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要玩別人的玩具,你會怎麼做?不同的做法影響孩子性格!

玩具 早期教育 育兒 木棉之城 2018-11-29

文丨木棉媽媽

孩子是家裡面的寶,以前的口號是“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現在很多爸媽都信奉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很多寶貝都是爸媽的掌上明珠,捨不得讓孩子受一點委屈。

文丨木棉媽媽

孩子是家裡面的寶,以前的口號是“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現在很多爸媽都信奉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很多寶貝都是爸媽的掌上明珠,捨不得讓孩子受一點委屈。

當孩子要玩別人的玩具,你會怎麼做?不同的做法影響孩子性格!

當孩子跟別的小夥伴一起玩耍,要別的小朋友的玩具時,你會怎麼做?不同做法,對孩子影響不同。

第一種做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幾個孩子一起玩耍,你家孩子想要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可是那個小朋友不給玩,有的家長會想辦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不再關注這個玩具。

上週表妹帶著小外甥女來家裡玩,臨走的時候,小外甥女想要拿走寶寶的舊玩具,我們都說讓小外甥女拿走吧,表妹卻說:不行,不能讓她養成這樣的習慣,不是自己的東西,不可以拿!

這樣的做法,讓孩子知道,不是每個東西都是你哭鬧就可以得到的,這個世界上總有你得不到的東西,如果通過努力還得不到,就應該學會釋懷,而不是一直耿耿於懷。

當孩子要玩別人的玩具,你會怎麼做?不同的做法影響孩子性格!

第二種做法:想辦法滿足孩子

也是想要玩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同樣那個小朋友並不想分享,這類媽媽會想辦法滿足自己的孩子,比如她會出面跟這個小朋友聊聊,讓小朋友分享玩具,這種做法通常都會成功,因為大人畢竟比孩子要更有說服力,而且大人面對孩子,孩子內心多少有點怵,所以一般會拿出來分享。

如果寶媽出面,還未能達成,那麼寶媽會給自己寶貝馬上買一個一樣的,這種做法看起來對孩子很好,很愛孩子,一點都不為難孩子,但是你這種做法給孩子傳遞的是什麼樣的價值觀呢?

只要我想要的,我總要得到,小的時候,孩子會因為一塊糖,一個玩具哭鬧,然後你都會滿足他,等他長大後,要房子,要車,你也可以想辦法努力滿足他,可是他面對想要的工作,你能幫他滿足嗎?面對自己喜歡的人而被拒絕,你也可以像買糖、買玩具那麼輕鬆滿足他嗎?

有時候,這樣愛孩子反而對孩子是種傷害著,老家鄰居家就有這樣一個例子,家裡兒子總是嬌養著,,要什麼就給什麼,看到別的小朋友的玩具就哭鬧著要,現在就養成了這樣的性子,已經上初中了,時不時就被學校勸回來停課一段時間。

世界上當媽的都心疼孩子,沒有不心疼孩子媽媽,可是正因為我們愛孩子,所以才要教會孩子本領,教孩子明辨是非,這樣,孩子將來才能在社會上立足,而你捨不得讓孩子受委屈,捨不得管教孩子,將來走上社會孩子就會碰壁。而給孩子好的教育,即便孩子成不了大人物,也絕不做個對社會無用的人。

當孩子要別人家的玩具,你會怎麼做呢?

當孩子要玩別人的玩具,你會怎麼做?不同的做法影響孩子性格!


一分鐘認識我:親愛的,我是木棉媽媽,孩子為什麼動手能力差?孩子為什麼不愛吃青菜?孩子怕人、膽小是怎麼回事兒?

如果您有這些育兒困惑,請關注我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