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進》:改變自己最有效的方法,是即刻行動'

"

英國哲學家說過一句話:行動養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想要改變自己,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即刻行動。落到實處的行動,比浮於腦海中的想法,更能幫你印證結果。

總有人說,現在還不是時候,等到……才可以……

可是,當身邊的人都走到前面去摘果子了,等你再出發,就會發現沿路的果實都早已被摘光了。

"

英國哲學家說過一句話:行動養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想要改變自己,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即刻行動。落到實處的行動,比浮於腦海中的想法,更能幫你印證結果。

總有人說,現在還不是時候,等到……才可以……

可是,當身邊的人都走到前面去摘果子了,等你再出發,就會發現沿路的果實都早已被摘光了。

《精進》:改變自己最有效的方法,是即刻行動

01 所謂拖延,只因為想太多

有些事,不能等到天時地利人和都到位了,才去做。

小事堆積多了,就會增加心理成本。先把必須要處理的小事處理掉,減緩了內心壓力,就可以從容專注地處理大事了。這樣,我們的項目計劃表才能一行行減少。

美國作家安∙拉莫特在教別人寫作時,提起童年時的往事:小時候,他的哥哥要完成一篇關於鳥類的報告,結果三個月下來,他直到最後一天都無法提筆去寫。於是,他們的父親告訴他,一隻鳥一隻鳥,按部就班去寫就好。

有時困住我們腳步的,不是任務有多難,而是我們內心的恐懼,總在擔心寫不好。

記得曾經有個寫作的前輩告訴我們,你要多看書,看多了,自然就能寫出東西來了,不要怕寫不好,相比完美,我們更先要完成。

非洲女作家Dambisa Moyo曾說: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

英國哲學家說過一句話:行動養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想要改變自己,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即刻行動。落到實處的行動,比浮於腦海中的想法,更能幫你印證結果。

總有人說,現在還不是時候,等到……才可以……

可是,當身邊的人都走到前面去摘果子了,等你再出發,就會發現沿路的果實都早已被摘光了。

《精進》:改變自己最有效的方法,是即刻行動

01 所謂拖延,只因為想太多

有些事,不能等到天時地利人和都到位了,才去做。

小事堆積多了,就會增加心理成本。先把必須要處理的小事處理掉,減緩了內心壓力,就可以從容專注地處理大事了。這樣,我們的項目計劃表才能一行行減少。

美國作家安∙拉莫特在教別人寫作時,提起童年時的往事:小時候,他的哥哥要完成一篇關於鳥類的報告,結果三個月下來,他直到最後一天都無法提筆去寫。於是,他們的父親告訴他,一隻鳥一隻鳥,按部就班去寫就好。

有時困住我們腳步的,不是任務有多難,而是我們內心的恐懼,總在擔心寫不好。

記得曾經有個寫作的前輩告訴我們,你要多看書,看多了,自然就能寫出東西來了,不要怕寫不好,相比完美,我們更先要完成。

非洲女作家Dambisa Moyo曾說: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精進》:改變自己最有效的方法,是即刻行動

02 先做模版,才能明確行動的方向

互聯網中有個很火的創業方法,叫作“精益創業”,其中提過一個概念“最小化可行產品”,使用最少資源,被最快的製作出來,可執行基本功能的,被用戶使用的試驗品,創業者以最快的速度把這個最小化可行產品發給用戶體驗,並獲取反饋意見,進而優化。

相當於新產品研究完,在上市前,必然要請小部分客戶來進行試用調研,在聽取收集使用人的意見和建議後,進行調整改良,最終批量生產進行投放,以更貼近消費者的需求點。

在寫作基礎班,老師每堂課都會安排作業,有的同學以很高的效率完成,而有的同學會因為忙碌,無從下手,或追求完美,因此造成了困局。

這時,老師會給我們一句忠告:先完成,再完美,每天進步一點點。

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說:“最悲哀的,莫過於用最高效的方式去做錯誤的事情。”因此,為了避免只顧埋頭苦幹,不抬頭看路而造成的惡果。

精益創業方式有三點要領:

1、杜絕“完美主義”意識,先把計劃內的事務先完成,完成過後,再安排時間去修改或調整,慢慢完善。

2、放下“自卑與拘謹”,不要因為缺乏自信而不敢聽取別人的意見,也不要因為臉皮薄,不好意思開口問人,這是一個互動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交情都是通過你來我往而建立的。

3、及時止損,適時改變方向。不是所有的付出,都一定有收益,我們要保持一顆輸得起,跌倒了還敢再爬起的勇氣。

"

英國哲學家說過一句話:行動養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想要改變自己,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即刻行動。落到實處的行動,比浮於腦海中的想法,更能幫你印證結果。

