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

對於影迷來說,今年的這個八月太難熬了,懂得人自然懂。

好消息是,九月份終於來了。

具體點說,《最長一槍》為這個九月開了個好頭。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這部也算是命運多舛的作品,那就是: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

"

對於影迷來說,今年的這個八月太難熬了,懂得人自然懂。

好消息是,九月份終於來了。

具體點說,《最長一槍》為這個九月開了個好頭。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這部也算是命運多舛的作品,那就是: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好吧,雖然有點繞口,不過確實是走出電影院之後的第一感受。

故事發生在民國的上海,亂世中的十里洋場,花花世界,那個時候在那個地方,鮮血和美酒起飛,流氓和英雄共舞。

主要情節是張三要殺李四,李四要殺張三,張三和李四都找到了王二麻子和他的好基友Mr.Right,但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隔壁的老劉想把張三和李四都殺了,一統江湖,千秋萬代,壽與天齊。當然中間還有諸多打醬油的和死跑龍套的。這樣的故事情節過去已經在熒幕上演了不下一百遍,本身沒有什麼腦洞大開,骨骼清奇的地方,所以片子要是想拍得好看,關鍵之處就落在了演員怎麼演這件事上,順便再把什麼美工啊,音樂啊,道具啊整明白,那就齊活了。

這就是為啥當我看到卡司清單的時候,就已經把這部電影放在了九月必看榜的第一名,哪怕這個月我就只看這麼一部電影,那也只有它了,《最長一槍The Longest Shot》

"

對於影迷來說,今年的這個八月太難熬了,懂得人自然懂。

好消息是,九月份終於來了。

具體點說,《最長一槍》為這個九月開了個好頭。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這部也算是命運多舛的作品,那就是: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好吧,雖然有點繞口,不過確實是走出電影院之後的第一感受。

故事發生在民國的上海,亂世中的十里洋場,花花世界,那個時候在那個地方,鮮血和美酒起飛,流氓和英雄共舞。

主要情節是張三要殺李四,李四要殺張三,張三和李四都找到了王二麻子和他的好基友Mr.Right,但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隔壁的老劉想把張三和李四都殺了,一統江湖,千秋萬代,壽與天齊。當然中間還有諸多打醬油的和死跑龍套的。這樣的故事情節過去已經在熒幕上演了不下一百遍,本身沒有什麼腦洞大開,骨骼清奇的地方,所以片子要是想拍得好看,關鍵之處就落在了演員怎麼演這件事上,順便再把什麼美工啊,音樂啊,道具啊整明白,那就齊活了。

這就是為啥當我看到卡司清單的時候,就已經把這部電影放在了九月必看榜的第一名,哪怕這個月我就只看這麼一部電影,那也只有它了,《最長一槍The Longest Shot》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此處為英文譯名贊一記。The Long Shot本來指的就是那種九死一生,孤注一擲的放手一搏,換成最高級LONGEST,那麼電影背後的野心簡直就是要呼之欲出了。

王志文,好久不見的老戲骨。無論是在熒幕上還是現實中都已經上了年紀的老王再一次用他無可挑剔,幾近化境的表演來親身詮釋了什麼是表演,以及如何把表演變成藝術。如果有機會二刷的話,我都想把王志文的表演一幀一幀的再看一遍,但是轉念一想,熒幕上他的表演是連貫而流暢,端的是一氣呵成,行雲流水,一幀一幀的慢鏡頭固然可以看得足夠仔細,但是還是少了那種渾然天成的味道。

一揚眉,一低首,一轉身,起轉承和,唱唸做打,無不令人目不轉睛。如果說早些年他是靠著老天賞飯吃,肆意揮霍天賦,那麼經過這麼多年歲月打磨之後,褪去了最初的張揚/輕狂/油滑,到如今在屏幕上呈現出來的就是光華內斂,一舉一動,巍峙如嶽,眼波流轉,隱隱有神韻,宗師風範,一覽無餘。

"

對於影迷來說,今年的這個八月太難熬了,懂得人自然懂。

好消息是,九月份終於來了。

具體點說,《最長一槍》為這個九月開了個好頭。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這部也算是命運多舛的作品,那就是: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好吧,雖然有點繞口,不過確實是走出電影院之後的第一感受。

故事發生在民國的上海,亂世中的十里洋場,花花世界,那個時候在那個地方,鮮血和美酒起飛,流氓和英雄共舞。

主要情節是張三要殺李四,李四要殺張三,張三和李四都找到了王二麻子和他的好基友Mr.Right,但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隔壁的老劉想把張三和李四都殺了,一統江湖,千秋萬代,壽與天齊。當然中間還有諸多打醬油的和死跑龍套的。這樣的故事情節過去已經在熒幕上演了不下一百遍,本身沒有什麼腦洞大開,骨骼清奇的地方,所以片子要是想拍得好看,關鍵之處就落在了演員怎麼演這件事上,順便再把什麼美工啊,音樂啊,道具啊整明白,那就齊活了。

這就是為啥當我看到卡司清單的時候,就已經把這部電影放在了九月必看榜的第一名,哪怕這個月我就只看這麼一部電影,那也只有它了,《最長一槍The Longest Shot》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此處為英文譯名贊一記。The Long Shot本來指的就是那種九死一生,孤注一擲的放手一搏,換成最高級LONGEST,那麼電影背後的野心簡直就是要呼之欲出了。

王志文,好久不見的老戲骨。無論是在熒幕上還是現實中都已經上了年紀的老王再一次用他無可挑剔,幾近化境的表演來親身詮釋了什麼是表演,以及如何把表演變成藝術。如果有機會二刷的話,我都想把王志文的表演一幀一幀的再看一遍,但是轉念一想,熒幕上他的表演是連貫而流暢,端的是一氣呵成,行雲流水,一幀一幀的慢鏡頭固然可以看得足夠仔細,但是還是少了那種渾然天成的味道。

一揚眉,一低首,一轉身,起轉承和,唱唸做打,無不令人目不轉睛。如果說早些年他是靠著老天賞飯吃,肆意揮霍天賦,那麼經過這麼多年歲月打磨之後,褪去了最初的張揚/輕狂/油滑,到如今在屏幕上呈現出來的就是光華內斂,一舉一動,巍峙如嶽,眼波流轉,隱隱有神韻,宗師風範,一覽無餘。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還有一處很有意思的巧合吧,片中飾演賣報兒童的小演員就是王志文的兒子。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片中不是父子勝似父子的人物關係換成現實中的父子同臺,也算是妙手偶得了,所謂真情流露都只能算是標準操作。真正出彩的地方在於那種寄託於劇情的人物形象烘托,所有的表演都是為了劇情服務的,老王自然是懂這個道理,小小王也懂這個道理,這個大概就是家學淵源,虎父無犬子吧。尤其是夜幕下陽臺上面的那一場戲,每個為人父,為人子的觀眾想必都會有所觸動,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

對於影迷來說,今年的這個八月太難熬了,懂得人自然懂。

好消息是,九月份終於來了。

具體點說,《最長一槍》為這個九月開了個好頭。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這部也算是命運多舛的作品,那就是: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好吧,雖然有點繞口,不過確實是走出電影院之後的第一感受。

故事發生在民國的上海,亂世中的十里洋場,花花世界,那個時候在那個地方,鮮血和美酒起飛,流氓和英雄共舞。

主要情節是張三要殺李四,李四要殺張三,張三和李四都找到了王二麻子和他的好基友Mr.Right,但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隔壁的老劉想把張三和李四都殺了,一統江湖,千秋萬代,壽與天齊。當然中間還有諸多打醬油的和死跑龍套的。這樣的故事情節過去已經在熒幕上演了不下一百遍,本身沒有什麼腦洞大開,骨骼清奇的地方,所以片子要是想拍得好看,關鍵之處就落在了演員怎麼演這件事上,順便再把什麼美工啊,音樂啊,道具啊整明白,那就齊活了。

