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溫州模式”如何驅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

【新時代民營經濟和高質量發展】

核心觀點: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盤和林認為,“溫州精神”在溫州民營企業家群體身上就是一種鮮活的、具有溫州地方特色的企業家精神,這也是“新溫州模式”的內核。

日前,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主辦的“新時代民營經濟和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在浙江溫州啟動。相關領導、專家學者以及溫商代表與會,從理論高度闡釋黨中央關於民營經濟的方針政策,同時為當前民營經濟發展的難點、痛點、堵點把脈開方。筆者作為隨團專家應邀參加調研。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說,要充分肯定我國民營經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就全國而言,民營經濟具有“56789”的特徵。而在靠民營經濟“起家”“發家”“立家”的溫州,民營經濟的比重是“99999”,即民營企業數量佔企業總數的99.5%,民營經濟對GDP的貢獻超過90%,工業增加值佔到91.5%,從業人員佔到92.9%,稅收收入佔到90%。正如浙江省委常委、溫州市委書記陳偉俊在致辭中所說的,溫州經濟,本質上就是民營經濟,民營經濟對溫州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早在三十多年前,費孝通先生就提出,“如果把溫州模式說成是家庭工業加專業市場的話,那麼,這就是突出這個地區經濟特點的表述。”同時還提到,“溫州農村經濟發展的基本特點是以商帶工的‘小商品,大市場’。”於是,“小商品,大市場”便成為“溫州模式”一種頗具影響的經典表述。

隨著產權制度的不斷完善,“溫州模式”的內涵和外延也不斷髮生變化,從組織形式來看,最開始是家庭企業,後來演變為股份合作制,而現在,以現代企業制度為標誌的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遍地開花。同時,“溫州模式”還在不斷探索外向型經濟增長方式,利用海外擴張以及海外市場銷售等活動進行國際化開拓,逐漸形成“新溫州模式”。

無論傳統的“溫州模式”,還是逐漸興起的“新溫州模式”,本質上都是市場驅動下的制度創新。從家庭企業到股份合夥制,是為了適應市場競爭和規模經濟發展的要求;而後進一步引入現代企業制度,同樣是為了與不斷變化的經濟社會環境相適應。這個過程反映了市場對於企業規模化經營的客觀要求,同時也反映了微觀經濟主體對市場的主動適應。

也正因如此,“溫州模式”雖然一度面臨轉型困難,但溫州經濟具有強大的韌勁,民營經濟的發展很快又表現出巨大的活力。從數據上來看,溫州今年上半年GDP增長8.2%,分別高於全國、全省1.9和1.1個百分點,已連續17個季度保持在7.5-8.5%的區間。在減稅降費大背景下,民營經濟單位納稅仍增長11.9%;在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影響下,雖然對美出口出現回落,但全市出口仍增長16.1%;在市場信心相對不足的情況下,溫州微觀市場主體數量上半年同比增長20.2%,每天新增市場主體520戶。

由此可見,溫州經濟的內生動力依然強勁,能夠在市場條件發生變化時快速調整以適應市場。而這種超強的自我生長能力,來源於溫州人,尤其是民營企業家創新和務實的“溫州精神”。

費孝通先生曾把“溫州精神”歸納為“敢闖敢拼,勇於爭先”,“不甘心落後,敢為天下先,衝破舊框框,創出新路子,並且不斷創新”。率先發展家庭工業、個體私營經濟,現在又大力創建新時代“兩個健康”發展先行區,無一不體現出溫州人的敢為人先、開拓創新精神。

此外,以南宋時期葉適為代表的“永嘉學派”主張“事功”、“經世致用”,強調“工商皆本”,倡導“功利與仁義並存”的價值觀,這已經成為今日溫州人精神實質的基本內涵之一。深受“永嘉學派”事功觀、功利觀影響和薰陶的溫州人一直唯實、崇實、務實,而這種品質和創新精神在溫州人的商業中得到了統一,那就是以市場為導向,在認識問題上務實,在解決問題上創新,由此造就了繁榮的溫州經濟。

與此同時,溫州當地各級政府也以同樣的“溫州精神”助力民營企業發展,比如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等等。可見,以創新和務實為主要內容的“溫州精神”已經融入了溫州人的血脈,無論政界還是商界。而這,正是溫州經濟內生動力之根本,也是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

“我們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激發市場蘊藏的活力。市場活力來自於人,特別是來自於企業家,來自於企業家精神。”早在2014年的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面對來自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多位工商界代表,國家主席習近平就特別提到了企業家精神。筆者認為,“溫州精神”在溫州民營企業家群體身上就是一種鮮活的、具有溫州地方特色的企業家精神,這也是“新溫州模式”的內核。由其引領的市場創新為溫州帶來強勁的內生動力,使溫州在新時代再次肩負起歷史使命,以新發展理念驅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併為全國民營經濟的發展提供可資借鑑的寶貴經驗。(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後、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 盤和林)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