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樂逍遙

東阿鎮著名古碑刻

1.張遷碑

張遷碑原立於谷城(東阿鎮)境內,現立於泰安岱廟內。高2.86米,寬1.15米,圭首,刻飾蟠螭紋,並飾祥翼鳥兩隻。

碑陰陽兩面有文,隸書,刻於東漢中平三年(公園186年)。碑陰額題:“漢故谷城長湯陰令張君表題”,正文16行,滿行42字。記述了張遷先人張良,張釋之皆為輔漢功臣。張遷因孝悌於家中“寒於朝治”,“少為郡吏,後拜郎中,除谷城長”。並頌張遷任谷城長期間“多惠政”,鄉民安居樂業,皆:“蠶月之務,不閉四門,臘正之際休囚歸賀,八月算民,不煩鄉鄰,孝恤高年,路無拾遺,黃巾初起燒平城市,斯具獨全”。因其政績卓著遂“遷湯陰令”,谷城“史民頡頑隨送如雲”,“故吏韋萌等儉然同聲債師孫興刊石立表,銘勤萬載”。碑陰共三列,每列12行,皆為當時捐錢為其立碑者與捐款數額,共41人。

張遷,河南夏邑縣人,漢靈帝時任谷城長,他是在王堂任谷城令前,第一任任職谷城長的人。其碑便是故吏韋萌前等為他立的去思碑。

此碑明代出土於谷城境內,《山東通志》等載:“掘地得之”,“未詳其處,意必漢時谷城舊境也”。正德年間,見其拓本為最早拓本,現藏於故宮。該碑出土後,便運之兗州府,後又移至東平州府學內,1964年移至泰安岱廟內,現封存於珍碑殿,為國家一級文物。碑露世後,四行間有題記者刻:“已玄十月朔翁方綱觀”九字,旋破鑿去,留有鑿痕,雖對碑無益,但卻成為識別拓片年代真假的標記。

張遷碑端有朴茂,乃典型漢碑形制。尤其在書法藝術上被推為漢碑中茂密古拙風格的代表,其字體以方筆為主,嚴整斬截,古拙中蘊含粗曠之美,被歷代專家列入漢時明碑,其書法達到漢隸書高峰,為古今書家必摹。但均難以逾越,足顯其筆法絕妙。

2.黃石公祠碑

碑原立於東阿城北廟頭村黃石公祠旁,後立於黃山南新建的黃石公祠內,俗稱“唐碑”。2013年初春被盜,自今覓無蹤影。

碑身與碑帽為一體,共高2.05米,寬0.91米。碑帽為螭龍高浮雕,中間飾摩尼如意寶珠。底為龜跌,歪頭顧盼形。

該碑陰陽兩面有文,皆系“前試義王府倉曹參軍裴平書”。陰面圭首額題:“濟州谷城黃石公祠記”9字,隸書。文中記述了黃石公當年授兵書於張良。使“良為帝之師”,滅秦報韓成功,遂志祠黃石於濟北谷城山下,蓋謂是矣的歷史事實,證明了《史記·留侯記》所載張良“後十三年隨高帝過濟北······祠黃石”的記述。文中又記唐天寶年間大旱,太守裴序來黃石公祠祈雨·····“使之感而遂通·····澤潤千里”。李卓故撰此文以記。文中又以“周之興岐山鳴焉,漢興有圯橋之事”等歷史事件。肯定了姜太公、黃石公等仕外高人對改朝換代的歷史功績。

碑陰額題:“黃石公記陰文”6字篆書。正文共13行,橫行15字,隸書。唐御史高陽齊嵩撰文。記述當年李卓撰文後未立碑,直至大曆八年刑部郎中,鄆州刺史史馬炫“嘗勤雨廟,不賭所記,遍搜李文以勤貞石”,但馬炫立碑未成便謝病而歸。後由郭岑完成,並於當年7月15日立碑於黃石公祠旁,前後逾20餘年。

