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跟腱損傷?

推拿 關節炎 高血壓 短跑 體育 動脈硬化 跳遠 睡眠 痛風 比目魚 力學 甘肅社會體育管理中心 2019-05-31
常見的跟腱損傷

(一)跟腱病

主要表現為跟腱區域的疼痛、腫脹。是長跑運動員、跳遠運動員還有舞蹈演員中比較常見的運動損傷。主要易發部位集中在跟腱的中部,這個區域極易缺乏供血,久而久之,跟腱病隨之而來。

(二)跟腱斷裂

跟腱斷裂常見於長跑運動員或者突然劇烈地涉及跟腱部位的運動,比如羽毛球運動員的突然起動等動作都極易造成跟腱斷裂。長跑運動員一生患跟腱斷裂的風險約為52%。跟腱斷裂是導致運動能力下降、功能殘疾、影響生活質量的疾病之一。

跟腱損傷的原因

(一)退行性改變

退行性改變主要是肌腱的退行性變化減弱了肌腱的力學特徵,機械性抗阻能力下降,最終導致損傷甚至斷裂。

(二)機械性因素

機械性因素主要指原始的肌腱退行性改變不足以引起跟腱斷裂,特別是年輕人的跟腱斷裂。所以常常是因為一些易感因素,像運動鞋不合腳,運動過量導致的肌肉痠痛和疲勞,以及其他特殊解剖結構引起的跟腱處生物力學的改變,這些都是易導致跟腱斷裂的機械性因素。

(三)醫源性因素

引起跟腱斷裂的醫源性因素雖較為少見,但也是原因之一。皮質激素的使用,局部注射或者全身使用導致膠原壞死,可導致跟腱斷裂。含合成類固醇的使用導致膠原發育異常及抗拉強度降低。喹諾酮類抗生素的使用也有可能造成跟腱斷裂。既往的跟腱損傷或者病變、痛風、甲狀腺功能亢進、腎功能不全、動脈硬化、高血壓、肥胖等因素都應警惕。

(四)全身疾病和體溫過高

高膽固醇血癥、風溼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兒郎瘡、體溫過高也是導致跟腱斷裂的隱患。

(五)跟腱系肌肉肌腱受力不均

如果應用於跟腱肌肉複合體的力是線性牽伸,即平行於肌肉肌腱複合體,肌腱斷裂的主要原因是整個肌肉肌腱系統的受力不均勻,而斜向牽伸更可能影響肌腱組織,斜向牽伸動作多發生於運動中如短跑運動員,很多跟腱病運動員走路時常常出現過度旋前,肌肉力量較差,肌肉力量不平衡。

(六)訓練因素

訓練強度、訓練量、訓練頻率、訓練時間、速度、恢復時間以及錯誤有訓練方式等。

什麼是跟腱損傷?

跟腱損傷的治療

(一)保守治療

對於慢性跟腱損傷一般採取以糾正病因和控制病情為主的保守治療,包括物理治療、牽伸、冷療、衝擊波及三硝酸甘油酯貼片。但保守治療的失敗率較高,可達24到45%。

1.激光治療

激光治療對跟腱損傷的治療效果較為明顯,主要是通過激光治療可減少炎症、增加新生血管、增加成纖維細胞的活性、膠原合成增加、張力增加、減輕疼痛。

2.硝酸甘油貼片

硝酸甘油貼片有利於斷裂跟腱和疼痛跟腱的毛細血管的靜脈迴流,可明顯減輕活動時和夜間疼痛,但副作用是頭痛,發生率為53~76%。

3.牽伸治療

可以明顯誘導肌腱膠原的合成增加,可以緩解疼痛,同時可能加速肌腱組織的重塑形和組織修復。

4.注射治療

局部注射治療在跟腱損傷中應用多年,主要是緩解疼痛症狀,促進肌腱癒合,主要有皮質激素注射、硬化劑治療、富含血小板血漿。

5.衝擊波治療

衝擊波治療短期能產生止痛效果,長期能改變肌腱的病理,提高活動能力,能促進骨生成,纖維軟骨再生和腱骨結合部延遲癒合的重塑形,促進新血管形成,成骨作用,膠原合成,是一種治療跟腱損傷的安全、有效的方法,治療效果較好。

(二)運動療法

1.牽拉腓腸肌

面向牆壁,雙肘關節伸直,雙手觸牆,雙下肢前後交叉,健肢在前,患肢在後,呈弓步,使患肢伸直膝關節,足跟不離地面,身體向前傾,感到小腿後部腓腸肌受到牽拉力。

2.牽拉比目魚肌

面向牆壁,雙肘關節屈曲們,雙手觸牆,雙下肢前後交叉,健肢在前,患肢在後,雙下肢膝關節稍屈曲,足跟不離地面,身體向前傾,感到小腿後部比目魚肌受到牽拉力。

3.提踵

雙足稍分開,雙足跟抬起,維持3到5秒鐘,還原。

4.下蹲

雙足分開與肩同寬,雙腿屈膝下蹲,同時雙上肢前伸平舉,雙足跟不離地,再站立,動作要緩慢。

5.屈伸膝關節

取坐位,雙下肢膝關節伸直,踝關節背伸身上抬前足,再跖屈向下繃腳尖。

(三)手術治療

保守治療和運動治療6個月無效可採用手術治療。

跟腱損傷的防治

跟腱損傷病程長且難治癒,因此要通過有效的預防,儘可能降低跟腱損傷的發生概率。

第一,在進行體育鍛煉和運動訓練時要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漸增加運動量和運動強度,不能急於求成。當跟腱出現疼痛或不適症狀時,應及時調整運動負荷或變換練習內容,避免或減少對跟腱的刺激。

第二,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除一般性全身準備活動外,還要專門針對腓腸肌、比目魚肌和跟腱做一些伸展練習,以保持肌肉及跟腱的彈性和堅韌。

第三,每次運動後,應對小腿後部肌群和跟腱進行牽拉和按摩。每天晚上睡覺前用熱水浸泡腳和小腿15-20分鐘左右,這樣可以促進下肢肌肉、韌帶和關節的血液循環,預防跟腱炎的發生。

第四,加強小腿後部肌群的力量訓練和柔韌性訓練,增強跟腱、肌肉承受負荷的能力。

第五,挑選大小、軟硬合適的運動鞋,如果有扁平足,最好穿足弓處有支撐的鞋子,以避免跟腱負擔過重。

第六,儘量避免在太硬的地面上長時間鍛鍊。

隨著年齡的增長,加之人們參加體育運動的熱情日益提高,跟腱損傷的發病率是趨升高,不僅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痛苦,還給國家和個人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保護好跟腱,防患於未然,儘量減少跟腱損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