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沈嘉柯:從百萬暢銷書作家到新媒體人

文學 詩歌 散文 大學 最佳閱讀 2017-05-04

專訪沈嘉柯:從百萬暢銷書作家到新媒體人

【 沈嘉柯 】

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

畢業於中南民族大學法學院。

出版《平行塔》《你配得上更好的人生》等書籍,

第一份工作在中國第一家心理諮詢雜誌。

因為文學作品暢銷獲得文學貢獻獎,

創辦了自己的文化公司。

從16歲開始,沈嘉柯發表了第一篇詩歌作品。

大學時代,“他是個一半溫和一半犀利的好學生。”他的大學同學,武漢某媒體記者回憶說,“那時他的名字沒有這麼唯美,82年出生,是個羞澀可愛的男孩,說話帶點娃娃音,愛寫文字愛得發瘋。不是在圖書館,就是在宿舍。”

“開會發言卻很憤青。平時還寫詩,拿了省裡的高校詩歌特等獎獎。大二就在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發表文章,震驚了老師和同學。”

沈嘉柯還是最年輕的省級法學會會員,因為加入的時候,剛剛18歲,達到入會資格。多年後,大學同學在廣州一次朋友聚會上,驚聞他用筆名沈嘉柯寫小說,已經成為國內一線文學作家。

20年的寫作生涯,他在中國內地和香港臺灣眾多的報刊,發表散文、小說、評論、學術隨筆,被收入到中國各類年度最佳文學選集和經典文庫。

在他看來,“還是要感謝當年在心理學雜誌工作過的經歷。薰陶啟發了我。”

【十年磨一劍,收穫滿滿】

如今的沈嘉柯,已經出版《你配得上更好的人生》《平行塔》等散文小說心理學作品39部。暢銷百萬冊,屢次進入各大好書榜單。

他在2014年登上中國影響力圖書推展,2016年獲得年度暢銷書作家獎項。沈嘉柯蟬聯2015年、2016年兩屆噹噹影響力作家文學貢獻榜,這是華語作家圈評選範圍最大的獎。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和《青年文學家》《長江商報》等全國數百家媒體專訪,《讀者》《青年文摘》《意林》紛紛刊登他的人生成長故事。

在北京師範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四川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全國一百多所高校舉辦巡迴講座。

作為評論家,觀點文章遍及《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文化報》《解放日報》《南方週末》和加拿大《環球郵報》、《環球時報》英文版、美國《僑報》等重要媒體。

他的寫作,在不同的知識領域出沒。寫文學,帶著心理學的犀利。寫評論,帶著法律的深邃。豆瓣閱讀也專訪過沈嘉柯,他說他喜歡看雜書,是一個雜家。他認為作家寫的有趣,就在於看的東西雜。

其實這一路走來,感慨良多。沈嘉柯說,“2005年的時候,我工作的心理學雜誌面臨轉型。其實效益已經很好,但高層希望進一步做時尚刊物,結果改版後,反而失去特色。他一度猶豫著離職,去北京工作,換一份刊物實現自己的想法。”

但是後來,他還是選擇了留在本地的另外一份老牌雜誌。主要原因是,“雜誌的工作時間相對不多,一個月一期,所以他有寬裕的寫作時間。”

這也讓他錯失了闖蕩北京的年紀,2008年,當時他甚至帶著一筆錢去北京看房,但是自由散漫的脾氣,讓他不想揹負束縛壓力。

沈嘉柯說:“自由職業,你要自己對自己負責。堅持寫作。因為自由職業的重點詞是職業,不是自由。”

2011年之後,中國的紙媒大量衰敗,很多報刊危機重重。到了2015年,停刊休刊的報紙雜誌越來越多,這個時候的沈嘉柯,已經是暢銷書作家。

有趣的是,他的暢銷原因,非常簡單。其實他出版的散文隨筆,都是傳統報紙的文學副刊,或者文學雜誌上發表的作品。

許多年前,這些文字被很多出版社認為太文學,不可能賣動。但是換了一個更加貼近生活的外包裝,還是那些賣不動的文學散文,居然暢銷幾十萬冊,最後累積賣了百萬冊。換湯不換藥,讀者閱讀到的,還是那些文學散文隨筆。

