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中醫知識,古人煎藥用水其實很講究'

"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煎制中藥的技術已發生重大改變。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用砂鍋自己熬藥,仍被看成是和服藥同樣重要的一件事。因為熬藥的容器、火候、用水等等都對藥效有影響,有時候這種影響甚至是決定了這劑藥患者服下之後有沒有效果。

"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煎制中藥的技術已發生重大改變。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用砂鍋自己熬藥,仍被看成是和服藥同樣重要的一件事。因為熬藥的容器、火候、用水等等都對藥效有影響,有時候這種影響甚至是決定了這劑藥患者服下之後有沒有效果。

你不知道的中醫知識,古人煎藥用水其實很講究

現代人煎制中藥,常常關心用多少水,煎熬多長時間,而對於用什麼水卻不太關注。其實,古代醫家對煎藥用水很有研究。相傳,有一次,李時珍為其好友馮玉山的父親治病。馮父因急火攻心出現暈厥,李時珍為其灌了蒜汁醒後,又開了藥方煎服,但是一週後患者病情並無起色。詢問後得知,馮沒有按李時珍的要求用“井華水”煎煮。隨後,馮便取“井華水”煎藥,三天後病情漸愈。“井華水”是早晨第一次汲取的井泉水, 此水味甘平無毒, 有安神、鎮靜、清熱、助陰等作用。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的“水部”介紹了28種水的不同特性、採集和使用方法。如“露水”是在秋露重的時候,早晨去花草間收取,性甘平、無毒,用以煎煮潤肺殺蟲的藥劑,或把治療疥癬、蟲癩的散劑調成外敷藥,可以增強療效。又如“勞水”,即流水,取江水或河水二斗,置大盆中,用一個瓢,舀水高揚倒下,如此重複許多遍,直到水面泡沫成為沸珠滿盆為止,性甘平、無毒,用勞水五升、高粱米一升、半夏五合,小火慢煮,煮到只剩一升水時,去滓,飲汁可治目不得瞑(阻虛陽盛,睡不著,眼睛閉不住);茯苓一兩、炙甘草二錢半、桂枝三錢、大棗二枚,用勞水二升煮之,煮至一升,一次服完,用於治療汗後奔豚(誤服發汗藥,引起小肚子脹痛,有氣上衝,“如豕之奔突”故名奔豚)。此外,還有多種不同的水用於調製外用藥品。

"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煎制中藥的技術已發生重大改變。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用砂鍋自己熬藥,仍被看成是和服藥同樣重要的一件事。因為熬藥的容器、火候、用水等等都對藥效有影響,有時候這種影響甚至是決定了這劑藥患者服下之後有沒有效果。

你不知道的中醫知識,古人煎藥用水其實很講究

現代人煎制中藥,常常關心用多少水,煎熬多長時間,而對於用什麼水卻不太關注。其實,古代醫家對煎藥用水很有研究。相傳,有一次,李時珍為其好友馮玉山的父親治病。馮父因急火攻心出現暈厥,李時珍為其灌了蒜汁醒後,又開了藥方煎服,但是一週後患者病情並無起色。詢問後得知,馮沒有按李時珍的要求用“井華水”煎煮。隨後,馮便取“井華水”煎藥,三天後病情漸愈。“井華水”是早晨第一次汲取的井泉水, 此水味甘平無毒, 有安神、鎮靜、清熱、助陰等作用。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的“水部”介紹了28種水的不同特性、採集和使用方法。如“露水”是在秋露重的時候,早晨去花草間收取,性甘平、無毒,用以煎煮潤肺殺蟲的藥劑,或把治療疥癬、蟲癩的散劑調成外敷藥,可以增強療效。又如“勞水”,即流水,取江水或河水二斗,置大盆中,用一個瓢,舀水高揚倒下,如此重複許多遍,直到水面泡沫成為沸珠滿盆為止,性甘平、無毒,用勞水五升、高粱米一升、半夏五合,小火慢煮,煮到只剩一升水時,去滓,飲汁可治目不得瞑(阻虛陽盛,睡不著,眼睛閉不住);茯苓一兩、炙甘草二錢半、桂枝三錢、大棗二枚,用勞水二升煮之,煮至一升,一次服完,用於治療汗後奔豚(誤服發汗藥,引起小肚子脹痛,有氣上衝,“如豕之奔突”故名奔豚)。此外,還有多種不同的水用於調製外用藥品。

