有30多年的歷史了。店主的女兒張漢英,今年34歲,和矮子牛雜同歲。

在她的印象裡,以前長堤街很多賣首飾、水果的,大家搭個鐵棚子就算門面了,人多的時候,泥濘難行,常常堵得水洩不通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矮子牛雜老闆的女兒張漢英


這幾年通了地鐵,飲食攤群換成了乾乾淨淨的門店,“打游擊戰”的菜販子搬到寬敞的菜市場,路也變寬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當時文化娛樂活動,夜市大排檔很少,漢正街的經商人作息時間不規律,但凡吃宵夜,經常光顧矮子牛雜。從中午一直忙到天亮,即便收攤了還有顧客前來宵夜。

30多年過去,不少搬離長堤街、漢正街的老顧客,還會回來,尋覓這一口熟悉的牛雜香。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以為小時候的冷飲批發店都銷聲匿跡了,沒想到在長堤街挖掘到了一家!還發現了不少童年寶藏冰棒:五豐杯、美怡樂香芋筒、玉米棒、三色杯……

看到這些“消失已久”的老冰棒,彷彿發現新大陸。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要知道以前每年夏天,最開心的就是在校門口買根冰棒啃,碰上父母批發十根冰棒拎回家,恨不得每天打開冰箱一萬次。

紅英冷批的老闆潘師傅,今年72歲,是地地道道的老漢口人,從小在長堤街長大。1995年,潘師傅一家做起了冰棒批發生意。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紅英冷批的老闆潘師傅


說起待了一輩子的長堤街,潘師傅打開了話匣子:“當時主要是防汛,這裡要是淹了,那整個武漢市都淹了……”

長堤街原本是一道防水提,明崇禎 8 年(1635 年)由漢口府通判袁焗督修,史稱袁公堤。老百姓卻從它防後湖水患的功用出發,叫它為“後湖堤”。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如果說漢正街的繁華在於商鋪雲集,那麼長堤街的繁華在於小而密,密而雜

最開始,長堤街都是擺攤子、擺小百貨、挑擔子的人,賣米麵油鹽的不少,以做銅壺、銅暖鍋等手工作坊出名。

開埠之後,碼頭興起,漢正街逐漸發展起來,多了不少服裝店、中藥材店、副食店和小餐館。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長堤街也是老漢口保存最完善的老街之一,代表了武漢的城市特色,潘師傅希望長堤街好好保留:

“其他地方都變了,就這條街沒多大改變……讓那些從這裡走出去的上海人、臺灣人、黃陂人,回老家走親訪友的時候,有地兒可尋,留份念想。”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夜宵,是長堤街礄口段的重頭戲。夜幕降臨,華燈初上,街頭巷尾的小店開始出沒,來一紮小酒,再點幾種小吃,開啟夏天的夜宵模式。

這塊承載了無數老漢口伢的長堤街,裡頭幾乎每一家都是地道口味的老店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那個年代沒有空調,就靠著老式電風扇驅熱。食客們吃得汗流浹背,卻無法抗拒這樣的美食,店內每天都是爆滿。

夏老五家常菜在長堤街開了十幾年,老闆姓夏,在家排名老五,大家喊得多了,菜館乾脆取名“夏老五”。

"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有人說沒來過長堤街,

就沒感受過真正的老漢口。

這條230歲的武漢傳奇老街,

特點全藏在它的名字裡,

長達4000米,在“街齡”相仿的街道里,

論長度它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它早先確實是一道堤,叫袁公堤,

“長堤街淹了,武漢要淹兩層樓”

長堤街包羅萬象,手藝匠人、刁角美食……

就連漢味名吃熱乾麵都是從這條街走出來的!

武漢最初的繁華是從堤上開始的

長堤街位於漢口,就像是一幅大畫的軸心,武漢的城市畫面從它這兒拉起,慢慢地舒展開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長堤街


後來,有了民主路、江漢路,有了民眾樂園、解放大道、建設大道,有了發展大道。

也有了一代代的武漢人在這裡生活,受水之惠澤、滋養,休養生息,也上演著愛恨情仇。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從中山大道去往長堤街的路上,經過寶善堂。位於交叉口的矮子牛雜,在寶善堂已有30多年的歷史了。店主的女兒張漢英,今年34歲,和矮子牛雜同歲。

在她的印象裡,以前長堤街很多賣首飾、水果的,大家搭個鐵棚子就算門面了,人多的時候,泥濘難行,常常堵得水洩不通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矮子牛雜老闆的女兒張漢英


這幾年通了地鐵,飲食攤群換成了乾乾淨淨的門店,“打游擊戰”的菜販子搬到寬敞的菜市場,路也變寬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當時文化娛樂活動,夜市大排檔很少,漢正街的經商人作息時間不規律,但凡吃宵夜,經常光顧矮子牛雜。從中午一直忙到天亮,即便收攤了還有顧客前來宵夜。

30多年過去,不少搬離長堤街、漢正街的老顧客,還會回來,尋覓這一口熟悉的牛雜香。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以為小時候的冷飲批發店都銷聲匿跡了,沒想到在長堤街挖掘到了一家!還發現了不少童年寶藏冰棒:五豐杯、美怡樂香芋筒、玉米棒、三色杯……

看到這些“消失已久”的老冰棒,彷彿發現新大陸。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要知道以前每年夏天,最開心的就是在校門口買根冰棒啃,碰上父母批發十根冰棒拎回家,恨不得每天打開冰箱一萬次。

紅英冷批的老闆潘師傅,今年72歲,是地地道道的老漢口人,從小在長堤街長大。1995年,潘師傅一家做起了冰棒批發生意。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紅英冷批的老闆潘師傅


說起待了一輩子的長堤街,潘師傅打開了話匣子:“當時主要是防汛,這裡要是淹了,那整個武漢市都淹了……”

長堤街原本是一道防水提,明崇禎 8 年(1635 年)由漢口府通判袁焗督修,史稱袁公堤。老百姓卻從它防後湖水患的功用出發,叫它為“後湖堤”。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如果說漢正街的繁華在於商鋪雲集,那麼長堤街的繁華在於小而密,密而雜

最開始,長堤街都是擺攤子、擺小百貨、挑擔子的人,賣米麵油鹽的不少,以做銅壺、銅暖鍋等手工作坊出名。

開埠之後,碼頭興起,漢正街逐漸發展起來,多了不少服裝店、中藥材店、副食店和小餐館。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長堤街也是老漢口保存最完善的老街之一,代表了武漢的城市特色,潘師傅希望長堤街好好保留:

“其他地方都變了,就這條街沒多大改變……讓那些從這裡走出去的上海人、臺灣人、黃陂人,回老家走親訪友的時候,有地兒可尋,留份念想。”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夜宵,是長堤街礄口段的重頭戲。夜幕降臨,華燈初上,街頭巷尾的小店開始出沒,來一紮小酒,再點幾種小吃,開啟夏天的夜宵模式。

這塊承載了無數老漢口伢的長堤街,裡頭幾乎每一家都是地道口味的老店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那個年代沒有空調,就靠著老式電風扇驅熱。食客們吃得汗流浹背,卻無法抗拒這樣的美食,店內每天都是爆滿。

夏老五家常菜在長堤街開了十幾年,老闆姓夏,在家排名老五,大家喊得多了,菜館乾脆取名“夏老五”。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各種野味、生猛海鮮是夏老五家的拿手好戲,而且分量足、價格實惠,儘管開在背街小巷,但生意一直不錯。

燒一條好吃的臭鱖魚,可不是一件易事。這家鱖魚聞起來臭,吃起來香,一“臭”一香,形成鮮明的對比,連不愛吃臭鱖魚星人,也忍不住夾兩筷子。

鱖魚肉多刺少,肉質堅實,夾一筷子,清楚看到魚肉如蒜瓣般撕開,鮮香並濟。

"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有人說沒來過長堤街,

就沒感受過真正的老漢口。

這條230歲的武漢傳奇老街,

特點全藏在它的名字裡,

長達4000米,在“街齡”相仿的街道里,

論長度它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它早先確實是一道堤,叫袁公堤,

“長堤街淹了,武漢要淹兩層樓”

長堤街包羅萬象,手藝匠人、刁角美食……

就連漢味名吃熱乾麵都是從這條街走出來的!

武漢最初的繁華是從堤上開始的

長堤街位於漢口,就像是一幅大畫的軸心,武漢的城市畫面從它這兒拉起,慢慢地舒展開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長堤街


後來,有了民主路、江漢路,有了民眾樂園、解放大道、建設大道,有了發展大道。

也有了一代代的武漢人在這裡生活,受水之惠澤、滋養,休養生息,也上演著愛恨情仇。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從中山大道去往長堤街的路上,經過寶善堂。位於交叉口的矮子牛雜,在寶善堂已有30多年的歷史了。店主的女兒張漢英,今年34歲,和矮子牛雜同歲。

在她的印象裡,以前長堤街很多賣首飾、水果的,大家搭個鐵棚子就算門面了,人多的時候,泥濘難行,常常堵得水洩不通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矮子牛雜老闆的女兒張漢英


這幾年通了地鐵,飲食攤群換成了乾乾淨淨的門店,“打游擊戰”的菜販子搬到寬敞的菜市場,路也變寬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當時文化娛樂活動,夜市大排檔很少,漢正街的經商人作息時間不規律,但凡吃宵夜,經常光顧矮子牛雜。從中午一直忙到天亮,即便收攤了還有顧客前來宵夜。

30多年過去,不少搬離長堤街、漢正街的老顧客,還會回來,尋覓這一口熟悉的牛雜香。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以為小時候的冷飲批發店都銷聲匿跡了,沒想到在長堤街挖掘到了一家!還發現了不少童年寶藏冰棒:五豐杯、美怡樂香芋筒、玉米棒、三色杯……

看到這些“消失已久”的老冰棒,彷彿發現新大陸。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要知道以前每年夏天,最開心的就是在校門口買根冰棒啃,碰上父母批發十根冰棒拎回家,恨不得每天打開冰箱一萬次。

紅英冷批的老闆潘師傅,今年72歲,是地地道道的老漢口人,從小在長堤街長大。1995年,潘師傅一家做起了冰棒批發生意。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紅英冷批的老闆潘師傅


說起待了一輩子的長堤街,潘師傅打開了話匣子:“當時主要是防汛,這裡要是淹了,那整個武漢市都淹了……”

長堤街原本是一道防水提,明崇禎 8 年(1635 年)由漢口府通判袁焗督修,史稱袁公堤。老百姓卻從它防後湖水患的功用出發,叫它為“後湖堤”。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如果說漢正街的繁華在於商鋪雲集,那麼長堤街的繁華在於小而密,密而雜

最開始,長堤街都是擺攤子、擺小百貨、挑擔子的人,賣米麵油鹽的不少,以做銅壺、銅暖鍋等手工作坊出名。

開埠之後,碼頭興起,漢正街逐漸發展起來,多了不少服裝店、中藥材店、副食店和小餐館。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長堤街也是老漢口保存最完善的老街之一,代表了武漢的城市特色,潘師傅希望長堤街好好保留:

“其他地方都變了,就這條街沒多大改變……讓那些從這裡走出去的上海人、臺灣人、黃陂人,回老家走親訪友的時候,有地兒可尋,留份念想。”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夜宵,是長堤街礄口段的重頭戲。夜幕降臨,華燈初上,街頭巷尾的小店開始出沒,來一紮小酒,再點幾種小吃,開啟夏天的夜宵模式。

這塊承載了無數老漢口伢的長堤街,裡頭幾乎每一家都是地道口味的老店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那個年代沒有空調,就靠著老式電風扇驅熱。食客們吃得汗流浹背,卻無法抗拒這樣的美食,店內每天都是爆滿。

夏老五家常菜在長堤街開了十幾年,老闆姓夏,在家排名老五,大家喊得多了,菜館乾脆取名“夏老五”。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各種野味、生猛海鮮是夏老五家的拿手好戲,而且分量足、價格實惠,儘管開在背街小巷,但生意一直不錯。

燒一條好吃的臭鱖魚,可不是一件易事。這家鱖魚聞起來臭,吃起來香,一“臭”一香,形成鮮明的對比,連不愛吃臭鱖魚星人,也忍不住夾兩筷子。

鱖魚肉多刺少,肉質堅實,夾一筷子,清楚看到魚肉如蒜瓣般撕開,鮮香並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蝸牛個頭大,蘸著鹹香的醬汁,入味有嚼勁。

"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有人說沒來過長堤街,

就沒感受過真正的老漢口。

這條230歲的武漢傳奇老街,

特點全藏在它的名字裡,

長達4000米,在“街齡”相仿的街道里,

論長度它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它早先確實是一道堤,叫袁公堤,

“長堤街淹了,武漢要淹兩層樓”

長堤街包羅萬象,手藝匠人、刁角美食……

就連漢味名吃熱乾麵都是從這條街走出來的!

