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人對豬的傲慢與偏見

《禮記》記載:

“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庶人無故不食珍。”

這段話的意思是,諸侯沒有緣由,不會輕易殺牛,大夫沒有緣由,不會輕易殺羊,士沒有緣由,不會輕易屠宰狗和豬。

從這段文字可見,做為祭祀的太牢,豬肉位列牛肉、羊肉、狗肉之後,很難被端上貴族的宴席。

《楚辭》提及的美食有牛肉,甲魚肉、羔羊肉,還提到了鵝肉、雞肉、鵪鶉肉、狗肉等,豬肉不在其列,顯然屬於等級最低的肉類,甚至還不如雞鴨魚肉。

《本草綱目》記載:

“豕食不潔,故謂之豕。坎為豕,水畜而性趨下喜穢也。”

豬肉為何難登大雅之堂?

其主要原因是,古人養豬,豬圈和廁所相通,人們吃豬肉的時候,自然而聯想到豬的汙穢不潔。

另外,古人還認為吃豬肉容易得風病。

唐代詩人杜牧在《唐故歙州刺史邢君墓誌銘並序》中記載:

“本草言是肉(豬肉)能閉血脈、弱筋骨,壯風氣,嗜之者必病風。”

唐朝時期,出於對農耕的重視,人們對殺牛吃肉嗤之以鼻,卻對羊肉青睞有加。

因此,唐朝開始,羊肉屬於主流的肉類食物。

《唐六典》記載了朝廷每月供給藩王的肉類食物有:“羊二十口、豬肉六十斤、魚二十頭。”

可見,羊肉是主要的肉類食物,豬肉只有六十斤,也許還不是藩王等王室成員食用的,而是給藩王屬下官吏,或僕人等食用的。

宋朝時期,宮廷的肉類食物依舊以羊肉為主。

宋真宗在位時期,御膳房每天要屠宰三百五十隻羊。

宋神宗在位時,御膳房每年消耗四十三萬斤羊肉,而豬肉僅有四千斤。

宋代文人蘇軾寫有《豬肉頌》一詩: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說的是黃州盛產上等豬肉,可是卻賣不上好價錢,原因是,富貴的人不喜歡吃,而貧窮的人又不知道豬肉的烹飪方法。

蘇軾沒有被貶的時候,估計也沒吃過豬肉。

被貶之後,地位卑賤,不得不吃起了下等人才肯吃的食物——豬肉。

蘇軾吃了豬肉感覺味道蠻不錯,於是就寫詩倡導吃豬肉。

同僚範祖禹問蘇軾:“你吃豬肉不怕犯風疾?”

蘇軾大笑說:“淳甫(範祖禹字淳甫)誣告豬肉!”

從這段記載中,可以看出唐宋時期,人們對羊肉過於依賴,而對豬肉充滿偏見。

明朝時期,豬肉逐漸開始取代了羊肉的傳統地位。

《明會典》記載:明代宮廷掌管御膳房的光祿寺每年殺豬一萬九千頭,殺羊一萬一千頭,牛四十頭,鵝鴨約七萬只。

《三朝北盟會編》記載:

“以極肥豬肉或脂,闊切大片,一小盤子虛裝架起,間插青蔥三數莖,名曰肉盤子,非大宴不設。”

金人的這種習俗直接影響到後金——大清。

清朝時期,豬肉的地位持續攀升,才成為了肉類食物的主流。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