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橋:古代藤橋的一種形式,它為古代的交通提供了哪些方便?'

"

中國古代跨越急流險灘的河流中建造大跨徑橋樑,多采用繩索懸吊樑板的懸橋或懸索橋。如果論懸橋的歷史,中國古代懸橋建築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日本人村瀨佐太美曾說:“現代斜拉橋結構型式,是古代藤橋的發展,藤橋可稱為原始的斜拉橋。”我國的藤橋就是一種懸橋,早在盛唐時代,已經應用於道路交通。

"

中國古代跨越急流險灘的河流中建造大跨徑橋樑,多采用繩索懸吊樑板的懸橋或懸索橋。如果論懸橋的歷史,中國古代懸橋建築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日本人村瀨佐太美曾說:“現代斜拉橋結構型式,是古代藤橋的發展,藤橋可稱為原始的斜拉橋。”我國的藤橋就是一種懸橋,早在盛唐時代,已經應用於道路交通。

懸橋:古代藤橋的一種形式,它為古代的交通提供了哪些方便?

一、懸橋的起源和發展

在原始社會,較狹窄的山路澗河谷兩岸天然生長著的藤蔓植物互相交織在一起、猿猴等動物可以在上面爬行過河,啟發了人類利用騰索過河的想法,這就是這就是人類發明懸橋的起源。

在中國古代,懸橋經歷了由竹索橋到鐵索橋的長期發展過程,無論在結構或造型方面,都給後來索橋的發展開創了最早的示例。

文獻記載中國最早的索橋,是公元前250年的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在今四川省修建的第一座行人“笮橋”(所謂“笮”,是用竹篾編成的一種繩索),就是竹索懸橋。到了漢魏時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65年),在西域道路上的罽賓(今克什米爾)地區修建的索橋,則稱為“絙橋”。《水經注》記載:

“罽賓之境,有盤石之嶝,峽尺餘,行者騎步相持,絙橋相引”

"

中國古代跨越急流險灘的河流中建造大跨徑橋樑,多采用繩索懸吊樑板的懸橋或懸索橋。如果論懸橋的歷史,中國古代懸橋建築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日本人村瀨佐太美曾說:“現代斜拉橋結構型式,是古代藤橋的發展,藤橋可稱為原始的斜拉橋。”我國的藤橋就是一種懸橋,早在盛唐時代,已經應用於道路交通。

懸橋:古代藤橋的一種形式,它為古代的交通提供了哪些方便?

一、懸橋的起源和發展

在原始社會,較狹窄的山路澗河谷兩岸天然生長著的藤蔓植物互相交織在一起、猿猴等動物可以在上面爬行過河,啟發了人類利用騰索過河的想法,這就是這就是人類發明懸橋的起源。

在中國古代,懸橋經歷了由竹索橋到鐵索橋的長期發展過程,無論在結構或造型方面,都給後來索橋的發展開創了最早的示例。

文獻記載中國最早的索橋,是公元前250年的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在今四川省修建的第一座行人“笮橋”(所謂“笮”,是用竹篾編成的一種繩索),就是竹索懸橋。到了漢魏時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65年),在西域道路上的罽賓(今克什米爾)地區修建的索橋,則稱為“絙橋”。《水經注》記載:

“罽賓之境,有盤石之嶝,峽尺餘,行者騎步相持,絙橋相引”

懸橋:古代藤橋的一種形式,它為古代的交通提供了哪些方便?

即指此。所謂“絙”,是用竹子編成的粗索,有較強的拉力。到了東晉時期(公元317年——420年),在今四川省成都市西南建有笮橋,名“夷裡橋”,而同時通往西藏高原地區的道路上,開始有了藤橋,一直到唐代,在唐蕃古道上還有藤橋。

由於四川、雲南和貴州盛產竹,故唐代在這些地方的山區河流上修建竹索橋較多,一般文獻上又稱為“繩橋”。如茂州(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縣)汶川(今汶川)西北三裡的汶江(今岷江)上架有寬6尺(合今1.76米)、長10步(合今14.7米)的繩橋。“篾笮四條,以葛藤緯絡,布板其上,雖從風搖動,而牢固有餘”

"

中國古代跨越急流險灘的河流中建造大跨徑橋樑,多采用繩索懸吊樑板的懸橋或懸索橋。如果論懸橋的歷史,中國古代懸橋建築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日本人村瀨佐太美曾說:“現代斜拉橋結構型式,是古代藤橋的發展,藤橋可稱為原始的斜拉橋。”我國的藤橋就是一種懸橋,早在盛唐時代,已經應用於道路交通。

懸橋:古代藤橋的一種形式,它為古代的交通提供了哪些方便?