總有人說,現在還不是時候,等到……才可以……

可是,當身邊的人都走到前面去摘果子了,等你再出發,就會發現沿路的果實都早已被摘光了。

《精進》:改變自己最有效的方法,是即刻行動

01 所謂拖延,只因為想太多

有些事,不能等到天時地利人和都到位了,才去做。

小事堆積多了,就會增加心理成本。先把必須要處理的小事處理掉,減緩了內心壓力,就可以從容專注地處理大事了。這樣,我們的項目計劃表才能一行行減少。

美國作家安∙拉莫特在教別人寫作時,提起童年時的往事:小時候,他的哥哥要完成一篇關於鳥類的報告,結果三個月下來,他直到最後一天都無法提筆去寫。於是,他們的父親告訴他,一隻鳥一隻鳥,按部就班去寫就好。

有時困住我們腳步的,不是任務有多難,而是我們內心的恐懼,總在擔心寫不好。

記得曾經有個寫作的前輩告訴我們,你要多看書,看多了,自然就能寫出東西來了,不要怕寫不好,相比完美,我們更先要完成。

非洲女作家Dambisa Moyo曾說: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精進》:改變自己最有效的方法,是即刻行動

02 先做模版,才能明確行動的方向

互聯網中有個很火的創業方法,叫作“精益創業”,其中提過一個概念“最小化可行產品”,使用最少資源,被最快的製作出來,可執行基本功能的,被用戶使用的試驗品,創業者以最快的速度把這個最小化可行產品發給用戶體驗,並獲取反饋意見,進而優化。

相當於新產品研究完,在上市前,必然要請小部分客戶來進行試用調研,在聽取收集使用人的意見和建議後,進行調整改良,最終批量生產進行投放,以更貼近消費者的需求點。

在寫作基礎班,老師每堂課都會安排作業,有的同學以很高的效率完成,而有的同學會因為忙碌,無從下手,或追求完美,因此造成了困局。

這時,老師會給我們一句忠告:先完成,再完美,每天進步一點點。

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說:“最悲哀的,莫過於用最高效的方式去做錯誤的事情。”因此,為了避免只顧埋頭苦幹,不抬頭看路而造成的惡果。

精益創業方式有三點要領:

1、杜絕“完美主義”意識,先把計劃內的事務先完成,完成過後,再安排時間去修改或調整,慢慢完善。

2、放下“自卑與拘謹”,不要因為缺乏自信而不敢聽取別人的意見,也不要因為臉皮薄,不好意思開口問人,這是一個互動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交情都是通過你來我往而建立的。

3、及時止損,適時改變方向。不是所有的付出,都一定有收益,我們要保持一顆輸得起,跌倒了還敢再爬起的勇氣。

《精進》:改變自己最有效的方法,是即刻行動

03 像Photoshop一樣建立圖層,分解任務

photoshop中有個功能叫作“圖層”,它把任務分成圖片、文字、排版三部分操作模塊,分別集中處理同屬性的工作層,不會影響其他工作區間,最後在不同屬性的工作環境中,逐步深入填充內容,加工修飾。

這種方式,同樣適用於寫作,將一篇文章拆成三個部分:論點、框架、案例和素材。

首先,寫論點。思考總論點與分論點之間的邏輯關係,並實現分論點之間的層層遞進結構;

其實,框架。我們在寫初稿之前,先把框架搭建起來,以便思維不跑題,然後針對不同部分暢所欲言,方向對了,就不會白寫。

最後,案例和素材。只要前面兩步思路理順了,再集中搜集案例素材,一來節省時間成本,提高效率;二來素材歸類,有方向可尋,不會造成混亂。

德國思想家本雅明說過:寫好一篇散文,需要經歷三個臺階,一個是音樂的,這時它被構思;一個是建築的,這是它被搭建起來;最後一個是紡織的,這時它被織成。

相當於一個人由思想、肉體、骨骼這三部分組成,最後再通過吸取營養,水份,食物、知識,來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

英國哲學家說過一句話:行動養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想要改變自己,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即刻行動。落到實處的行動,比浮於腦海中的想法,更能幫你印證結果。

總有人說,現在還不是時候,等到……才可以……

可是,當身邊的人都走到前面去摘果子了,等你再出發,就會發現沿路的果實都早已被摘光了。

《精進》:改變自己最有效的方法,是即刻行動

01 所謂拖延,只因為想太多

有些事,不能等到天時地利人和都到位了,才去做。

小事堆積多了,就會增加心理成本。先把必須要處理的小事處理掉,減緩了內心壓力,就可以從容專注地處理大事了。這樣,我們的項目計劃表才能一行行減少。

美國作家安∙拉莫特在教別人寫作時,提起童年時的往事:小時候,他的哥哥要完成一篇關於鳥類的報告,結果三個月下來,他直到最後一天都無法提筆去寫。於是,他們的父親告訴他,一隻鳥一隻鳥,按部就班去寫就好。

有時困住我們腳步的,不是任務有多難,而是我們內心的恐懼,總在擔心寫不好。

記得曾經有個寫作的前輩告訴我們,你要多看書,看多了,自然就能寫出東西來了,不要怕寫不好,相比完美,我們更先要完成。

非洲女作家Dambisa Moyo曾說: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精進》:改變自己最有效的方法,是即刻行動