武漢最初的繁華是從堤上開始的

長堤街位於漢口,就像是一幅大畫的軸心,武漢的城市畫面從它這兒拉起,慢慢地舒展開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長堤街


後來,有了民主路、江漢路,有了民眾樂園、解放大道、建設大道,有了發展大道。

也有了一代代的武漢人在這裡生活,受水之惠澤、滋養,休養生息,也上演著愛恨情仇。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從中山大道去往長堤街的路上,經過寶善堂。位於交叉口的矮子牛雜,在寶善堂已有30多年的歷史了。店主的女兒張漢英,今年34歲,和矮子牛雜同歲。

在她的印象裡,以前長堤街很多賣首飾、水果的,大家搭個鐵棚子就算門面了,人多的時候,泥濘難行,常常堵得水洩不通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矮子牛雜老闆的女兒張漢英


這幾年通了地鐵,飲食攤群換成了乾乾淨淨的門店,“打游擊戰”的菜販子搬到寬敞的菜市場,路也變寬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當時文化娛樂活動,夜市大排檔很少,漢正街的經商人作息時間不規律,但凡吃宵夜,經常光顧矮子牛雜。從中午一直忙到天亮,即便收攤了還有顧客前來宵夜。

30多年過去,不少搬離長堤街、漢正街的老顧客,還會回來,尋覓這一口熟悉的牛雜香。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以為小時候的冷飲批發店都銷聲匿跡了,沒想到在長堤街挖掘到了一家!還發現了不少童年寶藏冰棒:五豐杯、美怡樂香芋筒、玉米棒、三色杯……

看到這些“消失已久”的老冰棒,彷彿發現新大陸。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要知道以前每年夏天,最開心的就是在校門口買根冰棒啃,碰上父母批發十根冰棒拎回家,恨不得每天打開冰箱一萬次。

紅英冷批的老闆潘師傅,今年72歲,是地地道道的老漢口人,從小在長堤街長大。1995年,潘師傅一家做起了冰棒批發生意。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紅英冷批的老闆潘師傅


說起待了一輩子的長堤街,潘師傅打開了話匣子:“當時主要是防汛,這裡要是淹了,那整個武漢市都淹了……”

長堤街原本是一道防水提,明崇禎 8 年(1635 年)由漢口府通判袁焗督修,史稱袁公堤。老百姓卻從它防後湖水患的功用出發,叫它為“後湖堤”。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如果說漢正街的繁華在於商鋪雲集,那麼長堤街的繁華在於小而密,密而雜

最開始,長堤街都是擺攤子、擺小百貨、挑擔子的人,賣米麵油鹽的不少,以做銅壺、銅暖鍋等手工作坊出名。

開埠之後,碼頭興起,漢正街逐漸發展起來,多了不少服裝店、中藥材店、副食店和小餐館。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長堤街也是老漢口保存最完善的老街之一,代表了武漢的城市特色,潘師傅希望長堤街好好保留:

“其他地方都變了,就這條街沒多大改變……讓那些從這裡走出去的上海人、臺灣人、黃陂人,回老家走親訪友的時候,有地兒可尋,留份念想。”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夜宵,是長堤街礄口段的重頭戲。夜幕降臨,華燈初上,街頭巷尾的小店開始出沒,來一紮小酒,再點幾種小吃,開啟夏天的夜宵模式。

這塊承載了無數老漢口伢的長堤街,裡頭幾乎每一家都是地道口味的老店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那個年代沒有空調,就靠著老式電風扇驅熱。食客們吃得汗流浹背,卻無法抗拒這樣的美食,店內每天都是爆滿。

夏老五家常菜在長堤街開了十幾年,老闆姓夏,在家排名老五,大家喊得多了,菜館乾脆取名“夏老五”。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各種野味、生猛海鮮是夏老五家的拿手好戲,而且分量足、價格實惠,儘管開在背街小巷,但生意一直不錯。

燒一條好吃的臭鱖魚,可不是一件易事。這家鱖魚聞起來臭,吃起來香,一“臭”一香,形成鮮明的對比,連不愛吃臭鱖魚星人,也忍不住夾兩筷子。

鱖魚肉多刺少,肉質堅實,夾一筷子,清楚看到魚肉如蒜瓣般撕開,鮮香並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蝸牛個頭大,蘸著鹹香的醬汁,入味有嚼勁。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還有醉蝦、乾煸泥鰍等在別的菜館不常見的狠菜,適合全家或朋友一起來。

老闆娘告訴我們:“我們這條街的老闆關係都蠻好,我屋裡沒有的,到你家借一下。或者點了菜送到別家,都可以。”


"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有人說沒來過長堤街,

就沒感受過真正的老漢口。

這條230歲的武漢傳奇老街,

特點全藏在它的名字裡,

長達4000米,在“街齡”相仿的街道里,

論長度它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它早先確實是一道堤,叫袁公堤,

“長堤街淹了,武漢要淹兩層樓”

長堤街包羅萬象,手藝匠人、刁角美食……

就連漢味名吃熱乾麵都是從這條街走出來的!

武漢最初的繁華是從堤上開始的

長堤街位於漢口,就像是一幅大畫的軸心,武漢的城市畫面從它這兒拉起,慢慢地舒展開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長堤街


後來,有了民主路、江漢路,有了民眾樂園、解放大道、建設大道,有了發展大道。

也有了一代代的武漢人在這裡生活,受水之惠澤、滋養,休養生息,也上演著愛恨情仇。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從中山大道去往長堤街的路上,經過寶善堂。位於交叉口的矮子牛雜,在寶善堂已有30多年的歷史了。店主的女兒張漢英,今年34歲,和矮子牛雜同歲。

在她的印象裡,以前長堤街很多賣首飾、水果的,大家搭個鐵棚子就算門面了,人多的時候,泥濘難行,常常堵得水洩不通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矮子牛雜老闆的女兒張漢英


這幾年通了地鐵,飲食攤群換成了乾乾淨淨的門店,“打游擊戰”的菜販子搬到寬敞的菜市場,路也變寬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當時文化娛樂活動,夜市大排檔很少,漢正街的經商人作息時間不規律,但凡吃宵夜,經常光顧矮子牛雜。從中午一直忙到天亮,即便收攤了還有顧客前來宵夜。

30多年過去,不少搬離長堤街、漢正街的老顧客,還會回來,尋覓這一口熟悉的牛雜香。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以為小時候的冷飲批發店都銷聲匿跡了,沒想到在長堤街挖掘到了一家!還發現了不少童年寶藏冰棒:五豐杯、美怡樂香芋筒、玉米棒、三色杯……

看到這些“消失已久”的老冰棒,彷彿發現新大陸。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要知道以前每年夏天,最開心的就是在校門口買根冰棒啃,碰上父母批發十根冰棒拎回家,恨不得每天打開冰箱一萬次。

紅英冷批的老闆潘師傅,今年72歲,是地地道道的老漢口人,從小在長堤街長大。1995年,潘師傅一家做起了冰棒批發生意。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紅英冷批的老闆潘師傅


說起待了一輩子的長堤街,潘師傅打開了話匣子:“當時主要是防汛,這裡要是淹了,那整個武漢市都淹了……”

長堤街原本是一道防水提,明崇禎 8 年(1635 年)由漢口府通判袁焗督修,史稱袁公堤。老百姓卻從它防後湖水患的功用出發,叫它為“後湖堤”。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如果說漢正街的繁華在於商鋪雲集,那麼長堤街的繁華在於小而密,密而雜

最開始,長堤街都是擺攤子、擺小百貨、挑擔子的人,賣米麵油鹽的不少,以做銅壺、銅暖鍋等手工作坊出名。

開埠之後,碼頭興起,漢正街逐漸發展起來,多了不少服裝店、中藥材店、副食店和小餐館。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長堤街也是老漢口保存最完善的老街之一,代表了武漢的城市特色,潘師傅希望長堤街好好保留:

“其他地方都變了,就這條街沒多大改變……讓那些從這裡走出去的上海人、臺灣人、黃陂人,回老家走親訪友的時候,有地兒可尋,留份念想。”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夜宵,是長堤街礄口段的重頭戲。夜幕降臨,華燈初上,街頭巷尾的小店開始出沒,來一紮小酒,再點幾種小吃,開啟夏天的夜宵模式。

這塊承載了無數老漢口伢的長堤街,裡頭幾乎每一家都是地道口味的老店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那個年代沒有空調,就靠著老式電風扇驅熱。食客們吃得汗流浹背,卻無法抗拒這樣的美食,店內每天都是爆滿。

夏老五家常菜在長堤街開了十幾年,老闆姓夏,在家排名老五,大家喊得多了,菜館乾脆取名“夏老五”。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各種野味、生猛海鮮是夏老五家的拿手好戲,而且分量足、價格實惠,儘管開在背街小巷,但生意一直不錯。

燒一條好吃的臭鱖魚,可不是一件易事。這家鱖魚聞起來臭,吃起來香,一“臭”一香,形成鮮明的對比,連不愛吃臭鱖魚星人,也忍不住夾兩筷子。

鱖魚肉多刺少,肉質堅實,夾一筷子,清楚看到魚肉如蒜瓣般撕開,鮮香並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蝸牛個頭大,蘸著鹹香的醬汁,入味有嚼勁。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還有醉蝦、乾煸泥鰍等在別的菜館不常見的狠菜,適合全家或朋友一起來。

老闆娘告訴我們:“我們這條街的老闆關係都蠻好,我屋裡沒有的,到你家借一下。或者點了菜送到別家,都可以。”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在長堤街大排檔唐家巷義烈巷間,麻木老地方牛筋牛雜是這一代的老字號,一靠近就能被門口的大鍋震驚到,翻炒的鍋鏟都有半個人高,老闆以前就是踩麻木的,人送外號“麻木”。

"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有人說沒來過長堤街,

就沒感受過真正的老漢口。

這條230歲的武漢傳奇老街,

特點全藏在它的名字裡,

長達4000米,在“街齡”相仿的街道里,

論長度它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它早先確實是一道堤,叫袁公堤,

“長堤街淹了,武漢要淹兩層樓”

長堤街包羅萬象,手藝匠人、刁角美食……

就連漢味名吃熱乾麵都是從這條街走出來的!