這就是為啥當我看到卡司清單的時候,就已經把這部電影放在了九月必看榜的第一名,哪怕這個月我就只看這麼一部電影,那也只有它了,《最長一槍The Longest Shot》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此處為英文譯名贊一記。The Long Shot本來指的就是那種九死一生,孤注一擲的放手一搏,換成最高級LONGEST,那麼電影背後的野心簡直就是要呼之欲出了。

王志文,好久不見的老戲骨。無論是在熒幕上還是現實中都已經上了年紀的老王再一次用他無可挑剔,幾近化境的表演來親身詮釋了什麼是表演,以及如何把表演變成藝術。如果有機會二刷的話,我都想把王志文的表演一幀一幀的再看一遍,但是轉念一想,熒幕上他的表演是連貫而流暢,端的是一氣呵成,行雲流水,一幀一幀的慢鏡頭固然可以看得足夠仔細,但是還是少了那種渾然天成的味道。

一揚眉,一低首,一轉身,起轉承和,唱唸做打,無不令人目不轉睛。如果說早些年他是靠著老天賞飯吃,肆意揮霍天賦,那麼經過這麼多年歲月打磨之後,褪去了最初的張揚/輕狂/油滑,到如今在屏幕上呈現出來的就是光華內斂,一舉一動,巍峙如嶽,眼波流轉,隱隱有神韻,宗師風範,一覽無餘。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還有一處很有意思的巧合吧,片中飾演賣報兒童的小演員就是王志文的兒子。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片中不是父子勝似父子的人物關係換成現實中的父子同臺,也算是妙手偶得了,所謂真情流露都只能算是標準操作。真正出彩的地方在於那種寄託於劇情的人物形象烘托,所有的表演都是為了劇情服務的,老王自然是懂這個道理,小小王也懂這個道理,這個大概就是家學淵源,虎父無犬子吧。尤其是夜幕下陽臺上面的那一場戲,每個為人父,為人子的觀眾想必都會有所觸動,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如果說王志文是用他的眼神(雖然眼睛小),他的動作(雖然不是動作明星)以及那些成名已久的招牌式表情來證明自己“表演藝術家”的頭銜是如何得來的話,李立群老師(特別想用老師這個詞來形容他)靠的就是他的臺詞。別誤會,不是說他的表演不好,而是臺詞太優秀了!優秀到什麼程度呢?一邊看電影,一邊會不知不覺地模仿他說話,包括語調,吐字,發聲,以及遣詞造句,而且這種模仿完全是下意識的。一個演員的臺詞功力到了這個程度,不得不服。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作為一個臺灣同胞,這口普通話太讚了。《恐怖分子》也好,《光陰的故事》也好,都是李立群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演出,發揮總歸會要稍微容易那麼二三分。轉戰大陸以來,一口鮮明的臺普難免總是會讓人不由自主的齣戲。有些演員可能也就這樣隨波逐流,忙著撈錢了。但是那些真正優秀,不瘋魔,不成活的“戲精”是不會如此放縱自己的不求上進,比如李立群老師,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

"

對於影迷來說,今年的這個八月太難熬了,懂得人自然懂。

好消息是,九月份終於來了。

具體點說,《最長一槍》為這個九月開了個好頭。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這部也算是命運多舛的作品,那就是: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好吧,雖然有點繞口,不過確實是走出電影院之後的第一感受。

故事發生在民國的上海,亂世中的十里洋場,花花世界,那個時候在那個地方,鮮血和美酒起飛,流氓和英雄共舞。

主要情節是張三要殺李四,李四要殺張三,張三和李四都找到了王二麻子和他的好基友Mr.Right,但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隔壁的老劉想把張三和李四都殺了,一統江湖,千秋萬代,壽與天齊。當然中間還有諸多打醬油的和死跑龍套的。這樣的故事情節過去已經在熒幕上演了不下一百遍,本身沒有什麼腦洞大開,骨骼清奇的地方,所以片子要是想拍得好看,關鍵之處就落在了演員怎麼演這件事上,順便再把什麼美工啊,音樂啊,道具啊整明白,那就齊活了。

這就是為啥當我看到卡司清單的時候,就已經把這部電影放在了九月必看榜的第一名,哪怕這個月我就只看這麼一部電影,那也只有它了,《最長一槍The Longest Shot》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此處為英文譯名贊一記。The Long Shot本來指的就是那種九死一生,孤注一擲的放手一搏,換成最高級LONGEST,那麼電影背後的野心簡直就是要呼之欲出了。

王志文,好久不見的老戲骨。無論是在熒幕上還是現實中都已經上了年紀的老王再一次用他無可挑剔,幾近化境的表演來親身詮釋了什麼是表演,以及如何把表演變成藝術。如果有機會二刷的話,我都想把王志文的表演一幀一幀的再看一遍,但是轉念一想,熒幕上他的表演是連貫而流暢,端的是一氣呵成,行雲流水,一幀一幀的慢鏡頭固然可以看得足夠仔細,但是還是少了那種渾然天成的味道。

一揚眉,一低首,一轉身,起轉承和,唱唸做打,無不令人目不轉睛。如果說早些年他是靠著老天賞飯吃,肆意揮霍天賦,那麼經過這麼多年歲月打磨之後,褪去了最初的張揚/輕狂/油滑,到如今在屏幕上呈現出來的就是光華內斂,一舉一動,巍峙如嶽,眼波流轉,隱隱有神韻,宗師風範,一覽無餘。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還有一處很有意思的巧合吧,片中飾演賣報兒童的小演員就是王志文的兒子。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片中不是父子勝似父子的人物關係換成現實中的父子同臺,也算是妙手偶得了,所謂真情流露都只能算是標準操作。真正出彩的地方在於那種寄託於劇情的人物形象烘托,所有的表演都是為了劇情服務的,老王自然是懂這個道理,小小王也懂這個道理,這個大概就是家學淵源,虎父無犬子吧。尤其是夜幕下陽臺上面的那一場戲,每個為人父,為人子的觀眾想必都會有所觸動,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如果說王志文是用他的眼神(雖然眼睛小),他的動作(雖然不是動作明星)以及那些成名已久的招牌式表情來證明自己“表演藝術家”的頭銜是如何得來的話,李立群老師(特別想用老師這個詞來形容他)靠的就是他的臺詞。別誤會,不是說他的表演不好,而是臺詞太優秀了!優秀到什麼程度呢?一邊看電影,一邊會不知不覺地模仿他說話,包括語調,吐字,發聲,以及遣詞造句,而且這種模仿完全是下意識的。一個演員的臺詞功力到了這個程度,不得不服。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作為一個臺灣同胞,這口普通話太讚了。《恐怖分子》也好,《光陰的故事》也好,都是李立群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演出,發揮總歸會要稍微容易那麼二三分。轉戰大陸以來,一口鮮明的臺普難免總是會讓人不由自主的齣戲。有些演員可能也就這樣隨波逐流,忙著撈錢了。但是那些真正優秀,不瘋魔,不成活的“戲精”是不會如此放縱自己的不求上進,比如李立群老師,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二位大佬,請收下我的膝蓋和下巴。

如果只是到此為止,那麼《最長一槍》充其量不過就是雙雄對峙,二元世界,已經很好但是還不夠好,顯然導演志不在此,所以他又往前走了兩步半。

第一步是高捷。說實話,一開始並沒有認出這個滿頭白髮的上海灘大佬是何方神仙,直到一不留神隔著屏幕對上了那雙可以去註冊商標的眼睛,和緊緊抿著彎出一道深深弧線的嘴巴,原來是他。作為《悲情城市》,《海上花》,《南國再見,南國》裡面響噹噹的狠角色,高捷在《最長一槍》裡面的表演同樣是霸氣側露,光芒萬丈,那麼到底有多好呢?就算前面站著王志文和李立群兩個已經戲老成精的大拿兒,觀眾依然無法把眼光從他身上挪開。有時候忍不住會去想,他身上那種草根中混雜著江湖的梟雄氣質,到底是與生俱來的天賦還是專業訓練的結果,突然對於見一見現實生活中的高捷充滿了濃厚的興趣。

"

