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女子胃部不適出現腹脹 一週後被確診晚期胃癌

胃癌 腸胃病 癌症 蔬菜 龍虎網 2017-07-17

龍虎網訊(通訊員 周威 胥林花 記者 於倩)在南京市疾控中心日前發佈的南京人“十大死因”中,胃癌位居第四。對此,江蘇省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醫師陸建偉指出,胃癌不但發病率居高不下,發病年齡也在呈低齡化,而且,年輕胃癌患者一般發現都已經比較晚,病情也更凶險。

28歲女子胃部不適一直忍著 出現腹脹僅一週被確診晚期胃癌

28歲的陳小姐(化名)從出現明顯症狀到被診斷為晚期胃癌,就短短一週的時間。陳小姐老家在農村,靠著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學後留在南京工作,獨自生活的她因為工作原因,難免飲食不規律,飢一頓飽一頓是常有的事。正因為如此,陳小姐的胃一直不是太好,半年前出現胃部不適,她認為是老胃病又犯了,挨挨就好了,但捱了一陣,她的症狀並沒有改善,遂到藥房買了藥吃,然而,藥吃下去也還是沒有好轉。陳小姐想著,等忙過這陣子就去醫院檢查,但是,令她猝不及防的是,她出現了明顯的腹脹,而且,短短一個星期就已經無法進食,最終在醫院被確診為胃癌晚期,且已出現廣泛腹腔轉移。

江蘇省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醫師陸建偉收治陳小姐後,先為她進行腹腔引流,然後腹腔灌化療藥,同時結合靜脈化療,化療一個週期後,陳小姐的腹脹消失了,只剩下少量腹水,進食和精神面貌明顯好轉。“這樣的晚期患者,如果不處理,壽命不會超過一個月。”陸建偉解釋,年輕胃癌患者多為瀰漫性的,胃深部有潰瘍,癌細胞穿透胃壁後,掉落到腹腔,從而引發廣泛性轉移。而且,由於年輕人代謝旺盛,腫瘤細胞也更活躍,所以,一般年輕人病情惡化會很快。

胃癌發病年齡呈低齡化 惡性程度越高

雖然,以前認為胃癌是“窮癌”,也就是生活條件比較差的人更容易得胃癌,但現狀是,胃癌的發病率居高不下,在南京人的死因中,胃癌在腫瘤中位居第二,僅次於肺癌,而且,胃癌患者呈現低齡化趨勢,越年輕惡性化程度還越高,預後越差。

據陸建偉介紹,早中期胃癌患者基本都可以接受外科手術治療,該科收治的基本都是不能手術或者術後病期比較晚的患者。對於這類患者,術後化療的目的是提高他們的遠期生存時間、延長復發時間,同時提高生活質量。和其他腫瘤一致的是,胃癌同樣是早發現早治療效果會好很多,陸建偉表示,一期胃癌患者術後5年生存率達到90%以上,有淋巴轉移的二期患者,如果不接受規範治療,5年生存率在60%左右,3期則只有30-40%,但如果能接受規範治療,5年生存率都會提高10%左右。對於中位生存期很少超過一年的4期患者而言,化療和分子靶向治療可以讓他們的中位生存期超過一年,更主要的是,能減輕他們的症狀,提高生存質量。“比如晚期胃癌無法進食的,化療可以解決進食問題;因淋巴結壓迫疼痛的,化療可以讓腫瘤縮小,緩解疼痛。”

“越來越多的分子靶向藥物投入臨床,給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療方案。”陸建偉指出,任何腫瘤患者的治療方案都要遵循相關的腫瘤治療規範和指南,並結合患者自身的情況、醫生的臨床經驗,從而制定個體化的治療。

年輕胃癌人群比例大增 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很重要

另外,陸建偉提醒,愛喝酒的人也容易得胃癌。他曾經接診過一位18歲患上淋巴瘤的女孩,當時,陪她住院治療的父親每天都要喝兩頓白酒,一喝就喝得糊里糊塗的,當時,陸建偉就提醒他,這樣喝法容易患上胃癌,但是這位患者的父親並不聽勸。20年後,當年患淋巴瘤的女兒康復了,她陪著患上胃癌的父親找陸建偉治療。