一、懸橋的起源和發展

在原始社會,較狹窄的山路澗河谷兩岸天然生長著的藤蔓植物互相交織在一起、猿猴等動物可以在上面爬行過河,啟發了人類利用騰索過河的想法,這就是這就是人類發明懸橋的起源。

在中國古代,懸橋經歷了由竹索橋到鐵索橋的長期發展過程,無論在結構或造型方面,都給後來索橋的發展開創了最早的示例。

文獻記載中國最早的索橋,是公元前250年的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在今四川省修建的第一座行人“笮橋”(所謂“笮”,是用竹篾編成的一種繩索),就是竹索懸橋。到了漢魏時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65年),在西域道路上的罽賓(今克什米爾)地區修建的索橋,則稱為“絙橋”。《水經注》記載:

“罽賓之境,有盤石之嶝,峽尺餘,行者騎步相持,絙橋相引”

懸橋:古代藤橋的一種形式,它為古代的交通提供了哪些方便?

即指此。所謂“絙”,是用竹子編成的粗索,有較強的拉力。到了東晉時期(公元317年——420年),在今四川省成都市西南建有笮橋,名“夷裡橋”,而同時通往西藏高原地區的道路上,開始有了藤橋,一直到唐代,在唐蕃古道上還有藤橋。

由於四川、雲南和貴州盛產竹,故唐代在這些地方的山區河流上修建竹索橋較多,一般文獻上又稱為“繩橋”。如茂州(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縣)汶川(今汶川)西北三裡的汶江(今岷江)上架有寬6尺(合今1.76米)、長10步(合今14.7米)的繩橋。“篾笮四條,以葛藤緯絡,布板其上,雖從風搖動,而牢固有餘”

懸橋:古代藤橋的一種形式,它為古代的交通提供了哪些方便?

《蜀中廣記》一書對於修建繩橋的方法有所敘述:

“繩橋之法,先立兩木於水中作為橋柱,架樑於上,以竹為須,乃密佈竹於樑,繫於兩岸,或以大竹落盛石繫繩於上,又以竹為繩,夾岸以木為機,繩緩則轉機收之”

在距今1000多年以前的唐代,對於修建索橋有如此巧妙的構思,可以說是古代索橋技術的一大進步。

二、元明清三代對藤橋的應用及發展

到了明清兩代,西南各地山區江河激流上仍建有各種式樣的藤橋。據史載,明代(公元1368年——1644年)雲南騰衝東北的龍川江上架有藤橋,東川府的牛欄江(今雲南昭通西南)上也架有藤橋,證明古代藤橋在西南各地應用較為普遍。

"

中國古代跨越急流險灘的河流中建造大跨徑橋樑,多采用繩索懸吊樑板的懸橋或懸索橋。如果論懸橋的歷史,中國古代懸橋建築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日本人村瀨佐太美曾說:“現代斜拉橋結構型式,是古代藤橋的發展,藤橋可稱為原始的斜拉橋。”我國的藤橋就是一種懸橋,早在盛唐時代,已經應用於道路交通。

懸橋:古代藤橋的一種形式,它為古代的交通提供了哪些方便?

一、懸橋的起源和發展

在原始社會,較狹窄的山路澗河谷兩岸天然生長著的藤蔓植物互相交織在一起、猿猴等動物可以在上面爬行過河,啟發了人類利用騰索過河的想法,這就是這就是人類發明懸橋的起源。

在中國古代,懸橋經歷了由竹索橋到鐵索橋的長期發展過程,無論在結構或造型方面,都給後來索橋的發展開創了最早的示例。

文獻記載中國最早的索橋,是公元前250年的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在今四川省修建的第一座行人“笮橋”(所謂“笮”,是用竹篾編成的一種繩索),就是竹索懸橋。到了漢魏時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65年),在西域道路上的罽賓(今克什米爾)地區修建的索橋,則稱為“絙橋”。《水經注》記載:

“罽賓之境,有盤石之嶝,峽尺餘,行者騎步相持,絙橋相引”

懸橋:古代藤橋的一種形式,它為古代的交通提供了哪些方便?

