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消費股比起來,科技股值得中長期投資嗎?

6月13日科創板正式開板,科創公司上市在即,那麼科創板值得長期投資嗎?和消費板塊比起來,科創股票又有什麼不同?我們如何把握住科創公司的特點進行長期投資?本文就來簡要分析下。

我們來比較消費板塊和科技板塊的不同之處。

消費行業能夠提供穩定的現金流,對投資者來說具有高ROE和高確定性的雙重屬性,但為什麼投資者願意給尚未盈利的科技公司高估值?我們認為,科技股的估值方法與消費品並沒有本質的不同,都是未來所產生現金流的折現,但盈利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分佈構成了階段性的估值差異。

和消費股比起來,科技股值得中長期投資嗎?

科技品“供給創造需求”的特性更加顯著。消費品歸根到底是賺取價格上漲和消費者數量增加的錢,漲價的紅利來自於品牌的升級,份額的擴張受益於人口紅利、消費品類的增加及行業內集中度提升。其業績的穩定性,也意味著新進入者無法帶來革命性的變革,新供給對老供給的替代效應很強:例如,新款服裝的推出代替了部分老款服裝需求。因此,企業的利潤增速也多是線性。

而科技公司的本質在於通過研發投入,提供新產品和新技術,從而由供給創造需求。對科技公司估值也就是對不斷出現的新產品和新需求估值,而新技術或新產品供給創造的需求空間,即,有效潛在購買人口與人口基數、科技實現程度、產品的可獲得性、客戶的潛在購買意願等因素有關。

和消費股比起來,科技股值得中長期投資嗎?

首先,科技實現程度對有效潛在購買人數的影響是廣泛的。從宏觀角度,科技實現程度與全要素生產率師出同源,而TFP(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直接帶來較大幅度的經濟增長。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全球技術進步受益於各國投入巨資取得的軍事科技成果大量轉為民用,特別是計算機的應用,西方國家生產率高速增長,經濟出現高增長、低通脹的黃金增長時期。

但是到20世紀70年代這輪技術應用的效力開始衰減,再加上石油價格高漲、人口年齡結構變化等原因,20世紀70-80年代初西方國家的生產率增長大幅放緩,經濟出現長期滯脹。低潮之後,20世紀90年代美國迎來互聯網革命時代,企業生產組織模式、居民交流通訊方式發生深刻變化,“新經濟”的概念風生水起,美國迎來二戰以來最長的一輪經濟擴張期。美國的互聯網革命浪潮輻射到世界各國,促進全球TFP增長。

和消費股比起來,科技股值得中長期投資嗎?

其次,科技龍頭具有“贏家通吃”的屬性,即細分行業中前2-3名企業基本壟斷所有客戶,使得龍頭公司的估值空間更大,這對於現金流折現模型的終值產生較大的影響。而對於消費品來說,消費者需求的多樣性和多變性使得消費品公司雖然會出現“強者恆強”,但很難“贏家通吃”。

科技龍頭的這一特點取決於較高的進入門檻:一方面新產品或技術研發需要前期的大規模投入,從而形成一定的進入壁壘;另一方面,一旦研發成功,龐大的固定成本使得新增用戶的單位可變成本相對較小,對後進者形成有力威脅。

和消費股比起來,科技股值得中長期投資嗎?

當然,如果後進者一旦進入,產品就必須立刻降價(比如仿製藥),這使得行業中的公司不斷通過投資加強自身壁壘,進一步帶來“贏家通吃”的局面。根據Flurry數據,美國用戶日均APP使用時長中有18%被Facebook佔用,Facebook利用龐大的用戶基數,獲取用戶數據,獲得廣告收入,開發新功能,改善用戶體驗形成閉環。

再次,科技龍頭具有更大的增長潛力,還在於其國際擴張的能力更強。例如“FAANG”中的五家科技巨頭都通過國際化獲取新增增長動力。而一些具有專利保護的產品,如半導體、創新藥等,國際化擴張的潛力也比一般消費品更強。

最後,贏家通吃的特點使得科技公司能夠通過併購獲得新的增長點。如硅谷許多軟件公司都將“賣給谷歌、FB、微軟”等作為公司目標,而這些頭部公司在經歷一段時間的增長後,也紛紛走上併購的道路。

和消費股比起來,科技股值得中長期投資嗎?

綜上這些因素可以看到,科技公司的成長性是比消費更好的,投資是投資未來的成長,而不是現在的狀況。所以投資者會對於現在尚未盈利的科技企業,給予高估值並願意買入。由此說來,其實進行中長期投資,科技股比消費股更合適。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科技產業技術路徑不確定,可能出現技術和商業模式突變的風險,因此科技企業收入和盈利存在大幅波動風險。另外,早期企業商業模式面臨巨大不確定性,企業轉型可能面對轉型失敗的風險。所以,投資者參與科創板要謹慎適度參與,注意控制好倉位,謹防風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