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總是對別人充滿偏見?這都是因為“選擇性注意”惹的禍!'

"

美國有一個紀錄片,名為《富哥哥窮弟弟》。

明明是一個家庭出身,但是哥哥卻坐擁千萬豪宅,而弟弟卻是經濟落魄的窮人。本是敵對的兄弟倆,卻在經歷了身份互換後,兩顆冷漠的心終於向彼此靠近。

哥哥是金融界精英、政治官員,而弟弟生活在一部房車裡面,食不果腹。

他們在童年時期就經歷了截然不同的生活。

作為弟弟,是家裡疼愛的兒子,作為哥哥,是承擔起家庭責任的榜樣。也是因為這樣,哥哥的成熟和獨立,為後期打下的事業奠定了基礎。

哥哥的事業風生水起,弟弟不甘心卻又三分鐘熱度,最終一事無成。不僅如此,而且進入了自暴自棄的階段。

提起這個優秀的哥哥,總是諷刺道“他有什麼了不起?吸著窮人的血過活,不過是個萬惡的資本家。”弟弟不止一次,表達了對哥哥的厭惡。

可是當經歷身份互換後,當弟弟看到哥哥的辛勤工作時,所謂吸窮人的血,也並非是不勞而獲,背後更多的是辛苦的耕耘和付出。

  • 在大多數人的眼裡,提起“富二代”這個詞彙,腦海裡浮現的往往是“不學無術、靠父母、吃喝嫖賭抽樣樣精通”。
  • 提起王思聰,大眾眼裡的他更多的是:愛好和網紅談戀愛、花錢大方、出生就含著金鑰匙、網上言論闊闊。
  • 提起別人家的孩子,我們也會想,“有什麼了不起的?不就那樣麼?我又不是做不到。”

其實這種想法,每個人都會有,只不過體現在不同的事情上。而這種想法,在心理學上也被稱為“選擇性注意”。

"

美國有一個紀錄片,名為《富哥哥窮弟弟》。

明明是一個家庭出身,但是哥哥卻坐擁千萬豪宅,而弟弟卻是經濟落魄的窮人。本是敵對的兄弟倆,卻在經歷了身份互換後,兩顆冷漠的心終於向彼此靠近。

哥哥是金融界精英、政治官員,而弟弟生活在一部房車裡面,食不果腹。

他們在童年時期就經歷了截然不同的生活。

作為弟弟,是家裡疼愛的兒子,作為哥哥,是承擔起家庭責任的榜樣。也是因為這樣,哥哥的成熟和獨立,為後期打下的事業奠定了基礎。

哥哥的事業風生水起,弟弟不甘心卻又三分鐘熱度,最終一事無成。不僅如此,而且進入了自暴自棄的階段。

提起這個優秀的哥哥,總是諷刺道“他有什麼了不起?吸著窮人的血過活,不過是個萬惡的資本家。”弟弟不止一次,表達了對哥哥的厭惡。

可是當經歷身份互換後,當弟弟看到哥哥的辛勤工作時,所謂吸窮人的血,也並非是不勞而獲,背後更多的是辛苦的耕耘和付出。

  • 在大多數人的眼裡,提起“富二代”這個詞彙,腦海裡浮現的往往是“不學無術、靠父母、吃喝嫖賭抽樣樣精通”。
  • 提起王思聰,大眾眼裡的他更多的是:愛好和網紅談戀愛、花錢大方、出生就含著金鑰匙、網上言論闊闊。
  • 提起別人家的孩子,我們也會想,“有什麼了不起的?不就那樣麼?我又不是做不到。”

其實這種想法,每個人都會有,只不過體現在不同的事情上。而這種想法,在心理學上也被稱為“選擇性注意”。

為什麼你總是對別人充滿偏見?這都是因為“選擇性注意”惹的禍!

什麼是選擇性注意?

即我們每個人,都會選擇性注意與我們觀點相同的事情。不僅如此,當我們確定這一觀點後,還會不由自主地去找到相關的證據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在窮弟弟的眼裡,富哥哥只不過是靠剝削窮人才來的財富,都是吸著窮人的血。而在大眾眼裡,富二代不學無術、王思聰空有錢財、別人家的孩子也就那樣。

我們緊盯著,那些能被看到的事物、那些符合我們認知的事物。

其實之所以如此,不僅是我們看不到背後的另一面。更多的是,這些更符合我們的已有認知。由於我們沒有實際接觸過這些現實,只能依賴耳聞、有所知悉。所以導致在我們的眼裡:

  • 富二代,都是依賴祖上餘蔭。
  • 王思聰,都是投胎生得好。
  • 富人,都是走了大運。

選擇性注意通常有兩個因素,第一是我們熱衷於關注某些事物,就會特別注意關於這些事物的新聞或資訊。比如我們喜歡的書籍、電影,甚至是喜歡的對象,就會格外關注多一些;

第二是我們被動的注意,是被好奇心所挑動。比如,標題黨和不標題黨的區別。我們會被充滿挑動性的文字或視頻所吸引注意力。

不管是哪一種,選擇性注意的隱患是,我們在看待事物的過程中,總會出現偏差,我們總對有些人或事充滿了偏見。

就像在兩性關係當中,戀愛的時候,雙方注意到的是全是彼此的優點,而且還能無限被放大。可是進入了婚姻階段,卻相反,注意到的全是彼此的缺點,此時缺點被無限放大。

其實,事物本身並沒有發生變化,變化的只不過是我們注意的角度不同了。

"

美國有一個紀錄片,名為《富哥哥窮弟弟》。

明明是一個家庭出身,但是哥哥卻坐擁千萬豪宅,而弟弟卻是經濟落魄的窮人。本是敵對的兄弟倆,卻在經歷了身份互換後,兩顆冷漠的心終於向彼此靠近。

哥哥是金融界精英、政治官員,而弟弟生活在一部房車裡面,食不果腹。

他們在童年時期就經歷了截然不同的生活。

作為弟弟,是家裡疼愛的兒子,作為哥哥,是承擔起家庭責任的榜樣。也是因為這樣,哥哥的成熟和獨立,為後期打下的事業奠定了基礎。

哥哥的事業風生水起,弟弟不甘心卻又三分鐘熱度,最終一事無成。不僅如此,而且進入了自暴自棄的階段。

提起這個優秀的哥哥,總是諷刺道“他有什麼了不起?吸著窮人的血過活,不過是個萬惡的資本家。”弟弟不止一次,表達了對哥哥的厭惡。

可是當經歷身份互換後,當弟弟看到哥哥的辛勤工作時,所謂吸窮人的血,也並非是不勞而獲,背後更多的是辛苦的耕耘和付出。

  • 在大多數人的眼裡,提起“富二代”這個詞彙,腦海裡浮現的往往是“不學無術、靠父母、吃喝嫖賭抽樣樣精通”。
  • 提起王思聰,大眾眼裡的他更多的是:愛好和網紅談戀愛、花錢大方、出生就含著金鑰匙、網上言論闊闊。
  • 提起別人家的孩子,我們也會想,“有什麼了不起的?不就那樣麼?我又不是做不到。”

其實這種想法,每個人都會有,只不過體現在不同的事情上。而這種想法,在心理學上也被稱為“選擇性注意”。

為什麼你總是對別人充滿偏見?這都是因為“選擇性注意”惹的禍!

什麼是選擇性注意?

即我們每個人,都會選擇性注意與我們觀點相同的事情。不僅如此,當我們確定這一觀點後,還會不由自主地去找到相關的證據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在窮弟弟的眼裡,富哥哥只不過是靠剝削窮人才來的財富,都是吸著窮人的血。而在大眾眼裡,富二代不學無術、王思聰空有錢財、別人家的孩子也就那樣。

我們緊盯著,那些能被看到的事物、那些符合我們認知的事物。

其實之所以如此,不僅是我們看不到背後的另一面。更多的是,這些更符合我們的已有認知。由於我們沒有實際接觸過這些現實,只能依賴耳聞、有所知悉。所以導致在我們的眼裡:

  • 富二代,都是依賴祖上餘蔭。
  • 王思聰,都是投胎生得好。
  • 富人,都是走了大運。

選擇性注意通常有兩個因素,第一是我們熱衷於關注某些事物,就會特別注意關於這些事物的新聞或資訊。比如我們喜歡的書籍、電影,甚至是喜歡的對象,就會格外關注多一些;

第二是我們被動的注意,是被好奇心所挑動。比如,標題黨和不標題黨的區別。我們會被充滿挑動性的文字或視頻所吸引注意力。

不管是哪一種,選擇性注意的隱患是,我們在看待事物的過程中,總會出現偏差,我們總對有些人或事充滿了偏見。

就像在兩性關係當中,戀愛的時候,雙方注意到的是全是彼此的優點,而且還能無限被放大。可是進入了婚姻階段,卻相反,注意到的全是彼此的缺點,此時缺點被無限放大。

其實,事物本身並沒有發生變化,變化的只不過是我們注意的角度不同了。

為什麼你總是對別人充滿偏見?這都是因為“選擇性注意”惹的禍!

選擇性注意是否沒有半分好處呢?