武漢最初的繁華是從堤上開始的

長堤街位於漢口,就像是一幅大畫的軸心,武漢的城市畫面從它這兒拉起,慢慢地舒展開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長堤街


後來,有了民主路、江漢路,有了民眾樂園、解放大道、建設大道,有了發展大道。

也有了一代代的武漢人在這裡生活,受水之惠澤、滋養,休養生息,也上演著愛恨情仇。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從中山大道去往長堤街的路上,經過寶善堂。位於交叉口的矮子牛雜,在寶善堂已有30多年的歷史了。店主的女兒張漢英,今年34歲,和矮子牛雜同歲。

在她的印象裡,以前長堤街很多賣首飾、水果的,大家搭個鐵棚子就算門面了,人多的時候,泥濘難行,常常堵得水洩不通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矮子牛雜老闆的女兒張漢英


這幾年通了地鐵,飲食攤群換成了乾乾淨淨的門店,“打游擊戰”的菜販子搬到寬敞的菜市場,路也變寬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當時文化娛樂活動,夜市大排檔很少,漢正街的經商人作息時間不規律,但凡吃宵夜,經常光顧矮子牛雜。從中午一直忙到天亮,即便收攤了還有顧客前來宵夜。

30多年過去,不少搬離長堤街、漢正街的老顧客,還會回來,尋覓這一口熟悉的牛雜香。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以為小時候的冷飲批發店都銷聲匿跡了,沒想到在長堤街挖掘到了一家!還發現了不少童年寶藏冰棒:五豐杯、美怡樂香芋筒、玉米棒、三色杯……

看到這些“消失已久”的老冰棒,彷彿發現新大陸。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要知道以前每年夏天,最開心的就是在校門口買根冰棒啃,碰上父母批發十根冰棒拎回家,恨不得每天打開冰箱一萬次。

紅英冷批的老闆潘師傅,今年72歲,是地地道道的老漢口人,從小在長堤街長大。1995年,潘師傅一家做起了冰棒批發生意。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紅英冷批的老闆潘師傅


說起待了一輩子的長堤街,潘師傅打開了話匣子:“當時主要是防汛,這裡要是淹了,那整個武漢市都淹了……”

長堤街原本是一道防水提,明崇禎 8 年(1635 年)由漢口府通判袁焗督修,史稱袁公堤。老百姓卻從它防後湖水患的功用出發,叫它為“後湖堤”。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如果說漢正街的繁華在於商鋪雲集,那麼長堤街的繁華在於小而密,密而雜

最開始,長堤街都是擺攤子、擺小百貨、挑擔子的人,賣米麵油鹽的不少,以做銅壺、銅暖鍋等手工作坊出名。

開埠之後,碼頭興起,漢正街逐漸發展起來,多了不少服裝店、中藥材店、副食店和小餐館。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長堤街也是老漢口保存最完善的老街之一,代表了武漢的城市特色,潘師傅希望長堤街好好保留:

“其他地方都變了,就這條街沒多大改變……讓那些從這裡走出去的上海人、臺灣人、黃陂人,回老家走親訪友的時候,有地兒可尋,留份念想。”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夜宵,是長堤街礄口段的重頭戲。夜幕降臨,華燈初上,街頭巷尾的小店開始出沒,來一紮小酒,再點幾種小吃,開啟夏天的夜宵模式。

這塊承載了無數老漢口伢的長堤街,裡頭幾乎每一家都是地道口味的老店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那個年代沒有空調,就靠著老式電風扇驅熱。食客們吃得汗流浹背,卻無法抗拒這樣的美食,店內每天都是爆滿。

夏老五家常菜在長堤街開了十幾年,老闆姓夏,在家排名老五,大家喊得多了,菜館乾脆取名“夏老五”。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各種野味、生猛海鮮是夏老五家的拿手好戲,而且分量足、價格實惠,儘管開在背街小巷,但生意一直不錯。

燒一條好吃的臭鱖魚,可不是一件易事。這家鱖魚聞起來臭,吃起來香,一“臭”一香,形成鮮明的對比,連不愛吃臭鱖魚星人,也忍不住夾兩筷子。

鱖魚肉多刺少,肉質堅實,夾一筷子,清楚看到魚肉如蒜瓣般撕開,鮮香並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蝸牛個頭大,蘸著鹹香的醬汁,入味有嚼勁。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還有醉蝦、乾煸泥鰍等在別的菜館不常見的狠菜,適合全家或朋友一起來。

老闆娘告訴我們:“我們這條街的老闆關係都蠻好,我屋裡沒有的,到你家借一下。或者點了菜送到別家,都可以。”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在長堤街大排檔唐家巷義烈巷間,麻木老地方牛筋牛雜是這一代的老字號,一靠近就能被門口的大鍋震驚到,翻炒的鍋鏟都有半個人高,老闆以前就是踩麻木的,人送外號“麻木”。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麻木牛筋牛雜的旁邊就是桂萍牛雜,桂萍幾年前先火起來,帶火了整個長堤街宵夜。

招牌牛肉/牛雜蘿蔔鍋,一樣以蘿蔔打底,蓋上牛肉湯,價格實惠,幾十年的競爭對手,不知道會不會也暗暗較勁。

"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有人說沒來過長堤街,

就沒感受過真正的老漢口。

這條230歲的武漢傳奇老街,

特點全藏在它的名字裡,

長達4000米,在“街齡”相仿的街道里,

論長度它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它早先確實是一道堤,叫袁公堤,

“長堤街淹了,武漢要淹兩層樓”

長堤街包羅萬象,手藝匠人、刁角美食……

就連漢味名吃熱乾麵都是從這條街走出來的!

武漢最初的繁華是從堤上開始的

長堤街位於漢口,就像是一幅大畫的軸心,武漢的城市畫面從它這兒拉起,慢慢地舒展開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長堤街


後來,有了民主路、江漢路,有了民眾樂園、解放大道、建設大道,有了發展大道。

也有了一代代的武漢人在這裡生活,受水之惠澤、滋養,休養生息,也上演著愛恨情仇。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從中山大道去往長堤街的路上,經過寶善堂。位於交叉口的矮子牛雜,在寶善堂已有30多年的歷史了。店主的女兒張漢英,今年34歲,和矮子牛雜同歲。

在她的印象裡,以前長堤街很多賣首飾、水果的,大家搭個鐵棚子就算門面了,人多的時候,泥濘難行,常常堵得水洩不通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矮子牛雜老闆的女兒張漢英


這幾年通了地鐵,飲食攤群換成了乾乾淨淨的門店,“打游擊戰”的菜販子搬到寬敞的菜市場,路也變寬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當時文化娛樂活動,夜市大排檔很少,漢正街的經商人作息時間不規律,但凡吃宵夜,經常光顧矮子牛雜。從中午一直忙到天亮,即便收攤了還有顧客前來宵夜。

30多年過去,不少搬離長堤街、漢正街的老顧客,還會回來,尋覓這一口熟悉的牛雜香。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以為小時候的冷飲批發店都銷聲匿跡了,沒想到在長堤街挖掘到了一家!還發現了不少童年寶藏冰棒:五豐杯、美怡樂香芋筒、玉米棒、三色杯……

看到這些“消失已久”的老冰棒,彷彿發現新大陸。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要知道以前每年夏天,最開心的就是在校門口買根冰棒啃,碰上父母批發十根冰棒拎回家,恨不得每天打開冰箱一萬次。

紅英冷批的老闆潘師傅,今年72歲,是地地道道的老漢口人,從小在長堤街長大。1995年,潘師傅一家做起了冰棒批發生意。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紅英冷批的老闆潘師傅


說起待了一輩子的長堤街,潘師傅打開了話匣子:“當時主要是防汛,這裡要是淹了,那整個武漢市都淹了……”

長堤街原本是一道防水提,明崇禎 8 年(1635 年)由漢口府通判袁焗督修,史稱袁公堤。老百姓卻從它防後湖水患的功用出發,叫它為“後湖堤”。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如果說漢正街的繁華在於商鋪雲集,那麼長堤街的繁華在於小而密,密而雜

最開始,長堤街都是擺攤子、擺小百貨、挑擔子的人,賣米麵油鹽的不少,以做銅壺、銅暖鍋等手工作坊出名。

開埠之後,碼頭興起,漢正街逐漸發展起來,多了不少服裝店、中藥材店、副食店和小餐館。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長堤街也是老漢口保存最完善的老街之一,代表了武漢的城市特色,潘師傅希望長堤街好好保留:

“其他地方都變了,就這條街沒多大改變……讓那些從這裡走出去的上海人、臺灣人、黃陂人,回老家走親訪友的時候,有地兒可尋,留份念想。”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夜宵,是長堤街礄口段的重頭戲。夜幕降臨,華燈初上,街頭巷尾的小店開始出沒,來一紮小酒,再點幾種小吃,開啟夏天的夜宵模式。

這塊承載了無數老漢口伢的長堤街,裡頭幾乎每一家都是地道口味的老店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那個年代沒有空調,就靠著老式電風扇驅熱。食客們吃得汗流浹背,卻無法抗拒這樣的美食,店內每天都是爆滿。

夏老五家常菜在長堤街開了十幾年,老闆姓夏,在家排名老五,大家喊得多了,菜館乾脆取名“夏老五”。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各種野味、生猛海鮮是夏老五家的拿手好戲,而且分量足、價格實惠,儘管開在背街小巷,但生意一直不錯。

燒一條好吃的臭鱖魚,可不是一件易事。這家鱖魚聞起來臭,吃起來香,一“臭”一香,形成鮮明的對比,連不愛吃臭鱖魚星人,也忍不住夾兩筷子。

鱖魚肉多刺少,肉質堅實,夾一筷子,清楚看到魚肉如蒜瓣般撕開,鮮香並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蝸牛個頭大,蘸著鹹香的醬汁,入味有嚼勁。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還有醉蝦、乾煸泥鰍等在別的菜館不常見的狠菜,適合全家或朋友一起來。

老闆娘告訴我們:“我們這條街的老闆關係都蠻好,我屋裡沒有的,到你家借一下。或者點了菜送到別家,都可以。”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在長堤街大排檔唐家巷義烈巷間,麻木老地方牛筋牛雜是這一代的老字號,一靠近就能被門口的大鍋震驚到,翻炒的鍋鏟都有半個人高,老闆以前就是踩麻木的,人送外號“麻木”。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麻木牛筋牛雜的旁邊就是桂萍牛雜,桂萍幾年前先火起來,帶火了整個長堤街宵夜。

招牌牛肉/牛雜蘿蔔鍋,一樣以蘿蔔打底,蓋上牛肉湯,價格實惠,幾十年的競爭對手,不知道會不會也暗暗較勁。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牛筋牛雜貼合武漢人的重口味,味道偏辣,牛筋軟爛入味,湯汁濃郁,看著哈喇子能流三尺,拌飯夠你吃三碗!生意好的時候每天能消耗掉200-300斤蘿蔔。

去隔壁端一籠湯包,再來份牛肉鍋貼,就著春捲、乾子、藕圓子等下酒菜,是老武漢人極為熨帖的生活方式

"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有人說沒來過長堤街,

就沒感受過真正的老漢口。

這條230歲的武漢傳奇老街,

特點全藏在它的名字裡,

長達4000米,在“街齡”相仿的街道里,

論長度它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它早先確實是一道堤,叫袁公堤,

“長堤街淹了,武漢要淹兩層樓”

長堤街包羅萬象,手藝匠人、刁角美食……

就連漢味名吃熱乾麵都是從這條街走出來的!

