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妙的“債轉慢”

投資 P2P理財 金融 小象互金研究室 2019-07-15
微妙的“債轉慢”

| 小象要趁早

關於債轉慢這個概念,可能很多朋友都非常熟悉了,但是當某個平臺,開始出現債轉慢這種情況以後,此時此刻還在平臺上的朋友,其實內心都是糾結的,這是一種很微妙的情緒表現。

從去年雷潮開始,出現債轉慢的平臺就開始陸續增多了,今年的一個備案試點文件,又讓很多運營很穩健的平臺,也開始出現了債轉慢的問題。

那麼,究竟如何理解債轉慢這個概念那?這是一個擺在投資人和平臺面前共同的問題,處理好了,大家都能平穩下車,如果處理不好,就容易一起翻車,最後無論把平臺引入到何種地步,都很難實現雙贏。

首先,我們要承認,在平臺本身沒有假標自融,包括額度也合規的前提下,債轉從正常變得緩慢的最核心問題,就是整個平臺的投資人對於整個P2P領域的嚴重信心不足,當然也有因為備案試點文件的下發,大傢俱有嚴重的觀望情緒所導致的一致性規避行為,各種原因造成,想要退出的債權沒有下一個新進投資者的接盤,一旦這種趨勢開始產生,就會讓平臺債轉慢的問題,變成了一個平臺自身無法快速解決,但卻容易近一步讓平臺的運營惡化的罪魁禍首。

其實,大部分P2P平臺投資人的心態都是一樣的,在整個大環境穩定的情況下,會考慮再投資,而當大環境不好的時候,都想出去,最後就造成誰也出不去,這時候,就非常考驗平臺的運營能力了,如果平臺本身的待收並不多,那麼其實可以通過溝通的方式,讓投資人意識到,債轉慢跟實質性損失是有本質區別的,同時也要讓投資人意識到,如果大家都選擇退出,那麼就誰也退不出,當然這些溝通的前提不能是隱瞞或者欺騙,而是把整個運營情況和平臺的債權質量進行充分的披露,並在此基礎上,讓投資人理解,無論備案與否,都會保證,投資人的本金甚至是收益。

千萬不能跟投資人形成對立,也不能簡單的為了保障資產端而不顧資金端的死活,畢竟最後,讓平臺陷於癱瘓的核心源頭,很多都來自資金端,因為P2P平臺是一種虛擬運營行為,投資人對於平臺的態度,很大程度會影響資產端業務的穩定性,但如果不考慮資產端,只是因為資金端債轉慢了,就停止資產端的運行,那麼同樣也會影響到資產端的穩定,而反向再次影響資金端。

所以這是一個既需要跟投資人充分溝通,同時又要保證資產端穩定的平衡,這時候,就需要重新考慮久期的匹配,即讓借款端的到期期限跟投資人的到期期間,儘量形成匹配,充分考慮資金資產期限的錯配幅度,並從源頭控制資產端的放量,隨時關注,資金端的退出情況,一旦退出速度近一步惡化,就要降低資產端的放量,而保證資金端的退出速度。

同時也希望投資人能夠意識到,我們的投資本身是出借行為,是把錢借給了大量的借款人,這些借款人的正常回款,是一切本金和收益的保障,而一個沒有假標和自融屬性的平臺,它唯一能做的就是保障資產端的足夠穩定,而前面也說了,資金端的不穩定也會造成資產端的不穩定,所以,作為投資人,應該理性的看待債轉慢,當然這裡的前提,依然是要保持對平臺的充分了解,無論是其債轉類型,還是資產質量的穩定度,隨時跟平臺保持密切的溝通。

P2P這個領域,有一個比較大的BUG,就是平臺佔據了太多的權利,而其實這些權利大部分是屬於投資人的,但現在要還回來,投資人是沒法接受的,因為在投資的時候,投資人就已經把P2P投資當成了一種保本保息的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了,所以現在的很多溝通以及平臺在運營上的無奈,都是應該預計到的,這需要整個領域的參與者,一起把這種趨勢扭轉過來,把權利適度的還給投資人,只有在投資人充分理解P2P投資本質之後,並且在投資之前,就能清楚的分清自身的權利義務之後,平臺的溝通才能順利進行,否則就會陷入一種僵持不下的困局裡,面對的也只是無奈了。

解讀監管政策,普及金融知識,做合格的價值投資者。

| 聲明:文章不構成投資建議,本文為小象原創,如若轉載,請聯繫小象互金研究室獲取授權,謝謝配合

相關推薦

推薦中...