碑側有隸書一行,10字,系明提學郭登庸過此題記。碑此書體為隸,柔媚秀雅,有篆書意,楷書之美,為歷代文人稱道。

該碑被載入《金石萃編》,故宮博物院存有清拓片。

3.吳道子觀音畫像碑

該畫像石在少岱山碧霞元君祠西,白衣閣內的北壁上。吳道子畫,史志記載:明時,邑人秦泰會長子由暑內衙禪廟掘井得之。任滿將該石帶回家,奉於家祠中。清康熙時,知縣張楷移於少岱山上,建閣供奉。

該刻石在解放初少岱山廟宇被拆時,有目擊者說,被一人用被單裹負而去,至今下落不明。

吳道子又名吳道玄,生年不詳,卒於公元972年,河南陽翟(今禹縣)人,被奉為我國畫聖。擅畫人物,更擅畫釋道人物,所畫人物之衣有飄動之感,故人稱“吳帶當風”。但其畫作幾乎無真跡留下。此石像碑掘得立於少岱山後,除去善男信女虞誠的祈拜。更因其是吳道子的畫作被奉為至寶,也為少岱山增添了文化內涵。

4.米芾第一山碑

北宋大書畫家米芾(1051--1107)所書“第一山”碑,現立於泰安岱廟內,原在少岱山所存立。20世紀50年代初,少岱山廟宇人為所拆, “第一山”碑刻倖免於難,被運到岱廟保存。

石碑高2.72米,寬1.07米。第一山三字寫得氣勢磅礴,有行雲流水之感,又有意到筆到之內涵,深得書法家讚許,觀者心領神會之美。少岱山不大,卻立於谷城之內,黃石山之南,又是阿膠之鄉,是魯西南商賈重地。山上廟寺很多,多仿泰山廟寺所建。碧霞元君行宮,管仲亭等,更是聞名遐邇。

曹植在魚山上能聽到天上梵樂悅耳,米芾在少岱山感嘆這是第一山,可謂是神來之筆。是發自內心的讚頌少岱山的溢美之詞。

5. 金宣武將軍侯義墓誌銘

金宣武將軍侯義墓誌銘,原在東阿冠山南邢溝村西侯丞相林的侯義墓內。文化大革命中侯丞相墓被扒,該墓碑被生產隊蓋入牆內,現藏於民間。

該石刻四邊已被鑿去些許,僅剩長0.89米,寬0.47米共刻字19行,字有損。該石刻兩面有文,陽文是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二月二十日,平陰縣鄉貢進士王去非撰書的“宣武將軍侯公墓誌”。文中記述“侯工諱義,字子仁,東阿縣邢村(現東阿鎮邢溝村)人,死後其子向王去非求字於石”,又記述了侯義當年因過淮破正陽城有功,循遷官至武德將軍。大寶年間,擢升宣武將軍,騎都尉,封上谷縣······十一月十六日終於家等,因文有損,只能述其大意。

墓誌銘陰面是清道光七年撰寫的“重修墓誌銘記”。文中大意是侯義墓誌銘是平陰王去非所寫“······幾湮沒”,其族人“侯永立、侯永澄等藏伏”。尤其可知,侯義後人曾將墓誌銘“藏伏”,後埋入墓中,文化革命時扒出。

侯義官到宣武將軍,其孫侯摯曾任金丞相。祖孫二人在金代文治武功上立下汗馬功勞,在歷史上佔有一定地位,二人均被載入《金史》。

王 去非,字廣道,平陰玫瑰石峽村人,於侯義同代。博學多才,在家辦學育人,党懷英謂其學比韓歐門人,溢曰“醇德先生”。其名載入《金史》,為平陰古代名人。該墓誌銘為其所寫,是王去非留下的為數不多的實物材料。

6.薦誠禪院羅漢浮圖記碑(鐵楊村金代碑刻)

薦誠禪院羅漢浮圖碑記碑在東阿鎮鐵楊村中。

薦誠禪院羅漢浮圖碑記碑為圓首方趺。通高158釐米,寬172釐米。碑座長90釐米,寬52釐米,碑與座取材於當地青石。碑額篆書:“薦誠禪院羅漢浮圖碑記”九個字。此碑為金代的複製碑。原碑為蘇東坡撰文,應為宋碑。住持僧人德進保留了蘇東坡的撰文,又撰寫了附記,於金正隆二年題刻。