你不知道的中醫知識,古人煎藥用水其實很講究

古人認為,“雨水”即立春時的雨水,鹹平無毒,稟升發之氣,宜煎發散及補益類藥物。“露水”,秋露頻繁時收集的水,宜煎祛暑、潤肺類藥物。“雪水”性大寒,宜煎煮治療天行時氣瘟熱、癲狂等疾病的藥物。“潦水”,降注雨水謂之潦,空中所接稱潦水,可煎調脾胃、祛溼熱類藥物。仲景治傷寒瘀熱在裡,身發黃,麻黃連軺赤小豆湯,煎用潦水者,取其味薄則不助溼氣。“液雨”,立冬後十日謂入液,到小雪為出液,在這段時間裡收集的雨水叫“液雨”,宜煎殺蟲、消積類藥物。“溫湯”,即溫泉水,多配合中藥,外洗疥癬、皮炎、風溼關節疼痛、半身不遂等疾病。“陰陽水”,即生水、開水各半和勻,用於煎煮調中、消食、湧吐之類藥物。“逆流水”,即江河中洄流之水,其性逆而倒上,可用以煎煮中風、卒厥、頭風、瘧疾等病的藥物。

"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煎制中藥的技術已發生重大改變。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用砂鍋自己熬藥,仍被看成是和服藥同樣重要的一件事。因為熬藥的容器、火候、用水等等都對藥效有影響,有時候這種影響甚至是決定了這劑藥患者服下之後有沒有效果。

你不知道的中醫知識,古人煎藥用水其實很講究

現代人煎制中藥,常常關心用多少水,煎熬多長時間,而對於用什麼水卻不太關注。其實,古代醫家對煎藥用水很有研究。相傳,有一次,李時珍為其好友馮玉山的父親治病。馮父因急火攻心出現暈厥,李時珍為其灌了蒜汁醒後,又開了藥方煎服,但是一週後患者病情並無起色。詢問後得知,馮沒有按李時珍的要求用“井華水”煎煮。隨後,馮便取“井華水”煎藥,三天後病情漸愈。“井華水”是早晨第一次汲取的井泉水, 此水味甘平無毒, 有安神、鎮靜、清熱、助陰等作用。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的“水部”介紹了28種水的不同特性、採集和使用方法。如“露水”是在秋露重的時候,早晨去花草間收取,性甘平、無毒,用以煎煮潤肺殺蟲的藥劑,或把治療疥癬、蟲癩的散劑調成外敷藥,可以增強療效。又如“勞水”,即流水,取江水或河水二斗,置大盆中,用一個瓢,舀水高揚倒下,如此重複許多遍,直到水面泡沫成為沸珠滿盆為止,性甘平、無毒,用勞水五升、高粱米一升、半夏五合,小火慢煮,煮到只剩一升水時,去滓,飲汁可治目不得瞑(阻虛陽盛,睡不著,眼睛閉不住);茯苓一兩、炙甘草二錢半、桂枝三錢、大棗二枚,用勞水二升煮之,煮至一升,一次服完,用於治療汗後奔豚(誤服發汗藥,引起小肚子脹痛,有氣上衝,“如豕之奔突”故名奔豚)。此外,還有多種不同的水用於調製外用藥品。

你不知道的中醫知識,古人煎藥用水其實很講究

古人認為,“雨水”即立春時的雨水,鹹平無毒,稟升發之氣,宜煎發散及補益類藥物。“露水”,秋露頻繁時收集的水,宜煎祛暑、潤肺類藥物。“雪水”性大寒,宜煎煮治療天行時氣瘟熱、癲狂等疾病的藥物。“潦水”,降注雨水謂之潦,空中所接稱潦水,可煎調脾胃、祛溼熱類藥物。仲景治傷寒瘀熱在裡,身發黃,麻黃連軺赤小豆湯,煎用潦水者,取其味薄則不助溼氣。“液雨”,立冬後十日謂入液,到小雪為出液,在這段時間裡收集的雨水叫“液雨”,宜煎殺蟲、消積類藥物。“溫湯”,即溫泉水,多配合中藥,外洗疥癬、皮炎、風溼關節疼痛、半身不遂等疾病。“陰陽水”,即生水、開水各半和勻,用於煎煮調中、消食、湧吐之類藥物。“逆流水”,即江河中洄流之水,其性逆而倒上,可用以煎煮中風、卒厥、頭風、瘧疾等病的藥物。

你不知道的中醫知識,古人煎藥用水其實很講究

也有將水直接外用治病,如“方諸水”,月明之夜,捕得方諸(一種大蚌),取其殼中貯水,清明純潔,即是方諸水,用以洗眼,可以去霧明目。“冬霜”和“臘雪”,用雞毛掃取,裝入瓶中,密封保存於陰涼處,雖成水液,經久不壞……不勝枚舉。

但由於上述某些水質的採取,並不是輕而易舉,同時受環境汙染的影響,一些水質發生了改變,如空氣汙染導致酸雨,河流汙染出現水質變化,因此不能盲目地按照古人的方法選擇用水。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還是選擇日常自然飲用水。但通常不主張用純淨水或蒸餾水來煎藥。如果能夠確定當地的水質保持完好,也不妨因病取水煎藥,如“井華水”“溫泉水”“雨水”“江河水”等,可起到增強藥力的作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