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經濟看溫州!這些關鍵之問,溫州這樣回答!'

"

在今天舉行的省政府新聞辦“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系列主題”溫州專場新聞發佈會上,記者們圍繞“創建新時代‘兩個健康’先行區,打造民營經濟新高地”踴躍提問,溫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姚高員,溫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建明一一給予迴應。

"

在今天舉行的省政府新聞辦“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系列主題”溫州專場新聞發佈會上,記者們圍繞“創建新時代‘兩個健康’先行區,打造民營經濟新高地”踴躍提問,溫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姚高員,溫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建明一一給予迴應。

民營經濟看溫州!這些關鍵之問,溫州這樣回答!

陳翔/攝

香港經濟日報記者:

當前浙江正積極參與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請問溫州在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方面有哪些具體考慮?

陳建明:

溫州成功列入長三角27箇中心城市,使溫州搭上了國家戰略平臺的“順風車”,擠進了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快車道”。我們積極搶抓這千載難逢的重大機遇,推動溫州全方位、深層次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在目標定位上,我們提出要加快建設“三城市兩樞紐”的目標願景,即加快打造民營經濟創新示範城市、長三角南大門區域中心城市、上海高端資源溢出的重要承接城市和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長三角聯動海西區的橋頭堡和重要節點樞紐。

在工作重點上,我們將著力從民營經濟創新示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區域中心城市建設、區域合作交流、對外開放、生態聯保共治、公共服務共享等七大方面全力抓好對接融入。

比如,在民營經濟創新示範方面,我們將深入推進溫州新時代“兩個健康”先行區和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創建。一方面,主動對接上海電子信息、汽車兩個萬億級產業集群培育計劃,推動溫州世界級智能電氣、時尚智造等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發展。另一方面,積極搶抓上海全球科創中心建設機遇,與長三角企業、高校、科研院所攜手共建跨區域、多層次產業創新合作平臺,加快構築長三角創新協同生態圈,全力打造長三角民營經濟創新發展新高地

比如在大都市區建設方面,我們將按照《浙江省大都市區建設行動方案》的總體要求,加快構建“一主二副三軸四帶”的空間結構,推動溫州城市由“甌江時代”向“東海時代”跨越,重點是組織實施創新城市、開放城市、便捷城市、宜居城市、花園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和時尚城市建設八大行動,加快建設極具綜合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的區域中心城市。

比如在區域合作方面,重點是深度接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積極引進在滬銀行、證券等金融機構在溫設立分支機構。我們將面向長三角打響“長壽之鄉”“中國氣候宜居城市”品牌,發揮溫州醫科大學眼健康資源優勢,加快建設“中國眼谷”、森林康養基地等標杆性項目,加快打造長三角區域醫療康養中心。積極參與共建長三角“一網通辦”在線服務體系,實現長三角政務服務線下異地辦理和全流程線上辦理。7月18日,溫商黃建斌在溫州浙南產業集聚區領到上海嘉定市場監管局核發的營業執照,成為省內頒出“上海營業執照”的第一單,等等。

總之,我們將全力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新機遇,努力在全方位融入長三角一體化中實現溫州新發展。謝謝。

滑動上框可查看全部

浙江日報記者:

溫州啟動創建全國首個新時代“兩個健康”先行區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剛才姚市長也在發佈中提到了,能否給我們介紹一下具體有哪些新舉措新突破?

姚高員:

“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是十九大作出的重要論斷。溫州作為中國民營經濟的重要發祥地,我們悉心感悟、全面落實習近平書記關於“兩個健康”的重要論述,率全國之先創建新時代“兩個健康”先行區,全力打造“面向兩個一百年、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時代民營經濟之都”。

去年8月,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批覆溫州創建全國唯一的新時代“兩個健康”先行區之後,我們堅持先行先試,勇於探索創新,圍繞民營企業家健康成長和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這兩大命題開展創新突破,推出“80條新政”和“146項具體措施”,146項具體舉措中有22條是突破性舉措,有61條是走在全國前列的引領性舉措,兩者合計佔57%。