對於影迷來說,今年的這個八月太難熬了,懂得人自然懂。

好消息是,九月份終於來了。

具體點說,《最長一槍》為這個九月開了個好頭。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這部也算是命運多舛的作品,那就是: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好吧,雖然有點繞口,不過確實是走出電影院之後的第一感受。

故事發生在民國的上海,亂世中的十里洋場,花花世界,那個時候在那個地方,鮮血和美酒起飛,流氓和英雄共舞。

主要情節是張三要殺李四,李四要殺張三,張三和李四都找到了王二麻子和他的好基友Mr.Right,但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隔壁的老劉想把張三和李四都殺了,一統江湖,千秋萬代,壽與天齊。當然中間還有諸多打醬油的和死跑龍套的。這樣的故事情節過去已經在熒幕上演了不下一百遍,本身沒有什麼腦洞大開,骨骼清奇的地方,所以片子要是想拍得好看,關鍵之處就落在了演員怎麼演這件事上,順便再把什麼美工啊,音樂啊,道具啊整明白,那就齊活了。

這就是為啥當我看到卡司清單的時候,就已經把這部電影放在了九月必看榜的第一名,哪怕這個月我就只看這麼一部電影,那也只有它了,《最長一槍The Longest Shot》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此處為英文譯名贊一記。The Long Shot本來指的就是那種九死一生,孤注一擲的放手一搏,換成最高級LONGEST,那麼電影背後的野心簡直就是要呼之欲出了。

王志文,好久不見的老戲骨。無論是在熒幕上還是現實中都已經上了年紀的老王再一次用他無可挑剔,幾近化境的表演來親身詮釋了什麼是表演,以及如何把表演變成藝術。如果有機會二刷的話,我都想把王志文的表演一幀一幀的再看一遍,但是轉念一想,熒幕上他的表演是連貫而流暢,端的是一氣呵成,行雲流水,一幀一幀的慢鏡頭固然可以看得足夠仔細,但是還是少了那種渾然天成的味道。

一揚眉,一低首,一轉身,起轉承和,唱唸做打,無不令人目不轉睛。如果說早些年他是靠著老天賞飯吃,肆意揮霍天賦,那麼經過這麼多年歲月打磨之後,褪去了最初的張揚/輕狂/油滑,到如今在屏幕上呈現出來的就是光華內斂,一舉一動,巍峙如嶽,眼波流轉,隱隱有神韻,宗師風範,一覽無餘。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還有一處很有意思的巧合吧,片中飾演賣報兒童的小演員就是王志文的兒子。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片中不是父子勝似父子的人物關係換成現實中的父子同臺,也算是妙手偶得了,所謂真情流露都只能算是標準操作。真正出彩的地方在於那種寄託於劇情的人物形象烘托,所有的表演都是為了劇情服務的,老王自然是懂這個道理,小小王也懂這個道理,這個大概就是家學淵源,虎父無犬子吧。尤其是夜幕下陽臺上面的那一場戲,每個為人父,為人子的觀眾想必都會有所觸動,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如果說王志文是用他的眼神(雖然眼睛小),他的動作(雖然不是動作明星)以及那些成名已久的招牌式表情來證明自己“表演藝術家”的頭銜是如何得來的話,李立群老師(特別想用老師這個詞來形容他)靠的就是他的臺詞。別誤會,不是說他的表演不好,而是臺詞太優秀了!優秀到什麼程度呢?一邊看電影,一邊會不知不覺地模仿他說話,包括語調,吐字,發聲,以及遣詞造句,而且這種模仿完全是下意識的。一個演員的臺詞功力到了這個程度,不得不服。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作為一個臺灣同胞,這口普通話太讚了。《恐怖分子》也好,《光陰的故事》也好,都是李立群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演出,發揮總歸會要稍微容易那麼二三分。轉戰大陸以來,一口鮮明的臺普難免總是會讓人不由自主的齣戲。有些演員可能也就這樣隨波逐流,忙著撈錢了。但是那些真正優秀,不瘋魔,不成活的“戲精”是不會如此放縱自己的不求上進,比如李立群老師,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二位大佬,請收下我的膝蓋和下巴。

如果只是到此為止,那麼《最長一槍》充其量不過就是雙雄對峙,二元世界,已經很好但是還不夠好,顯然導演志不在此,所以他又往前走了兩步半。

第一步是高捷。說實話,一開始並沒有認出這個滿頭白髮的上海灘大佬是何方神仙,直到一不留神隔著屏幕對上了那雙可以去註冊商標的眼睛,和緊緊抿著彎出一道深深弧線的嘴巴,原來是他。作為《悲情城市》,《海上花》,《南國再見,南國》裡面響噹噹的狠角色,高捷在《最長一槍》裡面的表演同樣是霸氣側露,光芒萬丈,那麼到底有多好呢?就算前面站著王志文和李立群兩個已經戲老成精的大拿兒,觀眾依然無法把眼光從他身上挪開。有時候忍不住會去想,他身上那種草根中混雜著江湖的梟雄氣質,到底是與生俱來的天賦還是專業訓練的結果,突然對於見一見現實生活中的高捷充滿了濃厚的興趣。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第二步是許亞軍。雖然沒有看過《人民的名義》,但是對於號稱“勝天半子”的這個人早有耳聞,今日一見,果然有兩把刷子。癲狂中透露著狡詐,虛偽中混合著深情,混跡於幾方勢力之間,或火中取栗,或翻雲覆雨,有點意思。

"

對於影迷來說,今年的這個八月太難熬了,懂得人自然懂。

好消息是,九月份終於來了。

具體點說,《最長一槍》為這個九月開了個好頭。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這部也算是命運多舛的作品,那就是: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好吧,雖然有點繞口,不過確實是走出電影院之後的第一感受。

故事發生在民國的上海,亂世中的十里洋場,花花世界,那個時候在那個地方,鮮血和美酒起飛,流氓和英雄共舞。

主要情節是張三要殺李四,李四要殺張三,張三和李四都找到了王二麻子和他的好基友Mr.Right,但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隔壁的老劉想把張三和李四都殺了,一統江湖,千秋萬代,壽與天齊。當然中間還有諸多打醬油的和死跑龍套的。這樣的故事情節過去已經在熒幕上演了不下一百遍,本身沒有什麼腦洞大開,骨骼清奇的地方,所以片子要是想拍得好看,關鍵之處就落在了演員怎麼演這件事上,順便再把什麼美工啊,音樂啊,道具啊整明白,那就齊活了。

這就是為啥當我看到卡司清單的時候,就已經把這部電影放在了九月必看榜的第一名,哪怕這個月我就只看這麼一部電影,那也只有它了,《最長一槍The Longest Shot》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此處為英文譯名贊一記。The Long Shot本來指的就是那種九死一生,孤注一擲的放手一搏,換成最高級LONGEST,那麼電影背後的野心簡直就是要呼之欲出了。

王志文,好久不見的老戲骨。無論是在熒幕上還是現實中都已經上了年紀的老王再一次用他無可挑剔,幾近化境的表演來親身詮釋了什麼是表演,以及如何把表演變成藝術。如果有機會二刷的話,我都想把王志文的表演一幀一幀的再看一遍,但是轉念一想,熒幕上他的表演是連貫而流暢,端的是一氣呵成,行雲流水,一幀一幀的慢鏡頭固然可以看得足夠仔細,但是還是少了那種渾然天成的味道。

