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外儲信息透明度有利於穩定市場預期'

"

在國內外因素綜合作用下,我國外匯儲備規模仍將在波動中保持總體穩定。今年我國外匯儲備經營管理的主要思路是加強中長期資產配置,優化調整投資經營策略。

本報記者 張娜

國家外匯管理局7月28日公佈《國家外匯管理局年報(2018)》(以下簡稱“年報”),首次披露了外匯儲備經營業績、貨幣結構等數據。

從數據看,2005年至2014年,我國外匯儲備經營平均收益率為3.68%;在外匯儲備貨幣結構中,美元佔比從1995年的79%下降至2014年的58%,非美元貨幣同期從21%上升至42%。外匯儲備貨幣結構日益分散,比全球平均水平更為多元。

專家表示,在國內外因素綜合作用下,我國外匯儲備規模仍將在波動中保持總體穩定。今年我國外匯儲備經營管理的主要思路是加強中長期資產配置,優化調整投資經營策略。

我國外儲規模佔全球近30%,是外儲最大持有國

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貨幣當局所持有的用於彌補國際收支赤字、維持該國貨幣匯率穩定的國際間普遍接受的外國貨幣,是國際儲備的一部分。國際儲備包括外匯儲備、黃金儲備、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中的普通提款權和特別提款權。外匯儲備在儲備資產中最為重要。

回顧中國外匯儲備的發展變化,1996年底,中國外匯儲備首次突破了1000億美元,此後4年,儲備上升相對平穩。自2000年起,中國外匯儲備呈快速增長趨勢。2005年末增至8188.72億美元,居全球第二位。2006年2月,中國外匯儲備達8537億美元,超過日本,成為全球外匯儲備最大持有國。至2010年3月中國外匯儲備規模已達24470.84億美元,穩居全球第一位。

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公佈的最新外匯儲備規模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192億美元。今年以來,在外部環境不確定不穩定因素有所增加的情況下,我國經濟總體平穩、運行在合理區間,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主要渠道跨境資金流動呈現積極變化,外匯儲備規模穩中有升。

根據IMF2018年的統計,我國外匯儲備規模佔全球外匯儲備規模的近30%。

外匯儲備的快速增長增強了我國的綜合國力,提高了我國的國際資信,而充足的外匯儲備也有力地促進了國內經濟發展。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王春英表示,今年以來,全球政治經濟環境仍面臨較多不確定因素,經濟增長勢頭有所減弱,國際金融市場波動性較大。但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外匯市場預期繼續改善,主要渠道跨境資金流動和外匯收支狀況均呈現積極變化,外匯儲備規模保持總體穩定。

展望未來,王春英認為,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經濟金融形勢,我國將繼續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保持跨境資金流動穩定和國際收支自主平衡的基礎將更加堅實。國內外因素綜合作用,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將

在波動中保持總體穩定。

外儲貨幣結構日趨多元,經營業績處於較好水平

如此規模的外匯儲備如何實現安全性和收益性兩個方面的平衡?從國家外匯管理局最新公佈的年報中可以找到“定心丸”。年報顯示,外匯儲備2005年至2014年的10年平均收益率為3.68%,實現穩定收益。

“能在充分保證安全性和流動性的情況下,獲得3.68%的回報率是相當不錯的。”在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看來,我國外匯儲備在安全性和收益性兩方面實現了很好的平衡。

王春英表示,我國外匯儲備始終以“安全、流動、保值增值”為經營目標,核心職能是維護國際收支平衡和匯率穩定、維護國家金融安全,實現了長期、穩健的經營收益,收益率在全球外匯儲備管理機構中處於較好水平。

具體來說,我國外匯儲備始終堅持多元化、分散化的投資理念,根據市場情況靈活調整、持續優化貨幣和資產結構,控制總體投資風險,保障外匯儲備保值增值。

再具體到貨幣結構方面,隨著我國經濟貿易不斷髮展,我國外匯儲備貨幣結構日趨多元,比全球外匯儲備的平均水平更加分散。這既符合我國對外經濟貿易發展及國際支付要求,也與國際上外匯儲備貨幣結構的多元化趨勢相一致,有助於降低我國外匯儲備的匯率風險。

黃金儲備是僅次於外匯儲備的另外一個重要的國際儲備資產,一直是各國國際儲備多元化構成的重要部分。年報還顯示,中國黃金儲備不斷增加。從2005年-2018年末,中國黃金儲備規模從600噸升至1852噸。目前,中國黃金儲備規模位居全球第六,既是世界第一大黃金生產國,同時也是黃金消費大國。

在王春英看來,黃金兼具金融和商品的多重屬性,有助於調節和優化國際儲備組合的整體風險收益特性。我國從長期和戰略的角度出發,根據需要動態調整國際儲備組合配置,保障國際儲備的安全、流動和保值增值。

加強外儲數據披露和解讀,不斷提升外儲信息透明度

“作為全球最大的外匯儲備持有國,我國一直致力於提升外匯儲備信息透明度。”在王春英看來,進一步披露外匯儲備經營管理情況,符合我國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的需要,也有利於提升國際社會對我國經濟金融的信心。

據瞭解,國家外匯管理局分別在2009年發佈了《外匯管理概覽》,2010年、2011年連續發佈了《外匯管理政策熱點問答》。從2015年7月起,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局按照IMF的數據公佈特殊標準(SDDS)定期披露外匯儲備規模。同時,通過新聞發佈會、國家外匯管理局門戶網站、國家外匯管理局年報等多種形式對外發布外匯儲備相關信息。從2016年12月起,每月發佈外匯儲備規模解讀。同時,持續積極推進提升外匯儲備信息透明度的各項準備工作。

專家表示,主動披露外匯儲備的相關數據,提升外匯儲備透明度,不僅有利於穩定市場預期,還有利於減少因為預期不確定而帶來的負面影響,更從側面反映出我國日益開放和負責任的態度。

“市場可以根據例行披露的外儲數據大體上判斷出我國外匯儲備變動的因素,更加準確地理解外匯儲備變動構成的原因。”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趙慶明表示,更加透明的外匯儲備,有利於減少外界對我國外匯儲備情況的誤解。

根據報告,今年我國外匯儲備經營管理的主要思路是加強中長期資產配置,優化調整投資經營策略。穩步審慎推進多元化運用,實現外匯儲備資產的安全、流動和保值增值。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