武漢最初的繁華是從堤上開始的

長堤街位於漢口,就像是一幅大畫的軸心,武漢的城市畫面從它這兒拉起,慢慢地舒展開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長堤街


後來,有了民主路、江漢路,有了民眾樂園、解放大道、建設大道,有了發展大道。

也有了一代代的武漢人在這裡生活,受水之惠澤、滋養,休養生息,也上演著愛恨情仇。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從中山大道去往長堤街的路上,經過寶善堂。位於交叉口的矮子牛雜,在寶善堂已有30多年的歷史了。店主的女兒張漢英,今年34歲,和矮子牛雜同歲。

在她的印象裡,以前長堤街很多賣首飾、水果的,大家搭個鐵棚子就算門面了,人多的時候,泥濘難行,常常堵得水洩不通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矮子牛雜老闆的女兒張漢英


這幾年通了地鐵,飲食攤群換成了乾乾淨淨的門店,“打游擊戰”的菜販子搬到寬敞的菜市場,路也變寬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當時文化娛樂活動,夜市大排檔很少,漢正街的經商人作息時間不規律,但凡吃宵夜,經常光顧矮子牛雜。從中午一直忙到天亮,即便收攤了還有顧客前來宵夜。

30多年過去,不少搬離長堤街、漢正街的老顧客,還會回來,尋覓這一口熟悉的牛雜香。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以為小時候的冷飲批發店都銷聲匿跡了,沒想到在長堤街挖掘到了一家!還發現了不少童年寶藏冰棒:五豐杯、美怡樂香芋筒、玉米棒、三色杯……

看到這些“消失已久”的老冰棒,彷彿發現新大陸。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要知道以前每年夏天,最開心的就是在校門口買根冰棒啃,碰上父母批發十根冰棒拎回家,恨不得每天打開冰箱一萬次。

紅英冷批的老闆潘師傅,今年72歲,是地地道道的老漢口人,從小在長堤街長大。1995年,潘師傅一家做起了冰棒批發生意。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紅英冷批的老闆潘師傅


說起待了一輩子的長堤街,潘師傅打開了話匣子:“當時主要是防汛,這裡要是淹了,那整個武漢市都淹了……”

長堤街原本是一道防水提,明崇禎 8 年(1635 年)由漢口府通判袁焗督修,史稱袁公堤。老百姓卻從它防後湖水患的功用出發,叫它為“後湖堤”。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如果說漢正街的繁華在於商鋪雲集,那麼長堤街的繁華在於小而密,密而雜

最開始,長堤街都是擺攤子、擺小百貨、挑擔子的人,賣米麵油鹽的不少,以做銅壺、銅暖鍋等手工作坊出名。

開埠之後,碼頭興起,漢正街逐漸發展起來,多了不少服裝店、中藥材店、副食店和小餐館。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長堤街也是老漢口保存最完善的老街之一,代表了武漢的城市特色,潘師傅希望長堤街好好保留:

“其他地方都變了,就這條街沒多大改變……讓那些從這裡走出去的上海人、臺灣人、黃陂人,回老家走親訪友的時候,有地兒可尋,留份念想。”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夜宵,是長堤街礄口段的重頭戲。夜幕降臨,華燈初上,街頭巷尾的小店開始出沒,來一紮小酒,再點幾種小吃,開啟夏天的夜宵模式。

這塊承載了無數老漢口伢的長堤街,裡頭幾乎每一家都是地道口味的老店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那個年代沒有空調,就靠著老式電風扇驅熱。食客們吃得汗流浹背,卻無法抗拒這樣的美食,店內每天都是爆滿。

夏老五家常菜在長堤街開了十幾年,老闆姓夏,在家排名老五,大家喊得多了,菜館乾脆取名“夏老五”。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各種野味、生猛海鮮是夏老五家的拿手好戲,而且分量足、價格實惠,儘管開在背街小巷,但生意一直不錯。

燒一條好吃的臭鱖魚,可不是一件易事。這家鱖魚聞起來臭,吃起來香,一“臭”一香,形成鮮明的對比,連不愛吃臭鱖魚星人,也忍不住夾兩筷子。

鱖魚肉多刺少,肉質堅實,夾一筷子,清楚看到魚肉如蒜瓣般撕開,鮮香並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蝸牛個頭大,蘸著鹹香的醬汁,入味有嚼勁。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還有醉蝦、乾煸泥鰍等在別的菜館不常見的狠菜,適合全家或朋友一起來。

老闆娘告訴我們:“我們這條街的老闆關係都蠻好,我屋裡沒有的,到你家借一下。或者點了菜送到別家,都可以。”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在長堤街大排檔唐家巷義烈巷間,麻木老地方牛筋牛雜是這一代的老字號,一靠近就能被門口的大鍋震驚到,翻炒的鍋鏟都有半個人高,老闆以前就是踩麻木的,人送外號“麻木”。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麻木牛筋牛雜的旁邊就是桂萍牛雜,桂萍幾年前先火起來,帶火了整個長堤街宵夜。

招牌牛肉/牛雜蘿蔔鍋,一樣以蘿蔔打底,蓋上牛肉湯,價格實惠,幾十年的競爭對手,不知道會不會也暗暗較勁。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牛筋牛雜貼合武漢人的重口味,味道偏辣,牛筋軟爛入味,湯汁濃郁,看著哈喇子能流三尺,拌飯夠你吃三碗!生意好的時候每天能消耗掉200-300斤蘿蔔。

去隔壁端一籠湯包,再來份牛肉鍋貼,就著春捲、乾子、藕圓子等下酒菜,是老武漢人極為熨帖的生活方式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蒼蠅館子,談不上環境,桌子就擺在武漢的老巷子裡,卻有十足的煙火氣。

很多人一小從這裡長大,麻木算“半路出家”,二十出頭來到這裡,轉眼間,已經到了花甲之年。

"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有人說沒來過長堤街,

就沒感受過真正的老漢口。

這條230歲的武漢傳奇老街,

特點全藏在它的名字裡,

長達4000米,在“街齡”相仿的街道里,

論長度它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它早先確實是一道堤,叫袁公堤,

“長堤街淹了,武漢要淹兩層樓”

長堤街包羅萬象,手藝匠人、刁角美食……

就連漢味名吃熱乾麵都是從這條街走出來的!

武漢最初的繁華是從堤上開始的

長堤街位於漢口,就像是一幅大畫的軸心,武漢的城市畫面從它這兒拉起,慢慢地舒展開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長堤街


後來,有了民主路、江漢路,有了民眾樂園、解放大道、建設大道,有了發展大道。

也有了一代代的武漢人在這裡生活,受水之惠澤、滋養,休養生息,也上演著愛恨情仇。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從中山大道去往長堤街的路上,經過寶善堂。位於交叉口的矮子牛雜,在寶善堂已有30多年的歷史了。店主的女兒張漢英,今年34歲,和矮子牛雜同歲。

在她的印象裡,以前長堤街很多賣首飾、水果的,大家搭個鐵棚子就算門面了,人多的時候,泥濘難行,常常堵得水洩不通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矮子牛雜老闆的女兒張漢英


這幾年通了地鐵,飲食攤群換成了乾乾淨淨的門店,“打游擊戰”的菜販子搬到寬敞的菜市場,路也變寬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當時文化娛樂活動,夜市大排檔很少,漢正街的經商人作息時間不規律,但凡吃宵夜,經常光顧矮子牛雜。從中午一直忙到天亮,即便收攤了還有顧客前來宵夜。

30多年過去,不少搬離長堤街、漢正街的老顧客,還會回來,尋覓這一口熟悉的牛雜香。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以為小時候的冷飲批發店都銷聲匿跡了,沒想到在長堤街挖掘到了一家!還發現了不少童年寶藏冰棒:五豐杯、美怡樂香芋筒、玉米棒、三色杯……

看到這些“消失已久”的老冰棒,彷彿發現新大陸。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要知道以前每年夏天,最開心的就是在校門口買根冰棒啃,碰上父母批發十根冰棒拎回家,恨不得每天打開冰箱一萬次。

紅英冷批的老闆潘師傅,今年72歲,是地地道道的老漢口人,從小在長堤街長大。1995年,潘師傅一家做起了冰棒批發生意。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紅英冷批的老闆潘師傅


說起待了一輩子的長堤街,潘師傅打開了話匣子:“當時主要是防汛,這裡要是淹了,那整個武漢市都淹了……”

長堤街原本是一道防水提,明崇禎 8 年(1635 年)由漢口府通判袁焗督修,史稱袁公堤。老百姓卻從它防後湖水患的功用出發,叫它為“後湖堤”。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如果說漢正街的繁華在於商鋪雲集,那麼長堤街的繁華在於小而密,密而雜

最開始,長堤街都是擺攤子、擺小百貨、挑擔子的人,賣米麵油鹽的不少,以做銅壺、銅暖鍋等手工作坊出名。

開埠之後,碼頭興起,漢正街逐漸發展起來,多了不少服裝店、中藥材店、副食店和小餐館。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長堤街也是老漢口保存最完善的老街之一,代表了武漢的城市特色,潘師傅希望長堤街好好保留:

“其他地方都變了,就這條街沒多大改變……讓那些從這裡走出去的上海人、臺灣人、黃陂人,回老家走親訪友的時候,有地兒可尋,留份念想。”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夜宵,是長堤街礄口段的重頭戲。夜幕降臨,華燈初上,街頭巷尾的小店開始出沒,來一紮小酒,再點幾種小吃,開啟夏天的夜宵模式。

這塊承載了無數老漢口伢的長堤街,裡頭幾乎每一家都是地道口味的老店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那個年代沒有空調,就靠著老式電風扇驅熱。食客們吃得汗流浹背,卻無法抗拒這樣的美食,店內每天都是爆滿。

夏老五家常菜在長堤街開了十幾年,老闆姓夏,在家排名老五,大家喊得多了,菜館乾脆取名“夏老五”。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各種野味、生猛海鮮是夏老五家的拿手好戲,而且分量足、價格實惠,儘管開在背街小巷,但生意一直不錯。

燒一條好吃的臭鱖魚,可不是一件易事。這家鱖魚聞起來臭,吃起來香,一“臭”一香,形成鮮明的對比,連不愛吃臭鱖魚星人,也忍不住夾兩筷子。

鱖魚肉多刺少,肉質堅實,夾一筷子,清楚看到魚肉如蒜瓣般撕開,鮮香並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蝸牛個頭大,蘸著鹹香的醬汁,入味有嚼勁。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還有醉蝦、乾煸泥鰍等在別的菜館不常見的狠菜,適合全家或朋友一起來。

老闆娘告訴我們:“我們這條街的老闆關係都蠻好,我屋裡沒有的,到你家借一下。或者點了菜送到別家,都可以。”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在長堤街大排檔唐家巷義烈巷間,麻木老地方牛筋牛雜是這一代的老字號,一靠近就能被門口的大鍋震驚到,翻炒的鍋鏟都有半個人高,老闆以前就是踩麻木的,人送外號“麻木”。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麻木牛筋牛雜的旁邊就是桂萍牛雜,桂萍幾年前先火起來,帶火了整個長堤街宵夜。

招牌牛肉/牛雜蘿蔔鍋,一樣以蘿蔔打底,蓋上牛肉湯,價格實惠,幾十年的競爭對手,不知道會不會也暗暗較勁。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牛筋牛雜貼合武漢人的重口味,味道偏辣,牛筋軟爛入味,湯汁濃郁,看著哈喇子能流三尺,拌飯夠你吃三碗!生意好的時候每天能消耗掉200-300斤蘿蔔。

去隔壁端一籠湯包,再來份牛肉鍋貼,就著春捲、乾子、藕圓子等下酒菜,是老武漢人極為熨帖的生活方式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蒼蠅館子,談不上環境,桌子就擺在武漢的老巷子裡,卻有十足的煙火氣。

很多人一小從這裡長大,麻木算“半路出家”,二十出頭來到這裡,轉眼間,已經到了花甲之年。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麻木牛雜的老闆“麻木”


不過,當年的場景還歷歷在目,小孩在街頭巷尾打撇撇,打珠子,一到晚上,家家戶戶把竹床擺在巷子里納涼、聊家常。

在長堤街住了大半輩子,在麻木的印象中,長堤街並沒有多大變化,出門都是老朋友,長堤街就是他的老位置,感情自然不用談。

靠著幾十年的堅守,養活一家人,麻木說讓他搬出去還捨不得,“窮也不窮,富也不富,靠這還買了套房子,能安享晚年就闊以了。”


"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有人說沒來過長堤街,

就沒感受過真正的老漢口。

這條230歲的武漢傳奇老街,

特點全藏在它的名字裡,

長達4000米,在“街齡”相仿的街道里,

論長度它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它早先確實是一道堤,叫袁公堤,

“長堤街淹了,武漢要淹兩層樓”

長堤街包羅萬象,手藝匠人、刁角美食……

就連漢味名吃熱乾麵都是從這條街走出來的!

