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文-讀楊絳先生的《我們仨》

推文-讀楊絳先生的《我們仨》

我們仨圖書封面


書名:

我們仨

作者:

楊絳

出版日期:

2003年7月北京第一版


內容梗概

古驛道上的相聚是最後的相聚,溫馨中帶著些濃厚的沉重;古驛道上的相失是最後的別離,悲痛中雜夾著深切的思念;那些日子彷彿一場噩夢,可偏偏結局真實,而餘生,先生只能在思念裡歡樂,在夢中歡樂。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的日子依然很幸福,也依然很悲傷。


作品目錄

我們倆老了

我們仨走散了

古驛道上相聚

古驛道上相失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作者簡介

推文-讀楊絳先生的《我們仨》

楊絳先生

楊絳(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楊季康,江蘇無錫人,中國女作家、文學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錢鍾書夫人,楊蔭杭之女。1935年前往英國牛津大學求學,1949年後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外國文學研究所工作。她通曉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由她翻譯的《唐·吉訶德》被公認為最優秀的翻譯佳作,創作的劇本有《稱心如意》、《弄假成真》、長篇小說有《洗澡》等。2004年出版散文隨筆《我們仨》,再版達一百多萬冊;2013年以102歲的高齡出版250萬字的《楊絳文集》八卷;2016年5月25日凌晨在北京病逝,享年105歲。


讀書筆記

第一次拿起楊絳先生的《我們仨》已不記得是哪年哪月的事情了。當時只是粗粗看過,並沒有太深的解讀。如今再一次捧起來細細品味,才感到,經典何以為是經典,果真值得深思,值得拜讀。 每一個章節甚至每一個字裡行間都猶如一汪深邃的神祕的泉眼,能夠將讀者的淚水吸了去。讓讀者置身於先生的處境裡,歡樂,傷感······

開篇。先生以一個沉重的夢境開始訴說自己與丈夫錢鍾書已經年老。

夢境中茫茫曠野,昏暗孤寂,身邊的樹木,流水房舍都陌生又朦朧。突然間鍾書不見了蹤影,自己在找尋丈夫的時候急切,害怕,又難過。以此夢境暗示著鍾書可能要離開了。夢醒後先生埋怨丈夫為何撇下她自顧自的走了。而後先生反覆提到“鍾書大概是記著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個長達萬里的夢”

不得不感嘆,人到老年,兒女不能依偎身旁,身體不再康健,行動也不再方便,日子過得清淡無味,而唯一值得撫慰內心的是,身邊仍有知心的人相伴。生離死別便成了年老之人最最害怕的事情。日有擔憂,才夜有夢魘。如此情景,想想便覺得可憐,心下也溼了一大片。

後來,我們仨走散了。本章是我最喜愛也最感觸的。也是楊絳先生的“萬里長夢”。

先生與丈夫錢鍾書,女兒錢璦因錢鍾書的病,走上了古驛道。突然的,一輛黑色的車,說不清來歷的接走了錢鍾書,於是阿圓(錢璦小名)陪著母親找尋父親,在父親的指示下,去了古驛道,蕭瑟的古驛道,奇怪的客棧,看不見盡頭的昏暗的河流,以及錢鍾書所在的311號船隻。先生與阿圓踏上古驛道,住宿在奇怪的客棧,每日經過跳板,上船看望生病的丈夫。後來,阿圓因病去了西山治療,先生在文中提到自己開始變夢,從輕盈的夢漸漸變成沉重的夢,他白日裡陪伴丈夫,夜晚回到客棧,夜裡變成夢到阿圓的醫院看望他。一直都在夢,很長的很重的夢,後來夢結束了。“阿圓回家了”而鍾書的船也在慢慢的飄走,順著河流,她每一日來探望,每一日都在飄遠,他們每一日分開的時候都說“明天見”直到有一天,他再也沒有找到船,也忘記了說“明天見”

1997年3月4日阿圓因脊椎癌末期治癒無效去世,1998年12月19日錢鍾書病逝。從此,我們仨,走散了。

古驛道彷彿通往黃泉的路;而他三里河的寓所哪裡像個家,簡直就是客棧而已;那看不見盡頭的河流,何嘗不是忘川河;而311的船隻上白色的床單,枕頭,被子,可不就是鍾書的重症病房麼。而楊絳先生的夢,是夢,卻也是現實。他夢裡阿圓住院的情景,以及阿圓去世之際眼角的熱淚,哪裡是夢吶,分明就是一場殘酷的別離。