一是竭盡全力為民營企業家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環境,重中之重是給民營企業家充分的禮遇和尊榮。我們把民營企業家視為發展之本,高看一眼、厚愛三分,率全國之先設立“民營企業家節”,出臺實施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重大涉企案件風險報告、企業家緊急事態應對等制度,定期召開政企圓桌會議,創辦民營經濟學院,開設親清政商學堂,分批安排150名企業家和黨政幹部同在屋簷下學習培訓,54名企業家到市縣部門掛職。實行“青藍接力培養行動”,讓更多創二代脫穎而出。實施“家園工程”,建成投用5萬平方米的“世界溫州人家園”和民營經濟博物館,為民營企業家打造精神家園、情感地標。率先推行“三清單一承諾”制度,推出政商交往“正面清單”“負面清單”和清廉民企建設“引導清單”,開展“反對不按規則辦事行為承諾”,形成“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的良好氛圍。這些關愛民營企業家健康成長的創新舉措,受到企業家普遍歡迎。

二是竭盡全力為民營企業健康發展提供製度供給,重中之重是設身處地地為企業精準服務。把化解企業發展難點痛點作為主攻點、發力點,打出精準服務組合拳。在企業維權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方面,開展“萬名幹部進萬企”,搭建民營企業維權服務平臺。建立常態化歷史遺留問題“理舊賬”制度,幫助企業卸下歷史包袱,輕裝發展。比如,針對工業企業產權歷史遺留問題,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通過徵收後公開出讓的方式予以靈活處理。在涉企執法方面,在守住底線的前提下,將“尺度”和“溫度”相結合,全面推行柔性執法。梳理推出3290項“涉企免罰清單”,對輕微違規行為實行“首次不罰”。在破解融資難方面,實施“融資暢通工程”,推出“無還本續貸”、企業共有廠房“按份額抵押貸款”等融資新政14條舉措,貸款餘額和貸款利率實現“一增一降”。在政策兌現方面,創新實施惠企政策直通車,全面清理整合產業政策,打造產業政策獎勵在線兌現系統,實現從企業自主申報向政府主動推送、企業上門辦理向網上辦理、政策跨年度兌現向當年當季甚至實時兌現的“三個轉變”,惠企政策兌現時間從原來近400天壓縮到現在平均41天。

“兩個健康”先行區去年8月獲批至今正好一週年,一年的創建實踐給溫州帶來了可喜變化,實現了“四個明顯上升”:一是企業家發展信心明顯上升。上半年企業家信心指數121.6,已連續8個季度處於“較為景氣”區間,目前呈現繼續走高態勢,對下半年信心指數的預期比即期高1.7個點。二是營商環境滿意度明顯上升。去年溫州在全國297個城市中營商環境排第26位,今年溫州小微企業環境滿意度全省第一。三是對民企支持力度明顯上升。一批歷史遺留問題得到妥善處置,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得到有效緩解,6月末民營經濟貸款餘額4478億元,比去年底新增335億元;民營企業貸款利率5.46%,比去年底下降0.16個百分點。四是主要經濟指標明顯上升。在全國各地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增速下降的情況下,上半年溫州GDP不降反升,由2018年的7.8%上升到8.2%;上半年民間項目投資增長29.2%,高於全省12.5個百分點;市場主體總量突破100萬,居全省第二。目前溫州“兩個健康”的不少創新經驗和做法已被全國全省複製推廣。

一年的實踐已經證明,創建工作是應對經濟下行的有效抓手,是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有力引擎,是促進企業家健康成長的有為舉措。正如全國工商聯領導所說,選擇溫州作為“兩個健康”先行區試點,選對了地方。

滑動上框可查看全部

新華社記者:

外界對溫州有一個鮮明印象,就是溫州人普遍富裕,民間資本充裕,可以說是溫州發展的一大優勢,也是溫州金改涉及的重要範疇。請問,溫州如何管好用好這些民間資本,如何讓鼓勵引導其參與社會事業?有沒有好的經驗可以給全省全國借鑑?

姚高員:

感謝您對溫州社會力量辦社會事業改革的關注。溫州在這方面的探索起步比較早,上世紀80年代初就相繼創辦民辦股份制幼兒園、民辦初高中學校,1989年成立全國首家民營醫院。通過40年的探索實踐,我們依託市場機制靈活、民間資金充裕這兩大獨特優勢,走出了一條政府主導、全社會辦社會事業的發展路子。特別是近年來,溫州先後獲批成為國家民辦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全國首個社會力量辦醫聯繫點和全國唯一的社會力量辦體育試點,社會力量在溫州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作用越來越突出,全市形成了民辦與公辦互為補充、競相發展的良好態勢。我們主要有三點經驗體會:

一是在准入上要體現“寬”。對於社會力量辦社會事業,我們的態度是“非禁即入”,始終秉持“社會力量願意辦、能夠辦的都放手支持辦”的理念,堅決打破“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以最低的門檻激發各類市場主體參與積極性,讓民間資本“活”起來。目前,溫州民辦教育承擔了全市1/3的教育任務;民營醫院佔到全市醫院總數的2/3,其中溫州康寧醫院2015年在香港上市、成為全國最大的民營精神科醫療集團;體育類工商登記主體2.5萬家,是試點前的2.3倍。

二是在機制上要堅持“活”。我們相繼推出社會辦醫20條新政、民辦教育“1+9”新政等高含金量的系列政策,在分類管理、土地供應、融資貸款、稅費優惠等方面大膽進行制度創新和改革突破。比如率全國之先進行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分類登記管理;打破人員身份限制,通過人事代理等手段,為各類人才參與民辦事業發展解決後顧之憂;通過政策引領,以政府小投入撬動社會資本大投入。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在競技體育方面探索了舉國體制與市場機制相結合的發展路子,突破競技體育人才培養由政府包辦的模式,去年雅加達亞運會上10名溫籍運動員取得了10金4銀1銅的好成績,其中4名運動員就是通過社會力量機構培養輸送的。

三是在來源上要立足“廣”。不管是本地民間資本、在外溫商資本,還是非溫籍外地資本甚至海外資本,只要是社會資本,我們都給予同等待遇,讓各類資本都能夠順暢、公平地進入社會事業領域。這幾年,社會資本投入體育產業超40億元;投入教育領域91億元,其中有投資主體來自上海新紀元、上海協和、江蘇翔宇等省外教育集團;簽約社會力量辦醫項目70個、其中41個已建成運營,有些辦醫主體來自韓國、臺灣等。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加大社會力量辦社會事業改革力度,努力把“全國試點”辦成“全國示範”、為全國改革提供樣板。

滑動上框可查看全部

中新社記者:

近年來浙江通過“最多跑一次”改革,企業和老百姓到政府部門辦事都更加快捷了,請問溫州在這方面有哪些特色亮點和創新做法?

陳建明: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溫州市委、市政府認真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全力推動“最多跑一次”改革各項舉措在溫州落地見效。我們不僅實現標準地改革、一般企業投資項目審批“最多90天”、民生事項“一證辦”達100%等要求,而且創出了許多溫州特色和亮點,比如我們推出了“最多跑一次”改革“新三版”,即民生版、企業版和海外版。

一是“民生版”,也就是便民服務“甌e辦”。我們針對基層群眾辦事路途遠、非工作時間無法辦等實際困難,自主研發了彙集審批、證明、繳費、公共服務四大類、共640項常用功能的“甌e辦”便民服務終端,通過服務終端刷證、刷臉辦理。目前,已在全市185個鄉鎮(街道)佈設“甌e辦”1000多臺,月辦件已超過4萬件,群眾辦事就像家門口“便利店”購物一樣方便。這個改革項目被評為了2018年度中國“互聯網+政務”50強。

二是“企業版”,也就是惠企政策“直通車”。我們針對民營企業反映惠企政策多、兌現慢、兌現難的突出問題,創新推出了惠企政策“直通車”。這個“直通車”怎麼開?我們一是抓清理,就是把歷年來市委、市政府出臺的產業政策進行集中清理,並按照“政策導向性、操作便捷性”原則,將把散落在各個部門的178個產業政策整合成5個產業新政。二是抓政策宣傳、培訓,結合“萬名幹部進萬企業”等活動,廣泛開展政策大宣傳,讓更多的企業知曉政策、用好政策。三是抓兌現優化,我們通過數據共享減材料、流程再造壓環節,對政策兌現流程進行優化,並率全省之先打造了產業政策獎勵兌現系統平臺,實現企業政策兌現網上申報、網上審核、網上審批、網上兌現。目前,通過惠企政策“直通車”,我們已辦理企業兌現申請約5376件,核定獎補資金11.5億元,深受廣大企業歡迎,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領導的高度肯定,並在全省推廣。

三是“海外版”,也就是為僑服務“全球通”。溫州是全國著名僑鄉。針對華僑回國辦事成本高、來回跑、耗時多等“痛點”問題,率全國之先建立跨境為僑服務遠程辦事系統。目前已在法國、意大利等4個國家設立8個“全球通”海外服務點,在溫州市民中心和華僑較多的6個縣(市、區)設立國內服務窗口,通過視頻聯線即可實現華僑身在國外就能辦成國內事,深受廣大華僑歡迎。目前,已累計辦理公證、戶籍等80項事項、4000多件次。去年6月,省委車俊書記還出席了南非海外服務點開通儀式,對溫州這項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

此外,我們還首創建成了全省最大的醫學“影像雲”平臺,實現了市內各大醫院B超、CT影像資源共享、互認,大大降低了患者就醫費用。深入開展新生兒出生“一件事”、退休“一件事”聯辦等,經驗做法在全省得到複製推廣。

總之,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我們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奮力將“最多跑一次”改革進行到底,不斷增加群眾和企業的獲得感。謝謝!