碑文首行“鄆州東阿縣薦誠禪院五百羅漢浮圖碑記”,次行書“蘭臺蘇軾瞻”。碑文中有僧人應言曰:“像已成,請為我記之”。附記中有“昔祖師言公嘗建羅漢像於正殿乞蘇公學士為之記”之語由此可見,“羅漢浮圖記”卻為蘇軾撰寫無疑。碑記正文12行,滿行27字,約320餘字。文中記:“熙寧十年”“因河決澶淵,入鉅野,首灌東平”,“建築鑿清冷口,導積水”,“東平已安”的治洪功績。記述應言“創精舍於鄆之東阿北新橋鎮,且造鐵浮圖十有三級,高百十尺”,造“五百羅漢像”,“用錢五百萬”之盛舉。並標榜僧人應言:“真有過人”之德行,“使天下士皆如言,論必作,作必成”。

薦誠禪院羅漢浮圖記碑,現存東阿鎮鐵楊村,據其碑文得知,北宋元豐二年(1079年)鄆州僧人應言“創精舍於鄆之東阿北新橋鎮”的記載。

《東阿縣誌》也有“鐵塔寺在新橋鎮”的記載。新橋鎮及鐵塔寺早已被黃河淹沒。薦誠禪院羅漢浮圖記碑是鐵塔寺的遺物。此碑於解放初期在鐵揚村北的黃河灘中出土,此處既是鐵塔寺的遺址。

薦誠禪院羅漢浮圖記碑為圓首方趺,通高1.58米,寬0.72米,厚0.15米,碑座長0.9米,寬0.52米,厚0.18米。碑及座同取材於本地青石,碑額篆書“薦誠禪院羅漢浮圖記”九字,碑文有蘇軾撰寫的“”羅漢浮圖記“和”住持僧人德進撰寫的“附記”兩部分,均為楷書,首行書“鄆州東阿縣薦誠禪院五百羅漢浮圖記”,次行書“蘭臺蘇軾子瞻”,碑記文中有僧人應言曰:“像已成,請為我記之”的論述。附記中有“昔祖師言公嘗建羅漢像於正殿,乞蘇公學士為之記”之語,由此可見,“羅漢附圖記”確為蘇軾所撰無疑。碑記正文12行,滿行27字,約320餘字,文中記述僧人應言於“熙寧十年”因河決澶淵,入鉅野,首灌東平,“建策鑿清冷口,倒積水,”“東平以安”的治洪功績;記述應言“創精舍於鄆之東阿北新橋鎮,且造鐵浮圖十有三級,高百二十尺,”“造五百羅漢像,”“用錢五百萬”之盛舉。並標榜僧人應言“真有過人”之德行,使天下士皆如言論必作,作必成。

碑附記7行,滿行38字,約250餘字,字稍小於蘇軾碑記,述於金正隆二年(1157年)刊立此碑的有關事宜,附記中載:鐵塔寺之薦誠禪院“經兵火圮毀無存”,住持僧人德進“乃掇拾瓦木譭棄之餘,嗣而構之,殿堂寮舍,儼然復新。”並記述此碑由“鄉貢進士王師祖丹書,河南陸鐸篆額”,還記有為“重念言公創作之難,又仰蘇公文章之妙”,“懼將湮滅”,時於“正隆二年丁丑歲八月初三日”“乃丹刻諸石”,故此碑金代碑刻。

7. 東平郡桓肅公祠堂碑

東平郡桓肅公祠堂碑立於境內小河口村北50米,為螭首龜趺,碑首與碑身為一石雕成碑,首高1.4米,寬1.5米,厚0.4米。因碑早年淤埋地下,故不知詳細高度,據傳通高可達8米,碑首透雕四條螭龍戲珠圖案,栩栩如生。額題“東平郡桓肅公祠堂碑銘”篆書。1997年,小河口村村民為抬高房基在此取土時發現。據1981年全縣文物調查得知,這裡原是扎刺王的祠堂,後因黃河常年氾濫,碑被淤埋地下。碑的正文是為扎刺王歌功頌德的敘文,時在元至正二年(1342年)。