即指此。所謂“絙”,是用竹子編成的粗索,有較強的拉力。到了東晉時期(公元317年——420年),在今四川省成都市西南建有笮橋,名“夷裡橋”,而同時通往西藏高原地區的道路上,開始有了藤橋,一直到唐代,在唐蕃古道上還有藤橋。

由於四川、雲南和貴州盛產竹,故唐代在這些地方的山區河流上修建竹索橋較多,一般文獻上又稱為“繩橋”。如茂州(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縣)汶川(今汶川)西北三裡的汶江(今岷江)上架有寬6尺(合今1.76米)、長10步(合今14.7米)的繩橋。“篾笮四條,以葛藤緯絡,布板其上,雖從風搖動,而牢固有餘”

懸橋:古代藤橋的一種形式,它為古代的交通提供了哪些方便?

《蜀中廣記》一書對於修建繩橋的方法有所敘述:

“繩橋之法,先立兩木於水中作為橋柱,架樑於上,以竹為須,乃密佈竹於樑,繫於兩岸,或以大竹落盛石繫繩於上,又以竹為繩,夾岸以木為機,繩緩則轉機收之”

在距今1000多年以前的唐代,對於修建索橋有如此巧妙的構思,可以說是古代索橋技術的一大進步。

二、元明清三代對藤橋的應用及發展

到了明清兩代,西南各地山區江河激流上仍建有各種式樣的藤橋。據史載,明代(公元1368年——1644年)雲南騰衝東北的龍川江上架有藤橋,東川府的牛欄江(今雲南昭通西南)上也架有藤橋,證明古代藤橋在西南各地應用較為普遍。

懸橋:古代藤橋的一種形式,它為古代的交通提供了哪些方便?

至於古代鐵索橋的修建始於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陝西省褒城縣馬道驛北的樊河鐵索橋,明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建立的橋碑上對此有所記載。有記載的,還有唐代在今雲南中甸縣西北金沙江上修建的鐵索橋,它是唐代由雲南通往吐蕃地區(今西藏)的要道。至明代,橋已不存,僅留下了“穴石錮鐵”的遺址。如果以公元前50年計算,則中國鐵索橋的歷史要比歐州在公元1741年始建的鐵鏈吊橋約早1800年。

到了元、明、清時代,鐵索橋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吉州志》載:元代末年(公元1368年),曾在今山西省吉縣西70裡的壺口石峽修建了一座鐵索橋。明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在今雲南省瀾滄江上修建的霽虹橋,經過考證,認為這是中國古代保存至今年代最久的鐵索橋。這座橋位於今雲南省保山縣水寨和永平縣杉陽交界處,全長113.4米,寬3米,跨度57.3米。

"

中國古代跨越急流險灘的河流中建造大跨徑橋樑,多采用繩索懸吊樑板的懸橋或懸索橋。如果論懸橋的歷史,中國古代懸橋建築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日本人村瀨佐太美曾說:“現代斜拉橋結構型式,是古代藤橋的發展,藤橋可稱為原始的斜拉橋。”我國的藤橋就是一種懸橋,早在盛唐時代,已經應用於道路交通。

懸橋:古代藤橋的一種形式,它為古代的交通提供了哪些方便?

一、懸橋的起源和發展

在原始社會,較狹窄的山路澗河谷兩岸天然生長著的藤蔓植物互相交織在一起、猿猴等動物可以在上面爬行過河,啟發了人類利用騰索過河的想法,這就是這就是人類發明懸橋的起源。

在中國古代,懸橋經歷了由竹索橋到鐵索橋的長期發展過程,無論在結構或造型方面,都給後來索橋的發展開創了最早的示例。

文獻記載中國最早的索橋,是公元前250年的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在今四川省修建的第一座行人“笮橋”(所謂“笮”,是用竹篾編成的一種繩索),就是竹索懸橋。到了漢魏時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65年),在西域道路上的罽賓(今克什米爾)地區修建的索橋,則稱為“絙橋”。《水經注》記載:

“罽賓之境,有盤石之嶝,峽尺餘,行者騎步相持,絙橋相引”

懸橋:古代藤橋的一種形式,它為古代的交通提供了哪些方便?