其實不然。

當我們選擇性注意一件事情時,同樣就會不自覺地忽略其他事情,會讓我們進入到“專注的狀態”。

好比,我們被動性的選擇性注意時:當我們因為好奇,點開了某條新聞,並進入了閱讀狀態。這個時候,我們的思緒會被新聞帶著走。我們考慮的是,這個新聞在說啥?說的對不對?觀點和我的觀點是否保持一致?…

同樣,主動性的選擇性注意,也會進入專注狀態。

好比我們在閱讀和追劇兩件事情上選擇了追劇,不用說,追起劇來,一定把閱讀給拋在腦後,專心致致地進入追劇狀態。不斷因為劇情起伏,而變化情緒狀態,對於外界所發生的一切都不自覺地選擇性忽略。

因為每一個人的注意力都是有限的,所以當我們選擇注意某些事情時,其他事情必然要被放下。

正如同我們提起一些很厲害的人物,他們也總會有自己的邊界。比方說,一個人在職場是精英,但是不一定在其他方面也是精英。這就是選擇性注意的必然結果。

有一個心理法則,叫作“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又分為正面和負面。當我們在心裡貶低自己不行時,我們就會變得越來越自卑,我們關注到的只有挫折和痛苦。但是我們在心裡暗示自己一定會成功時,成功的概率會大大提高,我們關注到的只有成功和激勵事件。

其實自我暗示和選擇性注意的原理相似,都是為了讓我們關注那些“要去關注的事物”。比如個人成長、終身學習、成為一名職場精英或者是成功人士。

在萬維鋼老師的《高手》一書中,講了這麼一段話:

如果你要計劃未來,你就應該相信未來盡在你的掌控之中,只要付出就會有所回報。哪怕這是一個幻覺,你也應該相信它,只有這樣,你才能全力以赴。

這段話告訴我們,只有當我們明確什麼樣的未來以後,我們可以通過選擇性注意達成這樣的未來。

這是因為,只有當我們明確了有什麼樣的未來,就能迫使自己主動將注意力放在一些能助我們達成目標的事物上。比如說,我們希望自己1年後能掌握一技之長,比如說編程。那麼在這1年裡的日子,我們會更加傾向於投注時間和精力在編程的學習上。

就像前面所說,每一個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所以我們需要將其生產在更有利於實現目標的基礎上。

"

美國有一個紀錄片,名為《富哥哥窮弟弟》。

明明是一個家庭出身,但是哥哥卻坐擁千萬豪宅,而弟弟卻是經濟落魄的窮人。本是敵對的兄弟倆,卻在經歷了身份互換後,兩顆冷漠的心終於向彼此靠近。

哥哥是金融界精英、政治官員,而弟弟生活在一部房車裡面,食不果腹。

他們在童年時期就經歷了截然不同的生活。

作為弟弟,是家裡疼愛的兒子,作為哥哥,是承擔起家庭責任的榜樣。也是因為這樣,哥哥的成熟和獨立,為後期打下的事業奠定了基礎。

哥哥的事業風生水起,弟弟不甘心卻又三分鐘熱度,最終一事無成。不僅如此,而且進入了自暴自棄的階段。

提起這個優秀的哥哥,總是諷刺道“他有什麼了不起?吸著窮人的血過活,不過是個萬惡的資本家。”弟弟不止一次,表達了對哥哥的厭惡。

可是當經歷身份互換後,當弟弟看到哥哥的辛勤工作時,所謂吸窮人的血,也並非是不勞而獲,背後更多的是辛苦的耕耘和付出。

  • 在大多數人的眼裡,提起“富二代”這個詞彙,腦海裡浮現的往往是“不學無術、靠父母、吃喝嫖賭抽樣樣精通”。
  • 提起王思聰,大眾眼裡的他更多的是:愛好和網紅談戀愛、花錢大方、出生就含著金鑰匙、網上言論闊闊。
  • 提起別人家的孩子,我們也會想,“有什麼了不起的?不就那樣麼?我又不是做不到。”

其實這種想法,每個人都會有,只不過體現在不同的事情上。而這種想法,在心理學上也被稱為“選擇性注意”。

為什麼你總是對別人充滿偏見?這都是因為“選擇性注意”惹的禍!

什麼是選擇性注意?

