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文學 朱自清 陳繼儒 散文 快樂書屋 2017-06-12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精選了八位經久不衰的大家精華作品,內容紮實,讓人受益,是個人修養閱讀的最佳選擇。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梁實秋,原名樑治華,1903年1月6日出生於北京,浙江杭縣(今餘杭)人。筆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國著名的散文家、學者、文學批評家、翻譯家,國內第一個研究莎士比亞的權威,曾與魯迅等左翼作家筆戰不斷。一生給中國文壇留下了兩千多萬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創造了中國現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紀錄。代表作《莎士比亞全集》(譯作)等。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華,號秋實,後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國近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原籍浙江紹興,出生於江蘇省東海縣(今連雲港市東海縣平明鎮)。1916年中學畢業併成功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19年開始發表詩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7月,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1934年,出版《歐遊雜記》和《倫敦雜記》。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於北平,年僅50歲。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沈從文(1902-1988),中國著名作家,原名沈嶽煥,筆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鳳凰人。主要成就:是現代作家中成書最多的一個;20世紀中國最為優秀的文學家之一。著名文化史專家。代表作品:《邊城》、《中國絲綢圖案》、《唐宋銅鏡》、《龍鳳藝術》等。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陳繼儒(1558-1639),字仲醇,號眉公,又號麋公,松江華亭人。諸生,隱居崑山之陽,後築室東佘山,杜門著述。工詩能文,書法蘇米,兼能繪事,名重一時。屢奉詔徵用,皆以疾辭。其所作“或刺取瑣言僻事,詮次成書,遠近競相購寫”。今存著,除《小窗幽記》外,尚有《見聞錄》、《六合同春》、《陳眉公詩餘》、《虎薈》、《眉公雜著》等。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清朝乾嘉時期代表詩人、散文家、文學評論家。袁枚倡導“性靈說”,與趙翼、蔣士銓合稱為“乾嘉三大家”(或江右三大家),又與趙翼、張問陶並稱“乾嘉性靈派三大家”,為“清代駢文八大家”之一。文筆與大學士直隸紀昀齊名,時稱“南袁北紀”。主要傳世的著作有《小倉山房集》、《隨園詩話》及《補遺》,《隨園食單》、《子不語》、《續子不語》等。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於江蘇省高郵市,中國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說創作上頗有成就,對戲劇與民間文藝也有深入鑽研。作品有《受戒》《晚飯花集》《逝水》《晚翠文談》等。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慶春,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我等,字舍予。中國現代小說家、著名作家,傑出的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劇本《茶館》。老舍的一生,總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藝界當之無愧的“勞動模範”。1966年,由於受到文化大革命運動中惡毒的攻擊和迫害,老舍被逼無奈之下含冤自沉於北京太平湖。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周作人(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原名櫆壽(後改為奎綬),字星杓,又名啟明、啟孟、起孟,筆名遐壽、仲密、豈明,號知堂、藥堂、獨應等。是魯迅(周樹人)之弟,周建人之兄。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著名散文家、文學理論家、評論家、詩人、翻譯家、思想家,中國民俗學開拓人,新文化運動的傑出代表。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讀書和不讀書的人,氣質上很不一樣。

林語堂曾說:“沒有養成讀書習慣的人,以時間和空間而言,是受著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錮的。”

梁實秋也說過:“最簡便的修養方法就是讀書。物以稀為貴,但是書究竟不是普通的貨物。書是人類的智慧的結晶,經驗的寶藏,所以儘管如今滿坑滿谷的都是書,書的價值不是用金錢可以衡量的。”

不讀書的人,他的生活是機械的,刻板的,只看見他周遭所發生的事情,只和身邊的人和事發生聯繫。可是,當他拿起一本書的時候,立刻走進一個不同的世界,如果那是一本好書,他便立刻接觸到世界上一個最健談的人。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但養成每天讀書的習慣,是何其困難。一天的時間總有限,除去我們睡覺、吃飯、工作、應酬,剩下來的寥寥無幾。

下定決心去認真讀一本書,總因為各種瑣事半途而廢。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李奧·巴伯塔說過:“對多數人而言,扣除花在睡眠、準備餐點與進食、交通、工作,以及處理雜務上的時數,每天其實就有那麼幾個小時的自由時間。請多加保護自己的時間,這是你最珍貴的資產,請務必以生命捍衛它。”

其實,正是因為時間珍貴,我們不僅要學會利用幾個小時的自由時間,更要學會見縫插針地使用時間,讓閱讀隨時隨地進行。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有個捷克男孩在instagram上嘗試了一個有趣的項目,即用一系列照片表明“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你都可以騰出時間來閱讀”,他把這些照片稱為“書的召喚”

照片中,男孩始終保持著同一個姿勢看書,背景卻千變萬化,在超市裡、巷子裡、公交車上、湖邊、電梯上等。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但為什麼我們在生活中越來越少看見讀書的人?

