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石成金?!明代嘉靖以前黃銅極為昂貴!宣德爐瓷器鑑定真知堂二

文物 瓷器 陶瓷 中國古代史 明朝 瓷器鑑定真知堂 2018-12-01
點石成金?!明代嘉靖以前黃銅極為昂貴!宣德爐瓷器鑑定真知堂二

宣德爐瓷器鑑定真知堂:

說這個問題的原因是宣德爐文物鑑定!宣德爐文物真品材質到底是紫銅為主的銅合金,還是黃銅,很多收藏者都搞不清楚。一般民間收藏者都認為黃銅才是宣德爐的真品文物特徵。其實,以黃銅作為宣德爐材質的銅爐一般都是明嘉靖之後的仿品,清代仿品幾乎全是黃銅。

雍正時期銅料嚴重匱乏,朝廷鑄造錢幣,出現了到底是銅六鉛四還是銅四鉛六的爭論,最後還是銅四鉛六作為法定貨幣的金屬比例。這裡的鉛其實不是鉛,而是倭鉛,也就是原產地日本進口的鉛。當然,清代的倭鉛已經是自制的了。清雍正年間雲貴總督、貴州巡撫的奏摺中已大量提到兩省生產倭鉛的情況,雍正二年時雲南省運往貴州供鑄幣使用的倭鉛就達50萬斤。

這種倭鉛就是今天我們說的金屬鋅。

點石成金?!明代嘉靖以前黃銅極為昂貴!宣德爐瓷器鑑定真知堂二

故142780 獅耳侈口方爐 明 二級乙高44釐米,長21.6釐米,寬17.3釐米

宣德爐瓷器鑑定真知堂:

黃銅是由銅和鋅所組成的合金。含鋅量在35%以下的黃銅,稱為α黃銅;含鋅量在36%~46%範圍內的黃銅,稱為(α+β)黃銅(兩相黃銅);含鋅量超過46%~50%的黃銅,稱為β黃銅。

α單相黃銅(從H96至H65)具有良好的塑性,能承受冷熱加工。含鋅量大於46%~50%的β黃銅因性能硬脆,不能進行壓力加工。

看完這個化學專業解釋,我們就能知道為什麼雍正鑄錢爭論銅的多少了。銅貴鋅賤,少加20%的銅,則2個錢能當3個錢用!但銅少到只有40%後,這種黃銅就是以鋅為主60%的劣質黃銅了。摔在地上搞得不好就碎成幾塊!所以朝廷官員以為,貨幣關係朝廷體面,不可銅四鉛六。

點石成金?!明代嘉靖以前黃銅極為昂貴!宣德爐瓷器鑑定真知堂二

清宮舊藏(留平58149 古物陳列所留平文物)

宣德爐瓷器鑑定真知堂:

當前金屬錫的價格大約是14.5萬人民幣一噸,純銅價格接近5萬一噸,而金屬鋅的價格才2萬多一噸。古代早期銅錫合金青銅,後來被銅鋅合金黃銅替代,根本原因就是因為錫金屬極為昂貴,礦藏儲藏量稀少的原因。這也揭示出新仿青銅器的一個最關鍵的辯偽方法。新仿的一般都是黃銅,而且屬於低銅含量黃銅。如果按照古代青銅含錫25%左右,新仿二相黃銅含鋅35%左右來計算,青銅大約需要7.4萬一噸,而黃銅則為3.9萬元一噸,相信沒有誰會採用青銅來做假青銅器。

但黃銅這種後世相對廉價的銅合金,卻直到明代晚期才真正普及。在明代以前黃銅都極為名貴,被稱為“鍮〔tou偷〕石”或“鍮銅”,價格僅次於白銀!直到明代才以“黃銅”專指銅鋅合金(明以前“黃銅”另有其他含義)。

點石成金?!明代嘉靖以前黃銅極為昂貴!宣德爐瓷器鑑定真知堂二

故142713 魚耳圈足爐 明 二級甲高7.2釐米,口徑,9.7釐米,重468克

宣德爐瓷器鑑定真知堂

"黃銅"一詞最早見於西漢東方朔所撰的《申異經·中荒經》:"西北有宮,黃銅為牆,題日地皇之宮。"這種"黃銅"指的是何種銅合金,待考。

根據現存的古籍文獻,有關鍮石的可靠記載最早者應算南北朝時期(宋齊樑陳)樑人宗懍所撰寫的《荊楚歲時記》,其中說到每年七月七日晚夕,當地(指湖南、湖北)各戶人家的婦女以彩色絲線紮結,用金、銀、鍮石制的針做穿針的遊戲,向織女“乞巧”。

隋代方士蘇元明所撰《寶藏論》中曾列舉人工以藥劑所制的“黃金”,其中就有鍮石金。所以最晚到隋代我國已經有了銅鋅合金。

點石成金?!明代嘉靖以前黃銅極為昂貴!宣德爐瓷器鑑定真知堂二

清宮舊藏(留平58170 古物陳列所留平文物)

宣德爐瓷器鑑定真知堂:

唐代,規定以鍮銅製作八、九品官的飾帶。其價格低於銀高於青銅。民間不識貨的還以為是黃金,又被稱為愚人金!。到了宋代,點石成金,即以“藥”(大概即爐甘石)混入銅錢之中,點化成鍮銅,此時這種合金還是比較稀罕的物品,用在皇帝的日用器物上作為黃金的代替品。

