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孩子怕黑不敢自己睡,奶奶這樣做,氣壞媽媽,4點讓孩子不怕黑

米是個6歲的小女孩,自從3歲以後就自己一個人睡了。她的安全感構建得不錯,所以跟媽媽分床、分房睡也沒有出現太大的波折。

可是,自從奶奶暑假跟小米在同一張床上住了一段時間後,小米晚上就不敢一個人睡了,總是要媽媽抱著睡,還總說怕黑。

媽媽對孩子的這種反常行為感到很奇怪,於是試著給奶奶打電話,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這電話一打,聽了奶奶的話,可把小米媽媽氣壞了——原來奶奶在跟小米同睡的時候,給她講了很多鬼神故事。

奶奶是農村老太太,沒什麼文化,但是對鬼怪傳說或者村子裡的一些瘮人的事特別門兒清。有時,小米晚上睡不著,奶奶為了哄她,就講了很多鬼怪故事。

媽媽委婉地提醒奶奶,孩子還小,以後這樣的故事還是少講為好。

誰知奶奶覺得兒媳婦的批評讓自己很沒面子,於是強詞奪理地說:“你不要跟我講什麼安全感,我不懂!小孩子怕什麼嗎?都是越嚇越膽大的嘛……”

氣得小米媽媽摔了電話。

……

孩子幼年時通常分不清現實和虛擬,他們會認為電影中的虛幻場景在真實生活中也會發生。所以,如果在平時偶爾聊到一些鬼神、死亡方面話題時,家長應該做一些正面討論,比如讓孩子知道哪些東西是虛幻的,給他合理的認知和解釋,讓孩子對恐怖對象有合理的看法。

現在,媽媽決定重建小米的安全感,讓她重新變得勇敢起來。



很多家長潛意識裡以為,孩子怕黑或膽小很丟人,是不堅強的表現,繼而也不會接受孩子“怕黑”的心理。

心理學家對176位4-12歲兒童進行訪談調查,結果發現,有73.3%的孩子,存在“怕黑”的現象。

① “怕黑”是孩子的第一個心理陰影。

黑暗中,孩子能“看到”(想象)很多恐怖的畫面,這種恐懼感導致孩子睡覺也不踏實,會做噩夢。長期以往,就算在白天,孩子也會處於恐懼的狀態,甚至對周圍的人都缺乏信任。

孩子“怕黑”是成長的一個普遍現象,但是,它的出現也並非是無緣無故。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泛靈心理”,是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提出的,它是2-3歲的孩子存在的一種獨特的心靈現象。

孩子認為所有的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和有意象的東西,年齡越小,越信以為真。泛靈心理有積極的作用,能夠有效地開發孩子的大腦潛能,提高孩子的情商;但也有消極的作用,就是讓孩子面對黑暗的時候,充滿想象力。

對於成年人來說,黑暗就是因為天黑了,沒有開燈。而在孩子看來,黑暗可能有各種東西,比如,怪物,或者認為有個人跟著他。

② 五歲前的孩子,很難分清現實和想象。

在黑暗中,孩子聽見什麼聲音,或者是看見影子,都會有各種想象,會誤以為這些想象的就是真實存在的,從而產生一種恐懼的心理。

我媽媽家距離弟弟家有一小段距離。但是,天一黑,小侄兒怎麼都不肯自己一個人回家,即使開了路燈,他也會害怕,他說總有個人跟著他。

有一次,我和他一起走,他指著路燈下的兩個人的影子說:“你看,他又跟著我呢!”

我告訴他,那是我們的影子,它特別喜歡燈光,一有燈光,他們就會出現。因為知道你怕黑,所以就跑出來陪你了。

我用想象的角度,去和小侄兒溝通,真的讓小侄兒信以為真,達到了安撫的作用。

不僅如此,一些動畫片裡,有現實生活中的人,也有一些妖魔鬼怪,比如,小朋友都很喜歡的《奧特曼》,因年齡受限,孩子無法分辨電視情節和現實生活。

孩子們以為自己看到的就是真的,以為我們的生活裡也會有怪獸,會在黑暗中出現,攻擊人。

有時,晚上帶著兒子出去,他就會緊緊拉著我的手,告訴我怪獸藏在什麼地方,說自己有裝備了,可以保護我。

③ 但有的孩子怕黑,卻是被大人嚇唬的。

我的小時候,知道有一種東西叫“狼巴子”,長什麼樣不知道,反正只要不聽話了,或者晚上天黑不回家,就會被大人說:“等會狼巴子把你抓走。”