一揚眉,一低首,一轉身,起轉承和,唱唸做打,無不令人目不轉睛。如果說早些年他是靠著老天賞飯吃,肆意揮霍天賦,那麼經過這麼多年歲月打磨之後,褪去了最初的張揚/輕狂/油滑,到如今在屏幕上呈現出來的就是光華內斂,一舉一動,巍峙如嶽,眼波流轉,隱隱有神韻,宗師風範,一覽無餘。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還有一處很有意思的巧合吧,片中飾演賣報兒童的小演員就是王志文的兒子。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片中不是父子勝似父子的人物關係換成現實中的父子同臺,也算是妙手偶得了,所謂真情流露都只能算是標準操作。真正出彩的地方在於那種寄託於劇情的人物形象烘托,所有的表演都是為了劇情服務的,老王自然是懂這個道理,小小王也懂這個道理,這個大概就是家學淵源,虎父無犬子吧。尤其是夜幕下陽臺上面的那一場戲,每個為人父,為人子的觀眾想必都會有所觸動,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如果說王志文是用他的眼神(雖然眼睛小),他的動作(雖然不是動作明星)以及那些成名已久的招牌式表情來證明自己“表演藝術家”的頭銜是如何得來的話,李立群老師(特別想用老師這個詞來形容他)靠的就是他的臺詞。別誤會,不是說他的表演不好,而是臺詞太優秀了!優秀到什麼程度呢?一邊看電影,一邊會不知不覺地模仿他說話,包括語調,吐字,發聲,以及遣詞造句,而且這種模仿完全是下意識的。一個演員的臺詞功力到了這個程度,不得不服。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作為一個臺灣同胞,這口普通話太讚了。《恐怖分子》也好,《光陰的故事》也好,都是李立群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演出,發揮總歸會要稍微容易那麼二三分。轉戰大陸以來,一口鮮明的臺普難免總是會讓人不由自主的齣戲。有些演員可能也就這樣隨波逐流,忙著撈錢了。但是那些真正優秀,不瘋魔,不成活的“戲精”是不會如此放縱自己的不求上進,比如李立群老師,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二位大佬,請收下我的膝蓋和下巴。

如果只是到此為止,那麼《最長一槍》充其量不過就是雙雄對峙,二元世界,已經很好但是還不夠好,顯然導演志不在此,所以他又往前走了兩步半。

第一步是高捷。說實話,一開始並沒有認出這個滿頭白髮的上海灘大佬是何方神仙,直到一不留神隔著屏幕對上了那雙可以去註冊商標的眼睛,和緊緊抿著彎出一道深深弧線的嘴巴,原來是他。作為《悲情城市》,《海上花》,《南國再見,南國》裡面響噹噹的狠角色,高捷在《最長一槍》裡面的表演同樣是霸氣側露,光芒萬丈,那麼到底有多好呢?就算前面站著王志文和李立群兩個已經戲老成精的大拿兒,觀眾依然無法把眼光從他身上挪開。有時候忍不住會去想,他身上那種草根中混雜著江湖的梟雄氣質,到底是與生俱來的天賦還是專業訓練的結果,突然對於見一見現實生活中的高捷充滿了濃厚的興趣。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第二步是許亞軍。雖然沒有看過《人民的名義》,但是對於號稱“勝天半子”的這個人早有耳聞,今日一見,果然有兩把刷子。癲狂中透露著狡詐,虛偽中混合著深情,混跡於幾方勢力之間,或火中取栗,或翻雲覆雨,有點意思。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最後剩下的半步是余男。作為美貌和演技並存,可鹹可甜,能演又能打的一枝花,導演這次並沒有真正用好余男。除了和其他大多數人一樣,把鏡頭更多的聚焦在她凹凸有致的軀體上,並沒有給她進一步釋放情緒能量的空間,雖然這並不是余男第一次遇到類似的尷尬局面。大家似乎只是滿足於讓她去演一個花瓶,即使這明明是一個威力大得驚人的性感炸彈。

"

對於影迷來說,今年的這個八月太難熬了,懂得人自然懂。

好消息是,九月份終於來了。

具體點說,《最長一槍》為這個九月開了個好頭。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這部也算是命運多舛的作品,那就是: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好吧,雖然有點繞口,不過確實是走出電影院之後的第一感受。

故事發生在民國的上海,亂世中的十里洋場,花花世界,那個時候在那個地方,鮮血和美酒起飛,流氓和英雄共舞。

主要情節是張三要殺李四,李四要殺張三,張三和李四都找到了王二麻子和他的好基友Mr.Right,但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隔壁的老劉想把張三和李四都殺了,一統江湖,千秋萬代,壽與天齊。當然中間還有諸多打醬油的和死跑龍套的。這樣的故事情節過去已經在熒幕上演了不下一百遍,本身沒有什麼腦洞大開,骨骼清奇的地方,所以片子要是想拍得好看,關鍵之處就落在了演員怎麼演這件事上,順便再把什麼美工啊,音樂啊,道具啊整明白,那就齊活了。

這就是為啥當我看到卡司清單的時候,就已經把這部電影放在了九月必看榜的第一名,哪怕這個月我就只看這麼一部電影,那也只有它了,《最長一槍The Longest Shot》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此處為英文譯名贊一記。The Long Shot本來指的就是那種九死一生,孤注一擲的放手一搏,換成最高級LONGEST,那麼電影背後的野心簡直就是要呼之欲出了。

王志文,好久不見的老戲骨。無論是在熒幕上還是現實中都已經上了年紀的老王再一次用他無可挑剔,幾近化境的表演來親身詮釋了什麼是表演,以及如何把表演變成藝術。如果有機會二刷的話,我都想把王志文的表演一幀一幀的再看一遍,但是轉念一想,熒幕上他的表演是連貫而流暢,端的是一氣呵成,行雲流水,一幀一幀的慢鏡頭固然可以看得足夠仔細,但是還是少了那種渾然天成的味道。

一揚眉,一低首,一轉身,起轉承和,唱唸做打,無不令人目不轉睛。如果說早些年他是靠著老天賞飯吃,肆意揮霍天賦,那麼經過這麼多年歲月打磨之後,褪去了最初的張揚/輕狂/油滑,到如今在屏幕上呈現出來的就是光華內斂,一舉一動,巍峙如嶽,眼波流轉,隱隱有神韻,宗師風範,一覽無餘。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還有一處很有意思的巧合吧,片中飾演賣報兒童的小演員就是王志文的兒子。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片中不是父子勝似父子的人物關係換成現實中的父子同臺,也算是妙手偶得了,所謂真情流露都只能算是標準操作。真正出彩的地方在於那種寄託於劇情的人物形象烘托,所有的表演都是為了劇情服務的,老王自然是懂這個道理,小小王也懂這個道理,這個大概就是家學淵源,虎父無犬子吧。尤其是夜幕下陽臺上面的那一場戲,每個為人父,為人子的觀眾想必都會有所觸動,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如果說王志文是用他的眼神(雖然眼睛小),他的動作(雖然不是動作明星)以及那些成名已久的招牌式表情來證明自己“表演藝術家”的頭銜是如何得來的話,李立群老師(特別想用老師這個詞來形容他)靠的就是他的臺詞。別誤會,不是說他的表演不好,而是臺詞太優秀了!優秀到什麼程度呢?一邊看電影,一邊會不知不覺地模仿他說話,包括語調,吐字,發聲,以及遣詞造句,而且這種模仿完全是下意識的。一個演員的臺詞功力到了這個程度,不得不服。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作為一個臺灣同胞,這口普通話太讚了。《恐怖分子》也好,《光陰的故事》也好,都是李立群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演出,發揮總歸會要稍微容易那麼二三分。轉戰大陸以來,一口鮮明的臺普難免總是會讓人不由自主的齣戲。有些演員可能也就這樣隨波逐流,忙著撈錢了。但是那些真正優秀,不瘋魔,不成活的“戲精”是不會如此放縱自己的不求上進,比如李立群老師,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二位大佬,請收下我的膝蓋和下巴。

如果只是到此為止,那麼《最長一槍》充其量不過就是雙雄對峙,二元世界,已經很好但是還不夠好,顯然導演志不在此,所以他又往前走了兩步半。

第一步是高捷。說實話,一開始並沒有認出這個滿頭白髮的上海灘大佬是何方神仙,直到一不留神隔著屏幕對上了那雙可以去註冊商標的眼睛,和緊緊抿著彎出一道深深弧線的嘴巴,原來是他。作為《悲情城市》,《海上花》,《南國再見,南國》裡面響噹噹的狠角色,高捷在《最長一槍》裡面的表演同樣是霸氣側露,光芒萬丈,那麼到底有多好呢?就算前面站著王志文和李立群兩個已經戲老成精的大拿兒,觀眾依然無法把眼光從他身上挪開。有時候忍不住會去想,他身上那種草根中混雜著江湖的梟雄氣質,到底是與生俱來的天賦還是專業訓練的結果,突然對於見一見現實生活中的高捷充滿了濃厚的興趣。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第二步是許亞軍。雖然沒有看過《人民的名義》,但是對於號稱“勝天半子”的這個人早有耳聞,今日一見,果然有兩把刷子。癲狂中透露著狡詐,虛偽中混合著深情,混跡於幾方勢力之間,或火中取栗,或翻雲覆雨,有點意思。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最後剩下的半步是余男。作為美貌和演技並存,可鹹可甜,能演又能打的一枝花,導演這次並沒有真正用好余男。除了和其他大多數人一樣,把鏡頭更多的聚焦在她凹凸有致的軀體上,並沒有給她進一步釋放情緒能量的空間,雖然這並不是余男第一次遇到類似的尷尬局面。大家似乎只是滿足於讓她去演一個花瓶,即使這明明是一個威力大得驚人的性感炸彈。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大大小小的角兒們都到齊了,那麼唱戲的舞臺搭得怎麼樣呢?