武漢最初的繁華是從堤上開始的

長堤街位於漢口,就像是一幅大畫的軸心,武漢的城市畫面從它這兒拉起,慢慢地舒展開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長堤街


後來,有了民主路、江漢路,有了民眾樂園、解放大道、建設大道,有了發展大道。

也有了一代代的武漢人在這裡生活,受水之惠澤、滋養,休養生息,也上演著愛恨情仇。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從中山大道去往長堤街的路上,經過寶善堂。位於交叉口的矮子牛雜,在寶善堂已有30多年的歷史了。店主的女兒張漢英,今年34歲,和矮子牛雜同歲。

在她的印象裡,以前長堤街很多賣首飾、水果的,大家搭個鐵棚子就算門面了,人多的時候,泥濘難行,常常堵得水洩不通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矮子牛雜老闆的女兒張漢英


這幾年通了地鐵,飲食攤群換成了乾乾淨淨的門店,“打游擊戰”的菜販子搬到寬敞的菜市場,路也變寬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當時文化娛樂活動,夜市大排檔很少,漢正街的經商人作息時間不規律,但凡吃宵夜,經常光顧矮子牛雜。從中午一直忙到天亮,即便收攤了還有顧客前來宵夜。

30多年過去,不少搬離長堤街、漢正街的老顧客,還會回來,尋覓這一口熟悉的牛雜香。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以為小時候的冷飲批發店都銷聲匿跡了,沒想到在長堤街挖掘到了一家!還發現了不少童年寶藏冰棒:五豐杯、美怡樂香芋筒、玉米棒、三色杯……

看到這些“消失已久”的老冰棒,彷彿發現新大陸。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要知道以前每年夏天,最開心的就是在校門口買根冰棒啃,碰上父母批發十根冰棒拎回家,恨不得每天打開冰箱一萬次。

紅英冷批的老闆潘師傅,今年72歲,是地地道道的老漢口人,從小在長堤街長大。1995年,潘師傅一家做起了冰棒批發生意。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紅英冷批的老闆潘師傅


說起待了一輩子的長堤街,潘師傅打開了話匣子:“當時主要是防汛,這裡要是淹了,那整個武漢市都淹了……”

長堤街原本是一道防水提,明崇禎 8 年(1635 年)由漢口府通判袁焗督修,史稱袁公堤。老百姓卻從它防後湖水患的功用出發,叫它為“後湖堤”。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如果說漢正街的繁華在於商鋪雲集,那麼長堤街的繁華在於小而密,密而雜

最開始,長堤街都是擺攤子、擺小百貨、挑擔子的人,賣米麵油鹽的不少,以做銅壺、銅暖鍋等手工作坊出名。

開埠之後,碼頭興起,漢正街逐漸發展起來,多了不少服裝店、中藥材店、副食店和小餐館。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長堤街也是老漢口保存最完善的老街之一,代表了武漢的城市特色,潘師傅希望長堤街好好保留:

“其他地方都變了,就這條街沒多大改變……讓那些從這裡走出去的上海人、臺灣人、黃陂人,回老家走親訪友的時候,有地兒可尋,留份念想。”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夜宵,是長堤街礄口段的重頭戲。夜幕降臨,華燈初上,街頭巷尾的小店開始出沒,來一紮小酒,再點幾種小吃,開啟夏天的夜宵模式。

這塊承載了無數老漢口伢的長堤街,裡頭幾乎每一家都是地道口味的老店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那個年代沒有空調,就靠著老式電風扇驅熱。食客們吃得汗流浹背,卻無法抗拒這樣的美食,店內每天都是爆滿。

夏老五家常菜在長堤街開了十幾年,老闆姓夏,在家排名老五,大家喊得多了,菜館乾脆取名“夏老五”。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各種野味、生猛海鮮是夏老五家的拿手好戲,而且分量足、價格實惠,儘管開在背街小巷,但生意一直不錯。

燒一條好吃的臭鱖魚,可不是一件易事。這家鱖魚聞起來臭,吃起來香,一“臭”一香,形成鮮明的對比,連不愛吃臭鱖魚星人,也忍不住夾兩筷子。

鱖魚肉多刺少,肉質堅實,夾一筷子,清楚看到魚肉如蒜瓣般撕開,鮮香並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蝸牛個頭大,蘸著鹹香的醬汁,入味有嚼勁。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還有醉蝦、乾煸泥鰍等在別的菜館不常見的狠菜,適合全家或朋友一起來。

老闆娘告訴我們:“我們這條街的老闆關係都蠻好,我屋裡沒有的,到你家借一下。或者點了菜送到別家,都可以。”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在長堤街大排檔唐家巷義烈巷間,麻木老地方牛筋牛雜是這一代的老字號,一靠近就能被門口的大鍋震驚到,翻炒的鍋鏟都有半個人高,老闆以前就是踩麻木的,人送外號“麻木”。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麻木牛筋牛雜的旁邊就是桂萍牛雜,桂萍幾年前先火起來,帶火了整個長堤街宵夜。

招牌牛肉/牛雜蘿蔔鍋,一樣以蘿蔔打底,蓋上牛肉湯,價格實惠,幾十年的競爭對手,不知道會不會也暗暗較勁。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牛筋牛雜貼合武漢人的重口味,味道偏辣,牛筋軟爛入味,湯汁濃郁,看著哈喇子能流三尺,拌飯夠你吃三碗!生意好的時候每天能消耗掉200-300斤蘿蔔。

去隔壁端一籠湯包,再來份牛肉鍋貼,就著春捲、乾子、藕圓子等下酒菜,是老武漢人極為熨帖的生活方式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蒼蠅館子,談不上環境,桌子就擺在武漢的老巷子裡,卻有十足的煙火氣。

很多人一小從這裡長大,麻木算“半路出家”,二十出頭來到這裡,轉眼間,已經到了花甲之年。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麻木牛雜的老闆“麻木”


不過,當年的場景還歷歷在目,小孩在街頭巷尾打撇撇,打珠子,一到晚上,家家戶戶把竹床擺在巷子里納涼、聊家常。

在長堤街住了大半輩子,在麻木的印象中,長堤街並沒有多大變化,出門都是老朋友,長堤街就是他的老位置,感情自然不用談。

靠著幾十年的堅守,養活一家人,麻木說讓他搬出去還捨不得,“窮也不窮,富也不富,靠這還買了套房子,能安享晚年就闊以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走在老街中,驚喜總是無處不在。

在長堤街生鮮市場旁邊,偶遇了一家開了16年油香小店,油香兩面炸得金黃,看著就饞蟲上身。


"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有人說沒來過長堤街,

就沒感受過真正的老漢口。

這條230歲的武漢傳奇老街,

特點全藏在它的名字裡,

長達4000米,在“街齡”相仿的街道里,

論長度它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它早先確實是一道堤,叫袁公堤,

“長堤街淹了,武漢要淹兩層樓”

長堤街包羅萬象,手藝匠人、刁角美食……

就連漢味名吃熱乾麵都是從這條街走出來的!

武漢最初的繁華是從堤上開始的

長堤街位於漢口,就像是一幅大畫的軸心,武漢的城市畫面從它這兒拉起,慢慢地舒展開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長堤街


後來,有了民主路、江漢路,有了民眾樂園、解放大道、建設大道,有了發展大道。

也有了一代代的武漢人在這裡生活,受水之惠澤、滋養,休養生息,也上演著愛恨情仇。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從中山大道去往長堤街的路上,經過寶善堂。位於交叉口的矮子牛雜,在寶善堂已有30多年的歷史了。店主的女兒張漢英,今年34歲,和矮子牛雜同歲。

在她的印象裡,以前長堤街很多賣首飾、水果的,大家搭個鐵棚子就算門面了,人多的時候,泥濘難行,常常堵得水洩不通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矮子牛雜老闆的女兒張漢英


這幾年通了地鐵,飲食攤群換成了乾乾淨淨的門店,“打游擊戰”的菜販子搬到寬敞的菜市場,路也變寬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當時文化娛樂活動,夜市大排檔很少,漢正街的經商人作息時間不規律,但凡吃宵夜,經常光顧矮子牛雜。從中午一直忙到天亮,即便收攤了還有顧客前來宵夜。

30多年過去,不少搬離長堤街、漢正街的老顧客,還會回來,尋覓這一口熟悉的牛雜香。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以為小時候的冷飲批發店都銷聲匿跡了,沒想到在長堤街挖掘到了一家!還發現了不少童年寶藏冰棒:五豐杯、美怡樂香芋筒、玉米棒、三色杯……

看到這些“消失已久”的老冰棒,彷彿發現新大陸。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要知道以前每年夏天,最開心的就是在校門口買根冰棒啃,碰上父母批發十根冰棒拎回家,恨不得每天打開冰箱一萬次。

紅英冷批的老闆潘師傅,今年72歲,是地地道道的老漢口人,從小在長堤街長大。1995年,潘師傅一家做起了冰棒批發生意。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紅英冷批的老闆潘師傅


說起待了一輩子的長堤街,潘師傅打開了話匣子:“當時主要是防汛,這裡要是淹了,那整個武漢市都淹了……”

長堤街原本是一道防水提,明崇禎 8 年(1635 年)由漢口府通判袁焗督修,史稱袁公堤。老百姓卻從它防後湖水患的功用出發,叫它為“後湖堤”。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如果說漢正街的繁華在於商鋪雲集,那麼長堤街的繁華在於小而密,密而雜

最開始,長堤街都是擺攤子、擺小百貨、挑擔子的人,賣米麵油鹽的不少,以做銅壺、銅暖鍋等手工作坊出名。

開埠之後,碼頭興起,漢正街逐漸發展起來,多了不少服裝店、中藥材店、副食店和小餐館。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長堤街也是老漢口保存最完善的老街之一,代表了武漢的城市特色,潘師傅希望長堤街好好保留:

“其他地方都變了,就這條街沒多大改變……讓那些從這裡走出去的上海人、臺灣人、黃陂人,回老家走親訪友的時候,有地兒可尋,留份念想。”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夜宵,是長堤街礄口段的重頭戲。夜幕降臨,華燈初上,街頭巷尾的小店開始出沒,來一紮小酒,再點幾種小吃,開啟夏天的夜宵模式。

這塊承載了無數老漢口伢的長堤街,裡頭幾乎每一家都是地道口味的老店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那個年代沒有空調,就靠著老式電風扇驅熱。食客們吃得汗流浹背,卻無法抗拒這樣的美食,店內每天都是爆滿。

夏老五家常菜在長堤街開了十幾年,老闆姓夏,在家排名老五,大家喊得多了,菜館乾脆取名“夏老五”。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各種野味、生猛海鮮是夏老五家的拿手好戲,而且分量足、價格實惠,儘管開在背街小巷,但生意一直不錯。