心理學上有一個“印刻效應”,人在幼年時期,父母與環境對身心產生的影響比我們想象得要深,而父母的行為更是比他們的言語更有說服力。

父母的威脅,會在孩子幼小的心理上留下陰影,這也是導致很多孩子怕黑的一個原因。



莫里斯·桑達克說:

不要輕視童年時代的恐懼與不安,它們將伴隨人的一生;不要低估孩子的洞察力,他們什麼都知道。



當孩子說“怕黑”的時候,下面這位媽媽的處理方法很贊,讓我們學習一下。

① 認同孩子的恐懼

當孩子說怕黑,家長需要去要接納,並且理解。不要試圖在他害怕的時候,去說服他,黑暗裡什麼都沒有。

孩子對黑暗的恐懼,是發自內心的真實感受。我們可以摟著他,告訴他:“這黑黑的,的確有點讓人覺得害怕。”

對於孩子怕黑的原因給予肯定,並表示出真誠的理解態度。

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小時候也一樣怕黑,慢慢長大發現那些可怕的東西並不存在,都是自己想象出來的”,這樣孩子就會獲得同理心和安全感,也更加信任父母,對於父母“不用害怕”的解釋,孩子更容易接受。

② 陪伴和安慰

孩子覺得怕黑的時候,是父母需要去陪伴的。在陪伴的同時做到安慰,這會讓孩子建立安全感,會日漸堅強。

盧姆在《安全的感覺》一書中講到:

安全感是個人健康發展的自然基礎,沒有安全感,你必會有意無意的神經緊張,而你正在進行的行為會受到“劫持”。


當孩子說怕黑,家長需要去接納,並且理解,不要試圖在他害怕的時候,去說服他“黑暗裡什麼都沒有”。

③ 不給孩子貼標籤

當孩子說怕黑,父母急於給他們貼上一個“膽小”的標籤,那麼,他們可能就會認為自己是膽小的、沒有力量的,從而成為一個凡事都不敢嘗試的人。

“翁格瑪麗的效應”說:

當孩子在心理上認可了某種心理暗示,就會不斷地往這種形象上去靠攏。


所以,父母要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

如果孩子怕黑是因為害怕自己臆想出來的可怕東西或暗影所造成的幻想,父母應該陪伴孩子去探究這些“可怕事物”的真實面目。

比如弄清楚夜晚馬路上閃動的影子,其實只是被風吹動的樹葉;窗外嗚嗚作響的聲音,其實只是風吹塑料瓶發出的聲響……

④ 別逼孩子勇敢

《育兒大師》一期節目中,一個三歲的女孩,很害怕狗叫聲。家人為了讓她克服這種恐懼,經常會在她情緒極好的時候,拿出手機,讓她辨識各種動物叫的聲音,目的是為了讓她習慣狗叫聲,變得勇敢一點。

但是,這樣的逼迫,不僅讓孩子更害怕,甚至對父母也失去了信任:“為什麼我害怕,你偏要讓我聽,讓我去看?!”

“怕黑”在某個年齡層是屬於正常的心理現象,父母不要因為孩子怕黑,就認定他們會是膽小、長大沒有出息。

如果孩子怕黑,總是想著關燈後有怪物出現,你可以和孩子認真溝通。

比如,問問他:“你是怎麼知道那個怪物的?他長什麼樣?”

孩子如果回答“從電視或書中看到的”,這時你可以把那本書找出來,並告訴他:“這是別人想象著畫出來的,它根本不存在,我們也可以隨便拿筆畫怪物啊,只要用橡皮擦掉,或者把它用剪刀剪碎,它就徹底消失了……”

如果孩子總擔心壞人傷害他,你要給孩子傳遞一種力量,讓孩子明白即使遇到危險和讓自己恐懼的事情,我們也是有能力想辦法來保護自己的。

比如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是最厲害的,我們會一直在身邊保護你......”



怕黑是孩子成長過程的必然經歷,父母既不能輕視,也不要給孩子隨便貼上“膽小鬼”的標籤,這隻會讓孩子更退縮,也讓孩子更加缺失安全感。

充滿愛意的、耐心的陪伴,是驅趕孩子怕黑的良藥。

只有讓孩子知道,每當黑暗來臨,都會有爸爸媽媽的陪伴,都會有愛的支持和鼓勵,孩子的內心就點亮一盞明燈,恐懼情緒也會在愛的陪伴下慢慢褪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