即我們每個人,都會選擇性注意與我們觀點相同的事情。不僅如此,當我們確定這一觀點後,還會不由自主地去找到相關的證據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在窮弟弟的眼裡,富哥哥只不過是靠剝削窮人才來的財富,都是吸著窮人的血。而在大眾眼裡,富二代不學無術、王思聰空有錢財、別人家的孩子也就那樣。

我們緊盯著,那些能被看到的事物、那些符合我們認知的事物。

其實之所以如此,不僅是我們看不到背後的另一面。更多的是,這些更符合我們的已有認知。由於我們沒有實際接觸過這些現實,只能依賴耳聞、有所知悉。所以導致在我們的眼裡:

  • 富二代,都是依賴祖上餘蔭。
  • 王思聰,都是投胎生得好。
  • 富人,都是走了大運。

選擇性注意通常有兩個因素,第一是我們熱衷於關注某些事物,就會特別注意關於這些事物的新聞或資訊。比如我們喜歡的書籍、電影,甚至是喜歡的對象,就會格外關注多一些;

第二是我們被動的注意,是被好奇心所挑動。比如,標題黨和不標題黨的區別。我們會被充滿挑動性的文字或視頻所吸引注意力。

不管是哪一種,選擇性注意的隱患是,我們在看待事物的過程中,總會出現偏差,我們總對有些人或事充滿了偏見。

就像在兩性關係當中,戀愛的時候,雙方注意到的是全是彼此的優點,而且還能無限被放大。可是進入了婚姻階段,卻相反,注意到的全是彼此的缺點,此時缺點被無限放大。

其實,事物本身並沒有發生變化,變化的只不過是我們注意的角度不同了。

為什麼你總是對別人充滿偏見?這都是因為“選擇性注意”惹的禍!

選擇性注意是否沒有半分好處呢?

其實不然。

當我們選擇性注意一件事情時,同樣就會不自覺地忽略其他事情,會讓我們進入到“專注的狀態”。

好比,我們被動性的選擇性注意時:當我們因為好奇,點開了某條新聞,並進入了閱讀狀態。這個時候,我們的思緒會被新聞帶著走。我們考慮的是,這個新聞在說啥?說的對不對?觀點和我的觀點是否保持一致?…

同樣,主動性的選擇性注意,也會進入專注狀態。

好比我們在閱讀和追劇兩件事情上選擇了追劇,不用說,追起劇來,一定把閱讀給拋在腦後,專心致致地進入追劇狀態。不斷因為劇情起伏,而變化情緒狀態,對於外界所發生的一切都不自覺地選擇性忽略。

因為每一個人的注意力都是有限的,所以當我們選擇注意某些事情時,其他事情必然要被放下。

正如同我們提起一些很厲害的人物,他們也總會有自己的邊界。比方說,一個人在職場是精英,但是不一定在其他方面也是精英。這就是選擇性注意的必然結果。

有一個心理法則,叫作“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又分為正面和負面。當我們在心裡貶低自己不行時,我們就會變得越來越自卑,我們關注到的只有挫折和痛苦。但是我們在心裡暗示自己一定會成功時,成功的概率會大大提高,我們關注到的只有成功和激勵事件。

其實自我暗示和選擇性注意的原理相似,都是為了讓我們關注那些“要去關注的事物”。比如個人成長、終身學習、成為一名職場精英或者是成功人士。

在萬維鋼老師的《高手》一書中,講了這麼一段話:

如果你要計劃未來,你就應該相信未來盡在你的掌控之中,只要付出就會有所回報。哪怕這是一個幻覺,你也應該相信它,只有這樣,你才能全力以赴。

這段話告訴我們,只有當我們明確什麼樣的未來以後,我們可以通過選擇性注意達成這樣的未來。

這是因為,只有當我們明確了有什麼樣的未來,就能迫使自己主動將注意力放在一些能助我們達成目標的事物上。比如說,我們希望自己1年後能掌握一技之長,比如說編程。那麼在這1年裡的日子,我們會更加傾向於投注時間和精力在編程的學習上。

就像前面所說,每一個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所以我們需要將其生產在更有利於實現目標的基礎上。

為什麼你總是對別人充滿偏見?這都是因為“選擇性注意”惹的禍!

選擇性注意會使我們充滿偏見,選擇性注意也會讓我們專注。

其中的差異化在於,一個是否定、一個是肯定。

偏見讓我們否定某個人或某個事,否定富人是因為靠自己的努力而不是祖上餘蔭,否定與自己觀點相悖的力量;

專注讓我們肯定,我們的行為是有益的。我們追劇是為了自我愉悅、我們瀏覽新聞,是為了增長新知。

所以,要想做到不偏見、不傲慢,就要做到不以否定的眼光看待人或事。接受優秀的人日以繼日的努力,肯定他們的行為,並以此為榜樣。接受富人靠辛勤地勞作獲得報酬;

我們儘管會被大眾偏見所誤導、會被眾多媒體帶偏,但保持自我以及思考力,依然是我們每個人必備的能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