燒一條好吃的臭鱖魚,可不是一件易事。這家鱖魚聞起來臭,吃起來香,一“臭”一香,形成鮮明的對比,連不愛吃臭鱖魚星人,也忍不住夾兩筷子。

鱖魚肉多刺少,肉質堅實,夾一筷子,清楚看到魚肉如蒜瓣般撕開,鮮香並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蝸牛個頭大,蘸著鹹香的醬汁,入味有嚼勁。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還有醉蝦、乾煸泥鰍等在別的菜館不常見的狠菜,適合全家或朋友一起來。

老闆娘告訴我們:“我們這條街的老闆關係都蠻好,我屋裡沒有的,到你家借一下。或者點了菜送到別家,都可以。”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在長堤街大排檔唐家巷義烈巷間,麻木老地方牛筋牛雜是這一代的老字號,一靠近就能被門口的大鍋震驚到,翻炒的鍋鏟都有半個人高,老闆以前就是踩麻木的,人送外號“麻木”。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麻木牛筋牛雜的旁邊就是桂萍牛雜,桂萍幾年前先火起來,帶火了整個長堤街宵夜。

招牌牛肉/牛雜蘿蔔鍋,一樣以蘿蔔打底,蓋上牛肉湯,價格實惠,幾十年的競爭對手,不知道會不會也暗暗較勁。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牛筋牛雜貼合武漢人的重口味,味道偏辣,牛筋軟爛入味,湯汁濃郁,看著哈喇子能流三尺,拌飯夠你吃三碗!生意好的時候每天能消耗掉200-300斤蘿蔔。

去隔壁端一籠湯包,再來份牛肉鍋貼,就著春捲、乾子、藕圓子等下酒菜,是老武漢人極為熨帖的生活方式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蒼蠅館子,談不上環境,桌子就擺在武漢的老巷子裡,卻有十足的煙火氣。

很多人一小從這裡長大,麻木算“半路出家”,二十出頭來到這裡,轉眼間,已經到了花甲之年。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麻木牛雜的老闆“麻木”


不過,當年的場景還歷歷在目,小孩在街頭巷尾打撇撇,打珠子,一到晚上,家家戶戶把竹床擺在巷子里納涼、聊家常。

在長堤街住了大半輩子,在麻木的印象中,長堤街並沒有多大變化,出門都是老朋友,長堤街就是他的老位置,感情自然不用談。

靠著幾十年的堅守,養活一家人,麻木說讓他搬出去還捨不得,“窮也不窮,富也不富,靠這還買了套房子,能安享晚年就闊以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走在老街中,驚喜總是無處不在。

在長堤街生鮮市場旁邊,偶遇了一家開了16年油香小店,油香兩面炸得金黃,看著就饞蟲上身。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瞧見我們幾個人在外面圍觀,正在忙活的老闆娘飄來一句“嘗一個撒,又不黑人!”

惹得我們笑出了聲,一人來了個油香,一塊五一個,裡面包裹著桂花餡料,一口下去,幸福感爆棚。

順手就發了個朋友圈,安利給身邊的朋友,瞬間消息轟炸,讓我發座標。

"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有人說沒來過長堤街,

就沒感受過真正的老漢口。

這條230歲的武漢傳奇老街,

特點全藏在它的名字裡,

長達4000米,在“街齡”相仿的街道里,

論長度它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它早先確實是一道堤,叫袁公堤,

“長堤街淹了,武漢要淹兩層樓”

長堤街包羅萬象,手藝匠人、刁角美食……

就連漢味名吃熱乾麵都是從這條街走出來的!

武漢最初的繁華是從堤上開始的

長堤街位於漢口,就像是一幅大畫的軸心,武漢的城市畫面從它這兒拉起,慢慢地舒展開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長堤街


後來,有了民主路、江漢路,有了民眾樂園、解放大道、建設大道,有了發展大道。

也有了一代代的武漢人在這裡生活,受水之惠澤、滋養,休養生息,也上演著愛恨情仇。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從中山大道去往長堤街的路上,經過寶善堂。位於交叉口的矮子牛雜,在寶善堂已有30多年的歷史了。店主的女兒張漢英,今年34歲,和矮子牛雜同歲。

在她的印象裡,以前長堤街很多賣首飾、水果的,大家搭個鐵棚子就算門面了,人多的時候,泥濘難行,常常堵得水洩不通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矮子牛雜老闆的女兒張漢英


這幾年通了地鐵,飲食攤群換成了乾乾淨淨的門店,“打游擊戰”的菜販子搬到寬敞的菜市場,路也變寬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當時文化娛樂活動,夜市大排檔很少,漢正街的經商人作息時間不規律,但凡吃宵夜,經常光顧矮子牛雜。從中午一直忙到天亮,即便收攤了還有顧客前來宵夜。

30多年過去,不少搬離長堤街、漢正街的老顧客,還會回來,尋覓這一口熟悉的牛雜香。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以為小時候的冷飲批發店都銷聲匿跡了,沒想到在長堤街挖掘到了一家!還發現了不少童年寶藏冰棒:五豐杯、美怡樂香芋筒、玉米棒、三色杯……

看到這些“消失已久”的老冰棒,彷彿發現新大陸。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要知道以前每年夏天,最開心的就是在校門口買根冰棒啃,碰上父母批發十根冰棒拎回家,恨不得每天打開冰箱一萬次。

紅英冷批的老闆潘師傅,今年72歲,是地地道道的老漢口人,從小在長堤街長大。1995年,潘師傅一家做起了冰棒批發生意。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紅英冷批的老闆潘師傅


說起待了一輩子的長堤街,潘師傅打開了話匣子:“當時主要是防汛,這裡要是淹了,那整個武漢市都淹了……”

長堤街原本是一道防水提,明崇禎 8 年(1635 年)由漢口府通判袁焗督修,史稱袁公堤。老百姓卻從它防後湖水患的功用出發,叫它為“後湖堤”。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如果說漢正街的繁華在於商鋪雲集,那麼長堤街的繁華在於小而密,密而雜

最開始,長堤街都是擺攤子、擺小百貨、挑擔子的人,賣米麵油鹽的不少,以做銅壺、銅暖鍋等手工作坊出名。

開埠之後,碼頭興起,漢正街逐漸發展起來,多了不少服裝店、中藥材店、副食店和小餐館。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長堤街也是老漢口保存最完善的老街之一,代表了武漢的城市特色,潘師傅希望長堤街好好保留:

“其他地方都變了,就這條街沒多大改變……讓那些從這裡走出去的上海人、臺灣人、黃陂人,回老家走親訪友的時候,有地兒可尋,留份念想。”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夜宵,是長堤街礄口段的重頭戲。夜幕降臨,華燈初上,街頭巷尾的小店開始出沒,來一紮小酒,再點幾種小吃,開啟夏天的夜宵模式。

這塊承載了無數老漢口伢的長堤街,裡頭幾乎每一家都是地道口味的老店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那個年代沒有空調,就靠著老式電風扇驅熱。食客們吃得汗流浹背,卻無法抗拒這樣的美食,店內每天都是爆滿。

夏老五家常菜在長堤街開了十幾年,老闆姓夏,在家排名老五,大家喊得多了,菜館乾脆取名“夏老五”。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各種野味、生猛海鮮是夏老五家的拿手好戲,而且分量足、價格實惠,儘管開在背街小巷,但生意一直不錯。

燒一條好吃的臭鱖魚,可不是一件易事。這家鱖魚聞起來臭,吃起來香,一“臭”一香,形成鮮明的對比,連不愛吃臭鱖魚星人,也忍不住夾兩筷子。

鱖魚肉多刺少,肉質堅實,夾一筷子,清楚看到魚肉如蒜瓣般撕開,鮮香並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蝸牛個頭大,蘸著鹹香的醬汁,入味有嚼勁。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還有醉蝦、乾煸泥鰍等在別的菜館不常見的狠菜,適合全家或朋友一起來。

老闆娘告訴我們:“我們這條街的老闆關係都蠻好,我屋裡沒有的,到你家借一下。或者點了菜送到別家,都可以。”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在長堤街大排檔唐家巷義烈巷間,麻木老地方牛筋牛雜是這一代的老字號,一靠近就能被門口的大鍋震驚到,翻炒的鍋鏟都有半個人高,老闆以前就是踩麻木的,人送外號“麻木”。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麻木牛筋牛雜的旁邊就是桂萍牛雜,桂萍幾年前先火起來,帶火了整個長堤街宵夜。

招牌牛肉/牛雜蘿蔔鍋,一樣以蘿蔔打底,蓋上牛肉湯,價格實惠,幾十年的競爭對手,不知道會不會也暗暗較勁。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牛筋牛雜貼合武漢人的重口味,味道偏辣,牛筋軟爛入味,湯汁濃郁,看著哈喇子能流三尺,拌飯夠你吃三碗!生意好的時候每天能消耗掉200-300斤蘿蔔。

去隔壁端一籠湯包,再來份牛肉鍋貼,就著春捲、乾子、藕圓子等下酒菜,是老武漢人極為熨帖的生活方式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蒼蠅館子,談不上環境,桌子就擺在武漢的老巷子裡,卻有十足的煙火氣。

很多人一小從這裡長大,麻木算“半路出家”,二十出頭來到這裡,轉眼間,已經到了花甲之年。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麻木牛雜的老闆“麻木”


不過,當年的場景還歷歷在目,小孩在街頭巷尾打撇撇,打珠子,一到晚上,家家戶戶把竹床擺在巷子里納涼、聊家常。

在長堤街住了大半輩子,在麻木的印象中,長堤街並沒有多大變化,出門都是老朋友,長堤街就是他的老位置,感情自然不用談。

靠著幾十年的堅守,養活一家人,麻木說讓他搬出去還捨不得,“窮也不窮,富也不富,靠這還買了套房子,能安享晚年就闊以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走在老街中,驚喜總是無處不在。

在長堤街生鮮市場旁邊,偶遇了一家開了16年油香小店,油香兩面炸得金黃,看著就饞蟲上身。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瞧見我們幾個人在外面圍觀,正在忙活的老闆娘飄來一句“嘗一個撒,又不黑人!”

惹得我們笑出了聲,一人來了個油香,一塊五一個,裡面包裹著桂花餡料,一口下去,幸福感爆棚。

順手就發了個朋友圈,安利給身邊的朋友,瞬間消息轟炸,讓我發座標。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有人說沒來過長堤街,

就沒感受過真正的老漢口。

這條230歲的武漢傳奇老街,

特點全藏在它的名字裡,

長達4000米,在“街齡”相仿的街道里,

論長度它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它早先確實是一道堤,叫袁公堤,

“長堤街淹了,武漢要淹兩層樓”

長堤街包羅萬象,手藝匠人、刁角美食……

就連漢味名吃熱乾麵都是從這條街走出來的!