相當不錯。

有人說,一個會用光的攝影,片子一般不會太難看,比如《一代宗師》;

有人說,一個會配樂的劇組,片子一般也不會太難看,比如《臥虎藏龍》;

"

對於影迷來說,今年的這個八月太難熬了,懂得人自然懂。

好消息是,九月份終於來了。

具體點說,《最長一槍》為這個九月開了個好頭。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這部也算是命運多舛的作品,那就是: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好吧,雖然有點繞口,不過確實是走出電影院之後的第一感受。

故事發生在民國的上海,亂世中的十里洋場,花花世界,那個時候在那個地方,鮮血和美酒起飛,流氓和英雄共舞。

主要情節是張三要殺李四,李四要殺張三,張三和李四都找到了王二麻子和他的好基友Mr.Right,但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隔壁的老劉想把張三和李四都殺了,一統江湖,千秋萬代,壽與天齊。當然中間還有諸多打醬油的和死跑龍套的。這樣的故事情節過去已經在熒幕上演了不下一百遍,本身沒有什麼腦洞大開,骨骼清奇的地方,所以片子要是想拍得好看,關鍵之處就落在了演員怎麼演這件事上,順便再把什麼美工啊,音樂啊,道具啊整明白,那就齊活了。

這就是為啥當我看到卡司清單的時候,就已經把這部電影放在了九月必看榜的第一名,哪怕這個月我就只看這麼一部電影,那也只有它了,《最長一槍The Longest Shot》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此處為英文譯名贊一記。The Long Shot本來指的就是那種九死一生,孤注一擲的放手一搏,換成最高級LONGEST,那麼電影背後的野心簡直就是要呼之欲出了。

王志文,好久不見的老戲骨。無論是在熒幕上還是現實中都已經上了年紀的老王再一次用他無可挑剔,幾近化境的表演來親身詮釋了什麼是表演,以及如何把表演變成藝術。如果有機會二刷的話,我都想把王志文的表演一幀一幀的再看一遍,但是轉念一想,熒幕上他的表演是連貫而流暢,端的是一氣呵成,行雲流水,一幀一幀的慢鏡頭固然可以看得足夠仔細,但是還是少了那種渾然天成的味道。

一揚眉,一低首,一轉身,起轉承和,唱唸做打,無不令人目不轉睛。如果說早些年他是靠著老天賞飯吃,肆意揮霍天賦,那麼經過這麼多年歲月打磨之後,褪去了最初的張揚/輕狂/油滑,到如今在屏幕上呈現出來的就是光華內斂,一舉一動,巍峙如嶽,眼波流轉,隱隱有神韻,宗師風範,一覽無餘。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還有一處很有意思的巧合吧,片中飾演賣報兒童的小演員就是王志文的兒子。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片中不是父子勝似父子的人物關係換成現實中的父子同臺,也算是妙手偶得了,所謂真情流露都只能算是標準操作。真正出彩的地方在於那種寄託於劇情的人物形象烘托,所有的表演都是為了劇情服務的,老王自然是懂這個道理,小小王也懂這個道理,這個大概就是家學淵源,虎父無犬子吧。尤其是夜幕下陽臺上面的那一場戲,每個為人父,為人子的觀眾想必都會有所觸動,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如果說王志文是用他的眼神(雖然眼睛小),他的動作(雖然不是動作明星)以及那些成名已久的招牌式表情來證明自己“表演藝術家”的頭銜是如何得來的話,李立群老師(特別想用老師這個詞來形容他)靠的就是他的臺詞。別誤會,不是說他的表演不好,而是臺詞太優秀了!優秀到什麼程度呢?一邊看電影,一邊會不知不覺地模仿他說話,包括語調,吐字,發聲,以及遣詞造句,而且這種模仿完全是下意識的。一個演員的臺詞功力到了這個程度,不得不服。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作為一個臺灣同胞,這口普通話太讚了。《恐怖分子》也好,《光陰的故事》也好,都是李立群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演出,發揮總歸會要稍微容易那麼二三分。轉戰大陸以來,一口鮮明的臺普難免總是會讓人不由自主的齣戲。有些演員可能也就這樣隨波逐流,忙著撈錢了。但是那些真正優秀,不瘋魔,不成活的“戲精”是不會如此放縱自己的不求上進,比如李立群老師,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二位大佬,請收下我的膝蓋和下巴。

如果只是到此為止,那麼《最長一槍》充其量不過就是雙雄對峙,二元世界,已經很好但是還不夠好,顯然導演志不在此,所以他又往前走了兩步半。

第一步是高捷。說實話,一開始並沒有認出這個滿頭白髮的上海灘大佬是何方神仙,直到一不留神隔著屏幕對上了那雙可以去註冊商標的眼睛,和緊緊抿著彎出一道深深弧線的嘴巴,原來是他。作為《悲情城市》,《海上花》,《南國再見,南國》裡面響噹噹的狠角色,高捷在《最長一槍》裡面的表演同樣是霸氣側露,光芒萬丈,那麼到底有多好呢?就算前面站著王志文和李立群兩個已經戲老成精的大拿兒,觀眾依然無法把眼光從他身上挪開。有時候忍不住會去想,他身上那種草根中混雜著江湖的梟雄氣質,到底是與生俱來的天賦還是專業訓練的結果,突然對於見一見現實生活中的高捷充滿了濃厚的興趣。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第二步是許亞軍。雖然沒有看過《人民的名義》,但是對於號稱“勝天半子”的這個人早有耳聞,今日一見,果然有兩把刷子。癲狂中透露著狡詐,虛偽中混合著深情,混跡於幾方勢力之間,或火中取栗,或翻雲覆雨,有點意思。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最後剩下的半步是余男。作為美貌和演技並存,可鹹可甜,能演又能打的一枝花,導演這次並沒有真正用好余男。除了和其他大多數人一樣,把鏡頭更多的聚焦在她凹凸有致的軀體上,並沒有給她進一步釋放情緒能量的空間,雖然這並不是余男第一次遇到類似的尷尬局面。大家似乎只是滿足於讓她去演一個花瓶,即使這明明是一個威力大得驚人的性感炸彈。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大大小小的角兒們都到齊了,那麼唱戲的舞臺搭得怎麼樣呢?

