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人王朝為何統治不了長城以北?

文 | 藝軒

在中國歷史上,我們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那就是,漢人開創的王朝幾乎都統治不了長城以北的地區,但是像元清兩朝這樣的征服型王朝卻可以做到。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難道是漢人開創的王朝實力不夠強嗎?還是因為長城以北路途遙遠,不在中原版圖範圍之內難以管制呢?這一系列的問題,實際上包含了中原漢人王朝和草原征服型王朝,在底層統治邏輯上的區別。這個區別也恰恰形成了中原和草原不斷相互塑造、相互影響的關係。

那麼,漢人王朝究竟是因為什麼原因統治不了長城以北的地區呢?

漢人王朝為何統治不了長城以北?

萬里長城圖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來看一下,"漢人"的定義是什麼?

在古代的中國,"漢人"這一概念並不是在先秦時候就有,而是到了漢朝的時候才出現的。那麼漢人是通過什麼來區分定義的呢?答案是"文化"。漢人是根據文化來定義的,具體來說的話,是"儒家文化"。只要是接受儒家文化,並且按儒家文化的指導生活的人,在古代就被稱為"漢人"。而所謂的“儒家文化”,首先是要作為大眾日常倫理的標準而存在的。

儒家文化相對於基督教、伊斯蘭教這種一神教來說,其載體大為不同。對於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這樣的一神教來說,其載體是個體心靈的皈依,無論走到哪裡,都可以參照一個信徒所應該過的生活繼續活著。即使在孤島上,一個人無依無靠地生存,也不會影響到自己的信仰。但是儒家文化卻不同;

儒家文化不僅需要個人的心靈皈依作為載體,同時,還需要個體生活在一種特定的人際關係當中。而這種特定的人際關係,首先是必須有一個比較穩定的家庭組織。而穩定的家庭組織,則需要滿足這個家庭定居的前提條件,這個定居條件就是“農耕”。而我們都知道,想要滿足農耕的條件,那麼就需要水,也就是所謂的年降水量。要知道,在東亞大陸上,年降水量小於400毫升是沒有辦法完全依靠農耕生存的。所以儒家帝國的擴展線就之能在400毫米的等降雨線內,儒家帝國也正是在這裡修建了長城。

漢人王朝為何統治不了長城以北?

四百毫米降雨量的分界線

在古代,跨越長城之後,完全依靠農耕是很難生存的,所以這個時候就必須選擇遊牧業。而當實行遊牧化之後,那麼相應的中原的人際關係結構、家庭結構也就不復存在了,儒家文化也就基本消失了。所以,長城的作用實際上還是區分兩種文明,即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所以,從文化上看的話,生活方式被遊牧化的人,也就不再是漢人了。

所以,如果漢人王朝想同時統治長城南北,那麼這就等於是要統治兩種文明。但是要知道,這樣的難度係數是非常大的。也許漢人王朝有能力派兵遠赴漠北,但是要想統治的話,就必須得在此地駐軍。想要駐軍就必須有足夠的糧草供給,但是想要從中原將糧草運到這裡的話,恐怕還沒送到就被運送的人吃完了。所以,就只能選擇就地取材,但是駐軍一旦開始遊牧生活的話,那麼漢人的軍隊也就不存在了。所以,中原王朝在掃蕩漠北之後,只能選擇撤軍,再次回到長城以南。但這樣一來,中原王朝出兵漠北,也不過是為草原上其他遊牧民族掃清崛起的障礙而已。

漢人王朝為何統治不了長城以北?

匈奴人

由於儒家文化具有地理依賴性,所以儒家文化無法越過長城以北、嘉峪關以西,它只能在中原地區展開。所以在古代社會,漢人王朝是沒有辦法同時穩定並且可持續的統治長城南北的。因為地理位置和自然生態環境的不同,導致中原和草原帝國在統治邏輯和繼承秩序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別。這也是漢人王朝不能通知長城以北的原因之一。那它是怎樣體現的呢?

首先來說,中原是農耕文化,人口基本上是定居的,所以國家很容易收稅,這也能及時穩固中央財政。所以中原王朝不僅能形成穩定的中央財政,還能夠藉此財政基礎發展成為我們熟知的“官僚制帝國”。這些官僚有著不同的職位,也有著不同的分工,而君主的作用就是象徵正當性,其次就是實施具體的管理工作。漢人王朝想要得到發展和穩定,那麼就必須得是君主和官僚共同合作。當然了,漢人王朝裡,君主的能力其實還是次要的,最主要的還是能夠穩定王位的繼承製度。因為只要能夠順利的繼承,難麼官僚管理國家才能師出有名,帝國也才能正常的運轉。而想確保繼承的穩定,那麼繼承人的資格就必須要求唯一併且易於識別不會引起爭議,這時候,“嫡長子”的資格就是最容易達成共識的。所以,中原的繼承原則就穩定在嫡長子繼承製上了。

反觀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則不同。

漢人王朝為何統治不了長城以北?

西漢地圖

首先從自然環境來說,草原上降水量不足,牧民無法依靠農耕來生存,那麼就只能依靠遊牧來生活,但如果想要在草原上實行徵稅,那麼其成本會遠遠大於徵收的稅費。所以,中原的那些所謂的官僚體制和財政制度也就自然沒法在這裡生存,草原上的人們只能以小部落為單位,依靠熟人關係完成管理。

但是當群體規模一旦超越鄧巴數(鄧巴,英國有一位人類學家,他提出,這個規模上限是150人左右,150這個數字就被稱作“鄧巴數”。超過150人,要維持群體內所有人之間的密切關係,所要處理的數據量就超過大腦的承受極限了。)這個臨界點,那麼熟人社會就會解體,而陌生人社會只能依靠規則來治理,這時候就得依靠官僚體制的來進行管理了。但問題是,草原根本養不起官僚,所以就只能以分裂形成新部落的形式,繼續以小集群的方式生活。

漢人王朝為何統治不了長城以北?

萬里長城圖

所以我們最後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漢人王朝為何統治不了長城以北?首先這跟儒家文化和儒家文化的地理依賴性是有很大關係的。兩者地理位置的區別,實際上也帶來了財政制度和繼承秩序的不同。所以,在此等條件下,漢人王朝是無法完全統治長城以北和長城以南的地區的。

你有什麼見解呢?歡迎留言討論!

資料參考:《施展 · 中國史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