當然,他在作品暢銷之後,的確也擁有了更多的自由時間,得以到處旅行,不必朝九晚五,獨立而有尊嚴地生活。

用他自己的話說,“你對自己那麼凶狠,世界才對你稍露溫柔。這看起來很不公平,但也無所謂。你踏遍山河,一路修行,成為強大的人,從此自己對自己溫柔。”

【從紙媒到新媒體時代,提前轉身】

早在2008年,沈嘉柯就辭職,開始自由寫作。“他是個生活中低調,文字裡驕傲的大叔。”

2015年,他創辦了知名新媒體品牌“娛樂天天說”,黃曉明、霍建華、鄭元暢等眾多明星為娛樂天天說送上賀詞。

他說:“眼看著網絡大時代來臨,曾經在報刊工作多年,做過主編的我,心裡開始蠢蠢欲動。都說傳統媒體衰敗,新媒體崛起,是否我這樣的老傢伙,落後於時代了?我有點鬱悶。我跟朋友合夥創辦了新媒體品牌娛樂天天說,我們再戰江湖,沒日沒夜地挖掘熱點。”

“我們各自發揮所長,有的寫影評,有的寫人物專訪,有的寫行業觀察。一年時間,我們就成了營收百萬的大號。我想這事對我來說,最大的收穫是,一個人擁有的專業能力,從來不會過時。”

就這樣,娛樂天天說成為國內一線娛樂大號,2016年受邀出席騰訊視頻年度星光大賞、2016年騰訊娛樂白皮書盛大年會。

沈嘉柯創辦了萬娛文化,旗下籤有多位暢銷書作家,匯聚新人名家。監製有《你要好好愛自己》等多部圖書。其中“萌神木木工作室”,是騰訊娛樂自媒體熱門作者第一名,總閱讀量超過一億。

他公司旗下的全媒體矩陣雙子號“娛樂大行家”“娛樂白皮書”在新年創辦,邀來著名影星楊恭如等明星傾情推薦關注訂閱!

新媒體的廣告投放到了武漢的光谷步行街上,位於繁華處的戶外大屏,不斷播出著明星們的推薦視頻。

但是他骨子裡的文藝,仍然濃郁。只不過,歲月令他藏之彌深。與新生代民謠歌手孟大寶合作的一首《想起》,再度令他的朋友們“失敬”,跨界填詞,寫的歌也這麼好聽。他仍然會在微博上寫詩,但謙虛地稱之為業餘愛好。

沈嘉柯曾有過“漫長的低潮沉默”,但他說,”有一天,我獨自坐在臺階上,看著深夜的月亮,悲傷良久。我接受自己的沮喪哀傷,也會珍藏這種哀傷。當我從中走出來的時候,我情願自己成為做事勇猛、內心平和的人。“

他是一個不願意把痛苦拿出來宣洩的人,習慣了自己消化,成為一個勇猛的人。

在我看來,沈嘉柯始終如初,保持著一半感性一半理性的特質。不論是他的寫作,還是他在網絡上的風格,有時候嬉笑怒罵,有時候溫柔似水,我覺得,他不像一個巨蟹座的人,更像雙子座。他有一套散文集,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的,叫做《就這樣陪你慢慢長大》,拆開來,書名一本含有美好,一本含有毒舌。

他覺得自己本質上是個敏感細膩懷舊愛哭的人,常常在電影院被平凡樸素的細節感動到大哭,別人還覺得莫名其妙。

也許正因為此,他的文字才具有豐富複雜的魅力,在每一次人生十字路口,他的選擇是,挑那條難的路去走。

·END·

出品:最佳閱讀工作室

微信訂閱號ID:izuiyuedu

編輯:青花 主編:九顏夏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