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浙江省轄地級市,位於浙江省東南部, 甌江下游南岸。介於北緯27度03分-28度36分、東經119度37分-121度18分之間;東瀕東海,南毗福建,西及西北部與麗水市相連,北和東北部與台州市接壤;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市陸域面積12065平方公里[1],海域面積約11000平方公里,下轄4個市轄區、5個縣、2個縣級市[2][3],戶籍總人口828.7萬人(2018年末)[4]

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處州析置溫州,這是溫州得名的開始。建國後改稱為溫州區專員公署。其後,名稱和轄縣有所變動。1981年,溫州地區和溫州市合併建立溫州市,實行市管縣體制。

溫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5],素有“東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譽[6]。溫州是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先發地區與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改革開放初期,以“ 南有吳川 ,北有溫州”享譽全國。溫州文化屬甌越文化,是中國數學家的搖籃、中國南戲的故鄉,溫州人被稱之為東方猶太人。

2019年1月,溫州入選“2018年WFBA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城市50強”榜單。

地名由來

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處州析置溫州,這是溫州得名的開始。據《浙江通志》引《圖經》:“溫州其地自溫嶠山西,民多火耕,雖隆冬恆燠”。意思是溫州地處溫嶠嶺以南,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溫潤,所以稱為溫州。[9]

浙江省溫州市基本情況

溫州城市風貌(7)

溫州古為甌地,也稱"東甌",唐時始稱溫州,簡稱“甌”或“溫”。甌是一種陶製器皿,約在新石器時代,溫州居住著原始甌人制作陶器。留學海外的溫州學子在看到香港被稱作HONGKONG的時候根據甌語發明了YUJEU這個稱呼。

溫州歷史上以造紙、造船、鞋革、繡品、漆器著稱,亦是中國青瓷的發源地之一。[10]北宋時成為當時的港口重鎮,被朝廷闢為對外貿易口岸,南宋時海上貿易尤其發達,是四大海港之一,現仍為浙南、閩北貨物進出的咽喉。晉人郭璞在《山海經》中描述溫州的地形為“甌居海中”,這是有關“甌”的最早文字記載之一。據晚清學者孫詒讓考證,夏為甌,殷為漚,周為歐,因世異字,故“甌”從夏始。

建制沿革

新石器時代晚期(約公元前2500年),在溫州境內已發現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100餘處,出土有石犁、石鐮、石斧、石錛、石刀、石鑿、石鏃、石網墜、石矛及紡輪等勞動工具。尚有夾炭陶片和夾粗沙陶片,先民從事漁獵和耕作。

夏商周時期溫州地屬百越之東甌。楚威王七年(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破越國,殺越王無疆,越部分族遷東甌定居。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統一中國,劃天下為三十六郡,溫州地屬閩中郡。

西漢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惠帝劉盈立騶搖為東海王,都東甌,溫州地屬東海國(俗稱東甌國)。

漢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東甌國滅。

漢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屬會稽郡回浦縣。

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為章安縣東甌鄉。

東漢順帝永和三年(138年)分章安縣之東甌鄉置永寧縣,西猶兼

浙江省溫州市基本情況

地理(2)

處州地,戶不滿萬,縣始於甌江北岸,是為溫州建縣之始。

東晉明帝太寧元年(323年),析臨海郡溫嶠嶺以南地區置永嘉郡,轄永寧,安固、橫陽、松陽四縣。治永寧,建郡城於甌江南岸。

南朝寧武帝永初三年(422年)謝靈運貶寧永嘉,遍歷諸縣,多有題詠,成為山水詩鼻祖。前此數年,鄭緝之撰《永嘉群記》,是溫州最早的地方誌,今存孫詒讓輯本一卷。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永寧、安固、橫陽、樂成四縣合併,稱永嘉縣,屬處州。後三年,處州改名為括州.州治設於括蒼(今麗水市)。

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改括州為永嘉郡,郡治仍於括蒼.轄永嘉、括蒼、松陽、臨海四縣,計10542戶。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改永嘉郡為括州。622年,析括州之永嘉縣置東嘉州,轄永嘉、安固、樂成、橫陽四縣。627年,廢東嘉州重隸於括州。

675年,從括州析永嘉、安固兩縣置溫州。自此以後,歷1300餘年,州名無改,州境亦無大變。

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溫州為永嘉郡,轄四縣,共計42814戶,241690口。

