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一段時間考察了全國很多P2P平臺,和很多平臺老闆、運營高管進行了深入交流,過程中也遇到了不少投友,大家都在討論一個熱門的詞彙:網貸資金池。話題圍繞什麼是資金池?平臺該不該有資金池?如何既不踩線有安全的擁有資金池等多個話題展開廣泛討論。經過幾次交流,我發現很多從業者和投友對資金池的概念缺乏準確的認識,都是含含糊糊一說,缺乏足夠的理解。我拋磚引玉,把網貸資金池這個話題捋順一下,大家共同交流探討。

1、什麼資金池?

傳統宏觀意義上的資金池,其實是銀行投資理財業務發展到一定階段的一種創新產品。當然,近些年來由於資金池自身存在的問題廣受詬病。早期的銀行投資產品基本都是簡單的債劵類產品,一一對應,收益獨立核算,老百姓可以自行定向購買。這類債劵產品通常期限很長,投資資金流動性很差。大約2005年前後,商業銀行開始動腦筋,探索把多種投資品打包放到一個產品池子進行配置,資金池概念就此開始形成。

我簡單舉例解釋下:你花10萬塊錢買了一個固定收益固定期限的銀行理財產品A,這個理財產品包含不同類型和不同期限的資產組合,裡面可能包含央行票據、商業銀行次級債、企業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企業債券和公司債等等,期限不一、收益率不一。理財產品到期後,銀行為了兌付本息需要滾動發售下一個理財包,用新的資金補充到期的資金。也就是說投資進入池子的資金不全是真正投資用資金,有很大的比例是沉澱在池子中等待投資人到期提現使用。不斷有資金進來,又不斷有資金流出,那麼中間的這個資金沉澱窪地就是資金池,他要保持資金進出大體相等,調整上下游的資金“水位”,保證金融安全。而且更有意思的,你每一期的購買的理財產品(A、B、C..)對應的都不完全是你本期的資產包中的項目內容,可能是上一期的,也可能是上N期的。換句話說,不是單個或幾個理財產品對應幾個債權資產項目的問題,是整個資金池對應整個項目資產池的問題。只有銀行的信用背書能做這個事情,試問還有什麼金融機構敢怎麼做?一陣風就吹散、一個帖子就黑倒的網貸平臺有本事做這個事情?我看即便做,老闆盯著的就是跑路二字。

另外,銀行滾動發行期限較短理財產品籌集資金,將資金投資於期限較長的資產,獲取長短期利差。如果池子規模太小,而且配置的長期資產比例過大,就高度依賴資金流動性,很多地方商業銀行出現兌付危機就是這個問題。說穿了,這就類似網貸平臺的拆標,大量的長期債權標按照投資人口味拆成高流動性的短期標,必須依靠到期後借新標還舊標,滾動發標維持到債權回款提現。

傳統銀行資金池的形成和基本概念我簡單的就說這麼多,銀行的資產管理、理財產品設計、資金池的流入流出等等,都需要海量的複雜測算,需要各個專業的人才隊伍來支撐。這可不是咱螞蚱大小的網貸平臺能玩得了的。

2、網貸資金池的形成和主要問題

那麼究竟是什麼是網貸平臺的資金池?目前大多數P2P網貸的資金池是如何形成的?這是個既簡單又複雜的問題,我慢慢拆分來講。

首先,就目前多數網貸平臺的規模和網貸行業的特點來說,根本不存在傳統意義的資金池,也存在不了。當然,除了目前已經完成風投的以及大型金融機構包裝後看不懂的巨型平臺以外。傳統意義的資金池上面已經解釋很清楚了,長短期複雜配資的資產類型和非一一對應關係,是資金池存在的前提。而目前多數網貸平臺就單個個體標的而言,投資人資金與項目是一一對應的,同時單個標的賬期也是確定的,系統資金池不存在土壤。很多投友張口閉口說網貸就有資金池,是缺乏來自己都說不清楚的依據的。

其次,網貸平臺既然沒有傳統意義的資金池,網貸有沒有自己特點的資金池?我認為有。這是與互聯網特點密切相關的特殊的網貸衍生品:拆標。舉個簡單例子說明(暫且認為全是真實標的、不討論法律問題):大多數平臺都是按照債權轉讓模式發標。平臺向A借款人放款100萬12個月,實際合同為從2014年1月1日-2015年1月1日,平臺做手續通常需要幾天時間,姑且認為是1月3日線上發標,多數平臺按照1月標發,每天20萬額度。那麼3日-7日的5天融資100萬,標的完成全部債權轉讓對接。如果按照這個規律每月一直循環發標,到了2015年1月1日按時回款,會兌付給2015年3-7日到期的網絡投資人。但細細琢磨,這中間12個月可能就存在問題了。第二個月的3日-7日的平臺提現回款需要100萬資金,這100萬資金是第一個月3日-7日發標後融資進來的錢。給大家提現回款後,再發標,再融資進來100萬。第三個月,第四個月…第N+1個月,都這麼操作,方式是“先兌付,後發標”。那麼這100萬,是什麼?就是網貸資金池。依靠這個100萬的池子來應對拆標後每個短期標的兌付問題,保證流動性。這100萬是誰的?是平臺老闆的。因為老闆先期墊付出去給借款人100萬資金,通過債權轉讓手法讓自有資金回攏做資金池,依靠100萬的槓桿撬動100萬的借貸項目。資金池中老闆閒置的100萬資金,看似有成本,實際0成本,因為本身這100萬就是老闆自己兜裡面的,撬動了一圈又回來了而已。

