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部門開展營改增政策大輔導

法制網記者蔡巖紅

記者今天從國家稅務總局獲悉,今年3月起稅務部門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為期三個月的營改增政策大輔導。此次大輔導將試點後出現稅負上升的納稅人作為重點輔導對象,聚焦問題找準原因,開展輔導精準“滴灌”,讓納稅人盡享改革紅利。

據介紹,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以來,新納入試點的行業均實現稅負下降,但因獨特的稅制原理和靈活的稅負轉嫁,營改增不能保證所有企業、所有時間段都實現稅負下降,如何讓更多的納稅人享受營改增紅利成為稅務機關的“燃眉之急”。

為精準地找到稅負上升的營改增納稅人,上海市嘉定區國稅局專門開發“營改增試點一般納稅人稅負變化監控平臺”,抽取金稅三期系統數據,實現稅負異常全程監控。一旦發現異常馬上逐戶分析確認,對稅負確實上升的納稅人,細緻開展“點對點”政策輔導,確保納稅人充分享受政策,實現稅負降低。

營改增減稅的主要原因是打通了抵扣鏈條,但在大輔導中發現,部分企業由於不理解抵扣政策,導致抵扣不充分,讓營改增減稅效應大打折扣。“都說營改增後稅負只減不增,我們的稅負有上升趨勢。”看著納稅申報表,華夏銀行揚州分行負責人陸文勝頗為疑惑。江蘇省揚州市國稅局在瞭解該銀行存在進項抵扣不充分的問題後,輔導其列出取得的進項抵扣清單實現“應抵盡抵”,最終稅負也從試點初期的5.93%下降至4.6%。

用好抵扣政策和稅收優惠政策的同時,“量身定製”式輔導也讓外資企業拿到了減稅“紅包”。廣州一家英國投資的教育機構負責人表示,廣州市白雲區國稅局對症下藥,從發票抵扣範圍、稅負監控等方面對學校進行個性化輔導,學校在營改增後減稅300多萬元,並把減稅資金運用到學校的基礎設施和設備建設上,讓營改增減稅效應惠及廣大學生。

營改增作為一項稅制改革措施,與直接減免稅不完全一樣,更需要企業改進和加強內部管理,以更加充分地享受政策紅利。

廣東省潮州市建築安裝總公司在營改增初期,對進項稅額抵扣和增值稅發票管理等政策不熟悉,經歷了一段“高稅負”時期。為此,潮州市國稅局深入摸清企業稅負上升的原因,輔導企業完善財務核算制度,從選擇材料供應商入手,規範材料供應渠道。公司財務負責人翁漢亮深有感觸,“未來我們將盡力取得進項抵扣發票,拓寬進項抵扣面,讓企業真正享受稅改紅利。”

營改增涉及行業多,政策複雜,“一次性”的政策告知輔導,納稅人往往容易“學了就忘”。為方便納稅人有針對性的學習政策,山東省棗莊市國稅局將營改增最新政策、稅收優惠政策、增值稅抵扣政策、會計處理規定、涉稅風險提醒等7個項目編製成《分行業營改增政策大輔導政策解讀》手冊,方便納稅人隨時查閱學習。

稅務部門還注重發揮互聯網優勢,引入“互聯網+輔導”,讓政策解讀更及時更有效。內蒙古國稅局製作推出營改增政策大輔導微課堂,將動畫宣傳、政策講解、具體操作相結合,讓納稅人可以在網上隨時點擊學習。浙江省紹興市國稅局首創“視頻直播”,開啟營改增輔導“掌上模式”,合理有效利用浙江國稅APP、稅收掌中寶、微信群以及辦稅廳宣傳欄等載體,開展線上線下輔導。

法制網北京5月22日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