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無病三分虛,從出汗部位可以看健康狀況,這幾處常出汗要重視'

"

全國各地已經正式進入了酷暑!隨著7.23進入大暑,又是中伏,接下來,我們每天的日常就是:熱!熱!熱!

高溫狀態下,人體的最常見的反應就是出汗。有些人,稍微動一動,就會一身大汗,比如我們辦公室的小胖子同事,一到夏天,基本整個人都是汗涔岑的。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卻不管天氣多熱,也很少出汗。

俗話說:“伏天汗不流,病來急白頭”。那麼,到底是出汗多好,還是出汗少好呢?

"

全國各地已經正式進入了酷暑!隨著7.23進入大暑,又是中伏,接下來,我們每天的日常就是:熱!熱!熱!

高溫狀態下,人體的最常見的反應就是出汗。有些人,稍微動一動,就會一身大汗,比如我們辦公室的小胖子同事,一到夏天,基本整個人都是汗涔岑的。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卻不管天氣多熱,也很少出汗。

俗話說:“伏天汗不流,病來急白頭”。那麼,到底是出汗多好,還是出汗少好呢?

夏天無病三分虛,從出汗部位可以看健康狀況,這幾處常出汗要重視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關於“汗”。

有一種說法,出汗就是排毒,所以夏天多出汗,可以幫助身體排毒。其實汗水裡99%的成分是水分, 另外1% 中含有尿素與無機鹽等代謝廢物,就它們和“毒”沾邊,所以通過出汗起到的“排毒”作用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計。

那為什麼很多人說,運動出了汗之後會感覺渾身舒爽呢?因為出汗會促進新陳代謝,讓身體更有活力,而最主要的是運動時大腦氧氣和血液充足,讓人精神倍增,還會釋放出一種讓人感到輕鬆快樂的物質:多巴胺。所以感到舒爽並不是出汗的功勞。

其實出汗,是人體調節體溫的一種本能反應。在熱的時候,通過出汗來達到降溫的目的,熱量被帶走了一部分,身體自然會感覺舒服一點。

但是,中醫認為:汗為心之液,過汗則傷陽。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通過強迫手段,比如高溫瑜伽、過度運動等方式被動大量出汗,則會損耗人體陽氣,造成疲勞、心慌、頭暈等不良反應,影響到身體的健康。

而每個人因為體質不同,出汗量也會有不同,只要身體沒有感覺不舒服,出多出少,並不用特別介意,都是正常的現象。

但如果異常出汗,就預示著身體某些方面的不足或虛弱,需要引起必要的重視。

頭部出汗過多:頭部是諸陽之會,手足三陽經均會聚於頭。如果頭部或頭頸部出汗較多,而身體卻沒什麼汗,往往還伴有四肢無力、口舌乾燥等,則說明陽氣不足,氣虛體弱。本身夏天無病三分虛,如果不保護好陽氣,身體健康就會受到影響。

建議:平時少吹空調,少吃生冷食物,這些都是傷害人體陽氣的東西。 飲食上多吃用一些溫補的山藥、蜂蜜、羊肉、生薑等。要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早晚做一些中等強度的運動,能夠激發身體陽氣。晚上要用溫水泡泡腳,排出身體溼寒。這些都有助於提升陽氣。

頸部、後背、心胸大量出汗:這些部位常常在入睡後出汗,半夜或天快亮時,出汗量較多,人醒來的時候又停止了,通常就是我們所說的“盜汗”。更年期、低血糖以及一些疾病都會導致盜汗,肝火過旺、陰虛、陽虛、溼熱等身體異常都會導致盜汗,也有可能是心臟出現了問題。如果平時就有心臟不適,忽然出現頸部、後背、心胸的大量出汗,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及時就醫檢查。

建議:因為很多原因都會導致盜汗,所以最好找專業人士確認原因,再進行對症解決。而不管是哪一種情況,提高身體素質,調理飲食、積極鍛鍊身體都是很有必要的。

手腳多汗:手腳比其他部位更容易出汗,則大多是因為脾胃不和。可以觀察一下,如果手腳特別愛出汗的人,是不是經常會出現消化不良、積食、腹脹、腹瀉等問題。

建議:日常多吃一些可以健脾養胃的食物,比如南瓜、淮山藥、芡實、茯苓、白扁豆等,夏天非常適每週吃幾次豬肚燉藕加蓮子,有補益脾胃、降心火的效果。

不管是哪種情況,在夏天一定要警惕空調病,切忌一天到晚用空調,導致人體不能正常排汗,導致出現身體發虛、盜汗、精神不濟等類似感冒的症狀。

及時補充水分,出的汗就是人體流失的水分,一定要及時補充,避免身體出現缺水,導致血液黏稠。每天至少要喝2000ML左右的水,同時也可以從果蔬中攝取水分。

天氣的燥熱也會容易讓人“情緒中暑”,容易焦躁、煩怒,要保持心情的冷靜,俗話說心靜自然涼。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