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菌是胃癌“凶手”,一半中國人胃中有它!記住5點避免傳染!

胃癌 腸胃病 胃炎 體檢 健康時報社 健康時報社 2017-11-04

據揚子晚報,雲南昆明劉女士參加單位組織體檢後,心情很不美好~

因為體檢報告中一項指標,數值高達678,正常不能超過50啊!足足有13倍多!

這種菌是胃癌“凶手”,一半中國人胃中有它!記住5點避免傳染!

(圖為體檢報告)

而她同事也未能倖免,同一辦公室的6個人集體中槍,也全都數值爆表,感染同種細菌!

這種菌就是→幽門螺桿菌!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幽門螺桿菌是世界上人群感染率最高的細菌之一,我國幽門螺桿菌感染率約60%。①

幽門螺桿菌是我們熟悉的導致胃癌的元凶之一,因為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險性與正常人群相比可增加4-6倍左右。且全球約一半的胃癌新增和死亡病例發生在中國。①

好怕怕!!!難道感染幽門螺桿菌,就一定會得胃癌嗎?

為什麼劉女士和他同事感染後沒有感覺呢?

感染後距離胃癌有多遠?

幽門螺桿菌胃炎是一種感染性疾病,有數據表明,90%以上的慢性胃炎都是由幽門螺桿菌引起的。感染幽門螺桿菌後:

有70%的人沒有明顯症狀;

有15-20%的人患有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或潰瘍出血;

有10%的人有消化不良的症狀;

還有1%的可能性患有胃癌、胃MALT淋巴瘤;

需要小心的是這個進程:

幽門螺桿菌感染胃粘膜

慢性淺表性胃炎

慢性萎縮性胃炎

腸化生現象

胃癌

單純的幽門螺桿菌感染導致胃癌的概率微乎其微,胃癌的發生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在慢性萎縮性胃炎這一步前,都是可逆的,也就是說只要通過合理的治療根除幽門螺桿菌後,萎縮可以逆轉。

但若發生到腸化生現象,進而發生細胞的異型增生,就會最終變為胃癌。但目前只有1%的幽門螺桿菌被證實和胃癌有直接的因果關係。

感染後一定要治療嗎?①③

到醫院體檢時,可通過碳13尿素呼氣實驗和胃鏡兩種方式有效檢測幽門螺桿菌,前者更加簡單便捷。那如果發現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到底殺還是不殺菌呢?

這四類人一定要殺菌!

① 有消化性潰瘍的感染者。

② 慢性胃炎,伴有消化不良的症狀的,或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

③ 胃粘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的感染者。

③ 胃癌術後人群及其一級家屬。

臨床研究顯示:根除幽門螺桿菌可降低胃癌發生風險約39%。日本是提倡一旦發現感染,不管有沒有不適症狀都需要治療。

不過,幽門螺桿菌治療的過程有點辛苦,需要積極配合醫生用藥。一般建議18歲後治療,這時候免疫穩固了,治好了以後再感染率也比較低。年輕感染者,且沒有明顯症狀,可以諮詢醫生後選擇是否進行治療。

減少傳染這樣做!④⑤⑥

口-口傳播和糞-口傳播是主要傳播途徑,聚餐、共用餐具、親吻都可傳染。因此,避免幽門螺桿菌傳染,要:

1. 少在外就餐

我國的就餐習慣喜歡共餐制,這也是我國幽門螺桿菌的發病率高於歐美國家的主要原因。有些餐館裡的餐具可能未消毒到位,共餐的人不停換,都會讓幽門螺桿菌的感染機率大大增加。

2. 學會用公筷

最好跟家人分餐,或者用公筷、公勺盛飯夾菜,不要相互夾菜。

3. 彆嘴對嘴喂孩子

家長將咀嚼後的食物餵給嬰幼兒,就可能通過口對口將幽門螺桿菌傳染給孩子。

情侶間接吻也可能傳播幽門螺桿菌,所以親吻前最好清潔口腔哦~~

4. 講衛生

餐前不洗手、飲水不衛生、食物未充分清洗煮熟等也會增加幽門螺桿菌傳染概率。

所以飯前便後要洗手,保證食物清洗乾淨,儘量少吃生食。家中碗筷要定期消毒,尤其是家中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患者。有消毒櫃的可用消毒櫃消毒,沒有消毒櫃的,可沸水煮碗筷15分鐘左右,也能達到消毒的目的。

5. 戒菸限酒

戒菸限酒,吸菸會增加消化性潰瘍的機率,酒精不但直接傷害胃黏膜,還會刺激胃酸分泌,從而為幽門螺桿菌的入侵創造條件。


本文參考資料:①安徽日報《查出幽門螺桿菌,四類人群建議根治》,②蘇州新聞網《全國有六成人患幽門螺桿菌》,③健康時報網《白領體檢報告有個指標爆表,幽門螺桿菌該不該殺》,④現代保健報《幽門螺桿菌一人患病,當心全家感染》,⑤武漢晚報《感染幽門螺桿菌就會得胃癌?》,⑥人民網《醫生:成年人感染幽門螺桿菌主要與在外面餐館吃飯有關》

版權聲明:歡迎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值班主任:楊小明  本期編輯:任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