即指此。所謂“絙”,是用竹子編成的粗索,有較強的拉力。到了東晉時期(公元317年——420年),在今四川省成都市西南建有笮橋,名“夷裡橋”,而同時通往西藏高原地區的道路上,開始有了藤橋,一直到唐代,在唐蕃古道上還有藤橋。

由於四川、雲南和貴州盛產竹,故唐代在這些地方的山區河流上修建竹索橋較多,一般文獻上又稱為“繩橋”。如茂州(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縣)汶川(今汶川)西北三裡的汶江(今岷江)上架有寬6尺(合今1.76米)、長10步(合今14.7米)的繩橋。“篾笮四條,以葛藤緯絡,布板其上,雖從風搖動,而牢固有餘”

懸橋:古代藤橋的一種形式,它為古代的交通提供了哪些方便?

《蜀中廣記》一書對於修建繩橋的方法有所敘述:

“繩橋之法,先立兩木於水中作為橋柱,架樑於上,以竹為須,乃密佈竹於樑,繫於兩岸,或以大竹落盛石繫繩於上,又以竹為繩,夾岸以木為機,繩緩則轉機收之”

在距今1000多年以前的唐代,對於修建索橋有如此巧妙的構思,可以說是古代索橋技術的一大進步。

二、元明清三代對藤橋的應用及發展

到了明清兩代,西南各地山區江河激流上仍建有各種式樣的藤橋。據史載,明代(公元1368年——1644年)雲南騰衝東北的龍川江上架有藤橋,東川府的牛欄江(今雲南昭通西南)上也架有藤橋,證明古代藤橋在西南各地應用較為普遍。

懸橋:古代藤橋的一種形式,它為古代的交通提供了哪些方便?

至於古代鐵索橋的修建始於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陝西省褒城縣馬道驛北的樊河鐵索橋,明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建立的橋碑上對此有所記載。有記載的,還有唐代在今雲南中甸縣西北金沙江上修建的鐵索橋,它是唐代由雲南通往吐蕃地區(今西藏)的要道。至明代,橋已不存,僅留下了“穴石錮鐵”的遺址。如果以公元前50年計算,則中國鐵索橋的歷史要比歐州在公元1741年始建的鐵鏈吊橋約早1800年。

到了元、明、清時代,鐵索橋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吉州志》載:元代末年(公元1368年),曾在今山西省吉縣西70裡的壺口石峽修建了一座鐵索橋。明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在今雲南省瀾滄江上修建的霽虹橋,經過考證,認為這是中國古代保存至今年代最久的鐵索橋。這座橋位於今雲南省保山縣水寨和永平縣杉陽交界處,全長113.4米,寬3米,跨度57.3米。

懸橋:古代藤橋的一種形式,它為古代的交通提供了哪些方便?

清代康熙年間(公元162年——1722年)曾加以重修。此外,四川龍安府平武縣(今四川省平武縣)的永濟鐵索橋,也是明代修建的。另外,還有山西大同鐵索橋等。清康熙年間修建的四川瀘定鐵索橋,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鐵索橋。

三、瀘定橋的實用價值及歷史意義

瀘定橋始建於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於第二年竣工通行,至今已有280餘年的歷史。據《御製瀘定橋碑記》稱:在未建成鐵索橋之前,

“舟楫行人援索懸渡,險莫甚焉”

由此可知建橋前的交通情況。鐵索橋位於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城西,橫跨大渡河,東西兩岸峭壁聳峙,河水湍急。自建橋以來,為四川省漢源至康定的必經交通要道。1935年5月中央紅軍長征至此,與防守橋頭的駐軍激戰,勝利地通過了瀘定橋,更給這座古代名橋增添了光輝的革命歷史足跡。

"

中國古代跨越急流險灘的河流中建造大跨徑橋樑,多采用繩索懸吊樑板的懸橋或懸索橋。如果論懸橋的歷史,中國古代懸橋建築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日本人村瀨佐太美曾說:“現代斜拉橋結構型式,是古代藤橋的發展,藤橋可稱為原始的斜拉橋。”我國的藤橋就是一種懸橋,早在盛唐時代,已經應用於道路交通。

懸橋:古代藤橋的一種形式,它為古代的交通提供了哪些方便?