相當不錯。

有人說,一個會用光的攝影,片子一般不會太難看,比如《一代宗師》;

有人說,一個會配樂的劇組,片子一般也不會太難看,比如《臥虎藏龍》;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當然《最長一槍》還沒有超越上面兩部的高度。不過在最大程度還原三十年代上海這一點上,劇組幹得不錯,在利用各種暖色調營造懷舊氛圍上,劇組幹得也不錯,還有,在切換明暗光線的同時無縫插入背景音樂,藉此暗示劇情走向或者人物內心活動方面,劇組一樣乾得很棒。配上製作考究的服飾,器皿,外景,使得影片整體的質感上了一個臺階,通俗點來說,就是那種含而不露但是很高級的感覺。以上諸多元素組合起來,使得觀影途中常常會想起另外一部無論是題材還是風格都有頗多相似之處的好片兒:《羅曼蒂克消亡史》,確實屬於近期難得一見,不容錯過的選擇。

"

對於影迷來說,今年的這個八月太難熬了,懂得人自然懂。

好消息是,九月份終於來了。

具體點說,《最長一槍》為這個九月開了個好頭。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這部也算是命運多舛的作品,那就是: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好吧,雖然有點繞口,不過確實是走出電影院之後的第一感受。

故事發生在民國的上海,亂世中的十里洋場,花花世界,那個時候在那個地方,鮮血和美酒起飛,流氓和英雄共舞。

主要情節是張三要殺李四,李四要殺張三,張三和李四都找到了王二麻子和他的好基友Mr.Right,但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隔壁的老劉想把張三和李四都殺了,一統江湖,千秋萬代,壽與天齊。當然中間還有諸多打醬油的和死跑龍套的。這樣的故事情節過去已經在熒幕上演了不下一百遍,本身沒有什麼腦洞大開,骨骼清奇的地方,所以片子要是想拍得好看,關鍵之處就落在了演員怎麼演這件事上,順便再把什麼美工啊,音樂啊,道具啊整明白,那就齊活了。

這就是為啥當我看到卡司清單的時候,就已經把這部電影放在了九月必看榜的第一名,哪怕這個月我就只看這麼一部電影,那也只有它了,《最長一槍The Longest Shot》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此處為英文譯名贊一記。The Long Shot本來指的就是那種九死一生,孤注一擲的放手一搏,換成最高級LONGEST,那麼電影背後的野心簡直就是要呼之欲出了。

王志文,好久不見的老戲骨。無論是在熒幕上還是現實中都已經上了年紀的老王再一次用他無可挑剔,幾近化境的表演來親身詮釋了什麼是表演,以及如何把表演變成藝術。如果有機會二刷的話,我都想把王志文的表演一幀一幀的再看一遍,但是轉念一想,熒幕上他的表演是連貫而流暢,端的是一氣呵成,行雲流水,一幀一幀的慢鏡頭固然可以看得足夠仔細,但是還是少了那種渾然天成的味道。

一揚眉,一低首,一轉身,起轉承和,唱唸做打,無不令人目不轉睛。如果說早些年他是靠著老天賞飯吃,肆意揮霍天賦,那麼經過這麼多年歲月打磨之後,褪去了最初的張揚/輕狂/油滑,到如今在屏幕上呈現出來的就是光華內斂,一舉一動,巍峙如嶽,眼波流轉,隱隱有神韻,宗師風範,一覽無餘。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還有一處很有意思的巧合吧,片中飾演賣報兒童的小演員就是王志文的兒子。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片中不是父子勝似父子的人物關係換成現實中的父子同臺,也算是妙手偶得了,所謂真情流露都只能算是標準操作。真正出彩的地方在於那種寄託於劇情的人物形象烘托,所有的表演都是為了劇情服務的,老王自然是懂這個道理,小小王也懂這個道理,這個大概就是家學淵源,虎父無犬子吧。尤其是夜幕下陽臺上面的那一場戲,每個為人父,為人子的觀眾想必都會有所觸動,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如果說王志文是用他的眼神(雖然眼睛小),他的動作(雖然不是動作明星)以及那些成名已久的招牌式表情來證明自己“表演藝術家”的頭銜是如何得來的話,李立群老師(特別想用老師這個詞來形容他)靠的就是他的臺詞。別誤會,不是說他的表演不好,而是臺詞太優秀了!優秀到什麼程度呢?一邊看電影,一邊會不知不覺地模仿他說話,包括語調,吐字,發聲,以及遣詞造句,而且這種模仿完全是下意識的。一個演員的臺詞功力到了這個程度,不得不服。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作為一個臺灣同胞,這口普通話太讚了。《恐怖分子》也好,《光陰的故事》也好,都是李立群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演出,發揮總歸會要稍微容易那麼二三分。轉戰大陸以來,一口鮮明的臺普難免總是會讓人不由自主的齣戲。有些演員可能也就這樣隨波逐流,忙著撈錢了。但是那些真正優秀,不瘋魔,不成活的“戲精”是不會如此放縱自己的不求上進,比如李立群老師,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二位大佬,請收下我的膝蓋和下巴。

如果只是到此為止,那麼《最長一槍》充其量不過就是雙雄對峙,二元世界,已經很好但是還不夠好,顯然導演志不在此,所以他又往前走了兩步半。

第一步是高捷。說實話,一開始並沒有認出這個滿頭白髮的上海灘大佬是何方神仙,直到一不留神隔著屏幕對上了那雙可以去註冊商標的眼睛,和緊緊抿著彎出一道深深弧線的嘴巴,原來是他。作為《悲情城市》,《海上花》,《南國再見,南國》裡面響噹噹的狠角色,高捷在《最長一槍》裡面的表演同樣是霸氣側露,光芒萬丈,那麼到底有多好呢?就算前面站著王志文和李立群兩個已經戲老成精的大拿兒,觀眾依然無法把眼光從他身上挪開。有時候忍不住會去想,他身上那種草根中混雜著江湖的梟雄氣質,到底是與生俱來的天賦還是專業訓練的結果,突然對於見一見現實生活中的高捷充滿了濃厚的興趣。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第二步是許亞軍。雖然沒有看過《人民的名義》,但是對於號稱“勝天半子”的這個人早有耳聞,今日一見,果然有兩把刷子。癲狂中透露著狡詐,虛偽中混合著深情,混跡於幾方勢力之間,或火中取栗,或翻雲覆雨,有點意思。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最後剩下的半步是余男。作為美貌和演技並存,可鹹可甜,能演又能打的一枝花,導演這次並沒有真正用好余男。除了和其他大多數人一樣,把鏡頭更多的聚焦在她凹凸有致的軀體上,並沒有給她進一步釋放情緒能量的空間,雖然這並不是余男第一次遇到類似的尷尬局面。大家似乎只是滿足於讓她去演一個花瓶,即使這明明是一個威力大得驚人的性感炸彈。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大大小小的角兒們都到齊了,那麼唱戲的舞臺搭得怎麼樣呢?

相當不錯。

有人說,一個會用光的攝影,片子一般不會太難看,比如《一代宗師》;

有人說,一個會配樂的劇組,片子一般也不會太難看,比如《臥虎藏龍》;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當然《最長一槍》還沒有超越上面兩部的高度。不過在最大程度還原三十年代上海這一點上,劇組幹得不錯,在利用各種暖色調營造懷舊氛圍上,劇組幹得也不錯,還有,在切換明暗光線的同時無縫插入背景音樂,藉此暗示劇情走向或者人物內心活動方面,劇組一樣乾得很棒。配上製作考究的服飾,器皿,外景,使得影片整體的質感上了一個臺階,通俗點來說,就是那種含而不露但是很高級的感覺。以上諸多元素組合起來,使得觀影途中常常會想起另外一部無論是題材還是風格都有頗多相似之處的好片兒:《羅曼蒂克消亡史》,確實屬於近期難得一見,不容錯過的選擇。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如果讓我給本片打分的話,滿分五顆星,《最長一槍》可以拿下四顆星。

半顆星是因為最後的群戲。不知道是後期剪輯的問題,還是現場導演調度走位的問題,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吧。情緒已經發酵到位的觀眾正滿心期待最後大結局,突然只聽見砰砰砰,啪啪啪,然後就看到一地血泊中橫七豎八的各色屍體。高潮來得是夠猛,但是太快了,快到讓人感覺前面那麼多鋪墊,那麼多醞釀,怎麼這麼一下子就沒了呢?