快樂書屋覺得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1、書太重了,不方便帶。

2、不知道該選什麼書看。曾經被書名吸引,決心“負重”帶書出門,結果內容空洞無趣,一來二去,乾脆放棄。

3、碎片時間習慣用來刷微博、朋友圈、看電視等。

4、很多書缺乏設計感,沒有格調,而真正好看的書又太貴了。

如何養成閒暇時間讀好書的習慣,並提升修養呢?夜雨推薦這一套書——《隨時的修養》輕文集。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方便攜帶,隨時隨地提升修養

中文書常常又大又厚,不方便攜帶。

如果你瀏覽過其他國家的書店、圖書館,會很直觀地感受到,中文書的體積、規格、開本、重量都大大超過了其他國家的平均水平。

書籍尺度的設計,在無形中影響著人們的閱讀習慣和體驗。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隨時的修養》系列叢書非常輕便,尺寸設計宜人,非常適合放在包包裡,存在感微弱。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等車、坐地鐵、排隊、旅行的時候,你都可以翻出來隨時閱讀。

設計精美,價格親民

《隨時的修養》輕文集的顏值非常高。這套書的封面,有著非常清新的設計,淡雅的顏色搭配簡約的花紋,是當下流行的風格。

同時,包裹著經久不衰的經典內容,顛覆你對經典的深沉印象,一下子與他們拉近距離。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隨時隨地拿出來翻閱,彰顯閱讀品味。

經典文字,值得一讀再讀

這套系列叢書一共有8本,彙集了汪曾祺、周作人、朱自清、梁實秋、老舍、沈從文、袁枚、陳繼儒的經典作品。

大師寫的文字,真實,動人,灑脫,別緻。字裡行間,通透到內心。如此經典之作,才值得一讀再讀,因為它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沈從文《邊城》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沈從文兩度入圍諾貝爾文學獎。讀他的書,最大的感受是美,文字美、風景美、故事美。

這本小書收錄了《邊城》與《三三》。《邊城》是沈從文的代表作,入選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排名第二位。也是這部作品,奠定了沈從文在文學史上的歷史地位。

老舍《萬物靜觀皆自得》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朱光潛曾說:“據我接觸到的世界文學情報,全世界得到公認的中國新文學家也只有沈從文與老舍。”

本書共收錄了老舍36篇隨筆、散文,老舍語言風趣幽默,接地氣。他用地道的北京話,寫他寫稿、逗貓、避暑、為二姐寫信、和親戚看有聲電影等小事,最是平凡的日常,最是生機勃勃且妙趣橫生。

陳繼儒《小窗幽記》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小窗幽記》是陳繼儒讀史論經之餘,摘句節段編成的一本關於修身、處事、養生的格言小品集。他的書透露出哲人式的冷雋,其格言玲瓏剔透,短小精美,促人警省,益人心智。

自問世以來,不脛而走,一再為讀者所關注,其蘊藏的文化魅力,正越來越為廣大讀者所認識。

周作人《得半日之閒,抵十年塵夢》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周作人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一點都不遜色於其兄魯迅,堪稱文化大家。

本書共收錄了他的36篇隨筆、散文。故鄉的野菜、喝茶、鳥聲、烏篷船、梅蘭竹菊等,這些需要閒適的心才能注意到的事物,他都一一寫下來。他平和、淡泊、娓娓說來、毫不浮躁,讀來令人心生閒適。

汪曾祺《我與我比我第一》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很多人不知道汪曾祺,但知道他的人都愛他。有人這麼評價他的文字:語言特別,拆開來看,每一句都很平淡,放在一起,卻很有味道。

這本小書收錄了作者的20篇隨筆、散文,他心思細膩,把日子裡的一件件小事都寫得極有生趣。

梁實秋《雅舍》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冰心說:一個人應當像一朵花,不論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個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梁實秋最像一朵花

本書收錄了梁實秋42篇隨筆、散文,他寫自己寫作的地方,寫對於孩子教育的憂慮,寫女人的謊言,也寫棋書畫、婚俗典禮,還有人們的吃相、講價,以及酸梅湯、糖葫蘆這樣的小吃。生活的萬象,無一不在其中了。

朱自清 《匆匆》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朱自清的散文是中國現代散文的典範。他的散文素樸縝密、清雋沉鬱,以語言洗煉,文筆清麗著稱,極富有真情實感。

本書收錄了朱自清31篇隨筆、散文,他用清雋的筆調寫看花、春暉的一月、揚州的夏日、荷塘月色,也寫白馬湖、威尼斯、蒙自,描寫父親背影的一篇更是感人淚下……

[ 清 ]袁枚 《隨園食單》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袁枚是乾隆才子、詩壇盟主、美食家,《隨園食單》是其四十年美食實踐的產物。

本書細膩地描摹了乾隆年間江浙地區漢民族的飲食狀況與烹飪技術,用大量的篇幅詳細記述了中國十四世紀至十八世紀流行的326種南北菜餚飯點,也介紹了當時的美酒名茶,是清代一部非常重要的漢族飲食名著。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梁實秋曾說過,“讀書是最簡便的修養方法”,而“隨時”的意思就是,無論在哪裡,你都可以開始。

讀書是最低成本的升值方式。眼睛到不了的地方,讀書可以。它讓人變得有情有趣、能夠獨立思考。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暫時從日常抽離

與凡俗的生活脫離

沉浸在書中的自由世界

因為讀過一套書

內心變得從容與自信

《隨時的修養》

原價:208元, 特惠:160元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點擊閱讀原文,隨時隨地品讀經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