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在家居士都以師兄相稱?

文化 聖建法師 聖建法師 2017-09-10

為何在家居士都以師兄相稱?

為什麼在家居士都要以師兄相稱,而不能以師姐、師妹、師弟等稱呼?

這個問題是不少新皈依的居士會有疑惑的。在學佛人當中,稱呼一聲“師兄”有兩種含義。

為什麼不稱師姐師妹?“師兄”一詞,表示我們學佛人的追求與覺悟。上求佛道,下度眾生,這是一種非常偉大的追求與理想,是大丈夫的行為。而這個“大丈夫”,並非有意輕慢女性,僅僅是對學佛人的一種讚美,讚美這種大丈夫行為。

為什麼不稱師弟?這裡是對於我們的心態的糾正。在我們學佛人當中,我們要互相尊重對方,同時給予自己一個相對謙卑的姿態,因此需要稱呼別人“師兄”。如果喊別人“師弟”,容易顯得非常傲慢、貢高。但是稱呼別人為“師兄”,將自己放在比較低的一個姿態,則會讓自己變得更加謙卑。這是我們佛弟子的一種覺悟的狀態,恭敬別人,自我謙卑。

為何在家居士都以師兄相稱?

如果自己的師弟確實很小,那這個時候稱法名嗎?

大多數適合還是稱呼師兄比較合適,稱呼對方的法名也是可以的,這是一種互相的行為,你稱他師兄,他稱你師兄。對於每個學佛的底子來說,這都是有謙卑、謙下的意思,同時破處我執。所以說,在稱呼對方“師兄”的時候,本身就是一種修行。

為何在家居士都以師兄相稱?

為何居士互稱師兄,而不稱師姐?

眾生平等,自然男女同樣平等,這裡指的是佛性上的平等。像我們學佛人都知道一句話,眾生皆有佛性。

一般來說,色身上的男性較女性來說,男眾要更為勇勐強健、障礙較少;心理上,男眾比女眾少嫉妒、瞋恨、計較。而女眾較男眾有著細心,耐心等優勢。因此,佛陀希望女眾能夠跳出女眾的柔弱等弱勢缺點,學習男眾的大丈夫氣慨。

在這裡並不是歧視女性,僅為指出女眾的一些生理上的缺點。佛經律中還有諸多批評男人、畜生、天人、鬼神的缺點,甚至佛陀還曾經批評過阿修羅的嗔心重,難道佛陀會歧視阿修羅嗎?並不是的!而是佛陀希望不論是男眾、女眾,還是阿修羅,都能克服自己的缺點,在修行上更上一層樓。

因此,對於男女一律稱為“師兄”,不是為了歧視女眾,而是對發心修行善法(無論出家或在家)的稱揚,及讚歎勇於擔當的精神。“兄”之一字,像古代的“先生”一詞一樣,有著尊重、恭敬對方的意思。

此外,不使用其他的稱呼,是因為“師”這個字,有師法、學習的意思。大眾薰脩悉勝進,十地頓超無難事。能與諸上善人聚會一處,見賢思齊,互相學習,即能進步、成長。

佛陀在《首愣嚴三昧經》中說的:“善男子!發大乘者,不見男女,而有別異。所以者何?薩婆若心,不在三界,有分別故,有男有女。”不論男子女人,只要發起菩提心,則立即超越了男女的差別,因為道心是沒有男女的。

在《涅盤經》裡,佛陀說:“如來性(佛性)是丈夫法故,若有眾生,不知自身持有如來性,雖是男兒身,我說此輩是女人,若有女人,能知自身持有如來性,雖是女兒身,我說此人是男子。”

佛在《大涅槃經》中說:“一切男女,若具四法,則名丈夫!何等四法?一、親近善知識;二、能聽法;三、思維義;四、如說修行。若有女子具此四法,則名丈夫。若有男子無此四法,不得名丈夫!何以故?身雖丈夫,行同畜生(無有智慧)。”

(圖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