一、懸橋的起源和發展

在原始社會,較狹窄的山路澗河谷兩岸天然生長著的藤蔓植物互相交織在一起、猿猴等動物可以在上面爬行過河,啟發了人類利用騰索過河的想法,這就是這就是人類發明懸橋的起源。

在中國古代,懸橋經歷了由竹索橋到鐵索橋的長期發展過程,無論在結構或造型方面,都給後來索橋的發展開創了最早的示例。

文獻記載中國最早的索橋,是公元前250年的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在今四川省修建的第一座行人“笮橋”(所謂“笮”,是用竹篾編成的一種繩索),就是竹索懸橋。到了漢魏時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65年),在西域道路上的罽賓(今克什米爾)地區修建的索橋,則稱為“絙橋”。《水經注》記載:

“罽賓之境,有盤石之嶝,峽尺餘,行者騎步相持,絙橋相引”

懸橋:古代藤橋的一種形式,它為古代的交通提供了哪些方便?

即指此。所謂“絙”,是用竹子編成的粗索,有較強的拉力。到了東晉時期(公元317年——420年),在今四川省成都市西南建有笮橋,名“夷裡橋”,而同時通往西藏高原地區的道路上,開始有了藤橋,一直到唐代,在唐蕃古道上還有藤橋。

由於四川、雲南和貴州盛產竹,故唐代在這些地方的山區河流上修建竹索橋較多,一般文獻上又稱為“繩橋”。如茂州(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縣)汶川(今汶川)西北三裡的汶江(今岷江)上架有寬6尺(合今1.76米)、長10步(合今14.7米)的繩橋。“篾笮四條,以葛藤緯絡,布板其上,雖從風搖動,而牢固有餘”

懸橋:古代藤橋的一種形式,它為古代的交通提供了哪些方便?

《蜀中廣記》一書對於修建繩橋的方法有所敘述:

“繩橋之法,先立兩木於水中作為橋柱,架樑於上,以竹為須,乃密佈竹於樑,繫於兩岸,或以大竹落盛石繫繩於上,又以竹為繩,夾岸以木為機,繩緩則轉機收之”

在距今1000多年以前的唐代,對於修建索橋有如此巧妙的構思,可以說是古代索橋技術的一大進步。

二、元明清三代對藤橋的應用及發展

到了明清兩代,西南各地山區江河激流上仍建有各種式樣的藤橋。據史載,明代(公元1368年——1644年)雲南騰衝東北的龍川江上架有藤橋,東川府的牛欄江(今雲南昭通西南)上也架有藤橋,證明古代藤橋在西南各地應用較為普遍。

懸橋:古代藤橋的一種形式,它為古代的交通提供了哪些方便?

至於古代鐵索橋的修建始於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陝西省褒城縣馬道驛北的樊河鐵索橋,明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建立的橋碑上對此有所記載。有記載的,還有唐代在今雲南中甸縣西北金沙江上修建的鐵索橋,它是唐代由雲南通往吐蕃地區(今西藏)的要道。至明代,橋已不存,僅留下了“穴石錮鐵”的遺址。如果以公元前50年計算,則中國鐵索橋的歷史要比歐州在公元1741年始建的鐵鏈吊橋約早1800年。

到了元、明、清時代,鐵索橋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吉州志》載:元代末年(公元1368年),曾在今山西省吉縣西70裡的壺口石峽修建了一座鐵索橋。明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在今雲南省瀾滄江上修建的霽虹橋,經過考證,認為這是中國古代保存至今年代最久的鐵索橋。這座橋位於今雲南省保山縣水寨和永平縣杉陽交界處,全長113.4米,寬3米,跨度57.3米。

懸橋:古代藤橋的一種形式,它為古代的交通提供了哪些方便?

清代康熙年間(公元162年——1722年)曾加以重修。此外,四川龍安府平武縣(今四川省平武縣)的永濟鐵索橋,也是明代修建的。另外,還有山西大同鐵索橋等。清康熙年間修建的四川瀘定鐵索橋,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鐵索橋。

三、瀘定橋的實用價值及歷史意義

瀘定橋始建於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於第二年竣工通行,至今已有280餘年的歷史。據《御製瀘定橋碑記》稱:在未建成鐵索橋之前,

“舟楫行人援索懸渡,險莫甚焉”

由此可知建橋前的交通情況。鐵索橋位於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城西,橫跨大渡河,東西兩岸峭壁聳峙,河水湍急。自建橋以來,為四川省漢源至康定的必經交通要道。1935年5月中央紅軍長征至此,與防守橋頭的駐軍激戰,勝利地通過了瀘定橋,更給這座古代名橋增添了光輝的革命歷史足跡。

懸橋:古代藤橋的一種形式,它為古代的交通提供了哪些方便?