明代嘉靖之後,黃銅冶煉技術才比較普及,鍮石已經不再是名貴的金屬,大量黃銅被冶煉成貨幣,從此我國金屬幣再不見青銅,全為黃銅,直到清滅亡。其記載見於《明會典》:

"嘉靖中則例,通寶錢六百萬文,合用二火黃銅四萬七千二百七十二斤……。"

點石成金?!明代嘉靖以前黃銅極為昂貴!宣德爐瓷器鑑定真知堂二

故142757 象耳圈足爐 明二級乙高5.8釐米口徑10.5釐米,重571克

宣德爐瓷器鑑定真知堂:

黃銅在明以前十分名貴,是因為黃銅類黃金!而冶煉黃銅需要金屬鋅,金屬鋅的冶煉技術我國掌握得比較晚。明代嘉靖以前金屬鋅的獲得比較困難。

氧化鋅在950℃一1000℃的高溫下才能較快地被還原成金屬鋅,而液態鋅在906℃時已經沸騰,所以還原得到的金屬鋅以蒸氣狀存在。在冷卻時反應逆轉,蒸氣鋅為爐中的二氧化碳再氧化成氧化鋅,因此要得到金屬鋅必須有特殊的冷凝裝置。這是金屬鋅的使用比銅、鉛、錫、鐵的使用晚得多的原因,也是黃銅鑄幣出現較晚的原因之一。

點石成金?!明代嘉靖以前黃銅極為昂貴!宣德爐瓷器鑑定真知堂二

清宮舊藏(留平58196 是為古物陳列所留平文物)

宣德爐瓷器鑑定真知堂:

黃銅冶煉技術,國外比我國先進。公元45年和公元79年時古羅馬就發行過黃銅幣(含鋅分別為27.6%和15.9%);唐代高僧玄奘《大唐西域記》書中提到,他在西域和印度看到有幾尺甚至百尺高的鍮石佛像,例如梵衍那國

“有鍮石釋迦佛立像,高百餘尺,分身別鑄,總合成立”;

中國唐代的煉丹術著作中也很推崇波斯鍮銅。可見在唐代以前,這種鍮石銅已經傳到我國,但沒有掌握煉製技術。

《宣德鼎彝譜》記載: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工部曾奉勅鑄造宣德爐。用料中有“倭源白水鉛”17000斤。“倭鉛”就是金屬鋅。

“凡倭鉛古書本無之,乃近世所立名色。。。。以其似鉛而性猛,故名之曰倭鉛”(《天工開物》)。

風磨銅是什麼,筆者下文再講!

點石成金?!明代嘉靖以前黃銅極為昂貴!宣德爐瓷器鑑定真知堂二

故142768 筒式三足爐 三級 明高10.1釐米 口徑12.8釐米重960克

宣德爐瓷器鑑定真知堂:

關於煉鋅工藝的現存文字記載,中外學者都承認最早的見於明末宋應星於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所著《天工開物》:

“凡倭鉛古書本無之,乃近世所立名色。每爐甘石十斤,裝載入一泥罐中,封裹泥固,以漸砑幹,勿使見火拆裂。然後逐層用煤炭餅墊盛。其底鋪薪,發火煅紅,罐中爐甘石熔化成團。冷定毀罐取出。每十耗其二,即倭鉛也。此物無銅收伏,入火即成煙飛去。以其似鉛而性猛,故名之曰倭鉛”

可見,嘉靖之後,崇禎之時,金屬鋅的冶煉已經不是難事,所以黃銅普及成貨幣,青銅退出了鑄幣的歷史舞臺。也就是說,從嘉靖開始,鍮石金(鍮銅,即黃銅)已不再是貴重物品,而成為大眾可以輕易獲得之物了。

點石成金?!明代嘉靖以前黃銅極為昂貴!宣德爐瓷器鑑定真知堂二

清宮舊藏(呂五三五 原藏養心殿)

宣德爐瓷器鑑定真知堂:

所以,黃銅代替青銅,是明晚期嘉靖之後的事情。明初宣德時期鑄造銅爐,尚未完全掌握黃銅中鋅的冶煉技術。十二煉之後,銅質越來越純淨,十二煉出的都是紫銅。以紫銅為胎,加入少量其他金屬,再在胎上做出藏經紙色,慄殼色,臘茶色等皮殼,才可能是明初真品宣德爐文物的銅質(此為宣德爐瓷器鑑定真知堂研究成果,請勿剽竊)。

明嘉靖時鑄錢用二火黃銅,也就是煉過兩次的銅,萬曆時的金背錢,已經用四火黃銅了,也就是煉過四次的銅了。《宣德鼎彝譜》說風磨銅需要煉過六次,才現珠光寶氣,則意味著說的是六火黃銅。此時如果是直接冶煉成後世說的黃銅,則必稱為鍮石或鍮銅,由此可見,真品宣德爐文物的銅胎材質可能真不是後世說的黃銅!但清代仿宣德爐則幾乎全是黃銅了。如下圖;

點石成金?!明代嘉靖以前黃銅極為昂貴!宣德爐瓷器鑑定真知堂二

故142930 戟耳圈足爐 清 三級高6.3釐米,口徑9.4釐米,重275克

分享真知識,傳遞正能量!如果你也喜歡收藏,不限於瓷器,歡迎關注瓷器鑑定真知堂!謝謝你的收藏和轉發!更多文物鑑定類資料和高清圖片,可百度瓷器鑑定真知堂去筆者博客下載。

點石成金?!明代嘉靖以前黃銅極為昂貴!宣德爐瓷器鑑定真知堂二

清宮舊藏(洪九八七 原藏懋勤殿)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