"

對於影迷來說,今年的這個八月太難熬了,懂得人自然懂。

好消息是,九月份終於來了。

具體點說,《最長一槍》為這個九月開了個好頭。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這部也算是命運多舛的作品,那就是: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好吧,雖然有點繞口,不過確實是走出電影院之後的第一感受。

故事發生在民國的上海,亂世中的十里洋場,花花世界,那個時候在那個地方,鮮血和美酒起飛,流氓和英雄共舞。

主要情節是張三要殺李四,李四要殺張三,張三和李四都找到了王二麻子和他的好基友Mr.Right,但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隔壁的老劉想把張三和李四都殺了,一統江湖,千秋萬代,壽與天齊。當然中間還有諸多打醬油的和死跑龍套的。這樣的故事情節過去已經在熒幕上演了不下一百遍,本身沒有什麼腦洞大開,骨骼清奇的地方,所以片子要是想拍得好看,關鍵之處就落在了演員怎麼演這件事上,順便再把什麼美工啊,音樂啊,道具啊整明白,那就齊活了。

這就是為啥當我看到卡司清單的時候,就已經把這部電影放在了九月必看榜的第一名,哪怕這個月我就只看這麼一部電影,那也只有它了,《最長一槍The Longest Shot》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此處為英文譯名贊一記。The Long Shot本來指的就是那種九死一生,孤注一擲的放手一搏,換成最高級LONGEST,那麼電影背後的野心簡直就是要呼之欲出了。

王志文,好久不見的老戲骨。無論是在熒幕上還是現實中都已經上了年紀的老王再一次用他無可挑剔,幾近化境的表演來親身詮釋了什麼是表演,以及如何把表演變成藝術。如果有機會二刷的話,我都想把王志文的表演一幀一幀的再看一遍,但是轉念一想,熒幕上他的表演是連貫而流暢,端的是一氣呵成,行雲流水,一幀一幀的慢鏡頭固然可以看得足夠仔細,但是還是少了那種渾然天成的味道。

一揚眉,一低首,一轉身,起轉承和,唱唸做打,無不令人目不轉睛。如果說早些年他是靠著老天賞飯吃,肆意揮霍天賦,那麼經過這麼多年歲月打磨之後,褪去了最初的張揚/輕狂/油滑,到如今在屏幕上呈現出來的就是光華內斂,一舉一動,巍峙如嶽,眼波流轉,隱隱有神韻,宗師風範,一覽無餘。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還有一處很有意思的巧合吧,片中飾演賣報兒童的小演員就是王志文的兒子。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片中不是父子勝似父子的人物關係換成現實中的父子同臺,也算是妙手偶得了,所謂真情流露都只能算是標準操作。真正出彩的地方在於那種寄託於劇情的人物形象烘托,所有的表演都是為了劇情服務的,老王自然是懂這個道理,小小王也懂這個道理,這個大概就是家學淵源,虎父無犬子吧。尤其是夜幕下陽臺上面的那一場戲,每個為人父,為人子的觀眾想必都會有所觸動,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如果說王志文是用他的眼神(雖然眼睛小),他的動作(雖然不是動作明星)以及那些成名已久的招牌式表情來證明自己“表演藝術家”的頭銜是如何得來的話,李立群老師(特別想用老師這個詞來形容他)靠的就是他的臺詞。別誤會,不是說他的表演不好,而是臺詞太優秀了!優秀到什麼程度呢?一邊看電影,一邊會不知不覺地模仿他說話,包括語調,吐字,發聲,以及遣詞造句,而且這種模仿完全是下意識的。一個演員的臺詞功力到了這個程度,不得不服。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作為一個臺灣同胞,這口普通話太讚了。《恐怖分子》也好,《光陰的故事》也好,都是李立群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演出,發揮總歸會要稍微容易那麼二三分。轉戰大陸以來,一口鮮明的臺普難免總是會讓人不由自主的齣戲。有些演員可能也就這樣隨波逐流,忙著撈錢了。但是那些真正優秀,不瘋魔,不成活的“戲精”是不會如此放縱自己的不求上進,比如李立群老師,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二位大佬,請收下我的膝蓋和下巴。

如果只是到此為止,那麼《最長一槍》充其量不過就是雙雄對峙,二元世界,已經很好但是還不夠好,顯然導演志不在此,所以他又往前走了兩步半。

第一步是高捷。說實話,一開始並沒有認出這個滿頭白髮的上海灘大佬是何方神仙,直到一不留神隔著屏幕對上了那雙可以去註冊商標的眼睛,和緊緊抿著彎出一道深深弧線的嘴巴,原來是他。作為《悲情城市》,《海上花》,《南國再見,南國》裡面響噹噹的狠角色,高捷在《最長一槍》裡面的表演同樣是霸氣側露,光芒萬丈,那麼到底有多好呢?就算前面站著王志文和李立群兩個已經戲老成精的大拿兒,觀眾依然無法把眼光從他身上挪開。有時候忍不住會去想,他身上那種草根中混雜著江湖的梟雄氣質,到底是與生俱來的天賦還是專業訓練的結果,突然對於見一見現實生活中的高捷充滿了濃厚的興趣。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第二步是許亞軍。雖然沒有看過《人民的名義》,但是對於號稱“勝天半子”的這個人早有耳聞,今日一見,果然有兩把刷子。癲狂中透露著狡詐,虛偽中混合著深情,混跡於幾方勢力之間,或火中取栗,或翻雲覆雨,有點意思。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最後剩下的半步是余男。作為美貌和演技並存,可鹹可甜,能演又能打的一枝花,導演這次並沒有真正用好余男。除了和其他大多數人一樣,把鏡頭更多的聚焦在她凹凸有致的軀體上,並沒有給她進一步釋放情緒能量的空間,雖然這並不是余男第一次遇到類似的尷尬局面。大家似乎只是滿足於讓她去演一個花瓶,即使這明明是一個威力大得驚人的性感炸彈。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大大小小的角兒們都到齊了,那麼唱戲的舞臺搭得怎麼樣呢?

相當不錯。

有人說,一個會用光的攝影,片子一般不會太難看,比如《一代宗師》;

有人說,一個會配樂的劇組,片子一般也不會太難看,比如《臥虎藏龍》;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當然《最長一槍》還沒有超越上面兩部的高度。不過在最大程度還原三十年代上海這一點上,劇組幹得不錯,在利用各種暖色調營造懷舊氛圍上,劇組幹得也不錯,還有,在切換明暗光線的同時無縫插入背景音樂,藉此暗示劇情走向或者人物內心活動方面,劇組一樣乾得很棒。配上製作考究的服飾,器皿,外景,使得影片整體的質感上了一個臺階,通俗點來說,就是那種含而不露但是很高級的感覺。以上諸多元素組合起來,使得觀影途中常常會想起另外一部無論是題材還是風格都有頗多相似之處的好片兒:《羅曼蒂克消亡史》,確實屬於近期難得一見,不容錯過的選擇。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如果讓我給本片打分的話,滿分五顆星,《最長一槍》可以拿下四顆星。

半顆星是因為最後的群戲。不知道是後期剪輯的問題,還是現場導演調度走位的問題,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吧。情緒已經發酵到位的觀眾正滿心期待最後大結局,突然只聽見砰砰砰,啪啪啪,然後就看到一地血泊中橫七豎八的各色屍體。高潮來得是夠猛,但是太快了,快到讓人感覺前面那麼多鋪墊,那麼多醞釀,怎麼這麼一下子就沒了呢?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另外半顆星是對於有點過於枝繁葉茂的旁線一點點微詞吧。畢竟片長只有兩個小時,一條明線,一條暗線,加上一到兩根旁線就足夠了。太多的旁線一來是會沖淡劇情,無法聚焦,二來是顯得囉嗦,纏夾不清,三來要是處理不好的話,反倒會破壞影片的整體結構,給人一種畫蛇添足的感覺。所以,不妨適當做一些減法?