臨床上發現,不少年輕胃癌患者,都會有比較特別的飲食愛好,比如喜歡吃麻辣燙、長期在外面吃飯等。陸建偉認為,年輕人得胃癌的比例越來越高,這和年輕人的生活方式有關係。這些年輕患者很多都有一個共性——生活不規律、飲食不規律。比如早餐沒空吃、午餐湊合吃、晚餐應酬吃、夜宵地攤吃,這些都市上班族的習慣,恰恰是傷胃“殺手”。“不要以為自己年輕就不會得腫瘤。病區裡的年輕胃癌患者不再是罕見現象。”陸建偉無奈地說,現在病房30%是40歲以下的年輕患者,20年前年輕患者的比例都不足10%。對此,陸建偉提醒,45歲以上的人群應該把胃癌篩查作為常規體檢項目,通過鋇餐透視篩查後,可疑患者再接受胃鏡檢查。對於出現不明原因貧血、消瘦或有胃部症狀的患者,不論年齡,都要及時就診,接受胃鏡檢查。

胃癌的早期症狀?有了這些症狀你必須重視

胃癌出現年輕化的趨勢,與不良生活習慣及環境汙染有很大關係。早期胃癌多無症狀或僅有輕微症狀,當臨床症狀明顯時,病變已屬晚期。但是如果身體出現以下的症狀,你必須要高度重視了,趕緊去檢查一下你的胃:

1、莫名地消瘦,感覺疲勞乏力

主要表現為出現不明原因的體重驟輕,千萬別以為自己變輕了是減肥的成果而沾沾自喜。主要是因為腫瘤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和人體爭搶營養,患者的體重會明顯下降,此外腫瘤的生長會消耗人的能量,所以體力也會變差,感覺疲憊,容易冒虛汗和頭暈,即使通過了休息也得不到恢復。

2、上腹部隱隱作痛及飽脹

主要表現為上腹部隱隱作痛、鈍痛,開始輕微,最後逐漸加重。常被患者誤認為是胃炎或潰瘍病,治療後症狀可暫時緩解,但大多數病人疼痛程度會持續加重。還有一種腹部燒灼、嘈雜及飽脹感,飯後尤其明顯,並且隨著病情發展,症狀日益加重。

3、噁心、噯氣、反酸及嘔吐

當胃癌的病灶位於胃出口處的幽門部時最明顯的早期症狀常是噁心。一旦胃出口被完全堵塞,就會噯出一種酸臭或蛋臭的氣味,或出現嘔吐,嘔吐物多為宿食和胃液。

4、出現嘔血及黑便

若胃癌腫瘤侵犯破壞為小血管時,會表現為大便潛血,簡單來說,就是大便的外觀正常,但化驗後可發現其中有血細胞,但若胃癌腫瘤侵犯破壞的是大血管時,就會引發嘔血,或者大便變黑呈現柏油狀。與胃潰瘍引發的出血不同,胃癌的表現為持續性。

胃癌患者要注意些什麼?

1、多食蔬菜水果。適當增加豆類食物和牛奶,以及鮮魚肉蛋,提倡食用大蒜、綠茶。

2、禁吃燻烤、油炸、鹽醃製類以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3、低鹽飲食,減少食鹽攝入量。

4、改變不良飲食習慣,按時進食,避免暴飲暴食,避免進食過硬的食物,進食不宜過快、過燙。

5、忌過甜食物攝入,發現有腹痛、反酸、噁心嘔吐時及時檢查及就醫。

6、不喝酒,不吸菸。

7、精神開朗,情緒樂觀。儘可能抽出時間置身於大自然環境中,呼吸新鮮空氣,加強日常鍛鍊,如散步、太極拳等。

專家提醒,胃癌患者在患病期間一定要養成好的飲食習慣。如發現胃癌的早期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以免耽誤病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