瀘定橋全長300餘尺,約合今100餘米,橋面寬3米,距枯水位高14.5米,由13根鐵鏈和橫、縱木板組成,所有鐵索均固於東西兩岸上的石砌橋臺中,橋臺上建有護橋橋亭沒有中間吊索,是瀘定橋的最大技術特徵。全橋承重鐵鏈條9根,兩側扶索各2根,每根鐵鏈條長39.1丈多(合今127.45米),平均由890個扁鐵環組成。13根鐵鏈條共有11571個扁鐵環,每個環長17~20釐米,外徑9釐米,內徑3釐米,製作相當精細,大多數環上刻有鐵工代號,以示製作者的責任。

從錨固鐵索的方法來論,不僅體現了當時建造者的精細構思,而且是現代吊橋錨固方法的啟蒙。根據文獻和1934年12月修理該橋的實際調查,其錨固技術是先將鐵索的一端固定在河西岸橋臺上,然後牽引鐵索過河,再固定於東岸的橋臺上。東西兩岸橋臺背後有埋設鐵索的地龍坑道,坑內埋有長達4米、直徑20釐米的“困龍”,並有直徑14——20釐米的鐵製地龍樁。東臺為7根,西臺為8根,埋設深度約7米其周圍用灰漿砌塊石固結,所以來自橋臺的壓重足以承受鐵索的巨大拉力。經過長達200多年的使用,證實了這種錨固鐵索技術的穩定性完全符合現代吊橋鋼索的錯固原理。

"

中國古代跨越急流險灘的河流中建造大跨徑橋樑,多采用繩索懸吊樑板的懸橋或懸索橋。如果論懸橋的歷史,中國古代懸橋建築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日本人村瀨佐太美曾說:“現代斜拉橋結構型式,是古代藤橋的發展,藤橋可稱為原始的斜拉橋。”我國的藤橋就是一種懸橋,早在盛唐時代,已經應用於道路交通。

懸橋:古代藤橋的一種形式,它為古代的交通提供了哪些方便?

一、懸橋的起源和發展

在原始社會,較狹窄的山路澗河谷兩岸天然生長著的藤蔓植物互相交織在一起、猿猴等動物可以在上面爬行過河,啟發了人類利用騰索過河的想法,這就是這就是人類發明懸橋的起源。

在中國古代,懸橋經歷了由竹索橋到鐵索橋的長期發展過程,無論在結構或造型方面,都給後來索橋的發展開創了最早的示例。

文獻記載中國最早的索橋,是公元前250年的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在今四川省修建的第一座行人“笮橋”(所謂“笮”,是用竹篾編成的一種繩索),就是竹索懸橋。到了漢魏時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65年),在西域道路上的罽賓(今克什米爾)地區修建的索橋,則稱為“絙橋”。《水經注》記載:

“罽賓之境,有盤石之嶝,峽尺餘,行者騎步相持,絙橋相引”

懸橋:古代藤橋的一種形式,它為古代的交通提供了哪些方便?

即指此。所謂“絙”,是用竹子編成的粗索,有較強的拉力。到了東晉時期(公元317年——420年),在今四川省成都市西南建有笮橋,名“夷裡橋”,而同時通往西藏高原地區的道路上,開始有了藤橋,一直到唐代,在唐蕃古道上還有藤橋。

由於四川、雲南和貴州盛產竹,故唐代在這些地方的山區河流上修建竹索橋較多,一般文獻上又稱為“繩橋”。如茂州(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縣)汶川(今汶川)西北三裡的汶江(今岷江)上架有寬6尺(合今1.76米)、長10步(合今14.7米)的繩橋。“篾笮四條,以葛藤緯絡,布板其上,雖從風搖動,而牢固有餘”

懸橋:古代藤橋的一種形式,它為古代的交通提供了哪些方便?

《蜀中廣記》一書對於修建繩橋的方法有所敘述:

“繩橋之法,先立兩木於水中作為橋柱,架樑於上,以竹為須,乃密佈竹於樑,繫於兩岸,或以大竹落盛石繫繩於上,又以竹為繩,夾岸以木為機,繩緩則轉機收之”

在距今1000多年以前的唐代,對於修建索橋有如此巧妙的構思,可以說是古代索橋技術的一大進步。

二、元明清三代對藤橋的應用及發展

到了明清兩代,西南各地山區江河激流上仍建有各種式樣的藤橋。據史載,明代(公元1368年——1644年)雲南騰衝東北的龍川江上架有藤橋,東川府的牛欄江(今雲南昭通西南)上也架有藤橋,證明古代藤橋在西南各地應用較為普遍。

懸橋:古代藤橋的一種形式,它為古代的交通提供了哪些方便?

