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滲禪意,流動空靈,“詩佛”王維的七首經典禪詩

王維 王維中 裴秀 辛夷塢 清風明月逍遙客 清風明月逍遙客 2017-08-29

王維,才華早顯,既是詩匠,又精禪理,世稱“王右丞”,又被稱為“詩佛”。

一直過著舒服的生活的王維,到了晚年卻被捲入意外的波瀾當中。玄宗天寶十四年(755)爆發了安史之亂。在戰亂中他被賊軍捕獲,被迫當了偽官。而這在戰亂平息後卻成了嚴重問題,他因此被交付有司審訊。按理投效叛軍當斬,幸其在亂中曾寫過思慕天子的詩,加上當時任刑部侍郎的弟弟(曾跟隨皇帝出逃)的求情,懇請將其官職等換其兄性命,王維才得免於難,僅受貶官處分。其後,又升至尚書右丞之職。

王維早年有過積極的政治抱負,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業,後值政局變化無常而逐漸消沉下來,吃齋唸佛。四十多歲的時候,他特地在長安東南的藍田縣輞川營造了別墅和在終南山上,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

詩滲禪意,流動空靈,“詩佛”王維的七首經典禪詩

王維有很多詩清冷幽邃,遠離塵世,無一點人間煙氣,充滿禪意,山水意境已超出一般平淡自然的美學,含義而進入一種宗教的境界,這正是王維佛學修養的必然體現。

有些詩尚有蹤跡可求,如《過香積寺》雲:不知香積寺,數裡入雲峰。薄暮空潭曲,安禪製毒龍。”有些詩顯得更空靈,不用禪語,時得禪理。有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如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終南別業》)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酬張少府》)充滿一派親近自然,身與物化,隨緣任運的禪機。又如: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鹿柴》)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辛夷塢》);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鳥鳴澗》) 一切都是寂靜無為的,虛幻無常,沒有目的,沒有意識,沒有生的喜悅,沒有死的悲哀,但一切又都是不朽的,永恆的,還像胡應麟《詩藪》和姚周星《唐詩快》所評:使人“讀之身世兩忘,萬念皆寂,不謂聲律之中,有此妙詮”。《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這首詩是他隱居生活中的一個篇章,主要內容是“言志”,寫詩人遠離塵俗,繼續隱居的願望。詩中寫景並不刻意鋪陳,自然清新,如同信手拈來,而淡遠之境自見,大有淵明遺風。

詩滲禪意,流動空靈,“詩佛”王維的七首經典禪詩

過香積寺

唐代:王維

不知香積寺,數裡入雲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製毒龍。

詩滲禪意,流動空靈,“詩佛”王維的七首經典禪詩

終南別業 / 初至山中 / 入山寄城中故人

唐代: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詩滲禪意,流動空靈,“詩佛”王維的七首經典禪詩

酬張少府

唐代:王維

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詩滲禪意,流動空靈,“詩佛”王維的七首經典禪詩

鹿柴

唐代: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詩滲禪意,流動空靈,“詩佛”王維的七首經典禪詩

辛夷塢

唐代:王維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詩滲禪意,流動空靈,“詩佛”王維的七首經典禪詩

鳥鳴澗

唐代:王維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詩滲禪意,流動空靈,“詩佛”王維的七首經典禪詩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唐代:王維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