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北京城市發展的文化動力

點擊 “宣 講 家 網” 可以訂閱!

新時代北京城市發展的文化動力

今天,我們講座的題目是“新時代北京城市發展的文化動力”,將從以下六個方面進行闡述。

引言:堅持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增強意識形態領域主導權和話語權,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更好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論述: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什麼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黨的十九大報告從三個方面來總結。第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於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第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第三,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黨的十九大報告還明確提出,要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其目標是為了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具體的工作層面上,要進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要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要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一、城市與城市文化的再認識

1.城市

從城市的角度來看,城市既是人類解決共同生活問題的一種物質手段;同時,城市又是記述人類這種共同生活方式和這種有利環境條件下所產生的一致性的一種象徵符號。通過對空間的具體而形象的利用、控制,城市自身不僅負載了使用的生產活動功能,而且為居民的日常交往提供場所。美國學者劉易斯·芒福德在《城市文化》這本書中提出,城市是文化的容器,而這個容器所承載的生活要比容器自身更重要。

從文化分類來看,我們可以將文化分為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個層面。物質文化是基於現有的物質空間載體的建設,包括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我們進一步來梳理一下關於物質文化在空間的表現:第一,以大型的公共文化設施為代表所形成的公共空間;第二,以人們日常交往為載體所形成的交往空間,如公園、綠地、文化廣場等。公共空間和交往空間,是文化活動在空間載體的聚合,形成了我們所認知的文化空間。

2.地方與地方感

我們日常聽過一個詞叫作“地方感”。“地方感”與“地方”一詞相對應,而“地方”又是與“空間”相對應的一個概念。什麼是地方?美國學者雷爾夫認為,人與地方之間有很強的聯繫,沒有人的區域不能稱為地方。一個由歐幾里得距離量度出來的空間,經人們賦予了功能、情感意義後成為一個地方。

段義孚先生在《空間與地方》一書中指出,空間被賦予文化意義的過程就是空間變為地方的過程。而這個過程也可以說是“人化”的過程。人歸屬於這一地方,形成一種歸屬感或“地方感”。

所以,城市的主體是人,人是適應環境並創造世界的根本。每一個城市在其發展歷史進程中,由人類適應自然環境,並創造世界的各類活動所產生的文化,成為城市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同時,這些文化在空間的安置、佈局和建設就形成了一個城市特有的文化空間,進而成為這個城市有別於其他城市的特性所在。

通過以上論述,我們可以看到城市文化也滿足了馬斯洛需求層次中的高層次需求。而空間與地方正因為有了人類的活動、有了人賦予的意義之後,才構造了文化空間。而這個文化空間與人的行為之間形成了互動關係。城市居民通過行為活動會進一步提升和塑造新的城市文化空間。城市文化空間又會通過感知、培育、建設、習得,進而影響人的行為,從而構造一個更加完善、更加多元、更加豐富的城市文化空間。

對於文化空間,不同學科和研究領域有不同的界定與解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針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提出的文化空間/場所的定義,是指某個民間傳統文化活動集中的地區,或某種特定的文化事件所選的空間。而地理學對文化空間的研究可以追溯至文化地理區的概念以及在此基礎上衍生出來的,因某種文化特徵的群體在空間的分佈所形成的文化景觀和文化區。

近年來,中國學者通過對城市文化產業空間的特徵研究、文化戰略和空間效應對城市空間重構的影響,以及文化空間的營造角度等,揭示城市文化空間的形成機制,即:人—場所—活動之間的相互作用所產生的精神、制度及風俗的影響,不斷拓展與深化對文化空間的研究。從這個層面來看,學者認為,城市的文化空間是城市空間架構的高級表現形式。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四次視察北京,五次對北京發表重要講話,明確“四個中心”的首都城市戰略定位,提出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的目標,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指明瞭方向。

北京城市戰略定位是全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關於文化中心,《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第七條指出:“文化中心建設要充分利用北京文脈底蘊深厚和文化資源集聚的優勢,發揮首都凝聚薈萃、輻射帶動、創新引領、傳播交流和服務保障功能,把北京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歷史文脈與時尚創意相得益彰,具有高度包容性和親和力,充滿人文關懷、人文風采和文化魅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之都。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更加精心保護好北京歷史文化遺產這張中華文明的金名片,構建涵蓋老城、中心城區、市域和京津冀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體系。建設一批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培育世界一流文化團體,培養世界一流人才,提升文化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和服務體系,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營造和諧優美的城市環境和向上向善、誠信互助的社會風尚。激發全社會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具有首都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體系,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知名文化品牌。”

從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的文化中心空間佈局保障示意圖和科技創新中心空間佈局保障示意圖來看,我們可以看到它們在空間上具有一致性。

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是北京堅持新發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落實“四個中心”城市戰略定位。充分發揮首都輻射帶動作用,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在空間上,北京將構建“一核一主一副、兩軸多點一區”的城市空間結構。在城市空間結構中,我們可以看到新時代對北京城市的定位,不僅僅是基於城市本身,而是將北京這個城市放在了京津冀的城市群範疇裡來看其功能和定位,為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發揮首都作用提供了空間上的支撐。

作者:張景秋 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副院長

本文節選自宣講家網獨家文稿 《張景秋:新時代北京城市發展的文化動力》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完整文稿”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