楊絳先生這種獨特的文學思路和婉轉的表現手法,既讓讀者疑惑,也讓讀者深思,深思之下便是濃濃的悲傷。他不想直白的描述自己在女兒和丈夫相繼去世的短短數年裡的兩頭奔波,更不想直白的表達自己那種絕望和孤寂的心情。他只說,那天在古驛道上,自己的胸腔裡有血肉模糊的東西從嘴裡嘔出,他趕緊掏出手帕,擦拭乾淨泥土,包裹著那團東西,復又強塞進胸口,淌著血的胸口和煞白的面容似乎在路人眼裡一切無異。這是隻有自己才看得見的悲傷,而他強塞回自己胸口的便是那顆血肉模糊的心吶。

最後,楊絳先生將全部的文字都用來描寫回憶了。

從他與錢鍾書結婚後前往牛津開始。他們在牛津大學讀書,錢鍾書讀自己的必修課程,而先生因為不想年老的父親壓力過於繁重,則作為旁聽生借讀在牛津大學。他們在房東老金的照拂下,開始了他們的生活,他們經常一起研讀文學,他們經常一起“探險”,他們在牛津結識了很多同道好友。

後來便是阿圓的到來。對於阿圓的到來和阿圓出生直至最後與圓圓一起的那些生活是楊絳先生生命裡最歡樂,最幸福的歲月,先生在文章中也多次說到:“那些日子是我們仨最珍惜的”

阿圓的出生帶給楊絳極大的成就感和喜悅。這不僅是他與丈夫愛情的結晶,更是自己這一生最為驕傲的傑作。做母親,是世間所有女子最偉大最幸福的事情,楊絳先生描述的文字縱然平實,卻也能夠讓人從文中讀出輕快和喜悅的味道來。後來夫妻二人帶著阿圓回國。阿圓說話,走路,識字等等,文字溫軟,如同嬰兒的肌膚一般,柔和,可愛,承載了先生畢生的喜悅。

再後來,他們仨的生活隨著當下中國的社會局勢的動盪,政治變革的頻繁而發生了起起伏伏的變化。最艱苦的日子,我們仨在一起;最艱苦的日子,我們仨有分離;最艱苦的日子,我們仨終又得相聚。所有的艱苦,都因相聚而不再艱苦,所有的艱苦都因終歸會相聚而充滿等待。

全文,以死別開始,以回憶結尾,恰到好處的表達了楊絳先生在失去愛女和丈夫之後的餘生。一個用回憶拼湊起來的餘生。一個偉大的學者家庭。他們擁有豐富的學識,卻從不追求功名權利,他們對文學的熱愛,對知識的渴求和對平凡的幸福的珍視是那樣讓人羨慕和崇敬。他們的一生都在為社會奉獻著自己的學識,也用一生守護著自己單純溫馨的家。

“我清醒的看到以前當做‘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裡,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楊絳先生文章《我們仨》落筆於此。引發世人感悟,遲暮老人,偉大學者,尊敬的先生,在失去親人的最後,變成了一個無家可歸的可憐之人。

而我還是慶幸,在動盪的社會背景下,他苦難了一生,卻也終於在新時代到來之後,享受了幾十年的新時代美好的生活。享受了世人萬萬年的尊敬和愛戴。他儘可在見到自己丈夫女兒的時候,告訴他們,我替你們看了看新時代,走了走上海的繁榮的街道,感受了北京阡陌縱橫的地鐵,我也回到無錫老家,看到了舊房子已經變成高樓大廈,再也不用做煤餅,我們再也不用書信來往,祖國的一切都已經那麼美好!


推文-讀楊絳先生的《我們仨》

我們仨圖書封面


她是一個可愛的女人,

她是一個可憐的女人,

她是一個偉大的女人,

她也是一個平凡的女人。

可愛的她擁有了一個溫柔體貼的丈夫,和一個乖巧聽話的女兒,一家人幸福,歡樂。

可憐的她在短短几年的光陰裡先後失去了女兒和丈夫,一家人的死別離散使她的晚年悽苦孤獨。

偉大的她用自己的才能和著作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為社會留下了價值連城的財富。

而她也是一個平凡的女人,在面臨女兒和丈夫的病痛時,無能為力,在女兒和丈夫離世時她無法挽留。

可她終究是一個偉大的人!值得我們尊敬,學習,紀念。——楊絳


2017年9月24日晚陝西·西安

文/漾水涔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