至於古代鐵索橋的修建始於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陝西省褒城縣馬道驛北的樊河鐵索橋,明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建立的橋碑上對此有所記載。有記載的,還有唐代在今雲南中甸縣西北金沙江上修建的鐵索橋,它是唐代由雲南通往吐蕃地區(今西藏)的要道。至明代,橋已不存,僅留下了“穴石錮鐵”的遺址。如果以公元前50年計算,則中國鐵索橋的歷史要比歐州在公元1741年始建的鐵鏈吊橋約早1800年。

到了元、明、清時代,鐵索橋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吉州志》載:元代末年(公元1368年),曾在今山西省吉縣西70裡的壺口石峽修建了一座鐵索橋。明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在今雲南省瀾滄江上修建的霽虹橋,經過考證,認為這是中國古代保存至今年代最久的鐵索橋。這座橋位於今雲南省保山縣水寨和永平縣杉陽交界處,全長113.4米,寬3米,跨度57.3米。

懸橋:古代藤橋的一種形式,它為古代的交通提供了哪些方便?

清代康熙年間(公元162年——1722年)曾加以重修。此外,四川龍安府平武縣(今四川省平武縣)的永濟鐵索橋,也是明代修建的。另外,還有山西大同鐵索橋等。清康熙年間修建的四川瀘定鐵索橋,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鐵索橋。

三、瀘定橋的實用價值及歷史意義

瀘定橋始建於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於第二年竣工通行,至今已有280餘年的歷史。據《御製瀘定橋碑記》稱:在未建成鐵索橋之前,

“舟楫行人援索懸渡,險莫甚焉”

由此可知建橋前的交通情況。鐵索橋位於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城西,橫跨大渡河,東西兩岸峭壁聳峙,河水湍急。自建橋以來,為四川省漢源至康定的必經交通要道。1935年5月中央紅軍長征至此,與防守橋頭的駐軍激戰,勝利地通過了瀘定橋,更給這座古代名橋增添了光輝的革命歷史足跡。

懸橋:古代藤橋的一種形式,它為古代的交通提供了哪些方便?

瀘定橋全長300餘尺,約合今100餘米,橋面寬3米,距枯水位高14.5米,由13根鐵鏈和橫、縱木板組成,所有鐵索均固於東西兩岸上的石砌橋臺中,橋臺上建有護橋橋亭沒有中間吊索,是瀘定橋的最大技術特徵。全橋承重鐵鏈條9根,兩側扶索各2根,每根鐵鏈條長39.1丈多(合今127.45米),平均由890個扁鐵環組成。13根鐵鏈條共有11571個扁鐵環,每個環長17~20釐米,外徑9釐米,內徑3釐米,製作相當精細,大多數環上刻有鐵工代號,以示製作者的責任。

從錨固鐵索的方法來論,不僅體現了當時建造者的精細構思,而且是現代吊橋錨固方法的啟蒙。根據文獻和1934年12月修理該橋的實際調查,其錨固技術是先將鐵索的一端固定在河西岸橋臺上,然後牽引鐵索過河,再固定於東岸的橋臺上。東西兩岸橋臺背後有埋設鐵索的地龍坑道,坑內埋有長達4米、直徑20釐米的“困龍”,並有直徑14——20釐米的鐵製地龍樁。東臺為7根,西臺為8根,埋設深度約7米其周圍用灰漿砌塊石固結,所以來自橋臺的壓重足以承受鐵索的巨大拉力。經過長達200多年的使用,證實了這種錨固鐵索技術的穩定性完全符合現代吊橋鋼索的錯固原理。

懸橋:古代藤橋的一種形式,它為古代的交通提供了哪些方便?

在地處偏遠的四川山區,任何建築工程都是相當困難的。建橋工人對於遠運木材和鐵索等材料還有製造安裝工程所付出的巨大艱辛是可想而知的。建橋技術之高,更體現了古代橋工的聰明才智。

參考資料:

《水經注》

《蜀中廣記》

《吉州志》

《御製瀘定橋碑記》

茅以升《中國古橋與新橋》

史密斯(H.S.S mith)《世界大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