滑動上框可查看全部

香港商報記者:

剛才姚市長介紹到目前有70萬溫州人在131個國家、175萬溫州人在全國各地創業發展,世界各地都有溫州人的身影,在國家大力推進新一輪擴大對外開放的背景下,請問溫州如何通過利用世界溫州人的資源,來進一步實現自身轉型發展?

姚高員:

溫州與其他地方不同,有內外兩個經濟:一個是溫州本土經濟,另一個是“在外溫州人經濟”。最近有學者用國民總收入(GNI)這個概念測算得出2018年“溫州人經濟”的總量大約為1.23萬億,這意味著除了6006億元溫州本土經濟之外,近250萬在外創業的溫州人在全國和世界各地創造了6300億的經濟規模。我們一直高度重視在外溫州人力量的運用,通過多種舉措,努力把在外溫州人經濟轉化為溫州本土經濟,將世界溫州人優勢轉化為溫州發展的優勢。有三個方面的舉措:

一是打好“溫商迴歸”這張親情牌。在外溫商既有雄厚資金,更不乏優質項目。全國僅由溫商控股的上市企業超60家,為溫州本土上市企業的兩倍多。在浙商迴歸的總抓手下,我們以鄉情為紐帶,突出抓好兩個溫商迴歸工作載體:一是“溫商領頭雁工程”,面向實力溫商開展敲門招商、定向招商,迴歸了唯品會、青山控股等一批標誌性項目。像銷售產值超2600億的世界500強青山控股,已迴歸溫州新建區域總部,去年貿易迴歸561億,落地瑞浦新能源高新項目,並正在籌建青山國際體檢中心。二是“家園工程”,專門打造了“世界溫州人家園”,號召在外溫商情感迴歸、總部迴歸。去年世界溫州人大會一次性簽約25個溫商總部迴歸項目,當年新增稅收8億多元。今年上半年又迴歸總部項目39個,新增迴歸稅收18.6億元。

二是下好在外溫州人“智力迴歸”這步先手棋。在外溫籍優秀企業家和高端人才是兩大重要資源。過去溫州大學生“出去一火車、回來一卡車”,一大批溫籍高端人才留在了市外甚至海外。為了讓溫州的人才為家鄉做貢獻,我們著力下好人才迴歸的先手棋,重點做了三件事情:第一件是出臺歷年來分量最重、含金量最高的“人才新政40條”;第二件是推出“家燕歸巢”工作載體,號召智力回鄉;第三件設立35家海外人才工作聯絡站,面向全球以商引才、以才引才。這些舉措已經取得了顯著效果,去年在外溫籍大學生回溫率接近60%(5個出去讀書的大學生畢業後至少有3個人回來工作)。

三是用好“世界溫商”這張環球網。這張網過去主要是幫助溫州實現商品貿易的“買全球賣全球”,現在這張網有了更多的用途:其中之一就是“以商引商”,通過世界溫商招引全球投資商,2012年以來非溫商投資項目到位資金佔比從不到30%提高到今年上半年的74.3%。還有就是“以商鑄鏈”,溫州3個國家級境外經貿合作區已成為內外產業鏈銜接、產業梯度轉移的重要載體,在抵禦中美貿易摩擦風險中發揮了重要的陣地作用。

我們將始終珍視世界溫州人這個獨特資源,努力讓內外溫州保持互促發展、攜手共進的好局面。

滑動上框可查看全部

浙江經視記者:

推進“四大建設”是引領浙江未來發展的重大戰略。溫州作為離省會城市杭州最遠的地市,請問在推進大通道建設方面有哪些大動作?