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復改永嘉郡為溫州。

清宣統三年(1911年)武昌起義後,11月29日,溫州組成軍政分府,徐定超任臨時都督。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7月廢溫州軍政分府,置溫州府。1914年6月置甌海道,轄溫州、處州二府,道尹公署駐永嘉縣,屬浙江省。1932年建立行政督察區,溫州區初稱浙江省第十縣政督察區,督察專員辦事處駐永嘉縣。後數度更名稱第四特區、第三特區、永嘉行政督察區、第八行政督察區。1948年4月,改稱第五行政督察區。1949年5月7日溫州和平解放,建立溫州市軍事管制委員會;8月26日成立第五專區,並設溫州市。

建國後改稱為溫州區專員公署。其後,名稱和轄縣有所變動。

1981年9月溫州地區和溫州市合併建立溫州市,實行市管縣體制。

1981年9月12日,析原溫州市郊區置甌海縣。

1984年1月,市郊區6個鄉劃歸城區,稱鹿城區。

1984月2日,劃市郊狀元鎮、龍灣鄉和甌海縣永中鎮的黃石、黃山二村建龍灣區。

1987年4月18日,改瑞安縣為瑞安市(縣級)。

1992年3月9日,改甌海縣為區。

1993年9月18日,改樂清縣為樂清市(縣級)。

2015年,《國務院關於同意浙江省調整溫州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國函[2015]122號):同意撤銷洞頭縣,設立溫州市洞頭區,將溫州市龍灣區靈昆街道劃歸洞頭區管轄,以原洞頭縣和龍灣區靈昆街道的行政區域為洞頭區的行政區域。洞頭區人民政府駐北嶴街道縣前路12號。[11]

2016年4月22日,溫州獲國務院批准成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浙江省溫州市基本情況

溫州

溫州位於浙江省東南部,東瀕東海,南毗福建,西及西北部與麗水市相連,北和東北部與台州市接壤。全境介於北緯27度03分-28度36分、東經119度37分-121度18分之間。溫州市陸域面積11784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鹿城、龍灣、甌海和洞頭四個區)面積1313平方公里。[13]

境內地勢從西南向東北呈現梯形傾斜。綿亙有洞宮、括蒼、雁蕩諸山脈,泰順的白雲尖,海拔1611米,為溫州市最高峰,東部平原地區,人工河道縱橫交錯。[14]

溫州的山脈有玉蒼山、雁蕩山等山脈。山體主要由流紋岩和凝灰岩構成,局部有花崗岩。由於長期受流水侵蝕,或地震影響,山體崩塌形成了無數奇峰、異洞、怪石、陡壁、峽谷、飛瀑。

溫州為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冬夏季風交替顯著,溫度適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7.3-19.4攝氏度,1月份平均氣溫4.9-9.9攝氏度,7月份平均氣溫26.7-29.6攝氏度。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降水量在1113-2494毫米之間。春夏之交有梅雨,7-9月間有熱帶氣旋,無霜期為241-326天。年日照數在1442-2264小時之間。主要水系有甌江、飛雲江、螯江,境內大小河流150餘條。溫州陸地海岸線長355公里,有島嶼436個。海岸線曲折,形成磐石等天然良港。海域面積約11000平方公里。[13]

溫州市河流發育受地質構造制約,沿華夏式斷裂線流向。幹流大抵西向東流,又因縱橫斷裂影響,支流多構成羽狀水系。許多河流左右岸流域面積不對稱,如甌江支流大部分發育在左岸;飛雲江更甚。河流多為山溪性強潮河。源頭海拔1000米以上,下游則在濱海平原,河床比降大。上游谷深坡陡,河床呈V形,水急灘險。河口為溺谷,深受潮汐影響,水流緩而多泥沙沉積。集水區域的降雨形式以梅雨和颱風雨最多。各河流汛期的出現主要在6~9月,而12~1月水位最低。年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的變幅,平原河流一般是2~3米,山區河流可達10多米。由於氣候溫暖溼潤,植被保存較好,河流的含沙量較少,南雁山區、括蒼山區是浙南暴雨中心,暴雨強度大,沖刷能力強。飛雲江、鰲江、蒲江等沿河坡地土壤遭受嚴重沖刷,含沙量高;河口感潮段,因受潮汐頂託作用,河水特別混濁。各河流的水溫年平均值在19℃左右,有明顯的季節變化。最高月平均水溫多出現在7月,最低月平均水溫在1月或2月;年際變化不大。

水資源

溫州市瀕臨東海,有大小河流150餘條,水資源較豐富。據市水利部門估算,全市水資源總量為141.13億立方米,人均佔有量約2240立方米。在水資源中,地表水資源為111.85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29.28億立方米。由於地質地貌等因素影響,水資源在地區的分佈上並不均衡,其中山地丘陵約75.04億立方米,佔全市地表水總量67%;東部平原地區約36.68億立方米,佔全市地表水總量32.8%;而海島僅佔0.2%。

