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歆磊:網易嚴選的困境與出路 | 洞見

陳歆磊:網易嚴選的困境與出路 | 洞見

“以嚴謹的態度,為中國消費者甄選天下優品”,網易自2006年上線,堅持走精品電商道路。但在今年初,曝出大規模裁員、GMV增速放緩等負面消息。網易嚴選是存在什麼問題嗎?

SAIF市場營銷學教授、副院長陳歆磊與研究員李嘉怡受邀為FT中文網撰稿,分析網易嚴選目前的困境。

陳歆磊:網易嚴選的困境與出路 | 洞見

2016年4月,網易嚴選正式上線,定位精品電商,要“以嚴謹的態度,為中國消費者甄選天下優品”。 自上線起嚴選就迅速走紅,據花旗銀行研究部於2016年10月發佈的研究報告,自正式上線後的僅4個月,網易嚴選註冊用戶超過2300萬,月均流水達5000萬元。其後,網易CEO丁磊更是給嚴選立下2017年實現70億GMV、2018年實現200億GMV的目標。但是,一路走來“順風順水”的網易嚴選,卻在今年初曝出大規模裁員、GMV增速放緩等負面消息。網易嚴選是存在什麼問題嗎?

經過多年發展,網絡零售市場份額基本穩定,形成了以淘寶、京東為首的“頭部玩家”格局,與此同時,流量紅利逐漸消失。在這種情況下,差異化競爭變得非常重要。有觀點認為網易嚴選的差異化是在做社群經濟。但我們認為“社交”說不上是嚴選的創新。實際上,在社交上做得不錯的電商很多,小紅書就是其中之一。

事實上,以我們的觀點,網易嚴選的最大的差異化在於做 “自有品牌”電商。

在過去的幾十年,自有品牌在零售業變得越來越重要。大的零售商如沃爾瑪,其自有品牌銷量佔比接近40%。 而且,許多企業依靠自有品牌在電商的競爭下獲得成功,例如迪卡儂與Aldi等等。其中極具代表性的Aldi於1913年創立於德國,是一家主打食品銷售的連鎖超市,其店內95%以上的產品都是自有品牌。Aldi品牌商品的平均價格甚至比沃爾瑪再低21%,並“用沃爾瑪的方式打敗了沃爾瑪”——自沃爾瑪1998年進入德國後,每年虧損數千萬美元,直到2006年退出德國,共累計虧損10億美元。

由此可見,自有品牌的戰略不但可行,甚至可以用來抵禦行業巨頭。那麼,網易嚴選做自有品牌電商到底遇到了什麼問題呢?

陳歆磊:網易嚴選的困境與出路 | 洞見

首先,“精品電商”的中高端定位比較困難。中高端定位意味著價格必然不低。事實上亦是如此,網易嚴選的售價雖低於品牌商,但比非品牌電商所售同款要貴出不少。問題是,網易嚴選所採用的ODM模式,除非有特殊約定,並不禁止製造商將設計方案和產品同時出售給多個品牌,也不禁止其自行出售所生產的產品。那麼一旦嚴選上的售價達到一定高度,便會面臨來自供應商的競爭——在對其供貨之餘,供應鏈商家會自行開店銷售,且在價格上更有競爭力。另一方面,中高端的定位將嚴選放在了與品牌商競爭的對立位置上。由於網易嚴選的品牌還未成熟,追求品質的客戶未必全會為嚴選的相對低價買單。

因此,在線上做“自有品牌”,如果沒有強大的品牌認知,最可行的方法就是做到優質低價,但這與網易嚴選的“中高端定位”是相悖的。縱觀國內外零售發展史, 依靠“自有品牌”獲勝的企業大部分是走低價優質的平民路線——Aldi之所以成功,就源於其在絕對低價的基礎上保證了質量。由此看來,網易嚴選首先需要改變定位。

其次,SKU與品類上沒有做到專、精。為了達到200億GMV的目標,這兩年網易嚴選一直在品類擴張的道路上飛奔。據悉,網易嚴選剛上線時只有數百個SKU。但目前的SKU數已過萬,涵蓋服飾、洗護、家居等各個方面。快速擴展SKU勢必會導致資金投入直線上升,最後現金流產生問題。丁磊對嚴選是不允許斷貨的,這意味著會降低庫存週轉率,而庫存高企一直是零售業的重大風險之一。再者,SKU的盲目擴大可能導致商品力的下降。嚴選所售商品品類並不專一,而且ODM模式下嚴選需要介入供應商選擇、生產、質量檢查等各個環節,這對產品經理各方面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在快速擴張SKU的情況下,產品經理是否有能力兼顧每個產品,這並不好說。事實上,SKU擴張和品控之間的矛盾已有體現,例如2016年的Classic歐式壓鑄鐵鍋事件。

而反觀一些成功企業,Aldi聚焦於食品,迪卡儂聚焦於體育用品,宜家聚焦於家居,種種成功案例預示嚴選在品類上需要聚焦,在某一品類上做專、做精之後再考慮是否拓展其他品類。否則,凡客誠品就是前車之鑑。零售業的理想商業模式是像 COSTCO那樣,少量SKU但是單品銷量很大。COSTCO的SKU是4000個,而我們提到的Aldi發展了百餘年,其SKU是1400個,每個門店只有600多件商品。此外,1943年創立的宜家目前SKU數量將近一萬,1976年創立的迪卡儂至今也僅發展了一萬多SKU。少量SKU不但可以降低庫存週期,還能有效提升與供應商的議價能力,也有利於對商品品質的把控。

最後,成本和供應鏈的控制是關鍵。從2018年Q4財報來看,該季度網易的電商業務收入66.8億元,漲幅43.5%,但該業務成本卻增長了48%,同時,電商業務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7.4%跌至4.5% 。對此,網易官方解釋是因2018年Q4的大規模促銷所導致。年末促銷是零售業的常態,國外有黑色星期五、boxing-day,國內有雙十一、雙十二,拿這個來解釋並沒有說服力。

導致成本增長的主因還是來自於對成本控制做得不到位。壓低成本和保證質量是自有品牌能夠持久的關鍵。在互聯網的競爭下,能存活下來的企業其成本和供應鏈都控制的很好。例如Aldi,為控制成本設立了“20不”法則,例如“沒有奢華的辦公室和公用車”、“不宣傳,不公關”等,將零售行業的慣用做法全部否定,不但禁止了部分支出也簡化了公司管理流程,節省運營成本。在供應鏈方面,Aldi面向全球邀請優秀代工廠成為其供應商,並向供應商保證不會突然減少訂單、延遲付費等,但是要求代工廠必須主動申請,通過審核才能成為供應商,並要其給予價格優惠和保證質量。類似的舉措在其他企業如迪卡儂,宜家,ZARA也都很常見。

在嚴選模式面世後,陸續出現了許多類似的平臺,例如京東的“京造”、 阿里的“淘寶心選”等。接下來的舉措將決定嚴選的未來發展。日前,嚴選將重複崗位進行合併、重複部門進行刪減,或許正是其邁出的第一步。但是,能否從根本上明確自有品牌定位,簡化SKU並提高單品效率,並加強對供應鏈及成本的控制,將是這家企業存亡的關鍵。

內容來源 | FT中文網

HappyBirthday

十週年院慶

特別關注

2019-4-20

長按圖片中的二維碼參與互動,一起為高金十週歲生日打CALL!

陳歆磊:網易嚴選的困境與出路 | 洞見陳歆磊:網易嚴選的困境與出路 | 洞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