東平郡桓肅公扎刺王何許人也?《兗州府志《陵墓卷》》載:“東平桓肅公墓,在城北十五里香山下,所謂扎刺王也。”據《東阿鎮方誌輯要》載:在東阿縣黃屯鄉郭莊村(今東阿縣銅城鎮東)東南百米處有一石碑,曰:“東平郡桓肅公碑,”碑額正中篆書24字:“有元贈奉國上將軍江浙等處行中書省參知政事桓肅公碑”,碑文正書曰1200餘字。“東平郡桓肅公碑”與前述“東平郡桓肅公祠堂碑”所記主人乃一。

據《兗州府志《人物誌》》“忽裡忽都”條“忽裡忽都,太師木華黎之侄孫也,姓禮(扎)刺爾氏,元並天下,以木華黎(為)國王。母弟帶孫為東阿郡王,遂世居東阿,帶孫卒,子禿滿嗣,忽都即禿滿之次子也,”“少負大志,以功臣子孫事世祖(忽必烈),武勇冠軍。兄撤拉忽渡江戰役,以忽都襲其職,遣攻江南。未下諸城,授揚州路總管府”。“大德二年(1298年)改廣西西江道宣慰使。峒徭叛服不常,忽都治之以靜蠻酋率所部來降者三萬戶,七年(1303年)加輔國上將軍浙東道宣慰使都元帥。至(浙)宣佈上恩。專務德華,賦役均平,士民悅服,八年(1304年)丁母憂居東阿,遂終於家。贈奉國上將軍浙江等處行中書參知政事護軍,追封東平郡公,諡桓肅。”

以上可知,東平郡桓肅公,姓扎刺爾氏,名叫忽裡忽都(或忽魯忽都),以功臣子孫世襲東阿君王,官至“輔國上將軍浙東道宣慰使都元帥”。死後贈“奉國上將軍江浙等處行中書省參知政事護軍”,追封“東平郡公“諡“桓肅”。

東平郡桓肅公祠堂碑銘,碑雖不知撰書者姓名,但據傳,早年捶拓者甚多。碑首露出部分,其雕刻,書法藝術價值均甚高,也是研究元代歷史的珍貴實物資料。

1980年6月平陰縣政府公佈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 張公生祠記碑

張公生祠記碑俗稱四進士碑,明萬曆三十五年(1560年)立於東阿縣城張公生祠前,1984年運到平陰縣博物館院內。

碑高2.62米,寬0.82米,厚0.21米,圭首方趺,額題3行8字“東阿縣張公生祠記”篆書,平地陰刻,碑正文計18行,滿行64字,共約730字。為柳體楷書,減地印刻。

正文首行為“賜進士出身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邑人于慎行撰文”,二行為“賜進士第南京通政使司掌事通政邑人孟一脈篆額”,三行為“賜進士第山西布政使司右布政使邑人喬學詩書丹”。其後記述了為張公建生祠的過程及其政績。

據《東阿縣誌》載,張公為張風彩,別號南禺,河南儀封人進士,明萬曆年間知東阿縣事。性仁厚,輕刑罰,簡獄訟,衰息召。拜禮科給事中,祀名宦。

碑文載:“皇帝臨馭三十有五年,邑侯張公徽入為司諫,”“邑氓躑躅傍徨,若嬰兒之失慈母而弗可攀留也,乃卜城闉隙地鼎建生祠。”接下來記述了建生祠的過程,張公的功績。

張公在東阿縣推行一條鞭法,“躬自審定猾胥股慄,無敢飛詭。”“敕修倉宇,學舍,門廡,費省工速。”“循行阡陌,不知其長吏也。”時邑境內瘟疫蔓延,危及百姓生命,轍令醫工和藥,按症而全活之。

張公在任五年,居民安居樂業,富者“誅茅乘屋,自營生計。”“蓋侯之政成而縣富足。”最後,于慎行把張風彩比作西漢的張良,東漢的張遷,“為谷城令,有遺愛於民,去而為之立石頌其功德。”整個碑文灑脫,俊秀,剛逸,結構嚴謹,氣度非凡,有極高的書法和欣賞價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