那麼接下來的問題來了。這賬上的100萬資金,老闆會甘心做資金池閒置麼?多數不會。會留下所謂的保證金10%,也就是10萬塊,應付下名人和三方考察,其餘的統統放出去。那麼他依靠什麼來還每個月到期的網投資金呢?呵呵,老路子:借新還舊。每月3日-7日的時候先發標,融資進來100萬,轉手給到期投資人提現,方式是“先發標,再兌付”,這就是網貸裡面楚楚動人故事:債權流轉。這種債權流轉是高度依賴平臺人氣和資金流動性的,如果量大了以後完全不可控,一個帖子黑倒一個平臺絕對是可能的事情。近期與一位開平臺的老銀行行長聊天時候提到這個問題,這位行長堅定的說,債權轉讓標的必須控制平臺總業務量的20%以內,這個數字我後續會專門擬文評價,起碼一點可以肯定,這位行長對流動性風險控制是非常有意識的。

第三,除了拆標、錯配以外,還有一種網貸特點的資金池,就是發標方式轉換。比如:線下“等額本息”轉為線上“先息後本”的發標方式。通常線下小貸放款採取的是等額本息或等本等息的一些放款方式,可以緩解借款人還款壓力,較大程度的降低放款風險,因為每期都還有一部分的本金。而目前多數P2P網貸平臺所發大多是“先息後本”的標的,這與線下等額本息等放款方式一定程度的模式錯配。這個裡面就可能有資金池的存在。每期實際借款人按照等額本息方式還款給平臺,還錢金額中包含部分本金和部分利息,額度相對較大,而平臺兌付給投資人的是當期的利息,相當於一部分多餘資金沉澱下來,形成了一個資金池。如果平臺動用這筆資金去做其他用途,就存在很大的風險,因為線上先息後本的方式兌付給投資人,到期的還本壓力是很大的,萬一資金池的資金出現問題,就會使平臺陷入提現危機。可是敢問一句,平臺老闆們有幾個不會動這筆資金?又有多少老闆會這種風險意識?近期我接觸的很多位老闆,對互聯網特點的網貸流動性風險稀裡糊塗,線下思維嚴重,並自以為是。

3、該不該有網貸資金池?如何解決?

這個小標題好像是句廢話,因為政府和監管部門明確表態,不允許P2P平臺存在資金池,似乎沒有探討的現實意義。實際上就目前網貸發展現狀來看,多數平臺還是要配備一定深度的“池”,只是這個池不是那種銀行傳統意義的資金池,而且具有現實意義的網貸保證金池。這筆保證金要可以覆蓋平臺標的的壞賬逾期風險、要覆蓋平臺流動性風險。同時這筆保證金的來源一部分是實際放款項目標的按比例抽出的風險保證金,另外一部分是平臺股東的自有資金,這筆資金要動態調整並可以隨時展示給投資人。這個保證金池要絕對杜絕通過各種拆標、錯配、債權流轉、自配長短標、以舊還新等方式吸收投資人資金所形成的池子。P2P網貸平臺,沒有國家、銀行和大型金融機構的信用背書,就必須時刻警覺流動性所帶來的風險,自有資金要充足,有多大肚子就吃多少飯。

那麼目前平臺比較好的解決方式是什麼?我認為是:儘量避免拆標和儘量避免變換標的的模式。說白了,就是按照實際賬期發標,12個月的就發12個月的,沒有短期高流動性的標就要去開發。即便一定要拆標,儘量按照賬期除以二的方式發標,並且控制平臺總拆標比例,具體數字結合自己情況。實際線下等額本息的標的,就按照等額本息的方式線上發標,也可以解決“先息後本”方式到期大額還款的壓力。

4、尾聲

網貸平臺特有的低信任度、高流動性、結構鬆散的特點,導致平臺的兌付壓力很大,而且這種兌付具有不可預期性。隨時準備充足的提現準備金是各位老闆頭痛但是又不得不做的事。沒必要談資金池色變,要看資金池中的池水來源是什麼,結構是什麼,是不是透明。安全,對投資人來說是第一位的,對平臺來說也是第一位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