最後一句話總結。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

"

對於影迷來說,今年的這個八月太難熬了,懂得人自然懂。

好消息是,九月份終於來了。

具體點說,《最長一槍》為這個九月開了個好頭。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這部也算是命運多舛的作品,那就是: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好吧,雖然有點繞口,不過確實是走出電影院之後的第一感受。

故事發生在民國的上海,亂世中的十里洋場,花花世界,那個時候在那個地方,鮮血和美酒起飛,流氓和英雄共舞。

主要情節是張三要殺李四,李四要殺張三,張三和李四都找到了王二麻子和他的好基友Mr.Right,但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隔壁的老劉想把張三和李四都殺了,一統江湖,千秋萬代,壽與天齊。當然中間還有諸多打醬油的和死跑龍套的。這樣的故事情節過去已經在熒幕上演了不下一百遍,本身沒有什麼腦洞大開,骨骼清奇的地方,所以片子要是想拍得好看,關鍵之處就落在了演員怎麼演這件事上,順便再把什麼美工啊,音樂啊,道具啊整明白,那就齊活了。

這就是為啥當我看到卡司清單的時候,就已經把這部電影放在了九月必看榜的第一名,哪怕這個月我就只看這麼一部電影,那也只有它了,《最長一槍The Longest Shot》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此處為英文譯名贊一記。The Long Shot本來指的就是那種九死一生,孤注一擲的放手一搏,換成最高級LONGEST,那麼電影背後的野心簡直就是要呼之欲出了。

王志文,好久不見的老戲骨。無論是在熒幕上還是現實中都已經上了年紀的老王再一次用他無可挑剔,幾近化境的表演來親身詮釋了什麼是表演,以及如何把表演變成藝術。如果有機會二刷的話,我都想把王志文的表演一幀一幀的再看一遍,但是轉念一想,熒幕上他的表演是連貫而流暢,端的是一氣呵成,行雲流水,一幀一幀的慢鏡頭固然可以看得足夠仔細,但是還是少了那種渾然天成的味道。

一揚眉,一低首,一轉身,起轉承和,唱唸做打,無不令人目不轉睛。如果說早些年他是靠著老天賞飯吃,肆意揮霍天賦,那麼經過這麼多年歲月打磨之後,褪去了最初的張揚/輕狂/油滑,到如今在屏幕上呈現出來的就是光華內斂,一舉一動,巍峙如嶽,眼波流轉,隱隱有神韻,宗師風範,一覽無餘。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還有一處很有意思的巧合吧,片中飾演賣報兒童的小演員就是王志文的兒子。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片中不是父子勝似父子的人物關係換成現實中的父子同臺,也算是妙手偶得了,所謂真情流露都只能算是標準操作。真正出彩的地方在於那種寄託於劇情的人物形象烘托,所有的表演都是為了劇情服務的,老王自然是懂這個道理,小小王也懂這個道理,這個大概就是家學淵源,虎父無犬子吧。尤其是夜幕下陽臺上面的那一場戲,每個為人父,為人子的觀眾想必都會有所觸動,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如果說王志文是用他的眼神(雖然眼睛小),他的動作(雖然不是動作明星)以及那些成名已久的招牌式表情來證明自己“表演藝術家”的頭銜是如何得來的話,李立群老師(特別想用老師這個詞來形容他)靠的就是他的臺詞。別誤會,不是說他的表演不好,而是臺詞太優秀了!優秀到什麼程度呢?一邊看電影,一邊會不知不覺地模仿他說話,包括語調,吐字,發聲,以及遣詞造句,而且這種模仿完全是下意識的。一個演員的臺詞功力到了這個程度,不得不服。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作為一個臺灣同胞,這口普通話太讚了。《恐怖分子》也好,《光陰的故事》也好,都是李立群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演出,發揮總歸會要稍微容易那麼二三分。轉戰大陸以來,一口鮮明的臺普難免總是會讓人不由自主的齣戲。有些演員可能也就這樣隨波逐流,忙著撈錢了。但是那些真正優秀,不瘋魔,不成活的“戲精”是不會如此放縱自己的不求上進,比如李立群老師,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二位大佬,請收下我的膝蓋和下巴。

如果只是到此為止,那麼《最長一槍》充其量不過就是雙雄對峙,二元世界,已經很好但是還不夠好,顯然導演志不在此,所以他又往前走了兩步半。

第一步是高捷。說實話,一開始並沒有認出這個滿頭白髮的上海灘大佬是何方神仙,直到一不留神隔著屏幕對上了那雙可以去註冊商標的眼睛,和緊緊抿著彎出一道深深弧線的嘴巴,原來是他。作為《悲情城市》,《海上花》,《南國再見,南國》裡面響噹噹的狠角色,高捷在《最長一槍》裡面的表演同樣是霸氣側露,光芒萬丈,那麼到底有多好呢?就算前面站著王志文和李立群兩個已經戲老成精的大拿兒,觀眾依然無法把眼光從他身上挪開。有時候忍不住會去想,他身上那種草根中混雜著江湖的梟雄氣質,到底是與生俱來的天賦還是專業訓練的結果,突然對於見一見現實生活中的高捷充滿了濃厚的興趣。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第二步是許亞軍。雖然沒有看過《人民的名義》,但是對於號稱“勝天半子”的這個人早有耳聞,今日一見,果然有兩把刷子。癲狂中透露著狡詐,虛偽中混合著深情,混跡於幾方勢力之間,或火中取栗,或翻雲覆雨,有點意思。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最後剩下的半步是余男。作為美貌和演技並存,可鹹可甜,能演又能打的一枝花,導演這次並沒有真正用好余男。除了和其他大多數人一樣,把鏡頭更多的聚焦在她凹凸有致的軀體上,並沒有給她進一步釋放情緒能量的空間,雖然這並不是余男第一次遇到類似的尷尬局面。大家似乎只是滿足於讓她去演一個花瓶,即使這明明是一個威力大得驚人的性感炸彈。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大大小小的角兒們都到齊了,那麼唱戲的舞臺搭得怎麼樣呢?

相當不錯。

有人說,一個會用光的攝影,片子一般不會太難看,比如《一代宗師》;

有人說,一個會配樂的劇組,片子一般也不會太難看,比如《臥虎藏龍》;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當然《最長一槍》還沒有超越上面兩部的高度。不過在最大程度還原三十年代上海這一點上,劇組幹得不錯,在利用各種暖色調營造懷舊氛圍上,劇組幹得也不錯,還有,在切換明暗光線的同時無縫插入背景音樂,藉此暗示劇情走向或者人物內心活動方面,劇組一樣乾得很棒。配上製作考究的服飾,器皿,外景,使得影片整體的質感上了一個臺階,通俗點來說,就是那種含而不露但是很高級的感覺。以上諸多元素組合起來,使得觀影途中常常會想起另外一部無論是題材還是風格都有頗多相似之處的好片兒:《羅曼蒂克消亡史》,確實屬於近期難得一見,不容錯過的選擇。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如果讓我給本片打分的話,滿分五顆星,《最長一槍》可以拿下四顆星。

半顆星是因為最後的群戲。不知道是後期剪輯的問題,還是現場導演調度走位的問題,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吧。情緒已經發酵到位的觀眾正滿心期待最後大結局,突然只聽見砰砰砰,啪啪啪,然後就看到一地血泊中橫七豎八的各色屍體。高潮來得是夠猛,但是太快了,快到讓人感覺前面那麼多鋪墊,那麼多醞釀,怎麼這麼一下子就沒了呢?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另外半顆星是對於有點過於枝繁葉茂的旁線一點點微詞吧。畢竟片長只有兩個小時,一條明線,一條暗線,加上一到兩根旁線就足夠了。太多的旁線一來是會沖淡劇情,無法聚焦,二來是顯得囉嗦,纏夾不清,三來要是處理不好的話,反倒會破壞影片的整體結構,給人一種畫蛇添足的感覺。所以,不妨適當做一些減法?

最後一句話總結。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

就算是單單為了去現場看到他們的表演,就已經值回票價了:《最長一槍》

這樣的電影看著才過癮啊!《至暗時刻Darkest Hour》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卻只看到煙:《至愛梵高》一個老混蛋是如何煉成的?《老獸》愛如潮水,永不停歇:《相愛相親》《一念無明》,到底有多好?愛,尊嚴,以及最後的死亡:《愛在記憶消逝前》所謂讀書,不過是為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已:《無問西東》世界上每多一個人看過這部電影,這個世界的未來就多一分希望:《V字仇殺隊》從《E.T.》到《頭號玩家》,你大爺還是你大爺!今天,我又看了一遍《模仿遊戲The Imitation Game》哀莫大於心死:《海邊的曼徹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才過了十年,難道就已經忘得一乾二淨了嘛?《監守自盜Inside Job》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