武漢最初的繁華是從堤上開始的

長堤街位於漢口,就像是一幅大畫的軸心,武漢的城市畫面從它這兒拉起,慢慢地舒展開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長堤街


後來,有了民主路、江漢路,有了民眾樂園、解放大道、建設大道,有了發展大道。

也有了一代代的武漢人在這裡生活,受水之惠澤、滋養,休養生息,也上演著愛恨情仇。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從中山大道去往長堤街的路上,經過寶善堂。位於交叉口的矮子牛雜,在寶善堂已有30多年的歷史了。店主的女兒張漢英,今年34歲,和矮子牛雜同歲。

在她的印象裡,以前長堤街很多賣首飾、水果的,大家搭個鐵棚子就算門面了,人多的時候,泥濘難行,常常堵得水洩不通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矮子牛雜老闆的女兒張漢英


這幾年通了地鐵,飲食攤群換成了乾乾淨淨的門店,“打游擊戰”的菜販子搬到寬敞的菜市場,路也變寬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當時文化娛樂活動,夜市大排檔很少,漢正街的經商人作息時間不規律,但凡吃宵夜,經常光顧矮子牛雜。從中午一直忙到天亮,即便收攤了還有顧客前來宵夜。

30多年過去,不少搬離長堤街、漢正街的老顧客,還會回來,尋覓這一口熟悉的牛雜香。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以為小時候的冷飲批發店都銷聲匿跡了,沒想到在長堤街挖掘到了一家!還發現了不少童年寶藏冰棒:五豐杯、美怡樂香芋筒、玉米棒、三色杯……

看到這些“消失已久”的老冰棒,彷彿發現新大陸。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要知道以前每年夏天,最開心的就是在校門口買根冰棒啃,碰上父母批發十根冰棒拎回家,恨不得每天打開冰箱一萬次。

紅英冷批的老闆潘師傅,今年72歲,是地地道道的老漢口人,從小在長堤街長大。1995年,潘師傅一家做起了冰棒批發生意。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紅英冷批的老闆潘師傅


說起待了一輩子的長堤街,潘師傅打開了話匣子:“當時主要是防汛,這裡要是淹了,那整個武漢市都淹了……”

長堤街原本是一道防水提,明崇禎 8 年(1635 年)由漢口府通判袁焗督修,史稱袁公堤。老百姓卻從它防後湖水患的功用出發,叫它為“後湖堤”。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如果說漢正街的繁華在於商鋪雲集,那麼長堤街的繁華在於小而密,密而雜

最開始,長堤街都是擺攤子、擺小百貨、挑擔子的人,賣米麵油鹽的不少,以做銅壺、銅暖鍋等手工作坊出名。

開埠之後,碼頭興起,漢正街逐漸發展起來,多了不少服裝店、中藥材店、副食店和小餐館。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長堤街也是老漢口保存最完善的老街之一,代表了武漢的城市特色,潘師傅希望長堤街好好保留:

“其他地方都變了,就這條街沒多大改變……讓那些從這裡走出去的上海人、臺灣人、黃陂人,回老家走親訪友的時候,有地兒可尋,留份念想。”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夜宵,是長堤街礄口段的重頭戲。夜幕降臨,華燈初上,街頭巷尾的小店開始出沒,來一紮小酒,再點幾種小吃,開啟夏天的夜宵模式。

這塊承載了無數老漢口伢的長堤街,裡頭幾乎每一家都是地道口味的老店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那個年代沒有空調,就靠著老式電風扇驅熱。食客們吃得汗流浹背,卻無法抗拒這樣的美食,店內每天都是爆滿。

夏老五家常菜在長堤街開了十幾年,老闆姓夏,在家排名老五,大家喊得多了,菜館乾脆取名“夏老五”。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各種野味、生猛海鮮是夏老五家的拿手好戲,而且分量足、價格實惠,儘管開在背街小巷,但生意一直不錯。

燒一條好吃的臭鱖魚,可不是一件易事。這家鱖魚聞起來臭,吃起來香,一“臭”一香,形成鮮明的對比,連不愛吃臭鱖魚星人,也忍不住夾兩筷子。

鱖魚肉多刺少,肉質堅實,夾一筷子,清楚看到魚肉如蒜瓣般撕開,鮮香並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蝸牛個頭大,蘸著鹹香的醬汁,入味有嚼勁。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還有醉蝦、乾煸泥鰍等在別的菜館不常見的狠菜,適合全家或朋友一起來。

老闆娘告訴我們:“我們這條街的老闆關係都蠻好,我屋裡沒有的,到你家借一下。或者點了菜送到別家,都可以。”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在長堤街大排檔唐家巷義烈巷間,麻木老地方牛筋牛雜是這一代的老字號,一靠近就能被門口的大鍋震驚到,翻炒的鍋鏟都有半個人高,老闆以前就是踩麻木的,人送外號“麻木”。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麻木牛筋牛雜的旁邊就是桂萍牛雜,桂萍幾年前先火起來,帶火了整個長堤街宵夜。

招牌牛肉/牛雜蘿蔔鍋,一樣以蘿蔔打底,蓋上牛肉湯,價格實惠,幾十年的競爭對手,不知道會不會也暗暗較勁。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牛筋牛雜貼合武漢人的重口味,味道偏辣,牛筋軟爛入味,湯汁濃郁,看著哈喇子能流三尺,拌飯夠你吃三碗!生意好的時候每天能消耗掉200-300斤蘿蔔。

去隔壁端一籠湯包,再來份牛肉鍋貼,就著春捲、乾子、藕圓子等下酒菜,是老武漢人極為熨帖的生活方式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蒼蠅館子,談不上環境,桌子就擺在武漢的老巷子裡,卻有十足的煙火氣。

很多人一小從這裡長大,麻木算“半路出家”,二十出頭來到這裡,轉眼間,已經到了花甲之年。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麻木牛雜的老闆“麻木”


不過,當年的場景還歷歷在目,小孩在街頭巷尾打撇撇,打珠子,一到晚上,家家戶戶把竹床擺在巷子里納涼、聊家常。

在長堤街住了大半輩子,在麻木的印象中,長堤街並沒有多大變化,出門都是老朋友,長堤街就是他的老位置,感情自然不用談。

靠著幾十年的堅守,養活一家人,麻木說讓他搬出去還捨不得,“窮也不窮,富也不富,靠這還買了套房子,能安享晚年就闊以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走在老街中,驚喜總是無處不在。

在長堤街生鮮市場旁邊,偶遇了一家開了16年油香小店,油香兩面炸得金黃,看著就饞蟲上身。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瞧見我們幾個人在外面圍觀,正在忙活的老闆娘飄來一句“嘗一個撒,又不黑人!”

惹得我們笑出了聲,一人來了個油香,一塊五一個,裡面包裹著桂花餡料,一口下去,幸福感爆棚。

順手就發了個朋友圈,安利給身邊的朋友,瞬間消息轟炸,讓我發座標。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有人說沒來過長堤街,

就沒感受過真正的老漢口。

這條230歲的武漢傳奇老街,

特點全藏在它的名字裡,

長達4000米,在“街齡”相仿的街道里,

論長度它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它早先確實是一道堤,叫袁公堤,

“長堤街淹了,武漢要淹兩層樓”

長堤街包羅萬象,手藝匠人、刁角美食……

就連漢味名吃熱乾麵都是從這條街走出來的!

武漢最初的繁華是從堤上開始的

長堤街位於漢口,就像是一幅大畫的軸心,武漢的城市畫面從它這兒拉起,慢慢地舒展開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長堤街


後來,有了民主路、江漢路,有了民眾樂園、解放大道、建設大道,有了發展大道。

也有了一代代的武漢人在這裡生活,受水之惠澤、滋養,休養生息,也上演著愛恨情仇。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從中山大道去往長堤街的路上,經過寶善堂。位於交叉口的矮子牛雜,在寶善堂已有30多年的歷史了。店主的女兒張漢英,今年34歲,和矮子牛雜同歲。

在她的印象裡,以前長堤街很多賣首飾、水果的,大家搭個鐵棚子就算門面了,人多的時候,泥濘難行,常常堵得水洩不通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矮子牛雜老闆的女兒張漢英


這幾年通了地鐵,飲食攤群換成了乾乾淨淨的門店,“打游擊戰”的菜販子搬到寬敞的菜市場,路也變寬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當時文化娛樂活動,夜市大排檔很少,漢正街的經商人作息時間不規律,但凡吃宵夜,經常光顧矮子牛雜。從中午一直忙到天亮,即便收攤了還有顧客前來宵夜。

30多年過去,不少搬離長堤街、漢正街的老顧客,還會回來,尋覓這一口熟悉的牛雜香。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以為小時候的冷飲批發店都銷聲匿跡了,沒想到在長堤街挖掘到了一家!還發現了不少童年寶藏冰棒:五豐杯、美怡樂香芋筒、玉米棒、三色杯……

看到這些“消失已久”的老冰棒,彷彿發現新大陸。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要知道以前每年夏天,最開心的就是在校門口買根冰棒啃,碰上父母批發十根冰棒拎回家,恨不得每天打開冰箱一萬次。

紅英冷批的老闆潘師傅,今年72歲,是地地道道的老漢口人,從小在長堤街長大。1995年,潘師傅一家做起了冰棒批發生意。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紅英冷批的老闆潘師傅


說起待了一輩子的長堤街,潘師傅打開了話匣子:“當時主要是防汛,這裡要是淹了,那整個武漢市都淹了……”

長堤街原本是一道防水提,明崇禎 8 年(1635 年)由漢口府通判袁焗督修,史稱袁公堤。老百姓卻從它防後湖水患的功用出發,叫它為“後湖堤”。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如果說漢正街的繁華在於商鋪雲集,那麼長堤街的繁華在於小而密,密而雜

最開始,長堤街都是擺攤子、擺小百貨、挑擔子的人,賣米麵油鹽的不少,以做銅壺、銅暖鍋等手工作坊出名。

開埠之後,碼頭興起,漢正街逐漸發展起來,多了不少服裝店、中藥材店、副食店和小餐館。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長堤街也是老漢口保存最完善的老街之一,代表了武漢的城市特色,潘師傅希望長堤街好好保留:

“其他地方都變了,就這條街沒多大改變……讓那些從這裡走出去的上海人、臺灣人、黃陂人,回老家走親訪友的時候,有地兒可尋,留份念想。”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夜宵,是長堤街礄口段的重頭戲。夜幕降臨,華燈初上,街頭巷尾的小店開始出沒,來一紮小酒,再點幾種小吃,開啟夏天的夜宵模式。

這塊承載了無數老漢口伢的長堤街,裡頭幾乎每一家都是地道口味的老店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那個年代沒有空調,就靠著老式電風扇驅熱。食客們吃得汗流浹背,卻無法抗拒這樣的美食,店內每天都是爆滿。

夏老五家常菜在長堤街開了十幾年,老闆姓夏,在家排名老五,大家喊得多了,菜館乾脆取名“夏老五”。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各種野味、生猛海鮮是夏老五家的拿手好戲,而且分量足、價格實惠,儘管開在背街小巷,但生意一直不錯。

燒一條好吃的臭鱖魚,可不是一件易事。這家鱖魚聞起來臭,吃起來香,一“臭”一香,形成鮮明的對比,連不愛吃臭鱖魚星人,也忍不住夾兩筷子。

鱖魚肉多刺少,肉質堅實,夾一筷子,清楚看到魚肉如蒜瓣般撕開,鮮香並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蝸牛個頭大,蘸著鹹香的醬汁,入味有嚼勁。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還有醉蝦、乾煸泥鰍等在別的菜館不常見的狠菜,適合全家或朋友一起來。

老闆娘告訴我們:“我們這條街的老闆關係都蠻好,我屋裡沒有的,到你家借一下。或者點了菜送到別家,都可以。”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在長堤街大排檔唐家巷義烈巷間,麻木老地方牛筋牛雜是這一代的老字號,一靠近就能被門口的大鍋震驚到,翻炒的鍋鏟都有半個人高,老闆以前就是踩麻木的,人送外號“麻木”。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麻木牛筋牛雜的旁邊就是桂萍牛雜,桂萍幾年前先火起來,帶火了整個長堤街宵夜。

招牌牛肉/牛雜蘿蔔鍋,一樣以蘿蔔打底,蓋上牛肉湯,價格實惠,幾十年的競爭對手,不知道會不會也暗暗較勁。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牛筋牛雜貼合武漢人的重口味,味道偏辣,牛筋軟爛入味,湯汁濃郁,看著哈喇子能流三尺,拌飯夠你吃三碗!生意好的時候每天能消耗掉200-300斤蘿蔔。

去隔壁端一籠湯包,再來份牛肉鍋貼,就著春捲、乾子、藕圓子等下酒菜,是老武漢人極為熨帖的生活方式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蒼蠅館子,談不上環境,桌子就擺在武漢的老巷子裡,卻有十足的煙火氣。

很多人一小從這裡長大,麻木算“半路出家”,二十出頭來到這裡,轉眼間,已經到了花甲之年。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麻木牛雜的老闆“麻木”


不過,當年的場景還歷歷在目,小孩在街頭巷尾打撇撇,打珠子,一到晚上,家家戶戶把竹床擺在巷子里納涼、聊家常。

在長堤街住了大半輩子,在麻木的印象中,長堤街並沒有多大變化,出門都是老朋友,長堤街就是他的老位置,感情自然不用談。

靠著幾十年的堅守,養活一家人,麻木說讓他搬出去還捨不得,“窮也不窮,富也不富,靠這還買了套房子,能安享晚年就闊以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走在老街中,驚喜總是無處不在。

在長堤街生鮮市場旁邊,偶遇了一家開了16年油香小店,油香兩面炸得金黃,看著就饞蟲上身。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瞧見我們幾個人在外面圍觀,正在忙活的老闆娘飄來一句“嘗一個撒,又不黑人!”