植物資源

溫州土壤肥沃,河流湖泊眾多,海洋資源豐富,是江南

浙江省溫州市基本情況

溫州

“魚米之鄉”。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有柑橘、茶葉、枇杷、楊梅、甘蔗等160餘種。

動物資源

海洋魚類有帶魚、黃魚、鰻魚等370餘種、貝類有430餘種。沿海灘塗養殖面積達6.5萬公頃,養殖蟶、蚶、蝦、蟹、蛤等。用材林有鬆、杉、櫟等280餘種。[13]

礦產金屬

溫州市已發現各類礦產38種,有資源儲量的固體礦產18種,礦產地

浙江省溫州市基本情況

溫州

32處,其中有基礎儲量的礦產11種,分別為鉬、鉛、鋅、銀、葉蠟石、明礬石、伊利石、高嶺土、硫鐵礦、石英閃長巖、鉀鈉長石等。

礦產資源總的特點是以非金屬礦產占主導地位,其中明礬石(主要產地在蒼南礬山鎮)、葉蠟石(主要產地在泰順仕陽鎮)礦藏量巨大,素有“世界礬都”、“世界蠟都”之稱。伊利石、花崗岩石材、高嶺土、礦泉水和地熱資源在全省也佔有重要地位以及金屬礦產中永嘉石染鉬礦。

綜合概述

溫州旅遊景區集山、江、海、湖、島、泉之大成,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溫州擁有1個2處世界地質公園,3箇中國優秀旅遊城市,1個國家5A級旅遊景區、5個國家4A級旅遊景區,3個6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8處省級風景名勝區,1個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6家全國工業旅遊示範企業,1個旅遊經濟強區,1個省級旅遊度假區,5處國家級森林公園、9處省級森林公園,2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5處國家重點文保單位、50處省級文保單位、1個國家歷史文化名鎮、2個省級歷史文化名城、11個省級歷史文化街區(村鎮),100家星級飯店、148家旅行社。

名勝景點

雁蕩山

浙江省溫州市基本情況

雁蕩山

位於樂清市東北,總面積450平方公里。雁蕩山古負盛名,是國務院公佈的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主峰百崗尖海拔1150米。靈峰、靈巖、大龍湫為全山風景中心。大龍湫瀑布高達190米,直瀉龍潭。2004年雁蕩山被命名為國家地質公園,2005年初被命名為世界地質公園。

雁蕩山始開發於南北朝,興於唐,盛於宋,素有“寰中絕勝”、“海上名山”之譽,史稱“東南第一山”。雁蕩有三絕:“大龍湫飛瀑,靈巖飛渡,靈峰夜景”。

楠溪江

楠溪江風景名勝區位於永嘉縣境內,是國務院公佈的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楠溪江干流全長145公里,江流蜿蜒曲折,兩岸

浙江省溫州市基本情況

楠溪江

綠林蔥鬱,呈典型河谷地貌景觀。風景區沿江分佈,有臺灣水青岡、銀杏、華西楓楊等多種國家重點保護珍貴樹種。大若巖山麓江濱村寨風貌獨特,保存有宋代以來的亭臺樓閣、廟觀祠殿牌樓等古建築。[31]

南麂島

南麂島位於

浙江省溫州市基本情況

南麂島

溫州以東海域,屬平陽縣管轄,是中國建立的第一個海島海域生態系自然保護區。由23個海島、14個暗礁、55個明礁組成,總面積20106公頃,海域面積19071公頃。

南麂島區內貝藻類豐富,是中國海域的重要貝藻類基因庫。有海洋貝類403種,約佔全國貝類總數的20%;海洋藻類174種,約佔全國藻類總數的20%。

江心嶼

浙江省溫州市基本情況

江心嶼上的英國領事館

江心嶼公園位於甌江中游,現有面積1070畝,是中國四大名勝孤嶼之一。歷來被稱為“甌江蓬萊”。歷代著名詩人謝靈運、李白、杜甫、孟浩然、韓愈、陸游、文天祥等都曾相繼留跡江心嶼。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墨客、歷代名賢留有嘆詠江心嶼著名詩章近800篇。東西雙塔凌空,映襯江心寺,別具匠心。嶼中名勝古蹟眾多,如宋文信國公祠、浩然樓、謝公亭、澄鮮閣及博物館、革命烈士紀念館、工人療養院均系省市級文保建築。

溼地

溫州東部平原地區有眾多連片溼地。其中最著名的甌海三垟溼地民間稱“南仙垟”,比鄰市區中心,面積13.6平方公里,河道縱橫,星羅棋佈,間有161個形態各異的泥洲。這片溼地自古盛產“甌柑”、“黃菱”和淡水魚蝦,又是各種候鳥、留鳥棲息覓食之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