02 先做模版,才能明確行動的方向

互聯網中有個很火的創業方法,叫作“精益創業”,其中提過一個概念“最小化可行產品”,使用最少資源,被最快的製作出來,可執行基本功能的,被用戶使用的試驗品,創業者以最快的速度把這個最小化可行產品發給用戶體驗,並獲取反饋意見,進而優化。

相當於新產品研究完,在上市前,必然要請小部分客戶來進行試用調研,在聽取收集使用人的意見和建議後,進行調整改良,最終批量生產進行投放,以更貼近消費者的需求點。

在寫作基礎班,老師每堂課都會安排作業,有的同學以很高的效率完成,而有的同學會因為忙碌,無從下手,或追求完美,因此造成了困局。

這時,老師會給我們一句忠告:先完成,再完美,每天進步一點點。

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說:“最悲哀的,莫過於用最高效的方式去做錯誤的事情。”因此,為了避免只顧埋頭苦幹,不抬頭看路而造成的惡果。

精益創業方式有三點要領:

1、杜絕“完美主義”意識,先把計劃內的事務先完成,完成過後,再安排時間去修改或調整,慢慢完善。

2、放下“自卑與拘謹”,不要因為缺乏自信而不敢聽取別人的意見,也不要因為臉皮薄,不好意思開口問人,這是一個互動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交情都是通過你來我往而建立的。

3、及時止損,適時改變方向。不是所有的付出,都一定有收益,我們要保持一顆輸得起,跌倒了還敢再爬起的勇氣。

《精進》:改變自己最有效的方法,是即刻行動

03 像Photoshop一樣建立圖層,分解任務

photoshop中有個功能叫作“圖層”,它把任務分成圖片、文字、排版三部分操作模塊,分別集中處理同屬性的工作層,不會影響其他工作區間,最後在不同屬性的工作環境中,逐步深入填充內容,加工修飾。

這種方式,同樣適用於寫作,將一篇文章拆成三個部分:論點、框架、案例和素材。

首先,寫論點。思考總論點與分論點之間的邏輯關係,並實現分論點之間的層層遞進結構;

其實,框架。我們在寫初稿之前,先把框架搭建起來,以便思維不跑題,然後針對不同部分暢所欲言,方向對了,就不會白寫。

最後,案例和素材。只要前面兩步思路理順了,再集中搜集案例素材,一來節省時間成本,提高效率;二來素材歸類,有方向可尋,不會造成混亂。

德國思想家本雅明說過:寫好一篇散文,需要經歷三個臺階,一個是音樂的,這時它被構思;一個是建築的,這是它被搭建起來;最後一個是紡織的,這時它被織成。

相當於一個人由思想、肉體、骨骼這三部分組成,最後再通過吸取營養,水份,食物、知識,來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精進》:改變自己最有效的方法,是即刻行動

04 長半衰期法則:思考,行動,反思

人生有一種失敗,叫僵化式的思維模式。從小到大,大人們都教我們要多讀書,好好學習,才能考取好成績。

可現實中的我們,由於慣性思維,依賴於流程化的工作方式,照本宣科,書上怎麼說就怎麼做,當換了一個物件,就又陷於困境,不懂化解了。

記得學車時,教練常說,最怕遇到呆板的學生,他們只按操作步驟去做,不理解為什麼要這麼做,所以,在練車場開得好好的,一去到考場,換了個環境,就會有考生失手,無法通過考試。

《精進》中,作者採銅建議,要想真正積累智慧,必須做到以下兩點:

第一,行動前先思考。

在做每一件事之前,我們需要思考三個問題:我要做什麼,它有什麼用,跟我有什麼關係。

當了解清楚行動的對象、意義、關係,就可以有目標地去執行,而不是盲目行動,做完之後,不知道自己幹了什麼,對自己的成長有什麼幫助。

第二,行動後反思。

曾經包括我在內的一部分人,總會困惑,為什麼讀過的書像沒讀過一樣,聽過很多道理,看過很多指南,卻依然說不出一個道理,講不出一句名言。

因為人的記憶是有限的,一本書的知識點太多,在記憶中能儲存下來的信息就會很快流失。

前兩天曾提過的“長短半衰期”理論,你反覆加強記憶的頻率越高,遺忘的機率越低,反之,快速讀過一次,沒有再對它進行復盤,也沒有提煉出總結要點,那麼遺忘的速度也很快。

因此,無論做什麼事,養成行動後反思,總結關鍵點,重溫知識點,直到把它變成自己的慣性思維,那你所讀過的書,就會成為你的智慧。

別說改變自己有多難,我們無法從零直接跳到一百分,只能每天改變一點點,直到一百天的時候,你才能看到自己脫胎換骨的巨大變化,但一切成功的前提,需要即刻行動。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