陳建明:

首先,非常感謝媒體記者對溫州綜合交通發展的關心。國務院“十三五”綜合交通規劃明確溫州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省委省政府又提出加快推進“四大建設”,這為溫州綜合交通發展提供了重大戰略支撐。為此,溫州市委、市政府搶抓這一重大歷史機遇,提出了要“大幹交通、幹大交通”,並由市委全會專門作出加快綜合交通發展的決定,市委全會作出綜合交通決定在溫州歷史上是首次,在全國地級市中也是絕無僅有的。

在具體舉措上,我們重點組織實施“8223”工程。“8”,就是開展高速鐵路大攻堅、高速公路大會戰等八大攻堅行動;兩個“2”,一個就是今後5年溫州綜合交通投資要超2500億,比前五年翻一番多,另外一個就是重點推進227個重大綜合交通項目建設;“3”就是構建三個一小時交通圈,即溫州到杭州、到各大都市區一小時交通圈,溫州到各縣(市、區)中心城鎮高速公路一小時交通圈,溫州市區公共交通通勤一小時交通圈。

比如,圍繞構建“521”高鐵時空圈,我們開工建設了杭溫高鐵,規劃建設甬臺溫高鐵、溫福高鐵,屆時溫州到杭州只需1小時;到南京、廈門等長三角和海西城市群核心城市只需2小時;到京津冀、珠三角只需5小時;圍繞構建“一環一繞九射”高速公路網,“十三五”溫州全市在建高速總里程達320公里,超過全省的1/3,也超過溫州前20年的總和。

比如,溫州機場T2航站樓建成以後,去年客流增長21%,突破千萬;今年上半年客流增長15.5%,在全國36個千萬級機場中客流增幅名列第一。接下來,我們正在謀劃建設溫州機場T3航站樓和第二跑道,計劃再用四年的時間,爭取溫州機場旅客吞吐量超2千萬。海港方面,我們正在加快推進總投資超150億的樂清灣港區鐵路支線、樂清灣港區C區碼頭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進一步提升溫州作為全國重點樞紐港的地位。

總之,我們將按照省委、省政府“四大建設”的決策部署,加快構建外快內暢、互聯互通、立體多元、綠色智能的現代綜合交通體系,為溫州打造區域中心城市提供重要支撐。

滑動上框可查看全部

浙江衛視記者:

我們瞭解到,習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曾先後23次到溫州調研考察,並勉勵溫州將這部創新史續寫好。請問,進入新時代,溫州將怎樣續寫創新史,再創新輝煌?

姚高員:

“續寫創新史”是總書記對溫州的親切關懷、殷切囑託,也是我們必須以實幹實績回答好、完成好的政治命題、時代命題。為此,我們精心謀劃,明確了推動溫州“續寫創新史、再創新輝煌”的實施路線圖,打出了一套戰略組合拳,重中之重做好“一二三”的文章:

“一”就是儘快確立區域中心城市這一地位。溫州是長三角和海西區兩大國家戰略的交匯城市,輻射浙南閩北贛東近3000萬人口,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條件很好。我們建設區域中心城市總的目標是,到2025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要突破1萬億元,常住人口突破1000萬,中高端人才超過100萬,實現3個一小時交通圈,成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南大門”和對接閩臺的“橋頭堡”。主要路徑是加快推進對周邊城市有輻射力和帶動力的東南沿海重要商貿城市、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區域醫療康養中心城市、國際化休閒度假旅遊城市等建設,全力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

“二”就是高標準推進“兩區”建設。“兩區”就是新時代“兩個健康”先行區和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這是溫州續寫新時代創新史的關鍵一招。“兩個健康”先行區建設前面已經講過,這裡不再重複。國家自創區目前全國只有18個,我們將用好這一“國字號”招牌,使其成為溫州創新發展的新引擎,成為高質量發展的主陣地,成為高新產業和高新企業集聚的主戰場。我們的目標是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生命健康和智能裝備創新中心,建設成為新時代民營經濟創新發展新高地,在科技創新領域創出新的溫州模式。

“三”就是高質量打造浙江“鐵三角”。鞏固提升溫州在全省“鐵三角”中的地位是省委省政府對溫州的殷切期望,也是溫州“再創新輝煌”的基本要求。目前“杭寧溫”三個城市,溫州與先進城市比還有差距。下步我們將始終以進入“第一方陣”和趕超發展的目標要求負重拼搏,確保GDP、財政收入、進出口等重點經濟指標和醫療、教育、公共文化、養老、百姓收入等重要民生事業穩定在全省前三位次,保持經濟發展向上向好態勢,增強溫州人民幸福感、獲得感,真正成為支撐浙江經濟社會發展版圖的“第三極”。

總之,我們有信心、有決心完成好總書記的殷切囑託,奮力續寫好新時代溫州創新史,努力再造改革開放新優勢、再創高質量發展新輝煌。謝謝您的提問。

滑動上框可查看全部

來源:溫州發佈

編輯/版式:屠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