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山東武城縣楊莊鄉的人們都知道,在這個鄉的東部有一條沙河,河西是武城,河東是夏津。每年春季,這裡都是瀰漫,黃土飛揚。這條沙河從夏津縣新盛店鎮西李村進入武城,向北經楊莊、老城、李家戶、甲馬營等鄉鎮進入河北故城。多年前,沙河附近的村莊曾經有過不少黃沙堆積成的沙丘,當地老百姓說這是黃河流過的地方。的確,西沙河就是黃河故道。但是這條沙河是什麼年代的黃河留下的遺蹟呢?筆者查閱有關歷史和水利資料,初步認定武城西沙河是北宋慶曆8年時黃河改道時一支北流故瀆。

黃河是我國比較年輕的河流,大約形成於2萬年前,但自古以來即為多泥沙河流。公元前4世紀黃河下游因河水混濁即有“濁河”之稱。公元1世紀初,有人指出“河水重濁,號為一石而六鬥泥”。唐宋以後泥沙有增無減。這些泥沙中的一部分堆積在下游河床上,日積月累,河床淤高,全靠堤防約束,時久形成懸河。每逢伏秋大汛,防守不力,輕則漫口決溢,重則河道改徙。據粗略統計,黃河下游決口氾濫見於20世紀50年代前歷史記載的約1500餘次,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洪水遍及範圍北至海河,南達淮河,縱橫25萬平方公里。公元前4世紀,也就是戰國中葉,當時黃河下游流經河北平原,在渤海灣西岸入海,據《漢志》記載大河則離開了太行山東麓,經豫東北、魯西北、冀東南,東北至黃驊縣境入海;公元1~10世紀(東漢至唐末)。在將近千年時間裡,黃河下游河道出現過相對穩定的局面。間有決溢,亦未釀成大規模改道,大河流經冀魯交界地區,至今山東利津縣境入海。到了公元10世紀~1127年(唐末至北宋末)。經近千年的堆積,至唐末開始黃河下游河口段已漸淤高,著名的決口地點有1019年(北宋天禧三年)滑州天台山、1034年(景祐元年)澶州橫隴埽、1048年(慶曆八年)澶州商胡埽、1060年(嘉祐五年)、魏縣(今河北大名東)第六埽、1077年(熙寧十年)澶州曹村、1081年(元豐四年)澶州小吳埽、1099年(元符二年)內黃口等處。決口後改道頻繁。總的趨勢是河道逐漸向北擺動。公元1128年到1855年,黃河基本上是沿商丘、徐州一線奪淮河入黃海。1855年6月黃河在河南省蘭陽銅瓦廂決口,洪水分成3股,會合後穿張秋運河,經小鹽河流入大清河,由利津牡蠣口入海。黃河下游結束了700多年由淮入海的歷史,又回到由渤海灣入海。1938年6月國民黨政府消極抗日,人為扒開花園口大堤,黃河南泛於 賈魯河、潁河和渦河之間地帶,成災嚴重,史所罕見。1947年黃河復歸故道,迄今沒有大的變化。

綜上所述,黃河有可能流經武城境內只有兩次,一是戰國中葉的改道,年代久遠,無從考證。二是北宋慶曆8年,也就是1048年的改道。史載:1048年商胡埽決口後,河道北流經今河北平原中部,會合御河(今南運河)至今天津入海,史稱黃河北派。1060年從魏縣第六埽決出一股河道,東流經冀魯交界一帶入海,史稱黃河東派。我國著名歷史學家譚其鑲教授編纂的《中國歷史地圖集》北宋河北東路分頁中,也清晰地標明1048年到1069年間,黃河在開德府(現在的濮陽)分為3股,其中北流2股,其中一股經大名、館陶、臨清、夏津進入歷亭(現在的武城),然後經故城入河北,在永靜軍長蘆(今青縣附近)東流入渤海。因此,武城西沙河(包括夏津黃河故道)應該是這21年間留下的遺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