惹得我們笑出了聲,一人來了個油香,一塊五一個,裡面包裹著桂花餡料,一口下去,幸福感爆棚。

順手就發了個朋友圈,安利給身邊的朋友,瞬間消息轟炸,讓我發座標。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王老闆和老闆娘是河南人,這家小店紮根在武漢16年,夫妻倆熱情洋溢的態度,就是油香的美味添加劑。

油香是回民特色小吃,七八十年代在武漢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現在可能十個手指頭都能數過來。


長堤街真的太長了,作為全武漢最長的一條街,“街味”遠不止這些。

沿襲了八十年代的熱乾麵風味的三毛熱乾麵

加高湯的新式熱乾麵天天熱乾麵

長壽社區裡賣了30多年的陳胖子紅油熱乾麵

用鮮魚先煎後熬製作而成的酸湯漢味餛飩……

長壽社區旁的驚豔的嚨子特色燒烤

人氣頗高的鳳爪王燒烤

單復古懷舊的單車烤炸社……

每個成長在長堤街的老漢口人,心中都不止一家心頭好。


"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有人說沒來過長堤街,

就沒感受過真正的老漢口。

這條230歲的武漢傳奇老街,

特點全藏在它的名字裡,

長達4000米,在“街齡”相仿的街道里,

論長度它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它早先確實是一道堤,叫袁公堤,

“長堤街淹了,武漢要淹兩層樓”

長堤街包羅萬象,手藝匠人、刁角美食……

就連漢味名吃熱乾麵都是從這條街走出來的!

武漢最初的繁華是從堤上開始的

長堤街位於漢口,就像是一幅大畫的軸心,武漢的城市畫面從它這兒拉起,慢慢地舒展開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長堤街


後來,有了民主路、江漢路,有了民眾樂園、解放大道、建設大道,有了發展大道。

也有了一代代的武漢人在這裡生活,受水之惠澤、滋養,休養生息,也上演著愛恨情仇。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從中山大道去往長堤街的路上,經過寶善堂。位於交叉口的矮子牛雜,在寶善堂已有30多年的歷史了。店主的女兒張漢英,今年34歲,和矮子牛雜同歲。

在她的印象裡,以前長堤街很多賣首飾、水果的,大家搭個鐵棚子就算門面了,人多的時候,泥濘難行,常常堵得水洩不通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矮子牛雜老闆的女兒張漢英


這幾年通了地鐵,飲食攤群換成了乾乾淨淨的門店,“打游擊戰”的菜販子搬到寬敞的菜市場,路也變寬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當時文化娛樂活動,夜市大排檔很少,漢正街的經商人作息時間不規律,但凡吃宵夜,經常光顧矮子牛雜。從中午一直忙到天亮,即便收攤了還有顧客前來宵夜。

30多年過去,不少搬離長堤街、漢正街的老顧客,還會回來,尋覓這一口熟悉的牛雜香。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以為小時候的冷飲批發店都銷聲匿跡了,沒想到在長堤街挖掘到了一家!還發現了不少童年寶藏冰棒:五豐杯、美怡樂香芋筒、玉米棒、三色杯……

看到這些“消失已久”的老冰棒,彷彿發現新大陸。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要知道以前每年夏天,最開心的就是在校門口買根冰棒啃,碰上父母批發十根冰棒拎回家,恨不得每天打開冰箱一萬次。

紅英冷批的老闆潘師傅,今年72歲,是地地道道的老漢口人,從小在長堤街長大。1995年,潘師傅一家做起了冰棒批發生意。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紅英冷批的老闆潘師傅


說起待了一輩子的長堤街,潘師傅打開了話匣子:“當時主要是防汛,這裡要是淹了,那整個武漢市都淹了……”

長堤街原本是一道防水提,明崇禎 8 年(1635 年)由漢口府通判袁焗督修,史稱袁公堤。老百姓卻從它防後湖水患的功用出發,叫它為“後湖堤”。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如果說漢正街的繁華在於商鋪雲集,那麼長堤街的繁華在於小而密,密而雜

最開始,長堤街都是擺攤子、擺小百貨、挑擔子的人,賣米麵油鹽的不少,以做銅壺、銅暖鍋等手工作坊出名。

開埠之後,碼頭興起,漢正街逐漸發展起來,多了不少服裝店、中藥材店、副食店和小餐館。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長堤街也是老漢口保存最完善的老街之一,代表了武漢的城市特色,潘師傅希望長堤街好好保留:

“其他地方都變了,就這條街沒多大改變……讓那些從這裡走出去的上海人、臺灣人、黃陂人,回老家走親訪友的時候,有地兒可尋,留份念想。”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夜宵,是長堤街礄口段的重頭戲。夜幕降臨,華燈初上,街頭巷尾的小店開始出沒,來一紮小酒,再點幾種小吃,開啟夏天的夜宵模式。

這塊承載了無數老漢口伢的長堤街,裡頭幾乎每一家都是地道口味的老店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那個年代沒有空調,就靠著老式電風扇驅熱。食客們吃得汗流浹背,卻無法抗拒這樣的美食,店內每天都是爆滿。

夏老五家常菜在長堤街開了十幾年,老闆姓夏,在家排名老五,大家喊得多了,菜館乾脆取名“夏老五”。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各種野味、生猛海鮮是夏老五家的拿手好戲,而且分量足、價格實惠,儘管開在背街小巷,但生意一直不錯。

燒一條好吃的臭鱖魚,可不是一件易事。這家鱖魚聞起來臭,吃起來香,一“臭”一香,形成鮮明的對比,連不愛吃臭鱖魚星人,也忍不住夾兩筷子。

鱖魚肉多刺少,肉質堅實,夾一筷子,清楚看到魚肉如蒜瓣般撕開,鮮香並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蝸牛個頭大,蘸著鹹香的醬汁,入味有嚼勁。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還有醉蝦、乾煸泥鰍等在別的菜館不常見的狠菜,適合全家或朋友一起來。

老闆娘告訴我們:“我們這條街的老闆關係都蠻好,我屋裡沒有的,到你家借一下。或者點了菜送到別家,都可以。”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在長堤街大排檔唐家巷義烈巷間,麻木老地方牛筋牛雜是這一代的老字號,一靠近就能被門口的大鍋震驚到,翻炒的鍋鏟都有半個人高,老闆以前就是踩麻木的,人送外號“麻木”。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麻木牛筋牛雜的旁邊就是桂萍牛雜,桂萍幾年前先火起來,帶火了整個長堤街宵夜。

招牌牛肉/牛雜蘿蔔鍋,一樣以蘿蔔打底,蓋上牛肉湯,價格實惠,幾十年的競爭對手,不知道會不會也暗暗較勁。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牛筋牛雜貼合武漢人的重口味,味道偏辣,牛筋軟爛入味,湯汁濃郁,看著哈喇子能流三尺,拌飯夠你吃三碗!生意好的時候每天能消耗掉200-300斤蘿蔔。

去隔壁端一籠湯包,再來份牛肉鍋貼,就著春捲、乾子、藕圓子等下酒菜,是老武漢人極為熨帖的生活方式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蒼蠅館子,談不上環境,桌子就擺在武漢的老巷子裡,卻有十足的煙火氣。

很多人一小從這裡長大,麻木算“半路出家”,二十出頭來到這裡,轉眼間,已經到了花甲之年。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麻木牛雜的老闆“麻木”


不過,當年的場景還歷歷在目,小孩在街頭巷尾打撇撇,打珠子,一到晚上,家家戶戶把竹床擺在巷子里納涼、聊家常。

在長堤街住了大半輩子,在麻木的印象中,長堤街並沒有多大變化,出門都是老朋友,長堤街就是他的老位置,感情自然不用談。

靠著幾十年的堅守,養活一家人,麻木說讓他搬出去還捨不得,“窮也不窮,富也不富,靠這還買了套房子,能安享晚年就闊以了。”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走在老街中,驚喜總是無處不在。

在長堤街生鮮市場旁邊,偶遇了一家開了16年油香小店,油香兩面炸得金黃,看著就饞蟲上身。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瞧見我們幾個人在外面圍觀,正在忙活的老闆娘飄來一句“嘗一個撒,又不黑人!”

惹得我們笑出了聲,一人來了個油香,一塊五一個,裡面包裹著桂花餡料,一口下去,幸福感爆棚。

順手就發了個朋友圈,安利給身邊的朋友,瞬間消息轟炸,讓我發座標。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王老闆和老闆娘是河南人,這家小店紮根在武漢16年,夫妻倆熱情洋溢的態度,就是油香的美味添加劑。

油香是回民特色小吃,七八十年代在武漢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現在可能十個手指頭都能數過來。


長堤街真的太長了,作為全武漢最長的一條街,“街味”遠不止這些。

沿襲了八十年代的熱乾麵風味的三毛熱乾麵

加高湯的新式熱乾麵天天熱乾麵

長壽社區裡賣了30多年的陳胖子紅油熱乾麵

用鮮魚先煎後熬製作而成的酸湯漢味餛飩……

長壽社區旁的驚豔的嚨子特色燒烤

人氣頗高的鳳爪王燒烤

單復古懷舊的單車烤炸社……

每個成長在長堤街的老漢口人,心中都不止一家心頭好。


太長長長長長!暴走武漢4000米老街,挖到漢口伢不外傳的土著美食



在長堤街多走幾步路,你就能體會到它是如何包羅萬象,賣服飾的、理髮的、跌打館、織布的、修鞋的……

從江漢區延伸到礄口區,作家張慧蘭說過,長堤街就像北京的四合院

銅人像的邊哈是長堤街,袁公堤裡頭往日那叫賽秦淮,民眾樂園正滿不唱京漢楚……”

民謠歌手馮翔的一曲《六渡橋》,唱出了長堤街的特色,也唱出了老武漢人祖祖輩輩、生生不息的歷史年輪。

這條夾在中山大道和漢正街之間的老街,

是漢口從草創到繁榮的見證,

當初的繁榮盛況雖然不再,

卻少了份浮華,多了份市井。

#今日話題

分享你對長堤街的記憶。

上一期“街·味”,我們去到“漢陽桃花島”

下一期“街·味”,

你希望我們去哪條街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